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秦皇纪-第19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秦异人突然听到亚历山大大帝的消息,要不吃惊都不成。
    “……”大宛王一脸的好奇,心说难道你知道亚历山大大帝?
    “可是来自马其顿的亚历山大?”秦异人沉声问道。
    “啊!”大宛王惊讶不已,差点把舌头咬断了,顾不得害怕,盯着秦异人,震惊过甚,连话都说出来了。
    亚历山大大帝的事迹,西域有人知道,却是并不多,更别说遥远的东方了,几乎没人知道。秦异人竟然一口说出亚历山大大帝的来历,要大宛王不震惊都不成。
    “是是是。他是来自马其顿,他的父亲叫菲利普。”大宛王猛的清醒过来,不等秦异人说话,竹筒倒豆子似的,把亚历山大大帝的事儿一一说了。
    “世上竟然有如此狂妄之人!”
    “他想打到中原来,他是找死!”
    一众将领听说了亚历山大大帝的事迹,大是气愤,愤愤不平。
    “此人凭借区区三万人就能灭掉一个又一个国度,倒也是个人物。”黄石公、尉缭、王翦、李斯、韩非他们微微点头,颇为赞赏。
    秦异人平静下来,心中暗道:“以前,我对战国时代不了解,以为亚历山大大帝打到中国,中国会很危险。现代社会,这种想法的人很多,可是,以我对战国的了解,亚历山大大帝打到中国来,那是他的不幸!他应该庆幸,地图出错了,没有打到中国来。”
    (未完待续)
第六十九章 西征?
    亚历山大大帝,是一个传奇的名字,一提起他,很多人都会竖大拇指,认为他是一位天才,他确实是一个天才,是西方公认的“四大军事天才”之一。与后来的汉尼拔、恺撒、拿破仑并列。
    他的成功在于,他率领为数不多的马其顿军队东征,横扫了欧亚大陆,建立了一个庞大的帝国。这是一个传奇,无数后人为之敬仰。
    很少有人知道,亚历山大大帝当初东征的目的并不是去打印度,而是要来打中国。他的老师,也是古希腊著名的学者,亚里士多德,给了他一幅标有中国的地图。在当时的情况下,中国是一个传说中的名字,号称“黄金国度”,据说遍地黄金,是西方人想象中的天堂。
    正是怀着要征服中国的愿望,亚历山大大帝踏上了征程。然而,他的地图出错了,他打错了方向,打到印度恒河流域去了。
    最后,因为八年征战,将士们思念家乡,军无战心,他不得不撤军。
    在他的率领下,马其顿军队战无不胜,攻无不克,所向披靡,因此有很多人认为,若是亚历山大大帝打到中国来,中国一定会被亚历山大大帝征服。
    如此想的人不在少数,其理由:一是因为亚历山大大帝是个天才,二是因为马其顿军队英勇善战,三是因为中国当进处在战国时代,国家没有统一,各自为战,难以抵挡亚历山大大帝的进攻。
    这些理由都正确,其结论却并不正确,因为如此想的人并不了解当时中国的实际情形。
    先说亚历山大大帝的军事天才,不可否认,他的确是人类历史是极为罕见的军事天才。正是因为他有着这种才干,在他率领下的马其顿军队横扫了半个世界,更是灭了比古希腊大得多的波斯帝国。
    然而,说到军事天才,中国会少吗?
    亚历山大大帝与秦惠文王是一个时代的人,他比秦惠文王大两岁,却早死十几年。在这一时代,中国有一个很有名的军事天才,孙膑。若是亚历山大大帝打到中国来,中国受到威胁的话,孙膑一定会挑起抗击亚历山大的重任。
    更别说,若是孙膑的老师鬼谷子再出山的话,亚历山大大帝的对手就更加强悍了。
    鬼谷子虽是隐士,终生未出仕,然而,谁都无法否认,他是中国历史上罕见的奇才,他打造出了李悝、商鞅、孙膑、庞涓、苏秦、张仪这些著名的天才人物,他之才更是让人钦佩。
    若是中国到了生死存亡关头,鬼谷子出山很有可能。
    再说马其顿军队英勇善战,这也是真的,马其顿军队着实很英勇,很善战,正是因为有拥有一支纪律严明,英勇善战的军队,亚历山大方能取得成功。
    可是,在当时的中国,难道就缺少英勇善战的军队吗?
