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秦霸天下-第12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灌婴坚决主张让项伯在五十里外扎营,单人独骑来见王贲,其他的将领也是这个意思。项伯可是带着七万大军来的,虽然说齐军淮南军是它的六七倍可是,万一遭到突袭,仍然不免惨败的结局。王贲却是胸有成竹,对于他亲自锻炼出来的真正的秦国王牌军团来说,是不会惧怕任何突袭的,所为‘撼山易,撼秦军难比登天。’他把直辖的三万秦国骑兵排在最前面,派人通知项伯,楚军可以直接到砀郡城下,所有人出城迎接。
号角声中,精锐常胜的秦军旗帜鲜明,刀*并举,革甲烈马,纵队相迎,在砀郡城下,大队人马,纵横十里,绵延如海,威势震天,战鼓和号角声,渲染的整个大地战云冲天,战意横空,使人感到无比的壮怀激烈,豪气纵横。
楚军虽然新败,而且是一路降兵,但其威势丝毫不弱秦军,方阵整齐,行走划一,赤红的旗帜犹如烈火烧天,七万人马,似乎全都跟随着项伯的马蹄同一动作,让人生出七万人一条心的感慨。
王贲远远地看着,回头,不无感慨的对英布说;“幸亏是你提醒,不然的话,要和这样的军队作战,我军一定会付出胜过以往数倍的惨重代价。”英布道;“项伯比项梁丝毫不差,都是项燕的好儿子,只是性格太过于孤傲和阴郁,这一点就注定了他不可能称王,而便宜了项羽,项羽的性格则缺陷更大,所以会失败。人家都说,富贵三代,血液中就会有一种贵气,如果一个不好,就会出现纨绔子弟。看来,项家这一姓贵族,出了这两个不孝子弟,是注定的要没落了。”
王贲一时语塞,他们王家不也是富贵三代了吗?王离呀,王离,是这个原因把你害死了吗?我的儿子!还有蒙家的没落,难道都是天意使然,上天安排!
项伯面带微笑,七万铁蹄铿锵中已经来到了王贲对面十丈之外。右臂一扬,大队人马,一同止步,竟然没有一丝杂乱。
项伯在马上微微的拱手。王贲却翻身下马,深施一礼:“左尹大人,在下王贲已经在城外恭候多时了。在下代表秦王恭迎左尹。”
项伯之所以如此的狂妄是害怕王贲给他下马威,在他面前耍威风,眼看人家王贲如此的谦恭,脸上不由得就有些发烧。所有在场的人,心中对两人都有了评价,项伯终究还是太狭隘了,比王贲稍逊一筹。
项伯翻身下马,单膝跪倒在地;“楚国项燕之后,项伯。今日诚心诚意前来投降大秦,祝秦王一统天下,万寿无疆,大将军请代王受项伯大礼参拜。”
项伯身后的楚国将领,有的长吁1⑹k小说 wWw。1⑹κxs。cоМ 文字版首发短叹,有的面露愤恨,也有的信息难耐,各自不同颜色,也都下马,铠甲鳞片的铿锵声中纷纷跪倒。
王贲也是艺高人胆大,步行着亲自走过去搀扶其项伯,拍着他手背说道;“秦王已经下了旨意,要以宗室之礼待左尹,我王贲是什么人怎么敢受您的大礼,日后左尹的地位必然在王贲之上,还请左尹多多关照我们王家。”
项伯惭愧不已,跟着站起来,连连点头;“败军之将,辱没祖宗,岂敢有此奢望。”王贲道;“秦王言出必行,还请左尹不必怀疑,请随我入城,大军可以在城外驻扎。”项伯心想,还是对我不能完全放心。不过,这样也很难得了,一般人也做不到这个境界了。随即就吩咐自己的部下将军队就地驻扎在城外,自己和一众大将跟着王贲、灌婴、英布进入城内。
