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兴明-第9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辈子有机会一定杀光这群金虏!”那群年轻的汉人大声吼道,比起老人的话,他们显得激动了许多。
钟彬咬了咬牙,把心一恨,不就是个恶名么!有什么了不起,这世上总需有些人来做别人不敢做的事。他大声吼道:“开炮!给我轰,轰他娘的!”
“轰—隆—隆”四十多门章丘新式火炮和几百门从船上拆下来的红衣大炮、千斤佛郎机等重型火炮齐齐吐出了它们的怒吼声。辽阳城在这一阵炮声中微微颤抖!
“轰—隆—隆”又是一轮齐射,辽阳城墙在这一阵怒火之下,轰的一声,倒下一大截。
钟彬拔出宝刀,大声喝道:“给我杀进城去,全歼金虏!”
满肚怒火的山东将士们气势汹汹的向城中杀去,这城中金虏士兵本来就不多,否则也不会被逼到用汉人百姓来威胁钟彬了。只一会儿功夫,就全部被杀光了。
“将军,金虏士兵都杀光了!”他的副官向他汇报道。
钟彬咬牙切齿的说道:“全城搜索金虏人,不论老弱残幼,只要是金虏人,全部给我杀了!”
金虏曾经三次侵袭山东,山东人饱受过他们的摧残,又加之刚才城墙上的那一幕,彻底激起了山东将士们对金虏都仇恨之心,他们兴奋的大声说道:“是!我们保证明天辽阳城中连一个金虏都看不到!”
这一夜,金虏在辽阳城中可谓人人喊打,在山东将士和辽阳城中的汉人百姓的配合之下,城中所有金虏全部被杀光。
翌日,钟彬正准备带着大军启程,继续向盛京挺进。士兵却捉到两个可疑人物,把他们送到钟彬跟前。钟彬怒道:“问他们会说汉语么,若是连汉语都不会说,肯定是金虏,杀了就是。”
那两人虽然听不懂钟彬说些什么,但是看着他满脸煞气的模样,吓得咿咿呀呀叫个不停。这时,正好有几个辽阳城的百姓来找钟彬,听到之后便恭敬的朝钟彬说道:“将军,这两个人说他们不是金虏,是朝鲜人,奉朝鲜大王的命令来联系天朝大军的。”
钟彬早就知道王爷派冒襄去朝鲜联系他们出兵共同夹击金虏的事,听了顿时大喜,说道:“你会说朝鲜话,那好,你告诉他们,让朝鲜王火速带兵攻打建州,截断金虏的退路,本镇大军攻下盛京绰绰有余了。”
那两个朝鲜斥候听了后,表示愿意,并请求钟彬写一封信,盖上印玺,好让大王相信他们。钟彬自然答允。
送走两名朝鲜斥候后,来找钟彬的那几个汉人百姓扑通一声跪在地上,哭道:“将军,您走了,我们可怎么办!金虏绝对不会放过我们的,现在辽东还在金虏手中啊!”
钟彬笑道:“你们放心,金虏蹦跶不了几天了,济王殿下你们听说过么?金虏头子多尔衮带着金虏之力侵袭中原,被济王殿下杀得大败。本镇就是奉济王殿下命令攻打盛京,截断金虏根基的。辽东用不了多久就能重回大明怀抱了。”
那几个汉人百姓眼睛一亮,大声说道:“济王殿下我们当然知道,去年济王殿下杀败金虏,为此金虏还拿我们出气呢!大家听说金虏吃了败仗,虽然受些气,心里也高兴啊!将军,您看我们城中有许多年轻力壮的娃儿,他们能不能加人将军麾下?”
钟彬迟疑道:“这不成,济王殿下军法最严,将领没经过济王府的批准,不能招募士兵。本镇要是犯了王爷的军法,只怕这点功劳还不够赎罪的。”
那几个百姓苦求道:“将军,你就行行好,别让娃儿们失望,他们真的想加入将军麾下。”
钟彬想了一会儿,突然说道:“城里不是缴获了一批武器盔甲么?要不这样,你们自己组建一支军队,正好用来守护辽阳城。我再留下一些士兵帮助你们训练,若是你们真要加入山东军,等我禀报过王爷后,再来收编你们!”
