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龙争大唐-第7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哦。”纳隆笑着点了点头,全然没在意燕贺东的语气,走到了王开的身边,歪了下头,一副很是好奇的样子,上下打量着王开,瞧得王开浑身的不自在。
    王开既不是燕家子弟,也不是“燕记商号”所收留的孤儿,乃是出身“燕记商号”的一名掌柜,因着打得一手好算盘,故此被调入“旭日”后勤处,算起来也是“旭日”的元老了,此时见纳隆神情诡异地看着自个儿,心情顿时紧张无比,苍白着脸道:“你,你,你要干什么?我,我……”
    “你怎地?”纳隆冷笑了一声道:“王副总管,太子殿下的钱好拿么?”
    “放屁,你血口喷人!老子为‘旭日’拼死拼活,怎容得尔如此污蔑,你……”王开一听之下,立时急了,跳着脚乱骂道。
    “是么?”纳隆轻笑了一声道:“南门口子街那栋宅子尔是如何得来的?还有那陈姓美娇娘又是何许人?王副总管不想解释一下吗?”
    “我,我,我……”王开的额头上立时冒出了豆大的汗滴,结结巴巴地憋了好一阵子,突地冲将出来,一头跪倒在李贞面前,可着劲地磕头道:“殿下饶命啊,小的有罪,小的有罪,望殿看在某曾为殿下辛劳的份上,您大人不记小人过,就饶了小的一条狗命罢,殿下,求您了……”
    娘的,吃里爬外的狗东西,一栋宅子一个女人就敢出卖老子,嘿,好胆!李贞看着磕头如捣蒜般的王开,心里头跟吃了苍蝇般恶心,连看都懒得看上一眼,挥了下手道:“拖将出去,斩!”一起子王府亲卫毫不客气地冲上前去,也不理会王开的挣扎,将王开拎了起来,拖将出去,一路上满是王开那凄厉的求饶声。
    “诸位都是我‘旭日’之重臣,本王不会忘了诸位的功劳,也向来不吝赏赐,可谁要是背着本王胡乱行事,燕春、王开就是榜样。”李贞扫视了下慌乱的众人,咬着牙道:“从今日起,本王不希望再看到此等场面,望诸位好自为之,纳先生,‘旭日’之事就全交给你了,该怎么做,你看着办好了。”话音一落,也不管纳隆等人如何反应,起了身,看着始终默默不语地坐在一旁的莫离道:“莫先生,今儿个天气不错,陪本王到后花园走走罢。”莫离自然明白李贞这不过是要给纳隆一个施恩于众人的机会罢了,也不点破,笑呵呵地点了下头,陪在李贞左右,径直往后花园而去。
    李贞有钱又懂得享受,偌大的后花园布置得花团锦簇,美不胜收,可眼下两人全然没有一丝欣赏的心思,只是默默地走着,好半会之后,李贞突地开口道:“先生,晚些时候就该交人了,老四那头会如何动?”
    “朝堂!”莫离笑了笑,言简意赅地回了两个字。
    “哦?哈哈哈……”李贞哈哈大笑起来,笑声里满是自得的豪情……   
第一百五十二章朝堂风暴(上)
    贞观十六年三月初九,又到了早朝的时辰,在京之文武百官一早便汇聚到了朝房,等候着上朝的宣召,唯有李贞这个兵部侍郎却是到了最晚的一个,到得晚也就罢了,李贞却连朝房都不入,就在朝房门口站着,也不去理会周围那些个低品官员们的寒暄,只是冷漠地站在一旁,满脸子寒霜,啥话都不说。说实话,若是能不来,李贞绝不想来上这个早朝的,假条倒是早就上了,也好生歇了两天,可昨夜宫里却传来了旨意,说是前线军务紧急,让李贞抱病为国,不得缺席今日的早朝,这不,装病装不成了,这朝尽管不想上,可也得上了不是?
