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汉贼-第19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将他们安置泥水河畔,屯田放牧,既削弱了羌中的潜力,又增强了己方实力,可谓一举两得。
    “卢水胡欲来北地,大体有三条路,我试说之,诸君且听:其一由武威南部渡过黄河,经金城、汉阳二郡,横穿安定,由西入境。其二渡过武威浩瀚大沙漠,渡过黄河,通过先零羌中,进抵北地西北。其三出休屠泽,深入塞外,迂回到北地郡北。”贾诩站在地图前,一边说着,一边指出确切位置,为众人一一详解。
    贾诩考虑细致,所思缜密,又兼熟知地理,可谓算无遗漏,诸文武了然者少,恍然者多。以荀彧、荀攸叔侄、戏志才、卫仲道见识渊博,多谋善断,碍于出身,不明详情,此刻也只有乖乖聆听的份。倒是北地人傅干,年纪虽轻,颇类贾诩,后者所语,皆了然于胸。
    盖俊缓缓颔首,沉声问道:“文和以为,卢水胡会从哪个方向入侵北地?”
    贾诩不慌不忙道:“下官所言三条道路,即是危险之缓急也。卢水此来,以出其不意为,若是弄得人尽皆知,便失去了本意。其一黄河以南,我方多有谍探,北地又有安定作为缓冲,卢水胡从这个方向前来的几率微乎其微。其二大漠茫茫,飞鸟难度,走兽难行,何况人乎?或许未过黄河,已经失去大半战力,便是侥幸成功,尚有北地先零挡在面前,此路不通。是以,卢水胡多半会选择其三。”
    盖俊双眸紧紧凝视地图,一字一句道:“从塞外迂回到北地?”
    贾诩点了点头,出于生xìng谨慎,补充道:“自然,卢水胡未必不会另择道路,然而下官以为,北地人马有限,无法面面俱到,防御之轻重,可按此划分。”
    盖俊目光望向以荀彧为首的一干谋士,问道:“诸君以为若何?”
    荀彧欠缺的不是智慧谋略,而是第一手资料,如今听罢贾诩详说后,有了一番了解,立刻开动脑筋,稍加计较,心中所得结果,与贾诩看法略同,颔首赞同道:“下官以为贾长史所言甚有道理,臣附议。”其侄荀攸紧随其后道:“臣也附议。”
    “附议……”诸谋士先后附议。
    盖俊心里有了定数,继而谓贾诩道:“文和,你且说说北地的情况。”
    贾诩想也不想,开口说道:“将军连年对外用兵,鏖战西北,尽诛诸胡,北地出力最大,前后累计抽调汉羌人马,不下四五万众。”
    对于这一点,盖俊自己也承认,他虽然百战百胜,横扫敌人如卷席,动辄斩首数万级,但自身的损失,也非同小可,像早年跟随他的先零将领麻奴、归何等人,尽数战死沙场,惨烈由此可见一斑。
    贾诩继续说道:“今将军勤王长安,杨阿若中郎响应号召,率北地汉羌步骑一万,先零羌骑一万,南下三辅,北地所余兵马,仅五六千人。当然,如是北地面临危急,屯田汉羌约一两万众,招之即能战。先零羌中,也有两三万骑,可为助力。”
    众人闻言陷入沉默,思虑敌我。
    傅干摇了摇头,当先言道:“阎君密信,虽只言卢水,料来以韩遂为人,必遣汉兵同行,兵马少则三四万,多则五七八万,仅凭北地一郡之地,不能敌也手、打。”
    贾诩深以为然,肯定不能只让北地独力抵抗外敌,否则就算成功驱逐卢水胡,北地也会受到沉重打击,许盖俊苦心经营之巢xùe,西北富庶繁华之大郡,就此元气大伤。
    问题是,要从哪个方向调遣援军?
