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宋佣兵-第9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太史昆在酒醉后提供的那些经营方式,不是有心人也根本理解不了。
这也就是说,金莲制衣坊的成就都是潘金莲区区一个女子自己打拼出来的。也许这句话说得并不那么确切――金莲目前的产业,已经不是“制衣坊”三个字可以形容的了。
占地五百亩,用工七千人。这,就是金莲制衣坊目前的规模。作为原材料的供应商的宝仁号,作为销售商的雪月斋,都各自在金莲制衣坊的院内建立了货场。如今制衣坊的服装已经不单单是在天京城销售了,在汴京,在大名,在应天,在洛阳,那些用色大胆的精美服饰摆放在雪月斋的商号中吸引了大量眼光。而在更多的郡县,忽然大量出现许多质优价廉、做工扎实、样式新颖的衣衫。人们是在想象不出这些精美的服装为何售价只不足二百文,虽然这些服装的用料朴实,但寻常一位乡间裁缝缝制一件衣衫的工钱也不止二百文的价格!
这是因为,仅仅在缝制廉价衣衫这个环节上,金莲制衣坊就拥有三千人组成的流水线!在这条流水线上,仅仅是负责穿针引线的高丽国妇女,就有五百人之多!
每一根线,必须都是精确的三尺三寸,这样才能保证缝纫女工的缝纫速度,每一个穿线的女工,可以供给五位缝纫女工。而每一位缝纫女工,只缝纫一道工序,缝纫一道工序的时间,乃百息。
一件衣衫,需要缝纫的工序是二十五道。两千五百缝纫工、五百穿线工可以组成一百道生产线,这也就是说,如果整个生产线运转起来,每一息就会有一件衣衫被生产出来,每一个时辰,就会生产出七千二百件衣衫!以目前制衣坊的利润率,每件低档衣衫可以获利百余文,这也就是说,仅低档衣衫这一种产品,每个时辰就可以盈利近千贯!再加上利润十倍百倍的中高档衣衫所带来的利润,金莲制衣坊的收入已经稳超快活林赌场!
金莲制衣坊与雪月斋、宝仁号两家商会的交易总额每月都会超过五十万贯,以至于两家商号驻扎在天京城的理事叶凌、乔馥二人,几乎要转投到金莲门下做门神了。太史昆对于金莲的能力只能用惊为天人来形容,如果缝纫机这种东西发明后,金莲这女子会不会逼得全天下裁缝都失业呢?
一个人,在一个行业中有一个独特的想法或是独特的经营方式,就能够创造一个奇迹!其中所需要的,并不仅仅是创业者本人的机遇运气,还需要一个大环境的支持!物竞天择并不是每一次都能做出正确判断的,历史长河中,有多少差一点就能改变世界的人默默的失败了。不过,太史昆却有信心在无数创业者中挑选出那些值得扶持的人,因为他毕竟见过经历了千年发展之后的世界,见到过竞争之后的幸存者。
一个顶尖的工匠,一套独特的销售方法,以及太史昆的支持。有这三样,就可以在当今这个世界上打造出一个垄断行业!想到此处太史昆心中一动,立刻吩咐传令兵传令与麒麟军――留住占领地的优秀工匠!哪怕工匠效忠于辽国,哪怕用上武力手段!所谓的工匠包含各行各业,绝不仅仅是铁匠与木匠!一位厨师,一位医者,一位绣娘,都有可能成为一个商业帝国的缔造者!
