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秦皇纪-第12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咚咚!”
    就在他欢喜之际,只听一阵急促的脚步声,如同打雷似的,只见范睢、白起和司马梗一路小跑着冲进来。
    “君上,真是斩首七十万之众?”三人仿佛训练好似的,异口同声的问道,整齐划一,如同一个人在问。
    “没错!斩首七十万!”秦昭王重重点头,万分笃定。
    “天啊!七十万啊!”范睢、白起和司马梗一阵惊呼。
    即使以三人的胆识,乍闻这个数字,也是震惊无已。那不是垃圾,是七十万颗头颅,这震憾力太大了。
    “来来来,坐下,我们好好合计合计接下来的事。”秦昭王招手,要三人坐下。
    三人也不客气,坐了下来。
    秦昭王也坐下来,笑得鼻子眼睛挤作一团:“此战之后,山东空虚,正是大秦大举东进的良机,千载难逢的良机。寡人之意,在来年,大秦大举东出,扫灭六国,一统天下!”
    “一统天下?”范睢、白起、司马梗三人眼中精光暴射,一脸的向往。
    自从周室失德,天下大乱,已经七百多年了,整个天下四分五裂。无数人在为之奔走,为之呐喊,想要统一,让天下息兵罢战,然而,皆不可得。如今,秦国的统一道路异常顺畅,比起哪一次都要顺畅,就是长平战后也是比不了,只需要秦军大举东进,就能灭国,就能一天下,就能建立不朽伟业!
    “臣赞同!”范睢、白起和司马梗齐声赞同。
    “白起,你能出战否?”秦昭王白眉一掀,如同出鞘的利剑,死盯着白起。
    这一战之后,山东六国异常空虚,无力与秦抗争。若是白起能出战,灭国、一统天下就是必然了。
    “禀君上,臣之病渐好,来年的话不会有问题。”白起从来没有如这次这般激动的,满面红光,身子都在打颤。
    白起征战一生,为的是什么?还不是一统天下?良机当前,他能不激动吗?
    “好!太好了!”秦昭王大是欢喜,出于对白起的无条件信任道:“只要白起出战,寡人无忧也!”
    这话正是范睢和司马梗心中所想,重重点头,大是赞同。
    “君上,异人公子的奏章。”就在这时,桓兴小跑着过来,把奏章递上。
    “异人?这小子又闹腾出什么新花样了?”秦昭王接过奏章,晃了晃,笑得特别开心。
    对于这个孙子,他是打从心里欢喜。秦异人太给他长脸了,中牟一战的谋划皆是出自他之手,取得了这样了不得的战绩,为秦国统一天下做好了准备。
    “嗯。他灭了赵国?”秦昭王把奏章一瞧,鼻孔中发出重重的鼻意。
    “赵国灭了?”范睢、白起、司马梗三人大喜,就要冲秦昭王贺喜。
    就在这时,只见秦昭王猛的站起,一双眼睛瞪得滚圆,大喝一声:“王陵好大的狗胆,他竟敢把灭赵这等大事交给异人!寡人要诛九族!”
    秦昭王一代风云雄杰,他当然看得出,秦异人灭了赵国对秦异人的好处。自此以后,秦异人就会成为秦人心目中的英雄,他成为秦王也就是顺理成章的事了。
    王陵把灭赵这等大事派给秦异人,是插手王位之争,这是君王的大忌,秦昭王岂能不怒?
    王位之争,历来是禁忌话题,谁都不能碰触。
    “君上,何事?”范睢忙问道。
    秦昭王把王陵派秦异人灭赵一事说了,恨声道:“王陵狗胆包天,寡人一定要治他的罪!”
    “君上,你这可冤枉王陵将军了。”白起却是笑了,道:“臣出自身行伍,深知军中事。在军中,没有弱者的地位,只有强者才会得到尊重。异人公子多出良谋,中牟一战,大秦获得天大的胜利,弟兄们感激他,愿把灭赵大功交给公子。”
    说到军中之事,白起的话最具有权威性了,他的话没人能够反驳。
    “嗯。”秦昭王白眉拧着,虽然有些信了,还未深信。
    “君上,你想想,异人公子出谋划策,取得如此天大的胜利,谁能不敬重?若是君上换到王陵将军的位置上,君上会如何做?臣想,君上会和王陵将军一般无二。”范睢才智非凡之人,一转念就知道秦昭王为何发怒了,忙为王陵开脱。
    “是呀。”司马梗忙附和道:“臣在邯郸参与抡材大典时,就对公子佩服得五体投地。若臣是王陵将军,肯定如此行事。”
    “呵呵!”秦昭王拧着眉头,想了想,紧拧的眉头忽的散开了,根根向上翻,浑身透着喜悦劲头,笑得特别开心,道:“异人这小子也有些用处,竟然能灭国。”
    战国百年,还没有一个战国被灭。秦异人灭了赵国,这是开了一代先河,太抢眼了,作为爷爷,秦昭王他能不欢喜吗?
