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唐侦察兵-第10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眼看就要到达码头,只见这支队伍分出五百人来,杀向码头,其余人则是往北一转,直扑向洮州。
    洮州城的城墙不算太高,也就两丈多点,是取泥土与木料混合筑成的,还算坚固。当这支二千多人的军队到达洮州城下时,城头之上只有寥寥十余名唐军士卒在巡逻。
    接着城头的灯火,这些羌人中的神射手一箭箭射中了巡逻的士卒。几名身手敏捷,能攀援绝壁的羌人徒手往城墙上攀爬。
    然而,那些神射手却是没有同时将这些唐军士卒射倒在地,一两名没被射中的唐军士卒同时发出了洪亮的呼喊声:“敌袭!”
    而这时,那些身手敏捷的羌人已经攀援上了城楼。一条条绳子放下,又有羌人开始攀爬上去。
    先行攀援上城墙的羌人冲到城门边,经过一番搏杀,终于在唐军到来之前打开了城门。
    一队队羌人骑兵和步卒蜂拥而入!
    “怎么回事?”孔长秀一把抓住一个匆忙路过的士卒问道。
    那士卒见有人竟敢拦住自己,正欲发作,一见是孔长秀,顿时怒气尽消,恭敬的回答道:“是羌人攻进城来了,!卑职正要到那边去参战呢!”
    孔长秀点点头,正要说些什么鼓励的话时,只见那士卒面色大变,发出一声惊呼:“大人小心!”只听见一阵马匹长嘶之声,接着仿佛后背被大锤重重敲击了一下,整个人被撞飞几丈远。
    勉强的张开眼,只见一队队羌人骑兵从自己身边呼啸而过。
    一柄雪白的弯刀映着四周的灯光,劈了下来
    正文 第二百六十六章 局势
     更新时间:2010…9…14 9:57:44 本章字数:3459
    虽然是比起李靖的大军要晚出发三日,可是张允文和侦察营既没有步兵的迟缓,又没有辎重的拖累,一路三千骑兵纵马如飞,在第二日黄昏时分便追上了李靖大军。
    张允文让侦察营士卒先行一步,自己则是带着李扬和亲兵进入大帐之中。
    此时已是黄昏,天色渐渐暗了下来,一堆堆篝火在军营里边点起,照得四下里一片亮堂。股股炊烟袅袅升起,一股子饭香味飘荡在军营之中。
    在营中转了半圈,张允文便大致知道这营寨的布局。因为每次李靖扎营的时候,都喜欢来个虚虚实实,让敌人琢磨不透。这也算是李靖的一个特点吧!
    先到随军记室处登记了一番,然后再来到李靖所在的营帐。只见这儿坐着四五位将军。其中有薛万钧、薛万彻兄弟,有任城王李道宗,兵部尚书侯君集,还有一名年纪约莫二十七八岁的突厥人,想必此人便是契苾何力。
    张允文先向众人行了一礼,然后对坐在大帐上方的李靖道:“末将张允文领三千侦察兵前来报道!”
    李靖示意张允文不必多礼,笑着说道:“允文来得还真是快啊,老夫本以为你要明日才到呢!”
    “呃,这兵贵神速嘛,快马加鞭,理当如此!”张允文笑着谦虚了两句,然后和李靖说起自己携带的军粮、武器情况。
    听完张允文的陈述,李靖捻须沉吟片刻说道:“允文此次出征,那炮兵老夫却是没有带上多少,总共百人,考虑的就是这漫长的补给线问题!如今听你说起你们的军备情况,怎的连手雷都没有带上多少?”
    张允文道:“一枚标准的手雷重一斤三两,若是没有马匹,光是人来携带,能带上五枚就已经不错了。如今虽然有马,也只能带上十枚。带得太多,会影响骑兵的运动能力的!”
    听了张允文的解释,李靖点点头:“好吧,你既有打算,那老夫也不多问!今**等暂且扎营歇息,明日一早,即刻出发,争取早日到达陇右!”
    张允文却是抱拳道:“大总管,既是兵贵神速,那末将愿意连夜出发,星夜赶路!”
    李靖皱起眉头:“如此夜以继日,餐风露宿,难道你就不怕士卒成为疲敝之师?”
    张允文笑道:“大总管多虑了!末将对帐下士卒倒是非常有信心!就算是连续赶上三天三夜的路途,也照样能打硬仗!”
