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秦皇纪-第18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什么?还要打?”
    “太好了!打打打!”
    “休屠、浑邪、楼兰、楼烦、林胡这些异族虽然不大,却总是滋扰边关,让华夏很不安宁,是该趁此机会把这些异族彻底解决了。”
    众将七嘴八舌的议论,人人脸上泛着喜色。
    “公子,末将愿战!”紧接着,众将就齐刷刷的站起身请战了。
    秦人本就“闻战则喜”,更别说刚刚打了一个大胜仗,士气高昂,要众将不请战都不成。
    李牧和司马尚二人对视一眼,一脸的欣喜。休屠、浑邪、楼兰、林胡、楼烦这些异族不敢对付秦国,主要是滋扰赵国,让赵国吃足了苦头,这让他们恨之入骨。如今,秦国要把这些异族彻底解决,他们能不欢喜吗?
    “我决定,将、校尉凡在三十以上者,士卒年在二十五岁以上者,皆不得参与此战!”就在众将的期盼声中,秦异人的话音响起。
    “为何呀?公子,这是为何呀?”秦异人的话刚落音,就惹来一片叫嚷声,众将个个脸红脖子粗,一脸的不解与不甘。
    秦人“闻战则喜”,把打仗当作吃肉喝酒一般痛快,要他们不能上战场,还真是让他们心里很不痛快。
    “本公子率领你们深入大漠,直捣龙城,就是为了要历练你们,为以后彻底解决匈奴做准备。而眼下这一战,能更好的历练你们。”秦异人为他们解释,道:“河西走廊虽然与大漠不同,没有大漠那么可怕,可是,那是大漠的一部分,同样能达到历练的目的。唯有年岁轻者,到了十几二十年后解决匈奴之时,他们才能挑起重担。”
    秦异人这是深谋远虑,在为将来解决匈奴问题做准备。
    诚如秦异人所言,进军龙城不过是一次拉练罢了,连实战都称不上。而这次扫灭这些异族就是真正意义上的实战,让年轻人亲身经历大漠作战的方式方法,这对将来彻底解决匈奴问题有着莫大的作用。
    “公子英明!”李牧、黄石公、尉缭、王翦、李斯、韩非、蒙武他们齐声赞扬。
    “哎!”那些年岁超过三十的将领大是不甘,只能把熊熊战意化为一声叹息。
    “哈哈!又有仗打喽了。”没有超过三十的将领大是欢喜。只不过,这样的人太少,声势有些不足。
    “第三件事就是要有人来统领北方事务,为将来彻底解决匈奴作准备,筑城、牧养战马、积蓄军械粮草,你们谁愿担此重任?”秦异人再度开口。
    要解决匈奴问题,就必须要经过缜密的准备。虽然眼下谈彻底解决匈奴问题还有些过早,不过,却不得不准备了,派一个大将坐镇,是再正常不过了。
    “这……”众将你望望我,我望望你,闭口不言。
    不是他们没有雄心壮志,不是他们没有这心,而是他们知道,只有才智非凡之人方能担此重任。他们扪心自问,自己还挑不起这重担。
    “怎么了?没人敢?”秦异人扫视众将。
    “公子,若是不嫌末将才疏学浅的话,末将愿一试。”王翦站起身,冲秦异人请命。
    “王翦?”秦异人微微点头,道:“以你之才自然是担得此任,只不过,还有更重要的事情要你去做。”
    王翦号称战神,若让他来做这事,让人放心。
    只不过,王翦是秦异人心目中未来主将的最佳人选,当然不能把他放在北方了。
    秦始皇之所以能选中王翦为灭国的主将,不仅仅在于他有着非凡的军事才干,还在于他有着不凡的政治智慧,这对于灭国,完成一统大业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李牧,这事就交给你了。”
    秦异人突然扭头,冲李牧道。
    (未完待续)
第四十七章 出兵西征
    “啊!”一片惊呼声响起,出自众将之口。
    瞧众将那样儿,个个惊讶莫铭,难以置信,如同在听天方夜谭似的。
    李牧虽然才华不凡,在这次大战中大放异彩,深得众将信任,相信能干好秦异人交给的任务。只是,他毕竟是赵人,虽然赵国已经灭了,赵孝成王投降了,李牧还是赵臣,不是秦国之人。秦异人把如此重任交给李牧,还真是出人意料,让人想不到,要众将不震惊都不成。
    黄石公和尉缭对视一眼,大为赞赏,微微颔首。他们对秦异人此举深以为然,在所有人中,就李牧担任此事最为合适。
    这可是一举两得,既为此任找到一个合适的大将,又把李牧顺理成章的拉入秦国阵营,让他为秦国效力。
    最惊讶的莫过于李牧了,只见他张大了嘴巴,想要说话,却是说不出来,唯有一脸的震惊。他虽然已经向秦异人表明了忠心,要追随秦异人,可是,秦异人要他做的是秦国的官,还有秦昭王那一关要过,他不能不惊讶。若是秦异人与他象黄石公和尉缭那般,没有官职,只是做秦异人的私人幕僚,李牧反而不会犹豫,会欣然应允。
    司马尚也是震惊无已,以为自己听错了。
    “公子,这不合适吧?”李牧好半天才反应过来,道:“公子委我以重任,李牧自是感激不尽,可李牧毕竟是赵人……”
    秦异人右手一摆,阻止李牧说下去,接过话头,道:“经营河套之地,事关天下安危,事关华夏未来,没有秦赵之别,只要才华与对华夏的忠诚。你李牧完全能胜任这事,就这么定了!”
