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一品江山-第12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分割
    这卷开头实在是太难写了;几乎是写一段查一段;用两倍的时间都更不出一章来!又是这个点了;下一章只能明天还了。未完待续书网rt~…~
第二八二章 段氏(上)
    队伍一路上走走停停、迤逦而行,让宋使尽情领略了大理国的风采,亦享受到无比的尊崇,然而走了大半个月,还没到大理城,这让陈恪等人心中焦急。
    “这速度实在太慢了。”一天饭后,陈恪与几个同年到镇外的田野上散步,再艳丽无边的美景,也有看腻的一天。
    “我看他们分明是在拖延。”吕惠卿道:“定有什么不可告人的秘密。”
    “还用你说!”曾布笑骂道:“其实他们无非在争论两点,一个是和我们谈什么,另一个是如何处置侬智高。想想就知道,三家肯定各有立场。”
    “你说,他们都持什么立场呢?”吕惠卿瞪他一眼道。
    “那得看他们想干什么了。”曾布道:“但不管高、杨两家,是否有不臣之心,肯定都不愿看到段氏和大宋走得太近。”
    “那是自然。”王韶点点头道:“两家谁都不愿意,段氏背后有了靠山,可惜他们谁都不知道,这靠山只能声援,实际上是靠不住的。”
    “别那么尖锐。”吕惠卿摇头道:“这一路上你也经历了,一千八百多里的跋山涉水,处处都有万夫莫开之险,朝廷根本鞭长莫及。我现在终于理解,为何太祖打到大渡河边,就不准再往南下了。进攻大理国的代价,实在太高了。”
    “哪有凭天险守住的江山。”王韶却哂笑道:“蜀国不就是例子?”
    “那不一样……”
    “怎么不一样!”
    “别争了。”陈恪赶紧拉开两个总是拌嘴的家伙道:“等你们一个当上宰相,一个当上枢密使,再讨论这种高屋建瓴不迟。”
    逗得众人哈哈大笑。
    “无论如何,我们得催促他们赶紧上路了,”陈恪沉声道:“大宋对大理的渗透太不力了,我们得自己打开局面。到了大理,情况才能好很多。”
    “怎么听着,你有底牌似的?”
    “到时候看吧。”陈恪笑笑道:“我也不确定。”
    ~~~~~~~~~~~~~~~~~~~~~~~~~~~~~
    在陈恪他们的催促下,队伍终于不再走走停停,五天后。抵达了洱海边,登上了等候多时的楼船。
    船行洱海,但见湖水碧绿清澈见底,无边无涯,波光粼粼、沙鸥翔集。像美丽的少女,紧依着山顶白雪皑皑、山腰白云缭绕的点苍山,又是一处造化钟秀之地。
    到了夜里,水静风轻。月影波光。整个洱海又变成一块白璧,美得令人窒息。
    “这才是真正苍山雪,洱海月。”站在船头上。陈恪望着天地间的美景,长长叹一声。
    “听大人的意思。”一个低沉的声音响起,那鹰一样的杨义贞。出现在陈恪身边:“似乎原先来过大理。”
    “上辈子来过。”陈恪淡淡道:“兴许上辈子,我是大理人吧。”
    “大人竟知道自己的前世?”大理人都笃信佛教,所以杨义贞也深信轮回。
    “呵呵……”陈恪笑笑,没搭理他。
    “明天就要到大理城了。”杨义贞不以为意,正色道:“大人,我们开诚布公的谈谈吧。”
    “我是副使,世子是接伴使。”陈恪望着无边风月道:“我们能谈什么呢?”
    “大人,明人不说暗话。”杨义贞道:“这一路行来,难道我还看不出。上国使团中,说了算的不是那位德高望重的正使,而是大人么?”顿一下,他挺起胸膛,傲然道:“而大理国是白人的天下,我们杨家又是白人里最强的一族,什么事情有我们支持。保准顺风顺水。”
    所谓‘白蛮’、‘乌蛮’,都是宋人对他们的蔑称,大理人当然不会这样称呼自己,他们管白蛮叫白人,管乌蛮叫黑人……这不是从肤色分。而是以民族服装的颜色分。
    “杨公子醉了吧。”陈恪转头看他一眼道:“我怎么听说,贵国王族也是白人?”
    “这……”杨义贞没想到。陈恪对他们的成分还真了解,只好讪讪改口道:“王上是大理所有部族的王,不能算白,也不能算黑。”
    “嗯。”陈恪点下头,心说:‘那就是灰人’,面上不动声色道:“那好,你想谈什么。”
    “这话应该我问大人。”杨义贞道。
    “我们来的目地很简单。”陈恪淡淡道:“就是为了确定侬智高,是否在大理境内。”
    “若是在呢?”
