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秦皇纪-第14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蒙骜眼中精光闪烁,微微点头,看来,他对这话也是赞成了。
    “丞相以为此计如何?”秦昭王忙问范睢。
    “君上,三王子之言虽然有理,却似有不妥。”范睢摇摇头,道:“时间太短,臣还未思虑得周全。”
    如此大事,即使以范睢的才智,也不可能在短时间内想得太明白,他需要时间。
    “上将军呢?”秦昭王扭头问道。
    “君上,从军略上来说,似乎可行。”白起是先扬后抑,道:“可是,军略往往要从政略上看。至于政略,这并不是臣之所长。”
    军略主要是指军事观点,政略可以理解为政治眼光,这的确不是白起善长的。不过,白起这话很是惊人了,与克劳塞维茨“战争是政治的另一种继续”颇有些相近了。
    “说来说去,还是没有妥善之策?”秦昭王把手一摊,颇有些苦恼。
    “君上,如此大事,岂能一言而决?”司马梗忙提醒,道:“纵观华夏历史,也未有如此难决之事啊。”
    这话到是有理,很有理。
    纵观整个中国历史,还从来没有出现这种危机与机遇并存的情况,秦国统一华夏的天赐良机出现了,而同时,华夏有史以来最大的威胁出现了,谁也不能在短时间内想明白。
    “寡人何尝不明白。可是,这不能拖啊,必须得在短时间内决断。”秦昭王很是无奈,道:“战机稍纵即逝,东进之事倒是可以缓上十天半月。可是,匈奴南下不能拖,十天斗月之后,匈奴说不定已经占领了河套之地。”
    “君上圣明。”白头赞扬。
    秦昭王这话很有道理,东进可以拖上一段时间,十天半月,甚至一个月都成。问题是,匈奴南下在即,若是秦国反应慢了,就会错失良机。
    把众人一扫,只见个个眉头紧拧着,明显是没有办法,秦昭王一颗心直往下沉。当他的目光停在秦异人身上时,只见秦异人双眉紧拧,眼中精光闪烁,正在思索,忙问道:“异人,你可有妙计?”
    “……”秦异人如同木桩似的,没有反应。
    “这……异人,你可有妙计?”秦昭王的声调转高。
    “啊!”秦异人被惊醒过来,道:“大父,你说什么?”
    “你好大的胆子,父王问你话,你竟敢当作耳旁风。”赢煇好不容易逮住这等良机,当然不会错失,沉声喝斥,道:“父王,如此目无君上之人,当罪!”
    “好了。”秦昭王脸一沉,瞪了赢煇一眼,道:“异人,你想到法子了么?”
    马屁拍到马腿上了,赢煇颇是不爽,却是不敢再说。
    “大父,救与不救,这事也不难决断。”秦异人点点头,语出惊人。
    “不难?”一片惊呼声响起?
    秦昭王、范睢、白起、司马梗他们哪一个是平庸之人?他们人人才智非凡,只觉这事极为棘手,无法在短时间内想得明白。秦异人竟然说这事不难决断,他们还真是有些难以置信,以为自己听错了,个个瞪大眼睛,死盯着秦异人。
    “你就瞎吹!看你怎生收场!”赢煇听在耳里,喜在心头,终于可以看秦异人的笑话了。
    “没错,是不难。”秦异人仿佛没有看见众人怪怪的眼神似的,重重点头。
    “异人,你说要如何做?”秦昭王身子前倾,很是急切。
    心中暗想,秦异人还没让他失望过,说不定真有办法。
    如此想的还有范睢、白起和司马梗、蒙骜他们,无不是瞪大眼睛,死盯着秦异人,没有放过任何一个细节。
    “救与不救,其紧要处就两个字‘利害’。”秦异人缓缓道:“我们只需要从这两字着手,想明白是救的利大,还是不救的利大,就可以决断了。”
    “利害?”范睢眼中精光暴射,一拍双手,赞道:“好!说得好!”一拍额头,颇有些恍然大悟的样儿。
    “对呀。”秦昭王也是恍然,笑道:“救与不救,说到底就是权衡利害,若是救的利大,则救;若是不救的利大,则不救。”
    “公子,你以为救的利大,还是不救的利大?”司马梗忙问道,脖子伸得老长,很是急切。
    秦昭王、白起、范睢他们无不如是。
    “大父,有写放山川吗?”秦异人却是并没有马上回答,而是反问一句。
    “写放山川?你要这做甚?”秦昭王有些不解了,道:“最大最全的写放山川在北坂,宫中有一个小的,也够用了。”
    “那好,我们去写放山川那里去说,更形象。”秦异人道。
    “好。走。”秦昭王很想知道秦异人的想法,却不得不忍着,率领众人离了上书房,来到左侧的一座宫殿中。
    这宫殿占地很大,由铁鹰锐士镇守,守得如同铁桶一般。一众人在秦昭王的带领下,进入宫殿里,秦异人一瞧,只见好大一个沙盘,华夏的地理山川能尽收眼底。
    来到写放山川前,秦异人扫视一眼众人,道:“不管匈奴,继续东进,固然可以扫灭列国,一统华夏,然而,种祸之大,你们可知?”
