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1908之钢铁雄心-第6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托那条完成了一半的川汉铁路的福,杨山的第一军和朱庆澜的第二军可以乘坐火车抵达开县,然后再由开县行军到巫溪即可。
    在经过了一个星期的行军后,朱庆澜的第三和第七、第八步兵师终于抵达了巫溪县,在稍作休整后,作为先头部队的第二军便朝着巴东县的位置前进。
    “巴东的位置很关键,只要我们能够拿下那里,那么后续的增援部队和弹药补给就都可以通过水路来运输了…”如今杨山的第二师还在巫溪县进行休整,朱庆澜自然希望自己可以独享拿下巴东的功绩。
    看着朱庆澜的样子,王一仙连忙在一旁提醒道。“不过军长,我们也要小心汤芗铭的舰队。听说汤芗铭的舰队在湖口战役时大出风头,对他们我们可要小心提防…”
    听到王一仙的提醒,朱庆澜也点头道。“可惜我们国社党新购的那十几艘浅水炮舰都督一向宝贝的要紧,这次战役根本不愿拿出来,不然的话也不需要提防他汤芗铭的小舰队了。不过也不用太担心,当初汤芗铭的那支小舰队能大出风头,完全是因为他李烈钧压根没基本炮,所以才会被汤芗铭的那几支小舰给压制住了,而我们第二军呢?不但兵强马壮,光是三个炮兵团就有200多门各口径的火炮,单是120口径的就有36门,他汤芗铭的舰队不来找茬也就罢了,只要敢来,我就敢让他沉到水底去喂王八。”虽然在钢铁方面四川已经可以自给自足,一些比较基础的机床设备也可以自行生产,但是还是有很多的原料要通过外界输入,所以为了保障长江流域的通畅和安全,严光通过里德尔向德国人订购了十五艘浅水炮舰。
    说是浅水炮舰,其实这十五艘军舰的排水量都达到了800吨,根本就是严光让德国人按照驱逐舰的标准建造的,区别只是这十五艘浅水炮舰无法使用鱼雷罢了,不过即使如此在满载时这十五艘浅水炮舰的排水量也超过汤芗铭舰队旗舰飞鹰号的排水量。同时每艘炮舰都配有前后各4门120口径炮,两侧为8门75口径炮,12门37口径速射炮以及数量不等的德造马克沁机枪。
    简而言之,“刺猬”两个字就是这些浅水炮舰的最佳形容词。
    虽说这么直接塞了一大堆的武器上去,对这些满载不过1000吨的炮舰肯定有些不妥,不过它们的主要任务只是负责长江流域的安全,活动范围也仅限于长江,严光更是压根没想过让它们到外海去和日本人的舰队碰面,所以到也不必担心会出什么问题。
    而在得知严光打算订购十五艘浅水炮舰后,除了德国人外,日本人也曾经找过严光,希望可以拿下这十五艘炮舰的订单。不过可惜的是,虽然在承建同等级炮舰时日本人的价格要比德国人便宜不少(550吨的江利号炮舰不过30万日元,也就是30万银元,1909年价位),不过严光很清楚德造军舰的质量如何,毕竟后来的日德兰海战证明了一切,所以虽然日本给出的价格要便宜不少,但最终严光还是在德国订购了这十五艘浅水炮舰。
    冒然订购这么多的炮舰肯定会有些麻烦,好在过去四川也曾经有过重庆水师,在水师内也有过不少的蒸汽铁壳炮舰,所以到也不需要担心没有人会开这些船只。
    订购了这些浅水炮舰后,严光本来还打算送一些学生到德国去留学的,毕竟德国无论是海军还是陆军的素质都非常出色(日德兰证明一切,可惜德国海军实力弱英国太多),但是考虑到一年后第一次世界大战就要爆发,到那个时候学生们就是想从欧洲回来也不容易,所以也就只能放弃了。不过即使如此严光还是在重庆成立了海军学校,并且让里德尔帮忙聘请了不少的德国海军退役军官前来任教。
    除了订购浅水炮舰和成立海军学校外,严光还在里德尔那里购买了不少的造船设备,准备在重庆也开办一家造船厂,不但如此,严光还让里德尔帮忙聘请了一些德国设计师,用来培养属于中国自己的设计师,如今这些设计师正在德国设计师的帮助下,设计一艘排水量1000吨的新式驱逐舰和一艘排水量3000吨的新式轻型巡洋舰,只等在重庆动工的造船厂完工后就进行建造。
    至于为什么严光没有派舰队过来助战?