    “希望贵国将他交给我们。”
    “……”这原是题中应有之义,杨义贞沉吟片刻道:“既然天朝派遣特使,千里迢迢而来,必然是掌握了确凿的证据。”
    “是。”陈恪点点头道:“多方证据表明,他确实就在大理境内。”
    “但贵使离开大宋已经一个多月,这段时间足以让侬智高离开了。”杨义贞颇有些无耻道。
    “这么说,他至少曾到过贵国?”
    “不错,”杨义贞点点头道:“不瞒大人说,在我大理境内,侬族是黑人三十七部中的一部,而且是很强的一部。”顿一下道:“而且当年侬智高的父亲被杀后,他正是靠黑人的势力,夺回广源的。”
    “他兵败之后,带了很多同族过来,我们大理本不想接收他,但在三十七部首领的庇护下,他们还是在侬部的地盘住了下来。”
    “你的坦白出乎意料啊。”陈恪面现赞许道:“称得上开诚布公了。”
    “多谢大人夸奖。”杨义贞笑道:“既然他是上国的敌人,那也是我们杨氏的敌人。他被黑人赶走了则罢,若还在大理境内,我们必会协助上国,将其擒拿归案。”
    “世子这份心意,下官记下了。”陈恪点点头道:“相信有了世子的协助,我们此行一定会顺利得多。将来事成归国,一定请官家重赏杨家。”
    “只要上国知道,在这彩云之南,还有我们杨氏这样忠心耿耿的臣仆,寒家便心满意足了。”杨义贞先是致谢,又关切道:“大理夜里太冷,大人还是尽早进舱吧。”
    “我再站一会儿。”陈恪笑道:“这真是个让人安宁的国度。”
    “那就不打搅大人了。”杨义贞躬身施礼退下。
    ~~~~~~~~~~~~~~~~~~~~~~~~~~~~~
    陈恪没等多久,黑暗里又走出一人,不用看都知道是那高升泰。
    高升泰奉给陈恪一个精致的锡酒壶道:“刚烫好的哀牢酒,给大人驱驱寒气。”
    陈恪这阵子没少喝这哀牢酒,其实就是后世的云南铜锅酒,因为最后有一道铜锅蒸馏的工序而得名,所以这种酒也比中原的更加清澈、也更有劲儿。大概相当于三十度白酒了。
    起先大理人都很自得,说我们虽然样样比不上上国,唯独这酒要比上国酿得好。然后陈恪让人拿了一坛‘仙露’出来,他们就再也不夸口了。
    不过这酒确实不错,至少不像仙露那样醉人。陈恪接过呷一口道:“生活在这片世外桃源,饮着美酒,看着美景,真是神仙般的日子。”
    “大人还没见识过大理最美的呢。”高升泰那张正派的脸上,流露出男人都懂的表情道:“大理的美女,比仙露还要**呢。”
    “那一定要见识一下。”陈恪呵呵笑道。
    “全包在小侯身上了,”高升泰拍胸脯道:“大人可一定要赏光哦。”
    “岂能辜负了小侯爷美意?”陈恪开心道:“下官万分期待了。”
    “必不然大人失望。”高升泰也很开心,人就怕没喜好,既然宋使好这口,那就好办了。便也不谈正事,只跟陈恪介绍大理的风物,不着痕迹间,许下了无数贿赂。
    他学识渊博,更兼言谈风趣,和陈恪交谈甚欢,两人真叫个相识恨晚,一直聊到下半夜才各自回房。
    回到房间,陈恪便赶紧钻进被窝,浑身打哆嗦道:“***,这鬼地方,晚上跟冬天似的。”
    “和俩小子聊得怎样?”同屋的宋端平小声问道。
    “都是人物啊。”陈恪牙齿各个打颤,掏出仙露酒来喝了两口,身上才有了热乎气道:“不过高升泰比杨义贞会做人,在这个山头林立的大理国,这点很重要,所以我更看好前者。”
    “不过从这两位的言谈看,好像都不怎么把段家放在眼里。”陈恪笑骂道:“也不知段誉他老爷爷怎么混的。”
    “段誉他老爷爷?”
