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明1937-第49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
    秀秀跟着赵存念去交接了。
    秋湫大概看明白了。她眯着眼睛猜测道:
    “小强啊,我知道了……你因为已经怀疑赵存念了,所以就借着这个老板的死发脾气,把他从这件事上拿掉,换上秀秀负责了……对不对?”
    向小强哼道:
    “差不多。不过你得明白,我倒不是怀疑他,而是不排除人为下毒。如果是人为下毒的话,那么随行的这十个军官就都有嫌疑。赵存念只不过恰好在其中罢了。说实话,以他的地位,我倒觉得他的嫌疑是最轻的。……不过,既然有了这份儿怀疑,那肯定不能让他再自己调查了,换上秀秀比较放心。”
    秋湫点点头,又疑惑道:
    “不过,就秀秀那几个人,够吗?再说这查案子……我还没见过秀秀查过案子哩!”
    向小强笑道:
    “小脑瓜越来越好用了。不错,秀秀虽然有心眼,也很会办事,但是现在还不能独当一面。这件事是很有难度的,不同于平时她处理的那些事务。再说,她是我的副官,我身边离不了。我让秀秀接手,只是先把这件事从赵存念手里拿过来。接下来,我会让子腾带人来徐州,专搞这件事。他是老特务,这种事他最擅长。而且他跟我最久,我也最放心。至于南京保安队司令部的工作么……先让辽阳公主兼着便是。”
    ……
    秀秀带着她自己的几个得力手下,跟着赵存念到案发的那家“大马记辣汤”实地走了一圈,封存了现场,拍了照片,然后回来了。
    向小强所料的不错,秀秀确实不太擅长干“破案”这种活。她下功夫的重点并不在调查现场上。秀秀很聪明地扬长避短,把精力都花在了暗地调查这十个军官上。这倒是她擅长的。向小强也赞成她这么做。至于勘察现场、分析证据之类的,那是警察干的事。
    明军新解放的地方,原来的北清警察系统虽说还保留,但也仅仅让他们维持基本治安。但是破案这种东西,他们完全不能胜任。原地方警察系统都烂透了,基本上不逼供就不会破案。北清的警察局,一般没油水可捞的案子都没兴趣,把报案人打发回去就没下文了。除非碰到那种有油水、看起来又很好破的案子才有兴趣,而且都是“不破不立”,即先破案再立案。破不了的话就不立案了,不影响破案率。这就是大清帝国百分之九十几的“傲视全球”的破案率的来历。
    很快,原北清“公检法”的一套人都要全部撤掉,各地就要成立新的司法系统,由南明派来的司法警务人员担任骨干。可以肯定,在大明这里绝不会有那么高的破案率,但老百姓的对社会治安的实际感受,将会天翻地覆。
    但是现在明军刚刚进徐州十来天,新的一套警务班子还没搭建起来。向小强打算让肚子疼来徐州的时候,就带一个“专案组”过来,其中除了情治人员,还要有刑侦人员。
    ……
    10日下午,人民卫队第一师开始强渡滦河。滦河南北走向,就在唐山以东20公里的滦县境内。滦县县城的东边就是滦河。明军在滦河东岸,河对岸就是清军八旗第一师。密集的炮火划过河面,陨石般地砸在双方的阵地上。天上还有双方上百架飞机在空战,明军的俯冲轰炸机冒着被击落的危险,反复向河西岸的清军阵地投弹。
    战斗异常惨烈。人民卫队第一师现在基本是轻装前进,很大部分的坦克、重炮、还有舟桥设备还需要从港口卸货、再运上来。而清军是以逸待劳,在造就构筑好的阵地上迎战,还拥有火力优势。明军作为进攻方,火炮的数量竟然比防守方还少。
