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秦皇纪-第17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限于形势的需要,秦国虽然灭了赵国,却是没有赶尽杀绝,留下了很多残余势力。若是利用得好的话,一定会给秦国添乱,楚考烈王当然不会错失这等良机了。
    “信陵君若是愿与大楚一道,寡人就助他成就大事。”楚考烈眼中精光一闪。
    信陵君虽是“贤名”满天下,然而,明眼人都知道他暗藏雄心,想要当魏王,只是没有机会罢了。若是能把信陵君扶上魏王之位的话,这对楚国有着莫大的好处。
    “君上请放心,臣一定会找到他们。”春申君忙道。
    “禀君上,秦国传来消息,三十万秦军大举北上,在北河击破匈奴。”就在这时,一个内侍小跑着进来,远远就嚷开了。
    “什么?秦军北上了?”楚考烈王如同火烧了屁股似的,一蹦而起,大声吼道。
    谁都以为秦军会在今岁大举东进,让他想不到的是,秦军竟然大举北上,打匈奴去了。乍闻之下,他还以为自己的耳朵出了毛病,一脸的错愕。
    “是呀。”内侍忙道:“秦军在北河打败匈奴后,穷追猛打,把匈奴围在阴山的隘口里,匈奴覆灭是早晚之事。”
    楚考烈王一把夺过内侍手中的竹简,这是秦国的文章,展开一瞧,大是惊讶,道:“秦军这一次要歼灭百万之众的匈奴,好生了得!好生了得!”
    “百万之众?”春申君被这个庞大的数字惊得目瞪口呆,如同被雷劈了似的。
    “这可如何是好?如何是好?”紧接着,楚考烈王就是大惊失色,额头上直冒冷汗,道:“秦军打败匈奴后,得到匈奴的骏马,其实力必然是更上一层楼。到那时,大楚如何应对?”
    他的反应也不慢,很快就想到,秦国得到匈奴骏马的可怕后果。秦军已经很强悍了,打得山东谈秦色变,再得到匈奴的骏马,那就是如虎添翼,山东之地危也!楚国危也!
    “君上,即使秦国回过头来对付大楚,也还需要些时间。”春申君好不容易反应过来,强忍着心惊,道:“眼下最为紧要的便是,当遣使入秦,向秦王道贺。”
    “是呀是呀,此事不可不贺。”楚考烈王一头颅点得如同啄米的鸡头似的,大是赞成道:“这是华夏从未有过的盛事,若是大楚不贺的话,秦王一怒,对大楚加兵,那就麻烦了。嗯,不仅要贺,还要备下一份厚礼,金银珠宝这些珍货自是少不了,还得割些土地城池。就四十座吧!大楚有的是土地城池,不在乎这区区四十座。”
    (未完待续)
第三十七章 列国来朝(下)
    赵国都城,邯郸,赵国王宫,赵孝成王正冲廉颇和蔺相如发火。
    “廉颇,你最是忠义,你说,若要寡人摆脱秦国,该当如何?”赵孝成王盯着廉颇问道。
    “君上,臣以为既已臣服,就不必再叛。”廉颇犹豫了一下,忙劝道:“赵国已灭,秦王没有赶尽杀绝,已是侥天之幸了。若是再生事端,授秦王口实,宗庙恐将不保。”
    “你……”赵孝成王很是期盼,期盼廉颇这个忠心耿耿的臣子赞成他的话,为他反叛奔走出力,却是没有想到,廉颇竟然劝他不要乱来,他大是恼火,指着廉颇,大吼道:“廉颇,你和秦异人走得近,莫以为寡人不知晓?你是不是以为,可以在秦国得高官厚禄?”
