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惊宋-第29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么办法扩张自己的实力。可这一切,自从他去了rì本回来后,就变了……”
他顿了一下,接着说道:“岳云从rì本回来后,先占据了台湾。然后又向朝中的张浚一干人游说,并带了大批银两进行打点,让他成为了台湾军节度使,并开始崭露头角,建立了完全属于自己的势力。尔后建造了大批军舰,发展火枪火炮,占领吕宋。远征安南……再到后来趁金军南侵之机,打着收复失地,驱逐金贼的旗号反攻临安成功……这一切事件的顺利都离不开一个‘钱’字,据朕了解到。当初岳云在台湾时。为了吸引大陆移民来台,制定了许多优惠政策,农业税全免,来台湾的移民还专门发给种子、农具,提供房屋居住,他的士兵军饷又是朝廷官军的五倍。他哪来这么多钱?”
赵琢如此一说,众臣皆露出深思熟虑的眼神。
赵琢继续沉声说道:“于是,朕就派人调查,先去台湾调查,后又派人辗转到了安南和吕宋调查,皆一无所获,似乎岳云有一座银山似的,一直可以变出许多银两来……后来,朕才收买了一个岳云身边的亲兵,了解到岳云在成为使节去rì本时,曾经私下和rì本关西的大名平忠盛、平清盛父子签订了协议,租借石见国迩摩郡五十年。朕得知此事后,就在想,为什么岳云会租这样一片荒山?他想做什么?虽然当时协议中是说要在这里建一个港口和练兵基地,好出兵攻打金国。可从那个时候到现在,已经八年了,却未见过有一兵一卒从这里出发到金国去,哪怕是今年的北伐也是如此。所以,朕就秘密派人前往石见国迩摩郡进行了一番调查,直到两个月前,才终于有了结果……”
众大臣这时方全都竖起耳朵,露出专注的神情。而源义朝却是面sè平静,显然早已知道此事。
赵琢叹道:“原来这里面是一处银矿,而且是产量非常大的银矿,被称为石见银山。据我们收买的该处一名监工称,每年的白银产量要当大宋财政收入的半数。这样一笔巨额收入落入了岳云的腰包。他当然有实力扩张地盘、研制火器、招兵买马,还充好人免税赋,救济民众来收买人心了!”
众臣这时方露出恍然大悟的神情,难怪岳云发家如此之快,原来是因为有一座大银矿。只不过,众臣还是不明白这跟被叫来的源义朝有什么关系?如果是平清盛他们或许还能想得通些。
赵琢苦笑道:“朕最先也是想到的平清盛,因为那石见国迩摩郡毕竟是在他的地盘上,他吃了这样大一个闷亏,怎肯罢休?但却不料平清盛十分畏惧岳云,根本不敢起兵进攻石见银山……关东源氏的家主源为义却向朕伸出了援助之手……”
源义朝这时向众臣深深躬身鞠了一躬道:“家父一直对宋国十分崇拜,得知宋国有jiān佞把持朝政,架空上国陛下后,十分愤概,决定亲率大军进攻石见银山。以此行动配合陛下行动。同时,我方还派出了一千名武艺高强的武士,分乘数十艘商船,到达了临安,听从贵国皇上指挥!”
在座的众臣全是些老狐狸,自然听出了源义朝的言外之意。他要独占石见银山,甚至有可能进攻关西平氏,因为那石见银山是在平氏的地盘上,如果关东源氏派兵进入,势必和关西平氏发起冲突。
只不过,范同还是有些疑惑,他沉声问道:“陛下,如果要掌控临安,这一千名rì本武士只怕不够吧?城内光是禁军和城卫军就有数万人呢。而且他们全有火枪,就算这些武士都是武功高强之辈,别人一阵子弹shè来,他们也都只有躺在地上的份!”
赵琢微微一笑道:“范大人,朕根本就不打算象先皇那样,动用效忠朕的军队和岳云的军队硬碰硬,朕打算以巧取胜,四两拨千斤!”
“哦?不知官家的计划是怎样的?可否说出来让大家讨论一下?”秦桧也不禁好奇地问道。
赵琢这时却是卖了个关子道:“朕对整个计划已经心中有数,诸公只需按朕的吩咐,依计行事便可!”