    “就是段思廉。”陈恪叹口气道:“大理国内的局势,看来远比之前想象的复杂,其国主没有威柄的话,我们的差事就麻烦了。”顿一下,目光一凝道:“说不定,要被卷进大理国内的漩涡了。”
    “明天就见到老段了,说不定两个小子是瞎吹牛,人家还是一代雄主呢。”宋端平笑道:“看看再说吧。”
    “嗯。”陈恪点点头,吹熄了灯。
    翌日清晨,楼船抵达大理城,大理国君段思廉,亲率文武百官出迎,仪式极为隆重——
    分割——
    这是昨晚的一更,今天尽量多写吧,只要不发动的话。坚持了一个月,到月底了,不想被爆,求月票……
第二八二章 段氏(中)
    大理城东临碧波万顷的洱海,西倚雄威绵延的苍山,整座宏伟的城市依山势而建,一道青砖石墙环绕城池,城内由南到北横贯着五条大街,自西向东纵穿了八条街巷,整个城市像唐都洛阳那样,呈棋盘式布局。读书新体验尽在破风文学。
    只见城中一色的白墙青瓦,一色的斗拱飞檐,掩映于花树流水之中。又有几十处红墙碧瓦的佛寺,传来渺渺佛音,在远处三座白塔掩映下,显得格外圣洁。
    尽管只有汴京城的一半大,但这种高低层次造成的立体感,却使大理城的视觉冲击力,更甚于汴京城。但绝无张牙舞爪的霸道,而给人一种祥和美好的安宁感觉,怕是见到西天极乐,也就不过如此了。
    “真不愧是佛光普照的妙香福地啊……”玄玉和尚已经热泪盈眶了。话没说完,挨了宋端平一个暴栗:“你算是找到组织了。”
    水门前的码头上,一列列手持的画戟、彩旗的金甲武士在仪仗、警戒。两侧的台阶上,则排列着大理国的宫廷乐队,一层一层十分庞大。第一层是琵琶五十面,第二层是箜篌、高架大鼓两面、羯鼓两座,第三层是箫、笙、埙、篪、觱、篥、龙笛等管乐,第五层是对列杖鼓二百面,演奏者着紫、红、绿三色宽衫,系镀金凹面腰带,皆是秀雅动人的女子。
    正中位置上,站立着大理国的文武百官,公卿贵族,其中华盖之下,一个三十来岁,身穿圆领大袖龙纹长袍,雍容华贵的男子,便是大理国君段思廉。他身材高大、美髯飘飘,望之颇有人君之象。
    在大理境内一路的奉承中,王珪的精气神已经滋养过来,但见他身着紫袍玉带。儒雅翩翩,端的是一派上国大臣的气象。
    两人表演一番繁文缛节后,王珪向段思廉介绍副使,听说陈恪是今科的状元,大理人不禁发出惊叹,显然觉着能在上国中状元的,定是神仙般的人物。倒让王珪吃了个小醋……当年他也有机会中状元的,无奈被‘有官人’的身份挡住。而陈恪同样是‘有官人’。却能让官家破例。同人不同命,找谁投诉去?
    段思廉又向宋氏介绍自己的主要随员,一个穿着紫色圆领中袖长袍。面如重枣的老者,便是大理太师杨允贤,另一个与他做一般打扮。身材不高,但相貌十分儒雅的中年男子,则是大理相国高智升。
    段思廉身后,还立着个双十年华、螓首蛾眉、肤如凝脂的美丽女子,只见她肤若凝脂、眉目如画。头顶挽高髻,髻系长带,以莲瓣束发,耳戴明珠。身着明黄色宫装,环佩叮咚。气质十分高雅。
    王珪以为这是王后,但看服饰不像,一时间,不知该怎么问候。
    “这是舍妹明月。”段思廉见宋使难掩诧异,只好多解释一句道:“鄙国上承唐风,自来民间亦无男女之防。她因久慕上国,缠着小王要来看热闹。小王被她缠得头疼。只好带她一道前来,倒教贵使笑话了。”说着对那明月公主道:“你先退下吧。”
    “无妨无妨,”王珪笑着拦住道:“入乡随俗,来到大理自然尊从大理国的习惯。”
    “王兄,”明月公主闻言笑道:“那我到底该听谁的?”
