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明1937-第59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她拿起桌上的一盒烟,把烟盒立着放在桌上:
“就是这种感觉。”
几个人面面相觑。谁都明白了,这种目标是最难轰炸的。别说水平轰炸机,就是俯冲轰炸机想命中这种目标,都像把黄豆扔在针尖上那么难。
张副局长又存着侥幸,问道:
“殿下,您记得座城堡是什么材料的?”
十四格格摇头笑道:
“反正肯定不是砖混的。不可能再从山外运砖头进来。”
这个问题,朱佑榕懂得最多。她住过英国的城堡,也参观过欧洲大陆的山地城堡。她说道:
“只要是山地城堡,一般都是就近取材——石材加混凝土,墙壁一米多厚很正常。一些内部的像楼梯这种,有时候会用木头的。但是承重结构,一般都是用条石的拱券结构,两边一点点的弧形垒上去,最后中间的最上方用‘拱顶石’塞住固定,非常坚固,上千年屹立不倒。至与喀纳斯湖的城堡……因为是现代建的,里面用了钢筋混凝土构件也说不定。”
朱佑榕的一番专业解说,让心存侥幸的张副局长彻底失望。
向小强叹道:
“是啊,就算命中一两颗又怎么样。一米多厚的条石加混凝土,跟永备工事一样。再说,我们的目的又不是炸毁城堡,而是杀死里面的一个人。这又难上加难了。人家只要把他往地下室里一转移,或者干脆往旁边的森林里一转移,我们就算把城堡炸平了又怎么样。”
众人又是一阵沉默,都体会到了十四格格刚才的那句话——“广武搬到那个地方,就是为了让我们更难绑架他,或者杀死他”。
向小强思考了一会儿,又看了一圈众人,大声拍板道:
“好了,我们先往突击队这个路子上想!困难肯定有,但办法总比困难多。从今天开始,我们的目标就是——杀死广武!我们的口号是——有条件要上,没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
一屋子人都看着他,面无表情。
向小强笑道:
“好,第一个题目,大家先想想,突击队怎么进去。”
秀秀轻轻碰了他一下,小声提醒道:
“王爷,是不是应该先进行空中侦察,确定一下。”
“嗯?侦查什么?侦查广武在不在城堡里?”
秀秀看了一眼别人,小声说道:
“侦查湖区的苏军布防情况。如果苏军在那里布防了,或者我们遭到防空火力攻击了,说明有重要人物住进去了。”
十四格格点头道:
“秀秀说的对。先侦查一下,起码还得拍些照片。不管我们用轰炸还是突击队,都得知道那块地方的大概环境,还有城堡的位置。用突击队的话,城堡的高度、窗口位置什么的都要有。这都需要照片。还有,小五,记下来……”
她转头吩咐了一声,旁边坐着的小五马上掏出一个小本子。
“马上吩咐南京的东厂和人民卫队:第一,查找那座城堡的设计师是谁,现在在哪里。第二,当年的那位阿勒泰巡抚是出资建设方,查查他现在在哪里,干什么。如果在我们这边,秘密地把他找到,看起来。第三,马上到北京紫禁城档案处,查查是否有喀纳斯湖行宫的图纸。”
' '
第4集 火力侦察
在明军一天天地向阿勒泰地区逼近的同时,明方情报机构也紧锣密鼓地运转起来了。8。N秘密查找城堡设计师、秘密查找原阿勒泰巡抚、秘密在北京紫禁城查找城堡图纸,这三件事同时在做。而军方也根据安排,对喀纳斯湖进行了一次空中侦察。
这是一架双引擎的专业侦察机,机腹部下方有几个摄像头,用来拍照。而登机时,机组成员也被告知了此次任务的目的,那就是为明军陆航轰炸喀纳斯湖区而做准备。因为明军怀疑广武躲在喀纳斯湖区。
