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逆隋-第4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急情报。”
     “进来!”
     “是。”护卫跨了进来,大声道:“禀太子,清河公杨素大人已经到了建康渡口,高仆射请示,太子殿下是否要亲自迎接。”
     “杨素来了?”杨勇大喜,乐得从椅子上跳了起来:“杨素啊,杨素,你终于还是来了。”就要马上出去,又觉得不妥,一时在厅中来回踱步。
     进来汇报的护卫大为不解,清河公虽然得皇上宠信,可是与太子地关系并不好,他来了,太子有必要这么激动吗。
     杨勇转了几圈,才发现进来护卫还在厅中,连忙挥了挥手:“你先下去吧。”
     “可是太子殿下,卑职如何对高大人回报?”
     “嗯,你就对高大人讲,本宫暂时抽不出时间,让他代本宫出去迎接杨素好了。”
     “是,卑职领命。”
     那名护卫满心疑惑地下去,吕沐霖欲言又止,对于太子召唤杨素来建康的目的,除了太子自己,就只有吕沐霖清楚,事到临头,吕沐霖心中依然有点不踏实:“殿下,何不将杨素地罪状写成奏章,交给皇上处置,难道非要殿下亲自动手吗?”
     “吕卿可是忘了开皇四年的旧事?”
     杨勇这么一提,吕沐霖马上说不出话来,开皇四年,由于杨素不满正妻郑氏忌妒成性,向郑氏发怒道:“我若作天子,卿定不堪为皇后。”
     杨素本以为这是夫妻之间的戏言,可是没想到郑氏却将这句话捅到了京兆尹处,京城顿时起了一场轩然大波,杨素这是要公然造反,结果闹到皇帝处,本来要灭九族的罪,皇帝却只对杨素罢官了事,过了不到数月,杨素又重新起复。
     如此可见皇帝对杨素信任到什么地步,此番若是将杨素押解到京,恐怕杨素连皮肉都难伤,吕沐霖点了点头:“微臣明白了,马上布置下去,” 
第一百一十二章 议罪
           清河公!”
     “高大人!”
     建康城外十数里的渡口,高颍与杨素会面,双方好一番客套。只是杨素眼中难掩一丝失望之色,杨素这次来建康,除了自己乘一艘五牙战舰外,还带有四艘中型的青龙战舰,一艘青龙战舰可乘坐战士二百名,四艘就是八百人,加上五牙战舰上的二百人,外加三百匹战马,杨素的护卫高达一千人,其中还包括三百骑兵。
     而来迎接他的人除了高颍外,不但太子没来,晋王没来,就是贺若弼,韩擒虎等人也一个都没有来,高颍当然不需要带那么多的护卫,因此欢迎杨素的场面显的有一点冷冷清清,来迎接的人还没有到来的人多。
     这个场面,连高颍都有一点不好意思,杨素虽然不能和秦王相比,毕竟是一路行军元帅,又是太子亲自相诏而来,太子可以不迎,只是场面如此冷清,总是有点太过。
     “清河公,一路辛苦,太子殿下事忙,一时未能相迎,还望清河公不要太过在意。”高颍是尚书左仆射,杨素是御史大夫,两人都是皇帝最信任的重臣,双方关系其实相处的不错,高颍才会解释一下。
     “高大人,你折杀本官了,太子殿下是君,本官何能何德,敢劳烦太子殿下相迎。”杨素脸上一片坦然之色,高颍也无法从他脸上分辨出是否是真心。
     “那好,清河公。请!”
     “高大人,请!”
     一路上,杨素一直向高颍打听城中近期发生之事,他心中还是有几分不安,不知湘州之事到底有没有露馅,见高颍一片茫然才放下心来。
     杨素和高颍一行人刚刚进城,前面一匹快马驶来,一名东宫护卫直接来到两人的身旁。大声喊道:“高大人。太子殿下有令。请高大人直接带清河公到太子宅院。”
     “这个……”高颍顿时与杨素都面面相觑起来,太子也不太不通人情了一点吧,不迎接也就罢了,竟然连给杨素安顿一下地时间都不给。
     “高大人不必为难,既然太子殿下急于接见本官,那时本官的荣幸,本官自当先见太子殿下。”杨素镇定自若的答道。
     “好。只是清河公的护卫……”高颍扫了杨素身后的护卫,哪一个臣子去见太子也不可能带着这么多人。
     “没关系,那还需要高大人的手下先带他们安顿下来,本官只带五十名随众就好了。”
     “大人,五十人是不是太少了。”一名护卫嗅到了一点不安的气息,低声提醒道。
     杨素摇了摇头,示意那名护卫下去,高颍耳尖。听到杨素护卫的低语。连忙道:“清河公放心,建康虽然是前陈都城,不过。我军已经入建康数月之久,早已对城中前陈余孽肃清,并不需要太多护卫。”
     那名护卫只得讪讪下去,高颍地身份比杨素只高不低,若是跟着高颍还有什么问题,那岂不是要怀疑高颍。很快,整个队伍分成了两队,高颍与杨素一行不过百人向太子府方向而去,其余大部分护卫则朝着另一个方向而去。
     在高颍地带领下,杨素一行人很快穿街过巷来到太子府外面,今天地太子府和往日并没有不同,门前的守卫还是那几人,现在已是江南的五月,整个太子府一片姹紫嫣红,站在门口就可以闻到从府中传出来的各种花香。
     “高大人,杨大人,太子有请!”
