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龙争大唐-第3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老夫回来之时正好是越王来访之后不久,因着越王在场,老夫不好露面罢了,你们兄弟俩商议的事,老夫都听到了,唉,殿下上了越王的当了!”苏勖苦笑着摇了摇头道。
    “什么?怎会如此?小王并未觉得有何纰漏啊,姑父有话单讲不妨。”李泰皱着眉头想了一阵,也没想明白自己错在何方,只好老老实实地发问道。
    苏勖眉头一扬道:“殿下倒也不算做错,只是便宜了越王罢了。殿下好生想想,此等扬名得利之好事,越王有何理由定要拉上殿下,就因《括地志》是殿下所作?只怕未必罢,没这书,那武举之策同样是好策子,圣上必然会照准无虞的,之所以要拉上殿下,无外乎是讨好殿下罢了。”
    “讨好?”李泰本就是个聪明人,略一思索便隐约明白了其中的根由,脱口而出道:“难不成小八是担心本王与老大联手整治他,才来上这么一手的?”
    “不错,正是如此,而今越王立足未稳,羽翼未丰,扛不得三家合攻,此举不过是要稳住殿下罢了。”苏勖并未否认,直截了当地点明了答案。
    “该死,我说小八今儿个为何会如此好说话,原来打的是这个主意,本王饶不了他,回头只要老大那儿一动,本王立刻跟上,定不能叫小八起了势!”李泰眼中闪过一丝狠戾,恶狠狠地说道。
    “迟了。”苏勖很是惋惜地摇了摇头道:“太迟了,若是殿下未曾联署之前,如此作为尚可,而今只怕不能了。”
    “为何?本王不要那等虚名有能如何?大不了明日早朝时小八上本,本王来个不吭不声,置之不理,回头再跟他算账便是。”李泰不解地问道。
    “不可,越王敢行此策,必然有所防范,殿下若是乱动,一来失信于天下,二来若是就此招来越王的强势反击,未免得不偿失。”苏勖一见李泰发狠,忙劝阻道。
    “哎!”李泰猛地一跺足,很是不甘心地说道:“本王实咽不下这口气,姑父,难道本王就只能看着小八冒起不成?”
    苏勖瞅了满脸子不乐意的李泰一眼,平静地说道:“不然,越王出头乃是圣意所为,为了就是搅乱朝局,唔,若是老夫料得不差的话,太子那头的动作只怕必然是失败的结果,倒不如利用一下越王,将祸水都引到东宫那儿,殿下自可坐看龙虎斗,适当的时候只需加一把力便可将那个蠢货赶出东宫,如此一来,**之位除殿下外还有何人可争?圣上这是有意在为殿下铺平道路啊,殿下切不可意气用事。”
    “嗯,也罢,那本王就依姑父的意思办,先配合着小八的动作,回头等太子倒了台,再收拾小八好了。”李泰没有再坚持,颇有些子得意地说道。
    苏勖见李泰转了心,有些子不放心地多说了一句:“殿下能有此念便好,不过尚需注意越王跟吴王串到一起,若是如此,只怕将来还得多费许多手脚的。”
    “姑父所言甚是,本王这就下令‘响铃’全面监视小八,无论如何不能让小八跟老三勾搭上了,本王倒要看看小八是如何斗老大的。”李泰咬着牙说了一句之后,狞笑了起来……   
第八十三章新年第一朝(上)
    在唐朝当官可以说是件不错的营生,福利待遇比起后世来一点都不差,只要是个官儿,就能享受每十天休假一天,称“荀假”之待遇,此外,还有各种节令假(如春节假七天)、定省节(三年探望父母一次,共三十五天)、婚假(九天)、丧假(视与死者关系而定时间长短)、病假(最长不超百日,过百日则解职)。官员身体欠佳或年逾七旬可以退休,称致仕,五品以上官员退休由皇帝批准,六品以下官员退休则由尚书省批准。五品以上官员退休享受半俸,有功之臣因皇帝特恩者可获全俸,若是在任上再动动手脚,钻个法规的空子,到了老来,一准是富家翁的干活,活得甭提多滋润了。
