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1926之崛起-第7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有百害而无一利,是因为,冯玉祥此人野心极大,他是绝不肯屈居阎锡山之下的。他现在只不过是被韩复榘等人拉走了十几万人,实力受到不小的损失,暂时无力同蒋介石硬顶,如果这个时候阎锡山扣留他,一旦冯玉祥翻过身来,阎锡山就有杀身之祸。再者,西北军的那些将领那个也不是省油的灯,他们不仅会因为阎锡山扣住冯玉祥而怨恨他,甚至还会为了冯玉祥的事情和晋绥军刀兵相见,一旦打起来,又给了蒋介石渔人之利。阎锡山和冯玉祥的西北军的裂痕就再也无法弥补了。而且,阎锡山把冯玉祥留在山西,蒋介石也会对阎锡山忌惮很深,如果冯玉祥和阎锡山联手,那可是近百万的大军。所以,蒋介石一定会连他阎锡山一同考虑解决,甚至就此把他阎锡山列为最大的威胁,必欲除之而后安。”
唐生智沉默了一会,皱着眉头说:“大师高见,对时局洞若观火,一番话让孟潇如大梦初醒,孟潇实在是佩服!只是我们现在该怎么办?还请大师为孟潇指条明路。”
顾法师向前探了探身,看着唐生智说:“那就是听从令师百里先生的方案,到西北发展。”
唐生智为难的一摊手说:“可。是那里现在还有三十多万西北军,虽然冯玉祥不在山西,西北军群龙无首,可那些西北军也不是我们这十来万人能啃得动的。”
顾法师笑着说:“正因为那里有西。北军我们才会有机会,蒋介石不彻底铲除西北军是不会罢手的。虽然冯玉祥下野了,让蒋介石一时找不到对西北军动手的理由,可这难不住蒋介石,再起战端只是时间而已,一旦时机成熟,蒋介石就会彻底解决西北军,而要铲除西北军蒋介石又非要借助总指挥不可。现在河南虽然有第四路军、中央军、我们第五路军,还有韩复榘、杨虎城、石友三等人的一些杂牌部队,可是要同西北军作战,就必须要有一个有资历和威望的人来统领,宋哲武第四路军的实力虽然很强,可是他本人的威望不够,在河南,只有总指挥可以担此重任。那时我们就可以借机扩大队伍,甚至收编一些西北军的部队,只要打垮了在陕甘的西北军,我们的羽翼也就丰满了,就是蒋介石不想把陕甘交给总指挥,那时也由不得他了。据有陕甘之后,总指挥一面安心练兵,一面结好各方势力,甚至还可以借着帮助刘文辉的机会在四川cha上一脚。一旦局势有变,总指挥就可以会同山西的阎锡山、四川的刘文辉、广西的李宗仁、湖南的何键等人,兵出潼关,逐鹿中原,傲然南顾,一举把蒋介石赶下台去。”
顾法师的话让唐生智听得热。血沸腾,他激动地站起身,在屋子里来回快步转起圈子来。转了几圈,唐生智忽然停下脚步,有些懊悔地对顾法师说:“大师所言极是,今后就按大师的方略行事。只是宋哲武是一股很大的力量,我不禁在郑州没见他,今天一早,我又派胡益三去他那里抓人,这样一来,可是把他彻底得罪了。这可如何是好?”
唐生智把逃兵的事情跟顾法师一五一十的都说。了,顾法师听后沉吟半晌也是无奈得很。
顾法师见唐生智一脸的沮丧,又宽慰唐生智说:“总。指挥此事做得的确莽撞的很,静缘要是知道就一定不会让胡益三去。”
顾法师话锋一转又说:“不过也无妨,只要明天总。指挥放下身段,亲自去郑州登门拜访宋哲武,认真道歉就可。宋哲武能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发展到这么大的势力,绝非目光短浅之辈,也绝不是乏智少谋之人,蒋介石最终是要扫除所有的异己势力,当然也包括他宋哲武,这一点他不会不清楚,绝不会为了这一点点颜面就拒绝了总指挥这个强援。”
唐生智犹豫了。一会,一咬牙说:“好吧!就按大师说的办,我唐孟潇就给足了这个小家伙一个面子。”
正在这时,屋外忽然传来一阵喧嚣声,正在思考的唐生智一皱眉,张嘴要喊副官进来询问,还没等喊出口,第八军军长李品仙一脸怒色,急匆匆地推门闯进了室内。
李品仙是唐生智的老部下,保定一期毕业,是唐生智的保定同学,自民国三年唐生智还是湘军营长时就跟随他。所以,李品仙到唐生智这里是从不用通报的。进到屋中的李品仙气狠狠地一把抓下头上的帽子,狠狠地摔在桌上。
李品仙的态度让唐生智有些不满,可还是笑着说:“鹤龄,你都四十来岁的人了,气性怎么还这么大?是什么事生这么大的气啊?”