    “异人所说之事,你们以为如何?”秦昭王捋着胡须,满面红光,冲范睢、白起和司巴马梗问道。
    说到这种事,白起和司马梗就不善长了,二人的目光自然而然的就集中到范睢身上了。
    “君上,臣以为异人公子之策可行。”范睢微一凝思,道。
    “你说可行?”秦昭王的眉头又拧着了,道:“寡人看,未必!若是不斩草除根,赵地必有反复。”
    “君上,若是眼下斩草除根,赵地立时就不稳,赵人必然会作乱。若是不斩草除根,赵地虽有反复,那也是在以后了。”范睢剖析,道:“眼下的赵国已在掌控之中,绝不能生乱。一旦赵地生乱,就会搅乱大秦一统的大局。”
    赵地多豪杰,赵人是豪杰性格,宁死不屈,若是眼下对赵孝成王下手的话,必然激起事端。当然,以秦军的战力,固然是不怕,却是麻烦。
    正如范睢所言,眼下不下手,赵地在将来必然会有复反,却是为秦国争得了时间。
    秦昭王沉吟不语。
    “君上,可曾见农夫锄草?”范睢接着剖析,道:“臣曾在田间见农夫锄草,粗壮的锄之,不能除掉的幼草就放任之,直到幼草长成,方才一举拔除。留下赵王,就是遗祸,却是可以把赵地的祸患集中在一起,便于大秦一举根除。”
    范睢也是个狠角色,这话够狠。
    “好!就准了。”秦昭王意遂决,道:“既然要连根拔掉,寡人就不要赵丹来咸阳了,还是让他住在邯郸。”
    略一停顿,道:“大军东进已历数月,兵老师疲了,眼下当休整,准备来年大战。就要王陵驻守邯郸,蒙骜、桓齮回来,商议军机。嗯,异人也回来。呵呵,寡人要重重赏他。”
    这道命令很传到邯郸,秦异人与蒙骜、桓齮他们一道,踏上了回秦之路。
    (未完待续)
第一章 反目成仇
    一片荒野之中,突然响起一阵急促的马蹄声,一队人正策马疾驰。
    为首之人正是信陵君。
    信陵君原本以为他手握二十万魏军,可以打败秦军,建功立业,挟战胜之威回到魏国逼迫魏王禅位,他就可以当上魏王了。哪里想得到,他一个不察,中了秦军的计,一头钻进秦军的埋伏中,二十万魏军损失殆尽。
    在当时,他一发见情形不妙,甩下二十万魏军不顾,率领侯赢、毛公、薛公这些心腹门客就逃跑了。
    他这一举动很是胆小,让人生恨,却不得不说,他见机得快,要是他晚逃一阵子,就再也没有机会逃跑了,一定会落入秦军手里。以秦军对他之恨,若是落到秦军手里,他是求生不得,求死不能,会被秦军百般折磨。
    没有了军队,信陵君就成了孤家寡人,惶惶然如同丧家之犬一般,整日里提心吊胆,一有风吹草动,他就以为是秦军追来了。
    这一逃就是好多时日,不敢入城,因为秦国雄视天下,若是发出国书,全天下追杀他也不是不可能。要知道,魏齐因为侮辱范睢,而被秦国追杀,这是先例。
    “呼呼!”信陵君大口大口喘着粗气。
    脸色腊黄,整个人瘦了一大圈,衣衫破旧,乍一瞧,和乞丐没多大差别了。这些日子逃命,担心受怕,那是一种折磨,他能不瘦吗?