    距离北地最近者,无疑是三辅一带的勤王大军。长安城下,盖俊本部约六万人,渭河以北,阳陵一线,其父盖勋约有万众,西北杨阿若部,麾下步骑万余,合计兵力八万数千。当然,万余伤员,乃至两万多叛军俘虏并未计算在内。如今正是勤王紧要关头,恐怕很难抽出兵力回援北地,且抽少了无济于事,抽多了则会影响大局。
    荀彧说道:“勤王大军,不能轻动,晋阳道远,一时难济,不若派遣河东兵?”河东郡西北临汾,尚有故白波将,李乐部五千人马,南部安邑也有臧洪郡兵数千,两相合计,不下万人。因为早有命令,士卒随时待命,等待征发。原是作为勤王大军之后续补充,现今长安形势一片大好,变得可有可无,他们前去支援北地,再合适不过。
    盖俊很快就有了决定,除派遣河东步卒一万,另让父亲盖勋给兵五千,最后再从本部之中,抽调一万骑。盖俊本部人马六万,骑士约两万下,韩遂前日一战,损兵折将,龟缩大营,必然不敢再出,身边不用留太多骑兵,正好划出一半,回援北地。
    援兵高达两万五千,实力不可谓不雄厚,再加北地人马,必可击败强敌。
    只是,该以谁为援军统帅呢?
    盖俊想了想,杨阿若久镇北地,是最佳人选,不过他现在独领一军,当一面之敌,不可或缺。
    麾下五大将军,族侄盖胤的情况和杨阿若相似,也不能动。庞德、胡封都没有统领数万步骑大军的经验,稍显稚嫩,还需历练。马腾、关羽,皆可担当此任,盖俊先是看了看马腾,随后又望向关羽,目光就在两人身来回交替。
    盖俊的意思已经很明显了,关羽、马腾心里各自权衡利弊。相比较而言,马腾更热心一些,盖因其南下以来,几无作为,眼见勤王即将功成,多半也捞不到什么大功,与其在此碌碌无为地魂日子,不若带兵北,解除盖俊后顾之忧。异日盖俊入主中枢,大封群臣,岂会少了他?这般想来,马腾当即下定决心,站起身来,自请为将。
    关羽本就志在勤王,不愿回返,这时见马腾自己站出来,倒也乐见其成。
    盖俊拍板定下计议,以镇军将军马腾为大将,厉锋中郎将贞良为副将,将万骑即刻出发,北救援。另遣快骑星夜前往北地,通告郡中文武,加强戒备,以卫大敌。河东方面,由于两地颇有一些距离,盖俊特别宽限五日,五日之内,必须赶到北地郡。
    该想的都想到了,该做的也都做了,盖俊心神一松,便发觉倦意一波袭来,强打精神,挥退众文武,乃解衣床。可能是心中挂念事多,哪怕既疲且困,也是迟迟不能睡着,翻来覆去,覆去翻来,直到红日探头的一刻,方才迷迷糊糊地失去意识。
    却说杨干突破两军交界,同时为双方斥候发觉,联军斥候第一时间回报长安。成公英为清理城中叛党,昼夜忙碌不停,加事前白天也在巡视城防,两天一夜未曾合眼,当真是困倦至极,夜间正睡得香甜之际,被人唤醒,可想而知他的心情绝不会好。
    经过一番仔细排查,横门司马杨干失踪,斥候野外所见者当是此人无疑。
    成公英以为是叛党的漏网之鱼,侥幸逃过一劫,不甚在意,草草处理,打发诸人,躺回塌,不一刻便重新进入梦乡。
    任凭成公英如何聪明冠世,却也没想到,杨干根本就不是什么叛党余孽,而是阎忠的人,己方最大的秘密,也是对付盖俊的最后手段,彻底暴露在对手面前。
