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锦衣为王-第25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因为是训练缇骑所用,这里占的场地很大,其实是原本的一处极大的荒地,种不得庄稼,所以改成了候补缇骑的训练之所,校舍并不多,稀稀拉拉的几十间房,还是以宿舍为主,只有十几间校舍用来办公和授课。
    “校舍似乎少了一些?”李贤看了一圈,对这里的武库啧啧称奇,因为是缇骑要用,所以鲍家湾的兵器局出产的最好的武器和铠甲都在这里,寒光耀眼,李贤虽然不是武人,但也是识货的,看了一圈,就知道就算是皇城禁军的装备,恐怕也是远不如这里。
    “回阁老的话。”武志文笑道:“咱们这里授课,除了教授一些兵书之外,平时是用不着校舍的。”
    “哦?”李贤听了,大有兴趣,问道:“难道这里的学生都识字?”
    “是的。”武志文笑了笑,答道:“最少也要能通读武备志才成。”
    “了不得,了不得”
    当时武人不识字的情形是很普遍的,一个武人大字不识一筐是正常,但武能开弓,文能读几本兵书,就可以被称颂为“儒将”了。
    这些酸腐文人似乎忘了,就在几百年前的唐朝,大臣们出可以为边将节度,入可以在朝为宰相,协助天子治理天下,不过几百年下来,文人连马也快不能骑了,而武将也被视为粗鄙无知之徒,这不知道是一出喜剧,还是一出不折不扣的悲剧。
    '  '
第五卷 权倾天下 第六百三十章 少年
    第五卷权倾天下第六百三十章少年
    转了一圈,自然还要去看看校场上训练中的候补缇骑们。
    “这些全是十二岁到十五岁之间的少年郎,”一边走,武志文一边介绍道:“都是将门世家子弟,全部是初通文墨,晓畅军务,在这里,就是更进一步的培养他们的军人气度和纪律,当然,武艺马术射术,还有军务指挥,也是学习的重点所在。”
    “哦,这么一来,岂不是未来的将官么?”
    “是有这种打算。”武志文也不欺他,笑道:“缇骑是太保预备练成三万人以上的纯骑兵队伍,现在刚开始拉架子,也在准备战马,军官自然都是当务之急。这些少年郎再过三五年出去,可不就是现成的军官?”
    明朝的军官其实已经是世袭制度,老子是指挥使,儿子就是指挥使,老子是百户,儿子当然也是百户。
    至于合不合格,且再两说。
    边军是营兵制度,但营兵的军官也是从卫所里调去的,军户想在营兵里出人头地,也得看祖坟上冒没冒烟,一般来说,一个军户入营当兵,到老有幸活着退伍时,最多能干到火长。
    而一个百户官入营,自然而然的就是军官,升到游击将军也不是很困难的事。最不济,也能干个守备。
    这当然是不公平的,但在朝官看来,这有益于军队的稳定,将门世家与国同休,忠诚度上当然靠的住,用这些人,当然比提拔一个小兵要强的多。
    于是明朝军制就这样定了下来,可以看到,明朝的名将没有一个是出自小兵家庭的,最不济也要是个特殊人才,比如秀才出身的李成梁。而普遍的情形就是将门世代是将门,比如戚继光家,就是世袭的卫指挥佥事。
    这是当时的实际情形,张佳木虽不愿意,但精力还暂且放不到这上头来。而且,当时的将门在教育上还算不坏,子弟们允文允武,文能通读,武能骑马射箭,底子比普通的军户子弟和百姓强的太多,所以象缇骑这样的精兵,选拔候补武官时,自然而然的,将门子弟就比普通人要多的多。
    果然,李贤一听说全是将门出身,当下便很喜欢,道:“好的很,将门世家,忠和勇都有保证,太保练兵,果然是很有他的章法。”
    听这么说,出身平民的武志文只是一笑。要说本事,他比当时绝大多数的武将都要强的多,文能通晓经典,武能安邦定国,能从武进士出身,本身就是自身实力的体现,但如果不遇到张佳木,恐怕他这一生都要在穷困潦倒中度过了。
    这些话当然不必和一个文官说,哪怕对方是阁老首辅。
    所以武志文只是笑了笑,继续陪着李贤走下去。
    现在在李贤面前,先是一个十二岁少年组成的方阵。人数大约是三百人左右,按一定的间距排列整齐,面对李贤,虽然年纪幼小,但这些少年已经有明显的军人气质,稚嫩的面孔上,看到唯一的神情便是坚毅。
    “好兵”
    李贤虽然是文官,但并不是没有见识的人,一看这群少年军人的神情,便是知道,眼前的这个方阵之中,站立的所有少年,都是经过千锤百炼的军人
    “只是一群孩子,怎么能,怎么会?”