    都知道,若是不管匈奴南下,秦国集中兵力东进,很可能能得所欲,完成一统伟业,就是要种祸,要遗祸无穷。问题是,这祸根有多大,众人还没有想明白。
    “匈奴这次大举南下,首要目标是河套之地。”秦异人抄起一根木棍,指点着写放山川上的河套之地,道:“匈奴一心要占领河套之地的原委,你们都很清楚。河套之地土肥水美,天蓝草碧,是天然的牧场,匈奴做梦都想得到。为此,数十年前,三十万匈奴大举南下,被赵武灵王大破之。若是匈奴占领了河套之地后,匈奴会如何做?武安君,你眼光独到,这事还是你来说吧。”
    白起也没有客气,抄起一根木棍,在河套之地上一点,道:“匈奴其心可诛,占领河套之地不过是其除恶用心的第一步。”
    手中木棍朝西一划,停留在陇西之地,道:“若是匈奴向西,与羌勾结,夹攻陇西之地,这对大秦是个巨大的威胁。”
    木棍再朝南一划,一路南进,直到关中之地,停在咸阳之地,道:“河套之地离关中不到千里,若是以骑兵进攻,匈奴攻到咸阳不过三五日时光,这对大秦是个巨大的威胁。当然,大秦有不少关隘,可以阻挡匈奴的进攻,但是,这种威胁让人提心吊胆,难以释怀。”
    秦始皇时期,秦始皇命蒙恬攻打河套之地,曾经发生过一场巨大的争论,朝野震动。争论的焦点,就在于打与不打。打了,能得到什么好处?
    主张不打的人认为,河套之地没有城廓之守,没有好处,不过是一块不毛之地,对秦朝没用,秦朝犯不着为此而大动干戈。
    据说,李斯这样明智之士也在反对。由此可见,反对出兵的压力有多大了。
    秦始皇却是看得明白,河套之地对关中的威胁太大了,势压关中,这威胁一定要消除,果断的派蒙恬进攻,最后收复了河套之地。
    这事,体现了秦始皇的远见卓识,本该被赞扬,却被无数人诟病,成了秦始皇不恤民力、残暴不仁的一大罪状,诚可笑也。
    钱,是好东西,安全更好!若是不打下河套之地,关中没有安全可言!
    (未完待续)
第四十九章 救?不救?(下)
    关中,是当时华夏的形胜所在,是秦国的都城所在,河套之地可以威胁关中,可以威胁咸阳,仅此一条,就不能落入匈奴之手了。
    正是因为河套之地对关中有着如此巨大的威胁,到了汉朝,匈奴据有河套之地,差点攻入了关中之地,著名的“凌辱之恨”、“烽火甘泉”就是因此而产生。
    到了唐朝,那就更加不得了,突厥更是长驱直入,进入关中的渭水之地,兵临长安。唐朝朝野震动,不少人想要迁都避祸。好在,当时唐朝的皇帝是著名的唐太宗,他沉着应对,没有惊慌,调集唐军,准备决战。这一手,反倒是吓住了突厥当时的首领颉利可汗,最后只得与唐朝和谈,订下了著名的“便桥之盟”。
    汉唐两朝的历史,已经清楚的告诉我们,河套之地的重要性,可以威胁关中,可以威胁华夏形胜之地。
    白起的眼光非常独到,不愧是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兵家!