    不,一点也缺少。
    在当时,中国有三支非常有名的军队,魏国的“魏武卒”、齐国的“技击之士”、秦国的锐士。
    魏武卒是由著名的军事家吴起打造的,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支用精铁武装起来的重装步兵,全身披着精心打造的铁甲,一旦出现在战场上,就是无敌的代名词。正是因为魏国拥有这支能征善战的魏武卒,魏国这才成为战国初期的霸主。
    这支军队在亚历山大之时,还没有被孙膑消灭,若是遇到魏武卒,以马其顿军队那可怜的青铜武器,又能如何呢?能不能破开魏武卒的防御都成问题。
    齐国有由孙膑训练的“技击之士”,这支军队特别善长单兵作战。正是因为有这一特长,孙膑这才设伏,两次打败庞涓率领下的魏武卒,把魏国从霸主位置上拉下来。
    遇到这支军队,兴许亚历山大并不觉得棘手,前提是要齐军与他正确硬碰,他要能发挥出马其顿方阵的威力。问题是,以善打巧仗,善于扬长避短而著称的孙膑,会和亚历山大硬碰吗?一旦被孙膑找到可以利用的地形,亚历山大就是第二个庞涓,马其顿方阵无法发挥。
    在三支精锐里面,最难对付的是秦国的锐士,因为秦国锐士能攻善守,有一个名动千古的方阵,叫“秦军方阵”。
    在亚历山大父亲菲利普时代,差不多就是秦孝公时代,商鞅已经在秦国变法。到了亚历山大时代,商鞅的变法已经取得了成功,秦国的实力大增。
    更重要的是,商鞅为秦国打造出了一支能攻善守的大军,就是秦国锐士。
    一提起商鞅,人们就想到商鞅变法,很少有人知道,商鞅不仅是治国的奇才,还是一个军事天才,秦军方阵就是他打下的基础,后来的司马错、白起、蒙骜、王翦、蒙恬都是在其基础上进行完善。
    虽然这一时期的秦军方阵还没有后世那样威力巨大,其威力也是非常了不起了,因为魏国的魏武卒在经过孙膑两次打击后的残余力量,就是被秦军方阵打败的。而且,秦军是在正面硬撼中,压倒性的击败了魏武卒,展现了惊人的战力。
    就是孙膑率领下的齐国技击之士,也只能利用地形限制魏武卒的发挥,没有实力正面硬撼。而秦军就是在正面硬撼中,全面压制了魏武卒,由此可见秦军的可怕了。
    若是方其顿方阵遇到秦军方阵,后果会是什么呢?后果必然是马其顿方阵被全面压制,甚至可以说马其顿方阵不堪一击。
    在近战方面,马其顿方阵和秦军方阵差不多,主要的差别在于马其顿方阵用的是长矛,秦军方阵用的是长戟,其余的在刀手、骑兵方面差不多。
    然而,在远程攻击方面,秦军方阵完爆马其顿方阵。
    马其顿方阵是个步顿方阵,其远程攻击方式少得可怜,主要是弓箭和投掷短矛。弓箭不用说了,都明白的事。投掷短矛,和现代社会扔手榴弹差不多,再大的力气,也不过是扔出四五十米罢了。
    用强弩射出的弩矢,却是可以远达四五百米,而且强弩的穿透力、杀伤力远非弓箭和投掷短矛所能比,可以说一个在天上,一个在地下,差别太大了。
    对付马其顿方阵的最好方式,不是和他比近战,而是比远程攻击,只要在远程攻击上压制了马其顿方阵,来历山大也就完了。
    亚历山大之所以取得一个又一个的胜利,就是因为他的对手,比如波斯,缺乏强有力的远程打击,不得不与他比近战,这是以短击长,不败都不行。
    强弩是中国古代独步世界的利器,恰恰是马其顿方阵的克星,遇到秦军方阵,马其顿方阵要不完蛋都不成。
    至于当时的中国四分五裂,七大战国力征,严重的消耗了中国的实力,这倒不是大问题。因为在对付异族这事上,华夏从来没有含糊过。若是亚历山大进攻中国,很可七大战国会联手,共同对付他。
    而且,在当时,中国有两个名动千古的邦交天才,那就是苏秦和张仪了。在对付异族这一点上,两师兄弟一定会联手,促成七大战国结盟。
    秦异人在另一时空谈到亚历山大东征中国之事,其看法和现代大多数人差不多,认为那是中国的巨大危机。然而,当他来到战国时代,了解了战国的实际情形后,他不这样认为了,他认为亚历山大没有打到中国,那是他的幸运。
    若是他打到中国,那就是他的不幸!
