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汉贼-第1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盖俊笑笑没有做声,蔡邕也是吓着了,否则以二人关系,何须客套?
蔡邕看着脚边两名死透的家仆,谓众仆道:“他二人是为我而死,好生葬了,其父母妻子皆有蔡家抚养。”
“诺。”
家仆们一脸惨然,他们活着为了什么?无非父母妻子,也许向此二人这般护主而死是一个不错的结果,可……生命只有一次,谁又愿意死呢?
在盖胤的带领下役吏和百姓姗姗回来,一瞅这等血腥场面,一个个手脚冰凉,冷汗迭出。
役吏一面擦汗一面恭维:“盖射虎真个名不虚传。”
盖俊淡淡的看了他一眼,转而望向前面山峰,过了此山即是上党郡高都县。
上党郡属于边地并州辖下,却比凉州第一大郡汉阳繁华得多,据蔡邕称,人口足有二十万之多。并州九郡,总人口七十余万,东部的上党、太原、雁门三郡就足足占了八成五,可以说这三郡是并州之精华所在。
并州胡人繁多,西边有屠各人、羌人、中部有匈奴人、北部有鲜卑人、东北部有乌桓人,对上党、太原、雁门三郡成包围之势,自古以来就有言曰:“中国强则并州安,中国弱则并州喧。”
盖俊看来,此处若能有一位强力人物未尝不能变坏为好,煌煌盛唐即是从这里走出。并州有两大优势,其一地理位置极佳,易守难攻,向东威压河北,向南虎视关中,善取一地,王霸之业成矣。其二诸胡皆骁勇善战,为天下精锐,驱使征伐,对手无能挡也。
高都其名最早见于《战国策-西周策》,寓意为登上高耸的太行山后首个都城,再往前便是长平。
说起长平,不得不提长平之战,此战可谓古今最著名的战役之一,以赵军失败、四十万将士被秦军杀戮而告终。是时嚎声遍野,尸骨如山,血流成河,惨绝人寰。
数百年岁月沧桑,白起坑杀赵卒的杀谷仍然浸透着萧瑟的沙场气息。
盖俊一边缅怀吊念一边总结得失,此役有廉颇“不若则能避之”,用“坚壁不战,以老秦师”的经验:有白起“能而示其不能”,诱敌深入而出奇兵致胜的经验;有赵括“纸上谈兵”,逞强浮躁而身亡误军的教训;有白起“暗抵长平,易主将而保密”的经验;有赵括“盲目冒进,忽略粮道”的教训;有白起“诱敌深入、围而不歼”的经验。
吊过长平后,过浊漳水南源,上党郡治所长子县已是历历在目。相传长子为远古时代尧帝的长子丹朱封邑,周时为辛甲封地,秦为上党郡治所,汉承秦制,一直沿用至今。
距城越近,行人越多,百姓瞧见蔡邕刑徒扮相,赶忙跑到一边,生怕沾染了晦气。蔡邕一开始或会气愤,然而一路行来,他已是习惯了。
盖俊正觉干渴,就见一个花甲老人背着竹筐,一股水果特有的清香从里面散发而出。
盖俊出声问道:“那老人家,果子几钱?”
花甲老人转过头,一张晒得黝黑,皱纹纵横的脸上显出迟疑,迟迟答不上话来。
“又非不给你钱,你怕甚么。”盖俊边说边掏出一把五铢钱。
老人吓得直往外推,说道:“我这一筐果子也值不了这些钱。”
“给你就拿着。”盖俊硬塞给他。
“那这些果子都给你了。”老人收了钱,把竹筐卸下,用汗巾擦拭着额上汗水。
“我要那么多果子作甚,取几个即可。”盖俊又好气又好笑,蹲下来挑挑拣拣,“我说你这果子……”
老人后脚一蹬,疾逾闪电般冲向蔡邕,速度之快仿若猎豹捕食,哪里像一个花甲之人。
“刺客?”盖俊心下一凉,身形猛地拔起。
十步……
以他的爆发力居然没有追回多少距离。
眼看老人或者说刺客将要扑到蔡邕面前,盖俊从箭袋中抽出一支长箭,向他掷去。
刺客对背后来箭置之不理,任其钻入背部,手腕一翻,亮出一把冒着寒光的匕首。
“唰!唰!”
