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三国之我乃刘备-第18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蒋济听刘备这么一说,酣然笑道:“使君你这比喻十分恰当,我的意思就是这个。”
刘备笑道:“这也就是你匆匆赶来找我的原因了?”看到蒋济点头,刘备问道:“那依蒋军事你的意思,准备在哪里对袁谭再次发起重击?”蒋济看了陈宫一眼,陈宫恍然明白过来,拱手笑道:“我知道了”刘备指着他:“那军师说来。”陈宫拱手道:“蒋军事上次曾提到以广县和东安平两地以抗袁谭大军,目下广县已胜,蒋军事的意思,是不是准备让东安平出兵临淄,以成最后之功?”
蒋济点头笑道:“我的这点小心思,都被军师你看出来了。”
刘备看到陈宫古怪的神情,在旁边不由哈哈一笑,说道:“那好吧这次就依二位意见,让东安平太史慈出兵临淄只要临淄一下,西安之围也就解了只是,这次战事既然重要,不知二位谁愿意辛苦一趟,亲自去东安平助战?”
陈宫、蒋济相互看了一眼,皆是拱手:“宫(济)愿往”
刘备看他两个都愿意去,眉毛一皱,说道:“好吧,你两个都去临淄了,把广县倒丢给我一个人了”虽然怪着,但陈宫和蒋济都能听的出来,这是刘备一句玩笑话。
陈宫道:“那我们现在就去准备,午后就动身了?”
刘备点了点头,说道:“这次就看二位了”
陈宫、蒋济各个拱手,退了下去。
“幸好二弟你伤得不重,华佗医术精湛,再加上二弟你自身体力强健,这才没数天你的胸口上的创伤就已康复如初了本来,我与二弟多时未见,想留二弟你在广县城多将养几天。无奈,二弟你离开鲁国也已数十天了,那边也派了人马来回催促二弟你数趟了,我也就不能再强留二弟你了。毕竟,鲁国与曹操紧邻,可不能离开二弟你太久时间了,久则生变啊
二弟,你回到鲁国,见到三弟后,就说大哥想他了。不过,千万要叮嘱他,就说他所驻守之地十分重要,可千万须臾离不得不要因为想念大哥了,就私自跑了来。到时,我不是高兴,而是生气了。”
刘备这么一通话说完,听到最后一句,马上的关羽提着青龙偃月刀,微微一笑,说道:“大哥你放心,三弟脾气虽然急了点,但二弟还是能说得他的,他也能听二弟的。只是大哥,这次我未能为大哥立一件功劳,反而连累了大哥……”
刘备看关羽神色一暗,分明是对与文丑一战而败之事很是放在了心上,他也怕关羽回去后想不通,赶紧想要劝他两句。马上的关羽却并没意志消沉,突然丹凤眼微微一掀,说道:“大哥,听说这次战败文丑的是一个少年将军,而且还是吕布那边投降过来的?不知我临走前可否见他一见?”
刘备一听,遭了,这关羽向来骄傲,他说要想见见张辽,分明是对张辽斩杀文丑一事心存芥蒂,更是不甘刘备自然不想关羽一时不服气来找张辽来个大比武,那就麻烦了。刘备赶紧道:“时间不早了,二弟,你还是上路吧?至于你说的这个少年将军,他叫张辽,也的确是吕布的旧部。二弟你或许还见过他。不过,他也并没二弟你说的那样,他虽然厉害,但还是难跟二弟你媲美。若然非要一比,顶多跟三弟相提并论罢了。”
关羽听刘备一说,不由伸手捋了捋海下美髯,脸上顿时兴奋的潮红。他向刘备一拱手,说道:“大哥,时间确实不早了,二弟这就去了”
关羽放下抱拳,然后一手提刀,一手扯马,转身就要直奔城门。刘备呵呵一笑,正要说:“我送二弟一程”没想到,身后一人叫道:“使君”刘备一听,暗道遭了虽然不关关羽的事,关羽还是把紧勒马缰的手一松,回身望去。只见身后一人,远远扯马而来。只见来者全身铠甲锒锒,手里长枪熠熠,坐下宝马透赤。关羽微微惊讶,问刘备:“大哥,这位可就是张辽?”
张辽马快,霎间奔近,听马上将军问他名字,赶紧勒马答道:“鄙人正是张辽,不知这位……哦,想必这位就是使君二弟,关羽关云长吧?”