那些百姓听了,心中一想,觉得不错,就高兴的答应了下来。钟彬给他们留下一百名经验丰富的老兵,便带着大军继续向盛京出发。
盛京,满清皇太后大玉儿和小皇帝福临正召集留守盛京的济尔哈朗、索尼等文武官员议事。大玉儿姓博尔济吉特,名布木布泰。至于为什么要叫大玉儿,那只有她自己知道了。
大玉儿今年三十一岁,三十一岁的男人可以说是风华正茂,但三十一岁的女人尤其是古代,最多也只能说是徐娘半老了。可是大玉儿的三十一岁却是风华正茂。她轻启朱唇,徐徐说道:“给睿亲王的救援书信送出去了么?”
济尔哈朗恭敬的说道:“送出去了!”
大玉儿道:“嗯,现在剩下的,就是要如何坚守盛京,等待睿亲王回师救援了。根据消息,这股明军只有三万人,我们盛京城里尚有一万五千兵丁和二十多万百姓,运用的好,就是守上半年也不成问题。”
索尼道:“若是这二十万百姓全是我们满洲人,倒还好说,可是其中至少有七万是汉人。我们要不要先把这些汉人监禁起来,若是他们得知明军来攻,起了内讧,那就坏了。”
正在这时,一名卫士面带慌张的从宫外走进来,大声说道:“皇上,太后,辽阳城已经被明军攻下来了。”
大玉儿听了也大吃一惊,连忙问道:“消息可靠么?辽阳不比海城,守城的士兵应该有准备才是,去,把带回消息的人叫上来,让哀家亲自问一下”
过了一会儿,一名全身是伤的士兵走上殿来,大玉儿见了,连忙问道:“明军到底有多少人,他们攻下辽阳城用了多久时间?”
那名士兵道:“那股明军应该在三万人左右,他们攻下辽阳,只用了半个时辰!”
大玉儿喝道:“胡说,辽阳城有三千多名士兵,怎么会在半个时辰被明军攻破城!”
那名士兵道:“是真的,城守大人见明军势大,便把城中的汉人驱赶上城墙,用来威胁明军,哪知道明军见了都发疯了一样,红着眼睛一下子就把城攻破了,全城的满洲军民全部被他们杀得精光。”
索尼听了,忍不住骂道:“糊涂,怎么能把汉人驱赶上城墙呢!换了是我们满洲,见敌人屠杀我们的同胞,也会发疯。一群发疯的士兵那是最可怕的。”
大玉儿道:“现在怎么办?按照明军行军的速度,明天就能到盛京城下了。”
济尔哈朗道:“只有死守,发动全城百姓,一起守城!把明军屠杀辽阳百姓的消息散布出去,让百姓们知道想要活命,就只有配合军士守城这一条路可走。”
索尼道:“事有万一,我们不得不防,若是让明军攻下城池,我大清高层全部会成为明军的俘虏,大清也就完了。所以我建议皇太后和皇上带着朝廷退守建州,留下一员大将在盛京组织防守。建州是我们大清的根基所在,即使当年明庭调集几十万大军,也拿我们无可奈何!”
大玉儿大声说道:“不成,朝廷搬出了盛京,只怕这盛京城连一日都守不住,到时我们还没到建州,明军就追上来了。守,我们只有协力死守!”
济尔哈朗道:“太后明鉴,我堂堂大清自建国以来还没有退过!请太后立刻发布勤王诏令,各地守军虽然不多,却能筹集出一两万人,只要我们协力守到睿亲王回师,那支明军就跑不出辽东了。”
大玉儿站起身来,说道:“准了,去告诉将士们,等明军攻城之时,哀家亲自上城督战,奋勇杀敌者,必赏,临阵惧战者,杀无赦!”
本书首发 。
您的留言哪怕只是一个(*^__^*) ;都会成为作者创作的动力,请努力为作者加油吧!
正文 第266章 逐鹿(八)下
更新时间:2009…7…2 14:58:06 本章字数:3543
盛京即明代沈阳中卫,并不是一座大城。天命(努尔哈赤的年号)四年被金虏占领,直到天命十年努尔哈赤才准备在这里兴建都城。至皇太极天聪八年城池建成,并被皇太极改名盛京。
盛京城四四方方,建有八座城门,即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各一座大门和一座小门。钟彬兵力不够,所以只能集中火力进攻一座城门,他选择了大南门德胜门!
