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扬帆大明-第8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是在表彰有功之人。
唐宁波出任新疆总督有点出人意料,不过也表明了朱显波继续在新疆保持影响力的决心,一个将军换一个将军,新疆还是要以武制衡临近诸国,当然朱显波还有两外一个想法,那就是等稳定里西伯利亚,戚宏亮和唐宁波这两个同届武状元和榜眼两翼齐飞,从陆路、海路同时向西亚、欧洲发起攻击。
当然这是朱显波的想法,时机不成熟,朱显波绝不会轻易暴露出来。唐宁波的远调就让公孙乐的压力增大,他必须尽快的将雅克萨、雅库茨克和贝加尔湖串联起来,这样西伯利亚行省才有意义,他这个总督才名副其实。
总之朝廷上下一片欢腾,虽然也有个别人不如意,但改变不了潮流,所有的人都在称颂皇上英明。尤其是那些常年未曾调动的老家伙,把朱显波的重视民生政策一再加以宣传。甚至连批准古步逸去东北种土豆都被说得神乎其神。
所有人都高兴了,皇上也高兴,皇上高兴当中李自成自然也不能扫兴,而且不用回新疆了,夫人和儿子都十分高兴,他也只能叩头谢恩。
很快朱显波又召开政务院会议,将首相和两位副相主抓的工作进行了安排,徐光启自然负责全面行政督导和分抓科技部,王诚恩分管礼部、吏部与筹建中的大学;刘立洋分管兵部、工部、户部。由于刘立洋分管三部,实际上李自成这个兵部侍郎算是半个尚书了。
李自成的内调看似削弱了新疆的力量,其实为大明的军事强盛又增加一根栋梁。作为年轻的军事家河杰出的将领,以及国亲的身份,他今后在兵部开战工作对大明的整个国防是大大有好处的。朱显波既可以防范边疆的不稳,又可以充实中央力量。
封赏完朝中百官,朱显波又很快做出了另外一个举动,封已经完婚的大皇子朱朝阳为汉王,其意不言而喻,让朱朝阳继续追随自己的梦想,超越秦皇汉武。在朱显波看来,儿子已经十七岁了是时候建功立业,树立自己在朝廷的威望了。朱朝阳也早已跃跃欲试,朱显波想着现在京师附近磨练,等有点经验了再随队远征。
接下来就是对各地方官员的封赏和嘉奖,大部分行省的行政长官和驻地总兵都被轮换。年长的洪承畴被调回京城,闵应元接替其成为蒙古总督,原新疆总督李自成的副将柳水龙调任两江总督,协助公孙乐对抗俄国人。自此大明的北方形成一个以巴彦淖尔为圆心的半扇形状。
何时能完成一个扇状甚至一个圆就要看公孙乐在东北到贝加尔湖一带的行动成果了。当然朝廷接下的半年招募垦荒者也是个关键。好在大明的海外贸易和各附属国的进贡已经日本、九州、马六甲等地的殖民通知能为大明赚不少钱。李自成抄了图尔珲台吉也搜罗了不少金银财宝。加上方诚一个冬天种植的大棚蔬菜,削掉成本也能进账上百万。
再加上去年下半年,户部削减了各部的开支,七拼八凑倒是攒了不少钱准备应对。关于修建定居点和募集垦荒者,朝中许多大臣是持反对意见的,但这些年来朱显波在哈密,在两江流域在蒙古的成绩让他们也无法公开反对。
第261章 特殊任务
( )随着朝廷封赏各地方官员的诏下达,大明境内的公务员们一片欢腾。多少年了尽管皇帝带领着他们一直在前进,唯有这次是钱进。朱显波开始尝试后世的高薪养廉,这太平盛世的,皇上又给加封了,再不好好干就只有等着被清理出公务员队伍。
朱显波的想法就是不管是要进行政治改革还是进行军事扩张,稳定公务员队伍是第一位。接下来就是在适当的时候奖赏立功的将士和提高部队的待遇了。
随着季节的变化,春暖花开,方诚的上林苑也逐渐减少了蔬菜的种植。经过五个月的销售,上林苑的一百来亩蔬菜瓜果地,包括开放农家乐,方诚在过去的一个冬季为朱显波攒起一百二十万银元。为奖励方诚,朱显波拿出了其中十万银元奖励给方诚和他在菜园子的锦衣卫兄弟和菜农们。