    见张允文坚持,李靖也不再说什么,转而和他寒暄了一阵,然后便挥挥手,让众将出帐。
    除了营帐,侯君集冷冷看了一眼张允文,转过身便往一边走去。而李道宗和薛万彻则是走上来问候了一下,便挥手告别。而那位番将契苾何力,却又有些踟蹰的看了张允文一眼,缓步准备离开。
    “这位将军想必就是契苾将军吧!”张允文见他想要离开,却是先一步叫住了契苾何力。
    契苾何力只得停下脚步,看着张允文。
    “呵呵,早就听说契苾将军乃是一代俊杰,今日得见,果然不同凡响啊!”张允文笑着捧了契苾何力一把。
    “哪里哪里!哪里赶得上张将军啊!张将军的大名末将才是如雷贯耳!”契苾何力连忙谦虚的说道。
    一听这话,张允文不由暗道这契苾何力的识趣,想必在长安厮混了两年,中原人的一套,他已经学了个七七八八了。
    微笑着和这位未来的大将寒暄着,到最后结束的时候,张允文笑道:“与契苾将军谈话,在下倒是十分愉悦啊,可惜时间不等人,在下要先行一步了!”
    契苾何力也是略感惋惜的说道:“和张将军,的确让人非常高兴!唉,可惜了!”
    “契苾将军大可不必惋惜,你我同在大将军帐下效力,有的是机会详谈!”张允文拍拍契苾何力的肩膀,笑着离开军营。
    追上那些已经行了二十多里的侦察兵,一路继续往西北而去。
    这一行军,一直到第二日黄昏时才在一处山坡上扎下营寨来。
    借着落日的余晖,张允文在草地上摊开地图,手指从长安出发,一直往西滑去。
    “我们现在在这个范围之内!”李扬看了一眼地图,伸手在长安西边划了一下。
    张允文一看这个范围,大概估计了一下,反问道:“也就是陇州附近?”
    李扬点了点头,在陇州西边竖着划了一下:“这儿便是盘川山,翻过山便进入了陇右的地界了!”说着目光怔怔的望着地图,“按我的估计,明日中午即可抵达盘川山脚下,而翻越盘川山大概需要一天的时间!”
    张允文收起地图,对四下扎营的士卒大声吼道:“各位兄弟听到没有?明日我们要爬山了,今日吃好喝好休息好,养精蓄锐!明日一鼓作气翻过那盘川山!”
    “好——”四下里顿时响起一片回应声。
    第二日,侦察营继续西行,翻过盘川山,到达秦州。再横穿秦州、渭州,终于到达岷州。这里可是赤水道行军总管李道彦的地盘。
    到达岷州时,张允文本欲去拜访一下李道彦,向他打听一下这陇右诸州的情况,然而,一个消息的传来,不得不让他改变了计划。
    洮州羌人发生叛乱,一支三千多人的羌人军队趁夜偷袭了洮州城,杀死了洮州刺史孔长秀,击溃了守军。虽然后来被唐军斩杀了近五百人,可是洮州城破,刺史被杀,这是不争的事实。由此观之,洮州已是一团乱局了。
    张允文即刻找来李扬赵毅等一批中级军官,在大帐之中开了半天的会议,终于做出决议来。
    整个侦察营被拆分开来,张允文带领五百人赶往洮州,李扬领五百侦察兵赶往鄯州,赵毅领五百人前往廓州,吴鹏带着五百人前往河州,刘诚带领五百人驰援叠州,剩余五百人则是留守在岷州,以应不测。
    商议完毕,张允文便当先出发了。这里离洮州最近,而且洮州的情况也最为混乱。
    临行之前,张允文再次对那些侦察兵道:“你等切记,杀一儆百,不可手软,迅速稳定局势,扑灭一切**的苗头!”
    带领五百骑兵星夜疾驰,赶到洮州。一路上,杀气腾腾,直让那些路过的行人商旅退避三舍。
    在路过雾露山的时候,那位雾露羌的巴酋长见到这五百骑兵,一路疾驰而去,顿时心头不由揪了起来,看这些唐军杀气腾腾的样子,不知道有多少羌人会死在他们刀下?又想起自己部落虽没参与万俟延叛乱之事中,但是,毕竟自己也是羌人,若那些唐军株连起来……
    巴酋长没有想下去,只是吩咐部落里的青壮年做好随时战斗的准备,同时加强了部落里的防御措施。
    一到洮州城下,张允文便见到了一番血腥的场面。只见洮州城头之上,挂着两排满脸血污的人头,迎着西北风轻轻摇动。
    当五百骑士一到达时,那些守城的士卒顿时如临大敌,皆是张弓搭箭,紧握刀枪。待张允文上前两步表明身份后,那为首的士卒还是怀疑的问道:“你真的是左卫将军张允文?可有凭信?”
