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唐侦察兵-第16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李泰和李治一前一后,先后离开了大殿。
李世民坐在大殿之中,长长叹了一口气,心头已然有了决定。
两仪殿中,李世民挥了挥手,对众位大臣道:“诸位爱卿,你等先且退下,朕稍感不适,请在太极殿中稍候片刻。众大臣正欲尽数退出两仪殿,李世民又说道:“长孙无忌、房玄龄、李世勣、褚遂良你们几人先留下来吧!唔,对了,还有张允文!”
五人身形一滞,停住了脚步。
此事两仪殿中没有什么外臣了,李世民也就放开来,坐在榻上,面色忧伤之色的对五人说道:“朕之三子一弟,这般所作所为,朕实在是很是伤心啊!”说着便要从床上跳下来。众人慌忙上前,将李世民重新扶上床榻。
长孙无忌问道:“不知陛下现在心中作何想法?”
李世民看了一眼呆在张允文身边的李治,说道:“朕欲立稚奴为太子!”
长孙无忌赶紧上前一步,朗声道:“谨奉诏,有异议者,臣请斩之!”
对于长孙无忌的这个要求,李世民却是不置可否。
眼见李治还在发呆,张允文轻轻的拍了一下他的后腰,在其耳边低声道:“谢恩!”
李治恍悟,赶紧上前谢恩。
李世民受了李治一拜之后,说道:“你舅舅一直在支持你,你应当谢谢他!”
李治犹豫了一下,再对长孙无忌拱手一揖。
李世民道:“你等已经知晓朕的心意,但不知外议又是什么情况?”
长孙无忌答道:“晋王仁孝,天下属心已久,请陛下试召百官一问,即可知之!”
李世民点点头,从榻上起身,往太极殿走去。
一路上,李治故意落在后面,和张允文呆在一起。
到达太极殿中,李世民召集文武六品以上官员,说道:“承乾悖逆,泰亦凶险,皆不可立。朕欲选诸子为嗣,谁可者?卿辈明言之!”
此言刚落,众官员便齐声呼道:“晋王仁孝,当为嗣!”
听到众人回答得这般整齐,李世民不由露出笑容来。
而张允文则是翻了个白眼,李世民话中已经提及了李承乾悖逆,李泰凶险,剩下的诸位皇子中能够成为太子的也就只有这个李治了,众大臣当然说的异常齐整了。
现今,太子人选已经定了下来,剩下的便是安置魏王李泰了。
当天,李泰带着几十名贴身卫士正赶往皇宫,然而在永安门时,却被守门的将官给拦了下来。说是不能让李泰的随身骑兵进入到皇宫之中。
李泰虽然感觉奇怪,以前他可是带着贴身卫士到达兴仁门才被拦下,今日怎么刚到永安门便被拦下了呢?但是,他还是让卫士们乖乖的等在永安门外,自己刚要策马往里面走去,那位把守城门的将领便道:“魏王殿下,陛下曾见传过话来,说陛下在两仪殿等他,让他从章肃门那边去两仪殿。
李泰不疑有他,独自纵马往章肃门走去。
然而刚到章肃门下,只见门内一支百人骑兵冲出,将李泰困在其中。正是李世民的亲卫百骑。
为首的骑士向李泰行了一礼之后,说道:“陛下请魏王殿下在宫中住几日!”
说完,也不管李泰如何色变,如何高声出言,直接将他带到了皇宫北苑,看守起来。
李世民之所以这般做,却是为李治能顺利入主东宫打下基础。
两日之后,李世民正式发出诏令,诏立晋王治为皇太子,并亲自承天门楼,大赦天下,大宴三日。
而那些李泰的同党,在李世民发出这封诏书之前,皆跑到魏王府找过李泰,却是没有看到人影。没有李泰,这些人也就没有敢在诏书发布之时出言反对。
承天门城楼之上,李世民对众臣道:“我若立泰,则是太子之位可经营而得。自今太子失道,籓王窥伺者,皆两弃之,传诸子孙,永为后法。且泰立,则承乾与治皆不全;治立,则承乾与泰皆无恙矣!”
众臣连忙高呼陛下圣明。
然而,就在李世民为解决了大唐内部一次激烈的矛盾碰撞而沾沾自喜的时候,大唐的东边,却发生了一件大事。
************
这一卷终于写完了!说实在的,俺对后面的内容很不满意!唉,毕竟俺也不是写那个政治斗争的料!无语啊!
