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一品江山-第12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高升泰把宋使的反应看在眼里,微微一笑,问道:“花备好了么?”
    “已备。”左右答道。
    “卷帘。”伴着他一声令下,厅堂四壁的帷帘缓缓卷起,竟露出一面面由上千枝牡丹组成的花幕来。宾客们登时置身于花的世界,无需风媒,异香自出,郁然满座。
    这时一群头带白色牡丹、衣领皆绣白牡丹的女子,以酒肴丝竹,次第而至。又有数十女子,头戴红色牡丹,衣领皆绣红牡丹。歌唱《牡丹词》,进酌而退。还有数十绝色女子,数人环绕一名宾客,温柔周到的侍奉。
    主人敬一杯酒后,那些进酌的女子换装出来,大抵簪白花则穿紫衣,簪紫花则穿鹅黄衣,簪黄花则穿红衣。这样喝了有十杯酒。这群女子的衣服与花也随着换了十次。宾客们妖娆在侧。看美色迷目、听丝乐悠悠,无不感觉如坠仙宫,好似在参加王母娘娘的瑶池宴一般。
    陈恪坐在主客位上。高升泰相陪在侧,殷勤招待。酒酣耳热之际,他才笑着问道:“我家养的女子如何?”
    陈恪竖大拇指道:“各个都是绝色妖娆。”
    “就让她们跟回礼宾馆伺候吧。”高升泰笑道:“将来若是上使不嫌弃。愿意带她们回国,是她们的福气。不愿意带她们回去,能为我大理留下些贵子,更是我们大理的福气。”
    “世子豪爽,下官感动。”陈恪摇头苦笑道:“然而使节乃国家体面,我等不敢放纵啊。”
    “天朝的官员,果然是不一样。”高升泰笑道:“咱不能好心办坏事,就不强求大人了。不收美人,就用明珠代替吧。”说着不着痕迹的递上一份礼单。陈恪扫了一眼,目光一凝,旋即玩味的笑道:“世子这份礼,太厚了。”
    “希望大人能由此感受到,我们高家对天朝的崇敬和服从。”高升泰恭声道:“除了给诸位上使的,还有贡品和礼物,请大人帮忙呈给大宋皇帝和宰相。”
    “其实……”陈恪的手指。在那礼单上画了个圈道:“给官家最好的礼物是什么,高大人应该明白。”
    “这个……”高升泰的笑容凝固道:“明白。”
    “明天就是约定的日子了。”陈恪缓缓道:“世子今天请客,怕是有话要说吧。”
    “大人英明。”高升泰苦笑道:“说来惭愧,那侬智高确实在特磨道。”
    “太好了。”陈恪喜上眉梢道:“相国果然是信人。”
    “不过……”高升泰小声道:“等我们去拿人时,才知道他已经先一步。逃亡了。”
    “逃了?”陈恪眉头紧皱道:“难道他知道大宋来人了?”
    “侬智高在在大理,着实买通了一些官员。”
    “……”陈恪眉头紧皱。半晌方道:“跑了和尚跑不了庙,请向相国转达我们的要求——允许大宋军队进入特磨道,剿灭侬智高余部。”
    “这怕是不行……”高升泰一脸为难道:“请上使通融则个。”说着,又递出一份礼单。
    “抱歉世子,有的事情可以通融,有的事情没法通融!”陈恪看都不看那礼单:“侬智高在大宋欠下累累血债,我们必须消灭他!”
    “我们一定严密监视特磨道,侬智高一回来,就将他拿下,”高升泰道:“至于特磨道的侬部,都是我大理的子民,并非乱匪,请放过他们吧。”
    “世子还是不明白,我们只有严惩侬部,日后才不会再有人,敢于支援、容留我大宋的敌人”陈恪沉声道:“世子放心,我们只取侬部,不会骚扰其它地方,且在消灭侬部之后,会第一时间撤出。”
    “就不能通融通融?”高升泰的脸色,变得不好看了。
    “好叫世子知晓。侬部,是大宋一定要打击的,这是汴京的官家和相公们定下的,下官一个小小使节,不过是具传声筒而已。”陈恪缓和了语气道:“若是高家不肯借路,我们只好就此回国。只是到时官家和相公们问起来,为何高家要护着侬部时,下官该如何回禀呢?”
    这是裸的威胁了……你不答应借道,那在大宋皇帝眼里,就是在包庇侬贼,到时候大宋军队强行进入大理,就不只是收拾侬部的问题了。
    这些日子,高家已经探查清楚,广源州确实已经对宋朝称臣,从邕州通往大理的道路彻底畅通。而在邕州城,也确实有宋军大规模集结的迹象。这让高智升父子十分担忧,万一宋军要是搅和进来,筹谋多年的大计,就有泡汤的危险了!