    张允文却不接话,将腰间铜牌摘下,奋力一扔,竟然扔上了城头。
    那为首的士卒捡起铜牌看了一下,顿时欣喜的道:“真的是张将军!来人啊,快开城门,放张将军入城!还有,快去通知长史大人,就说来援军了!”
    张允文被士卒引入洮州城中,一路行来,却发现城中士卒不过,不过三四百人。一路来到刺史府,只见一名中年人正站在门口迎候着自己。
    “下官洮州长史文道之见过张将军!”中年人待张允文走至身前,连忙躬身一揖。
    张允文扶起文道之,却是没有说什么场面话,直接道:“文大人不要多礼了,我们还是先谈正事!走,到里面去谈!”
    二人进入刺史府,坐定之后,张允文便开门见山的说道:“文大人,本将军奉李靖李大总管之命,先期抵达陇右诸州,扫清诸州之**。长史大人且为本将军说说这洮州情况如何?”
    文道之沉默片刻,方才说道:“那也突袭我洮州城的是洮水羌和几个小型羌人部落,共有三千多人。当时是下半夜,许多士卒已经睡下,他们悄悄的攀爬上城墙,杀死守城士卒,打开城门。接着那些羌人蜂拥而入,凭借人数众多,将我大唐守军击溃。那一夜,我大唐男儿战死一百六十九人,孔大人也惨遭毒手。到达天明的时候,下官组织人手反击,斩杀五百多羌兵,这才稳住局势。如今,洮水羌族众正在往吐谷浑方向迁移,南方的密恭羌也加入了反叛的行列,唯一没动静的只有东边的雾露羌!下官派出八百军士沿途追杀洮水羌和密恭羌,如今一日过去,也不知情况如何?”
    张允文听罢,沉吟片刻,猛的一拍桌子说道:“文大人,你即刻给本将找来两名熟识当地地形的向导,本将将领三百骑兵前去追杀那洮水、密恭二羌!”
    文道之顿时面露喜色:“将军放心,向导之事,下官即刻安排!”说着走到门边,唤来两名士卒,“此二人乃是洮州人,从军十余年,一直守在洮州,对这儿的一草一木,了如指掌,将军可带他们前往!”
    张允文顿时一抱拳:“既是如此那就有劳长史和二位兄弟了!”
    那二名军士连称不敢。而文道之却是举起身旁的茶碗:“下官在此以茶代酒,祝张将军旗开得胜!”
    “好!”张允文接过茶水,一口气喝下,然后大步出门而去。
    正文 第二百六十七章 铁血平乱
     更新时间:2010…9…14 9:58:19 本章字数:3468
    两名向导各骑着一匹战马,立在张允文的后方。马望山和宋瀑一左一右站在张允文两侧。
    头顶之上,一面有绣着楷书“唐”的大旗猎猎作响。
    “走!”张允文一挥马鞭,当先而去。马望山和宋瀑二人连忙跟上。
    “驾——”众骑士纷纷一击马臀,骏马嘶啸,当真是人如虎,马如龙。
    三百骑士如长蛇一般蜿蜒出了洮州城。
    在他们身后,那些挂在城头上的两排首级正迎着西北风微微飘动着。
    就在张允文他们出发的时候,另一边,四百唐军士卒正和一千三百多羌兵对峙着。
    本来按照唐军的战斗力,四百老兵对付这一千多羌兵是没什么问题的,可是,现今的情况又不一样,当四百唐军追上这支正在往西迁移的洮水羌的时候,发现一支三千人的羌兵竟然已经下马列好阵型,在一道宽阔的洮水支流边隔河对峙。
    看着那些密密麻麻的箭头,唐军领头的校尉却是不敢下令硬冲,也令士卒张弓搭箭,瞄准这些羌兵。
    而在一千多羌兵身后,那洮水羌的牧民正慢慢的赶着马车往西迁移。
    这些往西迁移的牧民中,除了洮水羌之外,还有十余个小型羌人部落。他们有的有三四百人,有的却是不足百人,皆是受到洮水羌的的裹胁,往吐谷浑方向迁移而去。
    眼看着这些羌人慢慢的走出自己的视野之外,领头的唐军校尉只能干着急而没有办法,他可不想让唐军冒着密集的箭雨冲锋。再说了,有一道宽阔的河流横在中间,对于唐军而言,等着箭雨过河,不知会损失多少人马!