    就算当着一群锦衣卫的官,李贤也是难掩震惊。他曾经巡阅过边军,京营也是经常校阅,除了那些百战余生的边军将士,他在哪里能看到这么多真正的军队?
    桀骜不驯的眼神,tǐng拔的身姿,傲气的面孔,充满疲惫但又力量感十足的身躯……还有身上重厚的甲胄,锐利的长矛和腰间的佩刀,尽管只是十二三岁的少年儿郎,但任何一个细节,都足以显示出,眼前这个方阵中的所有少年,尽管年纪还小,但无可指摘的细节都足以证明,这是一群经过训练,并且能承受任何艰险任务的虎狼之师。
    “向阁老行礼”
    武志文横列在李贤一旁,一声吆喝,三百少年军人一并提臂至xiōng,齐声道:“阁老好。”
    “好,好”李贤先是下意识的,接下来却是极为高兴地:“威武雄壮,好兵,不,你们将来都是好将官。”
    “谢阁老”
    这一套礼仪,都是张佳木自坊丁队时就已经有条例在了,包括敬礼,问好,对答,队例训练,军人仪态等等。
    同时还有衣着,细节,都很注重。
    因为张佳木相信,军队是至阳至刚的地方,只有通过对心理和身体的双重磨练,甚至是不必要的残酷,在这种极端环境下锤炼出来的军官,才有资格在几年或十年后为他统领倾天下物力打造出来的强军
    在这种理念下,队例训练,一举一动,都是极尽完美,在展现在李贤面前的,就是已经经过半年以上的苦练的军队,他们说是少年,但其实在某些方面已经比身经百战的边军将士还要更强的多
    “你叫什么名字?哪里的人?”李贤信步而行,在第三列的排头看到一个矮个少年,个虽不高,但昂首tǐngxiōng,目不斜视,双目亦是坚毅有神,光看仪态端的不凡,而除了仪表不凡外,站姿也是完美无可挑剔。
    但李贤注意的不是这些,他注意到这个少年背后用不明显的细绳在衣甲内绑了一块板子,板子两边有尖锐的钉子,钉子的尖头已经沾上了血迹。
    联想到当时军队体罚军人的习惯,李贤下意识的认为这是被体罚的一种表现。既然如此,他决定卖个人情,问清原由后就赦免了这个少年。
    “也算他有福吧,能见到我。”
    李贤一问,少年军官便昂首答道:“回阁老话,小人姓戚名士敬,世袭山东登州卫指挥佥事运粮把总官戚泉子”
    李贤眼眉一挑,倒是小小吃了一惊,这个不起眼的矮个儿少年原来还是一个卫指挥佥事的儿子
    “你是长子不是?”
    “回阁老,是。”
    “是长子,怎么肯放你到缇骑中来吃这个苦头?”
