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宋之安居乐业-第10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林靖文却是不放,只是对那几个言官说道:“今日寡人要与王后共赏百花,你们下去吧,今日地起居志就由王后代劳。”
言官们面面相觑,不由得看了看花园,花是有,但也就是那么寥寥数棵而已,这个季节哪来的百花。不过他们也知道林靖文是想与王后相处,那可是不好做电灯泡,连忙告退。
言官们一走,韩玉容顿时大松口气。她出身平凡,对这些宫闱礼仪知道的不多,更不习惯,平日因怕言官说她有失后德因此战战兢兢,生怕有哪点做的不对被言官劝谏。
不过她这个小模样可把林靖文逗乐了。
“哈哈,玉容,原来你这么怕那些家伙啊!”
韩玉容白了他一眼,大嗔:“你是大王当然不怕了,那些言官
劝谏,难道还能说你有失王德不成?奴家就可怜了,子迈大了都有人说,吃个饭还要注意这个注意那个——天啊,也不知道这些日子奴家是怎么熬过来的,现在想想都觉得不可思议。”
“嘿嘿,”林靖文大乐,“认命吧玉容,谁叫你是王后呢?”
韩玉容可怜兮兮地摇摇头,一副后怕的样子,她一直都表现得成熟稳重,可是难得有这么一副小模样,这个时候的她还真的很象韩月容小姑娘。不过,转眼她就想起刚才林靖文的话,有些担心地问道:“大王刚才说心寒?可是为何?”
林靖文收敛了笑容,满脸沉重,大叹:“寡人这次下令杀了很多人,这些人不是异族,而是汉人,寡人这次杀了很多汉人。”
—
韩玉容疑惑不解,“杀就杀了,大王是一国之君,杀一些人正常的很啊,即使是汉人,只要这些人跟大王做对就应该杀。”
“不一样地。”林靖文摇摇头,“那些异族杀多少都无所谓,哪怕杀得血流满川尸塞河谷寡人都不会皱一下眉头,不过汉人不可枉杀。”
韩玉容听得连打冷颤,杀气腾腾啊,林靖文所说的话光想想她就觉得恐怖,难道真要杀那么多人。其实岂止是她,亭中的众女官宫女哪个不害怕,个个满脸惊恐。
林靖文正拉着韩玉容的手,韩玉容地手突然间有些变凉,林靖文觉得奇怪,转头望去,却见韩玉容满脸惊恐,甚至都在打冷颤,连忙问道:“怎么了?你是不是有些冷?”连声催促宫女将火炉烧旺些。
韩玉容摇摇头,有些害怕地靠入林靖文怀里,仰着头看着林靖文,问道:“大王,真的要杀那么多人吗?太可怕了。”
“呃!”林靖文正叫宫女给火炉添炭,闻言一愣,“多?这从何说起?”
“大王刚才说要杀得血流满川尸塞河谷,真要杀这么多人?”
“寡人只是打个比方……”林靖文忽然一笑,拍拍韩玉容的肩膀,笑道:“原来你是为这个害怕,寡人还只是说说而已,要是真让你见到那般情形你怎么办?”
“那奴家只怕要吓死!”韩玉容拍拍胸口,满脸余悸。
“寡人不会杀这么多人地,更不会让你看到,你放心好了。”林靖文安慰着韩玉容,心下却不以为然,即使是到现在他杀的人只怕都已经到了这个地步了。
杀人算什么,那些异族占着肥美的土地却不知道珍惜,还不如让给汉人。汉人的土地实在太少了,中原才多大点地,现在居然就有万将近9000万的人口,到千多年后更是e+这么丁点大的地方,太挤了,汉人应该有更多的耕地,应该住更大的房子,每个人的生存空间和可用资源应该更大更多。
那些异族不杀难道他们会心甘情愿让出自己的土地不成?何况千百年来那些异族杀了多少汉人?现在汉人杀回去并不为过。
不过林靖文是不会跟韩玉容说这些的,见韩玉容有些害怕,他想起刚才思考的难题,连忙转移话题:“不说这个了。玉容,有一件事你帮寡人参考一下。寡人准备派人下南洋,现在有三个人选,你帮寡人看看选哪个人比较好。”
“青城到辽东的时候曾带了一批陆家族人过来,这事寡人也知道,不过那些人都是陆家旁支或者是陆家不怎么重视的,更重要的是没有核心子弟,寡人也就没过问。这次青城向寡人推荐了他的族弟,陆青羽。这陆青羽寡人昨天接见过,才能是有的,虽说不会打仗,但对于跟人交涉,也就是外交却相当在行,而且熟悉海事。”
“第二个人是军方推荐的,水师北海舰队的提督尔东林(书友狩魔猎人客串),两浙睦州人,这个尔东林本来家里也是薄有良田,所谓穷文富武,也曾习得一身好武艺,本来是两浙水师厢军中的一个制使官,后来随寡人到了辽东。尔东林在水师历练多年,积战功而至北海舰队提督,可以说打水战是有一手的,寡人与其交谈一番,发现他对火炮的运用很有见解,是水师之中不可多得的善远程攻击战术的将领。”“第三个是老熟人,唐继尧,你也认得的。”
第五卷 三百年故唐旧地 第七三章 提兵两万下南洋(中)
更新时间:2009…4…24 0:43:54 本章字数:4475
玉容很惊讶,“明州唐家终于肯正眼瞧大王了吗?”
