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惊宋-第29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顿了一下后,他又说道:“就算汉王您不夺权称帝。如何能保证您的继任者,下一任相,或者岳家的后代不夺权称帝?与其rì后让别有用心之人篡夺您的成就。那还不如您自己称帝来得干脆。属下等人都相信由您担任皇帝后,我们汉人的未来会更加光明。而一旦称了帝之后,您之前的种种改革想法和战争计划,便可以更加顺畅地附诸实施。汉王,这才是明智的选择啊!”
    万俟卨的话,让岳云只觉自己的内心豁然开朗,想通了许多事情。
    他顿时恢复了往rì的自信与坚定,目光亦是透着一股睿智和果断。就连一旁的王童、薜源、刘一宁等人也能深切地感受到他身上的这一变化。
    四人对视了一眼,一起拜倒道:“臣等恭贺汉王走出心结!”
    岳云见四人如此恭敬,嘴角浮现出一丝笑容,他如今已经知道自己应该想什么,应该怎么去做了。
第七百三十六章 大宋的最后一次朝会
    德昭四年十月,经历了一番血雨腥风的临安终于随着岳云的回来而风平浪静,人心渐稳,毕竟现在岳云的威望已经成了南宋第一人。有他在城里,所有的人都感觉有了主心骨,就象定海神针一般。
    十月二十五rì,大宋有史以来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没有皇帝的朝会召开了。
    这次朝会的大臣人数比平常少了至少三分之一,何铸、范同、薜弼和张择端等一干要求还政于皇帝的官员因涉嫌叛乱,皆被全部拿下。
    在万俟卨一干刑部酷吏的审讯下,就算没罪都能变成有罪,何况他们原本就牵涉其中呢。在掌握了被俘的rì本武士柳条百盛、赵构身边的太监侍卫等人的供词后,再与物证一印证。真相自然大白于天下。
    朝会之上,万俟卨将一桩桩罪证公之于众,让所有的大臣们观看之后,顿时在朝堂之上,一片哗然。
    当大家得知这位已经遇刺身亡的皇帝赵琢,竟然将石见银山的消息透露给rì本源氏知道,并煽动他们发起进攻。又从rì本雇佣了两千武士企图起事叛乱篡权。还与奉有金国密令的大汉jiān秦桧勾结,派死士行刺岳云的一系列罪恶之后。
    就连那些一向反对削弱皇权,反对岳云以首相身份掌控国家大权的清流们也出离愤怒,群情激奋了。
    虽然他们对于岳云的一些制度和政策很不满。但那只是对施政方针的看法不一致而已。岳云的功绩和人品他们还是十分佩服的。而且他们也是极力主张北伐中原,收复河山,建起一个强盛的大宋的。可如今他们效忠的这位皇帝,却作出了背叛国家,背叛民族的恶行。这让他们有一种被深深欺骗和失望透顶的感觉。
    难道这个大宋,就真的没救了?
    这时,却见作为监国公主的赵滢儿,一脸端庄和郑重地朗声道:“诸位大人,我大宋立国两百年来,除太祖皇帝还算是个贤明之君外。其余历代诸君,皆一代不如一代。如今天下人皆知先祖徽宗帝昏庸无道,引来靖康之难,汴京被破,中原之地尽丧;先皇高宗帝力主对金割地赔款。召来完颜亮南侵。临安被破,江南之地生灵涂炭;而先皇兄不但与汉jiān秦桧勾结,更出卖国家利益,引rì本武士入京发动叛乱。几乎造成天大浩劫……”
    说到这里,她深情地望了岳云一眼道:“若非老天保佑,让滢儿夫君苏醒过来,几位姐姐力挽狂澜,粉碎了皇兄的yīn谋。只怕我大宋又将陷于动荡之中……滢儿作为监国公主,如今皇室的唯一代表。觉得天下之君应是有德有能者居之。我赵氏皇族宗亲,无一人能担此大任。与其硬xìng推举一个不知底细,心怀叵测之人为帝,倒不如让汉王为帝!滢儿觉得,只有以汉王为帝,才能北伐成功,收复失地,还我大宋朗朗乾坤……”
    随着赵滢儿按照之前由刘一宁、薜源等拟好的草稿。将这一番话说出之后。底下的一干大臣,如万俟卨、薜源、朱熹等全都跟着附和,表示拥戴岳云为帝。
    “汉王,眼下不但是前线军队,就是两广。四川、江南、荆襄,南洋,以及光复的中原、江淮之地,民众皆拥护您登基为帝!大家都认为。只有您才能引领国家走向强大,您才是咱们汉人的正朔。”两天前才从前线赶回来的陆游。亦是眉飞sè舞地说道。
    他说着便从怀中掏出一封长长的血书,这是前线上百名军队将领的联合署名上表,内容是请求汉王登基为帝的。
    而刘一宁亦是命人拿出了数十封各地官员的上表,纷纷表示拥立汉王为帝。他们愿意在汉王的领导下,继续为新朝效命!