    军务紧急?屁个军务!前方大军此时尚未至潼关,就算是派去偷袭的前锋离齐州少说也还有数百里之遥,仗都没打响,哪来的军务,左右不过是托辞而已,老爷子来上这么一手,摆明了就是不想让李贞置身事外罢了,这一条李贞心里头有数得很,在李贞看来,自个儿与李泰私底下那些勾当只怕早已落在了老爷子的眼中,只不过老爷子本意就是要废太子,自是不会出面去干涉,不过嘛,老爷子却不想让放起了火头的李贞当个看客,愣是要李贞也去趟那趟浑水,其中的用心就不足为外人道了。
    狗日的,戏都不让老子看,非得逼着老子上台,也成,您老爷子狠,咱也不松包,大不了演个狠的给您老爷子瞅瞅得了!李贞很清楚老爷子逼迫自个儿上台参演左右不过是要为了老九进东宫铺路罢了——几个皇子斗得狠了,下手自然就没了轻重,事情一闹大发,谁都没好果子吃,反倒是远在岐州的老九屁事没有,渔翁得利之下,进东宫还不是顺理成章的事儿?只可惜明白归明白,李贞还是无可奈何,只能是照着老爷子的剧本来演,那心里头自然就不爽快得很,哪有心思去跟旁人谈天说地,就这么站朝房外愣着神儿。
    “上朝!”
    “上朝!”
    ……
    时辰已到,宦官们一迭声的上朝声从太极殿中一路响了出来,朝房外正闲扯的中、低级官员们忙不迭地排好了队,而正在朝房里休息的朝中重臣们则按着品级鱼贯而出,原本正瞎想一气的李贞也被这阵喧闹惊醒了过来,一抬头,正好瞅见排在宗室第一列的魏王李泰与吴王李恪正各自嘴角含笑地看着自己,忙收敛了下心神,哈哈一笑,也不开口,只是拱了拱手,大步走将过去,排在了李泰身后。
    魏王李泰自打前日从李贞手中得了刘七、纥干承基二人之后,始终没闲着,又是串联大臣,又是催逼口供,还没忘往宫里头递话,这两日忙下来,压根儿就没睡上几个时辰的,累得嘴角都起了泡,不过精神却是好得很,一见到李贞归了队,转过了头来,悄悄地竖起了根大拇指,满脸子的诡异笑容,却没开口说话,不过意思却表达得很清楚,除了炫耀一下万事俱备之外,不外乎是要李贞到时别忘了支持自己一把罢了,李贞自是看得很清楚,可也懒得多加理会,只是不置可否地点了下头,脸上淡淡的,啥表情都没有,李泰也不放在心上,哈哈一笑,自顾自地领头往大殿走去。
    李恪悄然落后了半步,跟李贞走了个并肩,侧头看了看李贞,又煞有其事地抬头看了看天空,笑呵呵地道:“八弟,你看这天阴的,哎,要下大雨喽。”
    屁话不是?娘的,你小子想看热闹,嘿,门都没有,待会儿老爷子要是将球踢老子脚下,老子就不客气地往你小子怀里塞去!李贞心里头恶毒地想着,可脸上确是淡淡的笑容,点了下头道:“是哦,要下雨了,这雨只怕还不小呢。”
    “哈,那是,那是。”李恪附和地应了几声,突地话锋一转,笑着道:“八弟,见天就要下雨,这斗笠雨篷之类的可得备好了,若是被雨给淋了,非得生病不可,呵呵,哥哥今儿个可是备足了的,瞧八弟来得匆忙,想必未曾备齐罢,要不就先从哥哥这匀些?”