这是预防万一的措施。喀纳斯湖区在阿勒泰地区北部,紧靠苏联。那里的空中优势还在苏军手里,明军侦察机肯定有被击落的可能。不被击落最好,还能拍照片回来,还能侦察到湖区的防空火力布置。如果被击落了,那么机组人员的供词就会误导苏军,让他们相信明军要采取轰炸的方式,这样就会把苏军的注意力引到“防空”这条路子上去,而不是“防突击队”。
因为湖区就这么大,能布置的兵力有限。而“防空布置”和“防突击队布置”是不一样的。前者要求分散,能减少中弹几率,还方便发现敌机,方便搜捕跳伞的飞行员。后者是地面防御战,所以要求兵力尽可能集中部署。而苏军这800人一旦集中部署,那么明军突击队成功的希望会很渺茫。
……
侦察机很快就回来了,没有被击落,任务顺利完成。照片拍了很多张,而且都很清晰。湖边的城堡和五座别墅都清晰可见,而城堡和别墅顶端的机关炮也清晰可见。而苏军的防空炮组显然也是挑的最优秀的,把侦察机打得伤痕累累,据机组成员说,差点就回不来了。
但是明军并不能就此作罢,拿到照片后就万事大吉了。正因为侦察机没有被击落,苏军并不知道这次空中侦察是为了突袭还是轰炸。必须紧接着组织一场轰炸,把戏演足,给苏军吃一颗定心丸。
第二天,明军陆航部队派出了一个俯冲轰炸机中队,在两个战斗机中队的护航下,从一百多公里外的外蒙古就近起飞,直接插…入北疆阿尔泰山上空。这次苏军显然准备得更充分,明军机群在半路上就遇到了巡逻的苏军战斗机,因为苏军巡逻机只有一个双机编队,明军很轻松地将其击落了。但是行踪也因此暴露。飞临喀纳斯湖上空的时候,明军机群遭到了更猛烈防空炮火的攻击。上次侦察机侦察到的防空炮火是6处,就是架在一座城堡和五座别墅顶上的那九座37毫米高射炮。
现在出现了新的火力点,一下增加到了12处。除了原先的6门37毫米速射高炮,还出现了6门大口径高射炮。巨大的黑云在明军飞机肚子下面里炸开,冲击波把飞机震得像过山车一样。这显然是苏军连夜从哈萨克斯坦那边,用车辆顺着山路拖上来的。
几架轰炸机的机长负有特殊任务,就是重新确认苏军防空火力的位置。几个机长拿着先前侦察机拍的鸟瞰照片,结合着现在的实际观察,然后用笔在照片上标出了多出来的火力位置。
所有的明军飞行员也都被告知,广武就躲在城堡里面,这次的目标就是炸死广武。因此这次明军轰炸一点不像做戏,完全就是来真的。明军机群像之前那样,娴熟老练地进行了分工,一部分战斗机盘旋在高空警戒,随时准备迎战增援的苏军战斗机。一部分战斗机配合轰炸机俯冲,压制几处防空炮火,而半数轰炸机则熟练地次第俯冲、投弹,炸弹雨点般地落在城堡周围。
但正如十四格格说的那样,城堡的形状和位置决定了它很难命中。尽管明军轰炸机组都是老手了,但炸弹不是落进城堡下的湖水里,就是落进城堡上方的陡坡树林里。结果城堡本身没怎么的,倒被铺天盖地的水花和残枝断叶包围了。
最后结果,只有一枚炸弹直接命中城堡顶部。苏军炮组被杀死一半,顶部被炸出了一个不大的洞,大量碎石和石灰落在下面的大厅里。但是洞口不大,勉强能钻过一个人。洞口处露出了几条粗大的钢筋,看得出水泥层非常厚。显然,这座城堡使用了大量的钢筋混凝土构件,坚固程度比传统的纯条石城堡还大得多。
照这样子看来,就算再有10枚炸弹命中,也伤不到下层的广武一根毫毛。
明军被高射炮击落了一架俯冲轰炸机。在返航的时候,苏军来了几十架战斗机增援,又发生了空战,双方各被击落了十余架飞机。之后,明军轰炸机群得到了从外蒙古赶来的战斗机接应,这才得以返航。
……
这次失败的轰炸行动,让机组成员们都很沮丧。损失了十几架飞机和弟兄,却只有一枚炸弹命中,没伤到广武一根毫毛。但是对天山营地木屋里的这帮“恐怖分子”来说,这次轰炸却太成功了。这次行动,苏军的反应之快、火力之强,完全证实了他们的推测——广武就在那里。
不然的话,那只是一个风景区,为什么要这般守卫?