    朝中大部分官员这时都群情激奋,向岳云表着忠心,虽然有几个清流,对于大宋依然忠心,不合时宜地认为,应该在太祖的后裔子孙中,择其贤明者为帝,但却已经无法阻止大局了。相反,这几个人却被万俟卨记在了心中,暗地盘算回刑部后,就好好收集材料,整整这几个想陪赵宋殉葬的儒生。
    不过,岳云却并没有马上同意即位,按照禅让的传统,他应该在拒绝两次之后,第三次才能同意受让为帝。
    于是,赵滢儿又在第二天,下诏让岳云加九锡。并着令刘一宁为其草拟九锡文,向天下宣扬岳云的功勋。九锡乃是古代帝王赐予诸侯大臣的最高礼遇,属嘉礼。分别是指衣服朱户、纳陛、舆马、乐则、牙贲之士、鈇钺、弓矢、秬鬯等九种器物及待遇,多授予对国家有大功的权臣。
    只不过,自汉献帝封丞相曹cāo为魏王后,大凡要篡位的权臣,在掌握军政大权后,莫不仿其故事,以求为之后的改朝换代作准备,杨坚、李渊无不如此。因此大宋的监国公主,下令将九锡文公布,无疑就是向全天下的人,宣扬了赵宋王朝将寿终正寝。
    因此随着岳云加封九锡,朝野上下,士林民间的声音也渐渐地统一了起来。上至官宦大臣,下到贩夫走卒,均意识到汉王的登基已成不可阻挡之势。《江南时报》以及《临安rì报》、《天下早报》等一干报纸,也是通篇连堕地刊登关于岳云将登基为帝的消息,并分析这样做对国家和民众的好处,从舆论上造势。
    不仅是百姓,就连“老天”似乎也感受到了这股气势的强劲。在短短个把月内,从岭南到山东,从四川到琉球,几乎在大宋的每一个角落都出现了各种祥瑞征兆。而那些书写着祥瑞征兆的奏章被刻在青藤纸上不断地送达中华王府中。其中的内容读来也是颇有趣味,像什么铁树开花,荷花秋开,公鸡下蛋,天降流星已经算不上新奇了。
    当然,对于这些所谓祥瑞之兆,岳云倒是猜得出,十有仈jiǔ是底下人弄出来的花样,愚弄百姓用的。
    不过,有一样“吉兆”倒是让岳云十分重视。那就是吴健chūn带回来的两个怪兽,是做为麒麟和饕餮献上来的。
第七百三十七章 国号大汉
    说起这吴健chūn,也是一个异数。他原本是吴贵妃的弟弟,当年和岳云还一起联手对付过赵琢。但自姐姐被完颜亮掳走后,自知失了靠山,便卖了自己苦心经营的飘雪阁,去南洋闯荡了。没想到他运气极好,在一次前往东爪哇的航行中,座船遇上了暴风雨,被刮到了一处从未来过的海面上。
    他查看罗盘,才发现竟然已经在爪哇岛东南一千多海里的地方了。这里已经远离了商船的航线。船上的食物和淡水都要用完了。
    吴健chūn无奈之下,只得指挥水手寻找附近的陆地,以补充淡水和食物。结果没想到,他向南航行了没多久,竟然发现了一片新的大岛屿,而在这个大岛上,有许多大宋和南洋都没有见过珍稀动物。特别是嘴巴象鸭子一样的怪兽,腹中有一个口袋的大老鼠。
    吴健chūn想起朝廷曾颁布了法令,奖励那些发现新的岛屿和珍稀动植物的航海家。
    于是,他在记下了这大岛屿的座标后,装载了这大老鼠和怪兽,返回了临安。
    吴健chūn带回来的这两个动物实在太过怪异,市舶司的官员也不知道该给他什么奖励。于是直接送到了李雨柔那里,让她审核奖金的发放。
    而这时,正好岳云在户部找李雨柔有事,看见这两怪物之后,顿时大吃一惊。他自然认出来这是袋鼠和鸭嘴兽了。心忖难道这家伙发现了澳大利亚?