并嘱咐方诚夏季减少产量保持宫廷供应即可,等到冬季可能会有人学样开战大棚蔬菜种植,因此要做好的充分的竞争准本,降低生产成本的同时提高产量和蔬菜的口感、卖相等。在朱显波看来,没有三年时间,仿效者是无法达到上林苑菜园子这种状态的。当然有更多的学会大棚蔬菜种植对提高大明老百姓的生活水平也是有好处的。如果保鲜技术过硬说不定还能出口到日本和东南亚赚一票。
剩下的一百万银元陆续的给了户部,户部管家庞清广对于皇上变戏法一样的出来这么大量的银元十分吃惊。尽管他多少已经猜到一些了,但还是十分心的询问朱显波该钱的用处。朱显波当然不想挪作他用,除了支援军垦,就是造船。
开春以后另外一个好消息就是吴宝定主持修建的护城河排水、排污工程已经基本完工。陕西布政司和长安知府衙门已经经过验收,工部也派员考察了这项工程,工程设计和工程质量得到了肯定,只等春雨的检验。朱显波很是高兴,这个吴宝定应该有点真本事,后世在建筑师在明朝应该能发挥作用。
于是一纸调令,吴宝定调任工部都水清吏司主事,正六品,策划京师的改造和修缮计划。对于吴宝定等四人来说无疑是最高兴最理想的状态了,来大明朝一年多时间,就有人官至正六品,四个人还齐聚京城,今后也好互相有个照应了。
而经过姚启圣的不懈努力,出现在日本东北部的叛军陆续被剿灭,日本又重新完全回到大明的统治之下。祖大寿想留下姚启圣协助治理日本,朱显波当然不能同意,这个帅才用来对付手无寸铁的日本民众似乎不妥。与李自成相似的是姚启圣的果断杀伐。
这一点也没少招日本人恨,尽管日本的地方武装已经被彻底摧毁,但忍者无处不在,为了姚启圣的安全,朱显波也不能把他长期留在日本。姚启圣回国后,朱显波并未让他停歇,而是去了天津港,到水师大营报到,负责水师训练等日常工作,相当于陆军得中央将军。在朱显波看来,大明帝国要争霸天下,还是主要依靠水师。
临行前朱显波把姚启圣叫到了宫里。
“惠和你也不了应该考虑要个孩了。”作为皇上和惠的半个养父,对于这个郡主确实也十分心疼。
“谢皇上关心。微臣当以国家为重,会在适当的时候考虑家事的问题。”
“别跟朕打马虎眼,惠也算是朕的半个女儿,让嫁给你是为了图个好前途,享享福,你可不能让朕失望。还有知道朕为什么让你去水师吗?”
“吾皇雄心万丈,志在四海,启圣岂有不知。请皇上放心,臣一定竭尽所能为大明危朝廷拓展海域。”
“嗯,朕把两个武状元一个放到了马六甲,一个放到了新疆。朕希望你将来战事一起,无论海路还是陆路都能替当先锋。所以去了之后要和上次一样谦虚的学习,早日成为一个武双全、水陆两栖的帅才。”
“皇上雄才大略,微臣一定肝脑涂地追随皇上。”
“朕叫你不是想听你说好听的宽慰朕,而是要告诉你作为一个帝国的军人时刻不能忘战,忘战必危。不管你身处何处都要始终牢记朕今天跟你说的话。无论是枪炮战斗还是政治战争,你都要时刻准备着,心应对。另外朝阳很想出去锻炼锻炼。朕把他给你了!”
“皇上。。。”姚启圣万万没想到,皇上还有这么个特殊任务。要说打兵打仗,他姚启圣眼睛不眨跃马就能上阵。这大皇子可不是那么好带的。毕竟他身系江山社稷,很有可能是将来的大位继承人。严了不行,松了更不行,饿着了不行,伤着了大家更是要跟着倒霉。
“你放心,朕的这个儿子大难不死已经有过一回了,他从习武,朕相信一般的枪林弹雨他能挺过去的。主要在平时要将你带兵打仗的一些宝贵经验,和你对江山、社稷及战争的一些看法教授给他,让他早日成才。当然也不能放松对他的管束,如果朕听到有什么不好的谣言,朕不会轻饶你。”
“皇上,臣听说汉王殿下聪明好学,从学习武,只怕早已超越微臣了。让他跟随微臣只怕学不到东西啊。”
“不许推卸责任,与公你是朝廷大臣,培养后备将领辅佐君王是你的职责。于私你是他姐夫,姐夫带弟,你也推脱不掉。当然朕也会跟他讲明白,绝不允许以汉王身份欺压军营将士。你就按照平时严格要求属下的做法就行了。有什么治不了的,朕给你圣旨。”
“微臣遵旨!”