李品仙没有注意到唐生智话里的少许不满,恨恨地说:“总指挥,第四路军欺人太甚,他们把胡益三和他的执法队打死了几十人,这个仇我们不能不报!我已经命令第八军集结部队,就等总指挥你下命令了。”
“你说什么?胡益三被第四路军杀了?”唐生智吃惊地大声问道。
“是,胡益三被他们用刺刀给挑了。尸体现在就在门外,连同胡益三一共死了三十五人,其余各个带伤。”李品仙把从郑州回来的执法队跟他讲的情况又跟唐生智学了一遍。
当然执法队说的情况是要添枝加叶的,甚至执法队的人就一口咬定是宋哲武指使他的手下做的。被暴打一顿的这些执法队的人都希望唐生智为他们报仇,甚至还有人说宋哲武当场大骂唐生智八辈祖宗呢。当然,骂唐生智的话,李品仙只是一带而过。
听完李品仙的诉说,唐生智气得浑身直抖,这些年来都是他唐生智欺负别人,哪里被人欺负到这样,军法处长竟然因为抓逃兵被杀了!没想到宋哲武这个小军阀胆大妄为,竟然敢撸他唐生智的虎须。
唐生智这时已经把要和宋哲武结好的事情全抛到脑后,恶狠狠地说:“好你个宋哲武,杀我的人也还罢了,没想到竟敢连我的军法处长也给挑了,此仇不报,我唐生智誓不为人。”
唐生智把手中的茶杯狠狠地摔到地上,阴森森地说:“传我命令,第五路军所有部队立刻集结,鹤龄为前敌总指挥,给我杀进郑州,我要宋哲武给胡益三偿命!”
顾法师急忙喊住要去传令的李品仙。
唐生智气恼地说:“大师,宋哲武如果不杀胡益三,万事皆好商量,现在宋哲武欺我到家,不杀此人,我唐孟潇颜面何存!”
顾法师思索着说:“总指挥,我总觉得这件事情很奇怪,宋哲武绝非莽撞霸道之辈,虽然我们没有打招呼就去抓人是我们不对在先,可也不至于就把人给杀了,特别是胡益三还是国民政府任命的少将。他这么做,明显就是有意挑衅,他这样做要达到什么目的?”
李品仙平素就对装神弄鬼的顾法师很是不屑,只是碍于唐生智的面子,这时见顾法师还要阻拦去打宋哲武,不由气不打一处来,不耐烦地说:“还能有什么目的?宋哲武敢这样做,分明就是没把我们第五路军放在眼里,他这是想要报总指挥在郑州车站没有见他的那个仇,就是想羞辱总指挥。”
唐生智觉得李品仙的话很有道理,不过他毕竟不是单纯的一个军人,他可是统领一方势力,在国内也是能排上名号的一方豪强,顾法师的话还是让唐生智冷静下来。如果这件事是发生在他上次下野前,那他根本不会有任何犹豫,立刻就会率兵攻打宋哲武的第四路军。可是自从经历过下野那令他刻骨铭心的痛楚后,唐生智那湖南人特有的桀骜不驯的劲头消失了许多,遇事也冷静了许多。
唐生智摇手制止还要说话的李品仙,思索着对顾法师说:“大师是说宋哲武这是有意为之?是醉翁之意不在酒?”
顾法师一边思索一边说:“我们派人去抓逃兵的事,宋哲武事先是一定不知道的。胡益三到了郑州直接就去了他们的新兵训练场,在这之前,宋哲武一定也不会知道,也就是说,他是事发后才知道的。”
经顾法师这一说,唐生智和李品仙都已经明白执法队的人说是宋哲武指使的话绝对是谎言。唐生智看了李品仙一眼,又对顾法师说:“大师请讲。”
顾法师皱着眉说:“不过,他手下的人杀了胡益三和几十个执法队的人,这事他是一定知道的,这么大的事情没有人敢隐瞒不报!可宋哲武竟然没有一句致歉的话和表示,就有些反常了,毕竟这个官司就是打到蒋介石那里他也是他理亏。”
顾法师站起身,背着双手,低着头在地上一边缓缓地度着步子,一边说:“世事反常即为妖,他这样一来第四路军和第五路军只会有一个结果,那就是刀兵相见。可看宋哲武的样子,他是就希望如此。”
李品仙诧异地问:“可是,我们和他发生冲突,对他并没有任何好处啊?就是对蒋介石和阎锡山也没有任何好处,最希望看到这种情况的是冯玉祥,他这样做蒋介石和阎锡山能同意吗?”
