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争隋-第5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看着长子眼中隐隐露出的好战之意。渊子游没有说什么,如今他正需要长子这般不畏隋军。方能鼓舞起全军士气来?
“盖金走了么?”快临近府邸时,渊子游忽地问起了长孙的消息来,他渊氏能壮大至今,从东部的小贵族成为如今权倾高句丽朝野,和渊氏人杰辈出不无关系,他的长孙渊盖金即泉盖苏文少年英雄,虽不过十六之龄,已是能言善辩,武艺不俗,这一次辽东危局,渊子游做了最坏的打算,将这长孙派去突厥借兵。
“已经走了。”渊大作提到儿子,面色亦是一变,本来他们以为隋人必会陷在辽东,那些山城他们根本就没想过能够坚守住,只是甩来消耗隋人的兵力,拖延时间罢了,可哪里想得到,隋人中出了个郭孝恪。居然两个月能横扫各处山城,打得辽东只剩辽东城一座孤城炭笈可危。才让他们不得不向突厥借兵。
“盖金此去,当能借兵归来,你不必担心?”渊子游知道长子的担心,却是一边下车一边道,当年他就曾派人联络突厥,可惜当时的启民可汗是隋人一手扶立,拒绝了他的提议,不过如今启民可汗已死,其子始毕可汗不是个甘于人下的人,这几年他在草原上招兵买马。他就不信他对这次隋人大军征辽没有戒备。
距离平壤不远的海面上,来护儿看着前方若隐若现的地平线,脸上露出了几分冷意,他麾下水师合计五万大军,又岂是只是接应九军。
“全军溯沉水而上,直趋平壤。”看着前方的出海口,来护儿朝身边的周法尚道,这一次他是全军主帅,周法尚是他的副手,他决意上岸后,便带着麾下的精兵先行扫清平壤城外各处要点。
周法尚看看来护儿脸上的冷色,却是心中隐隐有些担忧,他知道来护儿一直不忿郭孝恪,此次恐怕有较劲之意,只怕到时候来护儿会带兵冒进,不俟诸军便直接进攻平壤,到时失利事可若是不能接应到九军,到时便事大了?
“大人?”周法尚身边,秦琼看到来护儿走后,周法尚脸上神情数变,却是不由问道,他自从那次从郭孝恪营中回来后,就给来护儿冷淡了下来,后来更是因故被夺去了亲兵队长一职,打发到了周法尚身边当个亲兵。
“叔宝,我记得好像提过郭将军曾说过,若水师直趋平壤。应当谨慎之语吧?”周法尚看向身边的秦琼,忽地问道,对于秦琼,他因为来护儿的缘故,倒也显得不是太过亲近,不过对于秦琼平时的言行,他还是暗中留意的。
“郭将军却是说过此语。”秦琼有些奇怪周法尚的问题,不过仍是回答道,他此时心中也是佩服郭孝恪的先见之明,竟然早在怀远时,便已猜到了今日水陆并进,合击平壤的计划。
周法尚的眼睛眯了起来,他此时只觉得郭孝恪这个杨广提拔的新贵,并不是旁人口中走了好运的乡下小子,他能预见到水师应当谨慎这一点,就说明他对来护儿的性子颇为清楚,进而做出这判断,能有这等心机的又岂会是等闲之辈。
高句丽与百济接壤的边境上,百济王余璋听着快马送回的探报,一脸的错愕,百济和高句丽乃是世仇,他本来对和隋人共同夹击高句丽非常积极,但开皇十八年的贸然进兵他不但没有捞到好处,反而在隋师败绩后遭到高句丽的报复,而且若高句丽真给隋人灭亡,下一个必会轮到百济,因此自大业年间开始,他对杨广的诏命一直都是阳奉阴违,反倒是暗中与高句丽暗通款曲,去年他遣使问大隋天子征高句丽的行期,实际上是为高句丽探听消息。
这一回隋军征辽,余璋带着百济国中的精锐陈兵于边境,表面上是为隋军助阵,可实际上却是在观望战况,只是他没想到高句丽这回竟然完全没了开皇十八年的威风,荣留王高建武给砍了脑袋,辽东只剩下辽东城一座孤城,这让他心里再次动摇了起来,不知道该不该跟着隋军一起夹击高句丽,捞些好处。
正文 第一百三十一章 郭孝恪和张仲坚的交易