守着一大堆洗出来的清晰照片,还有挑选来的两位飞行中队长,恐怖分子们开始放手大干了。
那两位中队长奉命从外蒙古来迪化述职,原先都很沮丧,都以为是来挨训的。但是直到突然见到了女皇陛下和亲王殿下,还有两位只在报纸上见过的公主殿下,他们才明白事情不那么简单。东厂的张副局长把行动的真正目的告诉了他们,几位机长才恍然大悟,也跟着兴奋起来了。
接下来,两位中队长就被留在营地里,配合情报组织的工作,不得出去,也不得对外联系。他们是飞临到过湖区上空的人,亲眼看过城堡的位置、地势,还有苏军的防空火力。在接下来的策划中,他们的意见都有重要参考价值。
(先发一章,明早还有一章)
只要输入就能看发布的章节内容有最新章节更新及时
' '
第5集 蓝
最先传回结果的,是北京紫禁城档案处那一队人马。从南京飞往北京查找清宫档案的东厂特工组,把紫禁城档案处翻了个底儿朝天,最后只发现了一份1927年的记载,证明了那一年由新…疆巡抚督造的喀纳斯湖行宫竣工,同年8月,“上(这里应该是宣统皇帝)”北疆秋狩,巡幸阿勒泰地区,入住行宫。但是行宫的图纸,却根本没有。
东厂特工把原先清宫档案处的一些老人找来问,也都一无所获。他们根本不记得有这么一套图纸。看来,喀纳斯湖城堡的图纸,应该一直就在还在北疆。喀纳斯湖区的城堡和别墅,肯定是阿勒泰知府建造的,十四格格收了人家一座别墅的“孝敬”,还帮人家办了事,这个肯定不会搞错。但是清宫档案中记载的却是新…疆巡抚督造的,大概是被“潜…规…则”了一把:有这种功劳,得让顶头上司分大头。
既然清宫档案写了“由新…疆巡抚督造”,那么清朝“新…疆省”的首府又在迪化,所以向小强他们抱着一丝期望,又把迪化的前清档案、图纸翻了个底儿朝天,但是仍然一无所获。看样子,城堡的图纸应该就放在阿勒泰知府那里没动,也就是说,可能一直都在阿勒泰城。
而现在阿勒泰城还在苏军控制区,明方无能为力。——甚至情况更糟:广武因为要到喀纳斯湖行宫去避难,所以临走时候把图纸一并带走了。
紧接着,第二条坏消息传来了。北京东厂特工组在紫禁城查找不到图纸,就到原北清军机处和吏部查找那个阿勒泰巡抚的资料。北清朝廷的重大实权,比如重要官员任免这种,名以上在吏部那里,但实际上都在军机处那里。但是吏部肯定会有存档。所以东厂特工把两处都查了,而且两处都查到了——那个阿勒泰知府,已经于1930年暴病,死于任上了。
现在,两条线都断了,希望都集中在最后一条,那个洋人设计师那里了。
负责查这条线索的,就是南京东厂总部。他们没有像北京组那样盯着档案使劲儿查,也知道没什么档案可查。他们分析,在当今20世纪,设计并建造一座城堡,这在建筑界肯定是一件大事,这和设计一座大楼可不一样,绝对是能上当时的建筑界杂志和年鉴的。而且能有机会设计一座城堡,这是很多著名建筑师一生都得不到的机会。因此这位建筑师也一定是位名家,肯定为很多业内人士所熟悉。
因此,南京东厂从建筑师圈子入手,首先到南京的帝国建筑学院,请教了几位著名教授。果然,这几位建筑教授都对这件事有很深的印象。他们不但一口说出了建筑师的大名,而且还从图书馆翻出了好几本介绍这座城堡的大册子,放在目瞪口呆的东厂特工面前。
……
这些大册子有照片、有文字,有中文、英文和法文介绍。这些东厂特工激动地翻着这几大本图鉴,心都快跳出来了。
但是翻了一会儿,发现只有三四张外部照片和一两张内部照片,并没有图纸。
“王教授,”一位女特工很期盼地问道,“您这儿有这座城堡的图纸吗?”
“什么图纸?”
“就是……嗯,正规点的图纸,画有城堡各个部分的,内部结构、尺寸、每一层的布局,这样的。”
几位老教授相互看了看,都摇摇头。
“怎么,您这儿没有吗?那在哪里能看到?”