韩玉容的这句话虽然说的难听了点,但却是事实,唐家虽然跟以前的林家合作,而且是一合作就是五年,但别看唐继尧貌似跟林靖文客客气气的甚至说的上是亲热,但本质上他可从来没瞧得起林大官人。唐家是什么,世家,真正传承一两百年的世家,他们怎么可能瞧得上无依无凭毫无根基而且是寒门出身的林靖文。不过现在嘛,貌似唐家的人也低下了他们“高贵”的头颅。
但是林靖文绝不认为唐家此举就意味着想投靠大唐。
“唐继尧首先可以排除,他只是来占便宜的。你知道唐继尧是怎么对寡人说的吗?”
韩玉容很好奇,“怎么说的?”
林靖文的笑容很古怪,说不上是感觉好笑还是嘲笑,道:“唐大公子告诉寡人,他们唐家有精确的南洋甚至西洋海图,而且他们家族对南洋各国的形势和地理熟悉非常,唐家可以‘带领’寡人的蓝水舰队下南洋。”
“带领?唐家的人不会这么自以为然吧?”
林靖文点点头,微笑不语,却转过头来看了看鲁小妹,突然道:“大长秋。”
鲁小妹一惊,连忙恭声应道:“奴婢在。”
“唐继尧给你送了多少银子?”林靖文问完却是哑然失笑,摇头道:“唐大公子也真是糊涂,我大唐禁止金银直接流通,他不知道难道不会打听一下吗?寡人可是听说他到处送礼,送的不是银锭就是金块,真是糊涂。”
韩玉容却笑道:“银锭金块也是一样。到钱庄换成银币金币就可以,方便的很。”看了看有些惊慌的鲁小妹,小心地问:“小妹没收他的银子吧?”
“奴婢不敢。”鲁小妹吓得扑通一下就跪下,连连叩首,“大王,娘娘,奴婢万万不敢收受贿赂,更不敢背叛大王和娘娘,望大王和娘娘明查!”
“你起来吧,寡人知道你没收。不然寡人还能允许你站在这里伺候娘娘?”林靖文见鲁小妹实在害怕,摇摇头,温声问道:“你和你哥哥跟着寡人有几年了?”
“谢大王!”鲁小妹连连叩谢,这才小心地爬起来,更小心地回答林靖文地问话:“回大王,奴婢和哥哥自政和五年起就跟随大王,至今已有整整五个寒暑。”
“政和五年,那可是一开始就跟随寡人的老人了。”林靖文大为感慨,“五年了,五年前寡人还是战战兢兢地小心看别人的脸色。没想到现在却是南面称孤道寡,在五年前。就算寡人自己也想不到今天会是如此际遇。对了,你哥哥现在还在中原吧,现在怎么样了?寡人有段时间没见到他了。”
“回大王,奴婢哥哥正在中原的河北,现在很好。”
“河北?”林靖文想起来了,貌似几年前他在河间府买了个庄园来着,本来是为靖康之难准备的,不过按照现在的形势,靖康之难还会发生吗?更重要的是,宋朝都已经宣布他为叛逆了。还能允许那个庄园存在吗?
韩玉容看出了他的想法,嗔怪地瞪了他一眼,道:“那个庄园还在。大王又不是不知道中原的那些官吏都是些什么德性,只要鲁二给出的银钱达到一个数目就行。鲁二已经将那个庄园挂到他名下了。已经跟大王和林家无关。奴家可是听说这几年鲁二办事很认真呢,那个庄园已经招募了几千地庄丁,囤积的粮草更数不胜数。听说还牧养了一些马匹。大王,你交代的事鲁二可是都办的不错,大王是不是应该奖励他一下?”