    瞧这等官儿当起来别提多爽了不是?不过李贞却不这么看,对于李贞来说,当官却是件苦差事,一不留神就是一撸到底的惨状,每念及此,李贞总是心烦不已,无他,太子那头必然有埋伏在等着,也就够闹心的了,就算一切都平安无事好了,上早朝也是件沉重的负担不是吗?每当早朝之日,三更就得起,五更就得赶到宫中的朝房,若是不小心误了时辰,得,罚俸还是小事,就怕老爷子惦记着,啥时应景儿抛出来就是桩大罪,那等乐子一准小不到哪去?这不,今儿个就是正月初八早朝之日了,大冷的天,李贞一早就爬了起来,好在往日里也习惯了早起练武,这才没出啥大岔子,随意地用了些白粥便急匆匆地上了大轿子,一路急赶地到了朝房,这才发觉敢情自个儿是独苗一根,满朝房里就只有他独自在呢,顿时自失地笑了起来,可没曾想,才刚笑着呢,门口便冒进个人来,却是吏部尚书诸遂良。
    “殿下,下官没什么不妥吧?”诸遂良一瞅见李贞脸上那诡异的笑容,以为是在笑自己,忙低头看自个儿的朝服,愣是没发现啥不对劲的对方,顿时有些子讪讪地笑着问道。
    嘿,误会了不是?李贞一见着诸遂良那副举动便知道这哥们会错了意,可也懒得解释,只是笑了一下道:“没事,本王不过是自得其乐罢了,诸大人不必放在心上。”
    “哦,原来如此,越王殿下这可是新官上任,少年得志,正是春风得意时嘛,可以谅解,哈哈……”诸遂良本就是个风趣人,一见事情与己无关,立马转头调侃起李贞来了。
    李贞很清楚诸遂良的为人,知道这厮表面上跟谁都合得来,实际上却是个笑面虎,当然,一手楷书着实写得当行出色,是继虞世南之后大唐仅存的书法家,深得老爷子的赏识,就李贞所知,这位诸老先生不日将入阁,担当尚书省右仆射这么个副宰相的高位,自然不想跟此人闹生分,眼瞅着对方调侃自个儿,李贞也不接口,索性默认了事,哈哈大笑了起来。
    “八弟,有啥事情如此好笑的,不妨说来与三哥听听。”正当李贞与诸遂良笑得开心之际,吴王李恪从外头走了进来,满脸子笑意地问道。
    “没,没什么,只是些小事罢了。”值此关键时期,李贞着实不想跟李恪有啥瓜葛的,自然是不想多说些什么,随口应了一句,便打算开溜。
    “怎么?不能说与哥哥听吗?”李恪却没打算就这么放李贞离开,不依不饶地追问道。
    狗日的老三,没屁事缠着老子做甚?李贞心里头很是不耐,可这会儿朝廷重臣们正鱼贯而入,李贞着实不想在人前与李恪发生矛盾的,正寻思着该如何摆脱之际,就见魏王李泰也急匆匆地走了进来,几个大步走到李贞身旁,笑呵呵地道:“八弟,敢情你来得好早啊,得,哥哥正有事找你呢。”
    哈,有个屁事!李贞自然明白李泰这是不想让自个儿跟李恪多套近乎,故意插科打诨的,可也不想点破,反倒煞有其事地道:“四哥有事尽管吩咐好了,小弟听着呢。”
    “好,爽快,走,一边说去。”李泰话音一落,一把拉着李贞便往角落里走去,兄弟俩边走边随口瞎扯着。
    李恪眼瞅着李贞与李泰的亲热劲儿,英俊的脸顿时有些子歪了,可又拿这哥俩个没辙,只好自嘲地笑了一下,走到自个儿的心腹手下一边,也不说话,只是不时地瞄向角落里的哥俩个,满脸子的狐疑之色,正当他打算不顾一切地凑到李贞那头去探个究竟之际,宫里头的晨鼓响了起来,太监们呼喝上朝的声音远远地传进了朝房,满屋子的朝臣们紧赶着都涌出了朝房。眼瞅着李贞兄弟俩走了过来,李恪自失地一笑,也不再多说些什么,紧赶着排在了李泰的前头,众朝臣一路疾步地径直奔向宏伟的太极殿。
    激动,李贞是真的有些子激动,无他,虽说这些年也没少来过太极殿,可作为朝臣来此却还是头一回,排在武将队列中的李贞趁着李世民的大驾尚未到来,依仗着自个儿的身高,四下张望了好一阵子,不过嘛,说起来他自个儿也不知道自己在看些啥子,左右不过是借此机会排遣一下心中的紧张罢了。
    “皇上驾到!”随着内侍监高尧那尖细的嗓音响了起来,身着明皇服饰的大唐天子李世民大步从后宫转了出来,面色肃穆地径直走到了龙椅前,一撩下袍,端坐了下来,紧随其后的太子李承乾也拖着瘸腿,走到前墀下的太子之位上坐定。有见于此,众朝臣立马全都跪倒在地,三呼万岁不止。
    “众爱卿平生。”李世民虚抬了下手,示意满殿文武各归原位,笑了一下道:“今儿个是新年第一朝,新年自当有新气象,诸位爱卿有何本章要奏,尽自上本好了。”
