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唐侦察兵-第3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此言刚一落下,刘勇就毫不客气的打了刘武一下:“你真是个笨蛋!”
    反应过来的刘武顿时拉耸着脑袋,对张允文道:“前几天遇上那老头子,他说允文年纪也不小了,该找个人管管,免得整天蹲在将作监里和一群匠人混在一起!”
    张允文顿时有些恼怒:“我的事什么时候有得着他房玄龄来管!”
    刘勇见张允文有些生气,于是劝道:“老三,你也别气恼,那房老头子也是好意!
    张允文勉强的点点头,表示知道,接着话题一转,问道:“两位哥哥,不知你们什么时候去师父家提亲啊?”
    谁知那刘勇却是笑道:“前些日子我和老二已经去了,和尉迟将军谈了一下!接过尉迟将军说他做不了主,要让我们到南阳去!”
    张允文顿时道:“南阳韩氏,在当地也算是一个小世家。北魏时有人在南阳当过郡守。不过现在韩氏家族已经没落了!你们放心去便是,若是他们有敢刁难之处,三弟我帮你们解决!”
    由于新皇登基,而且改了年号,所以这个春节过得十分热闹。整个长安都洋溢在一片欢乐的气氛中。
    大街小巷里,爆竹声“噼噼啪啪”的想起,就连里坊市集只见的大门,在三十、初一、十五这三天都没有关上,东市西市里面人流涌动,彻夜不息。就连李世民也大笔一挥,放了皇城宫女内侍们一夜的假,让他们好好感受一下过年时的热闹气氛。
    就这样一直过了上元,朝臣们也恢复了朝会。
    接下来,李世民在贞观元年的一次朝会上发布了一系列政令。其中像什么种农扶商之类的大政方针自不用说,令张允文感到高兴的却是他手中几样机构的正规化。
    在朝会前一天,李世民将张允文找到显德殿,不,现在叫做麟德殿。终于,李世民将最后一丝前东宫的烙印也擦除了。
    在麟德殿,李世民向张允文询问如何处理现今他手中掌握的三个机构。
    张允文顿时便将思考已久的规划搬了出来。
    首先是侦察营。这是张允文的立身之资。他建议在现今侦察营的基础上进行扩编,编制为一千人。刚好三个折冲中府的人数。这三千人不属于府兵,而属于大唐的募兵,乃是职业军人。这些侦察营士卒平素归辖于兵部,若是调动,需要皇帝调令、兵部文书、将军虎符,三样缺一不可。平时训练,战时则专司开路、刺杀、破坏等任务。设将军一名,中郎将五名,各级校尉若干。
    接着便是情报网络。这让张允文有些犹豫。犹豫是将调查院纳入三省六部的体系之内,还是纳入军事体制之内,抑或是和侦察营一样,单独设立,由皇帝直接掌管。于是张允文便将这个选择扔给了李世民。李世民沉吟良久之后,才幽幽道:“唉,还是由朕自己掌管算了!若是放在三省六部或是军队里面,品级太高了容易让人议论,品级太低又难以开展工作!朕亲自管着,再让他的品级低些,这样既好管理,又好办事!”
    虽然张允文认为这样还有很大的弊端,但犹豫片刻,却没有将脑海中的话说出口。
    最后便是他新掌管的将作监。将作监原本隶属于工部,不过张允文在将作监这段时间里,工部没有人过来指手划脚,想必是得到了李世民的暗示。而且他在将作监的这段时间里,出了一些成就,如手雷的制造已经进入流水线阶段,每日产手雷可达两百枚。而新式冶铁法冶炼出来的铁水打造的武器,比起原先的武器,硬度更高,刃处更加锋利。光是这两样,就让李世民坚定了将作监有大用的想法。
    于是,张允文乘机提出将将作监从工部分离出来,连同其他几个武器研究制造的机构组成一个新的部门装备寺,与九寺同列,隶属皇帝管辖。
    李世民听了这建议之后,顿时沉默不言。
    看到李世民皱眉的样子,张允文只好将建立参谋制度和军事院校的建议搁下,等上一段时间再提出来!
    贞观元年的一个朝会上,内侍拿着一份份圣旨宣读起来。
    一份是统一度量衡。门下省众官员毫无异议顺利通过。
    二份是关于侦察营的圣旨。李世民完全采纳了张允文的建议,圣旨上点点详细尽数到来。然而这一份圣旨在门下省这里却遇到一些阻碍。一些官员不由问道这侦察营是何方神圣,竟然需要单独设立!