    “这……”秦昭王、范睢、司马梗睁大眼睛,大为震惊。
    白起的话,他们不敢有丝毫置疑,不能不惊。
    “不可能吧?河套之地离关中还远着呢,匈奴就是再厉害,也莫想打到咸阳。”赢煇却是不以为然,叫嚷起来。
    他不过是四肢发达,头脑简单之辈罢了,哪里看得明白这等战略上的事儿,秦异人冷冷一笑,连搭理他的兴趣都没有了。
    “闭嘴!”秦昭王却是沉声喝道:“老三,你若再敢乱说,你就滚出去。”
    言来极为不善,赢煇忙一缩脖子,不敢再说话了,只得老老实实站着。
    “这还不是匈奴最大的危害,匈奴最大的危害,在这里,燕国!”白起手中的木棍从河套之地开始,一路朝东划去,直到燕国都城蓟城停下,眼中精光暴射,道:“一旦匈奴得到河套之地,站稳了脚跟,必然是大举东进,攻打燕国。”
    “攻打燕国?”秦昭王、范睢、司马梗他们极是震惊,眼睛瞪得滚圆。
    “没错。”秦异人重重点头,大为赞成道:“你们可知匈奴为何要攻打燕国?因为燕国之地势压中原,是中原的北方屏障。匈奴若是灭了燕国,大势则成。据有燕国旧地,对中原大举用兵,如何抵挡?”
    白起重重点头,大为赞赏,打量一眼秦异人,微微一笑。白起难得有笑的时候,他竟然冲秦异人一笑,这是何等的难得。
    “不会吧?”秦昭王却是不信了,摇头,道:“燕国之地苦寒不毛之处,口众少,即使匈奴得到,也不会有太大的用处呀。”
    燕国所处的地方就是现在以北京为中心的华北平原。这本是一块富饶之地,然而在战国时代,这里人口太少,属于极不发达之地,被中原视为苦寒不毛之地。
    “大父,此言差也。”秦异人却是摇头,道:“燕国之南就是中原。而中原的屏障就是燕国南方的大山,若从燕国之地出发,这是居高临下,俯瞰中原。即使中原实力雄厚,也是难以抵挡。”
    秦异人这话并非无的放矢,而是为历史所验证了的。
    众所周知,宋朝积弱,先是为契丹压着打,后是被女真占了中原,夺取了半壁半山,最后被蒙古人给灭了。宋朝为何会被这些异族压着打,最终灭亡呢?
    原因是多方面的,宋朝积弱无能是一个重要原因,不过,也有客观因素。
    这客观因素就是“石敬瑭卖国”,把燕云十六州割让给他契丹。当时的燕云十六州,相当于战国时代的燕国之地。契丹、女真和蒙古人得到这里后,以此为战略基地,对中原大打出手,打得宋朝无还手之力。
    很多人在想一个问题:若是燕云十六州没有落在异族之手,即使宋朝积弱,会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亡于异族的王朝吗?
    由此可见,燕云之地的重要性了。
    燕云之地之所以如此重要,除了这些土地肥沃,适于农耕外,还在于,太行山是中原的北方屏障。一旦落到异族之手,中原的门户就洞开了,后果无法设想。
    “异人,你言之有理,可是,就算匈奴占领了燕地,只要中原一统,中原实力雄厚,也是不惧啊。”秦昭王摇着雪白的头颅道。
    “那可未必。”秦异人反驳,道:“若是匈奴再与东胡勾结在一起的话,大父,你还敢如此认为吗?”
    “这……”秦昭王张口结舌,无言以答。
    “危言耸听,匈奴与东胡有世仇,他们未必会勾结在一起。”赢煇讥嘲一句。
    对这话,秦昭王倒是有些赞成,没有喝斥赢煇。
    “世仇又如何?”秦异人一咧嘴角,冷笑道:“赵武灵王时,匈奴大举南下,大父抛弃了与赵国的世仇,下令停止攻赵。不仅停止攻赵,更是要为赵国提供帮助,准备与赵国合兵,共破匈奴,这事你忘了?”
    “嗯。”这是秦昭王平生最得意的事情之一,他白眉一轩,大是受用,挺了挺胸膛。
    “你敢保证匈奴和东胡不会勾结?”秦异人冲赢煇一扬下巴,充满挑衅的问道。
    “……”赢煇张口结舌,无言以答,只有生闷气的份。
    “公子此言有理。谋国者,当谋万全,不能存在侥幸之心。”范睢大声附和:“匈奴与东胡或许不会勾结,也可能会勾结,为了万全计,就得当作他们会勾结处置。”
    范睢不愧是智士,一语切中要害。谋国者,不能有任何遗漏,哪怕是万分之一都不行。
    为了华夏的安危,绝对不能赌匈奴与东胡不会勾结。
    “有理。”秦昭王点点雪白的头颅,话峰一转,道:“若是寡人即时出兵,扫灭列国,一统华夏。到那时,华夏之强,前所未有,即使匈奴与东胡勾结在一起,大秦何惧?”
