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三国歪想传-第7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两人。
    与刘表和曹操有仇的可不止孙胜一人可以这么说,现在全天下人最痛恨的就属刘表了,其次就要属曹操了,毕竟这货本也想“黑吃黑”来着的,只是最后有些倒霉,替刘表做了嫁衣裳
    没有成功,但不代表曹操这厮没有动害人之心,所以众人自然而然地对其充满了敌视。
    而对于此次长安事件真正意义上的孙胜,众人却是不约而同地忽视了不知道是同为“受害者“之间的惺惺相惜,还是孙胜在获得自己理应获得的战果之后的那份慷慨无私共享利益的精神感化了众人总之,众人都选择性无视了孙胜。
    这也是孙胜此举的最终目的,也是第二份诏书的最终使命
    孙胜在偷偷获取“**果实”之后,首先想到的不是如何去扩大战果,却是想着如何守住这份战果。不是孙胜过于谨慎,实在是要想把这份战果就这么一口吞下去实在是太难了为了防止自己被噎死,孙胜只能装模作样地分出一些汤来给众人喝,最终达到转移仇恨的目的。
    虽然不知道这么做的效果会如何,但孙胜此时别无选择。长安一战,孙胜虽然取得了最后的战果,但同样也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他此时需要做的扩充自己手下的军队,增强自身实力,来保护好自己的胜利果实,等一切稳定后再考虑扩大战果的事
    反正自己手上握着刘辨这张王牌,孙胜一点都不担心怎样去扩大战果他现在唯一需要考虑的便是守护好自己手中的这张王牌,不被别人夺去而这一切,都迫切地要求他提升自己的实力。而提升实力的前提,必然是有一个稳定的后方
    基于这一点,孙胜才与贾诩商讨制定了这么一份前无古人的诏书。   
第二百四十三章各方态势
    第二百四十三章各方态势
    第一章有些晚了,晚上应该还有一章,不过可能更晚了,抱歉
    以下正文:
    与其说这是一份诏书,还不如说是一张条款来得更恰当些。当然,能够制定出这么一份前无古人的诏书出来,孙胜自然是功不可没。而这厮的灵感无疑是来自后世那个令整个中华民族感到屈辱的黑暗年代。
    在那个黑暗地年代,华夏人民在北方异族的残酷压迫下向世界各地的强盗土匪签订了一张张丧权辱国的不公正条约。这是一段暗无天日的历史,作为一个华夏人,作为一个有血性的华夏人都不会遗忘而孙胜也是对那段充满血泪的历史牢记不忘,那一张张不平等条约更是深深地烙印在了他的心口。
    生不逢时,孙胜却始终对此念念不忘,这才出现了这样一份让众人为之大跌眼镜的诏书
    孙胜的创举或许有人会嗤之以鼻,但是其作用绝对是毋庸置疑的把无耻的索赔条款堂而皇之地加到了诏书之上,假借天子之口来替自己扩大利益,真正是……太猥琐,太无耻了
    这份充满着孙胜与贾诩猥琐笑容的诏书就这么传遍了天下,犹如一颗重磅炸弹般,卷起了无数的硝烟……
    “得了好处”的众人自然把目光投向了刘表与曹操两人。自从侥幸撤回驻地之后,众人的目光无时无刻不停留在长安城之中。他们都想要第一时间得知当日那支神秘的“第三者”军队到底是谁指使的
    当尘埃落定,刘表的身影浮现出来之时,众人心中又惊又怒
    “居然是他?这厮居然没有撤退,反而捡了这么大个便宜难道原先自己联盟的失败也是这厮从中作梗?”袁绍联盟的诸侯开始怀疑起刘表的险恶用心。
    “居然是这个一无是处的傀儡?可恶啊,竟然被这个无耻之徒当踏脚石了”刘表联盟的众人心中无不对刘表把他们当枪使感到愤懑。
    对于曹操,众人要包容许多,因为在众人眼里,曹操只是一个偷鸡不成反蚀了把米的倒霉蛋,虽然其心可诛,但比之刘表还是有其存在道理的。
    就在众人怒火滔天,愤懑地等着刘表又所行动之时,孙胜却是率先行动了
