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清弊主-第6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两人杯来盏往,不多时,便有了几分酒意,台上一众伶童皆是粉妆玉琢、明眸皓齿,除了少数几个女孩子,其余都是男伶,早就得了吩咐,一俟乐止,便下台来,围着隆科多、海善几人,嗲声嗲气的斟酒劝酒。
一宝官将酒斟满,又自袖中抽出一块香熏的手帕托着,送到海善嘴边,娇声道:“贝勒爷,你今儿可是主宾,得一醉方休,方才宾主尽欢。”
海善见他体态窈窕,吹气若兰,娇声软语,比女人更女人,不由心下一荡,就到杯边,一口饮了,但觉阵阵幽香只冲鼻端,他本就有几分酒意,此时不觉有些心猿意马。
隆科多亦是喝了一杯,打着酒嗝问道:“你回来见着十四爷没?”
海善多喝了几杯,不觉有点绕舌,“一回来那天,正逢十四爷晋亲王,自是要去恭贺一番。”
一伶童却是娇笑道:“你们说的可是十四阿哥,听说,他在广州被人行刺,也不知道谁有这么大的胆子。”
隆科多、海善两人跟胤祯关系都是十分密切,闻言,立时酒就醒了一半,十四爷在广州遇刺?怎么没听说过?隆科多是九门提督,对此更是敏感,脸色立时一沉,“你听谁说的?”
那伶童见隆科多变了脸色,心里一阵害怕,忙道:“今日午间,有人在大厅喝酒闲聊,说出来的,据说,当时还烧了整整一条街。”
闻听此言,隆科多、海善二人不由面面相觑,两人都是心思灵敏之人,立时就断定,十有**是真有其事,至于是什么人干的,二人都不敢往下想,这种事关系到皇家脸面,是十四爷的人酒后失言,还是有人故意散播?不管是哪种可能,都必须立时控制这消息的传播,否则十四爷定然脱不了干系。
隆科多脸色顿时一沉,冷声喝道:“来人。”
守在门外的亲兵立刻就冲了进来,隆科多一指那名伶童,森然道:“此人妄传谣言,蛊惑人心,着抓回衙门严审。”
酒桌上气氛立时就降到冰点,一众伶童,官员都吓的脸色苍白,两股粟粟,隆科多扫了众人一眼,冷冷的道,“在座众人,有敢传谣者,别怪本督翻脸不认人。”
隆科多天份极高,瞬间就意识到这是一次绝好的机会,这事如果处理的好,既可报十四的恩情,又可讨康熙的欢心,一出大门,他便对海善道:“事关重大,你赶紧去通报十四爷,我这就回衙调集人手彻查此事。”
胤祯听到海善的禀报后,眉头立时就皱了起来,随同他前往广州的亲卫,他早就下了封口令,此次回京,为防人多口杂,他将一应知情的亲卫都留在了上海,随同他回京的亲卫知道详细情况的少之又少。
沉吟了下,他才喝道:“达春。”
达春立刻就赶了过来,“王爷,有何吩咐?”
“立刻将这两天休假的亲卫召回,严问是否有人酒后失言,漏出了广州的事。”胤祯沉声吩咐道。
待达春领命出去后,胤祯又夸奖了几句将海善打发走,然后坐下来沉思,这事可不是小事,消息一传开,便极难抑制,这可是天子脚下,皇城根儿,最不缺的就是闲着没事一天到晚闲磕牙的闲人,皇室的八卦历来就更为那些个闲人津津乐道。
极好面子的康熙闻听了此事,会怎么看,怎么想?只怕会在他心里落下一个驭下不严或是办事无能的印象。
达春回来的很快,进屋就躬身禀报道:“回王爷,这两日随同回京的亲卫,只有二十人论休,并无人外出。”
第196章隆科多请客
第196章隆科多请客,到网址
最新最快章节;请登陆《 》;阅读是一种享受;建议您收藏。
第197章替罪羊
请牢记本站域名 《 》
第197章替罪羊
胤祯微微点了点头,挥手让达春退下,广州遇刺,广东巡抚满丕曾报,已经及时封锁了消息,不过,当时动静极大,不仅焚烧了整条江英街,而且火铳声连绵不绝,要想完全封锁消息,亦是不可能。
京城与广州之间商贾不断,消息传到京城亦不足为奇,只是这也太巧了点,自己才回京城几天,这消息就传了开来,想到昨日见十三,胤祯眉头不由微微跳了跳,难道是老四察觉自己拉拢十三,成心放出的风声,以图陷害报复?