    联军刚刚遭到一场重创,短期内难以再在野外威胁河朔军,相应的,斥候的势力范围,也大幅向内收缩,马腾一万骑兵黎明前出营,动静固然不小,不过联军斥候靠近不了河朔大营,仅知对方有异动,至于个中详情,则不甚清楚,只能靠胡乱猜测。
    马腾快马扬鞭,一路北奔,渡过渭桥,直入阳陵。
    盖勋从马腾处得知详细,大吃一惊,额渗出丝丝冷汗。
    为了勤王大业,盖勋自己这个太守南下不说,还带走了长史张既、功曹傅巽等十数名北地高官要吏,此刻郡府只剩下一众小吏,平日间处理政事,或许没问题,然而让他们直面强敌压境,则不免强人所难,盖勋不敢想象,到时他们会乱成什么模样。
    盖勋心里,对大兄阎忠千恩万谢,感jī之情,无以复加,若是北地惨遭浩劫,纵然盖俊不以为意,他自己那一关却是过之不去。
    阳陵城内,兵马寥寥,倒是联军俘虏,足有数千之众。盖勋麾下万人,多驻扎在西渭桥一带,配合杨阿若部,威胁韩遂侧翼,盖俊这时突然要调兵五千,卒难完成。马腾对此心知肚明,便和盖勋约定,他率万骑先走,待盖勋征得人马,其后出发。
    两人城外话别,马腾继续往北,整整一天下来,少有停歇,行出七八十里,加长安到阳陵不下数十里,一日间,大军连续赶路,已经远远超过了一百里,士卒虽然以马代步,也是叫苦不迭。马腾即便再如何急迫,也是没用,乃于云阳夜宿。
    大军走不快,不过信使则在当天急奔数百里,于日落前抵达北地富平。
    如今北地治所富平县,乃是故灵州县也,盖俊任北地太守时,复地千里,为守住既得成果,把治所迁移到灵州县,灵州县过去位于地境北方,当时则恰处于中央地带,方便监管南北。
    北地经过盖俊、盖勋父子数载之努力,焕发出震惊世人的光彩,成为西北当之无愧的富庶大郡,富平作为一郡治所,几经扩建、修缮,亦堪为西北第一大城。
    如果说富平城是北地郡的中心,那么官舍就是富平城的中心,郡府官吏,皆居于此,修建得甚是庄严华贵,是整个富平城最引人注目的建筑群。
    官舍深处,夕阳的余晖洒落在一栋幽雅别致的宅院,映得满目霞红,美不胜收。
    一个身长约莫四尺的童子在草地欢快地蹦着、跳着,原本梳理得整整齐齐,自然垂落的发丝,随着他的动作,起起落落,变得稍显凌乱,一张清秀绝伦的小脸,此时涨得通红,稀眉亮眸,齿白如欲,宛若璧人。这般可爱小童,想来无论有多少烦心事,看到他,都会露出真心的笑容。此子乃杨阿若和盖缭所出长子杨基。
    “黥奴,慢些跑、慢些跑……莫摔着了。”一位年过五旬的fù人,随在小童身后,边追边道。其衣着华贵,气质典雅,从面依稀可以看到昔日绝姿神采。
    杨基闻言转回身,大声叫道:“外祖母,你来追我呀……”fù人正是杨基外祖母,盖俊、盖缭之母,盖勋之妻马昭。
    “黥奴……”一把女声突然响起,清丽中带着淡淡的威严,杨基顿时如同泄了气的皮球,停下奔跑的脚步,微微垂着小脑袋,老老实实地行往声音的方向。
    声音的主人年约二十五六岁,身量奇高,不让男子,容貌端庄美艳不提,让人惊奇的是,其眉宇间藏着一抹掩饰不住的英气,使得她完全不同于当今时代的大家闺秀。不是盖俊之妹,杨基之母,盖缭,又有谁来?