盛京沈阳之名因处于沈水之北而得名,进攻南门,大军正好背水列阵。由此可见钟彬孤军奋战心志之坚定。
钟彬坐在马上,抬眼向盛京城看去,那城墙高约三丈,城门阔两丈有余,门上建有八角城楼一座,高五丈有余,飞檐勾角,气势不凡。钟彬身边从辽阳跟随而来的向导指着城楼说道:“将军,金虏皇太后在城楼上,您瞧,那个头戴凤冠的年亲女子就是。”
钟彬沿着他的手指看去,见那女子约莫二十五年纪,心中顿时沉思,这金虏皇太后不是三十多了么?难道是他认错了?管他是不是,看着那城楼,心中就有火气,钟彬喝道:“把火力集中到城楼上,给我狠狠的轰他娘的,把城楼轰跨了最好。”
操纵火炮的士兵们纷纷开始调整火炮发射角度,把准星对准那城楼。调整完毕后,钟彬一声令下,数百门火炮齐齐向那城楼轰去。
大玉儿现在知道辽阳城为何不到半个时辰被便攻下了。这些明军居然带着如此多的火炮。再坚固的城墙也经不住狂轰滥炸。她看着明军火炮都对向自己所在的城楼时,心中大惊,连忙喝道,快撤出城楼,明军火器厉害。
护卫们刚刚护送着大玉儿离开城楼,就见那城楼在一片火炮声中轰然倒下。“明军这火器的威力,比我想象中的还要大!”大玉儿飞快的闪过一个念头。
“轰得好!”钟彬大声叫道,可惜金虏太后见机快,让他给逃了。“可惜,军中炮弹不多了,嗯,每门火炮还能发射九次吧,若是炮弹足够,轰也能把盛京城轰倒。”
钟彬大声下达着作战命令:“火炮装弹,开火掩护,步军一万,冲锋!”
“杀啊!”在火炮的掩护下,一万精锐士兵向盛京发动了第一次冲锋!
朝鲜国为了防止金虏进攻,全国精锐大都布置在汉城附近,所以战备令一下,士兵很快就集结起来。李倧一面向冒襄询问大明的各种现状,一面焦急的等待斥候的回音。
就在第四天,终于有两名斥候回来禀报,天朝大军就在前日攻克了辽阳,大军正在前去盛京的途中。李倧听了大喜,前天攻克辽阳,那么今日,大军应该到了盛京城下。盛京城坚固无比,天朝的将军真能凭借手中的三万人马攻下来?嗯,不要管他,是他让我带兵直捣建州的,将来若是误了事,大明皇帝要怪,也只能怪他去。
“这些年,金虏可把我们欺负惨了,现在我的两个儿子都还在盛京城里做人质。哼哼,我现在攻打建州,不杀他个偏见不留,就不姓李。”李倧心中想着,他让唯一留在身边的儿子李濬监国,自己亲自统率着六万大军择日出发,从朔州渡过鸭绿江,直奔建州也就是金虏的发源地赫图阿拉而去。
此时,金虏把战略重心全部转到了辽东,建州一向稳定,基本上没留什么守军,李倧一路前进,所遇到的无非是一些流动的牧民,李倧可是来复仇的,这些遇上他的牧民全部被杀死,抢到这牛羊马骡也不计其数,都被他统统送回汉城去。
“天朝上国怎么会瞧得上这点东西呢!”对于独吞战利品的事,李倧心中丝毫不以为意。三天功夫,李倧便驱使着大军赶到建州城下。建州城留守的几百名兵丁那里防守得住几万大军?根本就没经过什么激烈的战斗,李倧便杀进了建州城中。
满怀着仇恨的朝鲜士兵进城之后,哪里还有纪律,就或三五人或十几人一队,四处杀人放火,半天一夜,建州两万多金虏全被杀光,连在建州的许多汉人也被杀了不少。
李倧得知后赶紧约束军纪,杀了少量汉人,还可以推脱在战斗中误杀,毕竟战场上兵器是没长眼睛的。但是把建州的汉人全杀光了,到时天朝责怪起来,就大大的不妙了。
就在这时,他又接到汉朝将军钟彬的来信,信中告诉他金虏朝廷把所有的士兵全部调去盛京勤王了,整个金虏领地全无驻兵。让他带兵先攻下萨尔浒,在转东进入辽东,攻下抚顺,最后同天朝大军在盛京城下回师,一起攻取盛京。
李倧得信大喜,又立即带着兵马一路烧杀掠抢,洗劫金虏牧民,得到牛羊不知凡几,于五天后到达盛京城下。此时,钟彬围困盛京,已经八天了。
钟彬第一天进攻,金虏摸不清明军战法,加之有有火炮助阵,差一点就要破城而入了。最后郑亲王济尔哈朗亲自带人冲上城墙,又把山东将士压了下来。