“是应该奖励,”或者靖康之难不会发生了,但河北的庄园可能会对他以后的计划起到大用,林靖文顿时心情大好,大笑道:“鲁二也是老人了,现在还没有任何官职在身,如果寡人不好好奖励他一下岂不是让人心寒。嗯,这样,让鲁二再在中原干两年,两年之后寡人让人去替他,等他回来寡人定当好好地赏赐于他。怎么样,玉容,你可是满意了。”
“臣妾有什么满不满意的,满朝文武看到定说大王恩泽浩荡,那才是好事呢!”韩玉容轻笑道,眼角却不忘撇一下鲁小妹。果然,鲁小妹脸上隐有喜色。
林靖文也在注意鲁小妹的脸色,果然,这个女人很有想法啊,她的哥哥鲁二林靖文相信是忠心不二的,但这个鲁小妹就不好说了,背叛倒不至于,但私底下地小心思可不少,锦衣卫给他的报告上说这个二十出头地女人将整个大唐王宫上千的宫女女官整治得服服帖帖的,几乎没有不服她的声音,这种手腕可不简单——林靖文开始感到头疼了,以前那么好的一个小姑娘怎么长大后就变得心思这么重呢?
不过林靖文目前也不需要多么担心,至少鲁小妹不可能背叛他。
又扯了些闲话,话题又回到下南洋的事情上来。
“寡人是比较中意陆青羽的,这个陆青羽可能是受青城的影响吧,对儒家仁义的那一套并不怎么看中,反而是注重实利,这样的人才符合寡人地要求。”
全文字版小说阅读,更新,更快,尽在⑴бk文学网,电脑站:ωωω.ㄧ⑹k.cn手机站:wàp.ㄧ⑥k.cn支持文学,支持①⑥k!“为什么不是军方推荐的尔东林呢?”韩玉容颇为不解,“大王,南洋皆是外夷,那些土著都是野蛮成性,可以想象此次下南洋肯定要遇到不少困难,甚至会打不上仗,尔东林既然出身军伍,打仗很有一手自不必说,其人遇到外夷的时候应该是比较强硬,这样才能显我大唐威严。”
“显大唐威严?”林靖文对此嗤之以鼻,“威严是靠打出来的,外夷不服,修兵戈以伐之,不服就打,打到它服为止,这样才叫威严,跟态度强硬没什么关系吧?再说。此次下南洋肯定是要打仗地,这个是肯定的,但单靠征战也不行,头脑更重要。那个尔东林寡人不大清楚,但陆青羽寡人是很满意的,这个人很有头脑。”
韩玉容征征地想了半晌,突然一笑,“臣妾怎地枉议朝政来了,被那些言官知道了可就糟了。此事自有大王拿主意,臣妾还是不要想地好。”
林靖文虽然不忌讳韩玉容帮他参谋一下政事。但那些言官的口舌真的不
,严重点甚至能到废后的地步,当下也就不再多言。问道:“月容呢,怎么这阵子一直没看到她?”
“月容啊,呵呵,她现在忙着跟女官学那些礼仪呢,依臣妾看,臣妾这个王后的礼仪实在没做好,但月容倒是学的似模似样。那些女官都称赞不绝呢!”
林靖文傻眼了,什么叫太阳从西边出来。这就是了,韩月容居然跑去学礼仪?貌似,也许,可能,似乎礼仪这个词跟她绝缘吧!
看到林靖文瞠目结舌的样子,韩玉容忍不住白了他一眼,“月容可是十八岁的大姑娘了呢,在中原这个年龄早就出嫁了,一般连儿子都生了,这么大的年纪是不好再胡闹了。大王别说。月容今年以来性子确实收敛了些,有些大家闺秀的仪态了,大王见到她保证大吃一惊。”
林靖文一边想着调皮捣蛋不断惹祸地韩小姑娘,一边想着仪态万千的大家闺秀。他的头都要晕了。
却说这个时候,在辽阳城里,唐继尧不断地穿梭在大唐各重臣的府邸。身边的下人抬着不少箱子,可以想象,这些箱子里装的不是金银就是珠宝,反正是值钱的东西,他要做什么也是可以想象的。
唐继尧正在做的就是贿赂大唐的各位大臣,为地就是下南洋,不过看他现在的脸色,貌似他地贿赂行为不怎么成功啊!