    “容我跟父亲禀报,请他老人家定夺。”高升泰无可奈何道。
    “当然可以,”陈恪换上一副笑脸道:“不过要快,下官等得起,邕州城的大军等不起。”
    “知道了。”高升泰笑得比哭还难看,恨不得把这家伙大卸八块。
    ~~~~~~~~~~~~~~~~~~~~~~~~~~~~~~~
    正事交代完了,陈恪便放开心怀依红偎翠,欣赏高家的歌舞。年轻的官员们也在酒精和美色的麻痹下,开始放浪形骸。不少人还在在那些热情的白蛮女子的邀请下,拉着手下场跳舞。
    宴到中途,陈恪想要解手,便在两个美娇娘的引导下,来到了后院的豪华厕所中。这绝对是他平生所见最豪华的茅房了,外面没看清,但里面金碧辉煌、白玉铺地,马桶都是檀木镶着金边的。竟然还有活水,从青瓷水槽中流淌而过,既能给人洗手,又能掩盖如厕时的声音,实在是太高级了。
    两个侍女要为他解裤带,却被陈恪挡住道:“有人看着我上不出来,你们到外面等着去。”受过严格训练的侍女柔顺似水,自然以他的意志为准,告诉他哪个是擦下面的绢布,哪个是擦手的白巾,又为他点上一支香,才悄然施礼退下。
    “腚兄,也让你好生享受享受。”陈恪解开裤带,坐在马桶上。一边暗下决心,等老子回去后,也要打造个豪华茅房。
    他正通畅痛快着,突然听到一阵破风声,登时寒毛直竖,还没来得及反应,便见一根银簪插着面前的木桶上,簪子上还叉着一片绸布。
    陈恪定睛一看,那绸布上写着四个字‘归路小心’,再回头一看,在茅厕顶上,有个碗口大小的通气孔,那簪子就是从里面射进来的。
    他默默地提上裤子,默默地拔下簪子,端详了片刻,便收到怀里,当做什么也没发生,离开了这间豪华茅厕。
    但他没有立即返回宴会,而是站在长廊中寻思了良久,又对跟出来的侍卫低声吩咐几句才转回。
    回到席上,陈恪便见李全朝自己点头,意思是,已经把话传到了,便若无其事的继续耍乐。
    更鼓响后,陈恪便向主人告辞,高升泰盛情挽留,却被他以‘正使病中,不宜夜不归宿’推辞。不过对其他人,陈恪却网开一面,宣布有愿意留下的,可以明天再回去,马上引起一片欢呼,大部分人都报名留下。
    最后回去的,只有陈恪、王韶、宋端平和玄玉和尚,高智升一直把他们送到门口,还热情的派相府护卫护送,陈恪只是客气了客气,没有推辞。
    登上马车后,陈恪没坐下,直接躺在车厢地板上,用一面盾牌遮挡身体。并认真建议宋端平道:“这可是普通的马车,你最好也像我这样。”
    宋端平照做,但小声笑道:“万一要是虚惊一场,咱们可就丢大人了。”
    “丢人比丢命强。”陈恪轻声笑道:“不知是哪路神仙,真是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啊!”
    分割
    继续写,求票票啊……未完待续
第二八四章 刺陈(下)
    有人也许因为大理城地处西陲、偏远闭塞而瞧不起它,但实际上,在这个时代的世界城市排行榜上,它能排到第十四位。而且在它之前,绝大多数是宋朝的城市。所以说,它的繁华虽无法与汴京城相比,但远在世界上绝大多数城市之上。
    至少这个时代的欧洲是没法比的……
    大理的夜里虽不及汴京城那样市肆繁华、游人如织,却也有许多穿着白色衬里、套着丝绒领褂,系着短围腰的小伙子,一手提着灯笼,一手牵着心爱的姑娘,漫步在星光与花香交汇的街道上,甜甜蜜蜜的谈情说爱。
    远处,不知谁拉动着龙头三弦,唱起了那撩人的民谣:
    ‘小情妹,咱是两河水一对。
    咱是两江鱼一双,合流处相会。
    蜜蜂想采花心糖,金鱼想尝海水味。
    水想鱼来鱼想水,只等一相会……’
    歌声被春夏之交的宜人微风,送到了大理城的大街小巷,也送到了马车上的二人耳中。
    ‘这么美的地方,也会有刺杀么?’宋端平没出声,但心里颇为希望,这世外桃源的安宁,能保持到天长地久。
    ‘嗖嗖嗖……’突然有弓弦声、破空声从四面响起,打破了他满心的文艺腔。
    好几只支短箭穿过车窗,牢牢的钉在马车内壁上,
    “有刺客!”马车外,呐喊声、兵刃声、惨叫声响成一片:“保护大人!”