    然而知道侦察营的封德彝、宇文士及、房玄龄等人齐齐提出支持。三人中封德彝和房玄龄乃是尚书左右仆射,宇文士及是中书令,三名宰相鼎力支持,门下省也只好通过了这份圣旨。
    至于三份关于调查院的旨意,却遭到了反对。却是各处官员对于这情报系统都有一份兴趣,有人甚至建言将其一分为二,由户部和十二卫分别管辖。李世民顿时青着脸将这份圣旨压下。
    四份是将作监升为装备院之事。李世民没有将其级别提为寺,而是提成了院。不过其待遇有所改善。
    眼看门下省又要驳回这旨意时,张允文不由想几名熟识的朝廷文官大佬,如房玄龄、长孙无忌、唐俭等人暗暗施加眼色,终于,由几人出面争辩一番之后,旨意还是通过了。
    最后一份圣旨却是重新议定的律令颁发实施。其中放宽绞刑五十条为砍断有趾,唐太宗仍嫌这种肉刑太残酷,蜀王法曹参军裴弘献请再改为加役流,徙三千里,居作三年。李世民采纳了这建议。
    然而,关于调查院的问题,却依旧争论。
    于是,贞观元年正月便在这样的争论中过去了。
    正文 第九十八章 罗艺造反
     更新时间:2010…6…18 15:44:25 本章字数:2612
    北地的风,冷冽刺骨。风吹过还结着厚厚冰层的河面,吹过挂着冰条的干巴巴的树枝,最后吹到城墙边上。
    守卫城墙的士卒蓦地打了个寒噤,裹了裹身上的麻衣,贴着冰凉的皮甲,似乎更冷了。
    这该死的冬天!士卒不由怨气十足的抱怨道。
    这里是涿郡。大运河的最北端。前隋杨广三征高丽,皆是以幽州为根据地的。而且幽州民风彪悍,乃是优良的兵源地。
    前隋已经过去,现今是大唐一统天下。然而坐镇幽州的人却未变过,从来都是那名叫罗艺的人。如今,已经被封为燕郡王的罗艺却要离开此处,到泾州上任了。
    幽州地处北方,离长安很远。而今,交通不发达而且通讯方式落后,往往京师之中发生一件大事,等到传至幽州,已是大半个月之后了。比如说玄武门事变,当罗艺知道玄武门流血之后,已经是五月底了。当然,其中一些人的消息封锁也是原因之一。
    虽然罗艺曾经起了兴兵报仇的念头,可是他此刻正在前往泾州的途中,身边除了几百亲兵之外,便没有什么兵力,若想兴兵报仇,无异于痴人说梦。
    所以,他按捺下这种冲动,上表呈奏李世民,对玄武门事件没有发表任何意见,只是表达对大唐的忠心。
    其实在很久之前他便意识到中庭可能有变。而且自从隐太子建成在自己处调了五百精骑之后,原本人流进出不多的涿郡,竟然来了许多新面孔。虽说他们操着一口河南话,说是河南的商队,可是罗艺一点也不相信。看他们行走时的样子,除了几人看起来自然之外,其余莫不是左顾右盼,小心翼翼的盯着每一个方向。于是,罗艺便让人盯住了这群人。
    这些人看快就在幽州城内开了一间仓库,说是以此处为商品转运的中心。从南边运来货物卖到突厥,突厥的货物在卖到江南,转手几趟,利润无算。
    虽然一切看起来都正常不过,然而,当一名负责监视的人将一个细节报到罗艺处时,罗艺几乎肯定这些人乃是李世民手下的斥候。
    当初罗艺和李世民有过接触,还曾折辱过李世民的左右,所以,心底下一直将李世民作为潜在敌人,对他的研究一直没有停过。秦王府的斥候相对于其他军队而言,最大的特点便是受到一个叫做张允文的毛头小伙的影响,喜欢使用一种造型奇特的匕首,虽然这种匕首用途很多,但是不适合正面战场使用,只能做为良好的辅助工具。
    终于在某一日,罗艺调兵突击了此处,将里面的人尽数捉拿,冠以“勾结突厥,图谋不轨”的罪名。然后一番审问下来,罗艺成功个撬开了这群人首领的嘴。
    此人叫做杜晟。据他交代,他们原先是秦王府的斥候,不过后来划归到一个叫做调查院的部门,而那部门的主管也是张允文。这个组织拥有极其强大的情报收集整理能力,尤其是那些经过张允文训练过的斥候,行走之间,已经与常人无异。
    当杜晟将调查院的组织体系娓娓道来时,罗艺甚至有些后悔抓住这些人了。自己知道得越多,也就越危险。
    于是,他将杜晟等三十多名调查院人员尽数秘密羁押,对外宣布已经处死。
    正当罗艺有些惶恐不安的时候,唐高祖李渊却来了一纸调令,说突厥南侵严重,威胁京畿,将他封为天节将军,镇守泾州。
    罗艺无奈只好带着身边亲兵、家眷到泾州上任。那时候,玄武门事件发生不久,消息还没有传到幽州来。
    然而,到达泾州后不久,一名自称是济阴李氏的女子找上门来。
    “济阴李氏?”罗艺的妻子罗孟氏将这个名字重复一遍,猛然想起这李氏乃是一个奇人,自言能通鬼神,辨贫贵,于是赶忙对门房道:“去,快去把那李氏请进来!”