    众人对于孙胜的定义,基本与曹操差不多,心中也是有些厌恶的。可孙胜一上来却给了众人一颗糖,虽然这颗糖与众人的损失那是天壤之别,可却很好地博取了众人的同情分。而孙胜又夸大放大了刘表和曹操两个贼子的丑恶行径,无形之中转移了众人的仇恨。
    当刘辨登基之时,众人都开始笑了,很有点幸灾乐祸,因为此时的刘表在众人眼中也一下子成了偷鸡不成反蚀了把米的可怜角色。当然,众人是不可能对其抱持同情之心的。对敌人的仁慈,便是对自己的残忍
    所以,众人一个个还是把原本盯紧的目光继续放在长安城中,放在刘表身上。
    面对这孙胜这一份前所未见的所谓诏书,作为当事人的两个人却是表现各异。
    当曹操得知刘辨竟然被孙胜带走并顺利登基之时,曹操差点一口郁血就吐了出来。不过,这显然还不算完,孙胜竟然又假借新上任的天子之名发布了一道对自己极为不利的诏书。这样无耻的诏书也就只有孙胜这个无耻的贱人才能整出来了
    可这一次,曹操却并没有过多地表示愤怒,仅仅是阴沉着脸,陷入了沉思之中。
    良久,曹操的脸上渐渐地浮现出一抹玩味的笑意,爽朗地说道:“既如此,本将就遵从天子之命,运些钱粮物什前去聊表心意。”
    “孟德,这是为何?”曹操话音方落,夏侯淳就急忙问道。
    “主公不可啊,此举有辱我军军威啊眼下刚经历败仗,将士们士气低落,主公再行此举,恐怕……唉恳请主公三思”当下一人亦是万分沉痛地站出来阻止,便是刘晔。
    “主公早已言明,为我大汉新皇登基聊表新意,何来有辱军威一说?”一个声音幽幽地传来。
    “文若,这与掩耳盗铃有何区别?”刘晔语带激动地问道。
    “子扬莫要着急,切莫为一时之气而乱了阵脚细细品味孙胜诏书中的话语,自然会有所获主公此举以退为进,实在是英明”荀彧轻笑着说道。
    刘晔顿时沉默下来,开始仔细地揣摩这份诡异的诏书。
    “军师又卖关子,我等粗人不甚明了,还请军师明示”夏侯淳粗着嗓门问道。
    荀彧用眼神询问曹操,看到曹操轻点了点头,他才笑着解释道:“孙胜贼厮在诏书中对天下诸侯诸多‘赏赐’,尽显其宽厚一面;却惟独对主公与刘表两人眼里指责,更是挑唆天下众人对主公与刘表严加指责此举无疑是为其自己的丑恶行径开脱,想要转移天下诸侯的仇恨试想,此时有多少人盯着主公?”
    众人恍然,随即一个个都憋红了脸,为孙胜这个贱人的无耻行径感到震怒可听了荀彧的分析,众人也没有热血地站出来要抵抗命令的意思。在这种情况下,无疑暂时的妥协才是最好的策略。
    “既如此,就有劳文若去准备送往金城的钱粮物什,一定要‘精良’”曹操刻意把“精良”一词加重,其用意不言而喻。
    “主公放心”荀彧躬身答道。
    “如此,还望诸将安抚军心”曹操转头对着自己手下的一干将领说道。
    “主公放心”众将铿然答道。
    曹操选择了“妥协”,可刘表却是选择了强硬的态度来反对
    这厮现在也想清楚了,既然自己已经成了人民公敌,那就索性强硬到底。真有种破罐子破摔的心态。
    要不是自己当日在长安城下把话说得满满的,刘表就果断“另投明主”,让还在自己手中的刘协继续当这个皇帝了当然,现在已经是绝无可能了,刘表要真厚着脸皮这么做了,也只会惹来天下人的哄笑。
    而导演这一切的幕后之人孙胜,此时却没有把心思放在这上面,他现在关心的另有要事,一件迫在眉睫关乎自己存亡的要事   
第二百四十四章匈奴再次蠢蠢欲动
    第二百四十四章匈奴再次蠢蠢欲动
    当天下众人都把目光偏向一旁之时,那一纸诏书更是按计划成功地转移仇恨之时,孙胜却悲哀地发现,自己竟然没有停下来的空闲
    原本想趁着众人的仇恨都牵向旁人之时,自己暗地里偷偷地发展,积攒够足够的实力之后再强势出手,以雷霆万钧之势,彻底地让天下众人拜服在自己的神威之下而现在,这样美好的愿望注定将成为一个遥远的梦了
    经过长安城事件之后,天下大部分诸侯或多或少都有不同程度的损失,有的甚至是把自己的全部家当都给赔了进去。如此惨痛的内战,让整个大汉的实力受到了极大的创伤。
    而大汉的实力受损,最为有利的又是谁?