更新时间:2010…6…30 8:39:07 本章字数:4444
※乌绿水西岸,牢女成都提着手中的凤翅婚金锋。看着跳的几个高句丽士兵。却是朝身边的亲兵要过了大弓。一个一个射杀起了在水中拼命利水的高句丽士兵。
血红色的水泡随着在水中沉下的高句丽士兵不断浮起,不过片刻,那跳下水的五个高句丽士兵全都从水中浮了起来,顺着河水逐流而去。
远处。罗士信勒住马匹,看着收弓的宇文成都投来的挑衅目光,要不是边上的尉迟恭按住了他,恐怕他早就策马上去和宇文成都一较高
。
自从辽东大营出发后,郭孝恪便让尉迟恭和罗士信,刘弘基三人各领本部骑兵作为先锋,先行扫除高句丽人在鸭绿水西岸的斥候和零散人马,不过除了他这边派出的人马,急于立功的宇文成都也是带着宇文家的家兵做了全军的先锋大将,一路上抢了尉迟恭他们不少的功劳,要不是郭孝恪临行前吩咐过他们不可和宇文家再起冲突,罗士信和刘弘基早就去找宇文成都的麻烦了。
“不过是些虾兵蟹将而已,何必在乎。”看着仍旧不忿的罗士信,尉迟恭怕他会违抗郭孝恪的将令惹事,却是在他身旁道。
悖。”罗士信看着宇文成都手里提得那杆凤翅镖金铿,冷哼了一声,他是个武人,如何不知道能使大铿这种比马上长兵的都是高手,而且看那杆大铿的样子,分量起码顶得上三五杆马槊的重量,他虽是脸上不服;可心里却是把宇文成都当成了劲敌。
宇文成都抬起头,也看到了远处带着人马停下的尉迟恭等人,他单手舞动了手中的凤翅钠金铿,颇有些示威的意思,这几日他和尉迟恭他们是九军的先锋军,高句丽人在鸭绿水以西的零散人马给他们都是横扫了一遍,他自然有机会见到尉迟恭三人的武艺,不过在心高气傲的宇文成都眼中,除了尉迟恭是自己的对手外,罗士信和刘弘基都差了些。
“这小子当真嚣张。”刘弘基看到宇文成都那单手舞铿,却是忍不住怒道。“要是老裴家那小子在这里,我看看他倒是如何耀武扬威。
裴元庆的臂力超群,两把大锤加起来足有四十多斤,他却能单手舞得如同无物一般,是以刘弘基才有此语。
“那可未必,这宇文成都的铿法已然登堂入室,裴家大郎不是对手。”尉迟恭摇了摇头道,裴元庆的力气比他还大,那时大锤也正合他用,不过马上争锋,一寸长一寸强,那宇文成都的大铿使得精妙,胯下又有良驹,裴元庆打不过他。
刘弘基见尉迟恭居然灭自家威风,不禁脸上一沉,不过他也知道尉迟恭说的是实话,最后本想出口的话硬生牛地闷了回去,只是恶狠狠地瞪着离去的宇文成都一行人。
“我们先回去向将军覆命。”尉迟恭一拨马头道,如今鸭绿水以西已经没有高句丽人的斥候队伍,便是有漏网之鱼,也不过几人而已,起不了什么作用。
九军重组之后。郭孝恪军中除了左翼第一军剩下的能战六千人马以外,度的稽这个鞋鞠渠帅也是带着手下的两千多骑兵投奔到了郭孝恪麾下,当日郭孝恪和他交好时,手下兵不过千,可如今已是手掌两万多大军。而且自征辽以来,战无不胜。攻无不克。这都让度地稽的心思发生了变化。他原先相投郭孝恪,是看好郭孝恪,而如今郭孝恪声威显赫,他却是真心想带着族人投奔郭孝恪,一切无他,只是因为郭孝恪如今手中的实力而已。
鞋鞠骑兵虽然和草原上其他骑兵一样,没什么军纪可言,但他们每个都是天生的骑兵,而且吃苦耐劳,能在恶劣的环境下作战,度地稽这次出兵助阵。带的更是各部的青壮精锐,便是拉到草原上去,也是一支强兵,不过现在度地稽这两千人马却充作了郭孝恪两翼的游骑,用以
。
“将军;你这是不是太谨慎了些?”度地稽和郭孝恪并肩策马间,时于郭孝恪那行军的防御队形有些不满。在他眼中,郭孝恪是个英雄,英雄又岂会是胆小的人。如今他们不过是行军而已,何必要搞得如此防备。
“大哥。我军一向如此。”郭孝恪倒是仍旧称呼度地稽这个鞋鞠渠帅为大哥,不过度地稽却是不敢再称呼他兄弟,他如今虽是外藩国主,可是在大隋的贵人眼中,实在是不算什么,此时听了郭孝恪的回答,他也不敢再耸说什么,只是闷头骑马。
