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最才子-第3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了。
“是是是。”万文明的妻子也是有诘命在身的诘命夫人,吃吴节这一声呵斥,却不恼怒,只不住地点头,再不敢多说。
万文明还是不放心,连声喊:“士贞慢走,我儿……我儿是不是大好了?”
“怎么没好,能吃能谁,能下地折腾人,你说好没有?”吴节一笑:“万大人,等下吴节还有事要来劳烦你。”
万文明一颗悬在半空的心总算落地,长揖到地:“士贞若有吩咐,万文明敢不从命。”
未来的锦衣卫都指挥金事是什么人,天子心腹,三品大员,手握刑狱大柄,竟然对一个小小的书生如此恭敬。
众人一看都是大惊,包括况贵和牛立春在内,都是深深震撼。
吴节背万城抱回屋中,让他睡了,又让伙房送了碗稀饭过来,喂他吃下。
万城毕竟是小孩子,身体屏弱,吃了几口,就昏沉沉地睡过去。
吴节洗了个澡,换了一身干净衣服。将病人身上的脏衣服,和自己的旧衣服都团成一团,塞进炉子付之一炬,这才去见万文明。
万文明己经在书房等了很长时间,见吴节进来,客气地请他坐下。什么话都没说,就掏出一叠写满字的纸,凑到蜡烛上点着了:“士贞,这是吴论写的告密信和你的卷宗,这事就到此为止。放心,那个吴论,嘿嘿,我有的是一千种法子治他。”万文明满脸的杀气。
“万大人你误会了。”吴节一笑,却说出另外一番话来。
吴节:“万大人,贵公子如今是气血两虚,还需找个郎中过来开副补元气的方子。”
听到这话,万文明大为羞愧,又是一拱手:“士贞你高风亮节,万文明却想到一边去了,惭愧,惭愧。”
他也是奇怪:“士贞你如此手段,连天花都能治,难道还不会开方子。再说,这满城的郎中一听大子得了天花,谁还敢过来看病?”
吴节道:“都说了,我不是医生,也不懂看病。至于看天花,不过是以前从古籍上看到的一个、法门,姑且一试。”
万文明这才点头,道:“也不需去找郎中。”就提起笔在纸上写了一张方子,恭敬地递给吴节:“献丑,献丑,士贞你看看还有什么地方不妥。”
吴节接过去一看,先赞了一声,这个万文明倒写得一手好字。方子也很简单,不外是黄民、仙鹤草、大枣、桂枝之类的东西。
他也看不明白,就还给了万文明。
二人坐着又说了几句话,吴节这才问起杨宗之的案子。毕竟,唐小姐是自己的未婚妻,唐家的事情也是他吴节的事。
万文明突然长叹一声:“这事己经惊动了天子,非常麻烦。这回,唐家和杨宗之完了。我知道你和唐家的关系,只是……”
吴节心中一沉,预感到一丝不妙。
…………………………………
推荐新书《神战》!。
第九十四章 要想救唐家就考个进士出来
“只是什么?”事关唐小姐的安危,吴节再无法淡定从容,忙问:“唐家人现在怎么样了,宗之先生呢?”
万文明道:“接上峰手令,查抄唐家,唐家一应财物店铺、房契、土地尽数罚没。并着四川锦衣卫押解杨宗之、唐讷、唐夫人杨氏、唐讷独女唐毖进京问罪。”
虽然己有预感,可听到这个消息,吴节心中还是一惊。
万文明接着道:“三日前,我因为要看顾罪患重病的犬子,就留在了成都。已先期派人押送一干人犯出发。如今,估计人己经过了广元,要翻秦岭了。”
他担忧地看了吴节一眼:“士贞,听人说唐家小姐是你未婚杂..经此一事,只怕,只怕那婚事已经没办法在提起了……放心好了,我己经写了书信,让人快马去追押解人犯的弟兄。让他们一路上不要为难唐家众人。”
万文明这次本要随同手下一道押送杨宗之等人回北京述职的,可万城病成那样,就暂时留了下来。
“不过,即便我儿病成那样,明日我还是的带着家眷出发了。圣命难违啊!”
