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兴明-第7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领过圣旨,朱震朝北方拜了九拜,谢过皇恩,宣布济王府正式成立,以济王府统率山东军政大事,李超辉、黄永年为王府左右司仪,统率政务,朱亮、李超涂等为王府大将,统率济王军,王明军政总监,监查王府所有文武官员。
  又任命刘斌统兵三万,驻守青、兖、莱、登四府,罗刚毅统兵一万,驻守济南。周云统兵三万,驻守沂州、莒州等地。其余马步军共计十三万人在济王朱震亲自统帅下,克日北上,救援保定。
  彰德府,此时府城之中聚集这山东十三万大军以及周从善、李超涂、朱亮、蒋建等大部分山东军将领。中军帅帐聚将议事,朱震端坐正堂,微笑着说道:“诸位兄弟怎么了,平日里议事时不是这气氛啊!”
  大家听了,嘴角也微微露出笑意,和朱震最为亲近的朱亮恭敬的说道:“王上,此一时彼一时,如今您贵为一方诸侯,亲王之尊,我等也都是王府大将,自然要遵守礼法,不能再像以前那般了。”
  朱震眉头一皱,说道:“胡扯,军旅最受不得礼法约束,打起仗来畏手畏脚的,怎么能打胜仗。嗯,书记官,你记好了,回头发下王府公文,我们山东军在军营之中,只需遵守军法。”
  众将领恭声说道:“王爷英明!”
  朱震苦笑不得的指着他们说道:“你们,唉!你们基本上都跟了我多年的老部下了,难道还不知道我的脾气么?军营之中,只有统帅、将军,哪来什么狗屁王爷,现在开始议事,谁先说?”
  李超涂道:“那就末将先抛砖引玉吧,我认为要北上,必先击败刘芳亮,否则刘芳亮跟在我们背后,那将时不时的偷袭一下,只怕我军难以招架啊!况且贼军惯于流动作战,若是刘芳亮胆识大一点,直接绕过彰德,直接沿着黄河袭击济南,或者在山东内地流窜作战,以我们安排在山东各地的军力,很难阻止他们。”
  周从善跟着说道:“据王明将军的消息,袁宗第于四日之前击溃左良玉,仍然留下白旺镇守襄阳,兼程统率这贼军前营精锐北上,推算一下,如今应该到德安府一带,至多半月,便能到达山东附近,到时他东可进攻沂州、周云将军三万人马,有分散在数座城池,未必能守得住,继续北上,还可以攻打兖州、逼迫济南或和刘芳亮夹击东昌。不论他如何行动,我们都处于被动地位,情势不妙!”
  朱震道:“这么说,大家都认为应该先解决刘芳亮,在挥军北上?可是刘芳亮部下还有近十万人,又据城死守,死活不敢和我们交锋,短时间内,难以建功啊!”
  这时,王明突然走了进来,气喘嘘嘘的说道:“王爷,不好了,李自成已经攻破宁武,他似乎也知道时间紧迫一般,兵不歇马,继续向大同、宣府逼近。姜镶、王承胤听道李自成大军开到,隔着几十里便投上降表,表示愿意献城投降。李自成此时,莫怕已经到了居庸关下了。”
  朱震神色一变,喝道:“居庸关是谁在镇守?兵力如何?”
  王明道:“镇守居庸关的是那个太监杜之轶,兵力不超过三万。王爷,这太监么,搬弄是非有一套,可是让他们守城,不是拿国家社稷开玩笑么!李自成得了宣大官兵,总兵力已经达到二十二万,这居庸关只怕顶不住几天。”
  朱震怒道:“姜镶、王承胤这两个家伙怎么爬上大同、宣府总兵位置的,宣大军不是号称和陕西军、关宁军并列么?难道就这么惧怕李自成!”
  王明苦笑道:“陕西军不也是投降了么!姜镶、王承胤合兵不过五万,怎么敢对抗李自成十七万大军。现在时间及其紧迫,皇上已经发出勤王诏令,连吴三桂也放弃宁远,准备回京师勤王了。”
  朱震道:“现在顾不得那么多了,从善、蒋建,你们两个退守东昌,这彰德府咱们不要了。李超涂、朱亮,你们两个和我一起进京,嗯,从河间府进京,保定府么,估计得到李自成兵临居庸关的消息,便会投降了,你们发一份命令,让甘剑锋放弃保定,来京师和我回合。”
  却说李自成自太原出发,一路闻风皆降,直到宁武城下,总兵周遇吉顽强抵抗。李自成下令攻城,十七万大军轮流进攻了十三天,才把城池攻下来。李自成大怒,留下一个叫尤世禄的明朝降将带兵五千守城,自己带领大军继续北上,他必须赶在朱震击溃刘芳亮之前,兵临京师城下。临行之前,为了报复宁武军民死守,居然秘密知会尤世禄屠城!