     见到两人到来,门口的护卫拦阻,没等通报,直接将他们请进府中,还派出一人带路,只是两人身后的护卫自然又被带到了另一个地方。
     太子府一片安静详和,路上除了偶有站岗的护卫,根本见不到人影,杨素却突然有一种心悸地感觉,这种感觉曾经在战场上数次救过他的性命,只是在太子府会什么危险,杨素不由摇了摇头,暗付自己太过敏感。
     “清河公,太子就在里面,请!”护卫在一所小院前停下脚步,手指着小院正门。
     高颍皱了皱眉头,太子往常都是在正院接见大臣,今日怎么改在小院,他正要迈步进去,吕沐霖从小院中踱步出来:“高大人,太子想单独见杨大人,高大人还请跟下官来。”
     谁都知道吕沐霖是太子亲信,听到太子要亲自召见杨素,高颍只得止住脚步,向杨素道:“清河公,既然太子要单独召见,想必有什么要事,本官就不打扰了。”
     杨素此时已隐约觉察到有什么不对,只是已经到了这里,也由不得他多想,只得向高颍拱了拱手:“多谢高大人领路,那本官先行见过太子。”
     不等高颍向杨素还礼,吕沐霖已经向高颍道:“高大人,这边请!”
     高颍无奈,只得跟着吕沐霖向另外一个方向走去,只是刚走数十步,后面突然一阵吱呀的声音传来,高颍忍不住扭头向后看去,只见杨素刚刚走进那所小院,而院门正在关上。
     吕沐霖一直将高颍带到平时杨勇召见大臣所用的大厅,高颍顿时一呆,厅中已经坐满了人,晋王、秦王、贺若弼、韩擒虎、王韶、薛道衡……建康城中高级将领几乎都在,而此刻应当在那所小院接见杨素的太子正高坐在当中。
     杨勇向吕沐霖投了一个询问的眼色,见吕沐霖点头,顿时嘴角露出一丝微笑,向高颍道:“高爱卿来了,请坐!”
     高颍茫然的点了点头,脑中一片空白,刚才是怎么回事?眼下这么多人聚集在一起,显然是要商量什么大事,只是太子为什么要单独将杨素引开,还采用了欺骗的手断,他不由向其他人脸上看去。不少人正在窃窃私语,显然也不知发生了什么事?
     见高颍坐下,杨勇用手轻敲了一下桌
     大家都安静下来,才用低沉地声音道:“今天找诸位有一件不幸之事要告诉诸位,父皇伐陈之前曾言此次伐陈首要是铲除恶逆,解救南方百姓。南方之民。亦是朕臣;本宫亦一再强调军纪。为止不惜杀了一名骠骑将军,可是依然有人不顾父皇诏令,枉顾人命;在这次伐陈中,稍遇挫折,便悍然下令屠城,一次杀害数万条百姓人命,为了掩盖屠城地证据。又令人放火焚城,大家说说,对于此人,本宫该如何处理?”
     “太子,是谁如此大胆?”
     “对,到底是谁?”
     “太子,这还用考虑,不管是谁。一刀杀了算便宜他了。”
     “对。杀了,此人如此狼心狗肺,不杀如何对得起那死了的数万百姓?”