代完姚启圣,又把朱朝阳叫来。
“你不是整天想着上前线吗,这次姚启圣回来,朕想让你跟着他去水师锻炼锻炼。”
“姚启圣?为什么不是李大人啊?”
“李大人现在是京官了,你在这京师里呆着能学到什么东西啊。再说了那姚启圣论行军打仗绝对不输给李自成,甚至又过而不及。”
“真的吗?朱朝阳显然对日本归来的姚启圣不是很熟悉,这也不能怪他,这么大的年纪肯定是京官们说的多。
“你光知道李自成最近在新疆打了胜仗,可你知道新疆是谁拿下来的吗?正是他姚启圣。日本东北世家伊达政宗也算是一代名将了,在姚启圣手下走不过两个月。朕让你跟着他学习还有个优势,就是他比你大不了几岁,又是你的姐夫,虽然没李大人那么照顾你,但是肯定亏不了你的。”
“儿臣谢父皇。”
“先别急着谢,朕还有话要代。你既然是去学习的,去锻炼的,那么就要忘记你汉王的身份。如果朕听说你在军营里利用汉王的身份不听管束的话,朕决不轻饶。”
“儿臣明白。”
“出发之前去跟你娘道个别,如果条件不允许就不要带薇月去了,别忘了去跟李大人解释下。你下去之后就准备准备,四月份去天津找姚启圣报到。”朱显波还是给朱朝阳留了一个月的空挡,一来新婚夫妻要蜜月,二来自己还得回去做朱丹的思想工作。
朱显波之所以这么急把朱朝阳送去军营,他觉得是时候考虑继承人了。如果朱朝阳是可造之才,那么储君应该是他。尽管朱显波知道人治国的重要性,但作为一个称霸一方的帝国君主,身上那种霸气不能少,更不能优柔寡断。
第262章 汉语大赛
( )1645年六月初六,礼部筹备近半年的世界汉语文化大赛在明京师如期召开。。fsktxt。com 牛bb小说网由于有皇上的鼎力支持,以及德妃张蕾的全程参与,大会可谓盛况空前。
整个比赛分为文章、书法、诗词、歌舞以及演讲五个组,分别进行比赛,所谓文章组就是和大明三级科举差不多,以考场现场命题作文,然后评出优劣;书法组自然以毛笔和宣纸作为比赛工具,书体不限;诗词组则需要通过情境背诗或两两对词或者对对联定胜负;歌舞则必须是配以唐诗宋词元曲之类的歌配舞或者中国乐器独奏。
由于全部是外国人参加,而且奖金丰厚,只要是有组织的参加比赛明廷负责全部费用,一时间京城各国使节馆、驿站人满为患。根据粗略通知,参加比赛的选手有来自日本、九州、土佐、琉球、爪哇、邂逻等三十多个国家的六百多名,南亚及欧洲数国也派员观摩。
为了彰显朝廷对此次大赛的重视,朱显波下令禁军对有所外国人居住的驿馆、客栈都增加了二十四小时守卫。并亲自出席了开幕式,并承诺主持最后的各项决赛。张蕾则当仁不让的成了本次大赛的总评委,而柳春燕和那些先期来到大明的外交使节和工作人员也被要求参与组织大赛。
为了扩大影响,礼部将正式的比赛场地设在了午门外,类似以前的比武式擂台,擂台北侧是皇上和德妃娘和诸位评委的座椅,南面是参赛选手的座椅和准备去,擂台下四周搭起来无数凉棚座椅,邀请各国在明使节,以及科技部的诸多欧美科学家等参观比赛。
当然朱显波是没兴趣全程观看比赛,一来他平时对那些诗文就不感兴趣,只有当初上大学泡妞的时候抱着唐诗宋词猛啃过一阵。二来老外的水平本来就不高,因此从纯艺术的角度来讲也是很难接受。但为了避免这些评委们和朝中官员们也产生和自己类似的情绪。
朱显波又给大家下了个死命令,户部尚书必须参加三场以上单场比赛的评审,侍郎必须参加五场以上的评审,礼部官员则必须全程参加。如此一来,汉语文化大赛的规格就得到了保障。
几天比赛下来陆续有人被淘汰,这些人倒也不气馁,因为对大部分人来说能来参赛就已经是高人一等了,在眼下大明帝国统治着东亚、东南亚,能参加汉语文化大赛的自然成了所在国政府的座上宾。
很快就要决赛了,张蕾来请朱显波。
“你不去看看真可惜,这次书法组合诗词组有不少高手。他们的水平比你肯定强。”
“你少胡咧了,朕虽然不是明朝人,到底也上过大学,文化功底可不差。”
“水平高下,你去看看不就行了。
