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爱新觉罗努尔哈赤-第2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道歉。”

察哈尔使者当堂读完书信,在场的人都异常愤怒,铎弼、旺善、贝和齐等人,奏请大汗斩了使臣,以治他无理之罪;穆哈连说:“也可以不杀他,革去他的鼻子耳朵,放回去报信。”

三十三。万历的家事(下)

努尔哈赤对大伙说:“你们愤怒可以,朕也生气。但是与使者有啥关系,派遣的人才是可恨。先留着他,朕也有话回敬林丹汗。”于是命额尔德尼和班布理写回信,要求即要羞辱林丹汗怯懦,不敢敌对大明,激起察哈尔人对大明的愤慨,又要拉拢他,让他靠近大金;即贬低林丹汗的实力,又显示大金八旗兵的威风,以此消弱林丹汗与熊廷弼的联盟。

额尔德尼与班布理领命,以大汗的口气写出回信:

“阅察哈尔汗来书,称四十万蒙古国主、巴图鲁成吉思汗,致书水滨三万满洲国主、淑勒昆都仑可汗如何如何。你奈何以四十万蒙古之众,小看我国?

我听说明洪武时,攻取你国都,你国以四十万人,战败溃窜,逃入漠北的仅有六万人。且这六万,又不都属于你部,属于鄂尔多斯一万,属于土默特一万,属于阿索忒,雍谢布,喀喇沁一万,这三万人各有其主,与你有什么关系?余下三万,又岂是尽归于你?以不足三万人的小国,而引用久远的说法,骄称四十万,轻视我国三万人,天地岂能不知道?

我国固然不如你四十万那么多,不如你那么勇猛,我国人少又弱小,只能蒙天地眷佑,得到哈达、辉发、乌拉、叶赫,与大明的抚顺、清河、开原、铁岭八个地方。

来书说广宁已为你所收缴,我不可出征,若征你就出兵牵制。今你我二人毫无怨恨,何必因一城池,出轻薄之言?我承天命,顺时势,你如何能不利于我?你既然喜爱广宁锱铢之利,为什么不兴师转战,攻克坚城,恢复四十万人的大都。

昔日我未征讨大明以前,你曾与大明交战,丢失骆驼马匹,大败而逃。再出兵,格根戴青贝勒等十余人被杀,毫无所得而回。你两次出兵,有何虏获,攻克哪个名城,击败哪个劲旅?大明是因为这个厚赏你的吗?因为我征伐的缘故,兵威所震,男子亡于锋镝,妇女守其孤寡。大明畏惧我,才以小利诱惑你。

你看大明与朝鲜,语言相殊,服饰相异,二国尚能结为同心。我和你,语言虽殊,服饰类同,你如果有知有识,来书应当这样说:‘大明,是我的仇人。汗兄征讨他,承蒙天地眷佑,毁其城,破其众。我愿与天地眷佑之主合谋,以讨伐有深仇的大明。’如果能这样立誓言,不是很好的事吗?现在不思祈福,为一点金帛与我结怨,面对皇天后土请你明鉴。”

书信写完,努尔哈赤命大臣硕色吴把什,率领十名快马护卫,出使察哈尔,亲口把书信读给林丹汗听。

硕色吴把什到达察哈尔,拜见了林丹汗,拿出书信读给他,还没有念上几句,林丹汗大怒,喝令卫兵拿下满洲来的人,硕色吴把什与护卫反抗,寡不敌众,一起被林丹汗锁住。硕色吴把什的副手龙锡在帐外看守马匹,看见手持弯刀的察哈尔卫兵,冲进林丹汗的蒙古包,又听见刀剑砍碰的声音,于是偷牵一匹马,冲向林丹汗的营外。龙锡是努尔哈赤堂弟,三祖父索长阿的孙子,勇猛善战,拼死闯连营,奔回大金报信。

回到大金的龙锡向大汗报告:“硕色吴把什可能被林丹汗杀害了。”努尔哈赤得报使臣遇害,也要斩首察哈尔的使臣康喀儿拜虎。熊廷弼不用一兵一卒,仅使银子,就把察哈尔与大金的仇,给做成了。