    尽管如此,双方官兵的精神状态,却是和常理截然相反。明军士兵都知道自己必胜,清军士兵都相信自己必败。明军尽管地面火力优势处于劣势,但由于掌握着空中优势,更重要的是,掌握着士气优势,取得战斗胜利、进抵唐山也只是时间问题。
    在徐州,向小强一套班子仅用了大半天的时间,就飞快熟悉了新司令部。到了黄昏晚餐前,这个北方“狼穴”已经有条不紊地运转起来了。
    在北边的济南,明军工兵正在夜以继日地修缮被炸毁的黄河大桥,同时选合适的地方架设浮桥。
    眼下是冬天,黄河很多河段都结冰了。但是能走人的地方却不多,更不要说过车辆和重装备了。仍然是要搭浮桥。但是河面上毕竟又有冰层,要搭浮桥就要把冰层凿开。可是凿开了冰层,就出现了能移动、堆积的浮冰。这样反而对架设浮桥很不利。
    向小强在“狼穴”运转起来后的第一晚,眼睛就牢牢盯着济南了。他专门派人过去监督施工,力求在最短的时间内架设好几条能把大部队运过去的浮桥。至于修复黄河大桥,那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但是一旦修复好,那影响将是战略性的。济南大桥可是公路铁路两用桥,一旦修复,那带来的运力就远不是几条浮桥、甚至几十条浮桥能比拟的了。
    '  '
第161集 西进还是南下
    徐州“狼穴”司令部,正式名称是明军北方司令部,但实际上完全是人民卫队机动队的新司令部。指挥的,也都是以人民卫队为主。统帅部之所以在这里设立一个新司令部,就是要以人民卫队为主力打这最后一仗。因为现在谁都知道,清军最最精锐的部队,可还基本未动过,都盘踞在直隶北部,也就是京津唐一带,等着打最后的保卫战呢。因此,张照先打算也把明军最最精锐的部队拿出来,和清军精锐进行最后PK。
    而现在,黄河以北的明军、除了辽东半岛的海军陆战队,关内清一色全部都是人民卫队。目前投入作战的,还只有唐山以东的第一师,第二师还正在秦皇岛下船集结。但是眼下,黄河上的浮桥已经搭建了十几条,北边的第一第二师也让清军八旗精锐无法南顾,驻在直隶南部的都是那种三心二意、随时打算大规模投降的汉军。于是,明军大规模过黄河、北进直隶的时机成熟了。
    11日,两军在滦河两岸激战了一天,随着明军一点一点地控制战场的制空权,清军空军最后的一点家底,正在被渐渐耗光。而明军也越来越方便地投入更多的俯冲轰炸机,来对付西岸的清军。到了11日下午四点,明军已经基本掌握战场制空权。这时候,李国梁在征得向小强意见后,果断地从新组建的第十轰炸航空团中,抽出两个大队投入战斗。
    第十轰炸航空团是俯冲轰炸团,而且全部是刚服役的“兀鹰”式——也就是斯图卡轰炸机组成的。这种新式俯冲轰炸机载弹量不如鱼鹰式,但是性能却超越鱼鹰很多,尤其是俯冲时的可操控性很优秀,投弹的准确率远在鱼鹰之上。而且鱼鹰的机组成员要三人,兀鹰的只要两人,更加节省飞行员。
    明军新组建的新式航空部队中,除了一个兀鹰轰炸机航空团,还有一个绝密的“X”战斗机大队。这个战斗机大队一共有40架,全是被命名为“苍鹰”的BF109战斗机。这是大明引进这种战斗机后的第一次量产,现在还不足百架。其中大部分在这个大队中。
    李国梁原来想把这个“X”大队用上的。按照他的想法,现在是对清最后一战了,我们花了那么大代价引进的新式武器,又花了那么长时间进行测试、试飞、改装,要是还没用上战争就结束了,那岂不是太亏了?