    哈,咱就等您老这句话了!李贞一听老爷子叫大家伙上本,立马从武将队列中闪了出来,一头跪倒在殿前,将手中的奏章高举过头顶,朗声道:“启禀父皇,儿臣有本章上奏:兵圣有云: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故经之以五事,校之以计,而索其情: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将,五曰法。儿臣自领军出征便有所察——我大唐兵锋虽盛,将帅虽勇,然,后继却乏力,非无人也,实不得出耳,儿臣以为当有选拔贤才之良策方可永保我大唐之千秋基业,四哥亦深以为然,故此,儿臣等恳请父皇开武举之科考,为我大唐之选将,此儿臣之浅见耳,望父皇明察。”
    李贞话音刚落,魏王李泰立刻站了出来,高声附和道:“父皇明鉴,儿臣以为八弟所言实乃谋国之道也,儿臣恳请父皇周全此事,也好为天下贤才多一道出身之路。”
    李世民既没想到第一个上本的会是李贞,也没想到李贞上本竟然会拉上了李泰,一时间有些子没反应过来,沉默了一下,才挥着手道:“递上来。”侍候在李世民身侧的高尧忙一路小跑地冲下前墀,接过李贞手中的奏章,脚不沾地转身跑了回去,将折子递给了李世民。
    李贞的奏章写得极有条理性,不但列举了武举的必要性,连同相关的选拔方法都一一载明,各种选拔的规章制度一应俱全,便是如何授官,该授何等官也都说了清楚明白,文采出众不说,便是那一笔楷书就令人赏心悦目,瞧得李世民开心不已,不过此事重大,李世民也不敢轻易拍板,沉思了好一阵子,拿眼看了看跪倒在下头的两个儿子,沉着声道:“诸位爱卿对武举之事有何见解,都说说好了,朕想听听诸爱卿的看法。”
    这时节的科举并无后世那般神奇,就算是进士出身,在朝中也不见得能有出头之日,别的不说,这十六年来一共有进士四十余人,可真儿个够资格上殿议事的却一个都没有,满朝重臣全都是当初大唐打天下的那帮子人马,要不就是功臣之后,那些个进士、明经之类科举出身的官吏只能是在下头部、司打打下手,或是到地方为官,故此,科举不科举的,满朝文武其实压根儿就不在意,再者,这折子可是两位当红亲王提出来的,除非是真打算跟这两位亲王别别苗头,否则谁敢上前说个“不”字,可要大家伙上前说好,却也不可能,无他,这会儿圣意未明,谁也不清楚李世民究竟会不会同意此折,万一拍马屁拍到马脚上,那岂不是冤哉枉也,大殿里一时间静了下来,人人都不吭气儿。
    李恪扫了眼跪在前头的李贞、李泰,心中一动,大体上猜到了这哥俩个之间必定是早就串通好了,虽有心想出来反对一下,可问题是他压根儿就不怎么通军事,如何可能在短时间内找出此折的纰漏所在,正自心急之际,突地瞅见太子正猛朝站在武将前列的侯君集使眼色,不安的心立时定了下来,对着太子笑了笑,顺便点了个头。
    太子看了李恪一眼,也不置可否地点了点头,其中的意味那就只有他们两人才清楚了……   
第八十四章新年第一朝(下)
    “皇上,臣以为越王殿下此议虽是不错,然,实属无必要之举措,一者,我大唐惶惶军威,所向披靡,四海咸服,二来军中将帅辈出,岂有无才可用一说,故此,臣以为越王殿下此议稍欠考虑。”一片寂静之中,尚乘奉御、襄阳郡公杜荷站了出来,高声反对道。
    杜荷,名臣杜如晦之子,娶唐太宗第十六女城阳公主,为驸马都尉,乃是有名的太子党,他这一出列,便如同一个信号一般,呼啦啦站出了十数名中级官员,个个都口陈李贞之议欠妥,更有甚者,还说李贞此议是哗众取宠,有损于军中将领正常升迁云云,这里头虽无甚重臣,可一者人多势众,二来全都是太子一系的人物,七嘴八舌之下,倒也热闹非凡,大家伙一见太子跟李泰、李贞哥俩个闹上了,都来了精神,个个都等着看好戏了。
    狗日的老大,终于还是忍不住跳出来了,妈的,也好,趁这个机会削削你的面子也不错。李贞虽跪在殿前,耳听着那些个反对的声音愈来愈大噪杂,可并没有就此出言反驳,只是静静地跪着,一副事不关己的样子。
    李贞能忍,李泰可就有些子忍不住了,耳听着那些噪呱的屁话,立时憋不住劲了,头一抬,亢声道:“父皇莫听那些狂悖之言,此等人肩不能挑,手不能提,文不精、武不通,何曾有过见识,啰噪罢了,父皇,儿臣以为八弟深通军略,又经战事,所言必然无虚,父皇请看,今日殿上之武官除八弟外,何曾有五旬以下之人,长此以往,我大唐情何以堪!望父皇明鉴!”