熊廷弼办完外围的事务,只等天启再派来几万兵马,就可以反攻建州了,翘首盼望两个多月,没有兵马的信息,朝廷的监军太监高初乘八台大轿,到了辽阳城的经略府。

熊廷弼接待监军,报告军情,太监哪有心思听这个,打断话头,问熊廷弼:“经略大人如今掌管几百万的银两兵饷,都是因为的魏忠贤千岁在万岁面前美言,大人打算怎么报答千岁?”熊廷弼忙躬身拱手说:“下官一定尽心尽力,办妥辽东事务。”

监军高初一听,心里生气:笨蛋,谁问你这个。见熊廷弼脑袋这么不开窍,高初就直截了当地问:“大人准备给千岁弄点啥礼物?”熊廷弼听了一愣,反问监军:“礼物?千岁大人要啥礼物?”监军不耐烦了,一脸不悦地说:“你爱弄啥就弄啥,洒家给你提个醒,只要花个万把两银子,就得了。”熊廷弼大惊,高声说:“一万两?那能打造多少刀枪?制出多少战车?凭啥要这么天价的礼物?”

太监高初看熊廷弼还急了,不再说一句话,一甩手走了。第一次朝面,不欢而散。陪同熊经略一起接待的刘国缙,看出门道,偷偷追上气破肚皮的太监。

刘国缙是熊廷弼亲手提拔起来的,本该是熊经略的亲信,可是熊廷弼做事雷厉风行,不徇私情,而刘国缙又是手粘的主,因为仨瓜俩枣的,没少挨熊廷弼的训斥,所以心里反而特别怨恨熊经略,敢怒不敢言。现在看到京城来的大人被熊廷弼得罪了,赶紧来巴结监军,为自己捞些好处。

监军正合计怎么找茬呢,刘国缙又是恭维,又是要送辽东特产,正好,高初叫刘国缙给熊廷弼使坏。

刘国缙和姚文宗给朝廷上了一道弹劾经略的奏章,由监军带回京城,监军高初又在魏忠贤面前添枝加叶,数落出熊廷弼一身的不是。魏忠贤沉着脸,拿了刘国缙和姚文宗的上疏,面奏天启。

天启正在禁宫内亲手干木匠活,天启虽然像他爷爷,但是不全一样,万历喜欢宫娥彩女,天启喜欢木头。总管进来时,皇上正全心全意地锯木方子,划完溜直的墨线,刚下锯,“刷”一下,魏忠贤跪在锯沫子上,上奏说:“启禀万岁,辽东经略熊。。。。。。”皇上一分神,一下锯就跑偏了,出墨线外头去了,天启心疼:白瞎一块红松木料了。

皇上厌烦地说:“朕都知道了,你就看着办吧。”嘴说着话,眼睛还在看手里的木料,在想怎么改改锯,别糟蹋了好东西。魏忠贤又说:“朝臣们奏请由袁应泰代替熊廷弼。”天启也没有听清楚谁的名字,拿着墨线说:“你们好自为之吧。”说完摆手叫魏忠贤下去,别当误干活。

朝廷上一些大臣得知千岁不满意熊廷弼,就跟着起哄,溜须魏忠贤,御史冯善才等人赶紧写奏章,胡乱弹劾熊经略。

一道圣旨到辽东,袁应泰替换了熊廷弼,任职经略,薛国用任辽东巡抚。

努尔哈赤放下察哈尔的事,与喀尔喀使臣盟誓,再派希福等人出使喀尔喀会盟,安抚了蒙古,又得报辽东经略换人,决定立即出征辽沈。

三十四。 出征沈阳(上)

努尔哈赤从收服叶赫之后,已经有一年多的时间,没与大明动刀兵,刚送走出使蒙古喀尔喀部的希福等人,从辽阳城回来的探马报告:“熊廷弼就地削职为民,袁应泰出任辽东经略。新经略已经上任,正在调动下属官吏,提拔心腹。”得到报告,努尔哈赤立刻命侍卫传唤额附李永芳。又叫本月当值掌政的阿敏,召集各贝勒大臣们上殿,合计用兵的事宜。