等到第二天,附近的勤王军赶来不少,他们在一旁时不时的袭击明军,给李超涂带来很大困难,攻城效果竟然还没第一天好。此时,明军的炮弹已经用尽,火炮没了炮弹就成了一堆废铁,李超涂不得不改变战法,用那五千骑兵来回解决前来袭击的金虏,二万五千步军全力攻城。他琢磨着金虏留守的兵丁本就无几,又颁发了勤王令,各地应该再无守军了,便把这消息送给李倧,让他带兵来盛京城下回合。
金虏勤王之师越聚越多,竟然达到了一万五六千人,钟彬的兵力开始不占优势了。有没有火炮的帮助,金虏竟然开始反攻起来。
钟彬不敢同金虏接硬战,自己可是深入金虏内地作战,士兵死一个少一个,硬拼肯定不行。于是便转攻为守,就在浑水(沈水)一带布置防守,等待着李倧大军到来。
至于多尔衮,钟彬一点都不担心,就是快马传递消息在北京和盛京之间打个来回,至少需要一个月的时间。更何况王爷绝对不允许多尔衮安然出关的。
第八天,李倧终于率大军来到盛京城下。钟彬亲自率军出迎,有了这六万大军,钟彬有把握两天之内攻下盛京城来。
把李倧接入中军帅府后,钟彬请他上座,李倧推辞道:“钟将军乃是天朝上将,地位尊贵,还是由你来主持大事吧。”
钟彬笑道:“大王也是我大明的臣子,爵位同亲王一级,末将哪敢居上?否则回去之后,济王殿下定要问我个不分尊卑之罪。”
李倧听了,也不再客气,坐上了中军帅府正堂大座位上。然后开口说道:“孤不善于领兵打仗,这攻城还是由钟将军来指挥吧。”
李超涂道:“盛京城德胜门被我猛攻几日,城墙已经破败不堪,我们还选择此处为突破口。采用分兵设伏的方法,先歼灭金虏勤王军,再行攻城,明日我们只需如此如此,后天我们便可以进入盛京城了。”
李倧听了大笑道:“钟将军妙计无双,真不愧是天朝上将。”
钟彬笑道:“不足一提,我山东军大将多得是,朱亮将军曾经全歼十五万盗寇却不损失一人,如此战绩本镇也只能望洋兴叹!还有李超涂将军、周云将军等都比本镇厉害。”
李倧听了暗暗心惊,天朝上国就是天朝上国,像钟彬这样智勇双全的大将朝鲜一个也找不出来,但放到天朝却不是最厉害的。看来以后还得多多引进天朝文化,不仅要学习儒家治国之道,还要学习这兵战谋略。
第二天,钟彬再次带着大军开始攻城,金虏勤王军趁钟彬攻城之时,从左侧发动袭击。钟彬让五千铁骑挡住,两军厮杀了一阵,五千铁骑不敌,败走,金虏勤王军乘胜追击。刚追出里许,平地响起一声炮响,钟彬攻城的二万五千人马全不围了过来。
城中的金虏见钟彬退却,由济尔哈朗亲自带领一彪人马追杀出来,追出城后,明军营垒中突然杀出大批人马,打得竟然是朝鲜旗号,济尔哈朗大吃一惊,朝鲜军居然又和明军勾搭上了。
济尔哈朗很快就落入朝鲜大军的包围之中,大玉儿在城墙上大惊失色,若是济尔哈朗有失,盛京肯定守不住了,她毅然打开城门,都督着城中将士冲杀出来,解救济尔哈朗。
朝鲜士兵终究战斗力稍差一筹,又多次被金虏蹂躏,心中难免有惧敌之心,又被济尔哈朗杀回城中,虽然如此,金虏却也损失惨重,在城外丢下了三千多具尸体。
而被钟彬围困的那一万六千勤王军,就没这么好运了。步军厚背列阵挡住去路,骑兵冲进阵势展开绞杀,前面又是浑水,而且这支兵马是临时凑拢来的,遇到危机便各自为战,左冲右突不得出,最后许多人被逼跳入浑水中才保住性命。
本书首发 。
您的留言哪怕只是一个(*^__^*) ;都会成为作者创作的动力,请努力为作者加油吧!
正文 第267章 逐鹿(九)上
更新时间:2009…7…2 14:58:07 本章字数:3471
钟彬于城下设伏,大败金虏后,为了防止金虏高层逃出盛京,让六万朝鲜军分成三队,每队两万人,守住东、西、北三门,自己带着三万明军猛攻南门。
白天没攻下来,钟彬连夜继续攻打,到凌晨时分,终于破城而入。全城上至皇上、皇太后,下至普通百姓无一逃脱,全部落到明军手中。至此,钟彬横跨渤海,拔除金虏根基的战略目标终于万全实现!