    李泰话音刚落,芩文本立刻出列道:“陛下,老臣以为魏王所言极是,此乃关我大唐千秋大业之事断轻忽不得,望圣上明察!”
    得,这回好了,芩文本一发话,驸马都尉柴令武、房遗爱、黄门侍郎杜楚客等三十余名朝臣立马站了出来,全都是为李泰摇旗呐喊之辈,呵,这回有意思了,太子跟李泰算是正面对上了,正主儿的李贞反倒成了看客。
    看客就看客,李贞却是满不在乎的,无他,管太子与李泰谁赢谁输,李贞才不在乎呢,就连这本折子能不能通过朝议李贞都不放在心上,只要太子跟李泰闹起来,李贞的目的就算是达到了——只要有李泰在边上牵扯着,太子势必无法全力封杀李贞,如此一来,李贞这个兵部侍郎的位置就算是暂时无忧了,就算有些小风浪,李贞也不会太在意了罢。
    李泰一边人多势众不说,还有芩文本这个刑部尚书在,无论是气势还是官位都远远压过了太子一系的人马。眼瞅着要败阵,太子是真的急了——他原本只是想打压一下李贞的,却没想到会将李泰给惹了出来,一时间急红了眼,在位置上坐立不安,有心想亲自出马,只不过李承乾还算是有点自知之明,知道自个儿压根儿就不通军事,哪可能说出啥道道来,没奈何,只好可着劲地向吴王李恪使眼神,却不曾想头前还跟他眉来眼去的李恪这会儿竟然装起了木头人,别说笑容,便是表情都不给一个,气得李承乾直咬牙,在心里头狠骂了李恪一通,无奈之下,也只好将手势变换来变换去地给侯君集打暗号。
    侯君集如何不知道太子着了急,可他却不以为此事如此简单,在他看来,这会儿若是贸然跟李泰起冲突,只能是白白便宜了始作茧者的李贞,有心不露面嘛,却又不耐太子的催逼,无奈之下,也只好站了出来道:“陛下,老臣以为自古以来只有沙场出将帅,何来科举出武将,况且我大唐人才辈出,又怎可言无将可用,岂不见朔州已战之后,涌现出的青年将领自不在少数,故此,臣以为越王所献之策实乃纸上谈兵耳,当不得真。”
    侯君集虽说如今已是闲散之武将,可其战功在朝廷诸将中也算是排得上号的,他这么一说,满大殿顿时静了下来,芩文本等人一者大多是文官,谈起军事来自然是不如侯君集的话有说服力,再者,一听侯君集话里头死咬着李贞,却绝口不提李泰,顿时会了意,也就不再出头,满大殿顿时静了下来,大家伙的注意力全都集中在了李贞身上,都想听听李贞是如何辩解的。
    他妈的老侯,老子欠你的啊,每回都是你个龟孙子出来搅事!李贞一听侯君集的话就知道事情要起变化了,顿时又气又恨,可在这等朝堂之上,李贞还真拿侯君集没办法,本打算继续装傻,可惜这会儿老爷子也起了兴致,想听听李贞如何说叨的,这不,李贞还在暗骂着侯君集,老爷子发话了:“贞儿,尔且说说看,沙场出将帅与科举出将才何如啊?”