     ……
     杨勇的话一说完。下面顿时一片哗然,尤其是青州军地将领叫得最凶,他们攻进建康时只因为违反军纪,付出了三十一条人命,甚至连青州总管也被打了六十棍,如今有人犯下比他们严重百倍的罪行,不杀又怎能让他们心服。
     杨勇摆了摆手,众人才重新安静下来:“此人自以为做的天衣无缝,却没想到天网恢恢,纸终究是包不住火,或者他认为既使本宫知道了,也可以仗着父皇对他的宠信,让本宫无可奈何,如今本宫知道了,也将此事告诉了诸位爱卿,你们说说看,本宫难道仅仅因为他是朝庭重臣就能置朝庭法度不顾吗?”
     “太子,是谁?此人当斩!”
     “对,不管是谁,当斩!”
     ……
     高颍脸色苍白,若他此时还不知道太子口中所说的朝庭重臣是谁,那他也就不是高颍了,若是太子真杀了此人,皇帝会如何反应,如果父子冲突,岂不要危急到大隋根基。想到这,高冷汗迭出,连忙站了起来,劝道:“太子,万不可冲动,既然牵涉到朝庭重臣,不可不慎重处理,太子不如先将此人收押,送回京城,交给皇上处理。”
     众人不解地朝高颍看去,杨俊奇道:“高爱卿,此事若属实,此人死有余辜,若是事事都要父皇处理,还有我等臣子干么?”
     连信佛地秦王都同意杀此人,更别说是其他人,厅中一片严肃处理此人地声音,只是也有一部分人在胡思乱想,太子所说的人到底是谁?
     杨广紧皱眉头,他身为行军元帅,却没有听到过哪里有屠城之事,以为杨勇故意向他隐瞒,心中不由一肚子闷气。嗡声嗡气的道:“王兄所说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又是谁下令屠城的?”
     “对,到底是哪里屠城,是谁下的令,还请太子殿下言明。”其他人反应过来,说了半天,只知道有人屠城,到底是谁,在哪里都不知道,未免有点让人摸不着头脑。
     杨勇从桌上拿出一份公文,丢到吕沐霖手上:“吕爱卿,你来念吧。”
     吕沐霖将公文接过,读了起来,这封公文正是杨素向建康攻下湘州的捷报,里面轻描淡写的将湘州焚毁归于突如其来地大火,丝毫没有提屠城之事,只是众人见多识广,一个城池焚毁到无法居住,要重新建新城的地步,既使是没有屠城,至少大开杀戒是免不了。
     吕沐霖将公文念完,才将太子发现疑点后,派人到湘州取证,结果才得知湘州被屠城之事说了一遍。
     待吕沐霖绘声绘色的说完,杨勇从桌前拿起一叠状纸,扬了扬才道:“诸位爱卿,这是本宫派人到湘州取证之人的调查,里面有数名参与屠城官兵的画押,如今这些人已经在来建康的路上,再过数天就可以到达,湘州屠城一事已经毫无疑问。”
     虽然太子还没有点名,但所有人都已经清楚太子要办的人是谁了,一时之间,大厅中除了咝咝倒吸凉气的声音,一片安静。
     杨素是谁?御史大夫,右骁卫大将军,受爵清河郡公,此次伐陈,与晋王,秦王平起平坐地行军元帅,无论是哪个职位,都比在场大部分人高,何况是集数职于一身,最主要地是众人都知道皇上对杨素是如何的宠信,既使元配夫人告他造反,依然可以脱身。
     “怎么,都哑吧了,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何况他杨素还不是王子?”杨勇板着脸,冷冷的朝众人看去,所有人碰到杨勇地目光连忙垂头避开,作思索状。
     杨广一改刚才的闷气,既然是杨素,那就不关他什么事,突然心中一动,隐约感到,若是能结好杨素,对自己日后大有好处,见到杨勇的目光望向自己,心中一横,道:“大哥,杨素毕竟是国之重臣,不如依高爱卿所言,将杨素锁拿至京,如何裁决,父皇自有处置。”
     众人都用感激的目光望向杨广,既然有晋王开口,他们就不用夹杂在中间难做了,一声全是附和之色。
     “晋王说的有理,此事还需皇上裁决。”
     “不错,事关重大,还是皇上圣裁为好。”
     ……
     “好吧,既然大家的意见都是如此,本宫也不能一味独断专行,就由皇上裁决吧,只是第三路大军目前群龙无首,为防发生兵变,还需一员大将暂代行军元帅之职,韩擒虎将军!”
     “末将在!”
     “就由你暂代第三路行军元帅,如何?”
     “末将遵令!”
     “今天就到这里,各位解散吧!”