再说吴三桂,从北京退回山海关后,心情一直极坏。他似乎感觉到天下虽大,也无自己容身之地一般。正在他闷闷不乐之时,却突然接到朱震的来信,信中问吴三桂有胆量去北京城见他一面么?
吴三桂想了许久,觉得朱震应该不会对自己动手,否则他部下把山海关献给金虏,金虏控制山海关后尽可窥视中原,退可防守辽东,实在是朱震的心腹大患。更何况,大丈夫死即死耳,像现在这般活着还不如死了了得。
吴三桂从来就不怕死,他是那种不怕没命就怕没势的人。
吴三桂轻骑来到京城,朱震高兴的迎接了出来,口口声声称道:“吴兄,上次我们在京城离别,这次又在京城见面了。嗯,首先要多些吴兄相信我,吴兄也请放心,不论我们谈的来还是谈不来,我都会让吴兄安然回到山海关去的。”
吴三桂听了铁青着脸一言不发,跟着朱震直走。两人来到一间密室,朱震笑着说道:“在这里说话,出你之口,则如我之耳,绝对不会有第三个人知道,吴兄心中有话,尽管直言。”
吴三桂冷冷的看了朱震一眼,说道:“成王败寇,还有什么好说的。”
朱震笑道:“吴兄,你就不想知道你败在哪儿吗?”
吴三桂默然不语,想了许久,忽然长叹道:“起初我也不明白,回到山海关后想了许久,才知道我败就败在太热衷于手中的权势,想着如何投机取巧,导致心性不够坚定。”
朱震抚掌大笑道:“恭喜吴兄彻底通悟!不错,吴兄之败,就败在‘心性不坚’四个字上。其实吴兄根本就不需要去投机取巧,从一开始,你手中就掌握着足够左右大局的实力,无论你铁心的支持李自成、多尔衮和我之中哪一个,哪一个就能成为最后的胜利者!”
吴三桂苦笑道:“现在明悟,还有什么作用呢?这世上总有那么多事后诸葛,总会在事后才幡然悔悟自己做错了什么。可是,他们就不知道做错了事宁可不明白的好,虽然糊里糊涂却不会有太多的后悔!”
朱震说道:“吴兄这话就不对了,圣人云‘朝闻道,惜可死矣!’明白总比糊涂得好,万一有机会,就不会再犯同样的错误了。”
吴三桂谑笑道:“你是在说准备给我一次机会么?朱震,我可不相信你有那么好心,哼哼,我在山海关心平气静的想了许久,还想出一个道理,就是在李自成、多尔衮两者之间,无论我铁心跟着谁,谁就能成功,但却不能跟着你,因为你一开始就没打算要接纳我,对不对!”
朱震呵呵一笑,不置否可,又像是默认了一般。吴三桂继续说道:“不错,一开始我是抱着投机取巧的心态,可是在我心中始终是偏向你多一点。一来你是大明王爷,我是大明总镇,我投靠你不需要背负任何的道德谴责。二来在你们三人中,我和李自成素不相识,和金虏还有些仇怨,只有和你,还算是有几分交情。所以北京沦陷后我就一直关注你的动静,却看到你一直被李自成逼得没有还手之力,这才让我考虑归顺李自成。”
直到现在,我才知道,你那根本就是在做戏,而且不是做给李自成看,是做给我看,让我误以为你斗不过李自成,不要把希望寄托与你,然后变节,投靠李自成。若是在那个时候我心性坚定一点,在你露出真正实力后毅然继续支持李自成,那么李自成就是最后的胜利者了。偏偏你把我研究的比我自己还清楚我自己,兵行险着,赌我在你和李自成打得不相上下时,会犹豫,会反复,会甩掉李自成。结果,你赢了,你真的很了解我,我就是那样一个人,失节不能失势,没命不可没权。
尔后,你同多尔衮达成联盟,把我骗到联盟中来。你又再一次做了一个让我认为你斗不过多尔衮的举动,把精锐大军调到大房山去!天下哪有这么傻的人,与虎谋皮时还把手中的利刃丢开,可是我偏偏信了。还有多尔衮也信了,他开始打起你的主意了,但他拿不定主意我到底是支持他还是支持你,所以就让我去追击李自成,现在想想,追击李自成的逃兵,那里需要我、多铎和阿济格一起出动,这分明就是在防备我嘛。可是,你再一次玩出瞒天过海的绝招,居然早就把精锐调回了宛平,并袭击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