循着这个思路,胤祯越想越觉的这种可能性大,十三知道老四的事情太多,以老四猜忌多疑的性格,在十三府里安插耳目乃是理所当然的事,看来,昨日与十三密谈已经引起了老四的警觉,不知道他会如何干涉、阻止自己拉拢十三,放出这风声,应该只是其中的一个手段吧?
想到这里,胤祯急忙命人备轿,赶往皇宫,得先把自己摘出来再说,不能给康熙留下一个驭下不严或是口风不严的印象,那样的话,康熙会把他局限在一个能臣的位置上。
隆科多自翠云楼出来,回到崇文门的步兵统领衙门,便急匆匆的召集人马,下令全部便装前往京师内、外城的各个酒楼、茶楼、青楼、会馆、戏园等一应公共场所,但凡发现有人谈论十四爷被刺一事,有身份的记下名字,无身份的立刻抓捕回衙审讯。
随着隆科多的一声令下,步兵统领衙门的一众士卒便轰然四出,立时就在京师内外引起了一阵不小的骚动。
胤祯赶到景运门递了牌子,见左右无人,便笑问值日的小太监,“皇上这会儿在见谁?”
一般这种事是不能打听的,但十四阿哥如今风头正盛,而且出手大方,能在景运门值日的小太监哪个不是人精?谁能得罪,谁不能得罪,心里都有一本帐,见胤祯问起,那小太监小心的望了望,见无人注意,才低声道:“回十四爷,是四爷。”
老四?胤祯不动声色的掉下一张银票,然后便踱了开去,老四这时候进宫是为何事?遇刺的消息才刚刚传开,他就进宫见康熙,这动作可真够快的,难道是为了阻止自己拉拢十三?
不多时,四阿哥胤禛便一如既往的冷着一张脸走了出来,见到胤祯,他微微露出个笑脸,对这个一心欲置自己于死地的四哥,胤祯自然没有好感,但在众目睽睽之下,他还是很亲热的上去见礼,微笑着道:“四哥脸色瞧着有点难看,最近天气变幻莫测,四哥可要注意保重身体。”
脸色难看吗?胤禛心里纳闷,含笑点了下头,一语双关的道,“不碍事,多谢十四弟关心,倒是十四弟在江南呆久了,怕是不适应京城的气候,可得多注意一点。”
“呵呵,谢谢四哥关心。”胤祯微笑道:“到外面跑了二年,十四才发觉,最适应十四的地方,还是京城。”说完又道:“皇阿玛召见,十四先告辞了。”
“十四弟请便。”胤禛回头盯了一眼胤祯的背影,心里却甚是疑惑,老十四该不会知道是自己派人刺杀他吧?这话里话外怎么透着一股子挑衅的味道,他这时觐见,难道京城风声已经传开了?
养心殿东暖阁。
胤祯请安后,康熙照例赐座,俟其落座,康熙便道:“方才你四哥来朕这里为十三求情,恳请朕将十三胤祥谴去海军,免的他在京城惹祸,你怎么看?”
老四为十三求情?胤祯心里一惊,看来老四果然是察觉了自己拉拢十三,这才以退为进,先示恩于十三,一来取好十三,不让十三背叛他,二来,削弱十三对自己的感激之情,达到分化自己与十三的作用。三来,在康熙心里还能留下一个护全兄弟的仁义印象。端的是好手段。
只是不知道康熙是否也察觉了自己拉拢十三的事情?至少昨日去十三府上探望的事是瞒不了康熙的,胤祯快速的权衡着,揣摩着康熙的心意,若是满口答应,康熙会否有顾虑?再说,就此同意,这人情可全是老四的了,最好是拖上一拖。
想到这里,胤祯欠身道:“回皇阿玛,海军眼下虽然尚未成军,但迟早是国家经制之师,一应人事安排,皆由皇阿玛圣心默定,儿臣岂敢有异议,不过,儿臣昨日才去十三哥府上探望,十三哥目前行走尚不利索,此去上海,千里迢迢,儿臣怕引起十三哥的病情反复。”
老十四是什么意思?不愿意十三去海军?康熙闻言,不由微微一楞,瞅了一眼胤祯,难道自己判断错了?还是老四横插一脚,引起了老十四的警惕?不过,把老十三谴去海军倒是个不错的主意,既可让十三脱离京城这个是非圈,又可在海军布下一着闲子。
沉吟了下,康熙才道:“你离京尚有段时日,届时,在视十三的情形而定。”
“儿臣一切尊循皇阿玛圣意。”胤祯躬身回道,而后又接着道:“儿臣今日觐见皇阿玛,乃是听闻京城流传关于儿臣在广州被刺的传闻,听闻九门提督隆科多正派人严查。”
康熙并未接到有关此事的汇报,听闻之后,神情登时峻然起来,胤祯遇刺,虽然还没有任何的证据,但极有可能是骨肉相残,这事要传扬出去,不仅是皇室的一大丑闻,连带着他也面上无光,更是对他所提倡的‘以孝治国’的极大讽刺,若是在史书上被记下一笔,他这个千古一帝的光环可要逊色不少。
联想到这事之前一直没有风声传出,怎得胤祯一回京,就起了传闻,康熙颇为严厉的盯了一眼胤祯,沉声道:“此风声,可是你手下亲卫漏传的?”