侍卫领来李永芳,不等他行完礼,努尔哈赤就问道:“袁应泰到辽东当经略了,他这个人咋样?”李永芳见礼完毕,站起身说:“袁应泰虽稍有武略,但不是一个帅才,他比熊廷弼差多了。”'TXT小说下载:www。fsktxt。com'

不多时,代善、德格类等大小贝勒,额亦都、杨古利几个一二等大臣,有十多人,聚集议事厅。当值的阿敏先说话:“辽东的熊廷弼下去了,新来个袁应泰,经略换人,兵马换将,正是我们出兵的时机,今儿个就议议这个事儿。”

努尔哈赤对大伙说:“袁应泰已经调换兵将,重新布防,分兵五万驻扎广宁,辽阳留守五万,沈阳城内有兵六万,城外奉集堡和虎皮驿有兵两万,大伙说说先出兵哪里?”阿敏跟着说:“我看先打辽阳好,那的兵马已经调出去了,又是经略的驻地,如果捉了袁应泰,别的地方都能一触即溃。”博尔锦赞同二贝勒说:“打辽阳好,大城池里,金帛财货可就老多了。”

额亦都不同意说:“不妥,辽阳不是小城,一两天打不下来,等广宁、沈阳的明兵回援,我们就前后受敌了。沈阳城池小,只有辽阳的三成,攻打容易些,而且有浑河阻隔,辽阳的援兵不会很快到沈阳城下,还是先出兵沈阳好。”额亦都说完,皇太极、巴雅喇等人都赞同这个说法。代善也说:“沈阳城离我们近,未年征叶赫前,又出兵打过蒲河与奉集堡,道路都熟了,这回要狠收拾收拾贺世贤。”

同意出兵沈阳的人多,努尔哈赤最后决定出兵沈阳城。传命各旗整治铠甲刀枪,修复云梯楯车,预备干粮,等过了年开春,雪化净时出兵。现在刚进冬季,天气已经寒冷,河水结出冰凌,努尔哈赤传令八旗各级额真:“天冷树木冻透,容易砍伐,令八旗都出人上山砍大树,一个甲喇打造云梯三架,楯车四辆。每个牛录再编草袋一百个。”《小说下载|fsktxt。CoM》

上万人牵马进山,大树放倒后,剥干净树皮,拉下山,存放萨尔浒城里,在向阳的地方晒干。

何和里与李永芳选出一百人,都是从抚顺城、开原、铁岭归附的有家室的降兵,命他们装扮成关内的商户、书生,还有富家公子和流浪的乞丐,由王一屏和丁碧分别统领,进入沈阳城打探。两路人分六拨,断断续续从四门进城。王一屏领八十人,有的背着褡裢牵着马匹,在城内商铺里做买卖;还有人一手端碗,一手拄棍,街头要饭,都潜伏城中。丁碧领二十人,城里城外游逛,暗中探查明兵的部署,城墙的高长,池水的深浅。

城墙高矮不能拿尺去量,就等到上午的巳刻,城高和城的影长差不多时,用脚步量西城墙的影子;在下午未时,量东城墙影子是多少步,算出沈阳城比萨尔浒城高一点,是两丈五尺。城墙的长度也用脚步测量,比萨尔浒城长不少,一面墙长三里零十尺。丁碧的二十人,打探清楚城内外的情况,就悄悄返回界凡城。

萨尔浒城里数千根长木都晒干了,代善问大汗打造多高的云梯,努尔哈赤命护卫龙锡到各个牛录传令:“打造的云梯长三丈。另外每个甲喇再打造一架三丈八尺的加长云梯。”

经过整整一个冬天的准备,出征用的东西都齐全了。

1621年初春,新年过完,努尔哈赤亲自率领两万七千八旗人马,分兵八路,进军沈阳城,试探明兵虚实。大军行进到甲版城时,甲版城以北李其沟的明兵,发现了八旗兵,在李其西山的烽火台上,燃起狼烟,抚顺城北高尔山暗藏的哨兵,飞马疾驰,将建州出兵的情报送到贺世贤手里,立刻沈阳城及左右城堡都四门紧闭,严阵以待。