经过一番磋商,双方最终达成了协议。
王贲的意思是保存项伯军队的建制,不加干预。可是,项伯觉得不妥,因为这里面有很大的一部分楚将是不愿意投降的,都是被他逼着来的,如果,把这样一支队伍保存下来,无论是留守还是进攻都将形成尾大不掉的局面。商量来商量去,决定把七万兵马,分成七队,分别编入齐军、淮南军、和王贲的秦军之中。还有一部分,项伯认为绝对忠诚于他的愿意投降的留守砀郡、楚郡。
双方刚刚达成协议,将楚军分割,重新调配,前方就来了王竹的旨意,命令所有的兵马,在固陵取齐,共同攻打陈城,给西楚霸王,最后一击。
正文 第四十五章诱敌深入
更新时间:2010…1…30 14:43:00 本章字数:5211
王竹调动的大军一共六路淮南王英布、齐王灌婴、韩王信、桓齮、大将军王贲还有他亲自指挥的秦国主力军团。项声就交给曲遇东和牧良燕去对付。项伯已经给他下了书信进行劝降。
六路大军齐聚固陵的同时,匈奴兵已经势如破竹的灭掉了辽东国,俘获了辽东王韩广,燕王藏荼战死。冒顿在李德阳的怂恿之下,向韩信发动了猛攻,双方正在拼命地绞杀中,根本顾不上东方的战事儿。
六路大军加起来总共有一百四十万。这个数量大大的超过了当年刘邦围困项羽时的人数,也让王竹更加有信心,打赢这一战。兵**齐之后,王竹亲自接见了项伯对他又是安抚又是赏赐,让他多争取一些楚国人来投降,并且当场赦免了项襄、项冠,三人全都赐姓赢,并且封项襄为陶侯、项冠为东莱侯、项伯为马邑君。项襄和项冠本来是誓死不降的,可是,禁不起叔叔项伯一而再再而三苦口婆心的做政治工作,最后终于同意投降,接受了赢氏的姓氏。
王竹当即宣布正支大军由自己出任主帅,统一指挥,王贲和英布任副将,灌婴为次将,项伯为参合。即日将大军带到垓下地方安营扎寨。
王竹之所以这样做是有用意的,他在军校学习过垓下之战的经典战例,完全知道韩信是如何一步步把西楚霸王推入**深渊的。他完全可以重演当年的剧目,让项羽在乌江边上抹了脖子。
此时已经是九月中,秋风带来了寒意,夹杂着无边的冬冷,北风中,枯黄的落叶在树枝上发出凄楚的叫声,纷纷坠落。
王竹并不忙进攻,而是整日里跑马射箭,排兵布阵,锣鼓喧天,把进攻的时间一拖再拖,一直拖到了十月底。这期间双方虽然有五六次小规模的接触,但伤亡不大,根本定不了输赢。
秦军中舆论哗然,都觉得秦王莫名其妙。西楚霸王已经穷途末路,怎么还不趁机进攻屠灭。连王贲都感到不能理解,背地里偷偷的问陈平:“大王在搞什么鬼?放着陈城不去攻打,却把大军带到这个渺无人烟的旷野之地,四面环山,守株待兔,这不是重演‘畏楚如畏虎’吗?”
没等陈平说话,樊哙插嘴说;“大王是不是害怕项羽,有意在这儿故弄玄虚。”陈平举起一个手指,嘘了一声;“别胡说八道,小心脑袋,将军这样说话就不妥了,很可能影响军心。”
樊哙不服;“影响军心的是大王,关我什么事儿,他自己踌躇不前,士兵们背后早就有议论了,放了秋高气爽的季节不去征战,这会儿天寒地冻了,这仗再打下去,士兵们可要受苦了,大家都是这么说的。”
陈平转脸对王贲恭顺的说;“大王这几天不急不躁,运筹帷幄,表面上看似轻松而内心却有千军万马在征战啊!从他近两日帐内灯火整夜不熄来看,想必最近就有大战。”
王贲叹息道;“大王毕竟还很年轻,临敌经验不足,有了大战也不来和我商议一下,万一有什么闪失如何是好?”