“回皇阿玛。”胤祯从容回道:“随同儿臣前往广州的亲卫,皆已留在上海,并未随儿臣回京,一听闻此风声,儿臣便已严查跟随回京之亲卫,,并非儿臣这边走漏的风声。
此风声传出,无非两种可能,一是广州至京的商贾,捕风捉影。二是谋划刺杀的元凶,借机诬陷。”
康熙思忖片刻,亦觉大为有理,半晌才道:“京师人多口杂,仅凭步兵营,怕是难以禁绝,你有何良策?”
“回皇啊玛。”胤祯欠身回道:“儿臣以为堵不如疏,皇室传闻历来便为京师闲人津津乐道,越堵,越容易勾起人们兴趣,况且此事在广州闹的动静颇大,想完全封锁,殊为不易,不如善加引导,方是正途。”
“哦,如何引导?”康熙顿时来了兴趣,历来对传闻、谣言都是通过严加管制,以达到消除的目的,引导,也能消除谣言?
见康熙果然感兴趣,胤祯方沉吟着道:“皇阿玛,京报就是最好的引导舆论的工具,只需找一个合情合理的理由,便能起到转移百姓注意力,儿臣在广州遇刺,只要能够推出一个人们能够接受,又合乎情理的替罪羊,这事自然就遮掩过去了。”
一听这话,康熙是越发的感兴趣,微笑着道:“这替罪羊可不好找,天下的聪明人不少,一旦被人揭穿,反倒就弄巧成拙了。”
“回皇阿玛,儿臣也是被逼的,情急之下,才冒出这个想法,还望皇阿玛替儿臣把握其中的分寸。”胤祯抬头望了康熙一眼,小心翼翼的说道:“儿臣这两年经办的差事不少,但多是跟商人有关,而商人却是既无实力涕无此胆量,这替罪羊由商人来当,未免牵强了点。
不过,儿臣最主要的差事,却是建造远洋舰队,远洋舰队一旦形成规模,必然会引起周边的一些国家,特别是对我大清抱着敌视态度的国家警惕、恐慌。他们谴人刺杀儿臣,则是顺理成章之事。”
康熙闻言,眉头不由一跳,这可玩的有点过火,微微沉吟,他才试探着问道:“你是想嫁祸给日本?”
“皇阿玛圣明烛照,日本确是最为理想的替罪羊。”胤祯恭维之后,便慷慨说道,“自前明江南被倭寇荼毒之后,国民便对倭寇恨之入骨,大清入主中原以来,日本又拒不归附,且对南明余孽及郑氏一族多有援助,对我大清抱着敌视的态度。”
康熙微微点了点头,才道:“什么情急之下,才冒出这个想法,朕看,你是自打建造远洋舰队,就有了这个想法吧?”
“儿臣一点小心思难逃圣鉴。”见康熙识破自己的心思,胤祯也不再藏着掖着,神情肃然的说道:“日本撮尔岛国,却侵略成性,自隋以来,屡犯朝鲜,朝鲜乃我大清藩属,直接关乎我大清龙兴之地的稳定,不可不重视。
再有,前明时,日本尚称臣纳贡,至我大清,虽屡加招抚,却置若罔闻,拒不归附,岂能听之任之?更为甚者,儿臣在上海,听闻往返日本海商者言,日本根据郑成功的事迹编写了一部歌舞伎剧《国姓爷合战》,在日本风靡一时。
儿臣详细查询,方才知,郑成功生母田川氏(郑氏家谱称翁氏)是日本人,他生在日本,七岁时才被接回大陆。由此可观,日本狼子野心,此等跳梁小丑,岂能任其猖狂?”