魏征同样骑在马上,这几日行军下来,他方才知道郭孝恪治军之严,比起其余各军,郭孝恪麾下这些士兵个个都是精锐,闻战而不怯,军临而不乱。军纪森严,然,让他想起了先秦的那支虎狼之师。 “将军似是发家信徒。”魏征想到郭孝恪治卓的手段,倒觉得郭孝恪像法家多过兵家,不过他自己杂学甚众,而且自大隋一统天下以来,虽然重新显扬儒家,不过这天下的读书人倒仍是涉猎百家,其中信奉法家之人也不在少数,魏征自己也是其中一个。
队伍中,张仲坚此时已是一个百人长,他这段时间也是静下了心,好好学了点治军的本事,原本手下那群无法无天的海客,也给他管得像模像样,张仲坚自己也大为满意。
“张大人,将军有请。”这时大军停了下来,驻营休息,郭孝恪带军行进的速度并不快,他本来就无意去和宇文述等人争功,而且正如魏征所说,平壤之战,一分胜算也无,他又何必赶着过去,只是他心里终究不能冷血到无视出征的三十万将士性命,张仲坚虽是枭雄之辈,可他也不得不与之合作。
见是郭孝恪身边亲兵来找自己,张仲坚不敢怠慢,他想起了当日海山郭孝恪和自己的约定,却是连忙带着几个心腹和传令的亲兵一起去了中军帅帐。
掀帐而入。张仲坚看到偌大的帅帐里只有郭孝恪一人,却是愣了愣,不过他随即就朝身后跟着的两名心腹道,“你们在帐外等候。”
很快,帅帐内只剩下了张仲坚和郭孝恪两人,“张兄,坐。”郭孝恪将一张马扎推到了张仲坚面前,坐下后,却是直接给两人倒满了酒。
“将军,这是何意?”看到郭孝恪给自己倒满的酒杯,张仲坚皱了皱眉道,他觉得郭孝恪此次找他的事情不简单。
“张兄,可还记得你我当日的约定。”郭孝恪自己端起了酒杯,饮尽后朝张仲坚道。
“当然记得。”见郭孝恪率先饮酒,张仲坚不愿被他小瞧。亦是一饮而尽道。
“现在是张兄践诺的时候。”郭孝恪说话间展开了两人中间胡卓上卷着的地图道,“我要张兄的船队在九月之前一直在此地等候。”郭孝恪的手点在了地图上距离平壤只有六十里距离不到的一处的方上道,“能够运走至少十万人的船队。
“十万人,有些困难。不过能有半个月的时间,我能办到。”张仲坚看着地图上那个出海口,心中计算了一下后道,然后看着郭孝恪再次替自己杯丰满上酒后问道,“只是不知道,将军能给张某什么好处?”张仲坚如今也已习惯了称呼郭孝恪为将军,而且他也不再在意这等称呼上的小事。
看着比初见时少了几分棱角锋锐,多了几分沉稳和难测的张仲坚,郭孝恪知道张仲坚如今已经变成了更难应付的角色。但是如果大军在平壤城下惨败,能保住那些出征将士的就只有张仲坚而已。
“只要张兄能办到我的事情,我保张兄能够为一府鹰扬郎将,若是张兄愿意,我甚至可保张兄能南下江南。”郭孝恪并不愿意在辽东有张仲坚这等强邻,反倒是乐意见到在即将到来的乱世中,张仲坚能在江南呼风唤雨,兴风作浪,而且张仲坚有和他合作的基础。
“去江南吗?”张仲坚沉吟了起来,他本来就有下江南的心思,只是找不到好机会,如今郭孝恪的提议到是正中他的下怀,正如郭孝恪不愿和他为邻,他亦同样不想身边有郭孝恪这猛虎在身侧。
“我不过是个东海豪客,江南又无根基,便是能为一府鹰扬郎将,去了又能如何?”张仲坚虽然意动,但是面上却是不动声色,似乎对郭孝恪的提议不甚感兴趣一样。
“张兄,你我今日不妨坦诚相见,我不是个甘于屈居人下之人,张兄也同样是,自古到一山不容二虎,这日后的辽东却是容不下我二人;而且我看张兄心思也未必在这辽东。”郭孝恪盯着张仲坚说道,长孙,无忌一直都派人监视着张仲坚。从平时那些张仲坚的言行中得出了张仲坚有入仕朝廷,下江南的想法,此时被他一口说破,便是张仲坚也是心中一惊。
“将军果然神目如炬。张某的那点小心思竟是瞒不过将军。”见郭孝恪把话说到这份上,张仲坚自然不屑再去否认,而是夫方地承认道。
“将军的条件,张某接受。只是张某又如何知道将军不会反悔。”张仲坚回答间,却是反问道。他不习惯给郭孝恪牵着鼻子走。
