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龙争大唐-第23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媚娘所言甚是!”李治一想起今日被萧良娣、萧瑀这爷孙俩接连闹了两回,心里头的怒气便再也沉不住了,咬着牙冷冷地说道:“要杀一儆百,那就拿大的来杀好了。”话说到这儿,李治突然提高了声调喝道:“来人!”
书房外候着的管大松听到书房里传来李治的喝声,忙不迭地领着一起子小宦官们冲将进来,跑地到了近前,躬着身,满脸媚笑地道:“老奴在此,殿下有事尽管吩咐。”
李治并没有开口说话,而是冷冷地注视着管大松,嘴角一丝狞笑,瞧得管大松心头直发虚,闹不明白面前这个主儿到底想干啥,心慌之下,忙讪笑地开口道:“殿下,您,您这是……”
“管大松,尔这老阉狗,好大的胆子,竟敢编排本宫的不是,嘿,真当本宫不敢拿下尔么?来人,将这厮给本宫拉下去,重重地打!”李治脸色一沉,突地便发作了起来。
眼瞅着边上的小宦官已然扑了过来,管大松可是急了,忙不迭地趴倒在地,高声呼起了冤来:“殿下息怒,殿下息怒,老奴实不曾行过此事啊,殿下饶命啊!”
李治本就是为了立威,哪理会管大松是否就是那个传话之人,压根儿就不听管老太监辩解,挥着手道:“拖下去,打,给本宫重重地打!”见李治下了命,一起子小宦官哪敢怠慢,一拥而上,将管老太监架了起来,拖到了显德殿的大门口,七手八脚地扒下管老太监的裤子,摁倒在地,抡起大板子,噼里啪啦地便打了起来,可怜的管老太监被打得哇哇乱叫,惨叫声响得满东宫都能听得一清二楚。
“郎君既然发作了此人,那就不能再留了,以防有变。”眼瞅着管大松的惨号之声中,李治脸上露出丝不忍之色,武媚娘立马出言说了一句。
“啊,这……”李治原本就不是啥善岔子,但也算不得心狠手辣之辈,先前拿管大松作法不过是为了立威罢了,倒真没想到要就此杀掉管老太监,再一想起管大松这些年来鞍前马后侍候着倒也算是尽心,犹豫着不忍就此下杀手。
武媚娘虽说早就清楚李治的为人,可见其处事拖泥带水,心里头还是忍不住涌起一阵的失落,可此时她自己的身份微妙,有些话着实无法说得太过,至少不能让李治觉得自个儿是个心狠手辣之辈,无奈之下,只好强装笑脸道:“郎君误会了,妾身只是说不能在让其再当主事宦官了。”
“哦?那是自然,呵呵,那是自然。”李治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头,左顾右盼了一番之后,这才指着墙角的一名贴身小宦官道:“刘爽,从今日起,尔便接了东宫主事之职罢。”
“啊……”刘爽乃是李治的贴身小宦官,是李治从晋王府带过来的旧人之一,向来机敏,素得李治的宠信,早就盼着能提升了,可却也没想到幸福来得如此之突然,以他目前一个从九品的小宦官竟然连升了六级,成了正六品的东宫主事,如此巨大的幸福感袭来,登时眼便发直了,一时间愣愣地啊了一声便没了反应。
“怎么?尔不想当么?”李治见刘爽傻了眼,登时便不悦地哼了一声。
“啊,不,啊,奴婢谢过太子殿下,谢过武娘娘,小的定当尽忠报销太子殿下的大恩大德,小的愿为殿下及娘娘赴汤蹈火万死不辞……”刘爽一见李治面露不满之色,这才如梦初醒,一头便趴倒在地,可着劲地磕起了头,大表起忠心来。
“哦?尔这狗才倒是很会说话的么,哈哈哈……”李治见刘爽那副惊喜若狂的样子,登时便哈哈大笑了起来,而武媚娘见刘爽谢恩之际,也没忘了谢自个儿,亦是开心得很,大有深意地看了刘爽一眼,抿着嘴,淡淡地笑了起来……
夕阳西下,天色已近了黄昏,长安城中袅袅的炊烟接二连三地升了起来,随风荡漾不已,在夕阳的余晖下如云似雾一般飘渺,是到了要用晚膳的时辰了,满大街皆是急于归家的行人,道路中央的马车也比平时匆忙了不少,然则,一辆不甚起眼的四轮马车却慢吞吞地行驶在大道的中央,但却没有哪家的马车敢于超越此车的,无他,只因这车里头坐着的是户部侍郎苏勖!