张宵等武者虽然去了大同,但是昔日健行营的汉子们依然在从事建筑。柴进带领了许多苦工,邀请了白马建设的人手,赶赴武清县去建造庄园农场。太史昆没有看错人,老奸巨猾的郭溪摆着一张无比诚恳的面孔,将武清县最肥沃的土地统统划归给了柴进。而作为武清县的居民们也没有表示什么异议,最肥沃的良田,本来就应当属于最有势力的人,从古至今,一向如此。
高丽国同样也要过年,因而苦工运输暂时要告一段落了。如今的天京城海港上,昔日运输苦工的船只已经全部用来运输货物。过年,历来就是消费剧增的时段,大同府的战事,辽东女真人的造反,辽国三方势力的决裂,使得天京城成了北方唯一一个和平的港口,因而来自北地的商人们纷纷云集天京城这个自由的城市,在海港附近将自己的皮货、珠宝、药材、甚至是活生生的羔羊送上船只,远销到巨富云集的大宋去。
商业的兴隆吸引来了更多的船只,船只为了多运载货物,将许多又病又老的水手抛弃在天京城。叶春、费保在这些水手中认识了许多有经验的老江湖,又病又老没关系,天京城可以给他们提供最好的医疗,而他们需要贡献给天京城的,而是他们的经验与见闻。
有了老水手的加入,叶春已经有信心在天气转暖后进行一次远航,这次远航最起码要航行到琼州以南。太史昆对远航当然支持,他不需要叶春远航赚取到多少财宝,他只需要叶春能够带来优良的种子,比如说玉米与棉花,以及异域的工匠,比如说吹玻璃的与熬制橡树胶的。
终于,在腊月二十六这天,太史昆拿出了一份计划表,对于新的一年的计划表。
' '
一百二十七 新年计划
太史昆的计划表中,对于苦工的拥有权做出了规定:所有苦工皆归天京城所有,苦工所有的工作派遣皆由天京城组织管理。在天京城的管辖范围内,所有个人与组织皆不得私自留用苦工。
这个命令,或者说是法令的颁布,并不是太史昆要假惺惺的发什么慈悲。奴役他人的事情已经做下,千百世的恶名已经背负,就干脆做得更恶劣血腥一些,留下个千百世的霸道名声,而不是遮遮掩掩,留下个千百世的虚伪面目。太史昆颁布的这个法令,实际上是增强天京城对于旗下各个私人产业的控制。
所谓苦工,与奴隶并没有什么区别。目前天京城拥有十万名来自高丽国的苦工,在不久的将来,还会有更多战争造就的苦工被送到天京城。以目前的局势来看,苦工供大于求,天京城好像用不了这么多人,但是到了明年大规模种植、开采、建筑展开后,十几万苦工绝对不够用。
天京城所有的产业,其重体力劳动刚几乎都转嫁到了苦工的身上,可以说目前天京城最有利的竞争力,一是来自于所向披靡的武力威慑,二就是来自于廉价的劳动力。到了苦工不够用的时候,哪个行业,或者说哪一家的苦工多,哪一家的竞争力就更强。而苦工数目的分配,就成为了一个调控经济的重要手段。
当然,新的法令会禁止体罚苦工,禁止使苦工过度劳累,并保证苦工每天最低的饮食标准。要知道在苦工不够用的时候往往会出现过度使用苦工现象的发生,万一将苦工打死了累死了,背负的道德谴责还是其次,降低了苦工的可持续性榨取才是最为关键的。当然,苦工也是人,搞急了眼,人也会跳墙的。
所以说,每一个独裁者都会假惺惺的制定一些保护劳工的规定。一方面,要约束着剥削者们细水长流,不要过度消费人力资源;另一方面,劳工们狗急跳墙的时候,独裁者可以以违背法令的理由拖出剥削者作为替罪羊,来保证自己政权的稳定,保证自身亲民爱民的形象。当然,我们还可以换个说法来解决我们经常看到的问题――独裁者并不会真正的惩罚剥削者,因为他们是同类,是汲取资源的人,而剩余的那些人只是资源而已,廉价的资源而已。
沮丧的看法还没有结束,其实人力资源只是一种与天然资源相仿的资源,甚至还不如天然资源的资源。最起码天然资源还能诱使争抢的发生,而可怜的人力资源,连争抢都不会引发。或许这个形容还不够令人沮丧,因为作为争夺天然资源的代价,所付出的仅仅是人力资源而已。一场大火烧掉了许多天然资源令人感到惋惜,而烧掉了许多人力资源只会令人觉得恶心与烦躁。
跑题了,我们题归正传。太史昆这项法令还明确规定了:私人产业想要使用苦工者须向天京城布政司租赁,租赁价格视需要苦工从事的工种而定。
同样,这项规定为的不是赚钱,而是调控,对于天京城各项产业发展的调控。比如说在天京城急需的农业方面,太史昆将要实行的是苦工供给限额免费,但是在太史昆想要摒弃的瓷器行业,太史昆制定的价格是每人每天五十文的高价。
对于佣兵协会,太史昆提出了一个“让业主先富起来”的宗旨。正如太史昆在建立佣兵协会之初所说的那样,佣兵协会最坚定的目的是让雇主获得最大利益,而绝对不是佣兵。只有这样,佣兵这个行业才会发展壮大,才会被社会接受。
在明年,在幽云十六州被收复之后,太史昆就准备为大宋的富豪们准备一块辽阔而又富饶的土地,一块能够获得丰厚利润的土地。那块土地被统称为关外,它可以是长城外那小小的几道弯梁,还可以是广饶的大草原。
有了佣兵的帮助,富豪们可以圈出属于自己的牧场、矿山,他们可以修建碉堡,雇佣佣兵守卫自己的领地,在那里,大宋的法律、辽国的律法,乃至是天京城的制度都管辖不到,在那里,宋、辽、夏、天京城的税收都不复存在,在那里,富豪们就是王!