  兵至大同怀仁一带,便收到了大同总兵姜镶的降表。李自成大喜,当即封姜镶为怀仁伯,命他招降宣府总兵王承胤。等李自成到达大同府城,亲自设宴招待了姜镶,好生问候,任命他统率本部人马,释去降军将士的疑心。
  不久,宣府总兵王承胤的降书又到,李自成喜出望外,只留下嫡系大将张田琳率士卒一万,镇守大同。大军便继续向宣府挺进,收编了王承胤部下军马后,李自成主力大军人马已经达到二十二万,嫡系主力十六万,明庭降军六万。
  二十二万大军铺天盖地向着大明北大门居庸关压来!
本书首发  。
您的留言哪怕只是一个(*^__^*)  ;都会成为作者创作的动力,请努力为作者加油吧!
    正文 第226章 谁之过(一)
     更新时间:2009…7…2 14:57:03 本章字数:3521
  李自成大军到达居庸关下时,监军太监杜之轶连胆都吓破了。关内士卒除了原居庸关守军一万五千人外,尚有从关外赶回来的唐通部一万。
  可是两万五千人在李自成二十几万大军面前顶个屁用,杜之轶当时便同唐通商议,是不是该献关投降。
  唐通常年在关外同金虏作战,毕竟有几分血气,他回绝道:“我们有天险可守,不惧李自**多。公公若有怀疑,待明日末将出战,杀一杀贼军锐气,在据关死守。听说朱震将军已经被封为济王,不日便会带领山东士卒进京勤王,只要收到山东军来时,我们便可转败为胜了。”
  杜之轶听了,便媚笑道:“如此,那咱家明日便看将军神威!”
  次日,唐通带本部兵马一万出关搦战,李自成笑着对左右说道:“我听说大明关宁将士是天下最精锐的士兵,今日我倒想看看兄弟们和关宁士兵还有多大差距。”
  刘宗敏不悦道:“大元帅怎么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关宁军又怎么了,我同样只带铁骑一万,前去迎战唐通。”
  李自成笑道:“好!宗敏杀敌,我亲自为你擂鼓助威!”
  刘宗敏也不说话,点齐一万精锐骑兵,呼啸而出,就和唐通在居庸关下杀成一团。李自成笑眯眯的看着战场,心中却在寻思,我们大顺军终究比不得关宁军。刘宗敏座下铁骑是整个大顺军罪精锐的士兵,唐通部却只是关宁军中二流部队,若是吴三桂那三万关宁铁骑,只怕我大顺军至少得用两倍人马,才干保证胜利。”
  厮杀进行了一个时辰,唐通见不能取胜,又恐李自成出左、右翼军从侧边偷袭,便下令士兵撤回关内。
  走到居庸关下时,杜之轶却让城墙上的将士射下乱箭,并大声说道:“将军何必冥顽不灵?咱家早已经归顺大顺军多时了!”
  李自成见状,哈哈大笑,天作孽犹可活,自作孽不可活,崇祯居然让太监镇守如此险要的关隘,正是自作孽。他大声说道:“唐通将军,识时务者为俊杰,此时不降,你还待何时?现在拜降,我立即封你做伯爵。”
  唐通见三面都是李自成大军,逃无可逃,只得仰天长叹:“皇上您封我为伯爵,加我太师官衔,我本应该效死报答您,可是您为什么要让一个太监来制约我,让我有心无力呢!”