说罢,他方让海公公拿出了一大堆锦囊,递给了每位大臣一个。
赵琢这也是吸引了赵构起事失败的教训。他可不敢保证在座的人中,没有岳云安排进来的人,说不定今天这里会开完,明天就有人把计划透露给岳云一派了。所以,他把计划拆成了许多步骤,每个大臣只看得到与自己有关的部分。
虽然有些大臣不满赵琢这种故作神秘的做法。但迫于赵琢的权威,也只得捏着鼻子认了。
眼见事情都已经安排下去了。大臣们方一一起身告别。待所有大臣都走后,赵琢和秦桧、秦熺两人又反复核对了一下计划细节,确认无误之后,方才离开了御书房。
临安,已经处于风雨飘摇之中……
……
半个月后,临安皇宫内,朝中众臣正在商议如何向前方筹集钱粮。李雨柔和刘一宁等人皆心中一松,按照目前的情形,前线部队挨到十月份秋收之时应该没多大问题。只要等中原和江淮一带的粮食收割上来,光复区就将不再有粮食之忧,可以平稳渡过难关了。
不过就在这时,一名御前侍卫却急匆匆前来报告,称有rì本国的使者到了。
“rì本国的使者到了?”众臣皆有些惊讶,因为岳云出征之后,便少有外国使者来临安了。
赵琢当即便道:“为何不让他到礼部去?外交方面的事务该由礼部处理啊!”
那御前侍卫战战兢兢地说道:“他去了礼部了,不过礼部的范大人说此事礼部处理不了。让他来皇宫直接面见皇上!”
“哦?那让他上来吧!”赵琢说道。他已经可以猜想得到,是哪里的使者了。
片刻之后,一名递着光头,穿着rì本武士服,只有五尺高的中年男子走进了皇宫。他一脸悲怆的表情,象是家里死了人一般。
众臣见状,皆皱了皱眉头,暗忖莫非是rì本发生了什么重大变故吗?按理说一般的两国交涉,直接到礼部去办便可。范同竟然说礼部处理不了,想必就不是一般的外交事件了。
第七百二十一章 日本的剧变
果然,那rì本使者哭丧着脸向赵琢深深地鞠了一躬,然后抽泣着说道:“大宋国陛下,小人是关西大名平氏的家臣柳条百盛,十天前,关东大名源氏向我们发起了全面进攻。由于他们准备充分,又事先拉拢了我们关西的一些大名,所以开战之初,他们势如破竹一般,不但掌控了京都,挟持了天皇,还直接占领了我们的美侬、石见、近卫等地,目前正向我关西腹地攻来。如果上国不派兵援救,只怕我们关西平氏就要全军覆没了!”
“什么?源为义向你们发动进攻了?”刘一宁惊讶道。他对rì本的局势并不是很清楚,但却知道平氏和源氏数十年来,关系一向不大好,只不过因为守着天皇这个共主,表面上还是一团和气,争斗往往都是私下里暗地进行。向这样公开发动战争,还是很少出现的。
不过,李雨柔却是俏脸神sè顿变,因为她听见了“石见”两个字。其他大臣或许连rì本这个和大宋的县一样大的石见国,在哪里都不清楚,但她可是太清楚这对大宋意味着什么了。那里可是占了大宋财政收入半数左右的石见银山啊。如果那里沦陷,大宋财政立刻就会崩溃。
她声音有些颤抖地问道:“柳条百盛,你说清楚一点:石见国怎么了?你说关东源氏出兵占领了石见国?”
“是啊!”那柳条百盛似乎是想起了什么,立刻jīng神一振道:“对了!我还忘记说了。石见国的迩摩郡可是由我们平清盛大人租借给了汉王的,可没想到那源为朝狼子野心。竟然出兵向迩摩郡也发起了进攻,因为我军已经败退到尾张一带,尚不知迩摩是否陷落……”
李雨柔、薜源、刘一宁、万俟卨等人立刻神sè大变,他们原本以为这只是rì本关西和关东两派诸侯之间的争斗,可万万没想到这关东源氏如此丧心病狂,竟然向大宋的租借地发起了进攻。如果仅是一个普通地方也就罢了,可这石见银山对大宋来说,如此重要。是绝不能丢的!
李雨柔深吸了一口气,俏脸已经笼罩了一层寒霜,她沉声说道:“关东源氏竟然向我大宋发起挑衅,这是决不能容忍的。下官建议,我国应组成远征军,向关东源氏发起进攻,决不能让他们挑战我大宋的权威!”
刘一宁、何铸、朱熹、张择端、王童等皆立刻附和。扬言一定要让源氏好看!朝中大臣也是个个怒不可遏。在他们看来,连金国都已经不是宋国的对手了,小小的一个倭国大名,竟然敢在太岁头上动土,岂能不好好教训他们一番?
