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北宋逍遥生活-第8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周恒点了点头,有点心事重重的样子,但还是微笑的说:“好好,一切都好,你呢?今儿可好?”
“挺好的。”宋可人说。
这时候,周恒才看到宋可人打扮利索,似乎是要出去的样子。
“你这是?”周恒问。
宋可人笑了笑,说道:“老号今儿晚上有一批货来,挺重要的,我要亲自去接一下。”
“这么晚?”周恒问。
宋可人点了点头,笑着说:“可不,人家的货可不等你睡够了才发,做生意可不就是这样,整日里忙忙碌碌的。”
“你可是东家!”周恒说。
宋可人尴尬的摇了摇头,长叹了一口气:“是东家才要更上心,你自己家的生意都不管,人家伙计看了这样的状态,哪里肯用心?三哥,我就不跟你多唠叨了,你也累一天了,早点休息去吧。我走了。”
宋可人说着就要走,周恒心里一阵酸疼,连忙说道:“我跟你一起去,一个女孩子大半夜的出去总是让人担心的,我跟你去。”
于是,没吃饭的周恒就这样坐上了宋可人的车。
小六子驾车,路很黑,车上挂了两盏灯笼。马儿似乎不是夜盲,黑天也能看清楚路。路有些崎岖不平,不是山野乡间的路,却因为年久失修荒废的什么都有。
小六子的脸上有点怏怏的,少奶奶跟周恒坐在了车里。这车是方少文留下的车,过去是少爷跟少奶奶坐在车里,两人是天生的一对,他周恒算什么东西?敢来坐少爷的位置?小六子不服气,偏偏还得忍下这口气,有什么办法呢!
一路上,小六子像是驴子一样抻长了耳朵,只想从车厢里两人的交谈之中辨别出一丝走样的味道。他想好了,若是他们俩敢对不起少爷,他拿着刀子就冲进去,要杀杀一对,随后他再自杀。他不管,反正少奶奶不能背叛少爷。
所以,小六子挺紧张。第一,他这辈子没杀过人,第二,跟宋可人在一起的时间久了,毕竟还是有感情的。所以,一路上小六子的手心冒出了一阵又一阵的冷汗,他的耳朵真像是驴子一样抻的老长。
不过,小六子的命保住了,他没杀人也没放火。因为宋可人与周恒坐到车里以后,一句话都没有说。
车窗的帘子挑开,夜很寂寞,马蹄子的声音“踏踏踏”的真实而烦躁。宋可人望着星空,星子一颗一颗的飞过,哪一颗是属于她的星星呢?
周恒也愣愣的看着窗外,前途跟感情为什么就这么难以割舍呢?
两个人愣愣的各自想着各自的心事,小六子的车驾驶的越来越快了。
车停,河边早已经聚集了三个方家老号的伙计。小六子一手挑着灯,一手挑开车帘。周恒先跳了下来,宋可人再下来。
二掌柜的立即迎了上去,宋可人点了点头,二掌柜的对周恒一抱拳,宋可人连忙解释:“这是我娘家的三哥。”
河边荒草丛生,这关中本就不是多水的地方,走河运这不是胡扯呢?但偏偏,这样胡扯的事情就发生了。
这一批货是黑货!
宋可人跌跌撞撞的走过荒草地,星光将河面照射的如同铺了一层白纱一样的美。若是此刻投河自尽,一定美的很。
宋可人不想死,她有点焦急的看着河面。还不来?
正着急,忽从天水相接的地方驶来一叶扁舟。二掌柜的松了一口气,连忙说道:“来了,来了!”
宋可人点了点头,低声问道:“你手下这几个伙计……”
“你放心,绝对可靠!”二掌柜的说。
宋可人点了点头。
要说方家做了这么大的生意,绝对不差这几个货运的钱,宋可人为什么冒险接一批黑货呢?这货的货主是谁?收货人又是谁?