王教授笑道:
“你说的这种‘正规图纸’是蓝图,也就是设计原图。那东西也就是除了设计方和建设方手里有,一般不外流的。设计方,就是巴黎杜兰德建筑师事务所了。菲利普?杜兰德先生是事务所的合伙人,也是城堡设计者,他手里应该有一份蓝图。但是现在他在法国……你们要是急用的话,可以到建设方——也就是前清朝廷那里去找啊!现在不是统一了吗?你们可以到北京紫禁城档案处看看,那里应该也有一份。”
几位特工面面相觑,心想还用你说啊,要是北京紫禁城找得到,还来找你吗。
他们只得道谢后,让几位教授签了保密保证书,然后记下了那位法国建筑师的姓名,还有他的建筑师事务所的名字,带着仅有的城堡资料走了。
……
南京的几个特工带着找到的城堡资料,乘飞机来到了迪化。向小强他们看了这几本图鉴册子,发现除了几幅清晰的照片比较有用外,其他没多大帮助。文字说明,也多是从艺术风格和流派入手,具体的数据尺寸,尤其是内部结构,并没有多少。
他们把这些资料给在天山营地的陆航突击队指挥官看。突击队指挥官仔细看了这些资料后,谨慎地说道:
“现有的这些资料,也不是不能进行突袭。只是,由于没有城堡内部的结构布局图,进入城堡后的风险就会很大。可以这么说,从潜入喀纳斯湖区一直到靠近城堡,成功与否多少都掌握在我们自己手里。我们可以用尽量周密的计划、还有针对性的训练来降低风险。但是如果没有图纸,那么从进入城堡开始,一切都得交给老天爷了。天知道里面是什么样子。我们得一层一层的边打边摸索,伤亡会很大,时间也会拖得很长。期间苏军有足够的时间收缩兵力、包围城堡。最后很有可能整队都出不来,全军覆没。……王爷,末将两年前随您到北边去营救过蚱蜢号乘员,您也知道末将不是那种前怕狼后怕虎的人,末将是为了整个行动的胜算才说这些话的。因为如果失败了,不但弟兄们的性命扔在那里,而且更怕广武因此逃亡苏联,今后就再没机会了。”
向小强点点头,说道:
“不错,兄弟,你说的有道理。”
这个人正是两年多前跟向小强到北清去救人的成员之一。正因为那次的出色表现,他的履历上增添了光辉的一笔,在两年之内升到了大明陆航突击队总指挥官的职位。他是一个非常老道、非常专业的人,向小强还是比较了解他的,甚至当了王爷还叫他“兄弟”。这跟李根生一样,都是一块儿出生入死过的战友,也可以说是秋湫的救命恩人之一。
向小强想了想,问道:
“如果有全套图纸呢?”
指挥官说道:
“那就不一样了。真要有全套图纸——也不用全套的,只要每一层的平面图和楼梯图就行了,行动的成功率起码翻一倍。”
向小强和十四格格对视一眼,点点头,说道:
“好兄弟,你先下去吧。”
“末将告退。”
……
秀秀不可思议地望着向小强,最后憋不住了,试探着说道:
“王爷……您真的打算派人去法国取图纸吗?”
秋湫也说道:
“是啊,这可不是闹着玩的,来回得一个多月呢!”
十四格格笑道:
“秋湫,一个多月没什么。如果能保证行动成功率大为增高,推后一个月那也是值得的。一个月后,广武又不会跑掉。他还会在那里。而且,突击队也可以利用这一个月的时间训练。”
静了片刻,向小强慢慢地说道:
“真的能保证——一个月后广武还在那里吗?”
十四格格一怔,笑道:
“当然不能保证。也许……也许广武被这一次轰炸给弄惊了,几天后就卷铺盖去莫斯科了也不一定。一切都是很难说的。”
向小强笑道:
“是啊。也许苏联人觉得为了保护广武,还得在这里长期维持一个额外的防空基地,太不划算了,那么绝对可能把广武弄到莫斯科去。”
秋湫一听有些急了:
“那怎么办啊?那岂不是没招了?啊……”
她看到向小强脸上的笑意,猜出了什么,便笑道:
“小强啊,你是不是又有什么主意了?说出来啊,别藏着掖着了。”
果然,向小强点点头,胸有成竹地吩咐道:
“拿地图来,世界读图!”