吴节:“万大人放心,万公子的病,估计还有十来日才能好,我会随你一起出发的,直到他完成康复才回成都。”
万文明眼圈一热:“多谢士贞。”
吴节又沉声问:“万大人,吴节想问一句,这案子将来会怎么判?”这事历史书上也没有详细的记载,估计问题不大。杨宗之将在诏狱里关上几年,直到新君继位,就会恢复自由,也没什么可担心的。
唯一放心不下的是唐小姐一家人。
不知道怎么的,吴节总觉得非常不安,xiōng口闷闷地发堵。
果然,如真垩实历史记载的那样,万文明微一沉吟,斟酌着语气道:“杨宗之的事看起来是很大,可我觉着天子的意思也不想大张旗鼓闹个沸沸扬扬。估计是先收押到北衙,关上几年再做决定。至于唐小姐一家……”
万文明眉宇间忧虑重重,叹息一声:“估计唐讷会被发配去边疆为奴,唐夫人和唐小姐则发付教坊司做乐户。”
如同一击大雷轰到头上,吴节心都凉了。教坊司是什么地方,那可是官办妓院啊!真发生这种事情,以唐小姐心高气傲的xìng子,肯定会去寻短见的。
吴节的牙齿咬着下嘴chún,一缕鲜血流了出来,道:“万大人,难道就没有法子可想了吗?”
“若是想为唐家脱罪,估计没有可能,很遗憾。”万文明苦恼地摆了摆头。
吴节突然镇定下来,看着万文明,缓缓问:“万大人,此事我能做些什么?”
万文明听吴节这么问,心中赞了一声,道:“果然是个有担当的。我访得明白,唐家已经退婚了。别人遇到这种事,早就避之惟恐不及。偏你却要置身其中,虽知此事凶险异常,却面不改sè,真大丈夫也!唐小姐没看错你,杨宗之没看错你。”
万文明盯着吴节,道:“要想救唐家,你得在明年春天考个进士。还得是一甲或者二甲,要一举成名天下知,要进翰林院做储相。”本文字由启航更新组歹匕亓申提供考试,吴节不怕,如果能够借此救唐小姐出苦海,就算是个状元,也要拼上一条命去搏一搏。
吴节:“还请大人说明白其中缘由。
“此事也易,唐讷和杨宗之乃首犯,我是无能为力的。可要保住唐小姐母女,我万文明还是有就成把握的。毕竟人犯捏在我们锦衣卫手里。万文明马上就要出掌北镇抚司大柄,到时候,也就是我一个眼sè的事情。发付教坊司做乐户可以啊,但我就是不送人过去,谁能奈何得了我们这些厂、卫?”万文明一脸傲气:“放心,到北京之后,我替唐小姐母女寻一家权势滔天的权贵人家,让她们那里呆上一眸子。然后,在恰当时机,让你替她们赎身。”
一气说了这么多话,万文明吞了一口唾沫:“只是……”
“只是什么?”听到万文明这么安排,吴节一颗悬着的心总算是落地了,谢了一声,又问。
万文明有些尴尬:“只是,要替乐户赎身,得地方官点头才是。这事将来可是要通过顺天府的,京兆尹可不那么好说话。这些科班出身的官员们傲气得紧,见了非科举出身的官员,鼻子都翘到天行去了。而且,文官们可是很痛恨我们厂、卫的,一点面子也不会给。我到时候若出面去办这事,只怕事情不但办不好,反会害了唐小姐母女。,、
明朝的文官走出了名的厉害,连皇帝的面子都不给,更别说锦衣卫了。
这一点,万文明倒没说错。
“可是,只要士贞你中了进士,点了翰林。以你的才学,那可是储相的不二人选啊。你去找顺天府,大家都走进士,区区薄面肯定是会给的。”
“明白了,吴节不才,就考个一甲出来。”科举,只有科举,这事已经关系到未婚妻的生死,吴节也只有这条路可走了。
他站起身来,深吸了一口气,朝万文明一作揖到地:“万大人,吴节还有一事相求。”
万文明忙将他扶起:“士贞,你对我万家有活命大恩,切切不可如此,以后你我就以兄弟相称,士贞有话请讲。”
“多谢万大哥。”吴节站起身来,深吸一口气:“吴节想随你一道去北京,我还是放心不想唐家母女。还请万大哥给我在北京落个户籍,也好就近参加顺天府的乡试。”
“好,没问题。”
同万文明商量完这事,吴节又给蛾子写了一封信,托锦衣卫带回客栈,让蛾子收拾好东西,随他明日一道去北京。