陈平笑道;“大王既然封自己为统军大元帅,他就有专断之权,军事战策一定是胸有成竹了,大将军您也不必太费神劳心了。”
王贲听陈平话里有话,语带讽刺,心中非常不快,冷笑道;“项羽一生征战,素来以少胜多,在巨鹿击败章邯,在彭城击败田荣都是以精兵凿穿大获全胜。眼下我军虽然士气如虹,但也难保最后一战。我身为大将军有义务规劝大王。”
陈平听出王贲不高兴,连忙改口,点头哈腰的说;“是是是,大将军言之有理。不过,大将军您可以放心,我军驻扎在此地似铁打的营盘,项羽不会轻易的进攻。万一项羽敢来,凭我军的精兵强将,一定让他有来无回。”
王贲摇了摇头;“我还是不放心。”随后,三人踏着阵阵喊杀声向中军帐走去。王贲实在是放心不下,想向王竹打听陈城项羽的动静。、此时的项羽正痛苦不堪。他在陈城做了充足的准备,正准备扑向阳夏痛击秦王,没想到秦王的六路大军会齐之后全部驻扎在垓下了,搞得他莫名其妙,不敢轻举妄动。这时候,又接连传来了项伯投降秦军、项冠项襄、项声纷纷逃向被秦王封侯,送回关中的消息。心中第一次感到了害怕,第一次品味到了恐惧的滋味,韩信、陈平、周殷、周兰、弓首、项伯、项冠等一张张熟悉的脸庞,一句句曾经是恳切忠诚的话语,战场上一个个英姿雄浑的身影,此时都令项羽生厌,令项羽痛苦不堪,痛心疾首。如果说,陈平、韩信、周殷的背叛项羽还可以把他们看作是背信弃义的小人,拿出来在众将面前大声痛骂,可是,他的亲叔叔和本家兄弟的背叛又该从何说起,他觉得似乎全世界的人在一瞬间都不可信任了,所有的人随时都会掏出一把锋利森寒的匕首捅向他的心窝。这让他怎么接受的了。我项羽那里对不起你们了,让你们一个个的舍弃了我,背叛了我,通敌**,无耻之极。
有时候,项羽想把大军全部带去和秦王拼个高低,有时,又想固守等待时机。然而项羽没有去拼,几十员战将预测:去拼就是等于送死;固守能成吗?时值冬日,天寒地冻,楚国的粮食本来已经所剩无几,没几天就吃完了,陈城附近地皮已经刮了三尺,再没有什么油水了。西楚尽皆陷落,楚兵的衣服单薄,时刻都守着严寒的袭击,项羽几天几夜吃不饱,睡不安,时常做噩梦,梦见范增,梦见韩生,梦见龙且,梦见曹咎。他叹息;“如果早听亚父的教诲,在宴会上杀了秦王,那里能有今天;如果真的重用了韩信,也不至如此!机不可失时不再来,良言好拒,后果难测呀!”
项羽正在自思自叹自责,这时虞子期从外面走了进来说;“大王!”项羽目光凝滞地看着虞子期说;“子期,别喊大王,就叫兄长好了。”虞子期受宠若惊的客套了一番,接着说;“有个好消息!”项羽问;“什么好消息。”
虞子期道;“大王还记得当年赵王歇不停赵相陈余和谋士李左车的好言相劝以至于国破家亡的事情吗?”项羽脸上火辣辣的,红着脸说;“知道!”
虞子期道;“那大王知不知道,李左车手下有个谋士叫做李愚?”项羽想了想道;“似乎是有这个人,不过,不是李左车的谋士,我记得他是临江王共熬的谋士,临江王就是因为受了他的怂恿孤军深入攻打巴蜀落得身首异处,还丢了江陵城。”
虞子期道;“这个李愚最初就是赵国人,是李左车的手下,李左车投降了秦王,李愚则被秦王生擒活捉了,后来在李左车的一再恳求之下,李愚才被释放了出来。”
项羽有些不耐烦了;“你说这些话干什么,这些和我有什么关系?”虞子期喜道;“大王,本来是没关系可是现在有关系了。李左车自从投降了秦王之后,屡立战功,功勋显赫,自以为在秦国除了丞相王熬之外就不做第二人想,没想到,灌婴奉命攻打齐国,却无端端的自立为齐王。灌婴当了齐王之后,妄自尊大,独断专行,说一不二,谋士的话爱听就听,不爱听就不停,稍微有不中意的地方当着秦王的面对他发脾气大声叫骂就像奴隶一般,所以有骨气有学识的谋士都走了,李左车也不例外。”
项羽惊讶的说;“子期你说这番话,难道是李左车想要投奔西楚?”虞子期道;“没错,没错,李左车羡慕您的英武超群,豪侠盖世,是天下独一无二的大英雄。想来投奔你又担心你看不起他,所以先派了他的心腹李愚先生来见我,如果你先收留了李愚,李左车随时都可以带人马来投奔你。”
项羽低着头心想,眼下这个时刻,西楚处于风雨飘摇之中,随时有覆灭的可能,这个李左车何苦这个时候来投降,抬头说;“两国交战的时刻,假投降的很多,他靠得住吗?”虞子期道;“人就在门外,您不妨当面盘问。”
项羽道;“那么把他带进来,我看看这个吧临江王害的身首异处的李先生到底长了什么样的三头六臂。”
李愚被带进大厅,项羽一看,这李愚长的还是有几分文士风采的,羽扇纶巾,儒服白衣,看着像个有学问的,心里暗自点头,难怪能把临江王送到酆都城去,果然有几分风采。项羽一改往日的狂妄自大,忽然对知识分子客气起来,摆摆手说;“李愚先生,久仰,请坐。”李愚跪在地上,不敢坐,只是说;“臣有要事在身不敢叨扰,还请霸王示下,对李先生的请求是否答应?”