朱显波尽管深表怀疑,但张蕾三番五次要求他出席最后的决赛,他也按捺不住,只好参加。有了皇上的亲临,那些参赛者们个个一场兴奋,围观的百姓也越来越多,朝廷无法,只得加派禁军并临时抽调数百锦衣卫分驻京城各要害处。
枯燥的八股文,朱显波可不想参合,让评审们去定成绩,书法和演讲朱显波倒是很感兴趣,但都不精通,怕献丑,唯独张蕾说这次的诗词比赛选手水平很高,朱显波很想见识下,如果过真如张蕾所说,俺么这些年来推广汉语文化也算是没白费,如果张蕾是诈他前来助威,回宫后少不了又要在床上惩罚她。
于是张蕾吩咐把诗词组放到了最后面,前面文章、歌舞比赛,朱显波借口离开数次,等待诗词组决赛了,张蕾跑到朱显波旁边看住了他。
此时已经日上三杆,四名参赛诗词选手在擂台中央坐定,礼部尚书王诚恩走向场中央“诗词决赛现在开始第一局,应景背诗,就以太阳为题。不管五绝还是七律或者长短句,只要含日即可。”
只见排在最左边的起身朝四周看了看便张口道:“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
“好!”台下观众有人起哄,在老百姓看来,虽然这不是自己做的诗,但从一个外国人嘴里念出来已经不容易了。
朱显波有点无奈的看看张蕾:“不是,这就是你说的水平?”
“这才第一局,你慢慢看啊。”
“好好好,朕倒要看看他们还能背点啥。”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又一名选手背出了王维的《使至塞上》。不错啊,看来还是大唐的诗人吃香,评委和观众们都觉得不错,唯独朱显波觉得无趣,他一个后世之人,那个时代十岁孩童能背唐诗三百首呢。正欲转身离去,又被张蕾拉住。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是杜甫的《绝句》,还算不错,这首比起王之涣的《登鹳雀》要冷门多了。
“这家伙叫什么?”
“他是爪哇国的,叫王友兴。”
“名字起得不错,只是这样比试怎么能分出高低啊?”
“你先耐心的看嘛。”
“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第四名选手站起来背诗了。场下掌声不断,确实不错,四个人第一局表现的都很不错,几乎不带停顿,四首含日的诗就背了出来,看来这些选手对唐诗很娴熟。只有朱显波眉头紧锁,这也太无聊了,这算比赛吗?还是世界性的大赛。。。不由得东张西望,突然眼睛定格在那擂台四周用来装饰的芍药花上。这花开得真美,要是真有才情应该表扬下这芍药花才对。
于是朱显波起身朝王诚恩招招手,王诚恩快步跑过来:“皇上,又和吩咐。”
“这么个比法,怎么分胜负啊。换个主题,让他们以芍药花为题,现场作诗。”
“啊?王诚恩有点为难“皇上这老外学诗歌本来就是个爱好,要现场作诗只怕要出丑了。”
“是啊,是啊,皇上,他们可都是外国人啊。你就别为难他们了。”旁边的张蕾连忙帮腔。
“啊什么,就以芍药花为题。半个时辰为限。”说完得意的看着张蕾。那意思你不是说他们诗词不错嘛,要是做不出来,看我回宫怎么摧残你。
张蕾小嘴一撇,不理朱显波“王大人,照皇上的旨意去做。”
只见王诚恩快步来到场地中央:“诸位选手,皇上有旨,令你们四人以芍药花为题,现场赋诗,半个时辰为限。”
王诚恩这么一说,评委席和场下观众一阵骚动,懂行的人知道**要来了。看热闹的人知道出洋相的机会大增。
只见那四名参赛选手倒也不紧张,纷纷站起来身来,向擂台边的芍药花走去。你要光看背影,说不定还以为他们是李白、杜甫呢。
场下的观众也跟随几位选手的身影移动,场面渐渐安静下来。朱显波则眯着眼睛在那里晒太阳,旁边的张蕾心里一方面替几个选手担心,一方面替自己担心,这些选手要是做不出好诗来,朱显波肯定得笑话张蕾。话说张蕾自从领了这么个艰巨的任务之后可费了不少功夫。处处要强的她带动了礼部不少官员奋进。
————————————————————
兄弟们,给点支持!收藏、红票,书评什么都行!谢谢了!