    廉颇是忠义之人,对于赵孝成王降了又叛之事很不赞成,这是肺腑之言,哪里想得到,竟然惹来赵孝成王一通喝骂,大是委屈。
    “君上,上将军所言极是有理。”蔺相如深知廉颇的脾气,怕他一个激动说出不当的话来,忙接过话头,道:“秦王没有赶尽杀绝,已是手下留情。若是授之以口实,秦国一定会毁掉宗庙,挖掉王陵,还请君上三思。”
    秦国要想真正得到赵地,就应该毁了赵国的宗庙,挖了赵国的王陵,不给赵人留下任何一点念想。只不过,碍于情势,秦国不能秦得太绝了,这等事儿正如王翦所说应当缓图,应当等到扫灭列国再做。
    若是赵孝成王反叛的话,那就是给了秦国把柄,可以名正言顺的把赵国宗庙、王陵处置掉,谁也不敢说个不字。
    “你们……秦异人说得对,你们穿一条裤子,你们还睡同一个女人,果是一个鼻孔出气。”赵孝成王一怒之下,想起了秦异人初次来到赵国朝殿说过的话。
    当时,蔺相如坚执要赵孝成王杀掉秦异人,秦异人中伤蔺相如,说他和廉颇穿同一条裤子,睡同一个女人。
    “这种谣传,你也信?”蔺相如和廉颇听在耳里,怒在心头,却是不能冲赵孝成王发作,唯有生闷气的份。
    赵孝成王指点着二人,还要数落,却见郭开大步进来,道:“禀君上,秦国传来消息。三十万秦军北上河套之地,大败匈奴。”
    “什么?”赵孝成王、廉颇和蔺相如齐声惊呼。
    这消息太过震憾了,由不得他们不震惊。
    “当真?”紧接着,三人又是异口同声的问道。
    “千真万确!”郭开忙把手里的竹简递上,道:“这是秦国传来的文章,说得清清楚楚,明明白。这事,已经传遍天下了呢。”
    赵孝成王一把夺过,手忙脚乱的展开,一瞧之下,一双眼睛瞪得更圆了,一脸的难以置信:“百万之众的匈奴眼看着就要没了!寡人没看错吧?”
    竹简上写得明明白白,清清楚楚,可是,这事太过惊人了,赵孝成王仍是半信半疑,一脸的难以置信。
    “百万之众?”蔺相如和廉颇惊讶得一张嘴张得老大,可以塞进两中鸭蛋了。
    赵孝成王一双眼睛瞪得滚圆,把竹简一而再,再而三的打量,最后不得不信,一个劲的道:“虎狼秦人真虎狼也!竟然如此了得,要全歼百万之众的匈奴,了得!了得!”
    “天啊!”全歼百万之众的匈奴,这事不要说去做,光是想想就足以让人目眩,蔺相如和廉颇齐声惊呼,虽然已经可以确这是真的,仍是有些难以置信。
    “嘿嘿。”赵孝成王一阵阴笑,右手紧握成拳,狠狠一晃,大声吼道:“可恶可恨的匈奴,你们也只能欺负欺负大赵!有种的,你打虎狼秦人啊!在虎狼秦人面前,如狼似虎的匈奴跟大漠上的羊一般温顺!”
    说到这里,仰首向天,眼中含泪,道:“列祖列宗,在天之灵有知,匈奴败了,大败了!”
    匈奴压着赵国打了近百年,这让赵国极为头疼。近百年来,除了赵武灵王打败过匈奴以外,赵国几乎没有象样的胜仗,对于匈奴,赵孝成王是恨之入骨。如今,得到匈奴百万之众竟要被秦军全歼,他欢喜无已,眼中泪花滚滚。
    “将酒来!寡人要痛饮!”赵孝成王右手一挥,道:“还有,设宴,把群臣都请来,一定要饮个痛快!”
    XXXXXXXXX邯郸,乐毅的府第。
    乐毅一身常服,坐在亭中,欣赏景致,很是恬淡。
    就在这时,只见乐间红光满面,飞也似的冲了进来,远远就嚷了起来:“爹,喜事!喜事!大喜事呀!”
    “嗯。”乐毅有些惊讶,扭头问道:“我隐居于邯郸,无人问津,喜从何来?”
    “爹,这喜事不是我家之喜,是华夏大喜呀。”乐间的声调更高了,几乎是唱出来的。
    “华夏大喜?”乐毅的兴趣被勾起来了,眉头一挑,道:“华夏大喜莫过于天下一统。可是,秦国虽取得中牟一战的胜利,要想一统天下,还需要些时日,断不会如此之快。你没虚言相欺?”
    “爹,你想到哪去了?”乐间一跺脚,道:“华夏大喜除了天下一统之外,难道就没有别的了?”
    “别的?”乐毅眉头一拧,沉吟着道:“你是说有人大破胡人了?”
    “爹,你还是那么睿智!”乐间对自己老爹的睿智很是佩服,赞不绝口,却是卖个关子道:“爹,你再猜猜,是谁大破胡人了?”
    “秦国!”乐毅却是眼中精光一闪,立时猜到了。
    “爹,你是怎生猜到的?”乐间好一通惊讶。
    他对乐毅的才智极为佩服,却是没有想到乐毅在如此短时间就猜到了。
    “这不难猜。”乐毅站起身来,双手背在背后,道:“我还知道,秦国是在河套大破匈奴,对吧?”
    “呀。”乐间一声惊呼,一脸的难以置信,道:“爹,你得到消息了?”