唐继尧的贿赂的确收效甚微,说收效甚微都是委婉点的说法,实际的情况是根本没有效果,一点效果都没有,他从到达辽东至今已有一个月之久,拜访的大臣武将没有一百也有几十了,可愣是没有一个人收他的东西,或者是不敢收,但几乎所有的人一听说他的来意马上就是勃然变色,纯粹是将他赶出大门。一连一个月都是这种情况,这叫唐继尧如何不郁闷。
一个小厮实在忍不住了,试探着劝道:“大公子,还要继续送礼吗?依小人看那些个大臣看到金银珠宝就跟看到毒药似的,一个两个没什么,可几乎所有地人都是如此——大公子,这里面是不是有什么东西是我们不知道的?”
—
唐继尧看着身边从第一天起就没动过的箱子,实在是郁闷,颓然道:“还是回去吧,看来我们的做法真地出了什么问题。不过不对呀,在中原那些个官吏看到这些东西哪个不是跟看到亲爹一样,哪有当毒药往外推的。奇怪,实在是很奇怪。唉,这什么大唐国的情况我是一点都不清楚,只是听说大唐要派大舰队下南洋就马上赶过来了,早知如此,早先应该把大唐国地情况打探清楚的,至少不会象现在这样四处碰壁。”
小厮陪着笑脸奉承道:“现在开始打探也不晚。不就是打探消息么,待小的去市井中转一圈,什么情况都能打探清楚,大公子您就等……”
他的话还没说完就看到一群明刀执枪身着锦衣的大汉直朝他们这个方向而来,连忙拉着唐继尧闪到路边,心里还纳闷,大唐的公人他几乎都见过了,无论是捕快还是民兵或者是巡吏,可就是没有哪种公人穿这样的衣服,锦衣?应该是哪个大臣的护卫吧。
他们是躲到了一旁,不过这些锦衣大汉明显就是冲着他们来的。
来到唐继尧他们一行人的面前,锦衣大汉中为首一人冲着唐继尧就道:“锦衣卫办差。尔等这一个月以来四处贿赂朝中大臣,已经触犯了《大唐律》,请跟我们走一躺吧,明州的唐大公子。”
唐继尧愕然,“锦衣卫是什么东西?”见那些大汉伸手就来抓他,唐继连忙陪个笑脸,道:“官爷,你们是不是弄错了,我们都是来大唐做生意的,从来都没有做过贿赂大臣的事,我们都是老实本分的商人。”
“老实本分的商人?”锦衣卫首领冷笑连连,“你老不老实你说了不算,我们说了才算。唐大公子,你还是老老实实跟我们走吧,免得受皮肉之苦。”
唐继尧继续陪着小脸,冲小厮使个眼色,小厮明白过来,不动声色地从衣袖里掏出一大锭金子偷偷地就想塞到锦衣卫头领手里。
锦衣卫头领没有拒绝,接受了金子,不过却是拿在手里一抛一抛地,笑眯眯地道:“谁说你没有贿赂大臣,现在就是,虽说我不是什么大臣,但这也是贿赂。唐大公子,你现在还有什么话说?请吧!”
唐继尧算是明白过来了,这些人专门就是来抓他的,而不是看他面生跑来打秋风——这种事中原的官吏常干——不过他可不甘心被抓,连忙大叫:“你们不能抓我,我跟林靖文很熟悉,是朋友,你们不能抓。”
众锦衣卫脸色一变,那个头领大喝:“大胆,大王的名讳也是你能叫的。哼,唐大公子,你的罪名又多了一条,犯禁是重罪,这次看你怎么死,带走!”
众锦衣卫二话不说,抓起人就走。
唐家的那些家丁护卫跑出来阻止,谁知,那些锦衣卫却是理都懒得理他们,一人大喝:“锦衣卫办事也敢反抗,想造反吗?哼,按律,阻止锦衣卫办案者就地格杀,族没。尔等可是想造反?”
唐家众家丁护卫面面相觑,他们是宋人,谈不上造大唐的反,只是刚才那锦衣卫已经说的很清楚了,“阻止锦衣卫办案者就地格杀”,他们再继续阻止第一个死的就是他们的大公子,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如狼似虎的锦衣大汉抓了他们的大公子就走,却无可奈何。
一柱香时间之后,锦衣卫指挥使李大郎进宫向林靖文禀报了这个消息。
“嗯,寡人知道,退下吧。”
“喏!”
待李大郎退走,韩玉容好奇地问道:“大王,臣妾好象听说抓了个人,谁呀?”
