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戈壁水世界-第1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不过这期间还是有值得李大山高兴的喜事,那就是鱼塘里的黄河鲤真的繁殖了!可能是鱼塘里没有天敌,加上李大山从乡亲们手上买了一些玉米、麦子,经常喂养,几条亲鱼长得更加健壮了。偶尔还能来个鲤鱼跃龙门的表演,看得施工队的人啧啧称奇,都说没有见过这么大的鲤鱼。亲鱼应该是四月底就繁殖了,到了五月份,小鱼苗孵化出来后大家才发现。
    那天,李大山在鱼塘边洗手,看到水面下有不少小黑点游来游去。也多亏了李大山视力好,不然还不知要过多久才能发现。看到一群小鱼后,李大山又反复查看,才发现鱼塘里到处都是小鱼苗,怕有不下三十万条。为了小鱼的健康,李大山又买了许多小鱼专用的微细饲料,增强营养,促进它们的生长。李大山每天都在希望小鱼快快长大,这可是他现在最有可能盈利的产品了。
    到了六月,小鱼已经有两三厘米长了,数量也不见减少,应该现在鱼塘的环境很适合这些鱼儿的成长。每次喂鱼的时候,总是能看到密密麻麻的一大片,抢食的场面非常壮观。村子里很多人都跑过来看稀奇。这时大家看李大山的眼神也有了变化,觉得李大山确实是个能耐人,随便做什么,都能做出不一样的成绩来。
    现在鱼苗还小,鱼塘放养密度还不觉得很高,但是一旦鱼苗长到十公分以上,鱼儿生产需要的水体就会提高很多。成年鲤鱼的允养量为每100平方米水体90~180尾,考虑到李大山鱼塘水质的特殊性,100平方米最多能养200~250尾,90000平方米也就最都能养18~22万尾。看来,明年最多后年就要还要挖一口鱼塘才行,不然就只能卖鱼苗了。
    四月间买来的紫花苜蓿草种撒下去以后一直在请人浇水。虽然现在不用请人浇水了,但长势尚可。要不是土质破坏得太厉害了,这些紫花苜蓿应该长得更好。而且紫花苜蓿发达的根系能为土壤提供大量的有机物质,提高土壤肥力。农谚说得好,“一亩苜蓿三亩田,连种三年劲不散”。这也正是李大山大面积种植紫花苜蓿的原因,先把土养好,以后改种或是补种紫花苜蓿都是不错的选择。
    两只小狼多多和加加已经有八九个月大了,无忧无虑的生活使得他们的身体发育的很好,现在已经比一般的土狗都大了,跑起来飞快,经常在戈壁滩周围游荡,也不知道捉到了些什么动物,反正整天脏兮兮的。
    到了六月下旬,庄园的土建工程已经基本结束。二十六栋房子光秃秃的,看来短时间没有钱只能让他们继续丑陋下去了。水渠也已经挖好,并且铺设了青石固边。等过段时间水渠硬化以后,就可以引水了。施工队大多已经退场,李大山在检测了质量以后,也结清了工程款。现在还在忙的主要就是园林公司派来栽树植草的人员。不过相信很快也就要结束了。
    但是对于今后怎么用电的问题,又让李大山犯难。如果从村子里面拉电,距离倒不是问题,关键是以后发展起来后,用电量增大,而农村电压不稳,高峰期断电的问题非常突出,这使得李大山不得不考虑其他途径。国家一直在大力推广使用风力发电等清洁能源,东风村这里也有很好的风力资源,李大山觉得建个小型风力发电站既可以解决自己用电问题,而且还能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
    小型风力发电机多使用在交通不便的沿海岛屿、草原牧区、山区和高原等电网覆盖不到的地带,以家用小发电为主。100瓦—800瓦、12伏—24伏直流发电只可照明,无力它用。中型风力发电机,因现行风力发电机机型的限制,要求风力条件高,投入成本过较大,一般只有风力资源丰富或是使用量较大的地区才使用;1千瓦—100千瓦的发电机,售价在2万—150万元左右。李大山决定以后购买几台几十千瓦的发电机,安装在庄园的西北迎风面。不过现在李大山没有钱了,这个计划也只能延后,暂时从村子拉电,幸好他自己的房子离村子最近,就这样还是花了他近十万元,电老虎真是厉害。
    为了照顾鱼塘和草场,李大山决定尽快把自己的房子装修好,搬过来住。每天来回跑太麻烦了。趁施工队还没全走,李大山招呼人手,把自己的房子粉刷一新,购买了家庭生活必需的电器家具和生活用品。这样下来,李大山身上的现金已经只有三十多万,已经有点山穷水尽的感觉了。