这个想法说起来有些疯狂,但如果天京城能在未来的战争中击垮辽国的军事力量,这一点就不难实现。毕竟如今的佣兵们已经有了攻克雄城的能力。世界大得很,家族多得是。相信随着生产力的提高,快速的交通工具会应运而生,整个天下,也许会变得很小。有裕望有胃口的人才会成为世界上的强者,没听说过哪个闭关锁国整日里只会对着本国百姓发威的势力会成为霸主。面对争端,人类的本能就是选择战斗,太史昆有理由相信,如果给了大富豪、大家族圈地为王的机会,那么将来很久一段时间内,佣兵都不会无事可做。
对于科学协会,太史昆当然要插手整治一番了。科学协会几乎主宰了天京城的所有出产,但却连一本账簿都拿不出来,其三个主事人根本就不喜欢掌管杂务,他们喜欢的是沉浸在学术中。最重要的是,科学协会创建时的宗旨与目前的状况根本不一致。
与佣兵协会是任务交易平台一样,科学协会最初的宗旨是建立一个专利与知识产权的交易平台。它可以制定行业标准,可以对科研人员进行评级,还可以评估一项成果的伟大与否,甚至可以建立许多个超级实验室,但它绝不应该是一个大型的生产车间、采矿场、冶炼厂、化工厂。
没错,目前科学协会就是一个拥有研发能力的大型工业集团,甚至是主事人冯则也已天京城的工部尚书自居。从目前天京城的状况来看,科学协会就此转变为一个“国有企业”也是个不错的选择,但太史昆却不这样看,他对于科学协会有着更大的期盼,这种期盼的程度,甚至要超过佣兵协会与麒麟军!从某种角度来说,佣兵协会与麒麟军乃是为了协助这个期盼的实现而存在!
太史昆希望,终有一天,全世界所有的行业标准都由科学协会来认证!不管是金属还是水质,无论是工业还是医学,其每一个名词,每一个度量单位都需要经过科学协会公布后才能通行世界!
控制这个世界,可以用武力,也可以用其他的办法。太史昆知道的仅仅比身边人多一千年地历史,最起码在这段时间内,还能没有人能够凭借武力控制全世界。凭借着宗教、金融,好像也没有人能够做到控制整个世界,唯一有希望的,就是标准。太史昆希望,科学协会成为全世界标准的制定者,也许有那么一天,太史昆伸开双臂划拉一下,全人类共用的度量衡单位“米”就诞生了。无数人终其一生实现毫米到微米到纳米的进步,可他们有没有想到过,他们研究的领域实则为太史昆怀抱的几分之几而已。
令科学协会回归本质说起来麻烦,实际想要实现并不困难。只要天京城能够找到优秀的管理人才,将各个工业项目从科学协会的管辖下分出来经营就是了。今后谁想要使用科学协会的发明,须支付高昂的技术使用费。现在太史昆手中已经有了一批管理者的名单,他们就是在各行业中自发产生的工友代表“大哥”们,只要能确保这部分人对天京城的忠心,各工业项目独立经营并不难实现。
作为天京城最后一个重要机构――麒麟军,其实也有一些问题。在太史昆的眼中,麒麟军最大的问题就是它还不够精锐。
麒麟军可谓是全天下俸禄最高昂的军队,即便是大宋皇帝身旁的金枪班、捧日军、御龙值,其享受的俸禄也不过麒麟军的百之二三。拥有这么高的俸禄,按说麒麟军中的士兵应是百里挑一的精锐,可实际情况,并不是这样的。