刘备本想要阻止张辽开口的,但到底没有拦住。到了这时,刘备只得向关羽点头笑道:“二弟,这就是张辽。张辽,这是我二弟。”还用介绍什么,他们一看就猜出对方了。刘备心里暗暗嘀咕,又想着关羽此时见到他是好事焉,是坏事焉?由不得两边左右打量。
这时,张辽来到近前,关羽也能看得清楚。关羽举目,仔细端详,只见张辽长得面目白皙,文文静静,看来像个好好书生样子。不过,见他手中一杆枪倒是颇具威势,坐下马也是十分神骏,加上他的这身行头,倒像是个行军打仗,可以摆摆把式、充充架势的小兵。关羽看到这里,又看了刘备一眼,心里道:“就这小厮模样,也配跟我三弟比?”他这人喜怒常色,根本控制不住。喜欢就喜欢,不喜欢就不喜欢,不满意立即就表现了出来。
关羽鼻子一哼,也不理会张辽,向刘备拱手,说道:“大哥,我还要赶路,先走了,不用送了”他实在想不通,就这个书生居然杀了文丑转身前,再次鄙夷的看了张辽一眼,也就绝尘而去了。
留下尴尬不堪的刘备,心里暗道:“这关羽也真是的,人家都招呼了,如何还不理人?你是我二弟,现在你得罪了人,难道留下我这做大哥的给你擦屁股?哎,看来做大哥实在是苦啊”
刘备心里责怪着,想要说点挽救的话,不意张辽并没放在心上,而是微微一笑,说点:“末将早闻关将军威名,不意今日一见,果然是让人肃然起敬只可惜没有好好瞻仰,关将军他就匆匆走了。”
刘备心里尴尬一笑,自不免佩服张辽的儒雅。但转而想起他是匆匆而来,这才问道:“张将军找到这里来,是找我有什么事么?”
“哦”张辽也是被刘备提醒了,立即说道:“华神医让使君去他那里一趟,说是今天要给许褚将军揭布。”
“许褚被文丑一枪所伤,在华佗那里将养了有些时日,目下算起来也该好了。只是,许褚伤的毕竟是眼睛,这次给他揭布,不知还能不能保住他的一双眼睛?”刘备心头一跳,不敢再想了,加马同张辽向华佗这里奔来。
还没到半道,却被一报信军士撵上,跳下马来,拱手说道:“大人,这是东安平那边送来的紧急文书”刘备望了张辽一眼,心想毕竟军情重要,他又不习惯提心吊胆静候在许褚身边,那样反是不好。张辽也似乎是从刘备的眼神里看出了什么,他拱手道:“请使君处理要事要紧,这里有我张辽也就是了。”
刘备点了点头:“那么烦将军跟华佗解释一下。”刘备说着,也就扯马回到府上。接过军士手里的文书,刘备拿到书房,也就迫不及待的展目而视。“原来是捷报”刘备放下心来,再仔细一看,啪案笑道:“好个吴求”
他放下书札,仔细一回味,临淄战场仿佛出现在他面前。
原来当日陈宫与蒋济领命,带了数千人马,就是直奔东安平。一到东安平,陈宫、蒋济二人将刘备的命令立即传达给太史慈,太史慈听到要攻打临淄,自然听从调配。就在陈宫、蒋济二人到了东安平后的第二天,凌晨,天还未亮时,他们对临淄就进行了奇袭。
据守临淄的汪昭部,因为东安平这边许久未有动作,虽然仍是戒备之中,但已经没有了先前那样严防。他们此刻突然遭到东安平军队攻击,自然是损失惨重,差点就将临淄给丢了。但就在紧要关头,围攻西安的彭安部在看到这边紧急的情况下,当即抽调了人马过来增援。陈宫、蒋济因为这部救兵,所以不得不分兵去敌。虽然是暂时挡住了敌人的进攻,但要想拿下临淄,那却是很难了。
如此,陈宫等在临淄城外与袁军对峙了许时,却是一筹莫展也就在这时,困守西安的吴求得知了临淄的情况,他在一阵考虑后,决定冒险一试他将守城的任务交给了司马隋雷,都伯陈世、李品,自己却半夜投绳下城,带了黎解、萧松等数名好手,悄悄来见陈宫。并且跟陈宫商议,说他愿意入城打开城门,再让他们杀进来。陈宫等以为这样一来太过冒险,先还是没有答应,但在吴求的坚持下,他们也只好同意了。
吴求于是带着黎解、萧松等找了个僻静黝黑之处,丢上长索铁锚,附城而上。翻墙爬楼对他们这些刺客来说,那都是家常便饭,所以很快,他们也就进入了城中。吴求刚一进城来,却正好碰到汪昭正带兵巡城。汪昭也是箭术好手,耳朵特别灵敏,突然听到响动,自然喝问。吴求也不答理,心里想道:“看这厮乃将军装扮,说不定就是此城城守。哼,既然被我碰见,那我就送你一程吧”吴求想着,拔出飞镖,一阵招呼,汪昭身边死了一遍汪昭躲闪不及,到底是被一阵铁镖给射死了汪昭一死,城内立即大乱吴求自然不敢耽搁,赶紧先砍开了城门,一声呼啸,放了陈宫兵进城。城守已死,无人领头,这样,临淄城也就轻易得了。