    “外祖母的话也敢不听,是不是皮痒痒了?”盖缭说话间吹气瞪眼,哪里有半分慈母的模样,杨家却是和普通家庭正好相反,行的是慈父严母的规矩。
    “不妨事、不妨事……你阿兄啊,像黥奴这么大时,比他还淘气几分呢。”马昭摸着外孙儿的头,对女儿说道,笑容里满是宠溺之è。盖勋、盖俊这父子俩,常年为官一方,久难相聚,盖俊诸嗣,除了长子盖嶷,马昭稍稍照看过,其余几子,皆无机会。马昭满腔隔代之情,全都投到杨基身,所求无有不应,宠溺到了极点。
    盖缭脸è稍霁,对马昭道:“说道阿兄,前日一战,韩遂败亡,已可期待,相信用不了多久,我们一家人就可以在长安团聚了。等了这么多年,终于等到了。”
    “哦,要见舅父咯、要见舅父咯……”杨基快活地拍着手掌。听母亲和外祖母说,他曾和舅舅见过面,不过那时他尚未记事,平日间总闻舅舅之名,心里好奇极了。
    “……”马昭思潮汹涌,目露婉转,她膝下仅有盖俊一子,其少年离家,游雒阳太学,一走就是三年,后来迎亲归家,没出两年,又举孝廉出仕,中平之后,母子二人,更是经年难得一见。这种日子,对于任何一位母亲来说,都是一种煎熬。马昭不是无知村fù,她出身名门,学识渊博,深明大义,知儿子是舍家为国,舍亲为民,可内心思念之情,却是怎么也拦不住的,随着年事渐高,越加难以忍受。
    “对了,小郎年近弱冠,我打算让他在北地出仕。”见母亲有些伤感地感怀,盖缭急忙别开话题。再没有人比身为女儿的盖缭更能体会马昭的思子之情了,两人谈话,不出三五句,必会提到阿兄盖俊,翻来覆去,反反复复,以盖缭对兄长的感情,有时都会感到厌烦。
    而盖缭所言之小郎,即是指杨阿若胞弟杨盛,其今年十九,容貌远逊乃兄,虽然借助杨阿若之力,早年就开始读识字,奈何资质过于平庸,又无刻苦专研之心,数载下来,几无所成。如是旁人,盖缭可能连正眼都不会看一下,但她乃为兄嫂,自然不能对自家人坐视不管,打算为他在郡府讨份差事,以好养活自己。
    马昭连杨阿若都不甚满意,更何况是不进的杨盛,面è微沉地点了点头。
    盖缭心里苦笑,不敢再提,免得惹母亲不快,正说着话,家仆匆匆进院,低声道:“主母,督邮求见,言称大事。”
    马昭、盖缭俱都一怔,面面相觑,什么大事需要惊动家眷?
    马昭示意把人带进来,督邮是北地傅氏子弟,和傅燮、傅巽同辈,为人很有风度,进院后垂着头,从不乱看,以最简洁的话语说明来意。闻卢水胡将寇北地,母女大惊失è,盖缭最先镇定下来,快速问了几个问题,无不是切中要害之处,督邮心头讶异,知者回答,不知者摇首。盖缭心中略明,便让督邮退下。
    “小鹤儿……”马昭堪堪反应过来,望向女儿。
    盖缭缓声道:“阿母无须担心,既然我方有了准备,卢水胡无足虑也。”马昭稍稍放下心,便听盖缭说道:“黥奴暂留母亲处,我当即可回返鹰扬中郎府。”
    震怖之è,浮于脸,马昭怒极斥道:“魂账如此危急时刻,何敢北?”
    盖缭安慰儿子,面不改è道:“夫至亲皆在北方,儿怎能安心呆在富平?”