' '
第6集 空中走廊
世界地图铺在桌上,一大堆人围了过来。向小强手指在地图上滑动着,慢慢划过半个地球,从北疆一直移到法国,沉吟着说道:
“从这儿到这儿,坐船单趟最快要半个月,对吧?”
秋湫点点头:
“对啊,我们上次去德国,不就是半个月么?那船平均速度还是30节,得了红飘带奖呢。”
向小强点头道:
“嗯,好。那要是坐飞机呢?”
几个人都一愣。
秋湫看着他,笑道:
“小强,你开玩笑呢吧?”
不止秋湫,就连秀秀、十四格格和东厂的好几个人都用古怪的表情看着他,好像在看外星人一样。
向小强也知道,这个时代还没有“国际航线”的概念。即使有,那指的也是海运航线。这时候的民用航空业才刚刚起步,仅仅有一些重要邮件航班,或者就是有钱人玩的小飞机,飞行俱乐部什么的。像后世那种航空客运产业,还没发展起来。一般坐飞机的,就是像他们这样的军政要员,就算偶尔飞到外国,那也都是邻国,像从大明飞到暹逻、印度这种,而且也不是常态。
至于向小强说的“从大明飞到法国”,在这个时代完全就是天方夜谭。这时候大飞机的航程也就是一两千公里,绕地球半圈中间得降落多少回啊。没有一套成熟的国际航班系统,想做到谈何容易。
但这正是向小强试图达成的。他指着地图说道:
“我们跟法国的关系不错,对吧?”
东厂的张副局长看看众人,点点头道:
“不错是不错,不过……那也得是看什么事了。”
向小强问道:
“跟他们借一架运输机,问题不大吧?”
张副局长犹豫片刻,点头道:
“应该没问题。——如果是军用运输机,可能会麻烦一点。”
向小强说道:
“不需要军用的,就是一般的民用邮件机,航程大一点的就行。”
“那应该没问题。”
“好,”向小强接着说道,“我们跟英国的关系比跟法国还好,对吧?”
“嗯,也可以这么说。”
“那么我们跟他们打声招呼,让我们的民用飞机在他们的海外殖民地、或者势力范围内降落一下、加加油、吃吃饭,应该也问题不大吧?”
张副局长看看众人,这时候大家也都猜到向小强打什么算盘了。张副局长皱着眉,总觉得这件事不是这么容易的。他踌躇着说道:
“这个……理论上也不是不行,毕竟这不是什么多大的事情……但是……王爷,您的意思是,我们跟法国借一架运输机,带着蓝图,就这么横穿半个欧亚大陆,一路飞回来是吧?”
“是的。”
“您打算让飞机沿途在哪儿降落加油呢?”
向小强问道:
“法国的那种邮件运输机,是什么型号?航程多远?”
张副局长很熟练地说道:
“跟我们一样,也是美式DC…3,航程么……两千多公里没问题。”
“好,”向小强低头指着地图,说道,“先从巴黎起飞,横跨地中海,在突…尼…斯降落。突…尼…斯是法国的地盘吧?然后从突…尼…斯向东飞,横跨北非大陆,在开罗降落。埃及是英国的地盘,对吧?在埃及加满油之后,再向东飞,横跨整个阿拉伯半岛,在阿联酋……不是,这时候应该还没阿联酋……咳咳,这块地方,叫什么来着?”
他指着后世叫“阿拉伯联合酋长国”的那块地方,抬头笑道。
张副局长看着地图,说道:
“这块一共有七个酋长国,阿布扎比、迪拜、沙迦、拉斯海玛、弗杰拉、乌姆盖万、阿基曼,都是英国的保护国。”
“嗯,哪个国家有机场?”
张副局长想了一下,说道:
“阿布扎比、迪拜,这两个是第一大和第二大的酋长国,应该有机场。阿布扎比肯定有。”
“很好,那就在阿布扎比降落。在这里吃饱喝足加满油后,再向东飞,横跨阿拉伯海,在印度西海岸的孟买降落。印度当然是英国的地盘,而孟买那么大的地方,肯定也是有机场的。”
“嗯,应该有。就算没有,附近什么地方也肯定有。”
向小强很满意,笑道:
“然后从孟买起飞,横跨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