临淄一下,围在西安城外的袁军立时成了孤军。虽然这支人马很是不少,但在陈宫和西安两路人马的夹击下,立即崩溃,将军彭安战死
就在捷报后面,军师陈宫、军事蒋济联名请求刘备,望刘备派人跟袁谭讲和。刘备找人叫来简雍,跟他说道:“这事就要靠宪和你了”简雍笑问:“老家伙,他们肯听么?”刘备笑道:“目今袁谭两路皆败,正是心惊胆战之时,我突然提出讲和,他岂有不答应的道理?更何况,我还有好处给他呢。”简雍一听,说道:“既是这样,那我就好说了”简雍说着,也就开城去见袁谭了。
数天后,袁谭使人送来答复,愿意跟刘备讲和,并答应立即退兵当然,在疆土一事上,两边讨价还价,最后达成决定,以平原、济南、乐安以西归袁绍,其余青州的齐国、北海、东莱以及乐安以东三个半郡国归刘备。刘备因吴求据守西安和斩杀将军汪昭之功,表其为齐相,都督青州事。又表孔融为青州刺史。让臧霸举荐一人为乐安相,霸以孙康为相。另调相县令陈端为东莱太守。此战后,袁谭虽损兵折将,但毕竟是得到好处了,所以青州也就暂时归于平静了。
PS:卷四结束了。还有几个问题没交代,比喻文丑的枪是怎么回事?许褚的眼睛保住了吗?吕蒙伤好后,是否从此有志于学?此卷写了‘上平青州,下安江东’,可谓正如卷名:“金鼓震上下”也请待下卷“干戈纷纵横”,进入更加紧张的战事
第三百八二:退袁谭临淄捷报(卷四完,必读!)
第三百八二:退袁谭临淄捷报(卷四完,必读!,到网址
第三百八三:吕蒙青州要兵权
第三百八三:吕蒙青州要兵权
议事厅上,刘备在处理完最后一个决议,决定按照名单上的提议安排青州大小官吏的任命后,终于松了一口气,他放下手中的书札,说道:“诸位如果没有异议,这道任命书我就放下去了?”
刘备看向陈宫,陈宫端坐在旁边,一动不动,看来他是没有异议的。再看向其他文武,也都是鸦雀无声。刘备静待了一时,这才说道:“那好吧,既然诸位都没有异议,那青州官吏安排的事就这么定了。”他将书札拿给旁边护卫,护卫拱手接过,应诺一声,连忙退了出去。他这是要送呈记室,让记室草创任命书,再呈交刘备,刘备复阅点头后,就可下发各郡各县以致各乡亭。
军士刚刚奔下去,厅外又奔进一人。众文武凝目转脸一看,却是吕蒙
吕蒙伤得很重,连月来都是在榻上将养,一直都未能下榻,所以军议之事他是没有参加的。但今日他第一次下榻,却是直奔议事厅而来,自让众文武都是一愣。太史慈等数人与吕蒙平时关系较好的,在突然看到吕蒙来了,还怕他伤况未愈,自不免替他担心。本想上去问候,但此刻议事厅上,诸事严肃,刘备在场,自不能随便走动,只能用关心的目光看看他,又瞅瞅刘备。
刘备看到吕蒙进来,却并无丝毫错愕,只是静待他走到近前。吕蒙虽是刚刚从榻上起来,却梳洗一新,穿上了铁甲,带上了铁盔,腰里也佩戴了刘备送他的单股剑。他一进厅来,两目炯然,挺胸而行,斗志昂扬,完全看不出他是刚从病榻上起来的他的右腿胯上原来被文丑一枪扎中,差点挑断了筋骨,本以为对行走会有障碍,只没想到,他此刻每跨出一步,却都是铿锵有力,一点也不显出趑趄之态众文武看到这里都是惊羡的神色,刘备却是放心的暗暗点头。
吕蒙到了近前,将扶剑的右手同左手一抱,作了一揖,拱手道:“见过使君”
刘备听到他中气十足的腔音,点了点头,笑道:“子明,你的伤都好了吗?”。
“谢使君关心”吕蒙说道,“蒙的伤已完全康复了”
“好好”刘备连道两声好,说道:“大伤初愈不宜过度劳累,子明你要是没事的话就先下去吧,等会我再去看汝。”
“吕蒙有话说”吕蒙听到刘备一说,眼睛一急,脸上一红,腔调也变得有点生硬了。
“有什么话你就说吧。”刘备也并无奇怪,随口一说。他来了要是没有事,那才叫奇怪呢。
在看到刘备点头,吕蒙胆子也壮了起来。他将手再次一拱,说道:“敢问使君,我姐夫邓当从江东千里追随使君到此,历经大小数战,不说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吧?可使君为什么在他一死,就急着把他带来的江东之弟并合给其他将军?”