  唐通即降,李自成占了居庸关,大顺军离京师不到两百里,中间也只有昌平城才有点军队,李自成当即命令刘宗敏立刻赶往昌平,其余将士在居庸关休息一日,明早直扑京师。
  而此时,朱震的大军还刚刚赶到河间府。而果然不出他所料的是,李建泰在听说居庸关被攻破后,马上吓得投降了。任继荣留下马崇喜镇守保定、真定一带,亲自带领大军从京畿固安、东安一带,向自己包抄过来,大概是想阻击山东军行军的速度,为李自成争取足够的时间攻打京师。
  三月的京畿,咋暖还寒,时而温暖一阵子,一阵北方的寒风,又把气温降到了极点。而风夹带着微尘,有时让人不能视物。
  朱震暗骂了几句,这是什么鬼天气,比起去年寒冬更加可恶。用手扇了扇眼前的风沙,却看到前边有一小队骑兵赶过来,他们,正是朱震派出的斥候。
  “启禀王爷,任继荣大军已经到了永清,他们正在驱赶永清的百姓拆房子、搬石头、巨木,看样子是准备据城死守了。”
  朱震皱了皱眉头,命令士兵停了下来,叫过李超涂、朱亮,就在地上打开一张地图,仔细研究起来。
  李超涂率先说道:“永清是我们去京师必经之路,若是要绕过永清,至少得多两天路程。”
  朱亮也皱了皱眉头,说道:“任继荣军在五万左右,我们只带了四万人马,若是强攻永清,先不说时间,就是能否攻下来,还是个问题。若是绕过去,绕远了须多走几天,绕近了这五万大军在我们后面偷袭,就更加不妙了。”
  朱震仔细看了一会儿地图,突然叹气道:“便是我们能赶在李自成之前进京,又能怎样?那时任继荣和李自成合兵,贼军便有二十七八万人,又士气高涨,我们四万人加上京城里那几万多年没有拿刀枪的禁卫军,抵挡的几天?而且我们山东形势也没有想像中的乐观,再过几日,袁宗第就要到了,和刘芳亮会师之后,至少有十五万人马。东昌又能坚守多久?”
  李超涂疑惑道:“王爷的意思是我们不去京城了,就在这儿班师回济南?”
  朱震坚定的说道:“不,要去!”
  朱亮想了一会,突然说道:“大哥,你的意思不会是你一个人去京城吧!”
  朱震笑道:“不错,我准备一个人去,看能不能救出一两个王子来,让天下人还有个心理依靠。嗯,另外看皇上能不能给我一份诏书,把东宫托付于我。”
  李超涂听了,当真吓了一大跳,连忙说道:“此事万万不可,你孤身进京,能不能出来还是个问题,要那些东西有个鸟用!没有王子,我们随便拥立一个亲王做皇帝就可以了,凭着您的兵威,还有谁敢不服?没有皇帝托付军国大事的诏书,您仍然可以总览朝政,又有谁敢说半个不字?”
  朱震苦笑道:“不知道什么原因,我总觉得我应该进京一趟。放心吧,京城有上百万人口,李自成又不知道我在城中,他拿我没办法的。何况,甘剑锋不也在京城中么?至不济我也能带着他杀出一条血路来。”
  李超涂、朱亮道:“那我们怎么办!”
  朱震道:“你们打着我的旗号围住永清,在固安、东安一带活动,让李自成以为我还在战场上厮杀,便不会太在意京师了。”
  朱亮、李超涂相互看了一眼,恭敬的说道:“王爷主意已定,末将便不再相劝。若是王爷有什么意外,我们该如何,请王爷示下。”
  朱震见他们说得如此严肃,便正色说道:“如果我有意外,济王府便以夫人为首,一众文武官员以及大军可保护福王去南京,拥立他为新君。福王是神宗皇帝的嫡孙,有我们大军做后盾,应该没人敢说闲话。山东么,就留下你们两个,继续带兵镇守,不能让贼军或者金虏得到山东,最后谁能诛杀李自成,便可继承我的王位。朱亮、超涂,你们最后不论谁获胜,另一个人决不允许有什么歪心思。”
  朱亮、李超涂听了,一齐轻轻的叫了一声:“大哥。”再想说话时,发现不知道说什么才好,好半天,李超涂挤出一句话来:“这事和金虏有什么关系!”
  朱震笑道:“中原剧变,金虏当然不会放过这个机会,会进关来分一杯羹。李自成得到京师后,难免会骄奢,不一定斗得过金虏。而且我跟你们说过很多次了,别看贼军威风,只要让他们大败一场,就什么都不是了。”
  朱亮、李超涂齐声说道:“谨遵王爷训示!”
  万事安排妥当,朱震先率大军为了永清,还亲自到城下监督士兵攻了一回城。这才化了妆,秘密的带着十几个人快买加鞭往京师赶去。
  次日下午,朱震赶到京城近郊的大兴城时,得知贼军先锋刘宗敏部已经到达外城西门彰义门外,现在正在攻城。而甘剑锋尚自驻扎在外城西南角处。
  朱震得到消息后,立即赶到甘剑锋军中。甘剑锋见朱震赶来,高兴的说道:“王爷,您带大军来勤王了?太好了,京师有救了。”
  朱震苦笑道:“甘将军,要让你失望了,本王带来的,就这十几个随从,任继荣驻兵永清,挡住我军去路,急切之下,大军赶不过来,本王不敢辜负皇恩,只好自己跑过来了。”
  甘剑锋听了,突然跪下给朱震叩了三个响头,朱震心中甚是奇怪,甘剑锋这人脾气极倔,现在居然肯恭恭敬敬的跪在自己面前,他伸手扶起甘剑锋,笑着问道:“甘将军这是为何?”