只有薜源和万俟卨微微有些疑惑,暗忖关东源氏莫非是失心疯了?就算他们准备充分。能打关西平氏一个措手不及,但要彻底灭掉平氏,也不是仓促之间就能实现的。而且他们难道就不怕大宋干预吗?
但在朝中众臣个个群情激愤之下,他们纵有怀疑也不敢和大家唱反调,而且在这种情况下。不打也是不可能的了。
于是,在赵琢的拍板之下。群臣一致通过了向rì本派出远征军,出兵进攻关东源氏的决议。并让喜出望外的柳条百盛赶快派人去通知平清盛,让他们继续坚持抵抗,等待大宋援军的到来。
打发走了平氏的使者之后,何铸方干咳了两声道:“陛下,派兵去rì本进攻源氏乃是刻不容缓之事了,不然万一军队去得迟了,造成平氏溃败,我方再想在rì本立足可就难了!”
何铸的话也引起了众臣的共鸣,赵琢当即便道:“既是如此,便请众位爱卿推举一良将为帅,远征rì本便是!”
赵琢这话一出口,众臣便都沉默不言了。眼下大宋的良将全都派出去了。哪还有空闲的人啊。
岳云已经处于昏迷之中,自然是不可能让他为帅的。
岳飞刚刚才收服汴京,又是整个北伐军的统帅,中路军的定海神针,自然也是不敢动的。
同理,西路军亦是离不开张宪的,而且西路军的兵力已经相当薄弱,更不可能从他那里抽调兵力了。
李宝眼下正在南洋指挥作战,他利用三佛齐和东爪哇数百年的仇恨,从中挑拔,已经让两国大打出手。南洋都督府趁机两边倒卖军火物资,从中赚了不少钱,并且在两国朝中均扶持了一批亲大宋的大臣,正在密谋让三佛齐和东爪哇也和南洋都督府签订一个类似安南、占城那样的条约,将这两国纳入大宋的势力范围。现在正是关键时候,哪敢让他离开啊。
相形之下,东路军倒还算是比较轻松,因为在这一线,不光有张力、韩彦直两员大将,还有陆文龙、杨月、曹宁、高宠等人。而金国的水师早已被全歼,杨月那里倒是可以抽出不少水师战舰出来。
而且,既然有张力和韩彦直坐镇,陆文龙似乎也可以抽调出来了。于是,众臣一商议,便拍板将杨月和陆文龙调回临安,让他们率本部人马为rì本远征军,向关东进发,和西关平氏一起,力争打败源氏一派,恢复rì本的秩序。
这一回,朝中的两派群臣难得的意见一致,兵部很快就发出了调令,并由赵琢附了一份圣旨去山东前线,将陆文龙和杨月调回临安来。
朝会之后,薜源走出皇宫,正向自己家中走去之时,却只觉有人拍了一下自己肩膀。
他回头一看,正是万俟卨,忙作了的揖道:“万大人,找薜某有事?”
“嗯!薜大人,你觉不觉得有点奇怪啊?这源为义难道是吃了熊心豹子胆了?他攻打关西平氏还可以解释为一时冲动,可攻打咱们占领的石见银山。难道就不怕我们报复吗?他难道以为他的军队打得过咱们吗?”万俟卨皱了皱眉头,一脸疑惑地说道。
薜源点了点头道:“万大人所言极是,这也是下官所怀疑的。薜某想,莫非是源为义另外有什么底牌,或者是找到了什么大靠山不成?”
第七百二十二章 李师师的担忧
说到这里,他亦是觉得有些难以自圆其说,现在还有哪个国家比大宋更强大呢?如果是在陆地上,或许金辽二国和大宋有得一比,但在海上,那可以说,其他国家合在一起,也不是大宋海军的对手。
万俟卨这时却小心翼翼地说道:“薜大人,万某想,会不会是源为义发现了石见银山的秘密,所以才不顾一切地发动战争,想占据石见银山之后,就有充足的银钱可供其招兵买马,有望一统rì本。在如此大的利益诱惑之下,源为义如果再被几个没头脑的家臣鼓动,倒是有可能干出如此疯狂的事来!”
薜源摸了摸自己下巴,亦是微微点头道:“如此倒也有可能。虽然我们作了大量工作保密,但亦难免会走漏消息。只是这银矿从占领到开采治炼,再到招兵买马,没个半年以上却是难以成行的。而且他还要面对关西平氏的反扑,源为义未免也太孤注一掷了吧!”