    片刻之后,李氏进来。
    这李氏也不过三四十岁,身穿绫罗绸缎,头戴金钗玉簪,好生华丽。见到罗孟氏,先是行了一礼,接着便毫不讳忌的盯着罗孟氏看。
    直看得罗孟氏有些不好意思,问道:“李夫人怎么盯着奴家看?”
    那李氏微微一笑,啧啧称赞道:“王妃的面容实在贵不可言啦,说不定以后当母仪天下!”
    罗孟氏闻言,顿时心头暗喜。母仪天下,不就是要当皇后么?
    那李氏见到罗孟氏的表情,顿时笑道:“单看王妃恐怕还不够,若是能再瞧瞧王爷的面貌,那就可以明确推算出王妃什么时候可以母仪天下了!”
    罗孟氏也不知被什么迷了心窍,竟然果真将罗艺请来,让那李氏看。
    李氏看了罗艺两眼,便对罗孟氏道:“我说王妃的富贵是怎么来的,原来全是从王爷这儿来的!而且王妃可旺王爷,助其运势!”
    罗孟氏听罢顿时沉默下来。罗艺见状,看了李氏一眼,径直出了门。
    待罗孟氏以重金酬那李氏,送她出门之后,来到罗艺的书房,对罗艺道:“老爷,你可听见那李氏的话了?”
    罗艺不屑的道:“妇人之言,何足为信!”
    罗孟氏却是道:“老爷你也不想想,当初咱们在幽州练了那么多年的兵,现在全给了李世民,而如今,诏你前来这泾州恐怕也是那李世民的主意。他分明便是要将老爷和士卒分开,好方便他动手啊!说不定此刻他正派人前来接老爷到长安去。那时候,是生是死,全凭他李世民了!”
    罗艺顿时哑口无言,心中却又有些承认了。
    做了几十年夫妻的罗孟氏哪能不明白罗艺此刻的想法,顿时趁机道:“既是如此不如我们先下手为强,就在泾州扯出大旗,说我们奉诏讨逆!此处离长安不远,若是大军一下,岂不是就攻占了长安!”
    罗艺沉吟片刻,颓然道:“可是这泾州城内,我能指挥的士卒也就我的那些亲兵了!”
    “那还不简单,过几日老爷请城内大小官员赴宴,到时候以武力相逼,逼他们交出兵权便是!”罗孟氏此刻已完全进入了军师的角色,眼中闪过丝丝狠毒,“若是不降,杀了便是!”
    罗艺顿时点点头。
    大唐贞观元年二月,罗艺在泾州城内大宴宾客,其间忽然发动,一举控制了泾州的军政大权,以奉诏讨逆的名义举兵起事。
    正文 第九十九章 燕云十八骑
     更新时间:2010…6…18 15:44:26 本章字数:3104
    “什么,得到杜晟的消息了?”张允文看着对面的林然,惊奇的问道。
    “嗯!”林然一脸严肃的道,“据到达幽州的调查院人员报告,半年之前,罗艺领兵突袭了一处商铺,抓捕了杜晟等三十多人,然后秘密关押!对外宣称已经杀头了!”
    张允文顿时沉思起来,片刻之后,问道:“那杜晟等人救出来了吗?”
    林然点点头:“不过,据杜晟交代,他已经把一切都告诉罗艺了!”
    一听到这话,张允文顿时恼怒起来:“什么,杜晟到底怎么回事,难道他不记得我说过的话嘛!宁远命不要也要保守住秘密,这是一个情报人员基本的素质!”
    林然默默不语。
    张允文也知道不能迁怒他人,当下道:“你去处理一下杜晟他们,记住,要干干净净,不要留下什么痕迹!反正罗艺说已经杀了他们!”