    其理由非常充分。
    “亚历山大能在五六十年前打到西域附近,这说明只要努力,完全可以反其道而行之,由东方打向西方。”秦异人开始转念头了,心中暗道:“只需要沿着亚历山大当年进军的路线反其道而行之,就能打到波斯,打到马其顿,打到古希腊。”
    古希腊是古方文明的摇篮,若是能够摧毁的话,就不会有后来的罗马帝国,也不会有罗马文明,更不会有后来的西方列强,这是从根本上摧毁西方的源头。
    想着如此美妙的前景,秦异人心头一片火热:“若是我起兵西征的话,一定会打到希腊去,因为此时的亚历山大帝国已经四分五裂,没有强大的对手。”
    亚历山大已经死了四五十年了,他的帝国早就分裂了,而且这些国家之间不停的进行着战争,若是秦国此时进军的话,一定会横扫欧洲。
    “哎!可惜了。”紧接着,秦异人摇摇头,一脸的惋惜,暗中想道:“眼下的中国四分五裂,七大战国力争,秦国不能发动远征,当以统一天下为务。唯有如此,才能厚筑国力,为华夏打造出坚实的基础。”
    若是秦国发动西征的话,很可能取得成功。只可惜,眼下的中国处于大分裂时期,西征并不是最为迫切的,当以统一国家为最主要任务。只有如此,才能打造出华夏文明,才能打下坚实的基础,任凭经历风雨,华夏依然会屹立在世界的东方。
    “哦,对了。统一国家需要数年时间,还要解决一系列的积弊,这又要不少时间。等到都准备好了,已经是十几二十年后的事情了。到那时,政儿已经长大了,还有蒙恬也长大了,要政儿率领蒙恬这一般年轻小子去西征,既可以历练他们,还可以开疆拓土,一举两得!”秦异人眼睛放光。
    (未完待续)
第七十章 西域臣服
    乌孙国都,乌孙王宫。
    乌孙的道领不叫“王”,而是叫“昆莫”。乌孙昆莫是个五十余的老者,正与一众大臣商议军机。
    “中原人打到西域来了,我们乌孙该当如何应对?”昆莫的眉头紧拧着,很是担忧,道:“据我所知,中原势大,不可忽也,孙乌虽是西域大国,若是与中原为敌,前景堪忧。”
    昆莫是个精明人,而且见识还不错,知道中原很大很大,远非乌孙所能比的。
    “昆莫勿忧。”乌孙丞相是个五十来岁的男子,身材稍胖,一脸的不以为意,道:“中原势力虽大,然而离西域太远,就算我们对中原不敬,中原又能把我们怎样?”
    “对啊,丞相这话有理。”一片附和声响起,一众大臣齐声赞同。
    中原的势力很大,远非乌孙可比,这点群臣是知道的。可是,中原毕竟太远了,隔了万水千山,就算乌孙要与中原为敌,想来中原也是拿他们没有办法。
    “再说了,这些中原人很蠢,非常愚蠢。”乌孙丞相一脸的不屑:“谁都知道贰师城是西域最为坚固之城,自从筑城以来,就从未被攻下过,中原人不来打我们乌孙,却是去打贰师城,还有这么蠢的吗?”
    “没有了,再也没有比中原人更蠢的了。”一众大臣齐声大笑,一脸的讥嘲与不屑。
    只要是西域人都知道贰师城是西域最为坚固的城池,从未被攻占过,秦军不打乌孙都城却去打贰师城,这不是愚蠢还能是什么?
    “休要乱说。”乌孙昆莫却是没有丝毫喜色,眉头一挑,道:“中原人之所以不打我们的都城,却去打西域最为坚固的贰师城,他们这是要以示威。你们想啊,贰师城这个最为坚固的城池若是被他们打下来了,还有什么是他们打不下来的?”