正文 第四百零六章 高丽生乱
更新时间:2010…9…27 21:58:00 本章字数:3370
随着阵阵秋风的吹拂,原本翠绿飞柳叶儿也渐渐变黄了,一片片柳叶如刀,纷纷落下,独留下光秃秃的枝条儿在秋风之中萧瑟的舞动着。
柳树上嘶鸣的寒蝉发出最后的凄婉鸣声,似乎知道自己的生命将走到尽头。
每当张允文行经在长安的大街小巷之中,看着往来如织的人群,看着青砖黑瓦,朱门高阙,不知不觉竟然有一种不真切感。
屈指算算,如今自己已经三十好几了,虽然在朝中大臣中算得上年轻的,但是,一股冯唐易老的感怀还是在心头萦绕久久不能散去。
不光是他,环视整个朝堂上下,被无情的岁月催磨的朝中大臣又何其之多。房玄龄已经数次乞骸骨,希望从相位之上退下来,原本就是风烛残年的萧瑀等老人更是少来朝堂,卧在家中颐养天年。就连自己的师傅尉迟恭,也是鬓发如雪,皱纹遍生。年轻时征战伤了身子,如今也闭门修养。出了大臣,李世民也日渐露出老态来。当初那位在洛阳城外纵横厮杀,呼啸河南的秦王,在多年的养尊处优之后,小肚腩已经鼓起了,整个人的身体也没有以前壮实了。
一切的一切都表明,如今的大唐,已经处在一种新老交替的时代。
李治入主东宫之后,表现得还不错,每天循规蹈矩,处理起政事来也是有模有样的。/这让李世民和众大臣颇感欣慰。
张允文也在东宫里边挂了个正三品的太子宾客的职位,但每日只是去应个卯,很少管李治的具体事情。饶是如此,这李治还是经常拉着张允文,同他谈论这入主东宫之后遇到的事情,带着丝丝兴奋和惘然。
张允文知道,这李治从一个不受人重视的皇子成为这个庞大帝国未来的统治者,其中的心理转变不是一时半会儿就能实现的。
发生在初夏的那一场夺嫡之争,最终还是以李治的胜出而告终。这恐怕是李承乾、李泰想象不到的吧!原本二人一直以对方作为对手,为打击对手,无所不用其极熟料最后,却被李治捡了个便宜,这倒还真是应和了老子的那句话:“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李泰被解除了雍州牧、相州都督、左武侯大将军三个职位,就连爵位也降成了东莱郡王。其帐下诸客,除了杜楚客等人之外,余者皆迁岭南。
至于李承乾,这位前太子被迁谪去了黔中,以庶人的身份。
随着这两人的离开,原本的东宫势力和魏王府势力也渐渐消散了。依附于二人的官员贬的贬,外放的外放,一些年纪大的官员自己上表乞骸骨。
而这些人空出来的位置,很多留给了李治。不久之后,想必李治会提拔上来一批自己的人吧!
待京师之中渐渐平静的时候,张允文却是受到了一份关于高句丽的情报。
高句丽国内,自渊盖苏文总揽高句丽军国大事之后,以武力压服高藏王和群臣百官,几乎将偌大的高句丽弄成了他一人的天下,成了名副其实的无冕之王。
然而,这渊盖苏文并不满足于现状,反而大力的整顿军备,招募士卒。营州都督张俭多次抓到了那些秘密进入大唐地界购买武器的高句丽人。面对这些人,张俭毫不手软,见一个杀一个,却遏制不住这种势头,也消灭不了那些商人贪利之心。
根据从高句丽传来的情报,这渊盖苏文已经开始将大军往南调遣了。
当张允文看到这份情报时,不由微微沉吟了一下,这高句丽攻打新罗,新罗向大唐求救,正是李世民亲征高丽的直接原因。看来一场大规模战争又要开始了。
当张允文将这份情报告知李世民时,李世民面色Yin沉的沉默片刻,接着蓦地大声笑了起来。
“哈哈,这渊盖苏文竟然准备对新罗动手!那新罗之主定会向我大唐求救,到时候,我大唐天兵便可兵出营州,夺回辽东之地,踏平平壤,灭了高丽,一雪我中华之耻!”