此话一出,都是一嘘。太史慈恨不能上前扯住他,让他不要再追问下去了。要知道,这事是军师提议,刘备点头同意的,虽还未下文,但也算是拍板的事了。他这样当着军师的面问出来,岂不是明摆着要反对军师的意见,不满刘备的命令么?但他话已出口,那还有什么办法?只希望刘备不要一怒而罢斥他才好。其他知道内情的,自然无不是替吕蒙捏了一把汗。
刘备偷偷看了陈宫一眼,只见陈宫脸色也是霎间变得铁青,却是一时未曾发作。对于这事,其实正如外面所说,此事正是军师提议,刘备同意的。不过,刘备却也是迫于无奈,不得不答应的。邓当一死,军师就不停找人向刘备建议,让将邓当留下的江东子弟或者解散了,或许并合给其他将军,不然一军无将迟早见乱。
刘备自然明白陈宫的苦心,但他之所以迟迟不做决定,那是因为他早已做了决定他是准备等吕蒙伤好了后,然后宣布将邓当旧部交与他的。所以,每当陈宫使人来问,他都是借着各种借口,不是推说就是喝骂,将事挡了回去。可一挨数个月了,吕蒙还在榻上养伤,而军师见此事就这样拖下去也不是办法,所以自己亲自来找刘备,跟刘备谈了。刘备自然不能以一个小小理由而不听从军师的意见,再说,这事外面议论好久了,众将难安,他也就不好不答应了。
虽然这事答应了下去,刘备却故意卖了个小聪明,他不将正式的文书放下去,却先把风声放了出去。这样,风声一到吕蒙耳里,吕蒙自然焦急了。要知道那可是他姐夫的心血,现在他姐夫死了,他总不能把他姐夫留下的这点心血也送了出去吧?所以吕蒙听到消息后,二话不说,火急火燎从榻上起来了。当然,他的腿上的伤口毕竟太重,一时也未能愈合,自然不是他所说那样已经完全康复了。
但他为了不让众人看出来,所以适才一走进来,却故意把步子走得很是端正,完全让人看不出一丝破绽。殊不知他脚步铿锵,跨度太大,大腿上刚刚稍微愈合一点的伤口也就被这股大力给扯开了,此刻早已是缓缓淌出血来。虽是火辣的不停传来阵痛,但少年吕蒙却兀自强忍着,没有丝毫退缩刘备虽不能知道这些隐情,但到底也能猜得出来。要知道,他昨天还去看过他,他的伤有没有完全好,刘备是知道的。但见他为了维护邓当留下的这点心血,而不惜带伤而来,敢于据理力争,也就能看出他的这份决心和勇气了
不过,此事是刘备先前答应下来的,要是又当着陈宫的面给反驳了,那叫军师的面子放在哪里?看来要想顺利将兵权交给他,先得让陈宫自己说出来才是。刘备想到这里,说道:“邓当的事我已经决定下来了,你还有何异议?”