不知道。
没一会小船就到了众人的面前,小伙计们匆匆上前搬货。仿佛是一瞬间的事情,所有的货物都上了车,随后,二掌柜的上前一抱拳道别,便带着货走了。
宋可人没有立即走,她看着湖面不禁有些痴了。这时,周恒走了过来。
“为什么晚上接货呢?”周恒问。
宋可人笑着摇了摇头,她转身看着周恒,说道:“回家吧,你也累了,今儿,谢谢你了。”说罢,宋可人抬脚就要走。
“等等,再呆一会吧,这里,挺美。”周恒说。
宋可人犹豫了一下,点了点头。眼前的湖水很安静,夜里没有丝毫的嘈杂声,月光与星光相互辉映仿佛是昨夜的梦。
周恒忽然微微一笑,说道:“还记着吗?上回,咱俩去山里找晓晓,那天晚上,也是这样。”
宋可人听了这话想起了那回事儿,不免也是微微的一笑,看着湖水对着周恒说:“是呢,那时候,真好。”
“可不,那时候的你跟个小娃娃似地,什么都不知道,什么都不懂,胆子小还要装出胆大。”周恒说道。
宋可人微笑着点了点头,时间过去,人,都变了。
周恒看着宋可人的侧脸,月光轻抚着她,她的脸在月光下发散出象牙一样的白皙,再看她此时的打扮与气质,像是一个贵妇。
“现在,都不一样了。过去你上街就是个小姑娘,可现在,现在像是个贵妇。”周恒说。
宋可人看了他一眼,没笑也没怒。
周恒长叹了一口气,凝望着月下的湖水。
“一切都变了呢,过去是我太自私了。知道吗?人就是这样,失去的时候才想起珍惜。你呢,成了方家的少奶奶。而我呢……我也许很快就要丢掉官职。”周恒感慨道。
宋可人吃惊的扭头看着周恒,周恒微微一笑,对着宋可人说道:“临安县令王大人想招我为婿,我已经准备拒绝了,或许孙大人觉得我不识时务呢,谁知道以后……”
“你怎么……”宋可人看着周恒百感交集。
周恒微微的一笑,大胆的说道:“我心里有个人,她在我心里很重要,我放不下她,从过去到现在,我从来都没有放下过她。因为有她在,我心里踏实。我要一辈子照顾她,永远不要让她在伤心。”
宋可人看着周恒,滚下了眼泪。
第二百零三章 自家人打自己家人
所谓官道,就是一条长长的土路。为方便运输等一系列的正常活动,官府出资修建的路。官道之上,来往的人不少,每天怎么也有个十个八个,大多都是送信的官兵或者出差的衙役。
京兆城的附近有几条官道,每个城市的附近都会有几条这样的官道。
天气很好,天很蓝、太阳很耀眼,炎热的依旧像是个蒸笼,黄土的官道像是一条刚从泥巴里爬出来的大蛇弯弯曲曲的伸向远方。
这条大蛇的旁边有一排的参天大树,这下子蛇又像是退了磷,被树的阴影遮掩的一块一块的真难看。
拐弯之处,一处草棚旁挂着一个幌子,幌子上写着一个大字:“茶”。
这位置实在不咋地,要说这是犯了风水学上的大忌,这是在反弓之处建的草棚子,正好犯了反弓。所谓风水并不是空穴来风,比如这反弓之处,正好在弯道的旁边,一个刹车没刹住,不就连人带车进屋了?
但是,奇就奇在,这小小的茶棚里竟然挤满了人!
形形色色的人,三教九流。马车夫拉起了裤腿露出了腿毛,脖子上搭着一条毛巾,在这跟人吹牛儿。
小兰儿是跑堂的小伙计,她一身男子的打扮,拎着个茶壶来来回回的在客人之间穿梭。这草棚子里不大,只容得下四张桌子,每张桌子后面放了四张长椅,奇就奇在几乎每把椅子上都坐了两三个人,或是嚼着花生米,或是吹牛唠家常。
只听一个对另一个说:“我们家在东城呢,自从上回吃过他们家这水煮花生我就欲罢不能,只要得了空就来吃,别看远,吃的可就是这口!”