    当蒯越急匆匆地赶来之时,孙胜原本准备好的接风酒很快就被迫中止了因为蒯越带来了一个对自己乃至对整个大汉极为不利的消息:匈奴人又要有所行动了
    孙胜身处“阴森恐怖”的议事厅主位之上,皱眉看着眼前仍是风尘仆仆的蒯越,久久沉默思索着。
    “匈奴人还真是会挑时候啊”良久,孙胜阴沉着脸说道。
    “主公,据在下在老巢时得到的消息,匈奴人经过这段时间地休养生息,原本因内战损耗严重的实力也得到了缓冲,眼下正是迫切需要足够的物资已经一场酣畅淋漓的大胜来稳住民心”蒯越同样一脸地阴沉,继续向孙胜讲解着自己得到的消息以及自己的一些分析。
    “主公率军去救援长安之时,匈奴人就已经蠢蠢欲动了。可不知道为什么却迟迟没有发动,现在主公率军回来了,他们却是忍不住作势来袭了”蒯越皱眉说道。
    “主公,诩以为,匈奴此番来袭一来是为‘打秋风’,二来却是冲着主公,冲着主公手中的刘辨而来”贾诩经过一番沉思之后,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如果只是单纯地为了‘打秋风’,匈奴人绝对不会冒这么大的危险前来,他们大可以趁主公率军在外之时来强行进攻,那样或许会夺取更多的钱粮物资由此看来,是主公手中的大汉天子吸引了这群闻到了血腥的饿狼”蒯越说道。
    孙胜略一沉吟,沉声说道:“匈奴人被刘辨吸引而来,这一点毋庸置疑。不过,本将更认为是他们内乱刚定,错过了绝佳的战机。此刻,匈奴人的大单于一定是坐立不安,经过这场大乱,本将估计这厮连自己的单于位置都快保不住了一方面他急需大量的物资来养活自己的族人,另一方面也迫切地希望用一场大胜来稳住族人的人心而刘辨的出现,却一时地稳住了匈奴人那骚动的内心,无疑也为大单于分担了压力。”
    这一番猜测虽然没有确切的消息,但却很好地解释了出现这种异象的原因。毕竟,在得知自己率军在外时,没有人会受得了如此诱惑再加上孙胜与匈奴人之间的刻骨仇恨,更加没有可能让匈奴人容忍到现在。
    孙胜可不认为匈奴人有未卜先知的能力,算准了自己长安一行会损失如此惨重,才刻意延迟了进攻步伐。所以,唯一的解释便是,匈奴人是想到孙胜这来寻求安慰了
    “哼哼,匈奴人居然打起了本将的主意。难道他们的天狼神没有告诉他们,他们现在的惨状都是出自本将之手吗?”孙胜脸色狰狞地笑道,“看来这群盗贼还没意识到本将的可怕,这一次,本将一定要让他们终身难忘,谈孙胜色变哈哈……”
    贾诩和蒯越满头黑线地看着貌似陷入癫狂的孙胜,他们不知道孙胜这份必胜的信心从何而来,虽然匈奴人内部不稳,可自己这方好像情况更差吧?
    张狂地发泄了许久,孙胜才正色道:“文和,异度,心中可有良策对付来势汹汹的匈奴贼人?”
    两人这下是彻底地被孙胜打败了,差点就当场绝倒。你说你还没有应对之策,你得意地笑什么?居然还信誓旦旦地说要让匈奴人谈孙胜色变,这到底是怎么样的人才会平白无故地拥有如此大的信心?
    两人之中还是贾诩对孙胜了解多一些,只见他定了定神,勉强挤出一抹笑容,问道:“主公心中可曾有了应对良策?”
    孙胜赞赏地看了眼贾诩,那眼神分明是说:配合得很好然后不顾贾诩额头更盛的黑线,一脸神秘地笑道:“本将心中是有些想法说与两位军师听,不过还不成熟,还需大家讨论研究一番”
    “愿闻其详”贾诩不得不再次配合。
    而在贾诩地带动下,蒯越也是越来越上戏,跟着贾诩拱手说道:“愿闻其详”
    孙胜见自己手下的两个重要谋士在自己这番“**”下终于是缓过劲来了,顿时收起了“**”的态度,正色道:“不管匈奴人出于何目的直到此时才出兵来袭,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匈奴人的后方不稳”
    就是这么一句话,引起了贾诩与蒯越两人的无限遐想……
    匈奴人的后方不稳,这是什么意思?这个意思难道还不明确吗?