据万文明说,吴节和他将经广元,过剑阁,翻秦岭。到陕西之后,再乘船沿黄河再转大运河到京城。如果运气好,大概能够在河南境内追上押送杨宗之和唐家人的队伍。
沿途千山万水,前后需一个多月,其中艰苦自不待言。但吴节却义无反顾。
反正迟早到有去北京参加会试,何不提前成行。!。
第九十五章 功德圆满小三元
既然要走;离开这片故土,因为有了目标,却不觉得留恋,唯一放心不下的是自己院试的成绩。虽然内心肯定,这次考试笃定过关。
第二日,晴了许久的天空下起小雨,带来难得的清爽,让人心怀一畅快,仿佛那些纠结于xiōng的那事和困扰都已经被洗去。
必须在来年春天中进士,除了背水一战,别无他路可走。不再犹豫徘徊,整个人都放松下来,处于一个极好的状态。
万文明做了多年锦衣卫千户,却没置办任何家产,说走就走,倒也轻便。这个大明帝国未来的特务头子热心政治,对钱财却不怎么放在心上,否则以他手段,早己经富家翁一个了。
吴节起了个大早,把万城一身擦净,彻底消毒之后,才送上了马车。
等一切弄好,已近中午。
一行人这才离开成都,锦衣卫的衙门位于城北郊区五块石一带,本就偏僻,加上锦衣卫特务恶名在外,也没有官府之人前来送行。
蛾子早已经带着行李被万文明派人接过来了,小丫头一听说要去京城,兴垩奋得眼睛都亮了。蛾子本就是从南京那种大地方出来,说不喜欢大都市的生活却是假话。且,吴节自从生了一场大病之后,就好象是换了一个人,在科举场上连连夺魁,如今又摇身一变成了四川第一才子。
听说他要去京城赶考,蛾子自然是欢喜得眼泪都快掉下来了,在她看来,自家公子本就是要去大地方大展宏图光宗耀祖的。
只不过,蛾子还在不住惋惜自己种在新津县的菜园,表情是万般不舍。
直到吴节捏了一下她的鼻子,小姑娘才怒气冲冲地瞪了自家公子一眼,又发了半天飙,这才恢复往日模样。
说来也怪,连老三父女却跟了过来,说是一路山重水复,道路难行,他要护送吴节去京城。
吴节心中奇怪,和锦衣卫作了一路,沿途都吃住在驿站,会有不开眼得蠢贼来劫道吗?
可是,连老三不住地拿眼睛警惕地看着一众锦衣卫,支吾了半天,才小声对吴节说:“这群锦衣堤骑都是喝人血吃人肉长大的,没一个好人,小人以前见得多了。公子须防着他们半路害了你,不成,连老三这条命就卖给公子了,定要护得你周全。”
吴节又好气又好笑,自己将来不知道还将遇到多少不可预测之事,或许有这么一个大高手在身边也是一件好事。再说,连老三为人憨厚,人品极好,是个值信任之人。看他混成这样,跟着我吴节,以后的日子也会好过些。
就由着他了,算是收了这么一个不卖身的家人。
连老三的女儿名字很难听,叫连桂枝。这女孩儿身体好象好了些,估计是前一阵拿人参当饭吃,将元气吊起来了。连姑娘胆小,为人很本分,因为身体弱,也没练过武艺,说起话来也土气,却对蛾子胃口。两个小丫头片子凑在一起,有说不完的话。
表明上看了来,连桂枝就是个拖累。
可在路上接触了十来日,吴节却发现她的一桩好处…厨艺极佳,普通的食材一落到她手中,做出来都是香甜可口。吃惯了她做的饭菜,吴节渐渐地离不开这个拖油瓶了。”一这是后话。
至于连老三欠况贵和牛立春的高利贷,如今他己经成了吴节的家人,以吴节同万文明的关系。打狗还得看主人面,借他们一副熊心豹子胆,也不敢去讨要。否则,惹恼了万文明,一个眼sè过去,捏死他们就如捏死两只蚂蚁。
聚拢了人马,正要走。却看到官道上赶过来一长串人马,看模样都是成都府的士子。打头的是四顶官轿。
牛立春刻意讨好万文明:“千户大人,估计是城都府的官员们来送你老人家了。”
万文明一笑:“别人避我如同蛇蝎,怎肯来送。估计是来为我家兄弟吴节送行的。”
果然如万文明所说的那样,为首那顶轿子在吴节面前停了下来,包应霞从上面走了下来,高声喊道:“士贞,听说你要去京城了,走,咱们去那边说说话。”
其他几顶轿子也停了下来,成都知府林弼、四川学政审大人、文同知和府学教授依次下来。
吴节大为欢喜,连连拱手作揖:“小子何德何能,怎么当得起诸公前来送行?”