    “公子,歇会儿吧。”侯赢比起信陵君也好不到哪里去,整个人瘦了老大一圈,喘着粗气道。
    “歇会,歇会。”信陵君累得不行了,巴不得立时歇上一阵子。
    一众人翻身下马,找到一颗大树,就在树下歇息,大口大口喘着粗气,如同奔行了百里的牛似的。
    “公子,用点吧。”侯赢取出吃食,递给信陵君。
    这是一块面团,又黑又硬,口感非常不好。对于含着金勺出身的信陵君来说,这比狗屎还难以让他下咽,厌恶的打量一眼,没有去接。
    “公子,眼下这情形,能有吃的就不错了。”毛公知道信陵君的心思,开导道:“想那晋文公,流落在外十九年,历经磨难,阅尽人世沧桑,终成大器,一举而成五伯中最为强大之人,功业无双,流传后世。公子,眼下虽苦,却也是一种磨砺,愿公子以晋文公自励。”
    晋文公是春秋时的霸主,因为晋国内乱,他率领一大批臣子流浪在外,吃尽了苦头,阅尽了人世沧桑,对天下大势很是了解。后来,他当上了晋国国君,治理晋国很是有办法,晋国之强,让天下俯首。
    在晋文公流浪的过程中,有很多著名的典故流传了下来,诸如“退避三舍”。
    最有名的要数介子推割下自己的肉给晋文公吃,后来晋文公当上晋国国君之后大赏群臣,竟然忘了这事。终于,有人提醒他,他才想起来,忙去找介子推,介子推已经带着老母躲起来了。为了逼介子推出来,晋文公下令烧山,却是没有想到,介子推宁愿烧死,也不愿出来相见。
    毛公以晋文公的故事劝勉信陵君,这对于处于困境中的信陵君来说,具有不可思议的力量。信陵君原本无神的眼中有了光采,重重点头,道:“谢毛公,无忌明白。无忌就做一回晋文公,忍得一时之辱,必能成大事。”
    接过这块又冷又硬的面团,送到嘴里,用力一咬,惨叫一声:“啊!”一个不注意,差点把牙齿崩了。
    啃着又冷又硬的面团,信陵君心里很不好受,新仇旧恨齐上心头,破口大骂:“虎狼秦人可恨,太可恨了,竟然在开阔地设伏,本公子不察,中了秦人的诡计。”
    “你们说,这是谁的主意?”信陵君冲毛公、薛公问道。
    这些天,他一直在想这个问题,却是百思不得其解。秦军不在地势险要的峡谷设伏,却在开阔地设伏,这打破了军事常规,开了一代先河,信陵君就是想破脑袋也是想不明白,是谁想出如此“阴毒的主意”,这是信陵君的说法。
    “我想,应该是秦异人的主意。”毛公想了想道。
    “秦异人?不可能,他不懂兵法,他就会耍嘴皮子,他那猪头能想到这等阴毒的主意?”信陵君在秦异人手下吃过大亏,对秦异人是恨之入骨,一提起秦异人,他就是咬牙切齿,把秦异人好一通损。
    “我也以为是秦异人的主意。”薛公点点头,剖析道:“王陵虽是了得,号称‘鹰眼狐心’,具有雄鹰一样敏锐的眼光,狐狸一样狡猾的心计,却是难以想出这等良策。蒙骜虽然大局不错,却也想不出来。至于桓齮,一勇之夫罢了,冲锋陷阵是一流,说到智谋就更不行了。秦异人虽然没有从过军,却是智计不凡,多有出人意料之见解,这次设伏,十之**是他的手笔。”
    毛公和薛公是才智之士,才智不凡,剖析得很是见理。
    “该死的秦异人,害苦本公子了!”信陵君如同火烧了屁股似的,一蹦老高,口水乱飞,破口大骂:“他抢了本公子的抡材大典,沽名钓誉,靠耍嘴皮子博得天下第一名士的名头;如今,他又把本公子的二十万大军给歼灭了,本公子与他誓不两立,有他无我,有我无他!”
    信陵君落到今天这地步,与秦异人息息相关,可以这样说,若不是秦异人,他绝不会象眼下这般走投无路,叫天天不灵,叫地地不应了。
    信陵君原本是美名天下传的贤公子,势力极大,可以抗王侯。就是因为秦异人,他一次次的倒霉,到如今,无家可归了,成了流浪公子,他能不恨吗?