    “……”盖缭言行占据道理,使得马昭哑口无言。
第四百四十八章 敌至
    第四百四十八章敌至
    杨基年方四岁,还不甚懂事,见气氛凝重,小嘴一瘪,呜呜嚎哭起来。手、打盖缭这时也不再拿出严母架势,俯下身抱住儿子的头,暖声安慰道:“黥奴不哭、黥奴不哭……阿母啊,正要去接你的祖父、祖母,还有叔父,前来富平,家人团圆……”
    杨基白皙小脸被冲刷出一道道泪痕,哽咽着言道:“我陪阿母一起去。”
    盖缭如何肯依,百般哄劝,总算止了儿子泪水。
    马昭站在一旁,嘴唇微微颤抖,她适才还在憧憬家人团聚,没想到转眼间便要为女儿生命担忧,犹犹豫豫道:“小鹤儿,非要去那北方不可?便是不去,亲家也绝不会说什么。”
    盖缭苦笑着摇摇头,说道:“阿母,能而不往,心关难过啊。”
    “……”马昭心知女儿心意坚持,再难劝动,一时默然无语。
    盖缭当即简单收拾行装,乘坐马车,直出城北,富平距离泥水屯田区,不下数百里,盖缭日夜兼程,中途于驿站更换一辆马车,次日傍晚回到屯田区。
    此时屯田区典农都尉梁固已经知晓始末,第一时间聚拢百姓,征兵入营,派发兵器马匹,并通知羌中,大大小小事,都需他亲力亲为,忙得连喘气的工夫都没有。
    梁固年约四旬,身形俊伟,气派高贵,其出身于天下第一流门阀安定梁氏,早年为北地长史,辅佐盖俊,颇有功劳,后迁为典农都尉,主管屯田事宜。此人身份有些奇特,说他是汉廷官员,其追随盖俊已有六七载之久,并掌握屯田要职,说他是河朔嫡系,又与盖俊隐隐保持一段距离。如果非要给他一个定义,形容为汉廷与河朔夹缝中的人,颇为贴切,在盖俊治下,这样的人并不在少数。
    盖缭回到鹰扬中郎府,见过杨阿若父母胞弟,简单问候几句,便让他们乘车南下,而她自己,完全可以随之一起走,但她却选择了留下。事实没有人要求她必须留于此地,这是她自己的意思,她认为自己身为盖俊之妹,危险来临,送走丈夫至亲,在情在理,自己若是也跟着避难,就有些说不过去了。至少她自己是这么认为的。
    梁固对盖缭的决定大为惊讶,心里却大大松了一口气。盖缭是骠骑将军盖俊之妹,鹰扬中郎将杨奉之妻,居住泥水河畔数载,对待平民,素无倨傲之心,甚是温善仁爱,因此深得当地汉羌百姓之心。梁固心里对她的评价是xìng情坚毅,正直聪慧,魄力奇伟,不让男子。有她从旁协助,梁固身的担子,至少会减轻个三四成。
    实际也正如梁固所料,盖缭亲自出面周旋,一下子便稳住了民心,简直比他这个典农都尉还要有威信。更让他拍马难及的是,盖缭不仅能定民心,亦能定军心,汉羌战士,皆乐听其调遣,在征召屯民入伍方面,也是无有不顺。这肯定和盖缭的特殊身份有关,毕竟其兄、其夫,皆非常之人,然而仅仅凭借身份,恐怕做不到她这一步。
    不论如何,盖缭确实解了梁固的燃眉之急,后者担任的所谓典农都尉,看似归于武职,实则属于文职,军旅方面,他ā不手,也ā不了手。更新如今有盖缭从中周旋,勾通双方,可以免去不少麻烦和误会,但有命令下达,效率提升数成不止。
    盖缭一直忙到深夜,方才和衣而眠,不想没过多久,她就被人摇醒,只见贴身婢女,面无血è,惊恐掩饰不住,幽幽灯火下,颇有几分骇人。盖缭蛾眉微蹙,料来多半与来敌有关,一边翻身下榻,一边斥道:“你慌什么,天塌了不成?何事扰我?”