万俟卨亦是颔首道:“薜大人所说的,也正是万某所疑惑之处。不如我们将此事通知巩夫人,让她多派些人手往rì本探听消息。一来为远征军的作战提供情报,二来也探听一下源为义的虚实,特别是了解一下他如此大胆行为的动机所在!”
薜源一想也是,便缓缓点头道:“也好!如今汉王昏迷不醒,大家都好象失了主心骨一般,如今外部已经是事太紧急,但愿内部勿要再生事端啊……”
……
而此刻,飘香阁内,两名美艳绝伦的女子正在端坐在桌前,眉目中都有一股忧sè。
“师师姐,您说的那个方法,真的有效吗?夫君真能有望苏醒吗?”年轻的女子握着年长女子的玉手,一脸急sè问道。
年长的那女子轻叹了一口气,柔声道:“秀宁公主,这偏方也是我从一本丹书上查到的。从未在任何病人身上试验过,哪敢说十拿九稳啊?而且许神医还连汉王的面都没见到,只有他到了颖昌,诊断把脉之后,才心里有个底。”
这两女正是李师师和赵滢儿。自得知岳云遇刺昏迷的消息后。两女都是心急如焚,在临安遍寻名医,可她们找到的所有医生都对昏迷不醒的病人束手无策。宫里的太医也派了几拔去岳云所在的颖昌了,但传回来的消息都是说。用尽了各种办法,汉王还是不醒。
而李师师倒想起以前宋徽宗赵佶酷爱炼丹求长生,曾经给过她一本炼丹的书让她研习,称这上面的丹药可包治百病。
于是她就抱着死马当作活马医的想法,把这本丹箱里翻了出来。而皇天不负有心人。她从这本丹书上还真发现了个丹方,它是用三十七种药物炼制成的丹药,这丹方上的说明称,此丹药对于治疗重伤昏迷,或者中毒不醒的病人有奇效,可以将病人从昏醒中唤醒。
当然,李师师知道,宋徽宗找道士炼的那些丹,倒有半数以上是没啥作用的。纯粹是那些炼丹道士弄出来糊弄这个皇帝的。所以,她拿着这丹方后,并没有如获至宝,而是先拿给了认识的几位名医查看,看是否可行。
结果。几位名医看过之后,皆称这丹方上的药物,倒真是刺激病人大脑神经的,并非完全风马牛不相及的。而其中一位许神医。更称如果用这种丹药,再辅以他独门的磁石金针。进行针灸治疗,说不定还真有可能让汉王从沉睡中清醒过来。
而这许神医不是旁人,正是十年前,岳云往楚州借粮时,碰见的许叔微,他当时还为虞允文的父亲治好了伤寒病。
只不过,这丹方是否灵验,许叔微却也没有十足把握。毕竟象岳云这样昏迷不醒的病人,原本就很少,而且丹方不比医书,它是不会记载临床病例反应的,用这丹方有几成的成功率,他亦是心中无数。
不过在众人都束手无策的情况下,也只能死马当作活马医,赌一把了。
赵滢儿见李师师如此说,心中也知自己太xìng急了。她只得松开了李师师的手,轻叹道:“是滢儿太xìng急了!只不知许神医要几时才能动身呢?”
李师师柔声道:“许神医昨rì才刚刚将炼制丹药的材料凑齐,待炼制出成品丹药,起码也还有个一两天吧。师师已经再三叮嘱他,一待丹药炼出,就即刻通知我们,然后赶赴颖昌!”
赵滢儿方点了点头,然后说道:“师师姐,那临走前你通知我一声,我跟你一起去吧!”
“你也要去?”李师师俏脸顿现古怪之sè,似乎不太愿意赵滢儿跟她一起走。
“怎么?师师姐,我去有什么问题吗?”赵滢儿略微有些奇怪地问道。
李师师秀眉一蹙,幽幽道:“你可知为什么月漓、雨柔、秀丽、杨月她们四个都没有提出和我一起去颖昌?”
“知道啊!那是因为她们皆有要事,无法分身!”赵滢儿虽然不问政事,但对眼前的局势还是有些了解的。
巩月漓正在指挥情报部的一干属下去rì本收集关东源氏的情报,而且现在临安又有些局势动荡,要安排人手查探有无他国jiān细混入,她岂敢离开?