    “为父要是连这等事儿都猜不到,何以治理燕国,伐齐呢?”乐毅极是自豪,道:“匈奴一直垂涎河套之地,以前是因为赵国强大,匈奴虽是能压着赵国打,却是不能占居河套之地。如今,赵国已亡,秦国即将大举东进,匈奴要是不趁此机会南下,那就不叫匈奴了。只是,匈奴也太小瞧华夏了,不论何时,抗击异族华夏从未含糊过!过去没有!眼下也不会!将来也不会!”
    “爹,你真是太了得了!”乐间欢呼一声,把手中的竹简递给乐毅,笑呵呵的道:“这是秦王命人写的文章,尽述击破匈奴的经过,已经传遍天下了!”
    乐毅接地手里,展开一瞧,大是讶异,道:“秦异人挂帅?”
    乐毅盘盘大才,也是没有想到,统领秦军北上的竟然是秦异人。秦异人虽然了得,毕竟年纪太轻,如此重担压在他肩上,是个人都得好好掂量掂量。
    “秦王此举用意有二:一是历练秦异人,二是给秦异人一个建功立业的机会,秦国得明君也!”乐毅是何等的才智,一眼便看穿了秦昭王的用意。
    “爹,你是说秦王要……”乐间一脸的震惊。
    “嗯。”乐毅重重点头。
    然后就是仰首向天,一声长叹,道:“秦得明君,天下将一统,然,乐毅垂垂老矣!”
    XXXXXXXX洛阳,周室王宫。周赧王身着破败的王袍,头戴一顶陈旧的王冠,正在陈鼎殿长吁短叹。
    陈鼎殿,是周天子陈放九鼎的地方。
    九鼎,自从大禹铸成以来,一直是华夏的圣器,历代以得鼎为重,不得鼎不能算得天下。周武王伐商,得九鼎,把九鼎从朝歌运到镐京,成为传国重器。周平王东迁之时,又把九鼎从镐京运到洛阳。
    春秋战国时代,“列国纷纷问鼎重”,列国都想一窥九鼎,更想据为己有,却是不敢轻易付诸行动。
    唯一付诸行动的只有秦武王了。他驾临洛阳,本想把九鼎迁到咸阳。然而,他举鼎折胫而死。自此以后,再也没人敢问鼎重了,更别说迁鼎了。
    即使如此,周赧王也是度日如年,深知周室之没落,已经到了山穷水尽之时,还能存在几多时日?
    周赧王围着九鼎转悠,一脸的落寞。他虽名为天子,可是,放眼天下间,又有谁把他放在眼里?不要说七大战国不鸟他,就是同在洛阳的东周公和西周公也不把他放在眼里,他这个天子真是窝囊。
    整个洛阳,就是一座棺材,而他就是困在棺材中的活死人,这种感觉太难受了。
    走了一阵,周赧王在雍鼎前停了下来,望着雍鼎上那一滩赤黑色的血迹,嘴角终于露出了一丝微笑,道:“雍鼎有灵,当属我大周,嬴荡也敢妄窥圣器,罪该万死!”
    这滩血迹不是别人的,是秦武王的。当时,秦武王与人赛举鼎,举的就是雍鼎。因为秦国地处“雍州”,雍鼎就是雍州的象征,秦武王自然是要举雍鼎。
    当日秦武王被雍鼎砸断腿,鲜血喷在雍鼎上,周天子以为这是祥瑞之兆,不仅没有清理这滩血迹,反而善加保护。是以,数十年过去了,这滩血迹仍在。
    每当看到这滩血迹,周赧王的心情都会好起来,有九鼎这等圣器坐镇,周室总不会亡吧?
    “禀天子,三十万秦军北上河套之地,大破匈奴!眼下把匈奴残部围在阴山隘口中,匈奴的覆灭指日可待!”就在这时,一个内侍快步进来禀报。
    “噗嗵!”周赧王被这消息震惊得无以复加,一个没站稳,一头栽进雍鼎里。
    “天子!”内侍急声惊呼。
    “快,备上一份厚礼,遣使入秦,向秦国道贺!”周赧王顾不得爬起来,在雍鼎里大声吼道。
    (未完待续)
第三十八章 围困(上)
    咸阳,秦国王宫,上书房。
    秦昭王、范睢、白起和司马梗在座。
    秦昭王身着常服,头戴幞头,跪坐在矮几上,上位者的气势收敛,如同一农家老翁,极为恬淡。
    白起、范睢和司马梗他们也没有着官服,而是一身常服,神情轻松,跪坐在矮几上,围成一个圆圈,不象是面对秦王,倒象是与人话家常。
    “呵呵!”秦昭王未语先笑,脸上的笑容叠了一层又一层,眼睛一眯一眯的,极为畅快。
    “异人把匈奴围在阴山隘口中了,匈奴的覆灭只是时间问题……”一提起这事,他就笑得更加快活了,一张嘴哪里合得拢。
    不仅他欢喜,就是范睢、白起和司马梗三人也是欢喜不已,个个咧着一张嘴直笑,快活之极。
    自盘古开天地以来,华夏击胡就未有如此次之盛者也!想那周公击胡,不过是一次小小的胜仗,收获也不多,却是被《诗》夸成了一朵花儿,成了“圣人”。要是与秦异人眼下进行的大破匈奴比起来,屁都不是。
    如此盛事,自己赶上了,谁能不欢喜?