    “哈哈!”一片嘲笑声响起,一众大臣狠狠摇头,道:“昆莫勿忧,中原人无论如何是不可能打下贰师城的。”
    对于贰师城的坚固,只要是西域人,谁个不知,哪个不晓?他们有着绝对的信心。
    “有一点你们忘了。”昆莫眼中精光一闪,道:“中原人自从进入西域以来,虽然灭国数十,却是没有打过一场象样的仗,西域诸国对中原的实力还不清楚,轻蔑者不在少数。我想中原人不会不知道此点,他们要打一场硬仗,要打给西域诸国看,是以,这一战的干系极大。就是如此,他们依然选择打最为坚固的贰师城,这就是说,中原人有信心打下来。”
    昆莫是个精明人,把秦异人的心思说得很是很白。经过他一提醒,乌孙群臣脸上的讥嘲不见了,一脸的凝重。
    他们也不是笨人,以前是没有想到,经过乌孙昆莫的提醒,要是还想不到,就不配为乌孙的大臣了。
    “若是中原人不能打下来的话,乌孙自然是高枕无忧。不仅无忧,还可以趁此机会出兵攻打中原人,大发一笔。”昆莫脸色凝重,沉声道:“若是中原人打下了贰师城,西域势必会惊恐不安,就是乌孙也是难保,你们说,到那时,乌孙该当如何?”
    若是秦军攻打贰师城失败,就是一个笑话,会被西域诸国嘲笑为不自量力。
    这还不算,势必会惹得西域诸国联兵,共同对付秦军。众所周知,中原很富饶,打秦军就是发财,这等良机,精明的昆莫当然是不会错过。
    若是反过来,秦军打下了贰师城,那么秦军强悍的战力展现出来,西域诸国势必惊恐不安,就是乌孙也是抵挡不住秦军的攻击,是该好好谋划乌孙的未来了。
    “……”一众大臣张大了嘴,愣是说不出话来。
    要知道,贰师城是西域最为坚固的城池,若是连贰师城都不能阻挡秦军,还有什么能阻挡秦军?
    “禀昆莫,秦军攻下了贰师城。”就在这时,一个亲卫急匆匆进来,一脸的惊惶,远远就嚷开了。
    “什么?贰师城完了?”一片惊呼声响起。
    “噌!”乌孙君臣猛的站起,个个一脸的震惊,一脸的难以置信。
    “是呀,贰师城完了。”这个亲卫忙肯定一句。
    “咝!”一众君臣不住抽冷子。
    贰师城啊,那是贰师城,是西域最为坚固的城池,竟然被秦军攻下来了,这消息对于乌孙君臣的冲击力相当之强烈。
    “快,说说经过。”乌孙昆莫还算镇定,立时想到了解经过,道:“秦军这才去大宛没多长时间,贰师城就破了,这太难以置信了。”
    这话得到群臣的赞同,秦军去大宛的时间很短,就传来贰师被攻破的消息,实在是难以让人置信。
    “昆莫,还有更让人难以置信的呢。”亲卫一脸的惊惧,道:“你们知道秦军攻打贰师城用了几多时间?”
    “几多时间?”一众君臣情不自禁的问道。
    攻打贰师城的时间长短是秦军战力的标杆,他们太想知道了,个个瞪圆了眼,耳朵竖得老高,生怕错过一个细节。
    “一鼓作气。”亲卫不住摇头,一脸的难以置信,感慨万端道:“贰师是西域最为坚固的城池,在秦军面前,竟然没有丝毫抵挡之力,如同不存在。”
    “一鼓作气?不可能!绝不可能!”亲卫感慨不已,乌孙君臣却是不相信。
    “贰师城那么坚固,就算秦军再能打,没有十天半月,哪能打下来。”一众大臣绝对不会相信秦军一鼓作气打下贰师城。
    “千真万确。”亲卫忙肯定一句,语气笃定,让人不敢不信,道:“是这样的……”
    把打听到的情形一一说了。
    “……”一众君臣个个张大了嘴,瞪圆了眼睛,集体失声了。要不是他们的胸口急伏起来,一定会把他们当作雕像了。
    亲卫的话在他们心里激起了惊涛骇浪,让他震惊到无以复加的地步。
    秦军在攻打贰师城之前,派人提醒大宛王要准备好,而且给了大宛一个时辰的时间。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秦军依然一鼓作气就攻占了贰师城,这太让人震惊了,他们震惊过甚,竟然集体失声了。
    如此强悍的攻击,就是他们做梦也不会梦到。可是,亲卫非常笃定,绝对不是作伪,要他们不信也不成。
    “咕咕!”昆莫想要说话,可是,他的喉头却是发出一阵怪异的声响。
    “咕咕!”一众大臣无不如是。
    “中原人太可怕了,远非乌孙所能抵挡,还是降了吧。”昆莫额头上的冷汗涔涔而下,如同小溪在脸上流淌似的,一句话说得结结巴巴,脸色苍白,如同在土里埋过似的。
    作为乌孙的昆莫,他万分不愿投降,可是,面对如此可怕的秦军,若不投降的话,他就是第二个大宛王,他这是不得不降。
    “降!降!”一众大臣重重点头,大是赞成这话。
    XXXXXXXX贰师城,原大宛王宫,如今被作为秦异人的“指挥部”,一片喜庆气氛。
    不为别的,只是因为不断有西域国家遣使前来,要求归降。
    攻打贰师城,全面展示了秦军强悍的战力,西域诸国生出一种无力感,不得不降。
    震慑西域,迫使西域诸国投降,这正是秦异人所期待的,贰师城这一战,很好的达到这一目的,秦异人大是满意。
    这事,当然交给蒙骜去处理了,他要驻守西域,由他去经手是最好了。蒙骜不仅军事才干不错,政才也不错,再有黄石公和尉缭、李斯、韩非他们相帮,处理起来井然有序。
    “公子,西域诸国都遣使前来要求归降,就是乌孙也遣使来了,可以说,西域已经被我们征服了。”蒙骜满面红光,声调有些高,很是亢奋,道:“接下来就是治理了,公子,这要如何治理?”