项羽沉了半天才说;“李左车是秦王的得力谋士,不过是和灌婴有些争风吃醋,何苦就要投降反叛,你莫非是来诈降的。”李愚笑道;“李左车是秦王的得力谋士不假,可我确是秦王不共戴天的大仇人,假如李左车想要诈降他会选择别的人来见霸王,怎么会让我这样的人过来,我已经把秦军大营的一些情况都详详细细的告诉了虞子期大人,如果,我没有诚意,怎么可能这样做。”说着站起身来叹了口气,就要往外走。
虞子期使眼色向项羽暗示。项羽心想,当年就是因为没有听从亚父、陈平的良言相劝,同时人才,才会导致今天的地步,如今这个时候,绝对不能这样了。要吸取教训。
“李先生,请留步”项羽说着从案几后转了出来。
李愚见项羽想留住他,“扑通”一声跪在地上,泪流满面的说;“李先生生在赵国,赵王不能用他,我为临江王做谋士,却害的大王身首异处,真是罪该万死。赵国和临江国都是秦国所灭,我们一定要报仇复仇,恢复国家。而这世上可以帮助我们两个完成夙愿得就只有霸王您了,如果霸王肯收留我,为了西楚,就是碎尸万段我也心甘情愿。而且,这件事情对霸王绝对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
项羽冷笑道;“这话又从何说起。”李愚见项羽不信,又连忙说道;“临来的时候,李先生已经吩咐过了,大王收留了我之后,他随时聚集赵国在秦军中的残余兵力来投奔你,霸王,大敌当前你正需要亚父、李左车这样的谋士呀!”
项羽一看到人流眼泪心就软。李愚的话又句句符合他的心意,他很得意的向虞子期看了一眼。虞子期接着问道;“两国交战时刻,假投降的奸细很多,谁能保证你是真心实意的。”李愚摊手哭道;“霸王,虞子期将军,我只不过是个文弱书生,又不能上阵作战,就是有什么计策,也只能说出来和诸位商量,听不听得还是霸王的事,哪能我一个人说了算。再说,西楚营内的情况我总觉得秦王和灌婴一清二楚,我想肯定你们这里有奸细,也用不着我再来假投降了吧。我上有七十父母,下有妻儿老小,假投降,万一被发现了,还不得被霸王或剥了皮。谁不想多活几天,我情愿做个山野村夫,也不愿意冒这个生命的危险。”
项羽听后不敢完全信任,可要想知道秦营的情况,就要先把他留下。于是就派人给李愚更衣洗尘,听候使唤。
第二天日悬中天,陈城里到处都依偎着晒太阳取暖的楚兵。他们懒洋洋地搭着困倦的眼睑,无精打采地斜在朝阳的地方,扯着酣声,沉浸在遥远的梦乡。出征在外,身上衣服单薄,夜里十几个人一条被子,一个个被冻得浑身打颤,只得起来靠跑步、蹦跳等活动取暖。白天,暖融融的太阳挂在空中,士兵们视如珍宝,争相在无风朝阳的地方抢一块地盘晒太阳。
至此,有些人才明白王竹为什么要选择天寒地冻的季节向楚军发动大规模的攻势。
陈城在暖烘烘的阳光中悄无声息。
项羽在城内巡视了一圈,觉得士兵们士气已经低落到了极点,他束手无策,回来后,觉得四肢无力,正想休息一会儿,这时,有人来报:“大王,秦王在垓下挑战。”来人呈递上韩信的挑战书,项羽打开一看,只见上面写着:“天下人心皆背楚,九州乾坤已姓赢,秦王大军屯垓下,箭射刀斩霸王头。”下面还有一行小字;“如果霸王不敢来迎战,有意称臣于秦,秦王念在霸王叔叔项伯的份上,还可以赐给王位和封地。
项羽看罢愤怒的目光差点把羊皮战书穿透。“我项羽从会稽起兵,打了七十几仗,每战必赢,从来就没有过怕字,难道今天怕了那个纨绔子弟秦二世。”项羽“锵”的一声抽出挂在墙上的宝剑,“啪”的像屋角的铜鼎劈去,只听炸雷一声巨响,铜鼎被劈成两半。那位使者被吓得坐在地上,半天才被人像死狗一样拖走。
“传我命令,立即出兵垓下!”