    经营河套之地是为将来击破匈奴做准备,这事关系到华夏的未来,应当同仇敌忾,不分国别。秦异人这话说到众将心里去了,众将微微点头,大是赞成。
    “公子,可是秦王那里……”李牧很是感动,可他也清楚,这事必须要秦昭王准允才行。
    “李牧,这事你就不消担心了。”秦异人信心十足,道:“有人说大秦富足,秦国锐士天下无敌,这些是真的,却不是让大秦最为自豪的,你可知大秦最自豪的是什么?”
    这问题还真把李牧给问住了,李牧张大了嘴说不出话。
    秦国之富足,秦国锐士之善战天下闻名,这都不是秦国最自豪的,那么,什么才是秦国最为自豪的呢?这问题不仅把李牧给难住了,就是一众将也给难住了。
    “大秦最为自豪的就是不拘一格用人才!”秦异人给出答案。
    “好!采!”一片叫好喝采声响起,出自众将之口。
    他们不仅在叫好喝采,还轻轻击掌,一脸的激赏。
    秦国对人才的招揽与重用,真的当得起“不拘一格”四字了。秦国重用的人才,大多在山东之地不如意,不为人重视,甚至有些差点送命,到了秦国却是横空出世,纵横天下,难逢敌手。诸如商鞅、张仪、范睢这些名臣,无不如是。
    “你李牧久在北方,熟知北方情形,更有不凡的才华,如此人才,正是大秦最需要的人才,大父不仅会准允,还会重用你,你大可放心。”秦异人冲李牧道。
    “这……”李牧非常感动,虎目中泪花闪动,却仍是有些迟疑。
    一个赵人,于秦国既没功,也没有资历,突然被委以重任,李牧不能不迟疑。
    “李牧,你看看大秦所用的丞相便知,商鞅本是卫人,原想仕于魏,有‘荐贤杀贤’之事,他到了大秦,被孝公重用。张仪本是魏人,在山东之地不被重用,更差点在楚国被打死,他到了大秦,是何等的被器重?”秦异人冲李牧微微一笑,道:“商君张仪之事有些远的话,那么,眼下的范睢丞相,地地道道的魏国人,身蒙不白之冤,差点被魏齐这奸贼害死。他到了秦国,却是被大父拜为丞相,委以重任。”
    众将重重点头,深以此等事自豪。
    李牧脸上的犹豫之色顿消。
    “商君、张仪、范睢,他们入秦之前,于秦无尺寸之功,大秦却能重用之。你李牧虽不是秦人,却是于大秦,于天下有大功,大秦若不能重用你这等盘盘大才,那就是瞎了眼!”秦异人最后掷地有声的道。
    “谢公子!”李牧单膝跪地,双秦异人一抱拳,大声道:“李牧肝脑涂地,在所不惜!”