    林然领命而去。刚一走到门边,忽的回过头来:“对了,院长,罗艺泾州谋反的事你怎么不给陛下禀报?”
    张允文“嘿嘿”笑道:“不是不给陛下禀报,而是不给朝廷禀报!这罗艺的事情一完,我们调查院的归属问题便出来了!”
    林然顿时会意。
    今日参加朝会的官员来得特别的早。原因无他,泾州罗艺谋反,一面占据泾州,说是奉命讨逆,一面强征男子入伍,筹集粮草。这则消息,往来于关中的客商已经将他带到长安来了。顿时间,又是京师警戒。
    然而比普通百姓更早知道的是兵部的几名官员。有快马奏报,罗艺起兵的二日,六部的官员就知道了这则消息。
    比六部官员更早知道的是李世民。罗艺起兵的当天下午,一只鸽子飞抵长安,于是,李世民就知道。
    比李世民更早知道的是张允文在他当年读《新唐书》、《资治通鉴》时便已经知道了。
    “陛下,罗艺逆贼,假借诏令,行谋逆之举,应速派人前去镇压!”长孙无忌当先说道。
    众文臣纷纷表示赞同而一些武将踊跃的请战,另一些则是沉默不语。
    请战的武将似乎都是当初秦王府的老人,而沉默的则是东宫、齐王和李渊时期的一些老将,他们或多或少的都和罗艺有些交情,刀兵相见时,难免尴尬,所以干脆沉默不语。
    李世民听了长孙无忌的话,又看看殿下众臣的反应,沉默良久方才道:“燕郡王所领之兵毕竟是我大唐子民,自相厮杀,朕于心不忍啦!”
    众臣齐声道:“陛下仁义!”
    张允文暗中翻了个白眼,隋朝末年,你李世民东伐西讨,南征北战,怎没看见你说上一声同为大汉子民,杀之不忍之类的话语。
    虽说这种口头上说上两句仁义话是一种人尽皆知的虚伪,可那些儒学大家,像什么孔颖达之类的却是抚须微笑,击节赞叹。
    李世民听得众臣话语,顿时面露笑容的说道:“长孙无忌、尉迟恭听令!令长孙无忌为泾州道行军总管,尉迟恭为大将军,共同出兵讨之!”
    那二人连忙出列领旨。
    这时,张允文忽然出列道:“启奏陛下,臣闻罗艺麾下有骑兵小队一支,名为‘燕云十八骑’,他们身着寒衣,腰佩弯刀,脸带面罩,头蒙黑巾,只露双眼,外身还披着黑色长披风,脚踏胡人马靴,马靴配有匕首,众人背负大弓,携带箭簇十八支,所过之处,寸草不生。臣愿领兵与之一战!”
    众朝臣听了张允文的话语,顿时惊讶的看着这个未及弱冠的少年将军,接着一阵沉默。
    而李世民听了张允文的话,沉吟良久,方才幽幽的道:“当年靠山王杨林曾经评价‘燕云十八骑’:‘快如风,烈如火,所到之处,寸草不留。强弓弯刀,善骑善射,以一敌百,未尝一败。’可见这十八骑的厉害。不过允文啊,当年随罗艺征战塞北,斩杀数万突厥人的十八骑已经不在了。武德四年刘黑闼作乱,淮安王和罗艺同时出击,进攻刘黑闼,结果大败而回。罗艺的‘燕云十八骑’在和高雅贤的战斗中,被其养子苏烈击败,十八骑尽墨于此。罗艺单骑返回幽州!”说完,长叹一口气,“当年刘黑闼败亡,高雅贤战死,那苏烈隐于民间,若是投效朝廷,岂不是又多了一名允文一样的少年将军!”
    张允文顿时有些失望了。
    那李世民又道:“不过嘛,那罗艺后来又重组了燕云十八骑,是由当年十八骑的子嗣组成,战斗力也非同小可啊!”
    张允文有倏地兴奋起来,不过他不动声色的看着李世民,生怕他再来一个“不过嘛”。
    李世民却是肃声道:“张允文听令,令你带领侦察营随军出动,定要活捉了那罗艺!另外,你须从装备院中拿出你的那些新式武器,到战场上试验一番,末了,写一个说明上来!”