两个家仆捂着喉咙仰倒,口中发出“咯咯”的声响,目中满是对生命的留恋。
四周百姓踉跄后退,惊恐嘶叫。
清除阻碍,刺客继而直刺蔡邕心脏,这位名震天下的大儒心道一声“我命休矣!”挺直身子闭目等死。
成功在即,花甲老者眼中闪过一丝狂喜,当了一辈子刺客,毫无疑问这人是最有名气者,杀了他,便是死了又有何憾?
“吾当不逊聂政、要离。”
一只黑色的马靴横空而出——
“砰!”
刺客胸口一塌,口鼻喷血的倒飞出去。
盖胤收回大脚,警惕地看向四周。盖俊曾言,他要寸步不离蔡邕左右,追击也不行,以防其他刺客趁虚而入。
“只差一点、只差一点……”
刺客受此重击,却匕不离手,还要挣扎爬起。他不甘心,方才匕尖甚至触及了对方衣衫,就差一点……
盖俊心中暴怒不已,不顾对方老者身份,一刀将其手贯穿钉在地上,腰跨一摆,腿出如鞭,狠狠抽在刺客左耳,刺客脑子“嗡”的一声,翻眼昏死过去。
盖俊怒意稍熄,待蔡邕回过神儿来,问道:“议郎受伤未?”
蔡邕摇摇头,叹道:“又亡二人!为吾一命,到底要死多少人?”
“是我大意了!”盖俊颇为懊恼,前翻二十多个刺客伏于太行最后一座山岭,虽出乎意料犹然不能欺近蔡邕身前十步,他本以为接下来会清闲一些时日,就在最放松的一刻杀手突袭而至,险些着了道儿,想想就觉得窝心。
蔡邕苦笑道:“谁会想到老者竟是刺客。”
第五十二章 朔方
长子北与屯留比邻,而后众人直奔襄垣、铜鞮,铜鞮又名沁县,乃是晋国末代君王晋靖公流放、葬身之地。wWw.三家分晋后,晋靖公被流放到此地,且降为布衣百姓,使晋国绝了祭祀的香火。晋国的历史大幕,就是在铜鞮的土地上谢幕的。西汉著名大儒刘歆曾感慨:“怜后君之寄寓兮,唁靖公于铜鞮。”刘歆身处西汉末,吊古伤今,比照衰晋,预感西汉王朝要重步当年晋国的后尘。
而当今,垂垂东汉,何尝不是又步西汉之后尘?
进入太原地界,盖俊回眸上党郡,感慨良多。
太原治所晋阳。晋定公十二年(前498年),出于将来政治避难需要,赵简子高瞻远瞩修了晋阳城,成为赵氏家族的“避风港”。但是对此举,孔子颇多非议,故书于《春秋》:赵简子入晋阳,乃蓄意叛君。人臣之罪,莫大于叛逆;赵简子修筑晋阳早有叛晋之意;最后的三家分晋之祸,实始于此。
晋阳又是汉文帝龙潜之地,因为汉文帝即位之前,在晋阳足足做了十七年的代王。
后世,将有一支李姓人从这里走出,建立起一个毫不逊色于强汉的庞大帝国。
它的名字叫……唐!