此言一出,屋内顿时跪倒一片。
“大王,这是秦王的诱敌之计。他怕大王按兵不动,特意编这些脏话来激怒大王,要是大王出兵,正中了他的诡计啊!”钟离昧、桓楚、季布等将是都竭力劝阻项羽。
这时,项羽想起了那个名叫李愚的人来,他派人叫来李愚,说明原委,问;“李先生有何高见?”
李愚兴奋的说;“大王不必烦恼,这种狂妄不着边际的话,吓不倒大王。不过,大王也不能老是呆在陈城里,秦王派王陵、袁生、章邯专门把守敖仓。萧何、公子婴把陈留、三秦的粮食源源不断的供给秦军,陈城的粮食能比得过秦国吗?我们远道而来没有御寒棉衣,而秦王灌婴丰衣足食。以这种劣势守城能撑得了多少时日?国家都会因为军队出动长久而贫穷,何况是这么一座小县城。
孙子兵法上说:敌人派来的使者措辞谦虚却在加紧战备的,是准备进攻;措辞强硬而摆出不可侵犯的姿态的,是准备后退。有此看来,秦王并没有进攻的打算。我们若是乘其不备,一举打过去,秦王非措手不及不可,秦营没有准备,我们胜利就有**成把握。万一大王打不赢,我们还可以退回来固守。久不进攻,势必城空粮绝,束手就擒。倘若进攻,却有一份胜利的希望,最坏不过是退回来再守,孰重孰轻,**大王定夺。我是新来的,请各位将军拿个主意吧。”
项羽、季布等十分赞同李愚的意见,当即点集二十万精兵强将乘夜进攻垓下。在李愚的一顿护佑之下,项羽对于此次进攻信心十足,满以为秦王秦军会坐以待毙,殊不知,一张罗网已经张开来了。
正文 第四十六章穷途末路
更新时间:2010…1…31 23:00:46 本章字数:5204
大军走到半路,项羽见到道路崎岖,丘陵片片,山顶连绵,感到情况不妙。这时,李愚来向项羽报告说,“大王,刚才我收到李左车先生送来的密信,说秦王准备于明天夜里带领一支人马回到成皋,同时,王贲也准备打发一部分人到荥阳、齐国、魏国。垓下仅留下十万人马,如果大王能在明日傍晚感到垓下,李先生将于明日夜里带领所属人马造反,为你做内应,里外夹击,一举把狂妄自大的灌婴消灭掉。”
项羽仔细看罢被揉搓生皱的绸绢,确信是李左车亲手所写,命令军队加快行军,务必在第二天傍晚感到垓下。
寒日西坠,冷空浩远。项羽来到垓下,安营扎寨,当即派人探听秦王的消息。
二更过后,寒月升空,青光粼粼。
项羽正要发动进攻,这时,探子来报,大王,秦兵大军驻扎在九里山东边,各路军营肩肩相并,环环相连,兵多粮足,声势浩大,看样子秦王和王贲灌婴并没有退兵的意思。
项羽二目圆睁,恍然大悟:“不好,我们中计啦!这是秦军的包围圈。”项羽急忙派人去找李愚。
“李愚跑了!”项羽听到回报大惊失色,神色慌张,懊悔不跌。
王竹手中虽然有一百四十万大军,但他并没有因此而忘乎所以。项羽是天下第一的英雄,勇猛刚强,力大无穷,举世无双,不是轻易对付的,一定要按照韩信的策略,一步步的玩死他。
李左车在王竹的帐中说;“大王,项羽勇猛,仅是匹夫之勇。西楚军中除了项羽只有可怜巴巴的几员战将,而我们中没有项羽那样的人,但几百名战将哥哥勇猛,齐心合力。项羽就算是神仙也会有被拖垮的时候,我们何不以多胜少,先围困,然后轮番出击,等到项羽声嘶力竭,气力耗尽的时候,在全军出动一举歼灭。”
王竹思考了片刻说;“哼,不错。虎入羊群可以任意横行,虎入狼群可就要负伤流血如果虎入千万只凶狠的狼群,就非死不可了。”
王贲的意见是围困陈城,然而陈城南有鸿沟,北有低凹沼泽之地,而且地方狭窄,眼界闭塞,别说一百四十万秦兵围城,就算是十四万人它也容纳不下,万一打起来连个回旋的余地都没有,怎么能随机应变对付项羽呢。加上垓下会战本来就是历史上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王竹又非常的熟悉,所以,力排众议,把项羽引到垓下来决一死战。”
垓下,地处灵璧东南的河北岸,他是淮北平原上的一块山水、平地结合之地。望眼北面,山连山,岭连岭,山岭连绵;遥看南方,河接河,川接川,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