    “是呀。”司马梗、蒙骜和桓齮他们大声附和,认为秦昭王所言有理。
    秦昭王的话当然是有道理的,只要中原一统,实力就会剧增,到那时何惧一个匈奴?就是匈奴、东胡、百越,这些周边的异族全部与中原为敌,亦是不惧。
    “君上,此言差也!”秦异人摇摇头,就要出言反驳,只听范睢开口道:“匈奴占领燕地后,大秦还不可能一统华夏。”
    “哦。”秦昭王有些想不明白了,眉头一拧,道:“丞相何出此言?寡人即时发兵,要灭山东之地何难之有?只要大秦之军一到,就能踏平山东之地。到那时,说不定匈奴还未进攻燕地呢。”
    “不!君上误也!”白起却是大声道:“君上可知,大秦要灭山东列国,费时几多?”
    “费时几多?”秦昭王一心想一统华夏,他当然是想过这事的,道:“不过三五年吧。”
    “不!”白起重重摇头,道:“三五年间,大秦无论如何不能灭了山东列国。”
    “你胡说。”秦昭王有些不悦了,道:“山东无力抗秦,三五年还灭不了?寡人就不信了。”
    他是巴不得立时扫灭山东列国,他等不起,因为他来日无多。
    “君上且听臣细细算一笔帐。”白起却是仿佛没有听见秦昭王的喝斥似的,扳着手指头细算起来道:“大秦东进第一战,必然是灭韩,这至少要半载时间。”
    韩国虽小,毕竟还有那么大的地方,秦国若能在半年会灭掉,已经非常不错了。
    要知道,这是战国时代,交通极不发达的时代,不要说攻城略地,就是韩国不抵挡,任由秦国去占领,以秦军的进军速度,也要费时良多。更别说,韩国还会抵挡。而且,韩国都城新郑,是韩国经营百年的老巢,城高垣厚,易守难攻。
    “半载?”秦昭王紧抿着嘴唇,没有说话了。以他之明智,他当然知道白起这是已经以最好的结果在算了。
    “魏国虽是屡败于大秦之手,丢土失地,然而,魏国都城大梁历时百年经营,曾是天下间最大的城池,大梁风华曾为天下所重。此城极为坚固,很难攻克,能在一年之内灭魏,已是侥天之幸了。”白起扳着手指头,接着算帐。
    “一年半。”秦昭王轻语一声,眉头紧拧着。
    “齐国,曾是一流战国,更是太公旧地,得太公遗教,甚是了得。得渔盐之利,齐之富甲于天下,就是大秦也是难以企及。虽然乐毅伐齐,齐国大损,亦是不容小视,没有两载时间,难以攻克。”白起沉声道。
    在当时,齐国还没有那么糜烂,君王后还在世,不容小视。能在两年内灭掉齐国,已经是非常了得不的战绩了。
    在历史上,齐国很快就被秦国所灭,那是因为秦国的邦交成功,成功的迷惑了齐王建,还有后胜这个奸臣暗中相帮。更重要的是,明智的君王后已死,齐国无能人。如今,君王后还在,秦国的邦交还未成功的迷惑齐国。
    如此一来,若秦国要灭齐,必有一战,不会象历史上那样,几乎是兵不血刃。
    “三年半。”秦昭王的眉头皱在一起了。
    “楚国虽是屡次败于大秦,却是地域广阔,可以一退再退,大秦要想灭楚,谈何容易,必是有一番恶战,能在三年内灭楚,已是侥天之幸了。”白起的话很是打击人。
    历史上,秦国灭楚,费时最多,前前后后,差不多三年,还有一场大败仗,这还是在楚国比起眼下更加糜烂的情况下。
    眼下的楚国,虽然积弱,不是秦国的对手,然而,其实力不容小觑,最主要的原因,就在于,楚国还没有被春申君弄得国蔽民贫。
    如此一来,秦国要灭楚,最为艰难,能在三年内完成,已经是非常非常了不得了。
    “六年半!”秦昭王脸色很是难看。
    (未完待续)
第五十章 如何救?
    以秦昭王想来,秦国扫灭列国,一统华夏有三五年就能完成,给白起这么一算,间然超过了他的预估,他的心情能好吗?