听了李品仙的话,顾法师受到了启发,不由停住脚步,稍一思索有了主意,看着唐生智说:“李军长说的对,我们两家火拼起来,得益的只有冯玉祥,而最不希望如此的就是蒋介石。如果我们两家动起手来,蒋介石只能让一方退出河南。”
唐生智吓了一跳,吃惊地问顾法师:“大师,难道这个宋哲武和我们存了一样的心思?所以想把我们挤出河南?”
顾法师摇摇头说:“不会,从宋哲武爽快地退出汉口,又放孙良诚西去,再到接应韩复榘这个正牌的河南省主席东进这些事可以看出,宋哲武是既不想占据一地,特别是河南,又不愿和西北军硬拼。”
停了一下,顾法师坚定地说:“以静缘看,宋哲武这是想要退出河南。”
“退出河南?可这个宋哲武手握二十多万大军,竟然甘心窝在那个山沟里听凭阎锡山的驱策?”唐生智不相信的问。
顾法师肯定地说:“宋哲武甘心窝在山沟里这件事的确令人奇怪,不过我可以肯定地说,宋哲武此举就是想要借此退出河南。至于原因吗,我猜很可能是阎锡山和冯玉祥达成了某种妥协和默契,或者是阎锡山怕蒋介石鸟尽弓藏,而不愿意西北军覆灭。想让宋哲武退回河北,又不好违背蒋介石的命令,这才出此下策。如果静缘没有猜错的话,他的部队现在已经在开始撤离郑州了。”
这时唐生智脸上已经不是怒意,而是因为激动微微泛红,有些兴奋地说:“大师的意思是说,宋哲武会主动让出郑州?那我们正好可以就此占据郑州这个交通要地,不仅可以隔开韩复榘和郑州以西的联络,使豫西一带实际上归我们掌握,还可以就地筹集部分粮饷,征召兵员,待时机一到,我们就杀入关中,据有陕甘。”
见顾法师含笑点头,急不可耐的唐生智大声说:“鹤龄,你立刻亲率第八军马上进占郑州。”
顾法师急忙拦住唐生智,笑着说:“总指挥,不能这样。”
李品仙不解地问:“既然宋哲武要退出郑州,我们不快些占了,要是被韩复榘抢先了,我们可不好从他的手里硬抢。”李品仙的话,也正是唐生智要说的话,两人不禁都看着顾法师。
顾法师故意慢吞吞地说:“总指挥你可不要忘了,宋哲武只有和我们第五路军发生冲突才有借口退出河南。”
见两人还是不解,顾法师无奈地说:“我们既然想让宋哲武的第四路军退出河南,我们就要配合他,也就是说两家是必需要发生冲突的。既然要发生冲突,那就不能让李军长的第八军打头阵了。”
这下唐生智和李品仙都明白了,顾法师的意思是两家必须大打出手,让事情变得无法调和,才会逼得蒋介石同意宋哲武回河北。一但打起来,双方的部队受些损失也是一定的,既然是这样,自然就不能让自己的嫡系第八军打头阵了。
唐生智命令李品仙:“鹤龄,传我的命令,命令邓宝珊所部连夜向郑州攻击前进,我亲率主力随后跟进。”
李品仙兴奋地跑出去传令。唐生智又喊来副官,命令道:“给南京蒋委员长发电,‘第四路军宋哲武,挑唆我部士兵叛逃,其纵容部下接纳我部逃兵。我部军法处长胡益三率人缉拿叛逃士兵,被宋哲武指使部下丧心病狂枪杀胡益三以下一百余人。宋哲武不顾委员长讨逆大局,攻击友军,其罪罄竹难书。第五路军全体将士悲愤之情难表,讨逆之心具丧。孟潇特请委员长责令宋哲武交出凶手,并严惩宋哲武,以慰第五路军将士军心……”
第一百六十六章 大战序曲 无奈的邓宝珊
据侦查,唐生智第五路军邓宝珊的部队已于今日凌晨2点进占郑州,前锋的一个团已经占领了郑州以北的杓袁村。WWw。(www。)所以,第二天一早,早早吃过早饭的宋哲武和陶蓉两人,就带着参谋和卫士来到黄河岸边的一处高地上,举着望远镜观察着对岸的情况,身后不断有骑马的参谋们在两人和约一里地外的指挥部之间传递着消息和命令。