    第一,虽然国社军部队的装备在亚洲范围内绝对是最好的,但是实战经验太少,平日里对付的也只不过是一些普通的山贼土匪。如今在巴东县仅有北洋的两个团和鄂军的一个师,距离最近的北洋援军也远在武汉,相隔数百公里,趁这个机会严光自然希望自己手下的部队能多一些实战经验。如果在这种情况下也要动用四川水军助阵?赢得太轻松可是学不到什么有用的东西的。
    第二,汤芗铭的那支舰队虽然还无法和四川水军相提并论,但好歹也有飞鹰号和江利、江元这样稍具实力的舰艇,还有湖隼、湖鹰这样的鱼雷艇,如果两者发生交战,最后胜利的必然会是己方,可损失什么的…
    在严光看来,自己和袁世凯的第一场决战将会在武汉发生,四川水军的主战场也将会是在武汉三镇,在那之前无必要的损伤自然是能免则免…
    ——————————
    听朱庆澜这么说,王一仙到是不置可否。
    毕竟湖口战役他们已经通过军情局提供的情报进行过详细的分析,暂且不提当时北洋军和赣军之间装备和单兵素质上的差距。能让汤芗铭的舰队在湖口滥发yin威,最重要的还是因为李烈钧手中没有足够的反制力量。
    如果说李烈钧的手中能够有一个团,不,哪怕是一个营的炮兵部队,恐怕他汤芗铭也不敢在湖口这么肆无忌惮。
    不过话说回来,汤芗铭能对自己的前任东主这么狠心下手,在国社党内部到也是一时谈笑的话题。
    就在朱庆澜和王一仙讨论着应该如何对付汤芗铭的舰队时,远处一队骑兵突然跑了过来。
    等到跑到朱庆澜和王一仙的近前时,为首的一个骑兵就翻身下马朝着朱庆澜行礼道。
    “军长,参谋长。”
    朱庆澜认出这是侦察营的一个连长,于是连忙开口问道。
    “侦查的事情办的如何了?”
    “已经妥当了,不过因为北洋军在外围布置了不少的机枪,所以我们无法太过靠近观察…”
    “机枪?”听连长这么说,朱庆澜和王一仙都皱了一下眉。“北洋军有多少挺机枪?”
    因为缺乏实战经验,国社军经常会在内部举行演习,在这过程中无论是哪次演习马克沁和麦德森机枪都起到过绝大的作用。参谋部的参谋们曾经根据演习中机枪的表现进行推算,认为一挺马克沁机枪在防御时可以抵得上一个营的兵力。
    作为全亚洲,甚至很可能是全世界装备机枪最多的军队,在严光的提点下国社军对机枪认知之深恐怕无人能及,这一点哪怕是现在的德国人也多有不如,毕竟虽说在日俄战争时机枪也曾出过风头,但是真的一逞凶风却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欧洲战场上。
    也正是因为对机枪有着正确的认知,所以朱庆澜和王一仙才会如临大敌。
    “因为马克沁机枪的关系,我们在侦查时不敢太过靠近,不过从肉眼可见的数量上看,北洋军布置的马克沁机枪似乎并不是很多,估计只有十几二十挺…”
    “二十挺吗?”
    听到这个数目朱庆澜和王一仙到是松了一口气,但还是严肃的点了点头。
    他们当然不知道当初索姆河上德国人只不过布置了200多挺马克沁机枪,就在战役的第一天让英法联军付出了近六万人的伤亡,正常战役下来更是横尸无数。他们只知道重机枪的数目超过十挺,就能发挥相当大的威力。
    二十挺重机枪,对这个时代来讲已经是相当强悍的威慑了。
    “二十挺马克沁…”
    朱庆澜和王一仙互相看了一眼,在国社军内部每个师都装备48挺马克沁机枪,如今三个师的兵力就是144挺,纯比火力的话北洋军自然是比不过他们。不过如今他们是进攻方,而北洋军却是防守方,事情也就不能单纯的用数值来计算了。
    “看来只能先把北洋的火力点找出来,然后用炮兵敲掉了。”
    “也只能这样了…”
    听了王一仙的话,朱庆澜也点头道。
    不多时,朱庆澜就已经带着第二师来到了巴东县的外围。
    来到巴东县的外围后,看着县城外北洋军和鄂军组成的工事阵地,朱庆澜也知道巴东县不可能一天就打下来,于是就让手下的士兵开始修筑己方的阵地,同时也让炮兵团的炮兵开始就位…
    “通知侦察营,让他们把校正气球升上天,等到炮兵团准备好了,我就用炮弹来做见面礼…”
    “是”。。。
    更多到,地址'(m)無彈窗閱讀'
第二百零八章 炮击
    在得到朱庆澜下达的命令后,一门门火炮被推入刚刚挖好的炮兵阵地内。也就是这个时候,一个专门用来校正火炮着弹点的热气球也被升上了天空。
    “炮兵校正气球?都说国社军的装备是全中国最好的,如今看来果然如此…”张家瑞看见在国社军阵地上升起的热气球对着王振声开口道。
    看着那个十分碍眼的热气球,王振声也点了点头。
    “是啊,没想到国社军居然连热气球都有,只是不知道他们有没有飞机?”