另一个老兄叹了一口气,说道:“可不,就是太远,我家在西城呢,走到这要大半日,但就是忘不掉这花生的味道啊,你说,他们家的老板怎么不在城里开一家店呢?”
“就是就是……”
周晓晓轻轻的放下了门帘,外面客人说的话她都听到啦!周晓晓不免有几分得意,抱着手中的孩子绕了过去。
小兰儿娘正站在大锅的前面煮花生,她时不时的用打铁勺去搅一搅锅中的水煮花生。锅里的水黑乎乎的,怎么看怎么别扭。小兰儿娘偶尔从锅里翻上一条蜈蚣,慌得连忙用勺子将蜈蚣塞下去,生怕被客人看到。
“放心,厨房重地谁都不让他们进来!”周晓晓抱着孩子过来。
兰儿的娘笑了笑,放下勺子用围裙擦了擦手中的水珠,笑着说道:“多亏了你,要不然,咱们娘四个可是要饿死了。快来,我抱抱宝宝,这几日不见都想死我了!对了,你家里怎么样啊?”
周晓晓不禁的皱了皱眉头,这句话捅到了心窝子里,真讨厌。她不多说,接过了勺子搅合着里面的花生。
“外面的这些人都盼望着咱们能在城里开家店呢!”小兰儿的娘一面抱着孩子一面笑着说道。
周晓晓微微一笑,仿佛小兰儿娘是她的老妈子一样。
“也好,这一回我下山时看了一家店都快黄了,咱们盘过来刚好。就凭着咱们的秘方,在京兆一定会火!”周晓晓说道。
小兰儿娘笑了笑,不过眉宇间有点忧郁,这事儿是不是有点缺德?
“银子我包里有!去拿吧,你今儿就去把它盘下来!”周晓晓说。
兰儿的娘一手抱着宝宝一手扯开了周晓晓放在桌子上的包袱,五十两的银坨子一下子就露在她的眼前。
“啊……这么多,你从哪儿弄的?”兰儿的娘看着银子惊呼了出来。
周晓晓放下勺子,淡淡的说道:“娘家给的,一会我告诉你那家店的位置,你去盘下来,速度要快,不然,他们家就卖给别人了。”
兰儿的娘下了山,她头一回来京兆城自然有些紧张。再此之前,她是老实巴交的族长夫人,享受着村民送的礼物。
如今,她像是个乡下婆子,穿的土气更加的自卑。要说人靠衣服马靠鞍,自己穿的破破烂烂,在人前情不自禁的会矮半截。
兰儿的娘有点害怕不说,还有点埋怨周晓晓。既然她已经打听好了盘铺子的事儿,自己来不就完了吗,还至于让她下来一趟。
这股埋怨没多久就忘了,因为兰儿的娘还没有找到周晓晓说的那个地方。打听来打听去,打听了四五个人,兰儿的娘按照路人说的路线,左转右转、右转左转的,还真找到了。
这是一间在巷子里开设的茶馆,不大,有个木头搭的台阶与小平台,平台上摆着两张桌子,屋子里也有几张。屋顶上铺着枯黄的稻草,隐约的看不太清楚好像还有个鸟巢。稻草的下方便是牌匾,牌匾上写着四个工整的大字:“悦来茶馆”。
看着还像样,就是破旧点,兰儿的娘心里想。她直接走上了台阶,瞧见了里面的破旧的桌子。
这时,周唐氏笑着迎了出来。正是午后,方芳去休息了,也正好到了客人稀少的时候,周唐氏正要纳鞋底忽见来了客,便连忙放下东西迎了出来。
“客官,您来点什么?”周唐氏笑着说道。
兰儿的娘一看是个老太太,自卑感一下子当然全无。
“我……我来喝杯茶……”兰儿的娘说。
周唐氏很热情,按照兰儿娘的吩咐端来了最便宜的茶。大正午的,闲来无事,周唐氏坐在兰儿的娘的附近,兰儿的娘偷偷的看了她一眼,笑了笑。
“老人家,你们这个店的生意如何?”兰儿的娘问。
周唐氏一面纳鞋底,一面笑了笑,说道:“还行,还能维持。”
兰儿的娘点了点头,这才开门见山的说:“你们这要盘出去吧?”