    “……白起,你以为,要全歼匈奴需费时几多?”秦昭王扭头冲白起问道。
    匈奴虽然被围住了,却还没有被歼灭,何时覆灭自然就是他们最为关心的话题了。范睢和司马梗目光灼灼,盯着白起,耳朵竖得老高,生怕错过一个细节。
    “君上,以臣之见,此战大秦虽然立于不败之地,全歼匈奴可期,可是,这费时仍长,少则三月,多则半载。”白起微一凝思,立时给出答案。
    “这么长?”秦昭王、范睢和司马梗齐声惊呼,大为诧异,一脸的难以置信。
    白起重重点头,非常笃定。
    秦昭王眉头一挑,道:“长平之战,你等而围之,全歼赵卒不过四十余日,而全歼匈奴为何要三月到半载?”
    长平大战虽然打了三载,真正的交战不过一两个月。在赵括代廉颇为将之前,秦赵两军更多的是对恃,赵军就是不出营交战,任由秦军使出各种阴谋。直到赵括代廉颇为将,这改变了赵军的策略,大举出击,想要烧毁秦军的粮草。
    他却不知道,所谓的“粮草”不过是白起的计,是白起命秦军把山凿空,伪装成粮草。赵括一个不察,就上了白起的当,被秦军团团围困。
    四十余天后,赵军就全军覆灭了。
    当时,被围的是数十万赵军,而且全是赵国的精锐,秦国只用四十余日就取得了胜利,而眼下的匈奴同样是四十余万,白起断言要三月到半载方能全歼,秦昭王着实诧异。
    “君上有所不知,赵军之所以覆灭得很快,其原委有二:一是赵括中我之计,未带粮草,难以支撑得更久。二是赵括能号令赵军,未发生人相食之事。”白起一口道破长平大战赵军覆灭的原委。
    长平大战时,赵括中计,全军而出,却是没有带粮草,被秦军围住后,要想坚持得更久,那是不可能的。
    “人相食?”秦昭王悚然一惊,眼中精光大放,道:“赵括把赵军带入绝境,没有活路,按理说赵军应当不听从他的号令,然,他的号令赵军依然遵行,没有发生人相食之事,此人了得了得!”
    “君上圣明!”白起重重点头,大为赞成这话,道:“任何一支军队陷入绝境,号令未必能行。尤其是,赵括把赵军带入绝境,按理说,赵军应该对他恨之入骨,不会遵行他的号令,然,赵军到最后都能奉行他的号令,此人之才非同小可……”
    “你如此高看赵括?”秦昭王绝对没有想到,白起对赵括的评价如此之高。
    不仅秦昭王惊讶,就是范睢和司马梗也是惊奇不已,瞪圆眼睛,死盯着白起。
    “……君上,不是臣高看赵括,而是赵括本身就非凡了得。小小年纪,在兵法上的见解连其父都不能屈,其才智由此可见。可惜的是,如此良材美玉,却是未经磨砺,未融会贯通,却骤得上将军高位,终酿惨祸。若是假以时日,他非凡的见解与战阵融会贯通,必将无敌于天下。”白起对赵括的评价非常高,道:“臣以为,若是让他走脱,必将成为大秦的大患,是以,臣调集上万强弩,把他射杀于当场。”
    “这个赵括能得你如此高看,想来不会差吧!”秦昭王惊悚不已,用手抚着额头,发现竟然惊出了一身冷汗。
    白起的眼界之高,他们都是知道的,能入白起法眼的有几个?能得白起如此高看,给予如此高评价的,又能有几人?