    不说别的,若不是秦异人从他手里抢走抡材大典,他的声望就会更加了得,他的势力就会更大;若不是秦异人设伏,把他的二十万魏军给全歼了的话,他就是手握重兵,魏王宝座可期。
    信陵君眼下的落魄,皆是秦异人所赐,一想起这事,信陵君就是恨得牙根发痒,若是秦异人在这里的话,一定会被信陵君撕着吃了。
    “公子,公子。”就在这时,只听一阵急促的蹄声响起,有人策马疾驰而来。
    “朱亥?”一听这声音,众人就知道是谁了,除了朱亥不会有别人。
    “嗯。”信陵君扭头一瞧,只见朱亥骑着一匹神骏的战马飞驰而来。
    把朱亥一打量,虽然说不上神完气足,比起信陵君他们却是好得太多了,至少不象乞丐,一副天下猛士的派头。
    朱亥到来,一拉马缰,骏马停了下来,朱亥飞身下马,冲信陵君见礼,道:“朱亥见过公子。”
    若是在往昔,信陵君一定会笑呵呵的要他免礼,更有可能执着朱亥的手,很是亲切。如今,却是一双眼睛瞪得滚圆,在朱亥身上死盯着,一语不发。
    “公子……”朱亥发愣。
    “魏爽呢?他不是与你在一起吗?他人呢?”信陵君沉声喝问。
    朱亥脸色一黯,张嘴欲言,却是不知从何说起。
    “说!”虽只一个字,却是如同惊雷炸响,震人耳膜,信陵君这一吼非同小可。
    “公子,你节哀吧。”朱亥直性子,愣了愣,还是实说了。
    “什么?”信陵君如同咆哮的野兽,一声怒吼,眼中如欲喷出火来,手指着朱亥,吼道:“是谁杀了爽儿?是谁?”
    魏爽是他的爱子,很得他的欢心,乍闻噩耗,信陵君只觉天旋地转,世界末日降临似的。
    “公子……是……异人公子。”朱亥期期艾艾,结巴了半天这才说出来。
    “秦异人?”信陵君一声大喝,天摇地动,眼珠子怒突,眼角开裂,鲜血顺着脸颊流下:“是你,一定是你!是你勾结秦异人,害死了爽儿,是不是?你与秦异人早就在勾结,他要招揽你,你有心投他,就把爽儿害死了,做你的进身之阶,是不是?”
    朱亥原本是信陵君的心腹门客,很得信陵君的信任,倚为腹心,却是架不住秦异人一而再,再而三的离间计。在秦异人不间断的离间计下,信陵君对朱亥再也不信任了。上次夺军之时,更是宣之于口。自此以后,尽管朱亥击杀晋鄙,拯救了信陵君,信陵君仍是不信任他。
    再有了这事,信陵君所有的不满,所有的不信任全部发作,冲朱亥吼得山响:“你就是一个小人,一个卑鄙无耻的小人,本公子错看你了!你吃里扒外,丧尽天良,做出如此不义之事,本公子饶你不得!本公子要用你的头颅,祭奠爽儿在天之灵!”
    “呛啷”一声响,信陵君拔出佩剑,脸沉似水,阴森可怖,朝朱亥走去,准备杀掉朱亥。
    “公子,不可。”朱亥是侯赢的至交好友,侯赢当然不能让朱亥有事,忙拉住信陵君。
    “滚开!”信陵君飞起一脚,把侯赢踢了一个跟斗,手中剑指在侯赢咽喉上,阴森森的道:“侯赢,这事你也有份,是不是?好啊,本公子落魄了,失意了,你们都在算计本公子,是不是?好好好,你们都滚,滚得远远的。”
    一个人在落魄中会有让人无法理解的举动,更别说眼下的信陵君是怒火中烧,不论是谁,在他眼里都是要背叛他。
    “快走。”侯赢冲朱亥喝道。
    朱亥虽是早有心理准备,当这一切成为事实时,仍是大感伤心,跪在地上,冲信陵君叩头,道:“公子,保重!非朱亥弃公子,实是公子疑朱亥,朱亥不得不去!”