第一第007章 初具规模
    在开春以前,李大山早早的就花了二十多万订购了足够多的胡杨树种和骆驼刺、芨芨草。这不一开春,林木公司就联系李大山要把树种、草种送过来,李大山因为要进山,就把李贺的电话告诉了林木公司。
    李大山走后第二天,林木公司的人就开着几辆大卡车把树种、草种送到了戈壁滩上,李贺组织村民一一点数接收,又按照实际布局放置在戈壁滩四周,方便栽种。
    然后,李贺又把全村的劳力都调动起来,一共要了七十人,有男有女。按照李大山的交代,每天开五十元工钱,比在城里打工还好,大家干起活来都很卖力,直夸李大山、李贺大方。
    人多力量大。七十个人连着干了十来天,还幸好有现成的泥土,才把这些树种、草种栽下去。然后还留了二十个人每天给这些树草浇水,每天则是四十元工钱。由于有装水车运水,大家还是争着干,最后还是李贺留了几个家里有病人或是劳力少的,也好帮助一下他们。
    浇了鱼塘水的树草,长得很是健康,全部存活。村里人看了都觉得很不可思议,一是树草都有了生机,二是浇了这么多水,鱼塘的水位也不见下降多少。后来一段时间,李大山总是能找些借口给村民解释,说树种、草种是最新研究的新品;多亏大家种得好,浇得勤;鱼塘下面地下水丰富,能够保证水位不降,也算把大家安抚住了。
    现在整个戈壁滩已经变了模样,四四方方的五千亩地已经被抽枝发叶、有了些许绿意的树草隔成了三百米见方的三十六个大格子。最中间的就是鱼塘,看上去非常漂亮。站在南边的小山丘上看去,就像一个摊开的棋盘,中间的鱼塘就像点睛之笔,增添了许多生气。只有在这个时候,李大山才觉得一百多万花的值。
    不过虽然已经花了这么多钱,但是还没有产生一点效益,李大山这时才感到这治理戈壁滩的难度之大。幸好他还有些底子,不然也坚持不下去。而要是没有水之晶,那见效益更是遥不可及的事情。
    按照李大山的设想,剩下的三十五格土地,除一格拿来建房以外,一部分拿来养殖滩羊、骆驼这样有地域优势,经济附加值又很高的动物,另外一部分,则拿来种植酿酒葡萄、枸杞、甘草、西瓜等需要昼夜温差大的农作物,应该能有不错的收益。
    到时候,骑个骆驼,喝着葡萄酒,啃个西瓜,在自己的农场里面转悠,这里指指,那里点点,那真是神仙过的日子啊。当然,如果再能有个美女相陪的话,那就更完美了。以前在城里打拼真是太傻了,连女朋友都没有找一个。
    (画外音:大山哥,我马上就毕业了,很快就回来陪你了!)
    “大山,你怎么了?口水都流出来了。”李贺看到某人一脸YY的表情,感到很奇怪。
    “呵呵,没什么,就是想起了过年时的年猪了。”李大山的光辉形象受损,感到有点尴尬。
    “大山,树草马上都栽完了,我们接下来做什么呢?”李贺这个好员工,主动申请工作任务。
    李大山想了想,说道:“现在树草还没有长起来,其他的事情也做不了。先在鱼塘周围的田格子里撒些饲草种子,养养土。等来年再说其他。”
    李贺站起身来,点点头:“一口吃不成大胖子。确实该慢慢来。等下就联系林木公司,让他们送些饲草种子来。这次他们送来的树种草种还是很不错的,不如就在他们那里拿。价格也能优惠些。”李大山也觉得这次买的树种什么的还不错,也同意了他的想法。
    现在,李大山也确实不急着发展。环境还没有彻底改变,现在种植也好,养殖也罢,都难以有高产出。趁现在有空闲,李大山决定先把住房问题解决了。活了这么多年,李大山还没有自己的房子啊。
    回到家里,李大山和爷爷说了自己建房的想法。爷爷也很赞成,毕竟李大山也大了,如果以后成家没有自己的房子可要被人笑话。但是他自己却不想搬到戈壁滩那边和李大山一起去住。老人就是这样,在村子里过惯了,换个地方就会不习惯,而且他还是村子里的干部,离得远了不方便。
    李大山也有自己的计划,现在不急,等到房子修好了再来劝老人搬家,实在不行就要春花帮忙劝劝。爷爷年龄大了,没有人照顾可不行。春花是个女孩,以后要嫁出去的,就只能由大山自己来照顾他了。
    修房子是自己的老本行,李大山也很喜欢,很是花了些精力。从一开始,李大山就不仅仅考虑自己住的问题,还在想今后发展的需要。如果戈壁滩治理好了,也是一道难得的风景线,这里离县城很近,离灵远也不远,百来公里,全程水泥路和油路,只有两三公里是泥路,以后自己把它铺上水泥就是了。