    “杀啊!”百多名身穿黑衣的刺客,高举着兵刃从四面八方涌过来,许多人还拿着手弩,装备极为精良。
    相府侍卫在最外层,在第一波弓箭下,便死伤无算,此刻更是承受着刺客们,疯狂的白刃相加。
    那些刺客的武功出奇高强,而且悍不畏死。招招致命,中者立仆、绝无幸免。
    “小心,他们兵刃上有见血封喉!”有相府卫士看出了异样,高声提醒着同伴。
    因为是在城中赴宴,所以陈恪只带了几十名侍卫,再加上几十名相府侍卫,人数还不如对方多,而且对方各个武艺高强、无比凶悍。且兵刃又带毒。一转眼就把相府侍卫砍杀得七七八八了。
    好在这时候,皇城司的侍卫们,也从慌乱中镇定下来。在玄玉和尚和王韶的率领下,加入了战团。
    玄玉的功夫又有长进,一根精钢禅杖使得出神入化。泼水般舞起来,一人就能敌住四五人。
    王韶没想到,这个平日里到处虔诚拜访高僧的小和尚,武艺竟如此之高。不由好胜心起,一抖手中的长剑,逼退了面前的两人道:“小玉儿,我们比一比吧!”
    “比什么?”
    “看谁杀人多。”
    “阿弥陀佛。”玄玉口里宣一声佛号,一杖便敲碎了一颗脑袋。
    王韶这才发现,小和尚是貌似忠厚。实则奸诈。赶紧仗剑杀上前,左冲右突,每一剑都刺向对手的要害。
    在这两位高手的率领下,侍卫们士气大作,没有像大理卫士那样溃败下来,堪堪抵挡住了对方的进攻。
    马车上,陈恪和宋端平本打算下去助战。但见侍卫们稳住了阵脚,也就不着急下去了……这黑灯瞎火的,他们又不是玄玉和王韶那种‘万花丛中过,片叶不沾身’的绝顶高手,万一要是挂点彩。毒发身亡就不划算了。
    还是在马车里,等大理国的援兵吧……这里距皇宫不远。御林军应该已经听到了,估计转眼赶过来。
    但大理的御林军迟迟未到,反倒是大宋的侍卫先一步赶到了。
    酣战中,远处脚步声纷沓而来,火把通明,还能听见侍卫的叫喊声:“休要走了刺客!”
    那些刺客见势不妙,急忙潮水般退走,有来不及被包了饺子的,便毫不犹豫倒持兵刃,刺入自己的身体……
    见外面大局已定,陈恪松口气,又皱起眉道:“动手吧,扎准点。”
    “要不还是你自己来吧……”
    “我没有自残的兴趣。”
    “那我不客气了……”
    ‘噗……’
    “哦,你大爷的……”
    ~~~~~~~~~~~~~~~~~~~~~~~~~~~~~~
    这时候,大理国的御林军终于也赶到了,大队侍卫把马车里外三层围上,警报彻底解除。
    看着大街上尸横满地,大理国的带队指挥使吓坏了,忙点头哈腰的道歉,又问可否伤到诸位大人。
    李全气急败坏的踹了他两脚,骂道:“我们大人要是伤到一根汗毛,非拆了你大理的鸟皇宫!”说完凑到车边问道:“大人没事吧?”说着话打开车门,登时惊呆了——只见陈恪肋部中箭,靠在宋端平的怀里,半身已经被鲜血染红。
    “大人中箭了。”宋端平低喝一声,面如生铁道:“快回礼宾馆!”
    大理皇宫中,段思廉刚刚睡下,便被自己的侍卫长叫了起来。
    段思廉睡眠质量极差,刚刚有些睡意,又被吵起来,自然心烦意乱,怒道:“何事如此惊慌?”
    “陛下,大事不好了,大宋使团遇刺,副使大人中了毒箭,性命危在旦夕!”
    这一声禀报,比什么都提神,让段思廉从床上跳起来,顾不上穿鞋,便掀开珠帘道:“你再说一遍?”