麒麟军中的士兵,至多是二选一,军中的汉子们并不是每一个人都拥有精锐士兵应当拥有的潜质。随着麒麟军慢慢蜕变为一支真正意义上的热武器军队,即便是那些拥有一身好武艺的士兵也有些不符合军队要求了。对砍已经不是未来战争的主流,对热武器的操控,对战术的理解,超常的生存能力与坚韧不拔的意志,才是麒麟军所需要的。
淘汰掉落伍的,引进更为优秀的力量!目前佣兵的注册数量已经接近两万人,这么多尚武的汉子,正好是最优秀的兵源。
太史昆没有强迫佣兵加入麒麟军的意思,他所要做的,就是再次提高麒麟军士兵的待遇。给予每个士兵一部分产业,令士兵们成为中产阶级;实行授衔与军功章的概念,提高军人的身份的礼遇。当军人不再是卑贱的职业,当军人成为荣耀的代名词,当从军可以赚取惠及后世的家业后,百里挑一也许就不再是个梦想了。
' '
一百二十八 不寻常的情报
太史昆的计划还有许多,比如说天京城的工业力量必须有三分之一的力量进行新产品的出产与实验,比如说天京城将放弃对于瓷器、缫丝、制茶、晒盐、酿酒等在大宋发展的已经比较成熟的产业的扶持。
当然,天京城也会增加许多扶持的行业,在太史昆的计划表中,可以看到镜片研磨、棉花种植农场与棉纺行业、石油炼化行业、新型农具等都是大力扶持的项目。这些行业不仅可以在天京城内外都获得土地,还可以得到免费的苦工供于奴役。
当然,计划表对于航海、探矿、发展人口、完善情报系统、于大城市开设分号等事亦有所要求。这份新年计划几乎覆盖了天京城的各行各业,其涉及的知识面之广泛,令群豪啧啧称奇。太史昆对于未来的规划能力,已经完全超出一个强盗头子所具备的学识了。对此太史昆的解释是:只要你站在领导的角度上看待问题,一切皆有可能。
做出并下发了新年计划,太史昆终于可以放松一下心情了。不过,关于战争的情报却忽然摆满了他的桌案。
绝大数的情报都是围绕着一件事――大同府破城!
令人心情沉重的是,大屠杀终于还是展开了。不管是军人还是平民,不管是契丹人还是汉人,一天一夜的时间,大同城内三分之二的人口遭到了革命军的屠戮。革命军的疯狂,是源自于攻破大同城的悲壮。
说实话,革命军的名声不怎么样。不成为革命者就要遭到抄家灭户的待遇,这种对待被占领区百姓的政策令契丹人与汉人同样害怕。大同府是辽国的西京,是辽国国内仅次于南京析津府的繁华之地,生活在这儿的汉人与契丹人一样,都比较富足,甚至西京道内最大的商人就是一个汉人。在这个城市里,没有几个人想要成为凶残的革命者,更没有人想要成为革命者们屠戮的对象。于是,奇怪的现象发生了――大同府内军民一心,汉人与契丹人同心协力,誓与革命军决一死战。镇守大同府的王爷耶律百思不但向耶律延禧、耶律淳、耶律大石等人发出求助,还打开武器库、粮仓、银库,将城中所有积蓄分发给士兵百姓,鼓舞大家奋勇作战。
从腊月十六开始,整整十天,革命军与佣兵们在大同城下没有讨到半点好处。佣兵们将飞龙出水等火器射入城中,立刻被妇女老人们用沙土扑灭,白天佣兵们用火炮砸坏的城墙,夜间大同守兵浇上泥水,转夜就被寒冷的天气冰封成坚固的新城墙。
不但如此,耶律百思还派遣了许多士兵潜伏在城外。他们不再发动声势浩大的骑兵攻击,而是趁着夜色潜入革命军营中暗杀革命军士兵。这一招看似见不得人,但对于缺乏训练的革命军士兵来说,起到的作用却是很大。参与夜袭的大同军可不是一两个人,他们往往是以百人队为单位。仅仅是七八天的工夫,革命军有数个千人队被成建制的消灭!