    两人很快开始想怎样利用匈奴人这个弱点来为自己争取最大的利益。这一番思索,自然而然地想到了出奇兵偷袭匈奴后方
    可随之而来的新问题就出现了:派谁领兵前去?带多人人马前去?
    领兵将领倒好解决,张辽有勇有谋,更可贵的是又有经验,足可担任此职。只是这要带多少人马前去却是难倒了众人:这带的人马少了,起不到预想的效果不说,更可能是赔了夫人又折兵;这带的人马多了,留下来守城的人手就不够了,更可能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无论众人如何分配,终究是提不出个具体的方案。在捉襟见肘的兵力面前,让众人感到一阵无力感
    良久之后,贾诩才一拍脑门,惊叫出声:“有了,竟然把这人给忘了主公,有合适的人选了”   
第二百四十五章民族大义
    第二百四十五章民族大义
    今天小鸦经历了一场很悲剧的闹剧,到现在还有些郁闷后怕,严重影响了心情,只有一更,还望各位大大谅解。拜谢。
    以下正文:
    匈奴人的后方不稳定,三人虽然看清匈奴人的这个弱点,可一时却有种无从下手的无奈感。毕竟自己这方的情况摆在这,兵力的严重不足,让他们在思索对策时都有种捉襟见肘的无措感。
    正在三人苦苦思索对策之时,贾诩却是兴奋地叫了出来。
    孙胜和蒯越两人当下心头一喜,双目灼灼地盯着贾诩,迫不及待地催道:“文和,有何良策,快快道来”
    贾诩一脸红光,激动地说道:“主公,我军兵力不足,可您忘了我军还有一个盟友吗?”
    听了贾诩的话,孙胜却是没有任何喜色,脸上的笑容也僵硬了,自己的盟友自然就是身在武威的马腾,对于自己的这个盟友孙胜自然不会忘记,相反,他时时惦记着马腾。
    时时想着马腾,却是时时提防着他。虽然马腾表面上是跟自己从属关系,他马腾的儿子马超更是在自己手中,可孙胜不认为马腾就会听自己的话。
    而且,上次自己设计吭了他之后,孙胜心中更加肯定,马腾绝对不会为他所用
    在这样的情况下,孙胜祈祷马腾不趁机造反来报复自己还来不及,怎么可能还会主动把进攻自己的绝佳良机告诉马腾呢?这不是寿星公上吊,嫌命长吗?
    蒯越虽然来的时间还短,可孙胜的那几次计策他是再熟悉不过,他本来就是冲着孙胜这样的决策才来投效的现在显然也同孙胜一样,两人都想到一块去了
    两人同时皱起了眉头,一脸疑惑地看着犹自老神在在的贾诩,孙胜率先开口问道:“文和,本将与马腾的关系,你肯定清楚,为何你会认为马腾会出手帮我呢?”
    “主公此言差矣”贾诩收起笑容,正容答道,“难道主公认为此次马腾出兵为的仅仅是主公一人?”
    “呃……”孙胜愕然,一时说不出话来。他被贾诩这句话给问住了,显然,这一次他太把自己当回事,太不把马腾当回事了
    蒯越也是若有所思,低头沉默,不再言语。
    贾诩这话的意思已经是把这一次对匈奴的作战提升到了整个大汉的战斗,已经不是孙胜一个人的战斗了
    不管贾诩是发自内心的还是为孙胜寻找借口,一旦把这一次与匈奴人的战斗提升到整个大汉与匈奴之间的战斗高度,这场战斗的意义就不仅仅关乎到孙胜一人
    每一个大汉子民都有义务抵挡匈奴人的袭扰或许,以前的孙胜并不能代表整个大汉,但现在却不同了孙胜手中握有刘辨这张王牌,或者说孙胜代表着大汉皇帝,再退一步,作为大汉的大将军,孙胜与匈奴人之间的这场战斗,完全可以提升到两个民族,两个国家间的争斗。
    汉民族毋庸置疑,是一个强大的民族,但她是一个奇怪的民族。在没有外患的情况下,她内部可能会出现很多纷争,会有许多的内忧但一旦有强敌出现,试图来征服或者来打击汉民族,这个民族又会爆发出无比的能量,空前的团结统一,把矛头一致对外
    所谓攘外必须安内,这句话在汉民族面前似乎是一句多余的废话,因为在外敌出现之前,每一个汉民族子民早已是握紧手中的长枪,摒弃以往的恩怨,枪头一致对外了。
    先把外人给赶跑,我们再内部解决自己的问题
    这才是汉民族的真实写照。
    这一点对于这个民族而言,是优点还是缺点?没有人能够一口断定,因为,在判定这个现象的优劣之前,必须要有一个前提
    不过,对于现在的孙胜而言,汉民族这个奇怪的特性无疑是有利的
    对于这一点,孙胜要比贾诩和蒯越都看得透,毕竟在三国之后,汉民族这个多灾多难的民族经历了太多太多。而汉民族的这个特性,更是至始至终表现得淋漓尽致
    马腾固然跟自己有仇,甚至是恨透了自己,但是在这种民族大义面前,没有一个人会公然反叛自己的民族这一点对马腾的信心,孙胜还是有的。
    当然,为了让马腾“就范”,孙胜要采取的措施还是要有的。首先,也是必须的,正如贾诩所言,必须把这次战争升级到民族、国家之间的战争那么,孙胜必须假借刘辨的名义来向马腾求援。
    其次嘛,孙胜还必须先许以马腾些甜头,毕竟重赏之下出勇夫,虽然这是马腾的义务,但增加点彩头,更能增加马腾的战斗力不是?