晋阳之后,一行人翻越句注山,抵达雁门郡的雁门关,当年汉高祖刘邦伐匈奴,逾句注,困于平城,说的就是这个地方。
雁门关依山傍险,高踞勾注山上。东西两翼,山峦起伏。山脊长城,其势蜿蜒,关墙雉堞密集,烽堠遥相呼应。
“天下九塞,雁门为首。”名副其实。
赵国大将李牧常驻雁门,凭借关城之险,击败匈奴十万人马。
西汉名将李广、卫青、霍去病曾率兵和匈奴在此廖战,大获全胜,威震塞外。
一路北上,临近云中郡。
即将离开晋地,众人心头涌起别样的感觉,再往前,就是另一种文明的生活方式了,与农耕文明相对立的游牧文明。
战国时,赵武灵王励精图治,胡服骑射,其先于河西筑一大城,未就即有一厢崩塌,终不能成,于是改筑于阴山河曲。占卜选址时,昼见群鹄游于云中,遂于其下筑城,取名“云中”。
目下正是草原一年中最美丽的时节,层层波浪荡漾在翠绿如织的无垠大地上,仿佛从天边一直铺排过来。左侧山冈有一群散开的羊低头吃草,牧羊人歪斜在草地上晒太阳,口中哼唱着那似乎恒古以来就存在于草原的小调。
午后,红日高悬天顶,草原上却沥沥啦啦地下起几滴小雨,闪电如同极光般直插大地,又极速地收回。来自中原的赶路人,哪里见过这等景象,心中充满敬畏。
黄昏,雨势减止,众人抵达县城夜宿,次日继续起行,跨云中,便是五原郡。
盖俊置身宁静而安和的草原,信马由缰,思绪飘飞。
“五原……”
“战神吕布的家乡呵!”
想到这里,他回身看向守在蔡邕身旁的盖胤,年来盖胤有意蓄起胡须,令他略显敦厚平凡的脸增添了一丝成熟气息,八尺身材极尽雄壮,予人以无穷的压迫力,蔡邕夸其有樊哙之勇。这已经是他首次听到如此评价了,袁绍也曾说过,虽然其语多是恭维。
“二人碰撞,谁将获胜?”
盖俊摇摇头,驱散了此等荒唐想法。
朔方位于五原左侧,他们历经上党、太原、雁门、云中、五原等郡,整整绕了并州大半圈才抵达目的地,其实从上党或河东经西河郡直接穿过去显然更近,然而河西乃是南匈奴单于王庭所在,郡内胡人众多,极易发生意外。他们选的这条路远是远了些却安全。
朔方郡土地广袤,人口稀少,仅两千户不到八千人,分部在六城,当然了,这是在籍人口,罪犯及屯兵不算在内。
罪犯不仅承担非常多的杂役,还需乘塞守烽,防御胡人,蔡邕凭借名人效应避免杂役加身,然充当边卒的命运则逃避不了。
蔡邕思想具有典型的儒家风格,强调华夷,认为中原安定,四境必安,而今成为边卒,可谓命运弄人。
盖俊本待立即返回,从朔方太守那里得知阳球贿给金钱,令他毒死蔡邕。盖俊听了勃然大怒,他解决掉两拨刺客后路上再无打扰,以为阳球计穷了,哪曾想对方一计不成又生一计,多亏朔方太守为人正直,不为所动,反而如实相告,不然蔡邕危矣。
盖俊又留下小住三日,见无甚动静,加之朔方太守对蔡邕颇为重视,保护得当,才决定返程。
立身静谧而安宁的自然画卷中,背托苍茫古城,盖俊取来蔡邕爱琴,十指弹动,清淡、深远、悠长的曲意顺着指尖淌出,一顿一错的琴弦三叠而上,听者心头无不升起一股苍凉之感。
再没有哪首曲子,比《阳关三叠》更适合此时。
蔡邕泪如雨下,遥望南方,半晌方收回眼神,问道:“此曲何名?”