    有山有水,有蔬果有野味,只要菜品味道好,风景好,肯定有很多城里人愿意来休闲度假,品尝绿色无污染的食品。李大山决定在靠近鱼塘的北面修建一座坐北朝南的农家风格的大庄园,同样占三百米见方的一个护田林格子。
    李大山决定今年将主要精力花在规划建设庄园上面。
    而且北庭这里的建筑和园林风格很少有南方那种灵秀之气,多是考虑到水源的珍贵和气候的干燥而往整齐划一和简约方向发展。只要有了水,大量的水,李大山相信自己能在荒凉的戈壁滩上建起一座江南水乡般的农家庄园。但是自己的特殊本领不能暴露,加之现在心性追求恬静自然,李大山并不准备走快速扩张发展的道路。如果一味的追求金钱,李大山觉得自己并不会幸福,也不会快乐,而且不小心找来父母的仇人,自己的小命就要不保,那样挣再多的钱又有什么用呢?
    不过现在李大山是这么考虑的,以后的事情怎么演变,却不是他能完全控制的。
    按照小富即安、山水怡情的思路,李大山多次进城与杨一平等人讨论自己的构想。经过大家的激烈交锋和最终和解,一副令人耳目一新的面积达九万平方米的江南水乡风格的庄园设计图出炉了。整个庄园准备引入鱼塘里面的清水,围绕庄园曲折蜿蜒的水渠规划设计宽二米,深一点五米左右,全部用条石砌边,部分道路口则修建青石拱桥,两边适当的配以休憩的亭台。水渠总长度因为美观设计则长达一千五百米,保证庄园里每个小院子都有活水。
    除了引水以外,树木也准备引进一些十年以上的品种确保覆盖面积,再大面积栽种各种花期的鲜花品种。到时候树木雍翠,百花争艳,定能让人有一种置身异域的感觉。
    而建筑方面,则是在临湖的路边,修建可以容纳两百人同时就餐的餐厅及棋牌休闲娱乐中心,几年之内应该都能满足需要。餐厅前面还预留了一个小型停车场的位置,也就是铺上市政渗水砖,划上白线就可以了。
    餐厅后面就是庄园的入口,从青石路一直往里,都是树木花草,只是每隔二十来米,左右都有一条小路,走上几十米,就有一个掩映在树木之中的小院子。院子是标准的农家四合院,三间正屋,左右各有一间厢房,面积一百二十平方米左右。院门口进去就是小桥流水,院子中间有个天井,后面还有一个小菜园,可以种些瓜果蔬菜,也可以种些花草。生活废水则是排入每家屋后的沼气池中,避免污染环境,而且沼气池剩下的肥水是浇地的最好肥料,没有残留。
    整个庄园这样的四合院大概有二十四个。而最靠北的地方则是单独隔开,修了一个占地大得多的庭院,这当然就是李大山为自己准备的安乐窝了。
第一第006章 一年之计在于春
    尽管定远山下东风村的春天来的迟些,但总算还是来了。
    李大山鱼塘的冰已经化了,满满九万平方的一鱼塘清水,碧波荡漾,看得让人心醉。在西北,这种景象一般只在黄河两岸能够见到。在这远离黄河的山下突兀出现,确实少见的很。为了确保水质改变的效果,李大山还没有将水之晶取出。
    现在创事业的基础已经打下,怎么发展是李大山一直在思考的问题。所谓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天没抓住,一年的生产计划就泡汤了。有水就可以种树,有树就能改变小区域的气候,气候变好以后,发展就容易多了。
    但现在李大山最急的事情不是种树,而是空荡荡的鱼塘要利用起来。所以他决定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不过,他只有一个人,分身乏术,这时他想到了李贺。整个村子,可能也只有这个有想法有干劲的同学能帮得到自己的大忙。
    说干就干,李大山来到村子东头的李贺家,这时李贺并不在家里,而是在房子旁边的大棚里面。北庭的大棚一般都在背风向阳,地势高燥(利于冬季保温),排灌方便,通风良好的地方,这样栽种出来的蘑菇才又大又好吃。只要做好了保温和通风,注意湿度,在北庭这个缺少蔬菜的地方兴建大棚还是很不错的选择。李贺正是在城里看到这一点才回来创业的,这也能看出李贺是个有眼光的人。
    来到大棚,看到李贺正在忙碌,李大山拍拍他的肩膀:“兄弟,在忙呢?”