    “喏!”张允文一抱拳道。
    散了朝会,张允文正准备离开麟德殿,往侦察营驻扎的军营走去时,一只大手忽然抓住了他的肩膀。回头一看却是程咬金。
    “末将参见大将军!”张允文行礼道。
    程咬金摆摆手,有些郁闷的道:“哎呀,允文啊,你可是我右卫的将军,我这个大将军还没出动,怎么你就出动了?”
    张允文知道他这是纯粹的抱怨,只好陪着他,待他说了将近一炷香功夫,这才躬身道:“嗯,大将军,末将还有些事,先走了!”
    程咬金盯着张允文的背影,不由低声道:“嗯,这小子看起来多稳重踏实,不像我家那几个小子!看来该让他们多接触接触!”
    张允文刚到军营门口,便被人拦住。张允文拿出一块用篆书写着“侦察”二字的金牌,在那名士卒面前晃了一下,便畅通无阻。
    侦察营走上正规化的道路之后,不仅有一个单独的军营、训练场所,就连自己的军旗也有了。只见军营中央大帐之上,一杆旗子飘扬,旗子上一只老鹰展翅欲飞。
    此时这个军营由李扬负责,军营内共有老兵一百六十四人,新兵九百二十六人这些新兵也是从关中河南河北三地的折冲府里选拔出来的,往往是一个上府才选出五人,而有些下府一个人也没有。
    将出兵的消息和李扬一说,李扬当即挑选了五十名老兵出来。那吴鹏,还有杨常的儿子杨石赫然在列。
    “马望山要负责训练新兵步射、骑射之类的训练,所以我调了吴鹏给你!”李扬道,“不过嘛,头儿,按照规矩,你可要把三样东西带齐之后才能调兵啊!”说道最后,李扬有些笑意了。
    果然,张允文忘记了道兵部去拿文书。
    正在这时,只见一名小吏站在军营门口喊道:“张将军,张将军!”
    张允文一看那小吏的官服,顿时笑道:“李扬你看,文书来了!”
    走到小吏面前,那小吏递上文书之后,严肃的说道:“杜尚书见将军走得匆忙,便让我给将军把文书送来。同时还转告将军,说规矩既然立了起来,就不要轻易的破坏,一旦开了口子,那后面的秩序便会乱了套!”
    张允文听完,顿时向那小吏一抱拳:“多谢这位大人转告!同时劳烦你帮我转告杜尚书,就说我张允文乃是知晓规矩的人,绝不会为了一点方便而破坏规矩!”
    小吏点点头,转身离去。
    张允文一扬手中的文书,冷笑道:“嘿嘿,李大人,现在本将军可以调兵了吧!”
    正文 第一百章 孰强孰弱
     更新时间:2010…6…18 15:44:26 本章字数:4232
    带着五十名侦察营士卒来到将作监,那陆大匠顿时迎了上来。
    “大人,卑职已经知晓陛下旨意。这是陛下对我装备院的一次检查考评!大人所需用到之物,无论多少,只管取便是!”陆大匠先行了了一个礼,然后说道。
    张允文也不客气,打开沉重厚实的仓库大门,独自一人走近仓库,拣选起武器来。
    只见仓库内一列列博物架上整齐的陈列着各式刀剑、匕首等短兵器,还有长矛、长槊等长兵器,十八般武器,应有尽有。
    张允文选了新铸的横刀、匕首、军刺、钢弩、手雷、短柄双刃斧还有一张四石大弓,对身后的仓曹道:“麻烦大人把这几样东西记下来,前面的全部来上五十件,那弓嘛,来上十具吧!”
    仓曹点点头,出门吩咐人来般武器出来。
    不多时,不大的院子里便整整齐齐的码放着一对对兵器。
    “来,你们全都过来自己选兵器!记住了,这次我们可能会打上几场正面的战斗,像横刀之类的东西可要带好!”他之所以这么交代,却是怕有些士卒嫌武器太多,负重太沉,不利于快速机动。
    这些士卒们顿时围着这堆武器转了一圈又一圈最后齐齐动手,几乎同时选了横刀、匕首、军刺、钢弩。至于手雷有十多个人欣喜的捡了两枚,还想多拿时被张允文制止了。至于那双刃斧,则是没人问津。而吴鹏和其他几名箭术很好的士卒则还选了大弓。
    张允文“嘿嘿”一笑,问道:“你们不选这些?”他指着地上的手雷和双刃斧。
    士卒们一声哄笑:“头儿,这铁疙瘩用来干啥?砸人?”
    一听这些人的言语,张允文便知道他们当初在玄武门时肯定没看见手雷大发神威的样子。而一些机灵一点的士卒赶忙向捡了手雷的士卒询问。得到答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