“就叫《朔方曲俊摇摇头道,原名《阳关三叠》与此地不符,唯有弃用。
“此曲乃是子英所作?”蔡邕大为感慨,盖俊少年俊杰,怀文武异才,虽于经学一道不甚钻研,然而世事轮转,变乱渐生,博士无用,未来能有大成就者,必是此等人无疑。
“子英,我知你和琬儿两情相悦,我亦早已把你当成我婿,如今我在这里守烽赎罪,唯有家人放心不下。她们……就托付给你了。”
盖俊一脸郑重,没有千言万语,只是重重道了一个“诺”字。
“这是我给妻女的家信……”蔡邕将手中帛书交给盖俊,挥挥手道:“走吧、走吧……”
“议郎暂且屈身于此,不出三年,议郎必得旋返。”盖俊掷地有声道,他下定决心回京后无论如何也要想办法为蔡邕洗脱罪名。
“走吧、走吧……”
盖俊一咬牙,翻身上鞍,策马向西。盖胤向蔡邕抱拳礼别,跟随其后。
蔡邕目送着二人远去,直至再也看不到人影,才叹息一声,抱琴回城。
第五十三章 巅峰之战
二人无牵无挂,催马狂奔,行速数倍于来时,这日到达五原郡临沃县,辽阔的草原上,突兀而起一群错落有致的山峰,那一座座山峰似盆景,像雕塑,形态各异,色彩斑斓,气象万千,盖俊突然起了兴致,携盖胤入山狩猎。
盖俊在山下问过人家,答曰此山无名,然山中随处可见数百上千年的古榆树,或直立参天,随风摇曳,或屈曲盘旋,老态龙钟,似乎证明了它的岁月沧桑。
两人冲到半山腰,各自略有收获,一声脆鸣从左方山峰传来,响彻山谷,久久不散。
盖胤指着天空说道:“小族叔,快看,有雕飞来。”
“雕之高、雕之速环宇第一,常闻胡人有射雕手,真是佩服啊!”盖俊望雕兴叹。
“射不住吗?”盖胤问道。
“若飞低一些,或可一试。”
接着盖俊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他所言竟成真,大雕似是寻到猎物,一侧身子俯冲下来。此次机会千载难逢,他快速抬起二石强弓,微微上倾,锁住大雕,随着“嘣”的一声响,大雕哀鸣跌落。
“咦……还有人?”
二人面面相觑,露出惊讶之色。盖俊确实射中,可同时又有另一支箭钻入雕身。
“此是小族叔首次猎到大雕,我去为你取来。”盖胤话音方落,拔腿冲出。
“射雕者必为勇士,若投缘,不争又何妨?”盖俊射落飞雕,心情大畅,跟了上去,不过盖胤冲之甚急,眨眼间就消失在茂密的树林中。
盖胤三绕两绕,来到大雕落处,只见一人弯腰去拾雕儿,忙喝道:“等等……”
那人慢慢直起背,盖胤左眼角不由跳了跳,此人年龄和他相仿,二十岁上下,身高八尺余,容貌充满粗狂美感,鼻梁挺拔,额头甚宽,炯炯双眸自然流淌着一股舍我其谁的豪气。
盖胤自幼强勇,难逢敌手,还从来没有人带给他这么大的压力。
那人凝视盖胤良久,声硬如铁:“先到者得,这是规矩。”
盖胤微微眯起眼睛,手握刀柄。他不是喜欢惹事的人,但对手难求,今日不出刀,日后定然追悔莫及。
那人露出讽刺的笑容道:“想动手?”