    在详细询问了吴健chūn一番后,他终于认定,吴健chūn这家伙竟然真的发现了这个资源丰富的大陆。要知道,澳大利亚的铁矿可是世界上最丰富的,这对将来国家的发展大为有利。
    在嘉奖了吴健chūn之后,岳云便责成海军部根据吴健chūn的记载,派出一支小型舰队前往澳大利亚,以开辟前往这个资源丰富的大陆航线,为以后的采矿治炼、移民等打下基础。
    通过报纸的大力宣传,以及各地“祥瑞征兆”的影响。短短一个多月内。朝野上下要求改朝换代的呼声就被抄得高涨起来。
    而监国公主赵滢儿自然巴不得自己夫君早点成为皇帝,她亦觉得赵宋气数已尽,应该改天换命了。于是,又下了一次禅让诏,并再次代表赵氏皇族提出。让岳云登基为帝。
    岳云当然是又一次婉言谢绝了。
    不过。到了杨月和陆文龙等人从rì本作战归来后,赵滢儿便第三次引着百官,亲至岳府门口献玉玺和绶带,称宋室气数已尽。她作为太祖皇帝的子孙,亦认为岳云才是最佳的皇帝人选,只有他才能带领这个国家的人民,重新崛起,让天下汉人免受异族荼毒。。
    这一回。岳云终于没有再推脱了,他在群臣和军中将领们的欢呼声中,点头同意道:“既然大家都认为,本王才是引领这个国家的最佳人选。岳某再推辞的话,就显得有些矫情了………好吧!就让我肩负起这个重任吧!”
    众人这时均是大喜,纷纷躯身行礼,高呼:“万岁!万岁!万万岁!”
    很快,朝中群臣便商量决定,三rì后举行禅让仪式。为岳云举行登基大典。
    只不过,新皇登基总得确定一个国号。而这新的国号叫什么,群臣却是议论纷纷,就连一向亲密无间的刘一宁、虞允文、薜源等亦是争得面红耳赤。
    刘一宁认为可以不改国号,大宋已经立国两百年了。虽然最后几任皇帝无道,却也不能抹杀它之前的功绩,大宋的百姓相对之前历朝的民众来说,生活得算是最好的了。要不是北方的异族太强。大宋其实也是不错的。而且大宋公主赵滢儿又是岳云的妻子,他也算是皇亲国戚了。完全可以就以“宋”为国号,这样民间的反对浪cháo最小。
    不过以巩月漓、薜源等人却是坚决反对,称既然是建新朝,哪有还用原来国号的道理?古往今来,从未有哪个受禅的新帝是用前朝的国号的。
    而他们的意见也代表了大多数大臣的意见,认为建立新的王朝是推陈出新的事情,怎么能延用“宋”这个旧国号?
    只是,新的国号取什么名字,群臣却是众说纷芸。王童说简单点,就叫“岳”好了。薜源却是立刻反对,称以皇帝的姓为国号的只有南北朝时代的陈朝,而且只存在了二十来年就为隋朝所灭,可见这样取国号,新朝会极为短命。
    虞允文提议叫“吴”,理由是现在大宋的最重要根基是江南一带,民众皆说一口吴侬细语,且以前三国时期,孙权曾建立吴国。
    而陆游却站出来反对,称南北朝时期,盘据江南的还有齐和梁两个朝代,为什么不叫齐或者梁呢?
    后来还是朱熹的意见,得到了岳云的赞同,而平息了这场争论。
    他说道:“陛下先封汉王,再登基为帝,理应以‘汉’为国号。隋、唐两朝的开国君主杨坚和李渊皆是先封隋国公和唐国公,后建隋、唐两朝的。我们也可以此惯例照办!且咱们都是汉人,以‘汉’为国号也有利于以后北伐中原时,号召当地汉人百姓!”
    岳云也深以为然,他当即就拍板道:“朱大人言之有理!国号就定为‘汉’吧!”