张允文听了这话,默默不语。前隋炀帝三征高丽,折兵百万,无数汉家儿郎埋骨辽东,这段历史,后人每每思来,让人嗟叹不已。炀帝之后,高祖之时,中原尚战乱,难以抽身以报雠仇。贞观初年,大唐四境不宁,而彼时高丽荣留王尚且恭顺,李世民一来忙于戡平四夷,二来实在找不到借口对高丽一战。三来高丽亦为一方大国,穷国之兵,逾五十万,要和这样一个国家打仗,须得准备数年。
如今,经过一次次战争,一场场打仗,大唐北面的草原之上,薛延陀实力不足为惧了,草原之上再没有出现像东突厥那般强大帝国和部落了。大唐南边,一直以来便很宁静。值得一提的是,当岭南的冯盎、李光度、宁真长等首领相继去世之后,李世民便直接从长安委派刺史、县令等地方官吏,直接将岭南掌控自己手中,而不是原先的那样经由大首领推荐,朝廷在加以任命的方式。大唐西面,吐谷浑国力衰弱,吐蕃内战难解,剩下的只有一个西域。不过当郭孝恪任西域都护之后,在他的带领之下,安西都护府开始了扩张的步伐,几千长征健儿,纵横西域,打得西域各国纷纷俯首。而西突厥那位新任的可汗对待大唐颇为恭顺,所以,西域无忧。
在这样的情况下,一个光明正大的理由送上门来,李世民怎么可能不动心?
沉吟片刻,李世民说道:“如今高丽不过是在做战前准备,离真正开战恐怕还需要一段时间。这段时间内,我大唐军队亦需要准备一下。另外,允文啊,那高丽新罗的局势,你还是要继续关注一下。同时将调查院的重心转移到高丽新罗,还有百济身上。朕希望能在以后出战高丽的时候,得到详细的情报!”
张允文拱手一揖:“喏!”
这高丽往南集结大军的消息很快便在朝中传开了。朝中大臣没有一人对这高丽有着一丝好感,所以,不少的人上书建议李世民发出诏书,责问高丽。
听道这个建议,李世民冷冷一笑:“那高丽距我大唐,万里之遥,这诏书一下,他渊盖苏文置之不理,又当如何?”
那提出建议之臣顿时哑口无言,难道继续发诏书责问?
而那太常丞邓素则是提出于怀远镇增戍兵以威逼高丽,李世民道:“孟子说:‘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从来没有听说过增加一两百戍兵便可威绝域!”
邓素闻言,也是讪讪而退。
李世民站起身来,朗声道:“朕当拟诏,以警高丽,若是不服,则兴兵伐之!”
众大臣闻言,互相对望一眼,一些人眼中闪烁的是兴奋的光芒,另一些人眼中则充满了担忧。
正文 第四百零七章 新罗使臣
更新时间:2010…9…27 21:58:00 本章字数:4571
“姐夫啊,我现在发现父皇还是很啰嗦的!”
听见李治有开始抱怨,张允文不由苦笑一声。
说李治这是抱怨,其实也不正确,看他那抱怨是的神情,分明就是带着丝丝得意。可以理解,这李治从一个不受重视的皇子,到如今的太子,经过几个月的适应之后,他也渐渐习惯了这个身份,虽然在张允文面前还和以前差不多,但是,一股子威严气势也渐渐的生成了。
张允文轻笑一声:“陛下可不是个啰嗦的人,他在你面前怎么啰嗦了?”
李治苦着脸道:“吃饭的时候,父皇说:‘汝知稼穑之艰难,则常有斯饭矣。’;乘马的时候,父皇说道:‘汝知其劳逸,不竭其力,则常得乘之矣。’;见到太液池里面的舟船,父皇又说:‘水所以载舟,亦所以覆舟,民犹水也,君犹舟也。’;见到我在树下休息,则说:‘木从绳则正,后从谏则圣’。如此种种,不胜枚举,你说父皇啰嗦不啰嗦?”
张允文道:“这可是陛下在言传身教,教你如何成为一个好的君王,你可别生在福中不知福啊,想当初你大哥可没有过这些待遇啊!看看陛下的风范,若是你能学个十之**,那以后也会成为流芳千古的明君的!”
李治笑道:“我这不就是抱怨一下嘛!其实我还是在努力的跟着父皇学了!”