周唐氏一听,不觉放下了手中的东西,看了兰儿的娘一眼,她重新审视了一遍坐在自己眼前的这个农村妇女,怎么看也不像是有钱的主啊。
“是,是要盘。”周唐氏说。
“多少银子?”兰儿的娘问。
“五十两。”周唐氏说。
“便宜点?”兰儿的娘讨价还价。
“一个大子儿都不能少!”周唐氏说。
“好,就五十两!”兰儿的娘说。
周唐氏一愣,这也太痛快,痛快的她简直难以接受。
(买与卖的心情大不相同。)
兰儿的娘带着现银,一大块银子。周唐氏便带着她寻了个中人,双方签字画押,银子交到周唐氏的手中,方芳回家拿来了文书,就这样,开了大半年的茶馆兑出去了。
周唐氏拿着银子,有些怅然若失。就这样卖了?兰儿的娘幸福的走了,周唐氏悲切的回到了店里。
约好后天收房,明儿他们将自己的东西收拾走,桌子、椅子、碗架子都要给人家留下。合着净身出户还有点不'炫'舒'书'服'网'。
五十两的银子回乡下去,当初她从乡下来的时候就带来五十两,眼下绕了一个弯子五十两白花花的银子又回来了。
可她难受!
这小茶馆、这小破桌子、这小破椅子,已经成了她生活中的一部分,如今却要硬生生的分离,这是一种撕裂,一种硬生生的撕裂。
周唐氏看着小屋子,抹掉了眼泪。
于此同时,小柔将赵姨娘的衣柜全都翻开了,衣服、帕子的扔了一床。赵姨娘坐在桌旁,冷眼看着小柔在翻东西。
“奇怪了,我那天明明放在箱子里的!”小柔一面找一面低声说道。
赵姨娘低声骂道:“明明锁着,怎么就丢了?是不是你没看住,谁跑进来了。五十两银子,可不是小数!”
小柔也着急了,五十两银子对于他们这种富贵人家虽然不多,但是,这笔银子可以做很多事情。
“不能是偷,柜子都锁着,是我亲自锁的,有谱!”小柔说。
赵姨娘不满意的瞥了小柔的背影一眼,将后面那些不中听的话咽了回去。这五十两银子,怎么就不翼而飞了?
周多多经过赵姨娘的窗下时听到了他们家丢了五十两的银子,不禁的微微一笑,鄙夷的看了窗子一眼,随后,便像是一阵风一样的飘走了。
悦来茶馆重新开张,周唐氏没有亲自到场。那一天天气很好,阳光很足,当然,炎热不可避免。
但是,人们冲入悦来茶馆的热情却丝毫没有递减。都是老主顾,一听说他们家终于在城里开了店,急匆匆的都来了。
秘方熬制的水煮花生无限量供应,十个大子儿一两。另外供应酸梅汤,冰凉凉的,一直用井水镇着,也是用奇怪的秘方熬制出来的,跟水煮花生一样,只要你喝过一碗这一辈子都像是被勾魂一样的始终忘不了。
这是周晓晓发财的本事,未来她成就富可敌国的霸业全靠着现在一个大子儿一个大子儿的攒下。
原因很简单,她家所有出售的食物中加了一种特殊的香料,只要你三天不吃,保证浑身发痒。只要你五天不吃,保证山珍海味摆在你面前都无法下箸,满脑子里都是花生跟酸梅汤,除了他们家,全京兆找不出第二家!