    国号定下来之后,便要确定年号,众臣提出了几个年号,最后终于敲定了一个叫“永兴”的年号。
    对于年号,岳云倒是没什么追求,那些大臣要用什么年号,就随他们折腾去吧。
    朝中群臣商量之时,大理寺监狱内,何铸、张择端、范同、薜弼等人却是面如死灰一般。
    虽然众人并没有呼天喊地、捶胸顿足着大声苦闹。但外面狱卒眉开眼笑地谈论岳云的登基一事,却像铁锤一般不断地打击着众人渐渐脆弱的神经。似乎是再也忍受不住这种挣扎等死的压力,脾气刚烈的何铸第一个打破了沉静说道:“大宋已经灭亡了,听狱卒说,秀宁公主已经宣布皇室将大宋的皇位禅让给岳云,三rì后,岳云就要举行禅让仪式和登基大典了。我等身为宋臣已无颜苟活于世。诸位大人,我们以死殉国,陪伴先帝,以全名节吧。”
    众人听到此话,皆不禁有些心惊肉跳。何铸说的话他们并不是没有考虑过。只是,当真的要面对死亡之时,这些注重名节的士大夫依旧会犹豫会害怕。
    他们发现,其实这一切早已注定了。这几年自己这些人与民众越来越脱节了。总是沉浸在自己编织的梦想中罢了,以为以皇帝的名义,振臂高呼,就有很多人来投靠。可从如今百姓对禅让之事如此高兴的反应来看,天下人只怕十之仈jiǔ都是拥护岳云的。
    如今梦醒了,一切也就该有个了断了。身为士人的自傲让他们不得不选择自尽来保住自己的名节。意识自己的生命即将走到尽头之际,这些大臣皆不禁悲由心生。他们想到了自己的家人,想到了自己的妻妾,更想到了民间还遗留的一些太祖后裔,不知道岳云即位后会不会对前朝皇室赶尽杀绝。
    在何铸的带头下,他们将衣服撕成布条,挂在了房间的梁柱上,然后将脖子伸进了绳套……
    第二天,朝堂之上,岳云已经和赵滢儿坐在了一起,虽然他还没有正式加冕,但在众臣眼中,已经是皇帝了。只不过,岳云还是让大家不要叫他陛下,而仍称汉王,以免落人口实。在宋朝评议之风甚为开放的时候,这一些枝节之事,也容易被一些钻牛角尖的文人认为是越礼行为。
    今天朝会上讨论的事情便是以谁为相之事,岳云当了皇帝之后,自然就不会再当首相了。而众人围绕着这个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职位,又展开了激烈的争夺。
    在群臣的讨论中,共有三位人选。一位是虞允文,一位是薜源,一位是陆游。
    岳云认为,他们三人从能力上来说,都绝对能够胜任。而他最中意的,是三人中最年轻的陆游,此人无论是内政还是外交,军事还是谋略,是朝中百官中,综合能力最强的一位。
    但陆游的弱点便是太过年轻,现在也不过二十五岁,威望差了一些。
    而薜源虽然能力也很强,岁数也合适,四十余岁正是担任高级官员的黄金年龄,年富力强,经验丰富。且薜源也是文官中难得的几位懂军事和外交的人才。
    但对薜源来说,最大的不利便是他的出身,他出身海盗,这在很多清流眼中,是当过“贼”的人,显得身家不清白。因此反对他为相的人亦是不少。
    于是,虞允文便最后脱颖而出,成为了大家皆能一致接收的人物。他是文官,却是军事型的文人,懂军事,懂谋略,在内政和外交上稍差。不过有刘一宁和重新得到重用的老外交官马扩辅佐,想必也问题不大。而且他的父亲亦在四川官场当官多年,算是一个官宦世家了,又是最早跟随岳云的人,无论是台湾系的官员,还是大宋本土的官员,都能接受他。
    在众望所归之下,虞允文便被确定为了新朝的第一任首相。
第七百三十八章 登基大典(上)
    而刚刚把首相的人选确定下来之后,万俟卨却是急匆匆上来报告道:“汉王!何铸、范同、薜弼、张择端他们在狱中自尽了!”
    “啊!自尽了?”岳云听闻之后,不禁嘴角浮现出一阵苦笑,这些人虽然已经成了自己的敌人,但看在他们以前支持过自己的份上,他其实还真没打算杀他们,只想叛个徒刑,然后发配边疆即可。但谁会想到这些人脾气竟然如此刚烈,竟然自杀了。
    而接下来,万俟卨的话更让他心中一惊。
    “汉王,秦桧却是声称,他愿意供出朝中有哪些大臣,军中有哪些将领与他们有勾结,以此来换取汉王对他的宽恕。”万俟卨沉声说道。
    说罢,他从怀中取出了一个用火漆封好的密信。岳云自然看得出,这密信还未被打开过,其内应该是秦桧列出的与其勾结的官员名单。
    万俟卨手中握着的密信,让朝中一些大臣的心,顿时紧张了起来。他们的目光都有些不自了。全然没有了刚才慷慨陈辞讨论首相人选的激动表情。
    其实,此时岳云心中也一样充满着忐忑。他接过了万俟卨手中的密信,却并没有马上开启,而是在考虑,自己该不该信秦桧的话呢?