  甘剑锋道:“甘某叩拜王爷,并非王爷的爵位,而是王爷的忠义、胆识。面对贼军二十几万大军,王爷竟敢孤身前来京城救驾,这份忠义胆识天下几个人有?末将不才,愿意拼死保护王爷,只有王爷全身返回山东,我大明才有希望啊!”
  朱震大笑道:“甘将军,李自成二十几万乌合之众很了不起么,我们便联手在他大军中杀他个七进七出。”
  甘剑锋激动的说道:“愿意追随王爷左右。”
  朱震道:“好,你现在通知兄弟们拔寨起营,大军开进城去,我倒要看看李自成有什么本是把这京城从我们手中夺过去!”
本书首发  。
您的留言哪怕只是一个(*^__^*)  ;都会成为作者创作的动力,请努力为作者加油吧!
    正文 第227章 谁之过(二)
     更新时间:2009…7…2 14:57:04 本章字数:3702
  甘剑锋带领部下转至右安门,城墙上的守军见是官军,便大声问道:“城下是哪路军马,是进京勤王的么!“
  甘剑锋得到朱震指示,对着城上说道:“末将乃济王麾下游击将军甘剑锋,奉济王殿下命令,率部进京勤王,这里有济王殿下颁发的公文。”说着,掏出弓箭,把那份朱震刚刚给他的文书附在箭上,向城墙上射去。
  ‘诤’的一声,那支羽箭正好射在那军官的盔缨上。那军官暗道好险,这济王麾下将士果然个个凶狠,难怪这么能打。他拔出羽箭,解下文书,仔细看了一下,正是济王颁发的令谕。
  “把城门打开,城下是山东来的援军!”那军官大声喝道。
  城门慢慢的打开,甘剑锋驱动士兵,赶进城去。正在士兵进了一般时,突然从西门那边跑来许多盔甲不整的士兵,一边跑一边叫道:“不好了,不好了,贼军进城了!贼军打进城了!”
  刚刚进城的朱震大吃一惊,再看城墙上时,守城的军士大乱了起来。甘剑锋见状,大声喝道:“做什么,贼军有那么容易进城吗?肯定是妖言惑众,离间军心,来人拉,给我把这些散步妖言的人就地正法!”
  那些逃跑的士兵大声叫道:“将军,您是外地赶来勤王的吧!小人不敢乱说,贼军真的进城了!是曹公公打开彰义门,放贼军进来的!”
  原本在甘剑锋的喝止下士兵们慢慢稳定了下来,待听到是曹公公放贼军进城时,心中大惊,这献城投降的事就是他们也想过,只是贼军没到右安门来而已。一时间,他们再也不顾及什么,纷纷四处奔跑了起来,有些有家眷在城中,便往城里跑,有些了无牵挂的,干脆往城外逃。
  甘剑锋喝止不住,便问朱震道:“王爷,这该怎么办?”
  朱震果断的说道:“不要去管他们,我们直接去内城!”
  皇宫,崇祯皇帝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来回走动着,时而手掌相击,时而拍打额头。他愤恨啊!今天早朝之时,居然只有聊聊十数人上朝,他当时就想派人去把那些官员全部抓来砍了,可是这个命令有谁执行了?只怕他真的这么一说,大家都会以为自己疯了,第一个提防的就是自己。
  “皇上,其实您不必这么烦忧,奴婢有一策可保皇上无碍!”他身旁的一个小太监说道,此时,王承恩、曹化淳等都派出去督军守城了。
  崇祯病急乱投医,听说有计策可保自己无碍,眼睛一亮,说道:“哦,你有什么妙计,快给朕说说。”
  那小太监道:“贼军来时,皇上您投降不就得了,还有南方半壁江山未定,贼军断然不敢。。。”
  还未等他把话说完,崇祯咻的一声,抽出挂在龙案上的宝剑,一剑便砍死了那个小太监。他发疯似的笑道:“投降,你他妈的叫朕投降,皇帝能投降么!”
  这时,王承恩走了进来,看着崇祯的样子,大声说道:“皇上您这是为何?”
  崇祯见是王承恩,连忙问道:“承恩,外面怎么样了,有援军来了么?朱震不是说要来救援的吗?”