因为骑兵旅已经撤回到黄河北岸,在南岸的只有张亚飞一师一团,战役指挥就全交给张亚飞负责。当然,一向就对宋哲武爱干涉他指挥的张亚飞,还是免不了被干涉,不过好在宋哲武不在他设在河北的一师师部里,这倒让张亚飞感到很高兴,有些事情他完全可以先斩后奏。
昨天给蒋介石和阎锡山发电后,不等他们回电宋哲武就命令部队马上按计划撤离。
阎锡山的电报很快就到了。阎锡山在电报中表示完全同意宋哲武率第四路军撤回涞源,还叮嘱宋哲武不可再同唐生智发生冲突。
蒋介石的电报这次没有像上次那样迟迟不回,也是紧跟着阎锡山的电报到了。蒋介石在回电里,虽然语气很温和,但也责备宋哲武御下不严,致使发生杀害国民政府任命的少将军官一事,要宋哲武对肇事者严加惩处。与阎锡山不同的是,蒋介石不提宋哲武要求撤回涞源的要求,只是命令第四路军撤到黄河以北驻扎。当然,蒋介石也在电报中语气严厉地告诫一切要以大局为重,他不可再起事端。
接到电报的宋哲武知道这。是蒋介石不愿意让他回到河北,在和陶蓉商量后,命令全军仍然立即北撤,由作战处长梦曦率领总指挥部和一师三团、辎重团、炮兵团撤至新乡,一团仍在河南岸花园口及桥头布防,二团、骑兵旅、警卫旅及师直部队在黄河北岸韩懂庄、武原镇、桥北庄一带驻扎接应一团。
所以,除一团外,各部队在晚二十。点以前全部顺利撤过了黄河。
太阳已经升起很高了,可对岸。还是一点动静也没有,这让宋哲武有些意外,唐生智既然派兵来报复,绝对不会占领郑州就完事了,他不可能不知道第四路军就在黄河岸边的花园口,这里距郑州仅有几十华里,他难道真的认为自己退出郑州是怕了他唐生智,真的以为自己不会主动进攻他?
不明所以的宋哲武看看手表,时间已经是上午8点。多了,不由有些焦躁。陶蓉明白宋哲武的心情,抬手招呼过来一个参谋,要他去张亚飞的一师师部去询问情况。然后对宋哲武说:“是不是唐生智有命令,怕邓宝珊这一万来人不是我们的对手,怕他吃了我们的亏,要等他的大部队到达后,再来进攻我们?”
宋哲武摇摇头说:“这个唐生智是有些奇怪,既然知。道我们就在花园口,无论如何也要派兵来试探一下我们的虚实,不应该让邓宝珊就在郑州不动。不过你说唐生智怕邓宝珊吃我们的亏,唐生智可不会有这么好的心思。”
宋哲武不屑地说:“邓宝珊这个西北军的旧部,在。唐生智那里就是他第五路军的一个杂牌部队。邓宝珊虽然还顶着一个军长的大帽子,可他的部队实际上只有一万多人,这次如果不是讨伐桂系,让蒋介石停下裁军的事情,能给他一个旅的编制就很不错了。邓宝珊在西北军里也算是一个人物,这是他不得已才主动归到唐生智这棵大树的身边。唐生智也同其他人一样,根本就是拿他当做外人,不然这次明明李品仙的第八军来进攻我们最快也最有力,为什么偏偏舍近求远派他打头阵进攻郑州,这摆明了就是想要用邓宝珊的部队先来试探我们,待我们和邓宝珊的部队打起来后,他在调动其他部队来捡便宜。所以,唐生智是绝不会命令邓宝珊等他的大部队的。邓宝珊不是傻子,他迟迟在郑州不动,一定是已经看出了唐生智的意图,我猜要么是邓宝珊还没有向唐生智报告已经占领郑州,要么就是推迟了报告的时间,反正是他在故意拖延进攻我们的时间,想等等唐生智的大部队。”
陶蓉笑着说:“我。听从河北跑回来的第八军广西籍军官们说,唐生智自白崇禧长官离开北平后就回到了第八军,跑回来的这许多人以前都见过唐生智,他们说唐生智的性情照以前变化很大,不再像以前那样张扬,相反倒是沉稳了许多,从这次事件也可以看得出来。这事要放在一年前,唐生智当天晚上就会举兵前来郑州报仇,这次派邓宝珊先来试探就不是他的习惯。可是唐生智如今这样一来,不配合我们,我们还真不好就这么撤走,这样总指挥对蒋介石可是不好交代。”
宋哲武想了想说:“说的对,告诉张亚飞,让他派小股骑兵去郑州再敲邓宝珊一下,如果他要是再不出来,他跟唐生智可就不好交代了。”