    “咚咚咚!”三声如同闷雷似的叩头声响起,朱亥额头上起了几个大青包,红通通的。
    站起身,朱亥飞身上马,一拍马背,疾驰而去。
    朱亥这个信陵君的心腹门客,终于在秦异人的离间计下,离开了信陵君。
    (未完待续)
第二章 不一样的秦国(一)
    车声辚辚,马蹄沓沓,一支队伍快速朝西行进,这是秦异人一行。
    自从接到秦昭王的旨意,秦异人就与蒙骜、桓齮一行人上路了。一路上,最为显眼的莫过于秦异人的王车了。
    这王车是周穆王的用车,却是落入秦异人之手,经过一番修整,焕然一新,跟新车没多大差别。这王车很是气派,富有霸气,赵姬带着赢政坐在王车里,很是舒适。
    一路上,这王车很是吸引眼球,不少人啧啧称赞。
    秦异人或骑马,或乘车,倒也逍遥快活。骑马倦了,就进入王车与赵姬幽会,更是逗儿为乐,其乐不可支。若是想骑马了,就骑着骏马,与蒙骜、桓齮、蒙武、黄石公和尉缭高谈阔谈,其乐无穷。
    “可惜,没能让乐毅入秦。”秦异人骑在骏马上,与蒙骜他们一道前行,大是惋惜。
    乐毅是名动天下的名臣,才智非凡,他治燕燕强,他伐齐齐破,若是能够入秦的话,这对秦国有着莫大的益处。占领邯郸之后,秦异人有心让乐毅前去秦国,前去拜访,乐毅惋拒。秦异人再三相请,乐毅仍是坚持,秦异人只得作罢。
    “是啊。”蒙骜也是惋惜,道:“天下智士虽多,如乐毅者却是太少,若是乐毅能入秦的话,那就是太好了。只可惜,他不愿,让人扼腕。”
    桓齮点点头,道:“也不全是坏事,廉颇却是应公子之请,重新出山,掌控赵地兵马。有廉颇在,赵国兵马不会乱动,赵地就安稳了许多。”
    这次虽然灭了赵国,却是采取的怀柔之策,就是秦异人的那八个字:称臣、割地、赔金、驻军,没有把赵国彻底灭掉。
    彻底灭掉赵国,那就是要把赵孝成王迁走、把赵国宗庙毁掉、把赵国王陵挖掉。
    这三件事情必须做,却可以缓做,找到时机再做。若是眼下就做,就是操之过急了,会激起事端,赵人必定会反抗,会抗争到底。当然,以秦国的雄厚国力,倒也不拒,只是会打乱秦国的谋划,不划算,能拖一时是一时。
    中牟一战,秦军几乎全歼了除齐国之外的六国大军,斩首七十万之众,山东的有生力量几乎被秦国摧毁了,也就是说,山东之地再也没有抵抗秦国东进的力量了。
    只要秦国抓住这一良机,大举东进,三五年间,秦国就会占领大片大片的土地城池,得半壁江山不会有任何问题了。若是因为赵地生乱,而节外生枝,打乱了谋划,那就太不划算了。
    再说了,若是彻底灭掉赵国的话,这会让韩魏燕齐楚五国死拼到底,这对即将大举东进的秦国极为不利。可以想象一下,连老祖宗的坟墓都保不住了,谁能不狠狠拼一把?
    骑劫当年取代乐毅之后,干了一件蠢得不能再蠢的蠢事,那就是他中了田单之计,把即墨人的祖坟给挖了,这激起了即墨人的愤怒,无不愿死拼到底,这是田单能够复齐的一个重要原因。
    若是秦国把赵国的宗庙毁了,祖坟挖了,这一定会警醒另外五国,他们一定会死拼到底,这会让秦国付出高昂的代价。
    正是因为考虑到此点,秦国这次采取怀柔之策,对赵孝成王大加安抚,不动赵国的祖坟、宗庙,还让赵孝成王住在邯郸。这旨意一下,赵人大是感激,对秦国的仇恨之心大去。
    依赵人想来,秦赵死仇,秦国灭了赵国,必然是百般凌辱。然而,出乎他们意外的是,秦国怀柔,很是宽宏大度,这要让赵人不感激都不行。
    当然,要想让赵地稳当,不至于生乱,还需要一个能镇得住的人主持事务。
    这人非廉颇莫属!
    秦异人去拜访廉颇,痛下说词,费了老大功夫,终于说动了廉颇,廉颇重新掌握赵国军队。
    廉颇的威望在那里,他出来主持军务,这对秦国有莫大的帮助,可以减少很多阻力,这算是一个天大的收获。
    “可惜,我没有追上项燕,让他逃掉了。这都怨我,没能杀掉他。”蒙骜摇摇头,很是惋惜。
    项燕是一员良将,他谋划甚多甚当,若他的对手不是秦军的话,很可能成功。即使如此,此人也不能小视,应当斩草除根。正是如此想,蒙骜率军追杀项燕,一直追杀了千里,数次差点干掉项燕,最终还是让他逃了。
    “蒙将军不消自责。”秦异人笑道:“象项燕这样的良将,足智多谋,要想杀掉他,谈何容易。”
    项燕的才智不凡,要想追杀他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这点蒙骜深有体会。他几次差点杀掉项燕,就是差了那么一点点,不为别的,只是因为项燕总是有急智,能想到化解危机的办法,这才让他逃走。
    尽管如此,项燕引以为傲的江东子弟兵是伤亡惨重,能回到楚国的不过三两百人,其余的全死了。没有了这些江东子弟兵,项燕的日子难过了,项氏的日子难过。
    中牟一战,秦军取得了天大的胜利,却也有遗憾,最大的遗憾就是让五国之军的一手谋划者项燕逃掉。其次,春申君和平原君都逃掉了。
    平原君不知所踪,不知道躲到哪里去了。他当然不敢回赵国,回赵国那是送死,他肯定是在别的地方躲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