“切磋一下,胜者得雕。”盖胤拔出上血,缓缓说道。
“好刀。“那人眼眸一亮,继而拔出腰间佩刃,身形一弓,伴随着一声长啸,长刀化为一道青光向盖胤头顶落下。
“咣当……”
盖胤鼓足气,挥刀上撩,与来刀猛地撞上,人影乍合骤分,皆向后弹去。
二人回力甚快,再次疾逾闪电般对冲到一起,刹时间四周到处回荡着刺耳难耐的金铁交鸣声。盖胤所持上血乃是百炼刀中上品,一般兵器沾上就折,而对方不惧碰撞,因此可知他手里兵刃非是凡品。盖胤不忧反喜,这样更好,他不愿占兵器的便宜,免得胜之不武。
盖俊终于赶了过来,看着盖胤涨红着脸与一个高大青年厮杀成一团,目瞪口呆。他尚是首次看到盖胤施展全力和人对战,当真是凌厉刚猛,气势滔天。
“这人是谁?”同时一个疑问浮于脑海。
就在盖俊愣得出神,场中形势一变,那人攻势越来越猛,盖胤渐渐落入下风。
“咣当……”
那人眼中爆出浓浓战意,一个垫步,长刀带着劲风扑面而来斩向踉跄后退的盖胤。
盖胤后脚蹬地,暴喝一声,有若惊雷,双手握刀如泰山压顶一般劈了回去。
又是一声巨响,盖胤口中溢血,那人揉身而上,跃起旋转劈斩,刹时火星四射,盖胤连连后退卸下刀上巨力,那人得势不饶人,旋身再斩,如此再三,逼得盖胤捉襟见肘,脚下不留心绊到落叶下的树杈,整个人如山倾倒。
盖胤心绪平静如水,就地一滚,对方长刀空中一止冲势,如影随形追上他。
收发自如,对手武艺确实高的出奇。
盖俊心里暗暗叫遭,才举起弓,场中又发生了戏剧性的一幕,盖胤避无可避,慌忙间以刀抵挡,那人佩刃竟一触而断。他的刀虽是宝刃,终究不及上血,连连硬碰已经到了极限。
盖胤翻身而起,面对持着断刃的对手,一个踌躇,那人反应极快,大腿一摆,狠狠扫在上血刀柄环首上,盖胤握持不住,上血化作一道血虹刺入远处一棵大榆树上,入木三分。
“白痴……”盖俊暗骂。
那人并未进击,低头瞅了瞅手中断刃,弃到一边,又斜睨一眼手中持弓的盖俊,神情傲然。
如今两人都是赤手空拳,正合盖胤之意,遂捏紧鲜血淋淋的右手,双腿发力前蹬,一拳既出,劲如崩弓,发若炸雷,刚猛暴烈得无以复加。
劲风吹在那人脸上,如有刀割,然而他性格素来强势,不愿后退,晃膀出拳。两拳交错而过,各自印在对方胸口,受此重击,他俩皆是浑身剧震,口鼻喷血,跌跌撞撞向后摔去。
盖胤跪在地上捂住胸口,即使张大嘴巴也吸不进多少空气,那人亦是如此。
盖俊本以为双方就此罢手,正欲出言,那人忽然跃起,脚步一趟,铁拳挥出,层层叠加,至盖胤面前,威势之猛犹胜前面一拳,挨上不死也要失去再战之力。
盖胤通过一番交手,自知对方刀术、技击皆在己上,这么下去,必败无疑,唯有以奇制胜。他强提一口气拔起,两腿微错,侧身欺近对方,一手抓拳,一手抓襟,却是使出了角抵之术。
不想那人也是此道高手,左手荡开钳制胸前的敌手,顺势扳住他的后颈。
盖胤痛得双目尽赤,青筋鼓起,右手一探,插入对方腋下板住肩臂,便要和抓住对方手臂的左手同时发力,卸下其一条臂膀。初交手时盖胤还抱着点到为止的心理,可现在打出了真火,哪顾得了许多。
那人心中一凛,纵声猛喝,以额锤来。盖胤向后一仰,对方头撞到胸口,因他死不松手,带着对方一起倒地。
两人滚成一团,纠缠扭打中,那人双手一伸,搭住盖胤双肩,使出“兔子蹬鹰”将他踹得飞起。
盖胤庞大身躯重重落在地上,只觉得浑身上下无处不疼,翻身一让,避开对方的大脚重踩,爬起来,两眼冒火,眉发倒竖,把膀一晃,合身撞了上去,那人倏地闪开,一棵足有碗口粗的榆树“噶擦”折断,树干“轰隆”一声拍在地上,激起一片烟尘。
那人眸中掠过惊色,接着面色一狞,踏前一步,蓦然感到头皮发炸,缓缓扭头看向盖俊,细细打量一番,半晌道:“你才是射雕人?”先前盖俊一直未拿弓对着他,即使盖胤被绊倒陷入危险之时他也只是虚瞄,是以那人未感到压力,如今盖俊认真起来,箭簇泛着幽幽黑光,杀气逼人。
盖胤这才站起,身体虽然已经摇摇欲坠,却死死盯住那人,一副随时准备再战的架势。
盖俊说道:“此战就到此为止吧,足下以为如何?”他手拽硬弓,谈色自如,显然行有余力。
“好。”那人痛快地答道,射落大雕之人箭术自不用说,必不在他之下,这么近的距离以他的身手也没有十足把握躲过。
“足下英勇过人,有无兴趣同饮一杯?交个朋友?”