    “梁、梁都尉在外求见,似、似有急事……”贴身婢女哆哆嗦嗦道。府中皆已传开,大敌将至,梁固夜间到访府邸,用屁股想也知道是什么事,由不得她不心慌。
    “你说你的觉去。”盖缭言讫,穿丝履,不紧不慢地走出闺房,前往客厅。
    一见到盖缭的面,梁固顾不得客套,立刻说道:“马都尉急报,敌人已入地界,全是骑兵,不下五六万,势不能阻也。”马都尉即指马腾胞弟,北地都尉马举。
    盖缭重复道:“五六万骑?”
    梁固面è凝重地点点头:“斥候回报,断然不会有假。”
    盖缭皱眉沉思,她今日急招屯民入伍,连同汉兵在内,约一万两三千,这点人马,不足为凭。先零羌中那边,羌民素来散漫,差不多要三四天方可到来,只会迟,不会早。马腾方面,按时间推算,其所将一万骑,或许已近北地南境,不过也要四五日才能赶到。再快,就是强弩之末了,可能一战便会被卢水胡击溃。
    如果卢水胡强行军,两日可至,换句话说,他们至少要独自抵抗一到三天时间。野战打不过,但据守则不成问题,两人稍加商议,定下对策,梁固当先告辞。时间不等人,盖缭沉思片刻,顾不得休息,不久也出了府门,再次投身到忙碌的大潮中。
    北地郡,北方。
    红日升起于东方天际,尽情将光芒挥洒于大地,寂静的原野,突然传来战马奔腾的轰鸣声,持久不绝,经久不衰。
    “快、快、快……”马举双腿紧紧夹着马腹,连连挥鞭,猛抽马股面脸,布满灰尘,汗水顺着发根滴落,划过额头、脸颊,冲刷出一道道宛如沟渠般的汗痕,颇有几分丧家之犬的味道。话说马举官居北地都尉,名声也许比不鹰扬中郎将杨阿若,却也是北地数二数三的狠角è,堪为塞外杂胡、境内羌人的大苦主,名字可止胡儿夜啼。能把他逼到这个地步,自打从军以来,尚是头一着。
    自打接到情报卢水胡即将入侵,马举不敢怠慢,立刻派遣斥候深入塞外,没想到卢水胡已至,并且和塞外不服王化的杂胡勾结到一起,一屯百斥候,归者仅仅七人。
    马举听说对手至少五六万骑,脑子立时“嗡”的一声,吓得呆住,他麾下仅三千人,双方相差二十倍,己方还不够给对方塞牙缝的,当即二话不说,带着兵马南奔。卢水胡显然不想这么轻易的放过他,派出数千骑紧紧咬在他的背后,试图将他留下。
    “都尉、都尉……快看……”马举部曲指着骑军左斜方大声叫道。
    马举顺着部曲所指望去,心里不由一凉,却是对方不知何时,迂回到了侧方,按照双方的速度推断,两军必然会撞到一起,许己军会被敌人拦腰截断,至少后军会遭到一定打击。马举扯着嗓子喊道:“快……快……加快速度……甩开敌人……”
    都尉部将士汗流浃背,快马扬鞭,吃奶的劲都用了。然而敌军此番行动,明显是经过精心策划的,岂会让马举等人轻易逃离,两军越来越近,眼看就要撞了。
    “呜呜呜……呜呜呜……”号角急促响起,暂时压下震天的马蹄轰鸣,旋而喊杀声卒起,铺天盖地,席卷而至。
    “射……”
    不计其数羌胡骑兵,弯弓搭箭,尽情施射,长箭划破空气的啸声,凄厉且刺耳,密密麻麻笔直地飞往汉军阵中,狠狠钻入人马体内。马举部曲皆汉军精锐,胯下战马多有皮铠护身,何况战马生命力,及承受痛苦的能力比人类高得多,可说一千道一万,架不住敌人箭如雨下,一箭不死,那就三箭,五箭,十箭……
    刹那间,汉军人马坠地者,不下百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