    嗯?什么话?这小子究竟想说什么来着?李贞心中一动,一时间也看不透李恪此言的用心何在,对于李恪李贞一向是很重视的,毕竟兄弟几个里真儿个有些本事的就属他了,此时听李恪话里隐隐有着邀请自个儿联手之意,还真令李贞有些子犯叨咕的,可这当口已经走到了大殿的门口,却也不好详细询问,只好笑着点了点头道:“也好,那就有劳三哥了。”
    “该当的,该当的,都是自家兄弟,何必分得那么清,呵呵。”一听李贞如此说法,李恪脸上的笑立时灿烂了几分,呵呵一笑,也不再多说些什么,紧走一步,跟上了魏王李泰,疾步走入了大殿之中。
    “皇上驾到!”一派肃穆中,内侍监胡有德那尖细的嗓门响了起来,一起子正各怀心思的文武百官们立马跪倒在地,三呼万岁之声整齐地响了起来。
    “众卿平身。”面色沉稳的李世民缓步走上了御座,扫了眼跪满了一地的群臣,一拂大袖,端坐了下来,语气平缓地说了一句,众臣们在一片谢恩声中各自起立,可还没等众人歇上一口气,刑部侍郎王道光就站了出来,高声道:“启奏陛下,微臣有本上奏:贞观十六年元月十四日碾庄一案由驸马都尉杜荷侦破,言明武库一案系由江湖盗匪潜入京师勾结武库官吏所为,然其中疑点颇多,我刑部始终未曾认可此案之根由,现经刑部有司各衙门同心协力,竭力侦破,现已查明,此为冒功杀良之恶性刑案,我刑部已找到碾庄一案之幸存者,并有口供一份在此,另,行此大案之疑凶也已落网,破获全案指日可待,望陛下圣断。”
    王道光此话一出,满朝俱惊,谁都清楚碾庄一案表面上看起来是杜荷在主持,实际上背后确是太子在主事,如今王道光在大殿之上公然将此案捅破,其用心自是不问自知,再考虑到王道光可是魏王李泰的心腹,如此一来,魏王与太子之间的暗战明摆着已经变成了抬到桌面上来的明争了,已然是胜者王败者寇的不解之局,其间再也无一丝缓和的余地,这等神仙打架的事儿,凡人只怕要跟着遭殃,站队问题就成了大家伙心中一个难解的结,该何去何从就要看今上的意思了,这不,王道光这本章一上,满大殿的官员们尽管个个脸上都难免有些惊疑之色,却无人敢发一言,所有人的目光全都看向了稳坐不动的李世民。
    李世民的脸上依旧是淡淡的,甚表情都没有,连手都不曾抬一下,只是沉着声道了一句:“递上来。”
    老爷子这话说得虽轻,可听在太子李承乾的耳朵里,却跟炸雷似的——老爷子没表态本身就是一种表态,不当庭训斥的意思那就是肯定,这一条李承乾还是懂的,此时见大事不妙,一急之下,额头上都见汗了,可问题是这会儿他并无准备,明知道这是老四射过来的利箭,却不知该从何防起,只能是不停地跟杜荷等一起子心腹递眼神儿。
    “陛下,臣以为王侍郎所言完全是一派胡言,微臣自领命侦破武库一案,兢兢业业,深恐有负圣恩,能破获碾庄盗匪,纯属托陛下之宏恩耳,此案人赃并获,实是铁案如山,再者,当日剿灭碾庄盗匪之际,三军将士用命,何曾有遗漏之贼人,王侍郎此举不过是诬人以罪,欺蒙圣上,其心当诛!”杜荷自是知道此案若是就此被翻,身为主案之人的他必定是身败名裂的下场,绝然逃不过引颈一刀,无须李承乾暗示,他早已憋不住了,跳了出来,高声禀报道。