第197章替罪羊
第197章替罪羊,到网址
最新最快章节;请登陆《 》;阅读是一种享受;建议您收藏。
第198章太子心思
请牢记本站域名 《 》
第198章太子心思
对于日本,康熙亦无丝毫好感,清初立国,为了宣扬大清乃是天命所归的正统及合法政权,在入关前后就开始了新的藩属体制建设,在成功的将朝鲜纳入藩属后,曾多次谋求和平解决与日本建立宗藩关系,却是再三遭受拒绝。
对于朝鲜,朝廷是毫不犹豫的选择了武力解决,但对日本,就连康熙亦是有心无力,一个台湾,前前后后就打了几十年,不仅劳民伤财,打下来后,亦是处于荒废的地步,更何况日本?
而元蒙三征日本,皆是损兵折将,亦让大清朝廷上下所有大臣皆视日本为畏途,日本不称臣不纳贡,上至康熙,下至群臣,皆是视而不见,绝口不提,实则更多的则是无奈。要说康熙对征服日本不感兴趣,那纯粹是开玩笑,不说其他的,仅是把日本纳入藩属国,就足够在史书上浓墨重彩的记上一笔。
胤祯提出以日本为替罪羊,康熙就敏锐的感觉到,老十四这是欲对日本动手,一俟胤祯说到歌舞伎剧《国姓爷合战》,康熙就警惕起来,难道日本会成为第二个台湾?成为反清复明的基地?
默然半晌,康熙才道:“你的远洋舰队有把握征服日本?”
一听康熙如此问,胤祯心里大喜,看样子康熙是动心了,他忙躬身回道:“回皇阿玛,远洋舰队的真正对手是西洋各国海军,剿海贼是练兵,征日本,同样亦只是练兵,别说战列舰了,就是次一级的快速风帆战舰亦足够征服日本。”
康熙对老十四可谓是知之甚深,他既然敢夸下如此海口,那就说明他早有筹划,而且对远洋舰队有十足的信心,他心里不由暗自嘀咕,平日里还真没看出,老十四竟然有如此大的野心,打了日本还要打西洋?
想到这里,他心里突然一动,问道:“你说的海外可能有大片陆地,是否指用远洋舰队去征服?”
见康熙突然问到这个问题,胤祯不由暗笑,他自然清楚康熙想问的是什么,忙躬身回道:“回皇阿玛,远洋舰队建成,自然不是做銮仪卫使用,远征大洋是肯定的,不过,儿臣经过多方的打探,越发确定那片空白大洋里有陆地存在,一俟远洋舰队形成规模,便率舰队前往打探,不出三年,定然会有喜讯禀报皇阿玛。”
见胤祯言之凿凿,康熙不由放下心来,心情亦不由激荡起来,大片海外陆地,可不比台湾弹丸之地,现在对蒙古年年减丁,确实是有伤天和,再说,眼下人口增长速度过快,他亦开始隐隐有些担忧。
康熙很快又把思绪拉了回来,思忖了片刻,他才道:“远洋舰队要形成规模,还需数年,你既是有心征日本,今以日本做替罪羊,不虑引起日本警觉?虽说大清无日本人,可京城就有朝鲜的使者,还有沿海的海商,京报一刊载,这消息必然会传到日本。”
胤祯掷地有声的道:“皇阿玛,儿臣就是要让日本有所警觉,儿臣要堂堂正正的与之宣战,让他集中举国兵力,然后,毕其功于一役,彻底摧毁其军事力量,使其丧失抵抗的信心。”
没听说老十四跟日本有仇啊?康熙瞅着胤祯直嘀咕,这哪里是要什么藩属,这完全是要灭其国,也不知,老十四哪里来的这么大的信心?倒真要再下江南去看看这远洋舰队到底有多大的威力?
想想反正还早,老十四既有如此雄心壮志,亦不能泄其士气,届时,远洋舰队若真是实力强横,老十四征日的战略亦不是不可行,能省不少事,再说,先宣扬一下也好,省的征日本时,有人叽叽歪歪的,说什么穷兵黩武。
定了心来,康熙便道:“既是如此,那就让日本人背这个黑锅吧。”
毓庆宫,后院。
皇太子胤礽一边欣赏着舞蹈,一边品着美酒,自托合齐会饮案之后,他就知道彻底的完了,每日里,除了上朝或者是递牌子请安,他便纵情声色,尽情的享受这短暂的欢娱。
他很清楚,他现在的一举一动,康熙都派有人在无时无刻的监视着,他不想给别人招祸,亦想给子孙留点念想,因此,每日里都窝在毓庆宫行乐,对此,康熙倒从来不过问。
朱天保在这场倒太子风波中却是安然无恙,进入毓庆宫,闻知太子在后院,他亦不避嫌,直趋后院,胤礽见他前来,挥手屏退了舞女,方才微笑道:“九如,来,坐下喝一杯。”
朱天保默默的在他面前坐下,望了眼满不在乎的胤礽,轻声道:“太子爷,既然没希望了,不如出走,何苦束手待毙?”