    说起这个,戚士敬微微一笑,朗声答道:“回阁老,我就是在家,也是一般要吃这个苦头的。自小人记事之日起,晨而起身读书,然后骑马,练箭,再下来练力气,器械,至晚方息。在这里也是一般行事,所以,也习惯了。”
    “好,好,有志气的孩子。”李贤大加赞扬,笑道:“不愧是将门世家的子弟,有出息,不要辱没了你祖宗”
    “是,小人祖宗戚祥,从太祖高皇帝三十年,由小旗官积功至京师中所百户官,征云南战殁……太祖皇帝怜悯小人先祖,赐世袭指挥佥事一职,所以小人家中,向来武备不断,随时预备给国家效力。这一次缇骑招人,言明了将来要去边关征讨不服,家严听说如此,又听说这里管训甚严,除了弓马骑射,还教导战阵之法,骑战之法,所以便将小人送至此处,指望小人一刀一枪,自己搏个功名富贵出来”
    “哦,哦,可敬之至”
    这般说法,不仅李贤面lù满意之sè,便是在一边听着的缇骑军官,也是一个个面lù嘉许,显是对戚士敬大为欣赏。
    事实上这个戚士敬也确实是很优秀,不论是刀枪剑戟,还是行军战阵的细节,戚士敬都显lù出一个将门之子优异的素质,不得不说,在一些注重教育的将门世家里,对子弟的教育还是很成功的,最少,在起步方面,他们要比平民百姓和普通军户的子弟强上百倍。
    此时戚士敬站的地方就是一排的排头,按张佳木预备再改革的新军制,这个位置就是一排之长,一排三十人,由一个排长和排长的两个副手,加上一个旗鼓手、一个传令所组成。
    排之下,便是十人一火的三个火长,每个火长有一个副手,再下来,就是五人一伍的伍长,以次类推。
    这种军制,张佳木已经有打算推行全国,不仅是营兵,以后的卫所兵,改革之后的全国所有军队,都将采取一种军制,从武官制度到普通的营制,将全部改革。
    “此事太保做主可也。”
    在听完缇骑军官们的介绍之后,李贤不置可否,笑道:“训练、行伍,这都是都督府的职责,太保一手主之可也。”
    现在张佳木是掌左右两府事,掌前府的忻城伯也被撤换,前后两府,不出意外将也会换上他信的过的帮手。
    这样,原本一分为五的大都督府,其实是被他一人掌握,所以李贤很识趣,对这种纯粹的军伍之事,并不打算发表任何的意见。
    “那么,我来问你,”李贤夸奖了戚士敬几句,然后便板着脸道:“你犯了什么营规,居然被绑上这种戒具,我看,这个比戴枷更疼吧?”
    “呃……”
    听着李贤这么问,戚士敬倒是愕然,一时间不知道怎么答是好了。
    “回阁老,”这一次武志文出来代答:“这是这个戚某人自己绑上的,他有点驼背,军姿站的不好,为了端正站姿,自己绑上的这个,一躬腰,钉子就会刺入身体,所以时间久了,渐渐就不敢躬身弯腰的走路了”
    '  '
第五卷 权倾天下 第六百三十一章 出迎
    第五卷权倾天下第六百三十一章出迎
    “什么?”
    李贤面lù震惊之sè,下意识地,就想反驳武志文的话。但看看戚士敬脸上晒脱皮的地方,再看看晒成赤黑sè的皮肤,再看看这个戚姓少年身边的伙伴们……李贤抿住了嘴chún,想说些什么,可终究是什么也没有说。
    仿佛是看到了他心中所思,武志文看一看戚士敬,沉声喝道:“这么做值不值,告诉阁老,为了站直些,刺的身上鲜血淋漓,值不值得?”
    “值得”戚士敬站的越发tǐng直,大声答道:“太保告诉过我们,叫我们走的齐,站的直,并不是说这样更好看,而是叫我们有军人的尊严和气度……太保说,这比什么都重要”
    “好,说的好”武志文大为满意,转过身来,向着李贤道:“阁老,就是这样的意思了。”
    “嗯,今天算是开眼了。”
    “请阁老再看行军、阵法、金鼓、旗号,当然,马术,射箭、刀枪,都可以请阁老随意考较。”
    “不必了”李贤此时才勉强笑出来,道:“适才看校舍时,我看到巾帕放的整整齐齐,被子也是叠的四四方方,心里就已经知道,眼前这支军队有纪律,太保带的好兵。不过,这也不奇怪,太保就是以带兵知兵出名,当年锦衣卫百户时,带的坊丁就成了夺门主力,若非会练兵,恐怕太保也没有今日成就。”
    以他的身份,这已经是极高的夸赞,但众人知道还有下文,于是屏息静气,等着李贤继续往下说。
    “不过,今天再看,却知道本官以往的猜想,实在是太过浅薄轻忽了。”说到这里,李贤长叹口气,摇着头道:“本官今天才知道,王师为了讨贼,而究竟付出了多少的辛苦和血汗”
    “是”武志文肃然道:“太保说,一切为了大明。”
    这是一句让缇骑上下很得意的口号,所以在武志文说完之后,在场所有的缇骑都昂首tǐngxiōng,齐声道:“一切为了大明。”