    杜荷此言一出,宛如一个信号一般,霎那间吏部侍郎李安俨、正议大夫赵节等二十余大臣立刻站了出来,高声附和杜荷所言,指责王道光哗众取宠,心怀诡异,一时间满大殿都是太子党一系人马的喧嚣之声,可李世民却丝毫也无甚表示,既不去看胡有德转递上来的折子,也没对杜荷等人的辩解表示支持,只是面色平淡地高坐在龙椅上。
    “陛下,老臣以为王侍郎此举出于何心姑且不论,不过据老臣所知,刑部近日所断两要案中‘金家争产案’、‘王家杀兄谋产案’均有疏漏,不但疑案未获,真凶未现,反倒将良民羁押致死,朝野议论纷纷,与我朝廷脸面大损,今又翻出旧案,其心难测,老臣不敢妄言其中是否有蹊跷,然恐有转移朝议之嫌,望陛下明察。”一派指责声中,侯君集站了出来,不紧不慢地说了几句。
    哈,妈的,老猴子还真是奸诈,奶奶的,这话亏他说得出口,嘿,姜还是老的辣!李贞默默地站在一旁,只一听便明白了侯君集的用心所在——老侯同志指责刑部办事不利,有转移公众视线之嫌,说穿了就一个目的:刑部自个儿的事儿都没搞清楚,哪能办得了碾庄一案,就算是要为碾庄翻案,这事情也不能交给刑部去处理,若是刑部那头不设法扳平了局面,就算老爷子要彻查碾庄一案,也无法将此案放到刑部手中,如此一来,魏王的布局只怕就要落空大半了,偏生侯君集所指出的那两桩案子还真就是刑部近日里所整出的乌龙案子,刑部官吏要想反击都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李泰不是傻子,自然也明白侯君集的用心所在,可问题是事实摆在那儿,要想为刑部官员的失误辩解也无法可想,此时见老爷子始终不吭气,原本自信满满的心思立时松动了不少,皱着眉头,悄悄地对芩文本等一杆子心腹大臣做了个手势,示意众人上台跟太子一系的人马先打打擂台,自个儿则不动声色地站在一旁。
    驸马都尉柴令武率先站了出来道:“启奏陛下,臣不同意杜大人的见解,臣以为碾庄一案至今未在刑部通过,并未定案,又何来铁案一说,再者,杜大人以为碾庄之民已被尽剿,殊不知却尚有幸存者在,有名有姓,有据可查,此人现就在刑部,一查便可知,况且此幸存者乃是越王殿下之亲卫,绝无假冒之可能性,陛下若是不信,可请越王殿下明证。”
    “贞儿,可有此事?”始终默默不语的李世民听到此处,眉头一扬,看向了李贞,不咸不淡地问了一句。
    早在当初将刘七交到李泰手中之际,李贞便料到了会有这么一问,心中早已有了定计,自是不会慌乱,稳步走出宗室队列,一躬身子道:“启禀父皇,是有此事,此人姓刘名七,本是儿臣府上一名亲卫,元宵前后请了假,说是要回乡省亲,可一去多日,却始终不见回转,因着此人曾在神武之战中救过儿臣之命,故此儿臣担心其出事,曾派人四下找寻其下落,却始终不可得,可前日夜里,此人却突然回到儿臣的府上,重伤兀自未愈,其所言碾庄一事着实过于骇人听闻,儿臣不敢信有其事,故此即刻派人护送其到刑部投案,其言真伪儿臣不敢断言,望父皇详查。”别看李贞叽里呱啦说了一大串,听起来说了很多,可仔细一分析,却全是空话,唯一有用的就一句——刘七确实是越王府亲卫,至于他所说的是真是假,咱不知道,咱是刘七的主子,得避嫌,甭拉上咱,老爷子您老自个儿查去。
    李贞一向就是个推脱高手,这一条老爷子心知肚明得很,此时见李贞又玩起了太极,心中虽有不满,却也不好说李贞些什么,只是瞪了李贞一眼,这才回过头来,看着跪在殿前的刑部侍郎王道光道:“王爱卿,这刘七如今何在?”