累了,真的是累了,满脸子倦意的苏勖斜靠在车厢里的靠背上,一双手随意地垂在身侧,眼睛微微地闭着,看似休闲的样子,可脸上的忧郁之色却显露出主人那不安的内心——十一天了,自东宫上本章到军前到如今已是十一天了,圣旨最快后日也就该到京师了,可眼下这个被动的局面却令苏勖始终也没能缓过气来,该想的法子早就想过了,该做的准备也早就做好了,可到底能不能熬过眼下的困境苏勖心中一点底气都没有,一想起远在均州(今湖北丹江口)的魏王李泰,苏勖更觉得肩头的担子沉得令人喘不过气来。
“老爷,到家了。”就在苏勖苦苦地寻思着对策之际,长随的声音在帘子外响了起来。
“哦。”苏勖从神游状态中醒过了神来,漫应了一声,顺着下人们卷起的门帘一哈腰,下了马车,也不理会迎出府门来的门房等人的请安,低着头便往书房行去,才刚进了书房,还没来得及坐下,就见房中人影一闪,万重山已然出现在了书房之中。
“如何?”苏勖扫了万重山一眼,自顾自地坐了下来,随手抄起一把蒲扇摇了起来,口中淡然地问了一句。
苏勖虽没点明所问之事,可万重山却清楚苏勖问的是什么,忙不迭地上前一步,躬身道:“回大人的话,事情已大体查清,今日一早五号已经按照原定计划将消息传给了萧良娣,而萧良娣果然前去闹事,但却被太子打了出来,后头萧中书亲赴东宫,事情至此原本一切顺利,怎奈萧中书竟被太子轻巧地用话搪塞过去,致使原定计划功败垂成。”
“嗯,说具体点!”苏勖在户部里办公时便已经知晓了事情的大体经过,但却没想明白李治如何将耿直无比的老萧同志给骗过去的,此时见万重山没说到重点上,登时便不悦地哼了一声。
“是,据属下了解,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万重山将萧瑀与李治之间的交涉经过以及后头李治对东宫主事管大松的处置之举大体上诉说了一番,末了加了一句道:“五号恐有暴露的危险,是否要将管大松除掉?”
苏勖并没有任何的表示,只是皱着眉头一味地沉思了好一阵子,这才长处了口气道:“此事系老夫之误也,哼,没想到这个武才人居然还有这么一手,是老夫小瞧了此人,唔,吴、越两府可有甚异常么?”
“没有。”万重山很是肯定地回了一句。
“唔。”苏勖不置可否地应了一声,接着随意地问了一句:“管大松如今如何了?”
万重山恭敬地回道:“据查,此人挨了三十大板,如今正卧床养伤,东宫主事的位置也被免了,现如今已被打发去了典膳局。”
“典膳局?有意思!”苏勖冷笑了一声,并没有再多说些什么,默默地寻思了一番之后,这才开口问道:“尔能控制得了典膳局么?”
万重山仔细地盘算了一下之后道:“应该能,内里有位主食是我等之人,处置一个犯事的老阉狗应该能办到,是否要……”万重山用手比划了个砍的姿势。
“不必了,留着此人尚有大用。”苏勖毫不犹豫地拒绝了万重山的提议,突地转开了话题道:“太子最近可曾到五号处?”
“甚少。”万重山说到这儿,顿了一下才接着道:“据查,太子不单甚少到五号处,便是太子妃王氏、萧良娣这两处也甚少去,只是与武才人竟日鬼混。”
“嗯。”苏勖漫应了一声,站了起来,手拈着胸前的长须,在书房里来回踱了几步,突地顿住了脚,深吸了口气,一抬手,将万重山召到了身边,低声地吩咐了起来。
“啊,这……”万重山听完了苏勖的话,登时便惊呼了起来,睁大了眼,惊疑不定地看着苏勖,愣了老半天,这才呐呐地道:“此事可否先行请示殿下?”
“时间来不及了,这样罢,尔先准备着,何时行动,老夫自会决断。”苏勖挥了下手道:“记住,事情一旦办妥,所有相关人等一律抹去,都听清楚了么,嗯?”
万重山脸色阴晴不定地变幻了许久,这才咬着牙应道:“是,属下遵命!”