    “很好,很是……整齐。”
    在校舍四角望楼上的哨兵已经展动旗帜,然后鼓手敲响鼓点,在轰隆隆的鼓声中,口号响亮而富有杀气,在口号响完,鼓声也将要停止的时候,所有的缇骑都将手中的长枪在地上重重一顿,一起“喝”了一声。
    这种低喝比响亮的口号要低沉的多,但其中蕴藏的杀机连李贤这种彻底的文人也感受到了。
    在这种明显的威势之下,堂堂的阁老连夸赞之语也说的不大自然了。
    “本官今天是大开眼界。”
    虽然觉得无此必要,但缇骑上下还是演示了一会骑术和射术,在当时来说,任何军队的战斗力都要建立在一定的基础之上。对缇骑这种纯粹的骑兵队伍,骑射实在是立身之本,没有骑术,一切都无从谈起,而没有射术,也就是两极缺了一极。
    当然,实际上最重要的砍杀之术并没有演示,因为在场的武官们心里都明白,李贤是看不懂这些的。
    在看到缇骑少年们飞马疾驰,许多少年可以在马的一边侧身控马,把整个身形掩在马的一侧,这种骑术在后世牧民中是很随意的动作,但在当时来说却是无比的huā哨和惊险刺jī。
    至于马上用骑弓射箭,其实也没有多大用处,骑弓是软弓,射程近,穿透力差,在马上射箭,再强的射手发力也有限,除非对方没有甲胃,不然带来的伤害也是有限的。只是对méng古人来说,骑弓还算有点用处……因为北虏已经差不多把祖宗攒下来的铠甲用光了,而大明严禁片铁出关,更加不必提军国重器铠甲了。况且méng古人是马背民族,追逃之时,不能马上开弓,也太吃亏了一些。
    当然,指望这些骑弓做战是假了点,现在内卫兵器局正在出产一种马上用的强弩,试制成型也是很快的事了,这种事保密等级很高,就算是李贤,也是不会泄lù出来。
    虽然有所保留,但李贤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外行,这些十来岁的少年能在马背上纵骑如飞已经给他留下很深刻的印象,至于后来骑射时箭箭中的,而且多半能中红心,全是在马背上开弓而射,在李贤看来,简直就是神乎其技。
    当时洪武旧制全部崩坏,都督府权责不清,兵部不管事,京营占役时间远比训练时间久,在洪武年间,规定是五日一操,就靠着严明的军纪,一群拿着竹竿的农民把纵横欧亚无敌手的méng古骑兵赶回了老家,百年之后,当年的无敌王师已经彻底玩了完,象这种骑马射箭的huā哨活计京营已经玩不起来,或是说,多半的人玩不起来了。
    所以李贤一见,简直觉得匪夷所思。
    “阁老过奖了。”
    身为主管,武志文当然也很得意。缇骑教导队是现在锦衣卫唯一的武校,具有开拓试验的xìng质,所以各方都很注意。
    能在这里当总教官,武志文也并不觉得自己大材小用了。事实上,他很上心。教兵法和骑术和步兵战术的是张佳木和任怨分头选择,教近身搏斗,射箭、器械运用,都是武志文寻的教官,这其中,也有不少是武举人身份的沧州同乡。
    现在能得本朝阁老首辅如此夸赞,武志文自然也是满脸飞光,甚觉得意。
    “我要问一下,他们训练多久了?”
    “半年多吧。”武志文答说道:“启动教导队是天顺元年的事了,不过,选好教官,招好学员,校舍建设完毕,也有快一年的功夫了。而且,战马也不好找。”
    “是的,本部堂看了,都是难得的良驹。”
    缇骑本部用的战马全部是精心挑过的,但教导队这里用的战马却更是难得的神骏,就算是不大懂马的人看了,也知道是很难得的良驹。
    这些马都是陈逵在大同上任后用sī下贸易的办法弄来的,这一层武志文当然不会说,当下也笑笑便罢了。
    一圈看完,李贤自然受到了极大的震撼,这自然也是锦衣卫这边愿意达到的效果。
    “好了,今日就如此吧。”看看四周,李贤感慨由之的道:“可惜以本部堂的身份,不能代太保赏银,否则的话,一定得厚赏才行。”
    这般说法,武志文却不能落他的面子,当下含笑道:“阁老要赏,吾等当然要受,难道还能却阁老的赏不成?那样,也太不识好歹。”
    “好的,那我就越俎代庖,赏每人一两银子吧。”
    话音一落,所有的学员自是一起行礼致谢。这赏格算不薄了,一两银子,是边军半月薪俸,不是李贤这样的身份,还真是赏不出来。
    当然,这钱不必李贤自己出,行文兵部,由兵部拨出银子就可。
    “对了,”李贤在如雷般的致谢声中,突然道:“戚士敬赏二两吧。”
    “是,听阁老的。”
    适才带路的锦衣卫知道任务已经达成,而且,效果极好,当下不lù声sè的又走上前来,轻声道:“阁老,是不是到庄上去见太保了?”