“张兄看过之后,应该就能放心了。”郭孝恪拿起了胡卓上那封一直摆着的奏折,递给了张仲坚。接着一个人喝起了酒。,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 肌比叭 ,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正文 第一百三十二章 中计的来护儿
更新时间:2010…6…30 8:39:14 本章字数:4393
了良久,张仲坚看宗了那封卜面蔫了郭孝恪将印的奏邮正色地放好后,朝郭孝恪道。“将军胸怀气度,张某拜服。”说完,却是躬身施了一礼,接着道。“将军和张某所约之事,张某必定办到。”说完,将那封奏折放入怀中,转身出了帅帐。
张仲坚走后,帅帐内的屏风后,长孙无忌走了出来,朝一人饮酒的郭孝恪道,“将军,你又何必如此?。长孙无忌本想说其余八军的士兵性命与我等有何相干,可是看到郭孝恪那抬头看向他一刹那眼中闪过的神光,却是让他没有把话说下去。
“辅机,在我心里,有些事情却是大过一切的。”郭孝恪喝下杯中的酒后道,“那些出征的将士,我不会让他们无谓地死去,大丈夫生于天地间,有所不为,有所必为。”郭孝恪说到最后时的声音宛如金石一般,掷地有声。
长孙无忌一阵默然,他知道郭孝恪心中已经做了最坏的打算,若是九军兵败平壤,他们全军便是大军的殿后队伍来阻挡高句丽人的倾国之兵。
“将军,你这是何苦?”长孙无忌摇了摇头,现在他面前的郭孝恪不是那个冷眼睥睨天下,视性命如蝼蚁般的霸主,而是一个有血有肉的人,他可以挥手间让成千上万的高句丽人的人头落地而不皱一下眉头,但却看不得那些出征的将士在平壤城丢了性命。
“无论将军做何选择。无忌一生只奉将军为主。”长孙无忌沉声说道,他坐在了郭孝恪对面。接过了郭孝恪递来的酒坛,为自己的杯中满上酒后,一饮而尽,哪有半分平时的翩翩仪态,到和尉迟恭,罗士信他们一样。
六月十三,距离平壤城六十里的沿海滩涂地上,被血染得通红,秦琼提着马槊,看着远处狼狈逃走的高句丽军,和边上的士兵一样都是一脸的不屑,不过半个时辰不到,这些岸上的高句丽人就全军溃败了,实在是不堪一击。
来护儿骑在马上,看着四周散落的高句丽人尸体,眼中尽是轻蔑之色,似此等怯懦之军,难怪那郭孝恪能连战连胜,两个月内陷城十七座,便是换了他的水军士兵在辽东去打那些小城头,也是一打一个。兄
海面上,负责指挥水师的周法尚看完了整场抢滩之战,虽然高句丽人败得极其难看,可他总觉的那里不对劲,但是又说不上来,最后只能是照来护儿的吩咐,让船上的士兵下岸登陆集结。
距离来护儿水军集结的远处,渊大诈带着不到的百人的亲兵队亲自观察着这些登陆的隋军士兵。他平时虽然不显山露水,但却是高句丽国内少有的良将,只是因为上面压了个独掌高句丽政权二十多年的强人父亲,才不引人注意。
“隋军人数怕不下四五万之众。”看着不断靠岸的船只上登岸的隋军士兵,渊大作心里估算道。不过对他来说,四到五万的隋军还不足冉威胁到平壤城,不过若是让他们占住脚跟,汇合从鸭绿水过来的隋军大军,到时从两个方向同时进攻平壤,却是极为不妙的情势。
“明日派兵椭战,许败不许胜,务必将隋军引入城中。
渊大稽看下了身旁的一员部将,他看隋军登岸时无甚防备,显然是不太将他们放在眼中,是支骄兵,却是决定引诱隋军进平壤城,打一场伏击战。
“是,大人。”那部将却是低声应道。平壤城是仿照中原城池所建,分为内外城,有数处可以伏兵的地方。
翌日,来护儿手下的四万士兵网生火造饭,用过朝食,便有高句丽骑兵前来骚扰,却是让来护儿大为恼怒,“费青奴,你带两千人马迎击敌军。”帅帐中,来护儿朝自己麾下的一员将领喝道。他此次水军过来,所带的骑兵不到两千人,其余都是步兵。