“那就好,去准备罢,时间不多了,记住,若是出了岔子,尔自己提头来见。”苏勖一双老眼精光闪闪地死盯了万重山好一阵子,这才阴恻恻地说了一句,话里的阴森之气浓烈得惊人,饶是万重山素性胆大,也不禁打了个哆嗦,不敢怠慢,恭敬地抱拳行礼道:“是,属下告退。”苏勖没再多言,只是挥了下手,万重山身影一闪,人已从书房里消失不见了。
“唉……”万重山刚走,苏勖便似老了十岁一般,脸上的皱纹陡然间深邃了许多,长叹了口气,漫步踱到了窗台前,凝视着渐渐黑下来的天空,眼中满是不得已的哀伤之色……
东宫里的这场冲突说起来是桩小事,也并没有闹出太大的风波,可值此局势微妙的时辰,有心之人却是绝不会放过这等消息,各方的目光都注意到了这场因吃醋而引起的风波,就在苏勖下定决断的当口,越王府里纳隆与雁大也正在就此事议着对策。
“如此说来,这武才人算是个人物了,唔,有胆有识,怪不得殿下当年离京时专门叮嘱过要特别注意此女,某竟忽视了此语,啧,失误了,失误了!”听完了雁大的情况介绍,纳隆愣了半晌之后,这才摇头苦笑着说了一句,心里头还真有些子苦涩的——纳隆早就知晓苏勖会设计让萧瑀去东宫闹事,但并没有横插一手,反倒在暗中推波助澜,为的就是将局面彻底搅浑,如此一来,不但魏王一系脱不了干系,东宫那头也一样要玩完,可却没想到武才人妙手一出,竟将老萧同志如此轻易地便打发了过去,纳隆的算计自然也就因此落到了空处,自是有些子悻悻然了罢。
“非独先生忽视了,便是属下也同样忘了此事。”雁大同样是苦笑着道:“殿下曾说过,当年袁天罡道长曾为太子批过语,说是‘逢武呈祥,遇苏有难’,殿下便指明过那个‘武’便是武才人,某也未曾放在心上,看样子,太子这一向以来的谋划都该是此女之手笔,嘿,某等竟以男女私情视之,大意了些,是某之过也。”
“罢了,此事乃是某之过,怪不到尔之头上,某自会向殿下请罪。”纳隆不想再纠缠此事,摆了下手,中止了这个话题,皱着眉头想了想道:“苏勖此番设计让萧瑀与太子冲突,该是冲着相州一案去的,今既失手,只怕还有后招,唔,某以为那个批语中的‘苏’说不定指的就是苏勖其人,呵呵,遇苏有难,若能过关,海阔天空?嘿,却不知这个阿斗能否渡得过去了。”
雁大眼睛一亮,鼓了下手掌道:“遇苏有难?苏勖?呵呵,看样子该**不离十了,属下也以为这个‘苏’指的应该就是苏侍郎,今日已是十一,据前方传回的信报,诏书已过了开封,最迟后日一早便会到京,苏勖的时间怕是不多了,某以为苏勖绝非束手待毙之辈,其一定会另有安排,属下已下令京畿处全面戒备,严密监视各方动态,只是尚不知苏勖会从何处着手,先生对此有何高见?”
“不好说。”纳隆摇了摇头道:“如今局势微妙,此案若是真审将下去,魏王一系只怕就要伤筋动骨了,某以为苏勖定不会让此案审下去的,方法么,倒有不少,只是尚难预料其究竟会如何选择,而今之计,我等还是以不变应万变为妥,真要是到了出大乱子之时,再行出手也来得及,左右也快了,就是这几天的事情罢了,尔将雁组高手全都调集起来,随时听命,去罢。”
“是,属下这就去安排。”雁大自是知晓事态已到了关键时候,哪敢怠慢,恭敬地应答了一声,一闪身,人已从书房里消失不见了……
第三百八十一章 京师剧变(五)
6459
贞观十八年五月十三日,午时三刻,正是一天中最热的时分,初夏的艳阳**辣地挂在天空的正中,烘烤得大地一片滚烫,以致于空气中都飘浮着股淡淡的焦糊味儿,自端午过后便再无雨的天气着实令人难耐得很,值此正午时分,热浪袭人之下,原本繁华热闹的长安城竟因此而显得冷清了下来,满城的百姓大多躲在家中避暑,街上行人寥寥无几,往日里显得狭窄的街道陡然间变得空旷了起来,然则十几骑从北门外直冲进来的飞骑却打破了这等宁静——但见十数名衣甲鲜亮的羽林军骑兵簇拥着一名中年宦官,纵马如飞地沿着北大街横冲直撞,径直向着东宫方向狂奔去,立时惊起了满城的涟漪——圣旨终于在各方的不同企盼下到了!