    “对的,对的”李贤适才确实看的入mí了,此时一提醒,便自己想了起来,笑道:“不能教太保久等,不然,亦是太不恭了。”
    说罢动身,这一次却不耽搁了,只是沿途的新奇事物太多,李贤眼口不停,边看边问,好在那锦衣卫官骑术不坏,骑马在李贤一边,有问必答,倒也解了他好多疑huò。
    张佳木的住处当然是在绿柳庄上,距离也是不太远了,等李贤率众赶到庄边时,但见绿柳成荫,到处都是一片绿sè,而且绿的颇具层次,一看之下,就知道是经心设计过的庄园。
    “好地方,果yīn凉世界。”
    虽然入秋,但白昼骑马还是一项体力活,虽未汗出如浆,但也颇为炎热,一靠近庄子,就有一股凉风袭来,立刻热气全消。
    但李贤没有高兴太久,刚感慨一声,再看近前时,却是看到张佳木和不少锦衣卫的高官都是纱帽补服,盛装打扮,正在庄前的空地上迎候。
    “不敢当,不敢当”离的十几步,李贤便已经下马,上前拱手致意,嘴里连声道:“太保是国之重臣,爵禄远在学生之上,这般相迎,学生实不敢当。”
    他虽然是阁老首辅,但品级却是和张佳木差的老远,一个是侯爵,加官太保,一个官位只是正二品罢了。
    “阁老错了。”张佳木执着李贤的手,他也是头一回和李贤这么接近,一听到此人到来的消息,自然便也知道了对方的来意,既然来意大善,倒不妨善加利用。对李贤的人品和能力,他也是向来敬服的很,这个首辅,有些读书人的迂腐气,在政治的见解上和自己截然不同,但,并非没有努力的可能。
    比起真正食腐不化的官员儒生,李贤向来有懂经济之道的名声,懂经济,就是说可以与之沟通合作。
    所以他笑mimi的看向李贤,笑道:“国家首辅宰相,理当礼绝百僚”
    '  '
第五卷 权倾天下 第六百三十二章 论吏
    第五卷权倾天下第六百三十二章论吏
    以他的地位,客气话说出来便也不是寻常话语了。
    李贤听了,微微一征,然后便笑道:“太保说的是宋制,本朝礼绝百僚的是亲王,况且,学生也算不得是宰相。”
    “不谈这个,哈哈。”
    再说下去,就有点深了,所以张佳木也打了个哈哈,一手揽着李贤臂膀,一手虚邀一下,向着眼前的部下们道:“还不都过来拜见阁老?”
    这里的锦衣卫官员,有几个是武臣一品,其余二三品的比比皆是,但李贤毕竟是首辅,体例上要尊崇一些,于是众人也都步上前来,欣然而拜。
    “学生有扰,请诸君不要太客气了。”
    眼前的锦衣卫官,十个有九个李贤倒是认得的。毕竟都是在皇宫中经常行走,遇着也很平常。
    这些锦衣卫官,多半都曾经担任过官员护卫或是引见,要不然就是充堂上官,在朝会时担任警戒,天子近臣,就是民间传说的带刀护卫,所以认得常出入宫禁的阁老,也并不稀奇。
    入得庄内,到一处厅堂坐下,茅檐竹舍并不华丽,但修的巍峨轩敞,里头也打扫的精洁,家俱也摆放的甚是大气,十余个够资格的入堂坐下,小厮们进来奉茶,借着茶水的掩护,李贤做沉吟状,实际上,当然是在偷眼打量着对面而坐的锦衣卫诸官。
    张佳木不必提了,熟到不能再熟的人。
    内阁是一天要面圣几次的,张佳木除了不喜欢早朝带班,平时都是在内宫,或是奏事,或是与皇帝闲谈,有时候shì驾游西苑,或是垂钓,要么是玩一些皇帝爱玩的游戏。然后赐宴,内阁中大学士也是经常如此,一来二去的,虽然是政敌,但却也是熟到不能再熟的熟人。
    至于张佳木下手的刘勇和薛祥等人,也是极熟的极人。至于年锡之和陈怀忠等人,向来被文官们视为本阵营中的异类,很受敌视……但现在也不必说这些了。
    他在这里打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