    “哟,大山,你来了。”李贺看到李大山很是高兴,“看看我的蘑菇长得怎么样?”
    李大山仔细的看了看,李贺的蘑菇确实长势喜人:“不错不错,这一季应该能挣不少钱吧?”
    李贺说道:“除开建大棚成本,一年这一个大棚能有2万多元的毛收入,但就是菌种太贵了,落不到几个钱。”李贺从去年开始到现在挣了些钱,但也不多。
    李大山想了想,决定直说了事,反正大家是多年的朋友了:“李贺,我想请你到我那里去帮我。现在你的大棚也走上正轨了,你老婆和你父母就能照顾过来。如果再建大棚,到时候销售又是个问题,你那一个摩托车就不够用了。而且农产品的价格波动也大,到时候想调头都不成。”
    李大山长期在外面,见多了事情,很清楚农业生产的难处。
    李贺低头不语,想了一会儿,说道:“好,我跟你干。你说得对,像我这样没有资金和技术优势,今后难有大的发展。给你打工,学些东西,说不定以后出路还大些。”
    出于对朋友的信任,李贺连多少工资都没有问,就答应了李大山的邀请,这让李大山很感动。当然,李贺的选择在日后也会得到高额的回报。
    “自家兄弟,你跟我干,我也不亏你,每月一千五百元,年底看效益发奖金。怎么样?”李大山也很干脆。
    “那感情好。比在县城里做事还多,多谢了!”李贺听到有这么多钱,而且吃住在家,开销很少,比在城里强太多了。
    “要说谢的人是我。你把家里的事情安排一下,明天就正式上班。我那里可还是荒滩一大块哦。呵呵……”李大山笑着说道。
    请李贺来给自己帮忙建防沙林,正是因为李大山要进山一趟。现在李贺来了,戈壁滩上栽树的事情也就不会耽误了。李大山打算到那个神秘的小湖泊捕些大鱼,放到自己的鱼塘里面养起来做种鱼。那些鱼可是绿色无污染,而且长期生活在有灵性的湖水中的好宝贝。
    第二天,李贺就早早的来李全学的家里找李大山。李大山把自己的规划方案一一说给李贺听,还画了施工的大致示意图给他看。李贺看到李大山胸有成竹的样子,也觉得自己的选择很正确:李大山见过世面,有资金垫底,还能在戈壁滩上挖出鱼塘来,以后一定能干成一番事业。
    暂且按下李贺找人挖坑栽树不表,先说李大山进山的事情。
    经过半年时间的精心饲养,李大山的两只狼崽已经长大了很多,算是小狼了。两只小狼不知是以前经常受李大山佩戴的水之晶的影响,还是和人生出了感情,很是喜欢和李大山玩耍。李大山还给它们去了名字,全灰的那只叫多多,四条腿上有一圈白毛的叫加加。
    平时只要李大山一回来,两只小狼就会围过来,一只狼咬一条裤腿,上蹦下跳的,很是开心。为此,李大山都坏了几条裤子了。这两只狼只吃李大山喂的东西,连李全学给的东西都不吃,很是有些个性,几次气得李全学老人做样要打它们。
    看到小狼这么乖,李大山决定这次进山带上他们两个。
    除了偶尔训练小狼抓只兔子以外,一路无他事,很快来到那个小湖边。李大山这次进山不仅带了猎枪,还准备了捕鱼的渔网和装鱼的PVC水桶。
    这个湖里的鱼不仅游得飞快,力气也大得很,几次被李大弄到了网里,都一跳而起,直接蹦到外面水里去了,气得李大山直骂娘。没有办法,李大山只好把渔网缝成一个可进不可出的网箱,安到水下,然后自己直接下水去赶鱼。幸好李大山现在在水和鱼一样滑溜,水之晶对鱼又有吸引作用,加之鱼塘的鱼着实不少,几经折腾,总算有了些收获。