    嘿,看样子装傻是装不成了,娘的,咱不露上一手,还真当老子没本事呢!李贞心里头早就有了底,头前为了整这份折子,该考虑过的早就都琢磨透了,这会儿一听老爷子发了话,李贞不慌不忙地跪直了身子,恭敬地答道:“回父皇的话,儿臣以为侯大人所言固然是实,然却不全面,沙场固然出将帅,可若是承平日久,这将帅又该从何而出?总不能等到出了乱子再四下抓瞎罢,故此,儿臣以为沙场上能出将帅不假,可科举却能出人才,但凡能通过科举出身之人,总是有些才干的,若是再到军伍中稍加磨砺,或能成才,若如此,则即便是承平之日,朝廷也能有个人才储备,总好过有了战事时胡乱点将来得强。此儿臣之浅见耳,望父皇明断。”
    李贞一番话下来逻辑清晰,不单是朝臣们点头不已,便是李世民也听得面露微笑,说实话,李世民乃一代雄主,并不是没意识到将才出现年龄断层这个问题,也明白现如今大唐的军制恐有些问题,也想着着手去解决,只是一时半会还没顾得上罢了,李贞提出的武举之策其实极为合李世民的心意,之所以要朝议一番,除了是慎重其事的缘故之外,还想看看李贞会如何应对朝中重臣们的不同意见,此时见李贞说得头头是道,李世民满意地笑着说道:“好,这折子朕准了,尔既是兵部侍郎,这事儿就交由尔去承办好了,回头朕会给你旨意。”
    晕,这事儿咋落到咱头上了,该死,这回有的忙了!李贞一听李世民将科举的事情压到了自个儿的头上,心里头顿时有些子发苦——原本按李贞的想法,这科举之事乃是礼部的活计,兵部只是配合罢了,再说了,兵部里还有苏老爷子在,这事情怎么算也跟自个儿没多大的关系,可老爷子都已经开了金口,想拒绝是不可能的事儿,没奈何,李贞只好磕了个头道:“儿臣谢父皇宏恩。”
    老爷子已经表了态,事情也就算是告了一个段落,即便有些个朝臣心中尚有不服,此时也没胆子立马站出来说“不”字,只可怜太子心中气恨交加,一双憋得通红的眼来回在李贞与李泰之间描来扫去,脸色阴沉得可怕,恨不得冲上前去一刀劈了这两狗屁弟弟的。
    一场朝会被这出戏一闹,满朝文武都有些子无心议事了,草草地又议了一阵子小事,时间便已近午时,坐了一晌午的李世民见再无甚大事,便起了身,在高尧一声“退朝”的话音中转身走入了后宫,贞观十六年的第一次朝会到此就算是了结了罢,一起子朝臣们各自三五成群地退出了太极殿。
    “八弟,哥哥今儿个爽气得紧,走,到万花楼喝酒去,哥哥做东了。”才刚散了朝,心情大好的李泰,笑呵呵地走到李贞身旁,很是亲热地打着招呼,浑然不理会此时太子正愤怒地看向李贞这边。
    “怎么,四弟要做东?那敢情好,三哥的酒瘾也起了,同去可成?”李贞还没答话呢,老三李恪就满脸子笑容地凑了过来,笑呵呵地说道。
    “哈哈哈……,好,同去,走喽。”李泰也没管李贞是否答应了,很是爽利地挥着手大笑了起来,笑得本就气得脸发青的李承乾更是难耐,恨恨地一挥大袖,咒骂了声:“一群小人!”瘸着腿在一起子太监的簇拥下也转入了后宫去了。
    李承乾临去时那声咒骂声音不小,尽自周围一片噪杂,可围在一起的兄弟三人却还是听得一清二楚,可反应却大不相同——李贞是无所谓,反正他如今跟太子早就闹僵了,被骂不被骂的李贞压根儿就不放在心上;老三心机深沉,装作没听见,只是眼中却闪过一丝怒气;李泰却不干了,额头上青筋暴起,怒视着太子离去的方向,咬着牙发着恨,只是顾忌到此地乃是朝堂,这才没有破口大骂起来,脸色青白了好一阵子之后,突地挥了下手道:“走,喝个痛快,也好去去秽气!”话音一落,自顾自地便往殿外行去……   
第八十五章新官上任
    兄弟三人三条心,压根儿就不是一路的货,虽说在扳倒太子上有些子共通点,可毕竟少得可怜,再说了,三人都是心计深沉之辈,这酒喝起来自然就不怎么爽快——尽管表面上看起来热闹得很,可大家伙心里头却都相互提防着呢,大体上虚与委蛇的多,真性情的少,不过嘛为了表示一下兄弟情深的样子,这场酒愣是从午时喝到了天擦黑时分,这才各自打道回府。
    “王爷,可曾尽兴?”李贞浑身酒气地刚走入书房,早已端坐在房内的纳隆笑呵呵地起了身,打趣了一句。
    尽兴?扯罢,这等酒哪有啥喝头,逢场作戏耳。李贞自然知道纳隆不过是调侃自个儿罢了,却也没当真,笑了一下道:“凑合罢,总算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