    但是向小强则是另一种想法。他从没认为灭清之后就太平了。相反,自从经过了北伐第一阶段的“南方战役”后,向小强意识到北清这个庞然大物根本不可怕。从此之后,北清在他心中虽然还是“当前敌人”,但已经不是“头号敌人”了。
    向小强劝阻了李国梁,建议把“苍鹰”战斗机还是再捂一捂,不要那么早的暴露出来。毕竟现在的清军空军没剩下多少了,翠鸟战斗机对付起来绰绰有余。
    统帅部也认为向小强说得有道理。他们也认为目前翠鸟足够用,重要的是清军空军只剩下些残余了。拿不拿新式飞机出来用,对于战争进程影响不大了。那么不管下一个假想敌是谁,新式武器早暴露一点不如晚暴露一点。——至于兀鹰俯冲轰炸机么,那没办法,支援陆地战斗还得大量使用。而且现在的鱼鹰是作为舰载机设计的,大明确实是还没有一款专门为对地攻击设计的俯冲轰炸机。兀鹰这是第一款。
    于是,大明帝国“苍鹰”战斗机的测试和生产,继续处于保密状态。
    11日黄昏,两个“兀鹰”俯冲轰炸机大队出现在滦河战场上空,对清军阵地展开了“外科手术式”的打击。虽然很快就天黑了,只来得及进行一轮轰炸,但是效果却顶得上平时鱼鹰的两轮。现在滦河两岸,不论清军还是明军,都相信待到天亮再来一轮轰炸,西岸的防守就会崩溃,明军将胜利强渡滦河。
    ……
    11日晚上,在徐州司令部里,向小强还是和李根生、赵存念坐在一起,商量下一步的进军方向。
    来到徐州“狼穴”之后,向小强顿时觉得自己的权力大多了。在南京,头顶上还有好几个大人物,自己很难得完整地做一回决定。就算有什么好建议,也要先跟两个老头商量。现在呢,整个司令部就是他最大,里里外外都是自己说了算。特别是现在黄河以北只有人民卫队,而自己又是人民卫队的一把手。这种感觉真是棒极了,好像整个北方都操控在自己手里一样了。
    面对着京津战场的大地图,三个人又陷入了争论。对于下一步的目标,三个人并没有异议,都主张攻下唐山。但是攻下唐山后的行动,则有了明显的分歧。
    李根生和赵存念意见一致,都认为攻下唐山后,部队应该先掉转南下,攻取天津。而向小强则主张攻下唐山后,直接挥师继续西进,直接打北京,直取大清帝国心脏。
    “大人,”李根生很诚恳地说道,“属下和子思的方法,灭清虽然慢了一点,但更加稳妥。唐山距离北京有150公里,可距离天津只有九十多公里。况且唐山和北京之间,布防着八旗精锐三十万人,而唐山和天津之间,只有十万不到。我们先打北京的话,属于孤军深入,除了要面对正面的三十万八旗军,还要担心左翼天津方向的十万八旗军。况且我们直取北京,沿途势必遭到殊死抵抗。而天津虽离北京近,但却不是京城。我们攻取天津,遇到的抵抗烈度会弱得多,付出的代价也小得多。
    “攻取天津之后,我们就可以向西挺进,在北京的南边绕过去,直取保定,把直隶一刀切断。这样,直隶的中部和南部就和北京隔离开来,就算我们一时未加占领,但北京再也控制不了这些地方了。这些地方的守军可以毫无顾忌的投降,而盘踞在京津一带的40万八旗军团,大部分官兵的家乡要么在关外,要么在直隶各地。那等于说京津兵团绝大部分官兵的家乡,已经在我们控制中了。那么,连北清最后的精锐,投降起来也就没了顾忌。至少我们再全乡起来,成功率就大得多了。大人,如此一来,我们担心的北京战役的巨大伤亡,很可能就避免了。”
    赵存念也殷切地望着向小强,连连点头,表示他也是这个意思。
    向小强沉吟着,却一直在摇头。
    “大人!”
    “不,”向小强沉静地说道,“那么简单的事情,生生被你们搞复杂了。我们就向西直取北京。”
    “大人!”
    “现在我们已经掌握了完全制空权,想炸那里就炸那里。京津兵团还有四十万又怎么样,我们能让他们趴在地上,寸步难行,一口一口地任我们啃。”
    “大人!制空权是好,但不能代替一切啊!”
    “你们想一想,打下唐山之后,唐山的团级机场也能用上。那么多个大机场都在我们手里,我们再来个千机大轰炸都行。我们来个‘斩首行动’,直接空降部队进北京城,干掉广武都不是不可能。”
    李根生和赵存念面面相觑,都在慢慢摇头。他们不知怎么回事,一向明智的大人,现在怎么像精神不正常了一样。
    “好了!”向小强站起来,拍拍手说道,“时间不早了,二位也该休息了。明天还要早起,还有一场打仗要等着吗、我们去打呢。”
    李根生急道:
    “大人,下一个进军方向事关重大,必须早早定下才行啊!”
    向小强笑道:
    “慌什么,明天还得先打唐山呢。打下唐山不知还得几天。我们几天还做不出决定来么?好了,都去睡觉!”