    声调并不高,却是掷地有声,让人不敢有丝毫置疑。
    “司马尚,你就为李牧之副吧。”秦异人冲司马尚道。
    “谢公子!”司马尚眼里闪着泪花,单膝跪在李牧身旁,冲秦异人抱拳行礼。
    “起来!起来!”李牧是盘盘大才,号称“战神”,司马尚也是一员难得的良将,能得此二人效力,秦异人万分欢喜,把二人扶起来。
    “呵呵!”一片畅笑声响起,出自众将之口。
    经过这一战,众将对李牧和司马尚之才华与人品大是赞赏,二人愿担此重任,众人也是欢喜,以为得其所哉。
    “经营河套之事就交给李牧和司马尚了,本公子很放心。”秦异人扫视众将,道:“我再来说说眼下之事。如何打好这一仗,你们有什么见解,尽可以畅所欲言。”
    “公子,要扫灭林胡、楼兰、楼烦、休屠、浑邪这些异族,末将自是无话可说,很是赞赏。”一个将领站起身,颇有些忧虑,道:“只是应当在来年春季出兵。眼下已经入冬了,即将大雪纷飞,不是用兵之时,还请公子三思。”
    “对呀。”众将齐声附和。
    眼下已经入冬了,即将下雪了,不是用兵的季节了。眼下不进攻,改在来年春季再进攻,这事再正确不过了。
    “不然。”黄石公摇摇头,道:“眼下虽然入冬,即将大雪纷飞,可是,还有些时间,多了没有,十天半月还是有的。有了十天半月,足够我们解决这些异族了。”
    “这么快?”众将有些难以置信,大是惊讶。
    “没错。”尉缭接过话头,为众将释疑解惑,道:“休屠、浑邪、楼兰、楼烦、林胡这些异族口众少,地域不广,还不如大秦一个郡大,要灭他们又有何难?他们难挡大秦兵锋,只要大秦锐士一到,他们必然是望风而溃。”
    休屠、浑邪、楼兰、楼烦、林胡这些异族虽然不断滋扰华夏,给华夏制造了不小的麻烦,这些异族毕竟太小,实力有限,难撄秦军兵锋。可以预计得到,秦军这次出动,几乎是兵不血刃,几乎可以说是一场行军罢了。
    “还有一点,此时已经入冬了,这些异族早就在水草丰富之地安营窝冬了,他们想不到大秦会在这时出兵,会被大秦打一个措手不及。”李牧接过话头,一语切中要害。
    在战国时代,谨守“冬不用兵”的古训,不仅华夏,就是周边的异族也在遵循这一古训。这些异族绝对想不到,秦军会这时节出动,他们一定会被秦军打个措手不及。
    “林胡、楼兰、楼烦、休屠、浑邪,他们的王早就被我们俘虏了,我们可以让他们带路,要找到这些异族的窝冬之地再容易不过了。”秦异人眉头一掀,发同出鞘的利剑,道:“若是他们胆敢说个不字,本公子定会让他们生不如死。”
    林胡、楼兰、楼烦、休屠、浑邪这些异族之王应匈奴单于之邀,赶到北河之地,想要一起打败秦军,却给秦军俘虏了。
    秦异人之所以没有杀他们,就是留着他们有些用,此时正好派上用场。这些异族之王,对自己国内的情形最是熟悉,有他们带路,一定不会有问题。
    “哈哈!”众将大喜,爆发出一阵畅笑声。
    “这次西征,就点兵五万。”秦异人道。
    “五万?”