    毕竟,他来日无多了,还能活几年?他很想在他的有生之年完成一统华夏的伟业,白起的话太打击人了。
    而且,这还是最好的情形,战阵之上,瞬息万变,会发生何种情形,谁也说不清楚。然而,可以预料得到的是,秦国扫灭列国,一统华夏的时间会多于六年半。
    这还不包括燕国在内,白起是把燕国当作被匈奴所灭。若是把燕国算进来,这时间就更长了。
    “就不能缩短时间?”秦昭王目光炯炯,打量着白起,沉声问道。
    白起没有说话,只是缓缓摇头。
    这一摇头不打紧,秦昭王一颗心直往下沉,如同坠入冰窖似的。
    他来日无多,他很想在有生之年完成一统伟业。六年半后,他还在世吗?
    “君上,上将军只是算了征战之事,臣还要算一笔治理之事。”范睢眉头一掀,道:“大秦扫灭列国,一统华夏,不能仅仅是统一疆域,还要治理,还要治理好,唯有如此,方能是真正的一统。”
    “嗯。”秦异人重重点头,大为赞许这话。
    灭掉列国,完成疆域的统一,不过是统一大业的开端,还有很多事情要做,还要治理。若是不治理,只是疆域的统一,并不是真正的一统。
    在历史上,有很多大名鼎鼎的帝国,他们着有广阔的地域,最终却是四分五裂,为何?因为他们没有治理好。
    最有名的例子要数蒙古人了。蒙古人横扫欧亚大陆,曾经建立了一个让人震惊的庞大帝国,其领土面积横跨欧亚大陆,包括现在的中国、俄罗斯、中东地区,这是人类历史上版图最为庞大的帝国,最终却是分崩离析。
    究其原因,就在于蒙古人只会盘马弯弓,不会治理。在蒙古大帝国的三部分中,忽必烈对中国的治理还算是成功的,其余两部分很难见到治理,蒙古人是当作“仓库”在使用,能不分裂?
    另外,亚历山大帝国、罗马帝国、神圣罗马帝国、阿拉伯帝国、奥斯曼帝国……这些震惊一时的帝国,先后灭亡了。
    原因也是没有治理好,没有把不同的民族融合在一起,没有打造出让所有人都能接受的文明。
    “君上可知,若要治理好,需费时几多?”秦昭王脸色难看,范睢却如同未看见似的,反问一句。
    “丞相以为需费时几多?”秦昭王很不想问这问题,却又不得不问。
    他来日无多,能不能在有生之年完成疆域的一统都成问题,至于治理问题,他就更加顾不上了,范睢这问题实在是太打击他了。
    作为一国之君,若是不知道治理费时几多,那就是天大的笑话了,他又不得不问。
    “以臣预估,若要让天下认可大秦,接受大秦,需费时二十载。”范睢的话太打击人了。
    “二十载?”一片惊呼声响起,秦昭王、白起、蒙骜他们个个一脸的难以置信。
    白起、蒙骜他们毕竟是武将,对于这种治理之事还真是不太清楚。
    “没错,二十载!”范睢在众人的注视中,重重点头,肯定一句,道:“你们以为我是在胡说,是吧?那好,我们来算一笔帐就是。”
    “又要算帐?”秦昭王一听到这话就有些不爽。
    白起一笔帐算下来,他要一统天下的美梦似乎离他很远了,范睢再算一笔帐,这不离他更远了吗?
    “敢问君上,天下疆域多大?口众几多?赋税几多?哪里口众多,哪里口众少?哪里富饶,哪里贫穷?哪里是平原,哪里是山川?”范睢大声问道。
    “……”秦昭王的嘴嘴死鱼嘴有得一比了,张得老大,半天说不出话来。
    “这还不简单,一查图籍不就知道了?”赢煇扯起嗓子道,还裂了裂嘴角,不屑的道:“如此简单之事,用得着问?”
    “三王子所言极是,一查图籍便知……”范睢微微摇头。
    “呵呵。丞相过奖了,哪里哪里。”赢煇还真以为范睢在夸他,很是自得的昂起了头,挺起了胸。
    秦异人看在眼里,不由得发笑,不愧是四肢发达,头脑简单啊。
    “……然而,放眼天下,除了大秦有图籍可查外,又在哪里去找图籍?”果然,范睢反问一句。
    “……”秦昭王的嘴巴又张大了,无法说话。
    范睢问了一个最现实,也最重要的问题。自从周天子失德之后,天下大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