    在二次**前夕,袁世凯曾经购买法国“高德隆”飞机12架,所以对飞机张家瑞和王振声到不是很陌生。
    其实飞机这种东西严光也有,不但和袁世凯一样买的都是法国的“高德隆”飞机,而且数量也远远要比袁世凯买的12架要多。只不过如今国社军内飞行员没多少,湖北战场上也压根就没有什么机场,临时修建机场的话(虽然野地也可以),想要从四川做转场的难度也太大了,再加上陆运也是困难重重,如果单单只是做炮兵校正的话用热气球也一样,所以严光也只能将空军参战的念头作废。
    当然,等到朱庆澜和杨山拿下巴东,飞机可以通过货轮运往巴东县的时候,或许严光购买的“高德隆”飞机,就有用武之地了。毕竟如果是用作空中侦察的话,飞机绝对要比热气球好用百倍,说不定严光还可以让这些飞机投掷捆绑好的手榴弹充作轰炸机…
    “马师长,看样子国社军是想要炮击巴东县了,我们要不要先下去躲避一下?”
    张家瑞他们还在巴东县城的城墙上,万一一会哪颗炮弹没长眼睛轰到了城墙上将他们几个全都给炸死,或者干脆将脚底下的城墙给炸塌了,那下面的北洋军和鄂军岂不是群龙无首。所以在看到国社军将炮兵校正气球升起后,知道国社军很可能动用炮兵,张家瑞连忙对一旁的马邦德和王振声开口道。
    听张家瑞这么说,马邦德和王振声也觉得他说的很有道理,毕竟万一哪个炮弹炸到了城墙上,那可就真的是杯具了,何况这种可能性还不小。
    十几分钟后,在亲兵簇拥下走下城墙的张家瑞等人就步入了一座城外十分隐蔽坚固的指挥所内。
    或许是巧合吧,恰好是他们刚刚走入,指挥所外就响起了一片火炮的轰鸣声。
    “**…”
    捂着军帽,张家瑞他们只觉得好像天崩地裂一般,好在炮击似乎只维持了一轮就停止了。
    将刚刚才有指挥所顶棚震落的尘土拍打掉,张家瑞苦笑着对马邦德和王振声道。
    “好猛的火力啊…”
    “是啊…”
    王振声也点了点头,不过随后马邦德却奇怪的道。
    “不过有些奇怪啊,为什么国社军的人只进行了一次炮击就停止了?难不成是他们的弹药不足?”
    听马邦德这么说,张家瑞和王振声都用难以置信的目光看着这个多少有些干瘪的小老头,弄的这个小老头都有些不好意思了…
    “怎么,我刚刚说错话了吗?”