    “这……当然是听上使的了。”段思廉苦笑道。
    “多谢王兄开恩。”明月公主先朝乃兄一笑。然后转身福一福道:“奴奴拜见二位相公。”
    “公主殿下不必多礼,我二人可当不得‘相公’之名!”在貌美如花的女子面前。男人总会显示他的大度。便听王珪笑道:“那是宰相专属的称呼。”
    “二位贵使日后一定能当上宰相的,”明月公主笑靥如花道:“提前叫一下也无妨吧。”
    “愈发不像话了。”段思廉笑道:“不过这话倒说对了。”
    听他们兄妹和宋使谈得热火朝天,一边的杨太师出言道:“王上,宫里的宴席已经摆好,还是请上使到五华楼就座吧。”
    “唔,也好。”段思廉涵养很好,话头被打断还若无其事,颔首道:“请上使登车。”
    ~~~~~~~~~~~~~~~~~~~~~~~~~~~~
    韶乐声中,庞大的仪仗护卫着车队启程,陈恪和王珪坐在一辆,与段思廉的御辇形制类似的十六人抬轿车里,透过珠帘打望着大理街景……但见大理城内人烟稠密,市肆繁华。大街上青砖铺地,家家户户都栽花种树,各种红花绿枝伸出墙外,连成一条条花巷,芬芳的花香四时不绝,弥漫了全城。
    大道两边,叮咚的水声不绝于耳。那是清洌的泉水,从苍山上流进城里,穿街绕巷,经过一家家门前,灌溉着花树,洗净了纤尘。民众在街上行走,甚至不必穿鞋。
    正如那段思廉所言,大理男女并无礼防,如今已是春夏之交,大理颇为炎热,许多少男少女就携手上街。那些美丽的白蛮女子,戴着色彩鲜艳、缨穗雪白的头巾,身穿紧身的白色右衽大襟衣,下穿束腰花边裤,有的穿着绣花鞋,有的干脆赤着白嫩嫩的玉足,走在洁净的石板路上。
    这些线条婀娜多姿,尽情展示美好青春的大理女子,看得宋使目不转睛,好生羡慕此间男子……尽管大宋还没有诞生理学,但女子服饰趋于保守,再也见不到这样的景象。
    不过宋朝的士大夫,绝不会像明清士大夫那样,嘴上挂着‘非礼勿视’,然后从指缝里偷窥的。他们会大大方方的欣赏,还要写诗赞美。王珪就热情洋溢的赋诗道:
    “独辫明灭系红绦,满头云锦分外娇。流苏俏向红颜窥,鬓云暗把刘海招。紧袖白衫洱海怜,绛红领褂苍山绕。”
    “看来王公是打算‘一段江山一段情,留取遗爱在玉京’了。”陈恪笑着打趣道:“不过这里的姑娘性子可烈着呢,小心非跟着你回汴京去。”
    “哦?”王珪苦笑道:“那可得小心点了。”
    欢迎午宴是在皇宫中的五华楼举行。大理的都城虽然比大宋小一半,但皇宫却比大宋还气派……当然,大宋的皇宫确实过于寒酸。只见无数金碧辉煌的重檐宫殿,依着山势层层叠叠,其中最高的一座五层建筑,便是大理皇帝招待贵宾,群臣宴饮的五华楼了。
    段思廉邀请宋使登楼,楼上一派笙歌美乐,两行红粉娇娆侍奉左右。再看那宴席分成两排,却是一半素斋一半荤席。
    见宋使感到奇怪,段思廉解释道:“鄙国举国信佛,一年倒有半年斋戒,如今还未曾开斋哩。”说着送王珪入席道:“上使只管开怀享用,我等虽然吃素,但是未曾戒酒,自然奉陪无碍。”
    于是众人分主宾、按品阶就坐,伴着优美的大理舞蹈,频频举杯,祝大宋国泰民安、祝大宋皇帝万寿无疆、祝大宋百姓安乐无忧。然后又把大理国的国、君、民祝贺一遍,这酒便算是吃到位了。
    王珪搁下酒盅,开口道:“王上,此次我大宋皇帝遣臣等前来,一是向王上致意诚挚的问候。二是想找个人……”
    “上使一路远来,车马劳顿,今日只管吃酒耍乐,歇息好了,明日再谈国事吧!”段思廉微微一笑,挥了挥手,大理国的文武大臣便争相敬酒,王珪无奈,只好先把正事搁下,应付大理的文武。
    王珪不胜酒力,不一会儿就醺醺了,段思廉便命将上使送到礼宾馆安歇。
    ~~~~~~~~~~~~~~~~~~~~~~~~~~~~~~
    第二天上午,王宫里有内宦来迎宾馆,请上使入宫说话。
    王珪便和陈恪一起入宫,在大理国的御书房中,见到了换穿一身大宋衣冠的段思廉。
    “宋朝的衣装真好看。”见二人打量自己的衣冠,段思廉呵呵一笑道:“小王真恨不得天天都穿。”
    王珪和陈恪对视一眼,心说这么露骨啊……不过他们就是来诱奸的,又怎会嫌他猴急?王珪便笑道:“王上要是中意,下官可以奏请官家,赐王上几身衣冠。”
    “这正是小王期盼多年的啊。”段思廉目光火热的望着王珪道:“又何止是我,这也是几代先帝共同的期盼。”
    “这有何难?”王珪笑道:“之前朝廷不了解大理,以为还是如南诏一般的野蛮国度。但眼见为实,下官和同僚都能为王上证明,大理是心向华夏的礼仪之邦,我大宋官家定不会让王上失望的。”
    “可是此事非我一人能做主啊。”段思廉叹口气,请两人坐在蒲团上,亲自为他们斟茶道:“包括上使此来的目地,小王也能猜到几分,应该是冲着那侬智高来的。小王自然愿意协助贵使,将他捉拿归案。但他所盘踞的特磨寨,是黑衣三十七部的地盘,那蛮族些实力强横、不服王化,小王也无可奈何。”
    王珪正待说话,内宦进来禀报道:“主上,太师和相国来了。”——
    分割——
    月票要被追上了啊,一个月的努力不能泡汤啊,求月票支援啊!!!!