    就这样,时间一点点的过去,西迁的牧民也渐渐的迁移完毕,消失在远方的地平线上。
    唐军校尉又急又怒,心想着就算此时不冲,待会儿你撤退的时候总不会也保持着这种阵型,到时候将这一千多羌兵吃下,也算是报了孔刺史之仇了。
    正这样想着忽然听见一阵骏马长嘶的声音从后方传来。唐军校尉回头一看,只见一片黑色的骑兵从后方快速冲过来。领头的骑士手中扛着一杆大旗,上面写着一个“唐”字,用楷书写成,却是笔锋之间,锋芒毕露。
    却是张允文带领的三百侦察兵到了。
    眼见这些骑士要冲入河中,往羌人阵型冲去,唐军校尉不由喊了一声:“兄弟,慢着,小心他们的弓箭!”
    然而他还没说完,便戛然而止。只见河对面的羌兵同时松开弓弦,羽箭飞出,落在那疾驰的黑色骑兵之中。可是这些骑兵却是利用足下马镫在骏马身上挪移翻腾,做出各种躲避动作,竟将这箭雨躲去了一大半。有些箭支射在骑兵的衣甲之上,却被坚固的皮甲挡住,或是落在在地上,或是浅浅的扎进甲中,没有伤及人体。当然还是有数十根羽箭射中了一些士卒裸露在衣甲之外的身体上。
    眼看这第二轮箭雨降至,而这些唐骑离羌兵却是不足百步。
    “大人,我们怎么办?”唐军校尉身边的士卒看着这些英勇冲锋的唐军骑士,不由咽了咽口水,探着头对身边的唐军校尉道。
    这唐军校尉咬咬牙,狠声道:“他娘的,这些人是从哪儿冒出来的,这弓马好生娴熟啊!他们能冲得,我们就冲不得么?传令兄弟们,准备冲锋!”
    “是!”校尉边上的几名士卒顿时大吼一声,“兄弟们,准备冲锋!”
    “唰——”只听见一阵整齐的声音,弓箭被挂回马鞍之上,四百柄雪亮的横刀被抽了出来。
    “冲啊——”校尉横刀一挥,一声咆哮这四百精锐唐军也加入了冲锋的行列。
    待羌兵射出第二轮箭雨,再次伤了十多人之后,黑色唐骑已经冲至阵前。这些本来下马列阵的羌兵根本就来不及上马迎敌,只得惊慌的看着这写黑色唐骑如同利剑一样插入羌兵之中,巨大的冲击力将羌兵撞飞数丈远。倒地的羌兵随即被冲过的马蹄狠狠的践踏。
    雪亮的横刀漫卷而下,割开了羌兵的喉咙,劈开他们身上薄薄的衣甲。
    这三百黑色的唐骑如同烧红的利刃割黄油一般,轻松的从羌兵军阵的一头杀到另一头。就在他们刚刚杀到阵尾之时,那四百唐军也掩杀而至,再次的蹂躏者早已心惊胆寒的羌兵。
    而此时,那些黑色的唐骑再次转身会杀过来。
    经过半个多时辰的反复冲杀,这一千余羌兵被七百唐军当场斩杀六百多人,俘虏三百多人,余者皆是仓皇溃逃。
    “呵呵,不错啊,兄弟,你们当真厉害,敢冒着箭雨来冲锋!”那名唐军校尉见仗打完了,顿时嬉笑着走到这群黑衣唐军中看起来像是领头的那人面前,笑着说道。
    “徐大哥休得无礼,这位乃是左卫张将军,还不快快行礼!”那两名向导见校尉这般语气,连忙提醒道。
    张允文摆手一笑:“行什么礼啊,大家都是兄弟,不必拘礼!”
    听得这话,本来有所拘谨的校尉顿时咧嘴一笑:“将军此言,深和我意啊!”
    正说着,一名侦察兵策马过来:“头,前面二十里发现那些正在迁移的羌人,现今已成溃散之势!我们需要追么?”
    张允文沉默片刻,却是看着面前的校尉。校尉顿时会意,俯身请命道:“属下愿领麾下将士衔尾追杀,不破不还!”
    “好!”张允文顿时一拍手,“这位兄弟果然好豪气!我且问你,若是这些羌人迁出了我大唐国境,进入那吐谷浑,你待如何?”
    “属下定当继续追杀,不破不还,不死不休!”这姓徐的校尉当场坚定的答道。
    “好好!”张允文接连称赞两声,“徐兄弟既有这般豪情,那这追杀之事,本将便交与徐兄弟来做!”
    徐校尉当即一喜,抱拳道:“多谢将军!”
    张允文却是注视这徐校尉,缓声说道:“徐校尉,可别忘了悬在洮州城头的那些首级啊!”