    侍卫长便讲述了一遍详情。
    “宋使现在如何?”段思廉吓坏了,宋使要是死在大理,大宋肯定要震怒的。
    “凶多吉少了。刺客的凶器,都淬了见血封喉之毒。”
    “啊……”段思廉的脸色更白了:“快派太医去礼宾馆。另外关闭城门,没有我的命令不许开门。同时大索全城,一定把凶手揪出来!”
    三道旨意下去,大理城乱成了一片,御林军连夜举火出动,挨家挨户敲门,搜查刺客的行踪。
    这一夜,多少人不眠……
    大理皇帝段思廉,赤着脚在寝宫里踱步半天,然后把本家的将领叫来。连下几道密旨,又命人更衣,出宫去礼宾馆探视。
    在他之前,高家已经先一步到了。因为刺杀案,是发生在从高家赴宴回去的路上,高智升父子连夜到礼宾馆探视,却被愤怒的侍卫们挡了驾。好说歹说,也还是吃了闭门羹。
    “父亲。我们回去吧。”高升泰无奈的转回身来。
    “唉……”高智升好像一下老了好几岁。叹息着在儿子的搀扶下,坐上了马车。
    “是什么人如此大胆?”高升泰跟上车来,在父亲对面坐下。轻声道:“竟敢栽赃我们?”
    “我也不知道,”高智升叹口气:“抓到刺客了么?”
    “都是死士,没有活口。”高升泰道:“但看兵器。都是侬人常用的弯刀。”
    “不可能,除非他们活腻了。”高智升摇头道。
    “那会是什么人?”高升泰道:“杨家?”
    “杨家也不太可能,虽然杨允贤有些缺心眼,但他没必要为了毁掉段家册封的希望,就派人行刺宋使。”高智升皱眉道:“要是把宋军引入大理,他还怎么造反?”
    “那么还有谁?难道是段思廉?”
    “他没那个胆子。”高智升摇头道:“何况宋使死在大理,他还怎么求册封?”
    “那可真没人了,”高升泰无奈道:“这是从哪里冒出来的一帮人啊!”
    “猜不到就不猜了,先应付眼下吧。”高智升侧耳听着城中传来的兵荒马乱之声。叹口气道:“明天我亲自去一趟特磨道,让侬族把侬智高交出来。”
    “也只能如此了……”高升泰也叹了口气,现在最要紧的,就是不要给宋军入侵滇东的借口。
    父子俩正说着话,外面侍卫禀报说,皇帝也来了。
    高升泰掀开窗帘,便见段思廉的玉舆被抬进了礼宾馆。方才他们被挡在门外。段思廉却进去了,这种差别让高家父子的脸色,都分外难看。
    ~~~~~~~~~~~~~~~~~~~~~~~~~~~~~~
    翌日早朝,京尹通报了昨日宋使遇袭的消息。许多蒙在鼓里的官员,这才知道昨晚大索全城是为了什么。
    当然。更多人早就知情,此刻满心惴惴的观望事态发展。
    “这是大理国最大的危机。寡人宣布……”段思廉虽然顶着一对黑眼圈,但一脸决绝迥异于往日,他的目光扫过众大臣,最后落在杨、高二人身上,沉声道:“自即日起,京城进入警戒状态,城门关闭,搜查刺客!没有寡人的命令,任何人不得出城。”
    “连老夫和相国也不行么?”杨允贤的脸色很难看。眼看就要发动了,却出了这等状况,老家伙自然心里蹿火。现在又听到段思廉这样说,忍不住发作起来。
    “不是寡人想限制太师,”段思廉习惯性的陪笑解释道:“这是做给宋使看的,他们一定要抓住凶手,我们只有尽最大诚意,才能平息他们的怒气。”
    “哼……”段思廉拿宋使压他,杨允贤还真没办法,他本来就有嫌疑,若是非吵嚷着要离京,宋朝人岂能不怀疑他?
    “另外,”段思廉起身沉声道:“要派出使团向大宋解释此事……”——
    分割——
    抱歉,非常时期,更新不给力……昨晚又有状况,今天一早又去医院,定下周日住院,周一生,保证最多一个礼拜,就恢复正常更新。另外,今晚和明天会好好写。
第二八五章 献土(上)
    下朝之后,杨允贤叫住了高智升,一脸阴沉道:“我怎么有种被算计了的感觉?”
    “皇帝没有征求我们的意见,就擅自在朝堂上宣布了决定。(——网。)'本文来自文学馆。'”高智升的脸色也不好看,颔首缓缓道:“分明吃准了我们投鼠忌器,要说没有算计,鬼都不信。”
    “他想干什么?”杨允贤吹胡子瞪眼道。
    “我看是项庄舞剑、意在沛公。”高智升淡淡道。
    “沛公?”杨允贤奇怪道:“是哪个?”