“末将得令。”费青奴是来护儿手下的骑将,此时得令后却是中气十足地大声应道,昨天抢滩一战,来护儿全军上下皆是对高句丽人颇为轻视,只是当成了国中的那些贼军般的乌合之众。
不过片刻时间,费青奴便带着全军的两十骑兵杀出了大营,朝那些大营外游走不时朝营中射着冷箭的数百高句丽骑兵杀了过去。
那带兵的高句丽将领紧记着渊大祜的吩咐。和费青奴所部的骑兵缠斗一阵后,扔下了七十多具尸体后便败退了,引着费青奴他们往大营的方向退走。
追出了二十多里地后。费青奴看到了高句丽人在平壤城外的大营,他没有冒进,只是看着那些败逃的高句丽骑兵退进大营后,派人回去报信后,却是让手下筑起了营垒。
“高向丽人的大军驻扎在城外”听看来回禀的十兵所顺汁细情况。来护儿大喜了起来,他原先最怕的便是高句丽人将兵力全屯于平壤城中死守,就和辽东城的守军一样,可现在高句丽人将大军驻扎于城外。不下十万之众,正是天赐良机。
“全军拔营。”来护儿当下便下了命令,这时他身旁的水军副帅周法尚却是起身相阻道,“大帅,谨防有诈啊?”
“如何有诈,那平壤城分内外城。那内城如何容得下十万大军。”看着劝阻的周法尚,来护儿不以为意的道,他亦是征战多年的宿将,也未曾吃过什么大亏,再加上他心中已经认定高句丽人不过是怯懦之兵,哪听得进周法尚的话。
看着不听自己劝阻,只是带着亲兵出帐的来护儿,周法尚喊过了秦琼。“叔宝,你带我的亲兵队随大帅一起,片刻不得离开大帅身边。”
“是,大人。”见周法尚说的严肃,秦琼虽然心里也看不起那些胆小的高句丽士兵,可仍是大声应道。记下了周法尚的话。
半个时辰后,留守的周法尚看着空荡荡的岸边大营和留在海面上的船只,却是心里有种不好的感觉,“那些高句丽人在辽东城守愕那般稳当。这平壤城乃是国都,又岂会那般容易攻下。”周法尚皱着眉头;不过来护儿是全军主帅,他也只有遵守军令而已。
渊大诈留在城外大营的十万大军。除了一万高句丽国内的精兵,其余九万都是些老弱病残,那留守的部将见来护儿带兵到后,先走出战了一阵后,便退守大营,摆出了死守的架势,引得来护儿下令攻营。
战况就这样僵持了下来,面对死守大营的高句丽人,来护儿一时间也没了办法,他原本想要分兵攻打平壤,引诱大营里的高句丽人出战,可是他手上的兵力不足,去攻平壤城的人少了,起不了作用,去得多了。他这边又未必能顶住高句丽人的反扑,最后他只能是卯足了劲地围着渊大诈这作为弃子的大营猛攻。
来护儿处胶着的战况让留守的周法尚心中的疑虑也渐渐地消除了。他觉得高句丽人可能是把重兵放在了辽东布防,因此也不再派人去劝来护儿等候九军汇合。
数日后,秦琼满脸血污地看着眼前坚守了十几日,已经残破不堪的高句丽人大营,朝身边的士兵喊道,“高句丽人已是强弩之末,都给我加把劲,等打破了平壤城,我给大家向大帅请功。”
连续半月的攻打,加上来护儿水军上携带的投石机等攻城器械,那十万当作诱饵的高句丽军也的确走到了山弃水尽的地步,那留守部将麾下的一万精兵如今只剩下了一半不到,而那些老弱病残也是士气低落到了极点。
“杀。”秦琼持着马槊第一个从被冲垮的栅栏。杀入了高句丽人的大营,身后是蜂拥而入的士兵,其他几处被打破的地方,也是无数的隋军士兵喊杀着涌入了缺口。
大营中军,留守的部将面对前军各营报急的禀告,没有任何的应对之策,只是带着中军还剩下的四千精兵悄悄地从后营逃走了。
随着这四千全军中坚人马的逃走,得不到任何命令和增援的大营前军各营很快崩溃了,而中军和后军也乱了套,来护儿大军攻入大营不过片刻,这剩下的八万高句丽大军就四散奔逃了。
“给我追,杀进平壤城,不能给他们喘息的机会。”来护儿骑在马上看着大股大股逃亡平壤城方向的败军,却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