第二百零四章 后院起火
冒险卖掉了一批黑货,宋可人的手中猛然增加了一大批的银子。算算,至少有二三百两。这一批银子不能入账,因为是黑货,所以,自然害怕官府查验。
宋可人很大方,拿出一百两银子让那天晚上的参与者分赃,小六子也分到了十几两,他很高兴,毕竟,他只是个拉车的。
剩下那二百多两就塞进了宋可人的腰包,宋可人头一回有了这么多的银子,拿在手里简直是烧手。
不过,这些银子她已经有了打算。
那一日,天气阴沉,快下雨了。小六子的车停靠在一间很普通的茶楼。这茶楼很小,以每日傍晚上演秦腔闻名。
宋可人下了车直奔二楼,一间只能容纳四个人的小小的雅间之内,已有一个四十多岁的老头子在等候。
一进来,宋可人便笑着万福。
“可是来迟了,让王老板久等了,今儿我请客,算是罚我。”宋可人笑着说道。
王老板连忙摆手笑着说道:“宋老板真是客气了,真是客气了。”
眼前的这个人便是西街王记的老板,王记绸缎庄一直半红不黑的活着。如今宋、孙两家城门失火殃及了他这个条小池鱼,特别是方贵和的价格简直就是让人去死的价。
两人寒暄了一下便直奔主题,没一会,宋可人便掏出了那二百两的银子,随后,买卖成交,王老板笑吟吟的离去。
三日之内,西街的四家绸缎庄内除了方贵和孙吉绸缎庄其余的全都摘下了牌匾。那一天三家绸缎庄同时开业,扯下的大红布上写着:集锦堂。
开业第一天,价格便宜的要死。宋可人没方贵和那么彪悍,蓝布简直是白送。咱集锦堂走的是中高端路线,所有便宜的布料都是过季的库存。但也正是这些库存,让方贵和有些坐立不安。
穷人还是多,小门小户的闺女去年中意的衣服料子由于太贵买不起,正好今年便宜了就赶紧入手吧。另宋可人感到意外的是,她没想到有这么多人来买过时的布料。
宋可人何等聪明,见买打折布料的很多都是临近郊区的妇女来为闺女准备嫁妆,索性将店里所有的大红布都拿到了这里卖。红布不打折,但在本店一起购买有折扣。
这样一来,十天的大促销引来了不少的乡间妇女。
方贵和的鼻子差一点没气歪了,她这么也没想到宋可人还有这一招。
宋可人松了一口气,家中的库存有地方释放了,那些过去无人问津的东西没想到帮了她的大忙。输人不输阵,宋可人这样一折腾,员工们的士气又回来了。
所有过季的布料全部都拿到西街的三家店去卖,集锦堂不断上新,宋可人承诺每一个客户,集锦堂每隔三个月必定来一次大换血。
这一下子,到从方贵和的手中争夺出不少散户。
过去宋可人主要以批发为主,现在改成了零售,想不到效果更好。
宋可人得意的笑了,她哪里知道,多少人都在背后算计她呢。
周唐氏定于下个月初五回乡下去,还有十天,大家相聚的日子还有十天。在周小妹不停的游说下,周唐氏同意老三老四以及周小妹留下。
方家的院子里有些变了味道,淡淡的,有点像是哀愁的味道,毕竟,分离是一种疼痛。
新店的扩张计划让宋可人吃到了甜头,她甚至想将东街的这几家店买下来。约好了时间,宋可人心事重重,准备出门。
“少奶奶,少奶奶,少奶奶不好啦!”
宋可人的一只脚还没有走到门口,就听见小柔如同被火烧了屁股一样疯狂的冲向她。小柔是个稳重的大丫头,头一次见她这样急躁,宋可人心里一惊,心说难道出事儿了?