    徐校尉一怔,片刻之后肃声道:“属下谨记!”说完起身,领着帐下的士卒一路往西追杀而去。
    看着徐校尉远去的身影,张允文口中喃喃道:“这徐校尉倒是个可塑之才啊!”旁边的马望山凑过头来问道:“头儿,现在他们追杀羌人去了,我们又干什么去啊?”
    张允文回头看了一眼马望山,轻声笑道:“南方不是还有一个密恭羌么?我们去那边看看战况如何!”
    马望山点点头,随即后退去招呼那些清理战场的侦察兵。
    分出二十名侦察兵带着近三十名受伤的侦察兵押送三百多手无寸铁的羌兵往洮州城走去,而剩余的士卒则是在两名向导的带领之下一路往南而去。
    “那夜密恭羌没有参与袭击洮州中来?”听了身边的这位士卒这般一说,张允文倒是有些惊讶了。
    “嗯!”这名向导点点头,“虽然密恭羌没有参与作乱,但是,在洮水羌攻破洮州城的第二日,他便公然派出使者与之联络,并开始举族往西迁移。所以长史大人也派出了一些兄弟来教训一下这密恭羌!”
    张允文听言,不再言语,心头却是有了计较。
    当他们向南走了近百里,遇到唐军的时候,已是日近西山了。而唐军对密恭羌的行动也已经结束。
    这一路的四百唐军要顺利得多,在一片缓坡之前,四百骑兵击溃了密恭羌的千余羌兵,当场斩杀两百,俘虏五百人,包括酋长在内,余者溃逃。
    而西迁的羌人队伍,则是被唐军看押起来,正报送长史,请求如何处理。
    张允文听罢,对这支四百唐军军队的领头校尉道:“这没什么好处理的!凡身高高于车轮之男子,杀!女子儿童尽充奴籍,老者放逐,自生自灭!”
    一听到这处理结果,刘校尉不由有些心寒。张允文却是轻轻一笑:“治乱方用重典!这洮州之乱就是需要有大量的鲜血来平复!”
    刘校尉慌忙一揖,下去处理此事!
    “你们且说说,这密恭羌的酋长会逃往何处?”张允文向两名微微有些发呆的向导问道。在他们四周,不时响起惨绝人寰的叫喊声和杀人时的刀剑声,间杂着羌人的咒骂声。
    二位向导一个激灵,顿时争相道:“定是投雾露羌去了!这密恭羌与雾露羌向来交好,相互守望,多有互助!”
    张允文点点头,沉默片刻,忽然道:“这雾露羌既没有参与那夜的叛乱,也没有举族西迁,想必那族长定是个明白之人!我猜此人断不会接收密恭酋长的投奔,说不定反而会在一两天之后送上其首级过来向我大唐谢罪!”
    二位向导顿时面面相觑,皆是没有接口。
    “这样吧,我派你二人为使者,去一趟雾露羌,告诉他们酋长,若是三日之内不交出密恭酋长首级,则视其为包庇叛乱,本将将领军杀将过去!顺便将这洮水、密恭二羌的遭遇告诉这位酋长,看他如何决断!”张允文笑吟吟的说道。
    二位向导相互看了一眼,对着张允文一揖:“属下保证完成任务!”
    贞观九年二月初四,洮州叛乱之洮水羌被洮州驻军徐校尉领四百骑兵衔尾追杀百里,斩杀四千余人。洮水羌人口为之一空。进入吐谷浑境内后,又与一支游骑兵大战一场,斩杀吐谷浑骑兵二十名。洮州驻军刘校尉则是带着另一支唐军进攻密恭羌,大破之,活捉人口三千余,皆充入奴籍。密恭酋长遁逃。二月初六,雾露羌首领巴酋长送来密恭酋长及帐下亲兵人头。
    至此,洮州之乱悉平。
    正文 第二百六十八章 大军压境
     更新时间:2010…9…14 9:58:28 本章字数:3283
    与洮州相同,其余诸州如鄯州、廓州、河州等诸州党项、羌、氐等族的叛乱也很快被**下去了。
    而**这些外族叛乱的唐军,皆是一色黑色的衣甲,骑着高头大马,速度敏捷,战斗力极其强悍。更令人恐惧的是,这些人神出鬼没,极善藏匿潜伏,有几名部族首领硬是被他们潜入重重把守的村落里生擒了回去。
    对于这批唐军,这些部族们有的称呼其为“玄甲兵”,因为他们穿的那身黑色衣甲;也有人称呼其为“鬼兵”,因其神出鬼没、身手敏捷。然而鄯州、廓州等地的刺史都督,却知道这支黑色衣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