    “公子,这太多了吧?就凭这些异族,哪里经得起五万大秦锐士打的。用不着五万,两万就足够了。”
    秦异人的话让众将好一通惊讶。
    以秦军强悍的战力,莫要说五万,就是一两万就能把这些异族扫灭。秦异人竟然要出兵五万,这着实让众将很是惊讶。
    “你们说得对,以这些异族的战力,哪里经得起大秦锐士五万之众的追杀。”秦异人右手一摆,阻止众将议论,道:“本公子可不会仅仅满足灭掉这些异族。在这些异族以西,还有西域,那里地域广阔,口众不少,大秦不出兵则已,既然出兵了,就要一举拿下。”
    “西域?”众将差点跳起来。
    众所周知,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结交大月氏,是因为汉武帝听商人说起,才有这样的决定。很多人以为,这是古中国第一次知道西域,若是如此想的话,就是误解了。
    汉武帝听商人说起的是大月氏和匈奴有生死大仇,而不是听商人说起有西域,这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概念。
    西域早就在春秋战国之时为中原知晓了,只是没有与之发生什么交集。就算是这样,西域的珍货,诸如汗血宝马,昆山之玉,也有流入中原。
    当然,中原与西域发生大规模交往、通商,那要在张骞使西域,开启“丝绸之路”以后去了。
    “公子,真要打西域?”众将一脸的难以置信。
    “当然!”秦异人重重点头,掷地有声。
    (未完待续)
第四十八章 灭国!灭国!再灭国!(上)
    秦异人的话却是引来一片反对声。
    “公子,何必要打西域呢?西域是苦寒不毛之地,得其地不能耕,得其民不能战呀。”
    “西域太苦太冷,到处都是黄沙,听说要去西域很难,要那个叫什么骆驼的才行。”
    “与其打西域,还不如早日打山东之地呢。”
    众将七嘴八舌的反驳,言之凿凿。
    听着众将的反驳,秦异人很是无语,谁他娘说西域没用?别的不说,新疆的天然气就是海量,可供中国用很多年。虽然眼下的中国还用不上,可是,这是留给后人的财富。
    再说了,“丝绸之路”就要经过西域,这是连结东方与西方世界的必经之路,这经济价值就大了,会让华夏受益无穷,这也是留给后人的宝贵财富。
    更重要的是,只要用得好,中国完全要以再进一步,控制中东地区,就有了在西方的出海口,这在战略上对中国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的。
    或许有人认为这是妄想,不可能的事。如此想的人可知道唐朝差一点打进中东,控制了中东地区吗?众所周知,唐朝与阿拉伯帝发生了数十上百年的大战,其目的何在?唐朝就是要控制中东地区。
    有此三个理由,就足以让秦异人对西域用兵了,一定要把西域收复。
    “你们如此言之凿凿,你们对西域了解呢?你们去过西域吗?”秦异人翻翻白眼,冲众将问道:“你们不过是道听途说,你们不了解西域,不知西域之重要,就妄言,足为之戒。”
    在当时,中原只知道有个西域,只知道西域是苦寒不毛之地,地广人稀,口众少,得地不能耕,得其民不能战,属于无用之地。至于真正的情形,就没人知道了,秦异人这一问,把众将给问住了。
    “西域有的东西中原没有,诸如葡萄、石榴,或许你们会说这些物品没用。可是,你们想过吗?眼下是大争之世,一旦大秦一统天下后,不再有刀兵之争,到那时,大做就要让国人庶民过上好日子,这些物什就有大用场了。”秦异人扫视众将。
    眼下大争之世,一定要崇尚节俭,能省的就省了,象葡萄、石榴这些东西在眼下没有什么用处。可是,一旦天下太平了,就要着力于提升百姓的生活水平,提高其身体素质,这些水果就有用处了。
    “嗯。”黄石公和尉缭重重点头,大是赞成这话。以二人的眼光,自然知道秦异人这话有多么的正确。
    “再说了,西域的骏马不比匈奴的骏马差,甚至还更好。你们听说过汗血宝马吧?要是能有大量这样的骏马,你们说,大秦锐士会不会更加强悍?”秦异人的声调转高。
    “汗血宝马?我们当然听说过。这可是好马呀,只是听过,却没有见过。”众将眼睛放光了,大是艳慕,恨不得立时拥有一匹神骏的汗血宝马。
    对于将军们来说,谁不想拥有一匹好马呢?