包应霞微微一笑:“有个好消息要告诉士贞,你我今天总算全了师生的名分了。”
吴节更是惊喜,还没等他出言询问,身后的万文明就忍不住问道:“可是我家兄弟高中了?”
包应霞冷冷地看了万文明一眼,一脸鄙夷。又甩了下袖子,鼻子里哼了一声,对吴节道:“士贞,咱们到那边去,莫让不相干的人扫了兴头。”
包应霞不过是一个区区正七品翰林院编修,而万文明则是正三品大员,可包大人却是一点面子也不给。
一旁的锦衣卫都是满面怒容,皆将手放在刀柄上。
万文明却是微微一笑,也不放在心上,反主动让到一边。
吴节心中大震,这明朝的文官果然是牛气冲天,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却不是随便说说而已。只要中了进士,就算是挤进了明朝的精英阶层,直接掌握朝野舆论,主导社会风向。看来,万文明昨天所说的,如果由他去为唐小姐的事情向顺天府求情,只怕人家也不会给一点好脸sè。
他刚才看得清楚,就在包应霞说出这句不客气的话的同时,林知府却朝万文明递过去一个眼sè。吴节立即明白过来,林知府不是科班出身,又是锦衣卫都指挥使陆炳的人。万文明之所以能够调回京城做金事,没陆炳点头,估计也没有可能。如此说来,这两人系出同门。难怪杨宗之一案事发后,吴节都被牵连进去,这个林知府却屁事没有。
“听说你要去北京,九月份的乡试怎么办?”包应霞先没提院试,反先问起了吴节。
吴节:“回恩师的话,吴节己托万大人落籍京城,九月份的时候正可参加顺天府的乡试。学生主要是放心不下宗之先生,看能不能就近照料,尽一份孝心。”
包应霞叹息一声:“原来如此,你有这份心难得,难得。”本文字由启航更新组歹匕亓申提供杨宗之是四川士林的领袖,出了这事,跟过来送行的一众士子都是大声叹息。
包应霞又道:“去京城参加乡试也好,顺天府乃是天子脚下,首善之区,藏龙卧虎之地。你若能够在那地方考中举人,对你的将来大有好处。这科举一物最重出身,尤其是两京、苏、扬、常这等人文汇萃之地考出来的,都会被人高看一眼。我对你的才学是很有信心的,也支持你去京城应试。”
“至于这期成都府的院试,今天就会发榜。”
虽然在预料之中,吴节还是提起了精神,听包应霞话中意思,他中秀才是肯定的,只不知道究竟是第几名。
一留神,就看到包应霞含笑看着自己。吴节当然不会在他面前表lù出欢喜的神sè,反一脸的平静:“恩师,前天院试才散场。按照规矩,应该是五日之后才发榜吧,因何如此之速?”
“哈哈,到这个时候吴节你还沉得住气,也不问中还是没中,果然是xiōng有静气啊!”府学教授哈哈大笑:“吴节,你中了,己经得秀才功名了。”
审学政则在旁边插嘴道:“吴士贞才高质洁,中了本是应当,不当才是咄咄怪事,他这是自信。”
说着话,审学政又抹了一把额头,也不知道是雨丝还是汗水:“吴节,这事你得感谢我们。听说你要走,为了不耽误你的乡试,包大人和我等连续熬了几个通宵,总算将卷子批阅完毕。实话告诉你吧,你得了今科院试第一。
好,不错,不错,童子试一路考了上来,期期都是案首,小三元了。而且,你这个小三元还是在一年之中得的,国朝两百多年历史,你可是头一个、。希望你乡试、会试、殿试也都拿个头名,来个大三元进士及第。”
一众来送行的士子都是一脸羡慕和崇拜,齐齐拱手为吴节道贺。
吴节自然一一回礼,又见包应霞和审学政、府学教授都是面带倦容,一脸憔悴,心下感动:“恩师,审大人,教授大人,学生如何当得起?”