八旗大军过抚顺城,走李石,行军两日,到汪家后,并不向前去沈阳城,而是往南走,进兵陈相屯东北的奉集堡。奉集在沈阳城东南四十里,此堡西南三十里是虎皮驿,两地与沈阳城互为犄角,这是当年熊廷弼建立的防守要塞。把守奉集堡的总兵李秉城,得报八旗兵来攻,点齐五千骑兵,高举“李”字帅旗,出城堡向北进兵六里迎战。

努尔哈赤命左翼杜度率三千正白旗兵马,攻击李秉城。两军刚一交战,努尔哈赤再命左翼的莽古尔泰,率领他的三千正蓝旗兵马,助战杜度。李秉城抵挡不住,败退逃回奉集堡,正白正蓝两旗人马追到,城堡里打出火炮,甲喇吉拔克达与一个长甲兵被打中,两人阵亡,杜度、莽古尔泰领人马退回来。

在蓝白两旗人马追杀敌兵时,努尔哈赤到奉集堡城北三里的高岗,扎下行营,帐篷还没有立起,一个探马来向努尔哈赤报告:“启禀大汗,在西南十五里的地方,有二百敌兵,急速往这边走,肯定是来增援的。我们三个人,俩被打伤,我自己一人回来。现在敌兵离这儿不远了。”

听完报告,努尔哈赤对额亦都说:“西南的明兵,肯定是从虎皮驿来的,你和德格类领镶红旗阻击他们。”额亦都领命回答:“喳。”转身同德格类出去。

没有两口烟的功夫,侍卫来报:“额亦都箭伤复发,从鞍子上掉下来。”努尔哈赤大惊说:“快扶回来,快传医士绰尔济。令德格类领兵。”

德格类带领岳托、硕托,率右翼三千镶红旗兵马,出击十里河虎皮驿来的援兵。搀回额亦都,蒙古的医士,军中的郎中,一齐来给诊治,只是旧箭伤复发,没有大的伤病。努尔哈赤放下心,才对皇太极说:“虎皮驿来的援兵,还不知道是多少,你去助战。镶白旗三千人不多,朕的护军你带上。遇到城堡,不必强攻,只在野外开战。”转头又对护卫龙锡说:“你领护军,三十个牛录都带上,跟八阿哥走。”两人应声出去。

德格类率人马向西南进兵三里,迎面看见二百明兵。这些人是探路的哨兵,望见大金兵马,掉头就跑,镶红旗兵马追出五里,与两千明兵遭遇,明兵列阵拒战。岳托、硕托打头杀入敌阵,身后铁骑打马跟随,飞矢如雨,刀枪齐下,明兵招架不住,败退逃向黄山的大营。

镶红旗兵马追敌到黄山营前,忽听一声炮响,营门开启,冲出一路兵马,打着“朱”字副将的旗号,领头的是一员猛将,身高足有八尺,披挂整齐,单手端刀,打马迎战,挡住了岳托,两军厮杀一处。

正当德格类岳托受阻挡的时候,皇太极领兵杀到,从左翼攻击黄山大营,劈开栅栏,推倒战车,冲入营地内,明兵溃退,后撤回虎皮驿的武靖营,辕门关闭,箭矢炮口探出木栅外,瞄准阵前。皇太极见敌营坚固,早有防备,天色也晚了,便没有攻打武靖营,率两路人马返回高岗大营。

第四日,努尔哈赤没有再出兵奉集堡和虎皮驿的武靖营,而是率领大军向西北挺进五十里,沿途路过的都是小村小屯,没有明兵驻扎,再折向东北走八十里,奔向蒲河,八旗大军整整绕着沈阳城的外围,侦查了一圈,傍晚路过蒲河荒废的兵营,在辉山住宿一夜。沈阳城总兵贺世贤派出人马增援,到达奉集堡虎皮驿时,八旗兵已经没有踪影。第五日,大金兵马走高湾葛布,回兵界凡城,路过高尔山时,派雅逊带人搜山,把藏在寺庙内大明的暗哨,尽数捉拿;走到甲版时,派阿敏的四弟图伦,领一个牛录,进兵到李其沟,捣毁营哨和烽火台。