    还有更新的。
第二八二章 段氏(下) (求月票!)
    听说两个老鬼这么快就来了,段思廉眼中闪过一丝无奈,但很快调整过来道:“快有请()”说着摘下头上的貂蝉冠,露出底下的软脚幞头,一脸无奈的对宋使道:“小王拿这两个老顽固,实在毫无办法,他们总觉着上国,要谋夺下国什么似的。劳烦上使再将大宋的要求,讲给他们听听。”
    王珪和陈恪换个眼色,大宋朝堂混出来的人,玩心计向来一个顶仨,怎么看不出,这是段思廉早就设计好的。
    于是不动声色,静观其变。
    不一会儿,两个头戴高冠的紫袍老者进来,杨太师哈哈大笑道:“年纪大了,腿脚慢了,让主上和上使久等了。”
    高相国微笑着行礼,什么也没说。
    “来的不晚,请坐吧。”段思廉一摆手,内宦又奉上两个蒲团。
    两人坐下来,正好与王珪陈恪相对,段思廉独坐上,倒成了超然者,他缓缓对两名权臣道:“上使方才已经道明了来意,是询问一个叫侬智高的下落,你们可听过这个人啊?”
    这绝对是坑爹了,陈恪和王珪同时暗叫道,一脸好人像的段思廉,果然不是个善茬啊!
    不过想想也是,天天跟这些老鬼斗,只要不是傻子,都能练成精。
    “这个名字很熟悉啊。”杨太师捻须道:“相国,你怎么看?”
    “是。”高智升道:“有些印象。”
    “侬这个姓,很特别的。”杨允贤缓缓道:“我记得滇东三十七部里。有一个侬部吧。”
    “嗯。”高智升点点头道:“是有这么一个。”
    “那这个侬智高,会不会是侬部中人呢?”杨允贤问道。
    “侬智高不是侬部中人。”陈恪没心情听他们在这儿说相声,出声打断道:“他是我大宋广南西路广源州的蛮族领,四年前造反称帝。祸害我大宋广南两路,所造杀孽无数。后来朝廷调集大军将其剿灭,但只在他的伪皇宫里,搜到一具穿龙袍却面目全非的尸体。”
    “之后数年他销声匿迹,但朝廷始终没有放松对他的追查。”说到这,陈恪目光如刀地望一眼那高相国道:“经过我们反复追查,发现他躲在一个叫特磨道的地方()但因为一直没有攻下广源州,所以朝廷一直没能对他动手。”
    “特磨道。那不正是侬部的封地么?”段思廉一脸吃惊道。
    “我们不管它是哪个部族的地盘,只知道侬智高躲在那里。不过今年初,侬智高的族弟侬宗旦,在朝廷连年清剿下。已经率广源州的蛮族投降了,朝廷终于打通了通往滇东的道路。”陈恪七真三假道:“如今我朝大将杨文广、萧固等人,已经集结大军,随时准备进剿。”顿一下,他望向被唬得面无人色的大理君臣道:“但我大宋乃礼仪之邦。大理并非我们的属国,更非敌国,故而官家派遣我等前来,请贵国帮忙捉拿此人……或者。开放滇东边境,我们自己动手。”
    一番话说得众人都暗暗擦汗。包括王珪在内:‘心说小陈啊,你也太能吹了吧。朝廷确实屯兵边境不假。可哪里做好动武的准备了?”
    但这会儿,他可得帮陈恪圆着,便在大理国君臣望向自己的时候,面无表情的点点头。
    ‘这下事情大条了。’大理国君臣心虚的对望着,他们起先只知道大宋军队在蜀地集结,想不到在东面也集结起了军队……为了个侬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