“抱歉,我有事在身。那只雕是你们的了。”那人对着盖胤露出一个胜利者的笑容,捡起地上断刃、长弓迈着坚实而平稳的步子隐入树林。
“此人真是厉害!”盖胤噗通跌坐地面,一股腥甜从喉咙深处涌出来,浸湿衣襟。
第五十四章 世间最难还的债
盖俊叔侄回到雒阳时已是八月末尾,按行程,二人本该早就回来,然而盖胤那次激战受伤不浅,在五原休息了不少时日,期间盖俊向人打听那人,一无所获,其实不用打听,把年纪、籍贯、武艺等等相加在一起,得出的结论只有一个……
吕布!那人就是人中吕布!
在盖俊看来,盖胤败的并不冤。wWw.盖胤自己显然不这么认为,这次败北给了他极大触动,本就不多的话语变得更加稀少,并常常陷入沉思。
不过盖胤没有低落太久,因为二人回蔡府去接阿白,从阿白口中得到一个惊天动地的消息——她怀孕了。是的,在他俩走之前她就知道了,也是她当时离别为何会那么失态的原因。
盖胤欣喜若狂,当着人前抱起阿白转了足足三圈。作为一个性格内敛的人,做出这般大胆的举动可不容易,也许这辈子仅此一次。
蔡琬和盖俊相对而坐,看着他一身风尘,感动不已,轻声呼唤道:“盖郎……”
盖俊皱眉道:“你脸色怎么比走时苍白许多,莫不是没有定时服药?”
蔡琬摇摇头道:“有按时服药。一路可还安全?”
盖俊情知蔡琬乃是忧心所致,答声还好,问及路上情况,他避重就轻,说得极是轻松,仿佛是去郊游,之后将蔡邕手书拿给她。
蔡琬匆匆阅过,立时柳眉倒竖,生气地道:“盖郎君两次护佑家父免遭刺杀,怎地不提?”
“蔡议郎怎么把这些事也写了进去,就不怕吓到家人?”盖俊苦笑答道:“琬儿,别怪我相瞒,我只是不想让你担心。”
见她眼里红润,盖俊急忙又道:“区区宵小之辈妄图行刺议郎,徒取死耳,难道他们不知护送之人乃是天下赫赫声威的盖射虎吗。”
蔡琬噗嗤一笑,哭意立减,嗔道:“哪有像你这般夸奖自己的。”
盖俊满脸无辜:“怎是夸奖自己,我说地可是实话。”
蔡母抱女携子进来,蔡琬唤了一声母亲,把信给她,忽听蔡母怀中粉雕玉琢的小女孩嚷道:“姐姐、姐姐……抱。”
“琰儿乖。”蔡琬抱过阿妹,轻轻说着,神情无比温柔。蔡珪来到她身侧坐下,满是依恋。亲近弟妹,曾经是她的梦想,如今变成现实。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