李雨柔现在是大宋的财神婆,要为北伐大军筹备粮草,加上石见银山的白银来源断了之后,如何平抑这个巨大亏空,天天都忙得焦头烂额。她一走,只怕这几十万北伐大军就得饿肚子了,就算她想走,满朝大臣也不会允许她走的。
黄秀丽原本是可以离开一段时间的。但偏偏临安现在人心惶惶,谣言四起,民心不稳。而《江南时报》则正好可以起到平息谣言的作用,将前线的战况和岳云伤势的真实情报公布出来,免得人云亦云,让别有用心的人钻了空子。所以,她也不敢走了。
至于杨月就更不用说了,她现在还在回临安的海船上呢。而且就算她回来了,也马上得组织远征军去征讨rì本,毕竟石见银山可是大宋和岳家的命脉,丢不得的。
所以,这种情况下,只有在朝中没有任职的赵滢儿,是岳云五位夫人中唯一可以离开的。她们几人之前的商量结果,也是决定由她代表几位姐妹去颖昌探望守护岳云。
李师师这时方叹息道:“滢儿,现在临安风雨飘摇,情况比三年前更加危急。而且这一次,汉王可是真的不在临安,如果一旦有人起事,只怕你们岳家就会处于极度危险之中了!”
“啊!师师姐,你的意思,是又有人要叛乱了?”赵滢儿惊讶道。
三年前赵构发动的“德昭未遂叛乱”事件,给所有宋人心中的震撼皆是无以伦比的。这场叛乱之后,不但摧毁了大家心目中,对皇帝的崇拜和敬仰,更让大宋的官场几乎是完全洗了牌。自那之后的三年间,从zhōng yāng到地方,原赵构一系的官员全都被免职或下狱。新提拔起来的官员皆是对岳云忠诚,而对宋室不那么忠心之人。
至于军队方面的变化就更不用说了,现在的宋军,几乎全是以岳家军为班底,扩编而成的。可以这样说,如果他们同时接到赵琢和岳云的命令,几乎没有人会听赵琢的,只会听岳云的。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还有人要叛乱,那几乎是自寻死路。所以难怪赵滢儿有些不信。
“虽然我不知道敌人的计划是怎么样的,但可以肯定,这个敌人绝对是赵琢!”李师师沉声说道。
“哦?师师姐为何如此肯定?我还一直认为谣言是秦桧散播的,毕竟他对夫君和公公都是恨之入骨,现在又投靠了金贼……要不是他有外交使臣身份,我真想一刀杀了他!”赵滢儿愤懑地说道。她对于秦桧这种汉jiān,可比女真鞑子还痛恨。
“因为汉王有了什么意外,最大的获利人除了金国,便是赵琢了!”李师师秀眉一蹙,沉声说道:“最近朝中不少大臣皆称,汉王一直昏迷不醒,国家的许多大事不能就这样一直束之高阁,应该另选一位代理首相出来。他们力推何铸为新相。何铸此人曾在三年前的‘德昭未遂叛乱中’出了大力,因此汉王一派的官员均视他为自己人,而他又是清流出身,两面皆吃得开。而唯一在声望上可以和他抗衡的虞允文、李若虚、陆游等人又皆在前线,无法回转。王童长期未从事政事,薜源是海盗出身,两人皆无法与其相争。如果照这事态发展下去,只怕何铸真有可能成为代理首相。”
赵滢儿听后,却是不解道:“就算这样,也没什么关系啊?何铸此人小妹亦知道,能力还是不错的,对我大宋也忠心耿耿,对金贼十分痛恨,断无可能象秦桧一样卖国的。”
李师师听罢,却是轻叹道:“他卖国或许不会,但如今他却和赵琢走得极近,现在他就在和范同、张择端、薜弼等人在呼吁,让皇帝也掌握一部分权力,不应该只是虚位之君。如果他真的成了代理首相,只怕十有仈jiǔ会推动赵琢亲政。而如今军中将领多在前线,而汉王一派的文官象万俟卨、薜源等人能力是有,但却德望不足……只怕到时真让他的诡计得逞……”
第七百二十三章 临安的动荡
李师师这样一分析,让赵滢儿也顿觉大有问题。岳云对何铸是十分器重的,对范同、张择端、薜弼等人亦是礼遇有加。可这些人如今不去关心岳云的伤势,也不关心前线的战况,却对推动赵琢亲政如此热心,岂不是啧啧怪事吗?
如果真的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