    听马邦德这么说,在看看他无辜的表情,张家瑞和王振声也不知道应该怎么说才好,最后停顿了十多秒,张家瑞才开口解释道。
    “现在在天上飘着的那个是炮兵校正气球,国社军的炮兵会停下来,就是想等那个校正气球上的人将刚刚那轮炮击的着弹点的位置告诉给他们,好让他们对火炮进行校正。”
    “没错,相信用不了国社军的炮兵就会再次开炮了。”
    说到这里,王振声和张家瑞互相看了一眼,很好奇这个马邦德究竟是怎么混到师长的位置上的。
    他们当然不知道,马邦德并不是科班出身,这个师长的位置也是靠着“特殊途径”才能得到的,当然,这也和马邦德的这个师只是杂牌,在湖北充其量也就是个民兵师有关,不然的话黎元洪也不会让他做师长。
    就在张家瑞和王振声还在惊讶马邦德怎么连这点常识都没有的时候,指挥所外突然又是一片轰鸣声,显然外面的国社军炮兵已经在校正气球的帮助下完成了校正。
    张家瑞他们的这个指挥所的位置非常的隐蔽和坚固,到也不怕国社军的炮兵会注意到这里,所以只要不是非常倒霉的被120口径的炮弹轰中,一般的流弹还是没有问题的。只不过他们虽然没有问题,但是外面战壕工事内的北洋军和鄂军士兵却倒了大霉…而且或许是这次的校正很准确,所以炮击已经持续了一分多钟,但是外面的炮击却依然没有停止。
    好在张家瑞他们布置在外面的马克沁机枪,在工事全面完工后已经换到了其他隐蔽的位置,所以虽然那些个位置也是国社军炮兵关注的要点,但是巴东守军仅有的12挺马克沁机枪,除了少数几挺太倒霉的外,剩下的几乎都没有什么大碍。
    而此时看着巴东外围工事上掀起的一道道尘柱,朱庆澜却对着一旁的王一仙道。
    “老王,通知下面的炮团,让他们继续炮击半个小时然后在停止。”
    “明白。”
    说完王一仙走到了一旁,示意一名军官到炮团去传达命令。
    就在王一仙正对着军官传达命令的时候,朱庆澜正对着第五步兵团的团长道。
    “你带着部队到江岸边找一个合适的地方修建码头,如果碰到敌人就顺道清理了,等码头修建好后,留下一个营的兵力在那里负责守卫,你自己则带着人回来。”
    “是。”
    双腿一并,第五步兵团的团长转身离开了指挥所。
    等到王一仙回来后,朱庆澜又对着他道。
    “无线电架设好了吗?”
    这个王一仙还真不知道,好在一旁的一个军官刚刚从通讯处回来,所以连忙在旁插口道。
    “军长,联络处那边无线电报已经架设好了。”
    “好,向重庆那边发电,等到江边的临时码头修好了,就让重庆那边用船只运送弹药过来…”
    朱庆澜也知道自己修的那个临时码头肯定没有巴东县的那个好用,可是也没办法,谁叫巴东县的码头还在北洋军和鄂军的手里,而他的第二军却偏偏非常依赖弹药的来源,如果有足够的弹药补给,他可以将整个巴东县城包括守军在内全都轰成废墟,可如果没有足够的弹药…
    火炮哑了,机枪哑了,单靠毛瑟g98步枪,虽然他的第二师也是新军出身的老部队,但是真和北洋军比他还是有些心虚的。何况手榴弹这种东西如今中国绝大部分的军阀都已经学会,如果没有了火炮和机枪带来的超强火力,朱庆澜还真不知道自己有什么优势。
    好在巴东县就临着长江,川汉铁路也完工了一半。如此一来弹药补给就可以通过长江由货船运输,至于陆军的兵力则可以通过铁路来进行输送。
    “幸好巴东、宜昌还有武汉都临着长江,不然的话还真不知道怎么办呢…”
    “是啊…”
    想想如今国社军对弹药的依赖,王一仙也不由得点了点头。
    就在朱庆澜和王一仙交谈的时候,炮兵团对巴东县外围的炮击已经持续了十多分钟。
    在这十多分钟的炮击里,72门大小口径火炮至少造成了近千人的伤亡,很多时候一颗炮弹掉进了战壕内,整个班甚至是整个排的士兵都被报销掉了。
    这也和战壕还有许多防御工事不规范有关,很多战壕压根就是一个小坑,顶多只能让一个人蹲下去躲避子弹而已,不过这也难怪,谁叫中国战场上目前还没有出现过70多门火炮进行炮击的情况,后来负责工事挖掘的鄂军士兵自然也就消极怠工了。
    并不知道会出现这么好的战果,完全是托了对面后来负责工事修筑的鄂军士兵的福,手握望远镜,朱庆澜和王一仙总觉得对面的战果好像有点好的出奇。
    “老王,你说要不要现在就让步兵团的人冲上去?”
    本来朱庆澜还想让部下们休息一下,毕竟长途的赶路,就连他这个一直都在骑马的军长都觉得有些累了,更何况下面的那些士兵们?