    把网拉到岸边打开一看,好家伙!七八条三尺来长的大鲤鱼在里面跳个不停,肚子肥大得有些变形的母鱼就有三条,另外五条应该是公的。李大山知道这是西北很有名的黄河鲤。看样子这些鱼都有些年头了,正是做亲鱼的好宝贝。看到有了这么大的收获,李大山对其它几条杂鱼就不怎么感兴趣了,顺手把它们放了回去。
    为了确保八条宝贝亲鱼的生命健康,李大山在PVC桶里装了些鱼塘的水把鱼放好以后,就背起快两百斤重的水桶急急忙忙的往回赶。两天时间,李大山就赶到了自己的戈壁滩上,这时戈壁滩已经变了模样。但是李大山已经没有精力仔细打量。
    他来到水塘边,打开水桶,只见里面八条大鲤鱼还活蹦乱跳的,或许是体质好,或许是水的灵性作用,一路上下来没有出现什么意外情况。李大山感到很满意,将水桶慢慢沉到水塘里,把几条黄河鲤放了出来。应该是水质相近的原因,几条大鲤鱼没有一点不适应的情况,很快就欢快的游到水下去了,只有多多和加加对着远去的鲤鱼叫个不停。
    这时李贺也得到消息,从栽树的地方赶了过来。
    “大山,你回来了啊?”李贺急冲冲的走来,看来栽树的那边也很忙。
    “嗯,我买了几条纯种黄河鲤亲鱼回来,已经放到鱼塘里了。以后我们鱼塘里就养这个。”李大山并不想别人知道小湖泊的秘密。
    “哦,纯种黄河鲤的亲鱼可是非常贵啊,我们这鱼塘能养成吗?”李贺对李大山这么冒冒失失的引种感到不解。
    “我咨询了专家的,说我们这里的自然条件和水质能够养成的。”专家又成了李大山的挡箭牌了,看来专家的作用就是大。
    黄河鲤同淞江鲈鱼、兴凯湖大白鱼、松花江鳜鱼被共誉为我国四大名鱼。黄河鲤以其肉质细嫩鲜美,金鳞赤尾、体型梭长的优美形态,驰名中外,是我国的宝贵鱼类资源。鲤鱼跳龙门的传说,就是指的黄河鲤。黄河鲤肉质细嫩而鲜美,营养丰富,自古以来即为民间喜庆各种宴席所不可缺少的佳肴。
    黄河鲤一般是指生活在黄河中的野生鲤鱼。但是,随着淡水养殖业的发展,也有人工饲养。不过一直存在杂交品种不高,口感下降等问题,所以人工饲养的黄河鲤比野生的价格要低很多。养殖的黄河鲤十五至二十元一斤,野生的价格则高达百元左右。
    李大山的鱼塘有水之晶改造,相信鱼的品质不会比野生的差,不说一百元,就是卖六七十元,那也是很不错的产业。黄河鲤一般一年能长五六百克,两年能有三斤左右。散养鱼塘年亩产在一千公斤左右,按照每斤二十元计算,每亩的毛收入在四万元左右,纯收入也不会低于二万元。而李大山的鲤鱼味道应该能与野生鲤鱼媲美,鱼塘亩产值则能达到一般鱼塘的五倍,投入相差不多,利润将非常可观。
    当然现在这些话还不能告诉李贺,等到见效益的时候他自然就知道了。李贺望着白花花的水面出神,不知道里面的鲤鱼到底会有怎样的神奇,在一个新建的鱼塘里也能生育后代,真是闻所未闻。
    放下鲤鱼不提,李贺开始向李大山汇报起近十天来的工作情况。
第一第005章 李大山的农场
    李大山这些天都在自己承包的这片戈壁滩转悠。这片戈壁滩位于村子南面,大致呈正方形,也就是大约1826*1826米的样子,东西向没有什么遮挡,只有很矮的小土坡,南面则是十多米高的一个小山丘,也算是自然分界线了。以前农村分地什么的大多是依据这样的自然分界。而整个戈壁滩呈一个很浅的旋涡状。中间低,周围稍高,或许很多年是一个湖泊。历史演变,沧海变戈壁了。这些年风沙累积下来,中间的低地已经不那么明显了。
    戈壁滩时而静悄悄,静得让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7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