    两人相视一眼,都摇摇头,叹着气出去了。
    ……
    半个钟头后,向小强只带了胡炯一个人,偷偷溜到李根生的住处。
    看到司令大人亲自驾到,李根生的警卫慌得不轻连忙要通报。向小强马上拦下了他:
    “哎哎,不必不必……我悄悄进去,跟他说一句话就成。别声张。”
    李根生的警卫也不敢违令,就让向小强和胡炯两个人这么进去了。
    李根生正坐在卧室的沙发里看报纸,听到敲门,只说了一句“进来”,连头也没抬。
    但是他马上觉得不对。外面的人怎么没先喊“报告”?
    李根生猛然发现向小强站在了自己面前,吃了一惊,立刻站起来:
    “大人?大人您这是……”
    “嘘……”向小强回头让胡炯守在外边,然后笑道,“根生啊,你还没睡就最好了。坐下,跟你说个事。”
    李根生狐疑地坐在沙发里,向小强坐在另一只沙发里。
    “根生啊,”向小强笑道,“你知道刚才我为什么不听你们的建议吗?”
    李根生正为这个犯嘀咕呢,他一抬眉毛:
    “难道不是因为……”
    “因为刚愎自用?”向小强笑道,“哈哈,当然不是!”
    “那大人这是……”
    向小强收起了笑容,说道:
    “因为刚才赵存念也在那里,我故意这么说的。”
    李根生一愣:
    “啊?”
    '  '
第162集 王师北定中原日
    向小强告诉了李根生自己的顾虑。但他强调了那一句话:这并不是单独怀疑赵存念,而是对那十个军官都有一定怀疑。赵存念不过恰好在其中罢了。
    “而且,就我个人看来,”向小强说道,“子思在这十人中的嫌疑是最小的。起码从常识来判断,一支军队的主要将领成为间谍,可能性非常低的。”
    李根生盯着向小强,微笑道:
    “怎么,只有十个人?”
    “什么意思?你还想要几个?”
    李根生微笑着,缓缓说道:
    “难道……难道属下不在其中?”
    向小强一愣,随即嗤之以鼻道:
    “切,一直都觉得你是个爷们儿,妈的也那么会矫情。……嗨,我还不知道你?你和我一起出生入死,一起爬上来的,现在也身为人民卫队几大司令之一。要是连你也是间谍,那……那我真要怀疑我自己也是间谍了。根生,再说这种傻话我翻脸了啊。”
    李根生听到这话,也笑呵呵起来,说道:
    “多谢大人信任。那……大人的意思,也是赞同属下的下一步军事行动计划了?”
    向小强点点头:
    “不错,你们俩的这个计划还是合理的。先取天津,然后从北京南面抄过去,把京津地区和直隶其他地方隔开……那么,我们既可以轻易地拿下直隶的中部和南部,又可以让京津地区的八旗精锐没心思再殊死作战……一举两得,损失又小,我怎么会不明白?”
    “那,大人,眼下我们如何准备?”
    向小强舔舔嘴唇,说道:
    “不需要准备。该怎么打仗还怎么打仗。无非就是个进军目标的问题。在此之前……你在子思面前,还是装作将奉命西取北京的样子。但是到最后一刻,我会临时改主意。子思如果是间谍,那么我们的下一步目标自然会传到北京。那么,我们将从清军的战略调动上看出端倪来。”
    李根生点点头:
    “是,属下记下了。”
    ……
    经过了一夜的休整,清军斗志非但没有变得坚强,反而更加脆弱了。和料想的一样,12日早晨一开战,明军只进行了一轮轰炸,滦河西岸的清军防线就崩溃了。人民卫队第一师顺利的架设浮桥,开始潮水般地涌向西岸。滦河本来就不是什么大河,再加上隆冬季节,河面都结上了冰。尽管清军守军事先都把冰炸开了,但是水量依然很小,河面依然很窄。很多地方连浮桥也不需要,只要把一些沙袋扔进水里,履带车辆就能涉水而过了。再在沙袋上铺上木板,轮式车辆也能过去了。
    上午两个小时内,人民卫队第一师完全占领了滦县,俘获清军半个八旗师,一万人左右。其余一万多守军向西溃退,撤入唐山市,和唐山守军会合在一起。
    上午九点左右,人民卫队第一师先头部队已经开进了唐山东郊,距离唐山城墙还有15公里。在这里,重新遭遇到了有力的抵抗。自此,统一战争拉开了最后的战役——京津唐会战的序幕。
    但是,单凭人民卫队第一师的力量,再向前猛攻已经很吃力了。在它面前的,是十倍以上的唐山守军,而且都是八旗精锐。