    一听李世民这话里似乎有倾向于刑部之意,王道光不由地精神一振,跪直了身子道:“启禀陛下,此人如今安置在刑部大堂,微臣已派出精干人员前往碾庄等地查实刘七所言,并无虚假,望圣上明断!”
    王道光这话才刚说完,刑部尚书芩文本立马就站了出来,高声道:“启奏陛下,如今在刑部的不仅是刘七其人,尚有一真凶也被我刑部擒拿归案,此人不单经手了碾庄血案,更是岐州谋刺越王殿下的凶手之一,据其供认,背后尚有主谋之人,其人言称若得免死诏书,愿招出所知,老臣知此事重大,不敢隐瞒,请陛下圣裁。”
    完了,彻底完了!听着芩文本的话,太子李承乾不禁心头一沉,手脚发软——芩文本虽没明说那人是谁,可李承乾却已猜了出来,一准就是失踪了许久的纥干承基,真要是让纥干承基咬上一口,他李承乾就算是跳进黄河也洗不清了,值此大难将至之际,李承乾再也坐不住了,从前墀前的座位上站了起来,拖着瘸腿走到殿前,躬着身子道:“启禀父皇,儿臣以为芩尚书所言不妥,此等恶贼为了活命,自是甚话都敢说,若是给了免死诏书,一来遂了贼子的意,二来,也使其有了按某些野心之辈的意胡乱攀咬他人的依靠,此事不可不防。”
    李承乾话里的“野心之辈”虽没明说是谁,可明摆着就是冲着李泰去的,这一点便是傻子都能听得出来,李泰本就瞧李承乾不起,此时又是胜卷在握,哪肯受了李承乾的气,立马也跳将起来,大步走到御前,同样一躬身子道:“父皇,儿臣以为太子哥哥所言大谬,蝼蚁且偷生,何况人乎,此人既提出免死诏书,想必是贪生怕死之辈,若以免死诱之,定可得其口供,依此必可查出朝中奸佞,实乃以小换大之举,又有何不可之说。”
    “四弟,尔欲乱政乎?须知朝廷自有法度,岂可因奸邪小辈妄开免死诏书之先例,此举大大不妥。”李承乾端起太子的架子,喝斥了李泰一句,这才转向李世民,朗声道:“父皇,儿臣以为似此等奸诈小人就该严刑拷问,掬出其背后主使,看是何人指使其攀咬他人,以明正典,儿臣不才,自请其事,望父皇恩准!”
    一听李承乾这话摆明了是要抢主审权,李泰的鼻子险些都气歪了,可在这大殿之中,却是发作不得,恨恨地咬了咬牙,怒视了李承乾一眼,这才转向高高在上的李世民,强自压住怒气地道:“父皇,太子哥哥忧心‘国事’之急切,儿臣着实钦佩,不过此事只怕跟太子哥哥有瓜葛,按我大唐律法,太子哥哥得避嫌,儿臣提议,此事便交与刑部总理,定可在数日内水落石出,真相大白,望父皇明断!”