“怎么了?”宋可人急着问。
“少奶奶,不好了,我们姨奶奶忽然晕倒啦!”小柔喊道。
“啊……”宋可人惊出了一身汗。
冲进赵姨娘的房间,果然看到赵姨娘晕倒在地上,三四个丫头慌着站在一旁不知所措,桌子上的茶杯倒了撒了一桌子的水。
宋可人吓出了一身冷汗,慌忙的喊道:“你们都愣着做啥?还不快点,快,快去找大夫,快,快把姨娘抱到床上啊!”
丫头们听了这一声命令才反映过来,连忙七手八脚的将赵姨娘弄到了床上。宋可人急得满脑袋大汗,猛然想起麝香,连忙说道:“快,快去找麝香!”
小柔慌张的四处撞,所有的箱子跟柜子都打开了,可算是摸出了一个小药瓶。小柔连忙打开递给了宋可人,宋可人连忙几步冲到赵姨娘的面前,将麝香放在赵姨娘的鼻子底下闻了闻。
不见赵姨娘醒。
麝香可不是什么晕倒都能用的,只针对背过气去比较有效。这让宋可人又慌了神,怎么办?
“扎针吧!”小柔提醒道。
“你来!”宋可人连忙让开位置。
小柔不知道从哪里摸出了一个针线包,从里面摸出了一段线连忙缠在赵姨娘的大拇指上,拿起针毫不犹豫的刺了下去。
小柔狠命一挤,一滴鲜血流了出来。
“哎呦……”的一声轻轻的呻吟传了出来,足足过了三秒钟,赵姨娘才缓缓的张开了眼睛。
宋可人欣喜若狂,心说她可算是活过来了。
“姨娘,是我,可人!”宋可人轻声说道。
赵姨娘看了宋可人一眼,又缓缓的闭上眼睛。宋可人一惊,心说难道又晕过去了?连忙又喊小柔要刺,却见小柔哭的浑身发抖。
“可人……”赵姨娘忽然开口说话,声音比那蚊子大不了多少。
宋可人连忙凑上前去,握着赵姨娘的手,连忙说道:“姨娘,我在这里,你感觉哪儿不'炫'舒'书'服'网'啊?”
“心口……”赵姨娘虚弱的说。
宋可人心里“咯噔”的一下,心说,坏了,别不是心肌梗吧?
“姨娘放心,大夫马上就过来。姨娘不要乱动,安静的躺一会,我们都在这,我陪着你,你放心,不会有事儿的!”宋可人轻声说道。
赵姨娘没有点头,只是用食指在宋可人的手臂上轻轻的动了两下,表示知道了。
宋可人心里一下子没了底,心梗不能随便乱动,她既然已经缓过神来应该没事儿吧?中医能治心梗吗?
一时间,所有乱七八糟的想法一下子冲入宋可人的脑海。
家里千万别死人了,哪怕是这个平日里没什么交集的赵姨娘,要是她也走了,宋可人真的会怀疑自己是个不吉利的人。
别走,不要丢下她一个人。
大夫来了,慌得众丫头避之不及。宋可人被塞进了内间,隔着帐子焦急的看着大夫号脉。那大夫不紧不慢的,急的宋可人没晕过去。
随后便是抓药,大夫留下了一味救命的药,小柔将那药丸放在水中化开,给赵姨娘灌下,这才看赵姨娘的脸色好多了。
宋可人又一次的来到赵姨娘的床边,她坐在赵姨娘的身边拉着赵姨娘的手。
“姨娘,你感觉怎么样?”宋可人轻声问。
“哎……”赵姨娘长叹了一口气,宋可人的眼泪差一点掉下来,她也不明白这是咋了,平时,她没感觉自己这么喜欢赵姨娘啊。
“可人,我若是真走了,家中上下里里外外就要靠一个人打点了。你终归是个女人,一个人撑下去实在太难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