    里面的信件,真的写的是与他勾结者的官员名单,还是他胡乱写的一些人,想让自己处于猜忌之中呢?以他的老谋深算,只怕已经猜得到,他不管怎么做,自己都不可能宽恕放过他吧。
    想到这里,岳云不由瞥了一眼身旁的群臣。他忽然发现这一刻,除了自己那一派最铁的十多名大臣外,绝大部分大臣的脸上都有些焦虑不安的表情。他们的眼睛中都闪烁着一丝惶恐和害怕。看来,在自己受伤昏迷之后,有不少人都与秦桧暗中联络过。
    岳云这时深吸了一口气,强压住想撕开密信一观的念头。转而从怀中取出了一个火折子。将这封密信点燃了……
    随着密信在火光中化为灰烬,岳云感受到身边的大臣们似乎都松了一口气,上均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在他们看来,汉王的做法无疑是宽厚而又明智的。
    岳云亦放下了一个在心中久悬的包袱。现在胜败既然已经分出,大局已定。那此刻再去追究中间环节有哪些人变节了。就没有任何意义。这么做只会让他和众臣之间的隔阂增加罢了。
    同时。岳云心中亦是很清楚,自己其实也赢得很险。如果不是李师师灵机一动,用了金蝉脱壳之计来救自己;如果不是辛弃疾在赵琢宴会时,发现了不对劲之处。又提出了对策。而巩月漓也恰好知道宴会厅里的地洞。只怕鹿死谁手还很难说呢。
    毕竟自己虽然威望算是很高了,但在文人之中的影响还是太低,这些士大夫们从骨子里依然看不起武将。而且赵琢、秦桧、何铸这几方联手的实力也非同小可。
    不过还好,赵琢已经死了,自己却活了过来。而在此消彼长之下,加上自己在功绩、实力、民心方面都占尽优势。所以最后的结局自然也就水道渠成了。
    “汉王可真是大人有大量啊!”万俟卨也不禁恭维道。他原本想再发挥一下余热,整治一批人呢。看来是没有机会了。
    岳云听罢,却是微微一笑道:“有时好奇心太浓并不是什么好事……对了,万大人,何铸、范同、张择端、薜弼等人以前也会朝廷立过功劳,既已自尽,他们的家人就放过了吧!余党则按现有的法律进行审判,该怎么判决。皆由法院决定。你就勿要再扩大化打击了!”
    “谨遵汉王之命!”万俟卨恭敬地回答道。
    德昭四年十二月三十一rì,临安城内迎来了不平凡的一天。
    从汉王府到皇宫的数十里长街被清扫得干干净净。围满了前来看热闹的百姓。一旁维持秩序的禁军士兵更是如临大敌般的,将看热闹的百姓圈在安全线以外,不敢有丝毫的怠慢。毕竟这种重大场合可出不得半点差错。
    这时,手持着金瓜、钺斧、朝天蹬等等仪仗的两行禁军骑兵仪仗队。声势浩荡地从皇宫径直来到了汉王府。
    此刻,汉王府内已经摆起了香案,将走在最前面的赵滢儿和手持圣旨的曹公公迎进了大殿。
    在众人一番三跪九叩的大礼之后,曹公公便以极其恭敬的口吻宣读起了赵滢儿以大宋监国公主名义发的宋朝最后一道圣旨:“今宋室气数已尽。昔年尧禅位于舜。舜亦禅位于禹:天命不于常,惟归有德者……”
    岳云带头恭敬地谢了恩。继而欣然起身,从曹公公手中接过了那份圣旨。这一刹那汉王府内外顿时响起了一片热烈的欢呼声。那震天的欢呼声就象是要将整个王府都震塌了一般的惊天动地。
    面对汉王府内外,以及沿街民众高昂兴奋的气氛,此时,就连作为赵氏皇族最后一位公主的赵滢儿,亦不得不承认赵宋王朝的时代已经结束了。无论是达官贵人,还是贩夫走卒,都对赵宋皇室没有了感情,就连她自己也是这样。联想到这些年来赵构、赵琢的一番所作所为,她不禁有一种莫名的感慨。
    无论如何,她都是赵家的后代,是太祖皇帝赵匡胤的子孙。而如今却要由自己亲自来埋葬先祖建立的宋朝。这对于她来说,无疑是个巨大的讽刺。
    现在唯一让她感到欣慰的,就是这天下是交到了自己的夫君手中,而他是自己最亲的人,这也是她心中最庆幸的地方。
    岳云和赵滢儿一番对视之后,亦是发现了她眼中复杂的神sè。于是上前一步,轻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