    “我的意思是,”高智升苦笑道:“他封城,名为抓刺客,实际上是困住我等;遣使,名为去道歉,实际上是求封!”
    “啊……”杨允贤登时火冒三丈道:“这小子活腻了么?难道他能半年不放我出城?”
    “就算你的地盘再大兵再多,但大理城还是段家的,”高智升露骨道:“他真要铁了心困住你,你有什么办法?”
    “我硬要走,他还能硬拦住不成?!”杨允贤冷声道:“我好歹还有两千侍卫!”
    “他一定会硬拦的。”高智升淡淡道:“留太师在京城,他才能睡安稳了……”
    “球!”杨允贤愤愤地啐一口。他真后悔自己,还想着再看看光景,没跟儿子一道返回谋统,没想到却大意了——窝囊了半辈子的段思廉,竟然真敢把自己扣住。
    “太师好自为之吧。”高智升知道过犹不及,便一抱拳道:“不过太师放心,小弟永远站在你这边,但有吩咐,小弟赴汤蹈火,再所不辞!”
    “嗯……”杨允贤点点头,抱拳还礼道:“有你这句话,我心里踏实多了。”
    服侍着父亲上了马车,高升泰恨声道:“段思廉疯了。”
    “没想到。他竟是个鱼死网破的性子。”高智升轻抚着胡须道:“我现在怀疑。这厮根本就是在贼喊捉贼。”
    “父亲的意思是?”高升泰瞪大眼道:“刺客是他派的?”
    “他的反应太快了,”高智升幽幽道:“快得让人觉着,像是早就设计好的。”
    “可这不是自取灭亡么?”高升泰道:“如果宋朝还是不答应封贡,他怎么办?”
    “没有退路的人,不会瞻前顾后的,”高智升缓缓道:“而且我估计,昨夜里他去礼宾馆,达成了什么协议……让他有信心,宋朝一定会答应他。而且一定会出兵的。”
    “那我们怎么办?”
    “不能坐等他把谜底揭开,到那时,我们的大计也休矣。”高智升沉声道:“不过也不必大费周折,只要把杨允贤送出去就行了……”
    ~~~~~~~~~~~~~~~~~~~~~~~~~~~~~~
    还真让高智升猜着了,昨夜的礼宾馆中,段思廉确实与宋使达成了协议……
    在陈恪面如锅底的遗体前深深鞠躬后,他走出寝室,对外间的王珪深深鞠躬道:“上使在我大理遇害。小王有罪啊!”
    “使节。乃一国之代表,杀害大宋使节,无异于向我大宋开战。”王珪病得厉害,咳嗽连连道:“王上若不妥善处理此事,咳咳,两国免不了兵戎相见。”
    “千万不要。”段思廉连声道:“万事好商量。”
    “咳咳,老夫本来就病了,现在又痛心仲方去世。”王珪摇摇头道:“实在没有精力跟王上谈。咱们还是改日再说吧。”
    “不不,不能改日。”段思廉摇头道:“过了今夜,就万事皆休了!”
    “那,就在这里说吧。”王珪道声失礼,在左右的搀扶下,坐在一张躺椅上,一副病恹恹的样子道:“请讲吧。”
    “请屏退左右。”
    “你们出去。”王珪点点头。房间里就只剩下他和段思廉两个……里间还有个‘死了的’陈恪。
    见没了外人,段思廉卑躬屈膝,高高举起一方印玺道:“下国之主段思廉,愿将大理国九郡之地四千里国土,一百二十七万户百姓,十万军队献于上国!”
    听了段思廉的话,王珪打了个激灵,一下坐起来道:“是我幻听了,还是大王说胡话。”
    “上使没幻听,小王也没说胡话。”段思廉咬牙道:“我确实愿意把大理国,献给大宋皇帝!”
    “为什么?”王珪沉声道。
    “冠冕堂皇的说。求大宋册封,是我大理历代国主的梦想,但均遭上国拒绝,看来是我大理诚意不够,”段思廉道:“这次小王拿出最大的诚意,上国总没有理由拒绝了吧。”
    “……”王珪点点头:“那实事求是的说呢?”
    “实事求是的说……”段思廉苦笑道:“如今大理国的局势,我段家已是岌岌可危,不得不以此保命了。”
    “什么人要害王上?”
    “杨家,还有高家。杨家已经砺兵秣马、磨刀霍霍,高家也包藏祸心,虎视眈眈。”
    “王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