     “殿下英明,臣等告退!”众人大松了一口气,本以为还需一番苦劝,没想到今天太子如此好说话,所有人都仿佛御下一幅重担,大厅中顿时如鸟兽散。 
第一百一十三章 罗罪
           擒虎是最后一批走出大厅之人,只是他刚刚迈出数十一名护卫追了上来,低声道:“韩将军,请等一等,殿下有请!”
     韩擒虎知道要自己去接管杨素下面的军队,太子必定会有所嘱咐,才故意走在最后,听到护卫的叫声,心想果然如此,毫不迟疑的返回厅中。
     杨勇脸上一片正经,让韩擒虎丝毫看不出喜怒哀乐,指了指旁边的凳子:“韩爱卿,请坐!”
     “谢殿下!”
     见韩擒虎坐下,杨勇才开口问道:“韩爱卿,此次由你暂代第三路行军元帅之职,可有什么困难需要本宫解决?”
     韩擒虎连忙又站了起来:“回太子,末将没有困难,只是不知如何处理那些参与屠城的官兵,还请太子明示。”
     “韩爱卿认为该如何处理?坐,坐下回话即可。”
     “谢殿下,末将以为……以为……”韩擒虎坐下后,不由有点迟疑,不知太子是如何考虑,按军纪的话,恐怕许多人都要丢了性命,这样一来,大胜之后士卒不但得不到赏赐,反而要丢性命,恐怕很容易激起兵变,可是不按军纪,太子在处理杨素时已经碰壁,如果下面的人也不处理,恐怕心中不乐。
     见韩擒虎迟疑,杨勇知道他的担心,紧绷的脸松了下来:“爱卿不必顾虑,无论爱卿说什么,本宫不会怪罪。”
     “是,那末将斗胆了。末将以为参与屠城的军士只是执行命令,虽然有屠杀百姓之实,理当网开一面,至于军官如何处理,末将听凭太子殿下裁令。”
     听完韩擒虎地建议,杨勇与吕沐霖意味深长的对望了一眼,才重新对韩擒虎言道:“很好,韩爱卿之言深得本宫之意。爱卿到军中可以先宣布对普通士兵免于处罚。以稳定军心。至于军官,只追究罪大恶极者,其余只要稍作惩罚既可,如何惩罚,爱卿可自己决断。”
     “是,末将明白了。”韩擒虎长松了一口气,他最怕的就是太子极恶如仇。一定要对所有官兵处罚,如果真要那样恐怕会有大事发生。
     杨勇心中一阵苦笑,这些军士固然是有命令,只是若不是本身素质不过硬,只想劫掠发泄,又如何会发生屠城之事,若是异族也就罢了,江南的百姓可一样是同根同种的之民。说屠城的士兵无罪。完全说不过去,只是这个世界永远不会有完全的公平,为了杨素的性命。杨勇只得选择赦免所有军士之罪。
     “韩爱卿,李靖和韩世咢两人虽然年纪轻轻,却是兵法武艺皆通,而且胆略过人,小小年纪既然敢独自过江侦察敌境,前番本宫只是授予两人千牛备身,并无实职,实在有些屈才,本宫有意将他们调入东宫,实授太子左右卫之职,不知爱卿能否割爱?”
     太子话题突然跳到李靖和韩世咢两人身上,韩擒虎不由有点措手不及地感觉,只是马上反应过来,太子此举,无异是要将他与东宫牢牢绑在一起,只是经过今日之后,恐怕即使没有李靖和韩世咢两人,大部分人还是会将他看成东宫一系地官员,心思转念间,韩擒虎马上知道如何取舍:“多谢太子殿下,能到殿下身边,实在是他们地福气,末将代他们谢过殿下。”
     吕沐霖在旁边向韩擒虎拱手道:“恭喜韩将军,两位公子能得到殿下看重,他日成就必定不可限量。”
     韩擒虎连忙回礼:“实不相瞒,末将却怕他们进了东宫,顽劣不堪,给殿下增加麻烦,日后还要请吕大人多加管教。”
     “不敢,不敢!”