林知府这个时候才将一封银子递过来:“士贞,一点心意,为你壮行。”
吴节忙将银子推了回去:“林老大人,小生当不起。”
“怎么当不起,你将来若中了进士,也是我这个做地方官的光彩。”
吴节还待回绝,包应霞却淡淡道:“收了吧,读书人之间的人情往来而己,君子本有通财之谊,京城居,大不易,到明年春闲还得有些时日,不必矫情。倒是我这个做座师的,两袖清风,没什么可送的。走了!”
就一挥袖子,转身离去,说不出的从容潇洒。
“总算有了功名!”看着众人离去的背影,吴节捏了捏拳头。
回头看去,成都城已经被细细的雨雾笼罩,透lù出清雅的绿意。
队伍慢慢前行,离开了四川这片天地,等待他的是另外一片更为广阔的天空。!。
第九十六章 四百年前的北漂
京师者何,天子之居也。京者何,天也。师者何,众也。
后人一提起明朝的首都,都会不假思索地回答“北京”,其实这个答案是错误的。实际上,有明将近三百年的历史上,官方所认可的首都一直都是南京。
洪武元年,朱元璋称帝,国都选定问题成为当务之急。当时明太祖考虑过两个地方。一是南京,南京乃六朝帝都市,物产富庶,地势险峻,确实是一个不错的地方。另外一处是洛阳,洛阳是中原腹心,定都于此则可以控制整个中原地区。当然,他也考虑过老家凤阳,不过这个地方实在太偏僻,不适合做都城,也不过是想想而已。
定都洛阳并不是个好的选择,中原已经凋敝,久经战乱,人口稀少,加上曹运断绝,很难建都。
当时明朝正yù北征méng古,建都南京,可以充分利用东南的财富,进可攻,退可以长江据守。
因此,南京就正式成为明帝国的首都。
朱元璋死后,很快就发生了靖难之役,明成祖当初也以南京为首都。不过,他的主要势力在北京,而且,北京做为中原门户北有群山屏蔽,南可俯瞰全国,比之南京更适合做一个、庞大帝国的京城。
永乐十九年正月,明成祖正式迁都北京后,估计是帝位得之不正。朱棣为了表示对太祖的尊重,依旧称南京为京都,北京为陪都。这个说法一直沿用到现在,只不过,大家都不怎么在乎罢了。
迁都北京之后,明成祖在元大都的基础上几经扩建,从永乐年至如今,已一百多年,终于有了如今的规模。
站在通州原野上,抬头北望,眼前是一片巍峨雄壮的大城,在清晨的阳光中,通体璀璨,横亘十余里,逼得人无法呼吸。
没有高楼大厦的阻挡,视野开阔,北地的雄伟大气,在现代社会根本无法看到。
虽说是一个见多识广的现代人,一刹那,吴节还是深深震撼。
经过一个多月的跋涉,吴节终于顺珊氏达明朝帝国的京城,世界的中心北京。
一路上,通过万文明手头的锦衣卫的通讯体系,押送杨宗之和唐家众人队伍的消息不断传来。本来万文明预计可以在河南境内追上他们的,可惜还是迟了一步。等他们赶到北京,杨宗之等人还是先他们十日进了京城。
倒不是吴节不想快些赶路,实在是队伍中带着两个病人,怎么也快不起来。
首先,万城虽然己经保住了命,可天花病人的护理和调养很花时间,需要十来日光景。又不能见风受凉,一路上自然走得极慢。好在经过精心护理这个小鬼身上的疹子终于干瘪、脱落,当然,一张麻子脸是免不了的。
小家伙为此深为苦恼,郁闷了小半月才恢复过来。
至于连老三的女儿,更是小姐的身体丫鬃的命,天气稍有变化就会发烧。
一路迄俪而行,一个多月过去,总算走到了地头。等看到北京城的城门,时间已是嘉靖三十九年六月中旬。
吴节这是第一次来到古代的北京,一行人在万文明的带领下,由东面的朝阳门进城。
朝阳门是南方漕米进出的城门,是一座高约二十米,四层的城门楼子。城门前是一条宽大的河流,各式小船来回穿梭。
船上皆堆着麻布口袋,偶尔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