第263 汉语高手
( )约莫过了半个时辰,几位参赛选手在考官的提示下回到座位上,纷纷提笔写字。不一会四人停笔,看来诗都写好了。场下观众早就按捺不住了,纷纷翘首以盼。是时候检验真功夫了。
刘之昊走到最左边的选手面前,只见那选手拿起稿纸大声念道:
“赛时观芍药,怅望频皱眉。
盼眄回眸远,纤衫整髻迟。
重寻春日梦,笑把浅花枝。
卿在花丛住,非郎谁得知?”
“好!!”场上场下掌声雷动,朱显波一听,尼玛,确实不错,这诗虽然阴柔了点,但紧扣赛场气氛,写出了作者的梦寐以求的女人和芍药之间的联系,让人动情。朱显波看看四周,评委们个个都很陶醉的样子,不免觉得有点不悦,这古代人就是不可理喻。
诗歌写得好能咋滴吗,淡定啊。当然这也不能怪大家,一个外国人能有如此好文采实属罕见。
不得已,刘之昊只得摆摆示意大家少安毋躁,毕竟比赛还才刚开始。只见第二名选手不紧不慢的站起来,拿起桌上的宣纸念道:
“闲来擂台赏,赏极蕊珠宫。
叶已尽馀翠,花才半展红。
媚欺桃李色,香夺绮罗风。
每到夏暖日,芳华处处同。”
有点意思啊,朱显波无聊的情绪突然消失得无影无踪,这老外应景不错,看来功底很扎实,场下看热闹的更是十分激动。
等到场下稍微安静下来,那王友兴才站起来,拿着写好的诗词,缓步来到擂台中央,朝四周拱拱手。以每五秒钟一字的速度念道:
“芍药花开上擂台,远渡重洋急来看。
客人不在花常在,更胜青松守岁寒。”
“好!”又是一阵雷鸣般的掌声。朱显波暗自纳闷,不简单,这老外水平高,实在是高,这写出了一个外国人对大明芍药花的热爱,不惜远渡重洋,暗指自己对大明朝廷的崇拜和羡慕。而客人不在花常在,更是表达出了作为一个外国人的遗憾。
是啊,芍药每年都会开,而他自己比赛结束后就要回国,因此只能借着芍药抒怀,希望这芍药花能帮自己守住这份热爱与敬仰。虽然有点酸溜溜的味道,但太应景了,应到每个人的心里去了。
“妙,极秒!”朱显波终于不再吝啬自己的表扬,双手不停的鼓掌。那王友兴见皇上也十分喜欢,自然高兴,再一个双手抱拳向四周作揖,这才慢慢回到座椅上。
张蕾看到朱显波这副神态,连忙打趣道:“我早说过了不错。”
“嗯,是有高人在啊,看来朕错过了不少好戏。”
“知道就好,我们可是花了不少心血在里面的,你倒好能赖就来。”
“呵呵,继续看比赛。”
场上掌声一再响起,刘之昊几次进场提醒大家,这才慢慢安静下来。只见第四名选手站起念道:
“芳景销残暑气生,赛时思事坐含情。
笑对数丛红芍药,犹尝一碗绿昌明。”
又是一副佳作,把春去夏来和芍药比赛紧紧的联系在一起,作者看着这数丛芍药花居然会醉,虽然有点夸张,倒是符合诗人的身份。
经过评委们的紧张磋商、打分,王友兴的诗当之无愧的被评为第一名。朱显波一时兴起,要亲自为王友兴颁奖。
那王友兴也不是等闲之辈,见皇上高兴连忙顺杆爬:“皇上,草民仓促之中,尚未给这诗取名。久闻皇上文武双全,还望皇上赐个名字,草民也好带回家乡去传诵。”
不得不说这王友兴是个极品,自己写的诗,要是能让皇上赐名,那得是多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