    “这事就这么定了,挑选一批头脑灵活,身手了得,将、校尉年在三十以下者,士卒年在二十五以下者,三日后出征。”秦异人最后道。
    命令一传下,秦军欢声雷动,又有仗可以打了,要他们不欢喜都不成。
    那些被选中的秦军特别欢喜,没有被选中的秦军特别不爽,却是无可奈何。
    秦异人之所以坚持要率领五万秦军西征,就是要一举解决西域问题。至于河西走廊上的异族,就凭他们那点儿实力,压根就经不起五万秦军打的。
    一提起西域,我们就会想到张骞出使西域。可是,要是问第一个打进西域的中国将军是谁?很多人一定会想到李广利,因为李广利征贰师城,威震西域。
    其实,第一个打进西域的并不是李广利,而是霍去病。
    霍去病第一次独立统兵,就是率领一万精锐骑兵攻打河西走廊,打得休屠、浑邪诸部大败亏输,更是缴获了休屠王祭天的金人。这一战,霍去病打得很漂亮,打出了汉军的威风,也展现了他的天才。
    在同一年的夏天,他再度率领两万精锐骑兵重返河西走廊,这一次,他一路往西,打到新疆的天山附近去了。
    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兵临西域。
    可惜的是,霍去病并没有把西域问题解决了,留下了后患,才有李广利远征贰师城之事。
    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不能怪霍去病。霍去病当时的主要任务是斩断匈奴的右臂,他要对付的是匈奴,而不是西域诸国。再者,他率领的兵力太少了,区区两万精锐,无论如何不可能一举收服西域,这才留了一个尾巴。
    若是霍去病当时率领的军队多些,不是两万人,而是五万八万的话,就会威慑西域,就会让西域诸国害怕,就不会发生来的“遮杀汉使”之事,就不会有汉武帝命李广利西征之事。
    李广利攻打贰师城,后人演绎了无数版本,大多以为是汉武帝穷兵黩武,想要贰师城的天马,这才发兵。其实,这是天大的错误。
    迫使汉武帝下令出兵西域的真正原因是西域各国眼红汉朝使者的财货,老是把汉使给杀了。如此大事,是在挑衅汉朝的威严,不得不惩。是以,汉武帝这才命令李广利率兵西征。
    第一次进攻西域,因为准备不足,李广利打了败仗,激怒了汉武帝,不准他回来。汉武帝更是派出了使臣,堵在路上,若是李广利敢回来,当场格杀,李广利怕了,只得老老实实呆着。
    到了准备完成之后,汉武帝再度发兵,由李广利率领,再攻西域,这一次,打得西域惊恐不安,贰师城求饶。
    这一战之后,西域诸国害怕了,不敢再眼红汉使的财货,更不敢再杀汉使了。不仅不敢眼红,还得把汉使当祖宗一样供着。
    秦异人打的主意是,不打则已,既然要打,就要把西域打怕,打得西域不敢再叛。要达到这一目的,就不能重蹈霍去病的覆辙,而要大举出兵。出动五万秦军锐士,也就成了必然。
    五万精锐挑选完成后,秦异人一声令下,其余的秦军带着战利品,押着单于、左贤王这些匈奴重要人物,开始撤退,朝关中进发。
    “公子,这一仗要如何打?”在九原郡守府,秦异人召集众将再议军机,有大将提出疑问道:“五万大军出动,这后勤就是一个大问题,要如何解决?”
    “是呀。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若不能解决辎重,这仗就难打了。”众将齐声附和。
    “公子,依我之意,我们应当派人向陇西郡守传话,要他们运送辎重。”黄石公眉头一挑,忙出主意。
    休屠、浑邪、楼兰、楼烦、林胡这些异族主要在河西走廊上,也就是现在的宁夏、甘肃一带,从陇西运送辎重再合适不过了,黄石公出了一条好计。
    “不。”秦异人摇头,道:“此战,我们不需要辎重。”
    “不要辎重?”一片惊呼声响起。
    不仅众将惊讶不置,就是黄石公、尉缭、李牧这些人也是惊讶不已,个个瞪圆了眼睛,如同在听天方夜谭。
    自古以来就有“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的古训,粮草对于一支军队的重要性不需要说的。秦异人却说不需要辎重,这已经超出了他们的认知,由不得他们不惊讶。
    “没错!不需要辎重!”秦异人再度肯定一句,道:“每人两匹马,一匹骑乘,一匹运送粮草。”
    这的确是个好办法,可是,却不能持久,尉缭忙道:“公子,这虽然可行,却不能持久,粮草总有用光的时候呀。这可是大漠呀,一旦粮草用光了,在哪里去筹措?”
    “是呀,公子,要三思呀。”黄石公和李牧齐声附和。
    “这又有何难呢?”秦异人却是不当一回事,道:“找到异族,不用跟他们废话,杀了就是。杀完就抢,抢食物、抢牛羊、抢骏马。只要打上几仗,你们就会愁粮草多得用不完。”
    秦异人这是要实行“以战养战”之策了。这虽然有点血腥,却是在大漠中作战的好办法。
    历史上,霍去病两次攻打河西走廊,他所率之兵力总共才三万人马。而盘据在河西走廊上的匈奴军队就高达二十四万,他竟然打胜了,还是一个天大的胜仗,就在于他采用的“以战养战”的打法。
    他率领的汉军没有辎重,是轻装上阵,保证了他的行军速度,可以做到来去如风,他总是可以在匈奴想不到时间,想不到的地点,以匈奴想不到的方式突然杀出来,打得匈奴苦不堪言,死伤惨重,最后被霍去病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