“圣天子有诏曰:朕自率大军以平诸夷,以社稷托之诸臣工,今外战正酣,而内忧迭起,深失朕望……着监国太子李治总揽此案,便宜行事,钦此!”风尘仆仆的内侍监柳东河刚到了东宫,不等喘上一口气,便即赶到了显德殿,拖腔拖调地将圣旨宣读了一番。
“儿臣领旨谢恩!”李治等这道诏书已是等了多时了,值柳东河宣诏之际,他可是竖起了耳朵认真地听着,然则直到诏书宣完了,也没听到最企盼的“彻查”二字,倒是听到了“便宜行事”这等模糊之语,一时间满腹疑虑,愣了好一阵子之后,才算是回过了神来,磕了个头,谢了恩。
“太子殿下,老奴行前陛下曾有交待,望殿下能以国事为重,切不可意气用事。”柳东河一边双手将圣旨转交给李治,一边小声地提点了一句。
“有劳柳公公费心了,公公鞍马劳顿,还请先去歇息罢,来人,赏柳公公娟十匹,绸缎十匹,钱五千。”李治心中有事,并没有将柳东河最后吩咐的那句话听进心里头去,只是接过了圣旨之后,丢下了句话,便掉头向书房疾步而去。
李治所给的赏钱不可谓不丰厚,可柳东河却并没有因此而喜形于色,反倒是暗自叹了口气,一双老眼若有所思地凝望着李治匆匆而去的背影,脸上满是苦涩之意——当年诸王在越王李贞大婚之时,出手拿下诸王的可是他柳东河,真要是李治这一回翻了船,其他哥几个无论是谁入了东宫,又岂有他柳东河的好日子可过,先前那番小声的提点其实并非李世民的原话,而是柳东河冒着掉脑袋的危险提点的,可眼瞅着李治那架势压根儿就不像是听到心里去的样子,柳东河除了叹息之外,也无可奈何,只能是苦笑着摇了摇头,回宫自去按李世民之意办事不提。
显德殿的书房中,一身宦官服饰的武媚娘正自焦急地在空无一人的书房中来回踱着步,突地听到房门外一阵急促的脚步声响起,立马站住了脚,飞了整衣衫,摆出一副神闲气定的样子,面带微笑地看着急步走进书房中的太子李治,但却没有急着开口发问。
“媚娘,媚娘,圣旨到了,你看看罢。”李治走到近前,急吼吼地说了一句,可脸色却怪异至极。
武媚娘本就是个机灵之人,一见李治神色不对,立马知晓这份圣旨只怕有古怪,也不多问,伸手将圣旨接了过来,只一看,便已知晓其中的利害之处——这是份最后的通牒,也是个最后的考验,无他,太子总揽此案,无论是指派何人主审此案,最终的成败都要着落在太子的头上,若是不能以霹雳手段拿下此案的话,一旦大乱突起,李治这个监国太子也就当到头了!
“郎君,此是好事啊,陛下既然将此案交由郎君总揽,那自是对郎君的信任,这又有何不妥吗?”武媚娘知道李治并没有看出这份诏书的奥妙所在,也知晓事到如今,李治便是想要抽身退步都没了可能,再说了,就算李治想退,武媚娘也不会让他退,无他,这可是关系到武媚娘自个儿能不能彻底攀附上李治,从而踏足权力中心的唯一机会,哪怕前面是座陡峭无比的大山,她也得硬着头皮往上攀爬,此时见李治彷徨不定,立马笑着解说了一番。
“啊,那倒是没有,可……”李治犹豫了一下之后,这才接着道:“可父皇却并没有表态要彻查,这……”
“郎君怕了吗?”武媚娘将那份圣旨随手放在了书桌上,款款地走到了李治的身边,伸手环住李治的腰,仰起头来,笑眯眯地看着李治的眼睛,轻声地问了一句。
哪怕再懦弱的男人,面对着自个儿最心爱的女人也不会说自己怕了,这可是攸关面子的原则问题,李治自也不例外,一听武媚娘那调笑的样子,心中的豪气立马就抖擞了起来,猛地挺直了腰板,一派豪迈之气地道:“怕甚?本宫乃是监国太子,岂会怕那些城狐社属之辈,哼,怕?媚娘太宫了!”