    上午十点,第一师根据徐州司令部的命令,停止了大规模进攻,就地驻扎休整巩固已经占领的地方,肃清残敌,等待着源源不断开进关的人民卫队第二师、第三师。与此同时,人民卫队第四师、第五师已经乘着运兵船队在海上向北航行,两天之内就会在秦皇岛登陆,形成战力。
    这样的话,人民卫队的五个重装甲师很快就会齐汇到关内,向京津唐的清军八旗师展开猛攻。
    在人民卫队暂停进攻、积聚力量的过程中,明军陆航和海航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他们立刻加大了京津塘地区的空中对清压力,当天上午就增派了六十多个俯冲轰炸机三机分队,还有五十多个战斗机四机分队,广泛分散在唐山的南、西、北三个方向,对地面的清军不断的轰炸、扫射,压得他们抬不起头来、寸步难行,根本没法调兵趁机威胁人民卫队第一师的侧翼。
    同时在南线,在山东的黄河南岸,大明陆军也做好了过河进攻的最后准备。黄河上已经架好了三十余座浮桥,陆航的飞机已经完全控制住了渡口北岸的区域。小规模的明军也已经乘着冲锋舟到了北岸巩固渡口。北岸的清军守军已经毫无斗志,不是远远地后撤,就是已经投降。明军的大部队过黄河只等着一声令下了。
    ……
    13日上午,朱祐榕率领一干皇亲国戚摆驾前往太庙,禀告朱明王朝列祖列宗,大明已经收复了江北的大半失地,现在,只等着过河了。
    典礼完毕,朱祐榕在太庙前,面对众多记者,发表了一段演讲:
    “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同胞们……今天,我们终于要过河了。
    “历史上的许多时候,当汉家王朝被北方蛮族政权侵略而难以收复失地时,‘过河’这两个简单的字,就会成为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当年宋代抗金名将宗泽就是三呼‘过河’,含恨而终的。自此之后两百多年,历经南宋、蒙元,华夏民族再也没能北渡黄河。直到我大明建国,北驱蒙元,我华夏民族才终于能够再次跨过黄河,重新回到我们祖祖辈辈生活过的地方。……但是毋庸讳言,北明只维持了两百多年,华夏民族再遭不幸,北方沦陷,神州陆沉。不但是黄河,就连长江,也数次险些守不住。
    “所幸的是,历史是不断发展的,总会在不同的时期改变游戏规。面对新的游戏规则,就看谁能够接受,谁会拒绝。勇于接受新规则的民族,就会成为时代的宠儿,就会变得文明富强。而顽固拒绝的民族,就会被时代抛弃,就会变得黑暗贫穷。我很喜欢这句话: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
    “历史很公平,总会在不同的时期给予不同的民族以相同的机会。半个世纪前,历史把‘宪政改革’的机会公平地送到了我们和满清的面前。我们勇敢地接受了,而清廷顽固地拒绝了。因此,也就有了今日的结果:我们高歌猛进、过长江过黄河,几千里的收复失地。而满清苟延残喘,朝不保夕。同样身为君主,我现在考虑的是日后如何建设北方,而伪帝广武现在考虑的一定是:到哪里去流亡。
    “某些国家的官方报纸,在报道这场正义战争的时候,一直在用‘侵略’这种字眼。请注意,我说的是官方报纸。它不同于民间媒体,它代表了那个国家的政府态度。这种观点一直就把南明北明视为两个国家。对此,我感到非常遗憾。
    “自从满清南侵到今天,已经293年过去了。不错,时间已经是很长。但是我相信有一个真理是不言而喻的——我相信大家也和我持同样的观点——时间,绝不会使侵略合法化,绝不会使屠杀合法化。罪恶,即便是一千年之后,也是罪恶。尤其屠戮几千万、也就是把一个民族人口屠戮掉60%…80%的、这种世界史上罕见的滔天罪恶,将被永远钉在人类的耻辱柱上。我们可以预言,只要人类还在地球上存在,这种罪恶就不会被遗忘。否则,将是全人类的悲剧。今天我们的北伐,不仅是在解放北方的土地人民,也在或多或少地抚慰两百多年前的几千万冤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