    沉默许久,孙胜还是出声打破了沉默:“文和所言极是,是本将眼界狭窄了既如此,就有劳文和拟一份诏书给马腾将军,务必让他以大义为重”
    “主公,此举事关重大,诩不才,恳请主公派诩亲往武威,当面说与马腾将军”贾诩拱手请命。
    孙胜看着一脸坚毅的贾诩,知道他心意已决,虽然担忧贾诩走后自己身边会少个出谋划策或者商量对策的人,但最终还是点头答应了。毕竟,马腾出兵与否才是此战的关键所在。而自己这一战,只要坚城固守,坐等匈奴人后方火起自动退去便是这都是硬仗,取不得巧,自然用不上什么奇谋诡策。
    “既如此,就有劳文和了”孙胜正色道。
    “主公且请宽心,诩定不辱使命”贾诩慨然答道。
    “主公英明”蒯越在一旁恭声说道。
    “好了,既然援军有安排了,那么现在我们再来商量下,此战我军当如何应对”孙胜挥手提出另一个“议题”。
    “眼下正是收获时节,匈奴人既然想‘打秋风’,我们不能让他们如愿。这几日,越已经在老巢组织士兵帮助百姓们收割粮食,金城这边也该有所行动了”蒯越开口说道。
    “哎呀,莫不是异度提醒,本将倒把这事给忘了对,必须马上展开‘抢收粮食’行动”孙胜恍然叹道。
    “匈奴人此番必然是大举进攻,我军当坚守城池,依托城墙的坚固来抵御敌人,不可与敌野战。匈奴人多为骑兵,不善攻城战,只要我军坚守,坚持到匈奴人后方乱其,胜利必定属于我军”贾诩说出了此战自己一方的应对之策。
    孙胜深以为然,当下便点头称是。
    三人又断断续续地讨论了一会,便各自下去准备了   
第二百四十六章王磊的机缘
    第二百四十六章王磊的机缘
    三人商议完对策便各自下去准备了:贾诩去准备诏书;蒯越去军营传达孙胜的命令,展开“抢收粮食”行动;孙胜则是继续坐在“阴森压抑”的议事厅中,命人唤来了自己的义弟方悦。
    方悦匆匆赶来之时,看到孙胜紧皱着眉头,一脸的阴沉,当下就急道:“大哥,出了什么事?异度先生为何如此惊慌,莫非老巢出事了?”
    老巢是孙胜的根据地,别看孙胜驻扎在金城之中,但是作为孙胜集团的一份子,每个人心里都清楚,老巢对于孙胜意味着什么而蒯越这次从老巢匆匆赶来,一来就被孙胜单独接见,而现在孙胜的脸色又是如此的凝重,这不得不让方悦联想到老巢可能出事了。
    孙胜脸色稍缓,开口说道:“高义莫要慌张,老巢目前还没出事,但眼下却面临着一场灭顶之灾不光是老巢,就连金城,整个凉州都面临着灭顶之灾”
    “咝——”方悦忍不住倒吸一口凉气,有谁能有如此巨大的能量,一举毁灭整个凉州,打垮自己的大哥呢?忽然,方悦仿佛意识到了什么,瞪着双眼问道:“大哥,莫非那些诸侯没有转移注意力,又组织联盟来攻打大哥了?”
    孙胜愕然,随即向方悦投去赞赏的目光,他没想到方悦这小子居然读懂了自己那份告天下诏书中的意思,看来真是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