初探沈阳城二十五天后,节气已是清明,山沟里积雪融尽,浑河完全化开,激流汹涌,努尔哈赤率领大金倾国九万多兵马,再征沈阳城。

兵出界凡城之前,努尔哈赤传令各贝勒大臣:“这次出征,要行军快速,突袭沈阳城,在辽阳援兵到来之前,打下城池。”代善有疑义说:“人都骑马,可以快走,只是云梯太长,又多,斜绑马车上,走不了快。”额亦都跟着说:“大贝勒说的是,马车快了,很容易刮折云梯,得想个办法。”努尔哈赤问:“谁有办法?”大家都直着眼睛不出声音。

三十四。 出征沈阳(下)

(日本震了,核泄了,世界地壳都在抖动)

静了一会儿,皇太极上前说话:“现在浑河水大,把云梯捆成木排放河里,会比马车拉的快。”大家一听,都高兴地说这个办法好。努尔哈赤同意,命令将云梯长木放入河中,后面系上小船,顺流而下。

大军水陆并进,直奔沈阳城。行军两日,第二天中午,到达沈阳城东七里河的马官桥,扎下大营。

努尔哈赤派出五十名快马哨探,去沈阳城下打探明兵的守备情况。探马徐徐走向沈阳城大东门,遥遥望见地势开阔的远处,城长墙高,大门紧闭。走近一点,见城墙比三个人还高,城上箭垛之间架火炮,摆满滚木礌石,箭垛上旌旗猎猎,旗下一队队铁甲兵卒,持长枪大刀,交错巡逻,步伐整齐,阵形有序,一看便知,早有防备。

哨探再推马走近查看,城墙下五十丈以外,有一宽一窄两道护城河,内圈河宽五丈,波光粼粼,无风自起三层浪,不知道有多深;外圈窄些,有两丈宽。在两道护城河上,对着城门的位置,各有吊桥高悬。

快走近外圈的护城河时,探马发现,马蹄下平整坦荡的地面,土的颜色不一样,干黄的土质中,有的地方呈暗灰色,看着就蓬松不实成,一人用丈八长枪扎蓬松的地方,呼的一下,干土下落,露出黄草,成一个孔洞,原来是陷阱。幸亏是信马由缰地慢走,如果是打马飞奔,肯定会连人带马,一头插里头。

仔细寻查,陷阱容易看清楚,持长枪的兵卒专找陷阱,一搅和,浮土纷纷散落,露出稻草和苞米杆子,再下面是长树枝,用枪头一挑,都掉进陷阱底,挂在底下的尖木桩上。

城外这么多人忙活,城上巡逻的看见,上来弓箭手,利箭倾泻射来。八旗兵身上有盔甲,如果不是射向脸面和马头,就不拨打箭支,也不用盾牌接挡,箭矢射在甲胄上,弹起落地。

城上指挥的将官见射不中,大怒,将手中的大葫芦一摔,转身下城。忽听一声炮响,城门开启,跑出一千步兵,两翼排开,有人放下吊桥,一队骑兵,不下五百人,擎举大旗,高声呐喊,冲杀出来,打头一员大将,胸宽体阔,身高过八尺,比别人能高出半头,手持九节钢鞭,打马飞驰过吊桥,直奔挑陷阱的八旗兵。

找陷阱的兵将聚拢一起,迎战明兵,来将过于勇猛,两马错蹬,一鞭就把一个士兵打落马下,后面的明兵从两侧包抄,又有两兵卒阵亡,八旗兵见不能力敌,一齐后撤,明兵追出百步后,收住人马,得胜回城,写捷报呈送给辽阳袁应泰经略。