“好,那就好!”张允文笑道。
在九月的时候,一支薛延陀使臣来到了长安,向大唐进贡,献马五万匹,牛、橐驼万头,羊十万口。领头的使臣是夷男的侄子突利设。
除了上贡之外,这支使团还提出一个请求来,希望能娶大唐公主。
面对这个请求,群臣分做两派。一派主张既然已受其牛羊,当嫁出公主,免生边患。同时搬出了汉时王昭君之事,大加议论,无非就是说着嫁公主的好处。这些人多是儒生,以褚遂良为首。另一派却是说薛延陀今实力大损,不足以和大唐谈条件,娶纳大唐公主。这些人却多是武将。
两派争执不已,而那突利设也四下活动。
这场争执没有持续几天,李世民便做出了决定。朝会之上,他对众大臣道:“卿等皆知古而不知今。昔者汉初匈奴强,中国弱,故饰子女、捐金絮以饵之,得事之宜。今中国强,戎狄弱,以我徒兵一千,可击胡骑数万。薛延陀所以匍匐稽颡,惟我所欲,不敢骄慢者,以新为君长,杂姓非其种族,欲假中国之势以威服之耳。彼同罗、仆骨、回纥等十馀部,兵各数万,并力攻之,立可破灭,所以不敢发者,畏中国所立故也。今以女妻之,彼自恃大国之婿,杂姓谁敢不服!戎狄人面兽心,一旦微不得意,必反噬为害。今吾绝其昏,杀其礼,杂姓知我弃之,不日将瓜剖之矣,卿曹第志之!”
群臣听罢,齐齐稽首道:“喏!”
薛延陀使团在长安呆了近半个月,便黯然返回草原去了。此行他们除了得到了大量的赏赐之外,最重要的目的——向大唐求亲却是没有达成。
薛延陀使团离开长安不到三日,一支船队在登州靠岸了。
粗大的桅杆之上,一面绣着斗大的“卢”字的旗幡随着海风上下飘扬着。
码头上那些靠替人搬运货物的苦力见船队靠近,当下便蜂拥上去。然而,只听得一声“轰——”的一声巨响,那船舷处猛地伸出五根又厚又宽的跳板来,重重的搭在码头之上。
接着,从这些跳板上走下来一个个彪悍的水手。/他们皆是手挎刀枪,目光冷峻。见到这种情形,那些苦力们顿时后退两步,不敢再往前靠。
这些水手下来之后,那船上忽地响起一阵笑声来:“呵呵,朴大人,这边请!”
只见两道人影出现在跳板边上。一人乃是一个穿着白色缎子的中年人,眉眼之间,带着浓浓的市侩气息。另一人带着黑色发冠,个子较为矮小,穿着一件奇怪的衣衫。看那样式,不似大唐服饰。这些苦力常常整日混迹码头之上,见惯了来来往往的船队,对于各国人的风俗也倒是有些了解。当即便有人认出来,这身打扮乃是海那边的新罗人的打扮。
“卢掌柜请!”那位新罗人站在跳板边,客气的说道。
这卢掌柜乃是久经世故之人,哪里会真的走到前面,不断的躬身请那新罗人先行。
这位姓朴的中年人终于拗不过卢掌柜,当先走下船来。
在他们二人之后,又有十多名新罗人和卢家人下了大船。
在税收的护卫之下,这些新罗人进入到了登州城内。
在登州城没呆上半日,一支十多人的唐军士卒队伍便来到新罗人所在的客栈之中。为首的那名校尉进入客栈过后没多久,这些新罗人便齐齐出了客栈,跟着唐军士卒离去。
而此时在长安城内,张允文受到了一封来自高丽的情报。上面说百济开始进攻新罗,而高丽也在图谋着和百济一道进攻新罗。两国联手封锁了新罗通往大唐的陆路和部分海路。情报中还提到,新罗国王为了向大唐派出使臣,五个使团同时出动,分扑向海陆二路。
看看这信件的落款,却是一个半月之前。看来这些高丽人和百济人还真是封锁得严密,这封密信比起以前的那些足足晚了半多月才到达。
按照信上所说,这使团派出已经有一段时间了,若是按照水陆二路的行程来算,应该到达大唐了,难道是全部被那两国拦下来了?那可真是糟糕!张允文幸灾乐祸的想道。
张允文将这密信交给李世民看的时候,李世民一声冷笑:“哼,想不到连百济也掺和进来了!还敢封锁新罗进入我大唐的道路,这是胆大妄为啊!”