军粮越来越匮乏,寒冷的天气越来越要人命。眼看着新年就要到来,革命军却逐渐难以支撑,随时有在大同城下折戟的可能。有个思想比较极端的革命者受不了这种压抑的气氛,在一天黎明到来的时候,他将从佣兵手中要来的火药绑缚在自己身上,嚎叫着冲向大同府的城墙。
看到这种也许是第一次发生在历史上的壮举,敌我双方都有些恍惚。城墙上的守卫没有射箭,目视着这个看起来赤手空拳的疯子扑在城墙上。
一声巨响,城墙几乎被炸穿。城墙上的守卫受到了轻敌的惩罚,他们中大多数人被震伤内脏当场死亡。幸而革命军同样也很恍惚,没有抓住这个难得的机会组织一次大进攻,所以在接下来的时间内,大同守军还是修补好了这段城墙。不过,这起极端事件却预示着一种全新的热武器攻击模式的诞生。
这绝对是一个全新的攻击模式,即便是热武器战争的首创者天京城也未曾使用过。在血腥的战场上,一条人命实在是太廉价。“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战歌响彻整个革命军的军营,当天,共有三千二百人自愿背上了炸药包。
一千七百条命,大同府城墙连带着整个南华门被炸成了一堆齑粉。一声嚎叫,十余万杀红眼的革命军冲入了大同府。
大同府内还有四万辽军、八万有作战能力的青壮,与近二十万平民百姓。按理说,大同守军绝对有实力与革命军展开一场势均力敌的巷战。但是,如今的革命军有了人体炸弹,几百名重甲士兵组成的战阵,只需一个亡命徒就能摆平!
一声声怪叫,一道道爆响,仅仅是一个伸手不见五指的夜,大同府悲惨的沦陷了。不,这个说法不对劲,应当说是一个壮烈的夜晚,云州光复了!
佣兵们当然参与了巷战。天京城要活口,佣兵们当然也不愿意多造杀戮。各个佣兵团都占领了一个宅院作为营地,将四处搜捕来的辽军关押起来。但是,这些营地却被杀红了眼的革命军闯入,将绑缚着的辽军一一屠杀!
开始只是几个小一些的佣兵团的俘虏被屠杀,这些佣兵虽然气愤,却也只能忍耐。但随着事态的发展,盖世、揭阳岭这种大型佣兵团的营地也遭了秧,到了最后,居然有革命军冲进了快活林佣兵团占据的营地中!
惹毛了武松,与惹毛了太史昆有何区别!到了这一步,张觉也不敢装糊涂了。面对武松、方宝、王进、张宵、李俊等著名佣兵头子的联合施压,革命军终于下达命令,将大同府分为四份,西北角那一块地的所有人口财物都归佣兵所有。
所谓的西北角,赫然是四分之一个大同府,在那块土地上,仍有八千余辽军坚持抵抗。正所谓众人拾柴火焰高,武松出面将所有佣兵联合在一起,临时拼凑成一支军队,经过大半夜奋战,将辽军的主力击溃。
而后武松宣布大同府人愿为奴者免死,在生存与毁灭的选择中,绝大多数的大同府人放下了武器走出藏匿地。这一役,所有佣兵共计获得约七万俘虏。
大同府的另外三个方向都已经变成了修罗场,革命军的军纪完全崩溃。烧、杀、抢、掠,大同府正在遭受着蹂躏。更为可怕的是,整个城市已经没有多少余粮了,无处不在的大火烧毁了粮仓,烧毁了民居,烧毁了所有存粮的地方。不要说佣兵们捕获的俘虏了,就连佣兵们本人的口粮都开始变得紧张。
在太史昆看到这份情报之前,身处最前线的武柏、秦暮城已经做出了补救。他们联系了天京城的另外一个好朋友孙德旺,请求他火速筹集粮草支援。在太史昆收到情报的同时,孙德旺筹集的第一批七百石粟米已经出飞狐关。
加上之前战斗中捕获的俘虏,天京城有近十万劳工滞留在大同府这个战火连天、粮食紧缺的危险地带。这可不是闹着玩的,太史昆迅速作出批示,要求天京城迅速集合骡马,从武清县、安次县粮仓中支取粮食运往大同府救急。死了这么多人,闹瘟疫不是不可能的!太史昆一并要求佣兵们迅速撤离大同府,走飞狐关、蒲阴关、易州、涿州、安次、武清,回归天京城。这一条路线基本都在天京城势力范围内,一路上应当没有什么风险。如果不出大的意外,半个月之后,也就是正月十五之前佣兵们就可以顺利返回。
至于革命军,太史昆暂时没有兴趣理会。与一伙没有理智的家伙们,太史昆认为没有沟通的必要。
麒麟军方面的情报也有不少,半个月而已,永清、固安、易州、归义、容城皆以按照武清县的模式归于天京城的治下。前日上午,涿州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