    若说头前还是各自遮遮掩掩地交着手,李泰此话一出,就算是彻底将遮羞布扯了开来,摆明了说出太子与碾庄血案及刺杀越王李贞有瓜葛,原本还小声议论着的群臣们立时傻了眼,满大殿的气氛陡然间诡异了起来……   
第一百五十三章朝堂风暴(下)
    俗话说得好,打人不打脸,可李泰的话却宛若在李承乾的脸上狠狠地扇了一记响亮的耳光一般,到了这个份上,啥子兄弟情分、朝廷脸面之类的遮羞布全都被这记响亮的耳光给扇没了,彼此间除了倒下一个再也没有别的选择了,满朝文武尽管早有预感,知道李承乾、李泰哥俩个终究会来场煮豆燃豆萁的,却没人想到这一天会来得如此突然,随着李泰的话语一出,所有人的目光全都集中到了李世民的脸上,人人都想从李世民那张古井不波的脸上找出些蛛丝马迹来,也好决定接下来自个儿该站在哪一边,只可惜李世民却宛若没听到李泰那句话般,一味沉默着坐在龙椅上,别说表情了,便是眼珠子都不曾转动一下,令人无从推测老爷子究竟在想些什么。
    愤怒、迷茫、恐惧、焦急交织在一起,这便是李承乾此际心情的完全写照,当李泰一方将碾庄血案翻将出来之际,李承乾便已知道自个儿处境危险,可毕竟还存有着一丝侥幸的心理,希望能凭借着太子的身份将主审权扒拉到手中,也好来个瞒天过海,只可惜李泰并没打算给他这个机会,竟然不顾天家的脸面,当庭便抖出了他与碾庄血案乃是谋刺越王有关的猛料,李承乾的心顿时彻底乱了,浑身上下抖得跟筛糠似的,老半天说不出话来,让人一眼瞧上去就像是做贼心虚一般无二,满朝文武到了此时就算不明白真相,心里头也都有了成见,一时间嘤嘤嗡嗡的议论声大作,朝廷简直乱得跟菜市场一般。
    形势对太子极端不利已是显而易见的事了,吏部侍郎李安俨算是太子一系中尚能保持镇定的少数几个,此时见群臣哄议,而太子竟然没出面反驳,心知不好,忙站了出来,高声道:“启奏陛下,微臣以为魏王殿下之言差矣,如今案未审,实情未明,妄以罪名加诸太子,实乃有乱朝纲,此大不赦之罪耳,微臣尽自位份卑微,却也不敢不弹劾魏王之无礼,望陛下明断是非,以安天下之心。”
    人若是溺了水,面前哪怕只有一根稻草也会紧紧抓住不放,李承乾此刻正自惶急之中,突地听到李安俨出言弹劾李泰,立时猛醒了过来,借着因恐惧而颤抖的势头,装出一副气得直哆嗦的样子,叉指着李泰,语带颤音地骂道:“放肆,四弟尔安敢如此诬陷本宫,莫非忘了上下之分乎?本宫誓不与尔干休!”紧接着也不给李泰反驳的机会,一头跪倒在大殿上,对着李世民可着劲地磕着头,泪流满面地道:“父皇,儿臣遭小人构陷,实是冤屈,势不能苟活于天地间,儿臣愿以死明志,望父皇恩准!”
    不得不说李承乾还真有些子演戏的天分,这一哭二闹三上吊的泼妇行径虽说有些子无耻,可效果却好得很,毕竟如今他还是太子的身份,而碾庄一案说到底如今也尚未真相大白,他这么一胡搅蛮缠,倒令那些个不明真相的群臣们心里头都难免起了丝疑心——该不会真儿个是魏王李泰构陷太子的罢?一时间不少朝臣都对可怜兮兮的李承乾投以怜悯的目光。
    魏王李泰本就是个火爆脾气的主儿,凭着自家老爷子的宠爱,向来是横行霸道惯了的,太子李承乾在他眼里头就跟屁一般,素来不放在心上,此时见到了这等时候,李承乾竟然还敢倒打一耙,心中顿时大怒,也不等李世民有所表示,一躬身道:“启禀父皇,是非公道一审即明,儿臣不才,愿请命主审,定叫奸佞小人无所遁形!”
    要糟!妈的,老四这个笨蛋!他娘的蠢货!始终默默无语地站在一旁的李贞一听到李泰那赌气的话语,心中顿时一沉,气得想给老四来上一顿老拳的——太子已经口口声声说李泰是故意构陷的了,偏生李泰急愤之下,还自请查案,这不是往太子挖好的坑里跳又是怎地?如此一来李泰自然没可能去主持查案,这查案的事儿到了底儿只怕还得落在李贞自个儿的头上,道理很简单——此等关系到天家的大案旁人是审不得的,纵使是房玄龄、长孙无忌等朝中重臣也没那个胆略,除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