陶蓉正要派人去传令,去张亚飞那里询问消息的参谋骑马跑了回来,报告说:“一团徐团长报告,邓宝珊一个小时前已经率部队出了郑州,向北开来,估计两个小时以后能到达花园口;杓袁村的那个团也出来了,一个小时后就会赶到花园口。”
陶蓉笑着说:“总指挥,看样子邓宝珊是被唐生智逼急了,不出来不行了。我看我们是不是趁着唐生智的大部队没上来,狠狠地打邓宝珊一下,虽然损失的不是唐生智的嫡系部队,可这个颜面唐生智是丢不起的,他一向自视甚高,北伐名将、武汉政府国民革命军总指挥,这个名头可是很响的。只要唐生智率兵来到这黄河边,事情就闹得大了,我们也就有理由再次跟蒋介石要求回涞源。”
“好,就这么办。告诉张亚飞要一团狠狠地打,不要吝惜炮弹,一旦追击,不要过远,就到杓袁村为止,必须撤回桥北。唐生智的大部队很快就要到了,不要被第五路军的大部队缠上了。”
宋哲武之所以要叮嘱这么多,主要是他还是有些不放心徐放这个一打仗就乐得蹦高的主,徐放官复原职后和一团长互换,如果不给他下命令,说不定这小子敢去郑州,再把郑州夺回来。
果然不出宋哲武所料,邓宝珊凌晨2点进占郑州,可他5点多才向唐生智报告。唐生智接到邓宝珊顺利占领郑州的报告,知道顾法师所料正确,宋哲武果然主动放弃了郑州。兴奋的唐生智立刻命令李品仙督促第八军马上北上郑州,第五路军总指挥部随第八军行动。
顾法师见唐生智过于兴奋,忘了应该做的事情,提醒唐生智道:“总指挥,我们到达郑州最快也要8点以后,宋哲武的部队现在可是还没有撤过黄河呢。”
顾法师这一提醒,唐生智也想起来,自己光顾着高兴了,同宋哲武的这场戏还没演完呢,宋哲武要是回不了涞源,他在郑州也呆不安稳。马上又给邓宝珊去电,命令邓宝珊乘胜追击,进攻花园口,务必在第八军到达郑州前,把宋哲武留在花园口的部队拖住。
唐生智现在已经完全相信顾法师的判断,那就是宋哲武在找理由要退回涞源,现在之所以还赖在花园口不走,就是因为蒋介石不放他回去。唐生智昨天傍晚也接到了蒋介石的电报,蒋介石在电报里告诉唐生智,‘他已经严厉训斥了宋哲武,宋哲武同意从本月中央给第四路军拨付的军饷中拿出三十万大洋作为给第五路军死亡人员作抚恤。大敌当前,要唐生智和宋哲武精诚团结,共同鼎定西北。’
蒋介石的意思唐生智很明白,那就是蒋介石不愿宋哲武离开河南,说什么从给宋哲武的军饷里扣除三十万给他,唐生智才不相信呢,他知道这笔钱一定是蒋介石自掏腰包,就是想平息他的愤怒,要他不要再和宋哲武起冲突。因为双方如果再起冲突,那就非要有一方退出河南不可。既然如此,那这一仗就更要打,甚至他唐生智还不惜大打。
邓宝珊,甘肃天水人。1909年夏,加入新疆伊犁新军,邓宝珊经新军协统部书记官金伯韬(甘肃人)介绍,与伊犁同盟会负责人冯特民相识,加入了同盟会。武昌起义后的第二年,伊犁革命党人发动新军起义。起义失败后邓宝珊经俄国反回甘肃。后到陕西结识了胡景翼、张义安、董振武、刘守中、史宗法,山西的续桐溪、李歧山、续范亭,福建的何遂和河北的孙岳等人。袁世凯称帝后,他与董振武、杨瑞轩、胡德福、马青苑等,入栎阳,炸毁营房,歼灭当地守兵,夺得了一批枪械。此后,他随着这支队伍,转战于渭河以北各县,先后夺得快枪五百余支,后到陕南镇守使陈树藩部胡景翼团任连长。1917年,孙中山发起护法运动,陕西民党起而响应,邓宝珊与董振武协助张义安在陕西三原起义,一举消灭了陈树藩所属曾继贤旅的一个团。此后,邓宝珊厉任靖**第四路营长、团长、副总司令。孙中山曾鼓励邓宝珊“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