  王承恩哭道:“皇上,您快逃吧,奴才手里还有两千兵丁,能保护皇上杀出去的,现在外城已经落入贼军手里,这内城,守城的将士们也跑的差不多了。”
  崇祯唰的一下,一屁股坐在地上,嘴里喃喃的说道:“跑,朕往哪里跑!朕身为一国之君,自自然该陪着国家一起灭亡。”
  皇宫里的内侍、宫女们似乎也知道贼军进了外城,都四处奔跑起来,许多人临走之前,还不忘了拿几样金银珠宝,万一有命逃出去,总得有点东西伴家底吧。
  正巧,有几个宫女从殿前走过,崇祯怒从心起,大声喝道:“站住。”
  迫于崇祯威势,那几个宫女停了下来,瑟瑟的看着崇祯,崇祯喝道:“你们慌乱什么太子呢!”
  那几个宫女小声的说道:“不知道。”
  崇祯怒道:“朕养着你们做什么的。”接着顺手挥动手中宝剑,便朝那几名宫女砍去。一下就砍死其中一人,其余的宫女大惊,连忙吓得四处奔跑开去,边跑边叫道:“不好了,皇上疯了,拿着宝剑乱砍人哩!”
  崇祯怒极而笑,对着身边的王承恩道:“你去把皇后、贵妃和几位皇子、公主都叫来。”
  过了半晌,周皇后、袁贵妃带着皇子、公主们哭哭滴滴的进入文渊阁。
  崇祯见了,怒喝道:“哭什么,不许哭!”
  几位皇子、公主都恐惧的看着父皇,看着他手中还在滴血的宝剑,眼中顿时流出泪水来。他们之中,年纪最大的朱慈烺也只有十五岁一群小孩子见到如此光景,怎能不惧?
  崇祯看着满眼畏惧的儿女么,心中一软,拉过三个儿子,给他们拭干眼泪,小声的说道:“以后父皇再也不能保护你们了,你们也不再是太子、皇子。逃出宫后,你们便隐藏在人群中,要隐姓埋名,看见年纪苍老满头白发的人,要称呼爷爷奶奶,看见年纪和父皇一般大的要称呼叔叔伯伯。若是能逃出京师,便去济南找济王,他看在血脉亲情的份上,至少或给你们一个万全。”
  说道这里,崇祯眼中不知何时已经充满了泪水,他不记得前一次流泪是多少年前了。他叫过王承恩,让他找来三套破烂衣服,给三位皇子换上,吩咐送出宫去。
  “父皇,您能不能把我也送走啊!”崇祯的小女儿昭仁公主瑟瑟的说道。
  崇祯看了她一眼,轻声问道:“你怕死么?”
  昭仁公主打着哭腔说道:“儿臣怕!”
  崇祯笑道:“你闭上眼睛,就不怕了。”说着,他一剑朝昭仁公主刺去,昭仁公主年幼,哪里明白父皇的意思,他正依照父皇说得,把眼睛闭上之时,只感到胸前一疼接着就什么都不知道了。
  袁贵妃、长平公主等大吃一惊,大声哭道:“皇上,我们不想死!”
  对于那几位贵妃,崇祯自然没什么好颜色,怒喝道:“连你们也要抛弃朕吗?朕给你们一个体面的死法,你们都自缢吧!”接着,他才轻轻的摸了摸长平公主的脑袋,柔声说道:“朕也希望你能长命百岁,可是,你为何要生在帝王家呢?帝王家的女儿在国破之时,理应殉国!”说着,便再次挥剑向她砍去,
  ‘铛’的一声,崇祯感到手中宝剑受到一股很大的力气碰撞,常年养尊处优的他竟然握不住剑柄,被撞飞了去。他怒喝道:“是谁!”
  一个熟悉崇祯的声音响了起来:“臣将朱震,拜见皇上!”崇祯往门口看去,站在门口的,不是朱震还有谁?他宝刀只剩下刀鞘,想来刚才就是他飞出宝刀,打落自己手中宝剑的吧!
  崇祯当真是喜出望外,他高兴的说道:“爱卿,你来得太好了,你带来多少兵马?”
  朱震苦笑道:“启禀皇上,臣将是孤身一人进京,兵马么,在京城外面遇上了甘剑锋,把他手下五千人拉进宫来了。城是守不住了,皇上若想南迁图存,臣将倒能保护皇上杀出京城去!”
  崇祯苦笑道:“南迁图存,南迁图存!朕还有脸面跑去南方么?”
  朱震奇怪的说道:“皇上你怎么不问臣将为什么不带兵进京?依照您以前的脾气,肯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