败回马官大营的探马,向努尔哈赤报告了敌情,贝勒大臣们听说城高池宽,兵精将猛,不禁面有难色。李永芳问探马:“帅旗上是不是‘贺’字?”有一个识字的人回答:“是。”李永芳上前对大汗说:“用九节钢鞭的大将就是沈阳总兵贺世贤。”

代善接话说:“上次在蒲河,就是这个人挡住了我的旗。”大家听了,都有些发愁。努尔哈赤听他们讲完,笑着说:“沈阳城容易破,今晚早歇着,明天出战。”大伙儿都愣住,不知道怎么容易,还没有问呢,努尔哈赤先走了。

第三日早起四更,天还没有亮,努尔哈赤升座,分兵派将:令皇太极率两千长甲兵埋伏在大东门南面的荒草里,代善率两千长甲兵,埋伏大东门北面。两路人马趁天黑藏好,等天亮后,大东门外开战,两人沿护城河占领大东门吊桥。令巴雅喇、铎弼、杜度各领兵一万,在大东门开战后,分别出兵南、西、北三个城门。最后令阿敏、德格类和岳托三人领兵一百,天亮后,到大东门护城河外挑战,如果有兵将出城,都打回去,等贺世贤亲身出城,就边打边退,把他引出来,然后向南北射响箭,代善、皇太极兜后头、包围,杨古利领正黄旗正面出击大东门,接应阿敏。听到响箭,南西北三面同时攻城,其他兵马,准备随时出兵。命令下达,分头准备。

天大亮,阿敏等百人,到护城河前,大摇大摆地挑坏陷阱,用长枪探水的深度。总兵贺世贤早就坐在东城墙上,座椅侧面的桌子上,摆着两只整个的熏鸡,一大盘切好厚片的酱牛肉,一只粗瓷海碗,三坛子老酒,酒葫芦系在腰间。贺世贤三口两口一碗酒,吃一片肉,旁边的亲兵马上捧坛子满上,正有滋有味地喝着,瞭望的哨兵报:“来了一百建州兵,在挑陷阱。”

贺世贤一口干了一碗酒,一蹾碗说:“杀尽敌兵,回来再喝。”说完点齐一千骑兵,传令开门。城下的副总兵尤世功,见总兵大人喝的有点多,就请求自己出城,贺世贤不准。尤世功急忙登上城头观战。

城门开启,吊桥落下,贺世贤领兵冲出城外。阿敏等看到“贺”字帅旗出城,领头的是红脸大个儿,手持钢鞭,知道是贺世贤亲自出兵了,德格类高举大棍,迎头就打,贺世贤摆钢鞭还击,不过两个回合,德格类吃不住劲,退马败走,阿敏挥大刀迎上,一个照面,阿敏大刀脱手,两人领兵后退,贺世贤打马追赶,跑出不到二十丈,阿敏、德格类突然勒马,回身再战,德格类手举大棍,阿敏拿的是腰刀,两人一齐乱打,贺世贤震开大棍,钢鞭横扫,阿敏的腰刀太短,没有用,干脆一撇,腰刀飞向贺世贤的坐骑,贺世贤斜鞭一甩,打落飞刀,阿敏、德格类接着逃跑,气得贺世贤大叫,在后面狠追,转眼跑出二三里。

阿敏回头看,贺世贤在紧追不舍,于是摘弓射出响箭,顷刻,左右伏兵齐出,围堵明兵,杨古利率一万正黄旗兵马,迎面杀出来。贺世贤见有埋伏,返身要退回城,可是回大东门的路已经被八旗兵占领了,于是领兵杀向南门,然而南门外的八旗兵也是多如潮水。

东城头上的副总兵尤世功,见大帅遭遇埋伏,大东门大南门敌兵无数,赶紧跑下城,点两万兵马,从小西门出城,向大南门冲杀,接应贺世贤。而此刻贺世贤被包围在数万兵马之中,冲到大南门时,肩膀后腰已中三箭,血流到马背,南门冲不进去,身边的亲兵说:“大帅,进不了城,往外冲去辽阳吧。”贺世贤不准说:“俺是主帅,岂能弃城逃跑?”说完领身边几个人,向西门冲杀,没到小西门,一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