     两人在杨勇身边彼此客气,厅中一时气氛大好,杨勇待两人客气的差不多时才摆了摆手:“好了,韩爱卿,杨素被捕的消息早晚会传到第三路大军驻扎之处,韩爱卿愈早动身愈好,今日爱卿可以先回去准备一下,挑选士卒随行,明日一早就出发吧。”
     “殿下放心,末将会从陆路出发,路上快马加鞭,保证十日时间即可到军营。”
     “那辛苦爱卿了。”
     陆路远比水路辛苦,杨素,杨俊两人都乘船而来正是因为水路比陆路舒服,如果韩擒虎也要坐船,逆流而上,恐怕比两人多花上一倍时间也到不了,远不如陆路快捷。
     第二天,韩擒虎只带了数十名护卫,一人双骑,快马出城,而城中,李靖和韩世咢两人也来到了太子府,和麦铁杖一样,正式担任太子左右卫。
     “来人,来人,放本官出去,我要见太子!”太子府内的一个小侧院,从今天早上开始,这个声音一直响个不停。
     五天前,杨素被引入这所小院后,四周的门马上就被关上,整个小院除了他之外再也见不到别人,杨素镇定下来后,马上知道必定是湘州之事泄漏了,不过,杨素却没有什么害怕,纵然太子拿到了他的把柄又能如何,大不了以伐陈的功劳相抵。
     只是接下来地情况却越来越不对劲,五天来,非但太子没有见他,就是其他人也没有一人与他见面,若不是每次吃饭时有数名护卫会提饭菜过来,他以为自己已经被人遗忘了。
     杨素本想从送饭的护卫嘴中探到一点情况,只是这几名护卫就象是哑巴一样,对他的问话根本理也不理,放下饭菜马上就走,多一点时间都不待,杨素曾想过不顾一切冲出去,只是望着四周的高墙,加上外面一直不停的士卒巡逻声,只得打消念头。
     只是五天来一直关在一个小院无所事事,也没有人说话,今天再也无法镇定下来,只得拼命喊叫,他怀疑若是再这样下去。不出数日,他就要被逼疯了。
     可惜他的喊声注定白费,这所沈宅占地太广了,除了外面守着地这些士兵,没有人会听到他的喊声,而这些士兵已经严令所有人不准与杨素说话,又如何有人会理他。
     太子府后花园,此时江南天气已经渐热。凉亭中却是微风送爽。下面是一汪碧波荡漾地湖水。湖中布满了高低不平地荷叶,随风不时婆娑起舞,中间盛开着的荷花姹紫嫣红,红,粉,白,各种颜色更是应有尽有。远处蛙鸣不绝,一派宁静的田园风光。
     杨勇端坐在凉亭,吕沐霖、杨石、麦铁杖等人随侍在一旁,四周护卫林立,却是一肃杀之气。
     轻轻地端起茶杯,呷了一口茶水,杨勇不由皱了一下眉,茶是江南的好茶。水也是取自江南地好水。偏偏泡茶地都是一些手脚粗鲁地护卫,生生将茶泡成象药一样苦涩,杨勇只喝了一口。不由将手一甩,将剩余的茶水甩到凉亭下的湖中。
     几条不知名的小鱼被这突然从天而降的茶水吓了一大跳,哧的一声沉入水中,只是一会儿见没有危险又浮了上来,好奇的用嘴动了动浮在上面地茶叶,而原先湖中一有动静就拼命争夺食物的锦鲤却不见踪影,或许已经全进了太子和手下人的肚子,或许就是它们已经知道了危险,再也不敢轻易露面。
     “把人带上来吧。”
     “带上来。”
     “带上来。”
     ……
     杨勇的命令向接力一样传递下去,不一会儿,一阵咚咚的脚步声传来,两名护卫一左一右押着一个身上布满血污的的壮汉走了上来,在离杨勇还有十余步远时才停止前进,两名护卫齐声喝道:“跪下。”
     “扑通。”壮汉跪在地上,口中颤声道:“罪将庞晃参见太子!”
     庞晃就是杨素此次来建康的护卫统领,他正是数月前隋军唯一死在战场中地大将庞晖地亲弟弟,五天前,庞晃刚入建康城不久,就被太子一句传令让他与杨素分开,然后直接被数倍大军包围,面对着自己人的冰冷箭头,没有人敢反抗,结果只能乖乖放下兵器做了俘虏。
     “庞晃,抬起头来。”
     “是!”庞晃依言抬头,他的脸上同样污渍斑斑,这几天看来吃了不少苦头。
     “你可愿意指证杨素下令屠城之事?”
     庞晃嘴角露出一丝抽动之色,脸上神色变幻起来,最终还是颓然一叹:“回太子,杨素倒行逆施,不尊皇命,湘州屠城一事,正是杨素亲口所命,末将愿意作证!”
     “很好,庞爱卿对朝庭忠心耿耿,朝庭必定不会亏待有功之臣,只是本宫还有一个疑问,杨素身为第三路行军元帅,明知皇上有令江南百姓亦是我大隋之民,理当善待,为何会如此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