可是没过两日,便有消息传来,说是登州码头之上,一支新罗使团乘坐卢家从百济返回大唐的商船到达了大唐。但是,也仅仅一支而已。也就是说,恐怕其余使团已经遭到了不测。
如今,这支使团正在来长安的路上。
也不知是不是这些使臣心头着急,从登州到长安原本需要大半月的路程,他们竟然在十天就赶到了。
到达长安的时候,这些新罗人百感交集,一时间竟然怔怔无语。
这些新罗人入住驿馆之后,用了饭,换了一身衣衫,装扮了一下,便强烈要求见李世民。
驿馆的官员颇为为难的看着他们,最终将这个请求往上面汇报了一下。
李世民听到这个消息之后,不由失笑,呵呵,这些新罗人还真是Xing急啊!却是传下诏书,说是晚上将赐宴款待新罗使团。
那些新罗人这才没有继续要求立刻见李世民。
当暮色降临的时候,新罗使团一众人便在皇宫卫士的带领之下,来到了承庆殿。
这些使团成员哪里见过如此高大巍峨,华丽异常的宫阙。和长安皇城相比,他们新罗皇城只赶得上大唐的州府。
只见盏盏宫灯如同星辰,照亮回廊。秋风吹动,灯影飘摇,炫目迷神,让人不由沉醉其中。宫阙嵯峨,檐角狰狞,灯光不及之处,只有宫殿高大的影子冷冷的注视着来往的众人。
“外臣朴正银见过大唐皇帝陛下!”这位朴正银不安的坐在几案之后,时而低头看着几案上的果蔬,时而抬头四下张望一眼。一遇到附近唐臣的目光便又催下脑袋,片刻之后,再次扬起脑袋,向那唐臣一笑。
他是一个新手。这是在场的大臣们看到这新罗使臣表现后得出的结论。
当李世民的身影出现在主席之上,这位朴正银便迫不及待的带着两名副使行礼道。
李世民看着此人,先是愕然了一下,接着便淡淡一笑:“朴爱卿不用多礼,请坐!”
谁料这位朴正银却是猛的将头重重磕在木地板上,发出一声巨大的碰撞声,就连李世民和众大臣也不由感到额头一跳:“求大唐皇帝陛下救救我新罗吧!”说完,又是重重的一磕头。
李世民见这朴正银竟然如此诚心,心头也不由微微震动,当下不再绕弯子,直接说道:“朴爱卿,快起来吧!起来说说怎么回事!”
朴正银站起身来。接着宫灯烛火,李世民清楚的看见这人的额头之上,突起一个发红的包来。
朴正银当下便用简洁的语言将新罗遭遇到的事情说了出来。末了,再次跪下,向李世民道:“求大唐皇帝陛下赶快出兵,救救我新罗吧!若是再晚上一步,我新罗恐怕会面临灭顶之灾啊!”
李世民闻言,却没有一口答应下来,目光缓缓的从众大臣身上扫过。
正文 第四百零八章 整军备战
更新时间:2010…9…28 21:18:14 本章字数:4433
虽然李世民已经说过如何处理这高丽新罗之事,但是,在使臣面前,他还是将目光望向座下大臣。
一看到李世民的目光,这些大臣立刻知道该是自己表现的时候了。当下,一身儒生打扮的褚遂良出列道:“启禀陛下,微臣以为,自古仁君行事,当以德服之。我大唐广修文德,则高丽百济,其兵自退!”
褚遂良话音一落,那新罗使臣的脸色不由微微一变。
“褚大人此言差矣!”这时候,穿着一身黑色衣衫的李绩说道,“若是大唐对高丽百济联手侵犯新罗一事无动于衷,那我大唐属国有会做何种想法?他们岂不是会认为我大唐乃是故意纵容之!且大唐身为宗主之国,帮助属国乃是分内之事。所以微臣建议,大唐当派出大军,教训那高丽与百济两国!”
李世民听了这二人的话,不由露出一副沉思的模样来。
而那新罗使臣,则是面上带着喜悦的看着李绩。
“微臣亦赞同李将军所言!”当李世民的目光扫到张允文身上的时候,张允文立刻起身说道,“高丽百济,离大唐万里,若是单单折诏而往,劝以文德,臣以为两国定然做出阳奉Yin违之事,不若大军压境,迫而从之!”
张允文话音一落,那长孙无忌便出列道:“陛下,若是兴大军伐之,恐怕是师出无名啊!况且前隋三征高丽,山东之地,十室九空,今回复者不足六七,要发动大战,恐怕是力有不逮啊!”
李世民听了长孙无忌的话,不由皱起眉头,往那新罗使臣身上望去。
那新罗使臣连忙说道:“尊敬的大唐皇帝,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