“我不服”
吕蒙也是急了,忘记了自己的身份,跟刘备犟了起来。
“大胆”刘备一啪木案,四座皆惊
旁边太史慈赶紧站起来,说道:“吕蒙,这事乃使君做的决定,不可乱说,快谢罪退出去。”太史慈也是急了,为了他这个小弟的莽撞,他也是抹了一头的冷汗
陈宫听到吕蒙一说,脸色更是铁青,本欲发作,但他想想,跟这少年又发不起火来他到底还是对吕蒙平时所表现的胆识和勇气还是很欣赏的,他见刘备脸色黑了下来,也不忍刘备责罚他。
他赶紧站起来,小心说道:“吕什长,我也知道你此刻的心情,明白你的心思。可你要知道,自你姐夫邓当一死,全军便已无将。兵法有言,兵不可一日无将,更何况是数个月我见这些士兵无人管束,久在城中只怕扰乱居民,故尔这才向明公提议,把这些江东子弟或是解散,或是并合给其他将军。所以吕什长,你要明白明公的苦心才是,这可是为了大计考虑啊。更何况,明公对邓当将军的功劳哪是轻易或可忘记的?就在你伤重之时,明公可赏赐了不少财物给了你家人,更说要赡养你的母亲。”
“这……”吕蒙一听,身躯微微一震,脸上青筋直绷。他看了刘备一眼,说道:“可我,那些都是我姐夫的旧部,我岂可忍见他们就这么分散了?我想,我是想请使君将我姐夫昔日的旧部都分给我,这样他们也就不用分开了。”吕蒙说到这里,脸色不由一红。要知道,这些人马虽是邓当的,但邓当即死,那刘备就可有权随便处置。他这样一说,自然是明摆着向刘备要兵了。虽然他姐夫死,他这个做舅子的承继姐夫的人马那也是寻常事,但这可是他自己伸手要。这样一来,说的好听点,那是毛遂自荐,说的难听点,那就是自己要兵权,可是军中之大忌了。
陈宫听到这里,终于听出名堂了。敢情你反对此事,原来是你自己想要兵权,要当将军呐再看刘备,却是脸上一黑,说道:“这事已经定了下来,岂容你说更改就更改?更何况,此事我已经交给军师去办了,我已经不理了,你别来问我”刘备这么一说,陈宫差点栽倒。他也没想到刘备居然把这事推给了自己,自己倒成了挡箭牌了?陈宫把目光偷向吕蒙,果不其然,吕蒙的眼睛正向他射来。
陈宫心里微一算计,暗道:“我原本也是害怕这些散兵在城内滋事,这才劝明公将他们尽快并合给各位将军。既然吕蒙他想要,我何不做个顺水人情送给他?更何况,我看吕蒙这小子虽年轻调皮了点,但到底经历多了就会长大,我看他将来前途定然不可限量,虽五千兵马亦不为多。既然如此,倒不如成全了他。再说啦,这些本来就是他姐夫从江东带来的子弟,算是还给他就是了。”
陈宫想到这里,向刘备拱手道:“明公我看吕蒙多立战功,到现在还只是一个小小的什长,不足以以劝后进。依某意思,不如赐吕蒙假司马之职,代领邓当原部人马,以奖其功,还请明公恩准”
刘备早等陈宫这句话了,听他一说,自然满意。但想吕蒙突然跃升假司马之职,不说难以服众,更容易让吕蒙心生骄傲,所以听到陈宫一说,仍做思考之状,一时不语。
下面站着的吕蒙也没想到陈宫会当面给他求情,一扫先前对他的误解,自然对他是心存感激。但听陈宫一说,刘备许久未开口,不免心里着急。他倒不是惦念那‘假司马’之职,倒是他怕姐夫的人马外流了,到时可就对不起姐夫的在天之灵了。
但见刘备沉思了一时,这才说道:“好吧既然军师当面求情,那我就同意了。只是,吕蒙虽屡立战功,但他有时行事不免轻浮,恐难驭众,要是把邓当的人马交给他,他反把这支人马给教坏了,那就不是事了所以,我虽同意将邓当旧部交给吕蒙,但吕蒙你要记着,我随时都要检查你的军营,若发现军士在营中乱奔,无故喧哗,不听号令,那就别怪我随时把你手上这支人马要回来”
吕蒙听刘备同意了,自然无不答应,赶紧拱手而谢。刘备点了点头,看他腿上有点发抖了,知道他是创口处肯定又痛了,他赶紧手一挥,无意说道:“好了,你先下去吧。”吕蒙应了声诺,脚步轻浮的下去了。刘备看他走路的动作,不免担心:“毕竟还是一个少年,他可不要辜负我对他的期望才好啊”
陈宫看到吕蒙轻快的走了出去,再看看刘备的眼色完全没了怒意,不由问自己:“怎么着,看来好像是我被他们给下了套?”他这么想着,很是郁闷的再次看了一眼刘备。
这时,刘备眼看将吕蒙的事处理好了,神色自然也就轻松了。在开完紧张的会议后,刘备不即散去,想要说两句轻松的话,算是解解气氛。他将身子缩了缩,卷了卷袍袖,说道:“我等自八月来青州,虽不用多少时间就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