“嗯,郎君乃奇伟男子也,自该有这份豪气,如今陛下既然将此案交给了郎君,那郎君就放手让萧中书去查好了,以萧中书嫉恶如仇的性子,断不会放过那些作祟的小儿辈的,殿下只须在一旁拿捏一下分寸即可,至于后头的人员调派么,交给诸黄门去把握便是了,有萧、诸两位重臣在,断不会出大乱子的。”武媚娘见李治的信心已然被鼓动了起来,自是趁热打铁地提点了一番。
是个正常男人就没有不喜欢被女人夸奖的,李治虽懦弱了些,可毕竟还是个正常男人,此时听武媚娘如此说法,自是开心不已,嘿嘿一乐,低下头在武媚娘洁白的额头上亲吻了一下,又伸手捏了捏武媚娘的翘/臀,诡异地一笑道:“好,本宫这就传京师五品以上大员觐见,先将此事办了,回头再来寻媚娘,定要尔讨饶方可!”
“啊,郎君……”武媚娘脸一红,低着头趴在了李治的胸口上,大喘了几口气道:“郎君快去,妾身等着您便是了。”
“哈哈哈……,好,本宫去去就来!”李治一见到武媚娘那娇羞的样子,立时乐得哈哈大笑起来,松开了抱着武媚娘的手,顺手在其高耸的胸脯上捏了一把,这才拿起搁在书桌上的圣旨,大笑着行出了书房的大门……
“臣等参见太子殿下。”一起子大臣们全都是消息灵通之辈,值此非常时期,大家伙的目光可都盯着东宫,圣旨刚到,大家伙都已得到了准确的消息,一听得太子宣召,到得是又快又齐,前后不过半个多时辰罢了,该来的可全都到齐了,一见到满面春风地高坐的太子李治,群臣们立马按着品级高低排着队,请起了安来。
“免了,免了,诸位爱卿操持国事甚是辛苦,本宫本不该在此午休时分打搅诸位,只不过父皇圣旨已到,本宫不得不诚邀诸位重臣共商国是,还请诸位多多体谅则个。”李治心情甚好,虚抬了下手,罗罗嗦嗦地扯了一大串的废话,然则众大臣们压根儿就无心去听李治那一套无甚营养的屁话,各自按品级站好了队,全都默不作声地站着,等候着圣旨的宣读。
李治见无人出言附和自己的话,登时便是一阵气恼,可又没胆子发作,扫了眼下头黑鸦鸦的人群,语带不悦地挥了下手道:“宣诏!”李治此言一出,群臣们立马全都打起了精神来,虽说全都跪倒在地,可耳朵却都竖了起来。
新任东宫主事宦官刘爽虽说是李治的贴身小宦官,往日里也没少跟着上过朝,可作为主事宦官当庭宣读圣旨却还是一次,心情自是紧张不已,李治话音刚落,刘爽便有些子迫不及待地走到了前墀的前端,用微颤颤的手将圣旨展了开来,语带颤音地宣道:“圣天子有诏曰:朕自率大军以平诸夷……着监国太子李治总揽此案,便宜行事,钦此!”
死寂,一派的死寂,尽管刘爽那战战兢兢的小样子无比的滑稽可笑,可此时的朝臣们却无心加以理会,全都静静地跪在那儿,逐字逐句地琢磨着这道诏书的用心所在,一时间竟无人领头谢恩,显德殿中一派诡异的安静。
“臣等领旨谢恩,恭请殿下明示。”到了末了,还是萧瑀最先醒过了神来,率先出言谢了恩,后头一帮子朝臣们这才乱哄哄地跟上,浑然没了往日里宣诏时的肃穆之气氛,那乱糟糟的声音响得跟菜市场一般。
一见群臣们失态如此,李治可是开心了起来,嘴角一弯,微笑着虚抬了下手,示意众臣归位,而后故作姿态地清了清嗓子,扫视了群臣们一番,这才慢条斯理地开口道:“父皇在前线鏖战,将国之重任托付于本宫,不料竟出此巨案,实本宫失察之过也,本宫已上本向父皇请罪,本宫之罪自由父皇定夺,然,时至今日,败坏朝纲之鼠辈却尤逍遥法外,是可忍孰不可忍,本宫决意彻查此案,以正朝纲!”李治话说到这儿,略微顿了一下,这才提高声调叫道:“萧中书。”
萧瑀一听李治点到了自己的名字,自是不敢怠慢,忙上前一步,躬身答道:“老臣在。”
“萧中书乃我朝之顶梁柱,父皇在京之时,常夸奖萧大人刚直不阿,本宫此番将审案之重任交付与汝,望汝能恪尽职守,十日内审明此案,以报父皇之宏恩,萧大人可敢为否?”李治心情一振奋,这话便说得中气十足,倒也真像是一回事了。
“老臣遵谕,定不会负了陛下与殿下的厚爱!”萧瑀见李治终于有点监国太子的架势了,心头倒是欣慰得很,立马爽快地领了命。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