“走?能走到哪里去?”胤礽轻叹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与其躲躲藏藏一辈子,还不如在大院里安安心心过一生。”
“太子爷,恕奴才直言。”朱天保低着头道,“历来废太子岂能有好下场?”
“呵呵,九如,这——你就错了。”胤礽轻笑道:“谁也没我更了解皇上,他才不会去背杀子的名声,最多是把我圈了。”一口将杯中酒饮了,他又接着说道:“除非是老八上位,否则,其他兄弟上位,我都不会有性命之忧,当然,老八根本就没机会。”
嘴上是如此说,其实胤礽内心深处隐隐还报有一丝希望,前两天,他怀疑康熙有立老三的意思,可怎么想,怎么看,亦不象那么回事,真要说,一众兄弟中,老十四可说是最佳的继承人,但从康熙的种种手段来看,并不似有意传位于他的意思,这就让他有了一丝盼头,康熙会不会学朱元璋,立皇孙?
而他的次子弘皙,乃是康熙的长孙,从小就格外的受康熙喜爱,一直养育在宫中,康熙时常的带在身边,他已经是废了,可无论如何也得给儿子留一线希望。
朱天保见太子胤礽如此笃定,亦是暗自敬服,他放低声音说道:“三爷托人转告,想见您,私下谈谈。”
老三?他倒还真动心了?胤礽心里暗笑,老三历来是有贼心,而无贼胆,典型的书生本色,倒不失为一个好帮手,但见面却是莽撞了,沉吟了半晌,他才道:“转告他,沉住气,不要妄动,我自有安排。”
第198章太子心思
第198章太子心思,到网址
最新最快章节;请登陆《 》;阅读是一种享受;建议您收藏。
第199章风云变幻
请牢记本站域名 《 》
第199章风云变幻
十二月初五,逢五大朝。
近两个月时间,朝中是大案不断,江南科考案、《南山集》案、托合齐会饮案,三大案接踵而至,皆是悬而未决,党争亦是风云变幻,太。子党与八爷党激情火拼,刚刚分出胜负,十四皇子胤祯却又及时赶回到京城,在康熙的扶持下,轻轻松松的将原本人少式微的十四党一举壮大到几与八爷党并肩的地步。
京师一众王公大臣,文武百官,要么是身陷其中,要么是看的眼花缭乱,应接不暇,根本就无所适从,人人都意识到二废太子在即,皇子们经过重新洗牌,新一轮储位之争,已经拉开了序幕。
康熙此时春秋已高,已再经不起折腾,二废太子之后,必然会新立太子,这新太子则必然是未来的国君,对于所有的王公大臣、文武百官来说,这既是一次百年难遇的机会,又是一次极为痛苦的选择,选择对了,那自不用说,荣华富贵唾手可得,年老者亦可安享尊荣,福萌后代,选择错了,则是抄家流放,丢官罢职,转眼间繁华散尽,惨淡落寞收场。
在此至关重要的时刻,康熙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皆是至为关键,究竟是入八爷党,还是进十四党?一众尚处于观望之中的官员都时刻关注着康熙的态度,谁也不愿意放过朝会的机会,但凡有资格上朝的官员一个不拉的全部到齐。
在经过冗长的听政之后,康熙微微挪了挪身子,开口说道:“昨日已接到审理江南科考案的大学士张鹏翮、江苏巡抚张伯行的奏章,江南科考案令人触目惊心,为国朝罕见之巨案,着将两江总督噶礼、安徽巡抚梁世勋二人革职,一应涉案官员俱押解回京,着大学士、六部、九卿等详查严议具奏。”
对于此案,一众官员心里早就有底,倒也不觉意外,一个个心里却都只是盘算,江南一下空出这许多的位置,康熙会如何安排?怕是又有一番龙争虎斗。
康熙接着又道:“《南山集》一案,原刑部尚书齐世武,结党营私,肆意妄为,广为株连,影响甚恶,皇十四子胤祯接手之后,细心甄别,拨乱反正,深得人心,朕夙夜匪懈五十载,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