    不仅秦昭王惊悚,就是范睢和司马梗也是出了一身冷汗。
    要知道,长平大战秦国干掉了赵国这个唯一的对手,操天下大势于己手,秦国统一天下的道路已经打通了。若是赵括走脱,把兵法上的见解与实战融会贯通,就会成秦国的心腹大患,到那时,秦国的统一必将难以进行,要秦昭王不惊都不成。
    “幸好赵括死了!”秦昭王是好一阵庆幸。
    后人贬损赵括只会纸上谈兵,其实,赵括的才智非凡了得,只是没有好好雕琢。若是经过实战磨练,他在兵法上的过人见解与实战融会贯通,必将成为一代名将。
    “只是,这与歼灭匈奴有何干系?”秦昭王问道。
    “歼灭匈奴一战,正好长平大战相反。”白起眉头一挑,如同出鞘的利剑:“先说粮草,虽然我们都说匈奴自小生长在马背上,可以在马背上过一生,来去如风,好象匈奴没有辎重粮草似的。其实不然,是个人就得吃,就得喝,匈奴仍有粮草辎重,只是与中原不同罢了。”
    这话很有道理,只要是个人就得吃就得喝,就是匈奴也不例外。只不过,匈奴的情况特殊,其辎重粮草与中原不同罢了。
    “匈奴的辎重粮草就是他们的牛羊骏马。”白起沉声道:“每次大匈奴大举行动,都有不计其数的牧民随之而来,这些牧民赶着牛羊骏马,相当于我们的民夫。”
    “嗯,有理有理。”秦昭王、范睢和司马梗重重点头,大为赞成。
    “匈奴善用飞骑,利用骏马的速度来去如风,若是牛羊跟不上的话,匈奴还可以喝马奶。马奶简便易带,没有任何拖累,只需要有草场便可。”白起对匈奴相当了解。
    对于匈奴来说,有牛羊肉吃固然是好,没有也不成问题,只要有马奶就成。每当到了肚子饿的时候,匈奴就会钻到马肚子下,抱着马奶大吸一通,就能裹腹。要想维持马奶的供应,只需要有草场就成。
    “匈奴从北河逃命伊始,必是骑马而行,到了隘口里必是有大量的骏马,匈奴会先喝马奶,然后就是宰杀战马而食。”白起的语调并不高,却是非常笃定。
    匈奴出行全靠骏马,从北河逃命开始,几乎是人人骑马而逃,集中在隘口里的战马何其多。若是有足够的草场的话,匈奴完全可以靠喝马奶度日。只是,隘口就那么一点大,草场肯定不够用,会很快就被骏马啃食一空,匈奴就会失去马奶。那么,匈奴接下来就会食马肉。
    “光是这马肉,就足以让匈奴坚持很长时日,三两月是必然。”白起算得很是准确。
    “更重要的是,匈奴没有严明的号令,更没有廉耻之心,在吃完马肉的情形下,就会人相食。”白起的话很惊人。
    “人相食?”秦昭王、范睢和司马梗再度动容。
    人相食,对于中原人来说那是难以理解的,是不可饶恕的重罪,然而,对于匈奴来说,却没什么大不了的。每当遇到灾荒之年,牛羊骏马死伤过多,食物缺乏之时,他们就会以人肉为食。
    “这么算下来,能在半载内全歼匈奴就是好的。”白起最后道。
    “哎!”秦昭王长叹一声,一脸的不甘,道:“要是能早日解决掉匈奴的话,大举东进还有机会。”
    大举东进是何等的难得,他仍是有些不甘心。
    “若要早日东进,也不是不可以,只需多付出五八万锐士的伤亡。”白起的话足以把人气死。
    秦昭王指着白起,直翻白眼。五八万锐士的代价很沉重了,秦昭王绝对不愿意付出。
    “君上,韩燕魏齐楚赵卫周天子……使者已到咸阳,向君上道贺。”就在这时,长史桓兴快步进来,冲秦昭王禀报。
    “你说什么?道贺?”秦昭王一脸的讶异,一双虎目瞪得滚圆。
    “是呀。”桓兴抚着额头,兴冲冲的道:“韩国割城二十座,魏国三十座,楚国四十座呢。”
    “寡人并未要他们道贺,并未要他们割地呀。”秦昭王依然未想明白。
    秦昭王只不过派人四处宣扬,并没有向列国施压,他们竟然前来道贺不说,还割地,秦昭王还真有些想不明白。
    “君上,大秦兵威所向,谁敢不惧?”范睢率先明白过来,道:“大秦在河套大破匈奴,这是华夏盛事,他们不敢不贺,若是不贺的话,必然给大秦口实,大秦出兵就是名正言顺了。这些山东列国,早就被大秦打怕了,他们不敢不贺呀。”
    范睢不愧是才智之士,一口道破山东列国的用意。
    “寡人真是没想到,异人这一仗还有如此收获。他们要送,寡人就收下了吧。”秦昭王笑呵呵的道。
    (未完待续)
第三十八章 围困(中)
    阴山,秦异人的中军帐,众将在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