林靖文微微一笑,“这个人你还是认识,唐继尧。”
第五卷 三百年故唐旧地 第七四章 提兵两万下南洋(下)
更新时间:2009…4…24 0:43:54 本章字数:2506
着人选的确定,林靖文一声令下,整个大唐开始忙碌
蓝水舰队已经停靠在渤海府的营州港,整支舰队共有大小船只八百六十二艘,而且全是数千石甚至上万石的大船,最小的搜索船都有四千石,其中更是有三艘新式宝船。
宝船这个名字是林靖文亲自起的,这种宝船不象明朝的那种,明朝的宝船是福船的改进型,有大有小,大的有万石,小的只有两三千石,而大唐现在研制出来的宝船是专门为远洋航行设计的,也有大小,大的目前可以建造到两万石,约合一千八百吨,技艺最好的琉求造船场建造了三艘作为蓝水舰队的主力战舰。
一千八百吨,林靖文听说的时候就吓了一跳,亲眼看到的时候更是目瞪口呆。一千八百吨级的船放到后世连做驱逐舰都嫌小,只能做巡逻艇之类的,但是在这个时代却是一个了不得的数字,放到海洋之上就是一座移动城堡。
这三艘宝船被林靖文亲自命名为伏波、平难、横野,代表中国古代三位最有传奇色彩的名将。
林靖文下令征兵。
大唐是从来不缺兵源的,不象中原,在中原当兵被认为是一种耻辱,好铁不打钉,好男不当兵,但在大唐不是这样。大唐以律法的形式确定全民尚武,以减税为代价,每个成年男丁每年必须接受至少两个月的兵部正规训练,男丁满18岁刚好中级学堂毕业,必须戍边文曾下令鼓励国民半耕半牧,以各种政策和优惠吸引大唐百姓放牧,这种政策现在还看不出成效。但过个几年效果就很明显了,至时大唐将不再为缺少战马和合格的骑兵而烦恼。
在高丽人的眼里,其实大唐就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战争机器,工业是军事类最优先,旬日之内征召百万甲兵完全不成问题。
只要国库充盈。
现在地国库就很充盈,此次伐宋的收获总理院已经统计出来了,知道宋朝富庶。但林靖文万万没想到仅仅一个山东之地,还只是半个山东就有这么富裕。粮食没刮到多少,不过银钱却不少,换算成大唐货币足有一万七千万金币。
一万七千万金币。足足可以发放一千万人的军队一年的军饷。
林靖文现在可真是有钱人了,以前很多想做但没钱做的事现在他大手一挥就交代下去,比如说,扩军。
大唐的正规军,也就是职业士兵有十三万人,以大唐现在近千万的人口来说这么少的军队已经不够用了,尤其是开辟了新的战线,必须征兵。
这次为伐宋临时征兆的都是预备役,也就是以前参过军但已退役或者是裁军裁下来地,都是受过正规训练的。很大一部分还是打过多次仗的老兵,这次扩军正好。除开年纪大的,这次征召的八万人留下了六万多,另外再从民兵中挑选出精锐十又一万,凑齐三十个万人队,其中五万人被分给水师。
训练这十万新兵需要两年的时间,不,不需要,林靖文告诉你,只需要半年。
秦元13414,大唐第一支蓝水舰队组建。被唐王命名为北太平洋第二舰队,同时,借这个这个机会,林靖文下令将水师改名为海军。
“水师的舞台在于大海。掌握了大海就等于掌握了世界。”
这句话其实不是林靖文说的,但就这个时代的历史来说,这句话是他第一个说出来。
孔大庸被任命为横海大将军。统帅大唐所有海军除近卫舰队外的其余三支舰队,同时,第四支舰队南海舰队开始建造。
第一支蓝水舰队,也就是北太平洋第二舰队地提督被林靖文钦命陆青羽担任,原北海舰队提督尔东林副之。整支舰队共有大小船只八百余,当然,这是临时编制,其中战舰有四百艘,包括三艘宝船,全是炮舰,没有老式的近战船种。整支舰队满员四万二千人,不过只有两万六千人地正式编制。
在营州港,按规矩登台拜天之后,林靖文将北太平洋第二舰队的军旗和代表出征的黑龙旗交给陆青羽,同时交给他的还有整支舰队和两万余士兵。
“陆爱卿,大唐的第一支蓝水舰队就交给你了,不要让寡人失望。”
陆青羽的年龄比陆青城还要大上几岁,但按辈分却是陆青城的弟弟,这是一个沉稳的中年人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