    打一下西域不过是开始,要治理好才是目的,眼下已经征服了西域,是该治理的时候了,这需要秦异人拿方向。
    “我之意,设立西域都护府,你就是西域都护。”秦异人早就想好了,道:“西域都护府的治所暂时放在贰师城,等稳定之后,再迁到最合适之处。”
    贰师城并不是治所最好的地方,因为位置有些偏。不过,暂时用用也不是问题。
    “把西域的大国,诸如大宛和乌孙,分而治之,一分为三,要他们相互之间去斗,大秦只需要保持平衡便可。”秦异人充分发挥后世的作法,决定把大宛和乌孙这些大国分拆了。
    分而治之,这绝对是我们老祖宗留给我们的法宝,汉朝对付匈奴,唐朝对付突厥都是这么干的,取得的效果非常不错。
    让这些异族自己去斗,只需要玩玩平衡,就能让他们斗得你死我活,对秦朝的命令必然是不敢有丝毫违抗。
    “妙!妙!妙!”黄石公他们齐声赞叹。
    分而治之这一高招是后世的做法,黄石公他们这些战国人还没听说过,要不赞叹都不成。
    “若有不遵者,出兵剿灭!”秦异人脸一沉,一股肃杀之意立现。
    “我们兵威正盛,他们不敢从。”蒙骜大笑道。
    正如蒙骜所言,此时的秦国兵威正盛,西域诸国胆颤心惊,对于秦国的命令哪敢不从,这一策略被很好的执行了,大宛和乌孙被一分三为。
    治理之事,一直忙到夏末秋初,方才忙完。
    秦异人决定班师回国。在班师之前,给蒙骜留了两万人。
    西域地广人稀,难以筹集到粮草,不能驻军太多,两万人已经是极限了。
    (未完待续)
第一章 大乌龙
    秦国征服西域的消息以最快的速度传遍天下,令天下震动,各国纷纷遣使入秦,向秦国道贺。
    一转眼间,又到了秋季,传来秦异人班师回国的消息,这让列国大是头疼。他们头疼的是又要派人去秦国道贺了,又要送上礼物了。
    秦异人此番出征,先是击破匈奴,全歼了匈奴百万之众,然后灭了楼兰、楼烦、林胡、浑邪、休屠这些异族,再把羌给灭了,这些事都是三王五帝没有做到的大事,山东诸国不得不遣使入秦去道贺,送上厚礼,结好秦国。
    如今,秦异人征服了西域,班师归来,可以想象得到,秦国一定会大肆庆贺一番,要是列国不遣使入秦的话,那就是自绝于秦,搬石头砸自己的脚。
    是以,遗使入秦就成了必然。若只是遣使的话,倒不是问题,问题是要送贺礼。秦国这次平定异族,拓地万里,诚华夏历史上从未有过之盛事,可以说是前无古人了,在秦异人归来之际,列国不仅要送礼,还有送厚礼。
    对于大的诸侯国都不是问题,对于那些小国就是头疼了,要想找一份象样的礼物太难了。
    当然,这不是令魏楚齐燕韩五大战国最头疼的,最令他们头疼的是秦国从此再无后顾之忧,必然是集中全力东进了。也就是说,他们的末日即将到来了,要他们不忧都不成。
    魏国都城,大梁,魏国王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