    可如今一看,似乎刚刚的炮击效果也太好了一点,这也让朱庆澜觉得或许只要现在冲一下,就能将巴东县的外围阵地给拿下来。
    看着对面阵地上尘柱当中不时会出现的肢体残骸,王一仙也觉得有那么一些心动,不过随后却摇了摇头道。
    “长途行军,下面的士兵多少也是疲惫不堪了,何况根据军情局的情报,对面的巴东县城内有着一万多的北洋军和鄂军,我们就算现在冲上去恐怕也很难会有什么成效,到不如等后面的两个师赶上来再说…”
    听王一仙这么说,朱庆澜也点头道。
    “既然如此,那就先让下面的兄弟们先休息一天,等到明天的时候在发动攻势吧。”说着朱庆澜看向刚刚走进来的通讯处处长。“你派人去联络一下后面的两个师,看看他们什么时候能抵达。”
    “是”
    就在朱庆澜他们交谈的时候,巴东县外围阵地上,巴东守军们却似乎出现了一些问题。
    似乎有些人,对刚刚长达半个多小时的炮击…丧胆了…。。。
第二百零九章 吐血
    一处被炮弹炸塌的工事下,那些塌下来的泥土先是动了动,随后一只手就从泥土里伸了出来。这只手刚刚伸了出来,另一只也跟着伸了出来,两只手不停的刨动着,很快一个穿着北洋军军服的士兵就从泥土里爬了出来。
    先是朝旁边吐了几口涂抹,接着又拍掉头顶的泥土,在确定自己身上没有少了什么零件后,这个大难不死的北洋军士兵靠着战壕呼出了口气。
    “好险,差点被活埋了啊…就在这个士兵喘气的功夫,又有几个士兵从工事的废墟中爬了出来,然后…就再也没有人爬出来了。
    而这个工事里,刚刚的时候还有一个排近50人活着…双手合十,先感谢了一下三清四御,再感谢一下满天神佛,等到他记得的仙佛全部都感谢完了后,那个大难不死的北洋军士兵对着随后爬出来的一个军官道。
    “排长,接下来我们该怎么办?”
    北洋军的编制是一个班14人,一个排46人,如今他们一个排还活着的人也就是个零头的数,这个北洋军士兵也不知道应该如何是好。
    其实不止是他,就连那个灰头土脸的排长也不知道该怎么办。
    虽说北洋军是天下精锐,他们第二师在王占元的率领下更是从北方打到了南方,可是仅仅只是稍一交手,甚至还谈不上交手,就伤亡了这么多人,这样的事情他还从来都没见过。
    而且刚刚的那阵炮击也给了他很大的震撼,要知道北洋军在中国已经是装备最好的军队了,尤其是老北洋的六个镇,更是一直在贯彻着清末的六标编制,也就是4个步兵团、1个骑兵团和1个炮兵团的编制方式。再加上袁世凯的北洋采用的是6门3连制,一个炮兵团也有54门火炮。
    只不过北洋的炮兵团内仅有75毫米步兵炮这种轻型火炮,下面的士兵根本没见识过105和120口径的,至于150和210就更没见识过了,所以105炮和120炮的威力多少都会让北洋军的士兵感到震撼。
    何况刚刚的炮击一共持续了半个多小时,半个多小时,要知道一炮弹的价格可比一个北洋军士兵的军饷要高多了,而袁世凯的财政又一向有问题,虽说过往北洋军的训练是全国最顶尖的,但也没有连续炮击半个多小时的时候。训练的时候连续炮击半个多小时?暂且不提袁世凯有没有这么大的手笔,恐怕到时炮击持续一分钟,袁世凯的心就要疼上一分钟,连续半个小时,岂不是要把袁世凯给活活疼死…所以虽然排长也算是个跟随袁世凯多年的老北洋,但如此大的场面就连他也没有见过。【】
    这个排长好说歹说也有6年的兵龄,他都没有见过,就更别提下面那些刚加入没几年的士兵了,由此可以想象刚刚72门火炮的轰击带给了他们多大的影响。
    再说往日炮兵训练的时候他们都是在旁围观的,如今他们却是炮兵轰击的目标,再加上国社军的炮兵团有72门备口径火炮,最大口径的甚至已经达到了120毫米,由此可想而知刚刚的轰击带给他们多大的影响。
    北洋军都尚且如此,就更不要提那些连市面都没见过多少的鄂军了。
    当年武昌起义,文学社策动数干湖北新军,也因此才能保证武昌起义的成功。不过在随后的阳夏保卫战一役,因有半数新军被调往四川平叛,再加上剩下的湖北新军人心不定,最终在南下而来白勺北洋军面前遭到了毁灭性的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