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秦皇纪-第28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将军,末将愿打头阵。”
“将军,愿将愿出征。”
紧接着,众将就是你叫我嚷的,纷纷请战,个个摩拳擦掌,嗥嗥叫着,乍一听还以为是狼群来了。
李牧双手下压,好不容易才阻止众将的嗥叫,道:“灭燕固然是美事,然,九原也需人镇守……”
原先还在嗥嗥叫的众将个个低垂着头颅,紧抿着嘴唇,一语不发,生怕摊上这事似的。
“这次灭燕就出动十五万大军,留下五万镇守九原。”李牧扫视众将,缓缓开口,道:“寻常的训练最不差的五万留下。”
“哈哈!我的训练一向不错,终于可以去灭燕了。”
“凭什么?我们不就是差一点点么?”
李牧的话还未落音,两种截然不同的声音叫嚷开了,训练优异者大为开心,终于可以灭燕了。训练不优者只能叫苦连天。
“我李牧统军就是这样,唯有最优者能上战场。”李牧右手一挥,就这么定下了。
“这些兔崽子,我要狠狠练他们,往死里练。”那些没能参与灭燕的将领咬牙切齿,恶狠狠的吼道。
李牧立时分派任务了,道:“君上特的叮嘱,应当先切断燕国逃往辽东的退路,不使一人一马逃去辽东。是以,我决定,灭国这事可以兵分两路,一路五万由司马将军率领,切断燕国逃往辽东的退路。一路十万,由我率领,直下蓟城。”
对这分派,没人有异议。
“记住,要偃旗息鼓,轻装疾进,能不打者就不要打,以最快的速度赶到蓟城。”李牧声调转高,道:“说不定,我们赶到之时,燕王僖还未察觉,还在痛饮呢。”
“哈哈。”众将发出一阵畅笑声。
就这样,李牧一声令下,十五万秦军从九原出发,一路五万由司马尚率领,往东行军,准备切断燕国逃往辽东的退路。
另一路为数十万的秦军在李牧的率领下,轻装疾进,偃旗息鼓,直奔燕国都城蓟城而去。
从九原到燕国都城蓟城这地形属于大漠的边缘地带,空旷无垠,很少有难以行军处,便于行军,秦军没过几多时间,就进入了燕国境内。
此时的燕国把注意力放在南方,因为秦异人命令秦军佯动,摆出一副要从赵地进攻燕国的架势,以此来迷惑燕国。是以,燕国没有丝毫觉察,直到李牧大军到达蓟城时,燕国都没有觉察。
燕国之所以没能觉察,除了秦异人的迷惑以外,还在于李牧统领的这十万秦军特别善于快速行军,前进的速度极快。
在大漠中作战与中原作战完全不同,大漠中地势开阔,是一望无际的草原,就要求军队要能快速机动。而驻守九原的秦军在李牧的训练下,早就能够神速进军了,这一次的进军完美的阐述了什么叫快速机动,从九原赶到蓟城不过十三天时间。
如此快速的行速,堪称空前绝后了。
李牧赶到蓟城时一瞧,好不诧异,只见蓟城一如往昔,人进人出,没有丝毫惊慌之状,压根儿就没有一点儿兵临城下的惊恐。
“咦,哪里来的军队?怎么看怎么象秦军呢?”行人一发现秦军,不由得大是诧异,个个瞪圆了眼睛,一脸的难以置信。
“黑色的军服,黑色的盔甲,黑色的旗帜,这是秦军呀,没错,就是秦军,你没看旗帜上写着一个‘秦’字吗?”
“你休要胡说。难道就不是大燕军队打败了秦军,缴获了秦军的军服盔甲旗帜来眩耀?”
秦军来得太快了,这些行人明明看见了秦军,却是不敢相信这是真的,还以为是燕军得到秦军的军服盔甲和旗帜在眩耀。
“喂,你们是秦军,还是燕军?”有人更是扯起嗓子大声问道。
“哈哈!”这一问不打紧,引来秦军一片畅笑声。
“这些燕人也真是的,明明看见大秦的锐士却是不相信,他们也太糊涂了吧?”
“见过糊涂的,就没见过这么糊涂的!”
秦军锐士大为鄙夷。
就这样,秦军在行人的猜测中大摇大摆的开进了蓟城。
守卫城门的燕军的行动更是一奇,他们站在城头上,冲秦军竖大拇指,一个劲的赞叹:“兄弟,你们真有种!连秦军都能打败,还能缴了他们的军服盔甲旗帜来眩耀,你们是哪部分的?你们还有没有多余的,让给我点,我也抖抖威风。”
直到秦军进了城,占领了城门,把秦剑架在他们脖子上,他们这才相信这并是燕军假扮的,而是真正的秦军,可惜已经晚了。
占领了城门后,秦军在李牧的率领下,直奔王宫而去。
李牧心想,王宫肯定有一战,然而,一向料事准确的李牧这次失算了。
“哇哦!兄弟,你们真是了得,竟然能打败虎狼秦军,扒了虎狼秦军的军服盔甲装扮成虎狼秦军,你们太他娘的能想了,我也要,给我点,让我威风威风。”守卫王宫的燕军大叫大嚷,更有人冲上来,想要脱秦军身上的军服盔甲当收藏品。
燕国弱小,哪敢招惹秦国,是以,在燕军眼里,秦军的装备那是稀罕物,谁都想弄上一身来威风威风。
回答他们的当然是秦军的利剑,直到秦军把这些燕军制住了,占领了王宫,他们这才清醒过来,这是真正的秦军,就是为时已晚。
秦军就这样,兵不血刃就占领了蓟城,占领了王宫。
李牧率军前去捉拿燕王僖。
此时的燕王僖倒没有象往常那般在饮宴,而是与群臣商议,是不是该逃走了。
山东六国只剩下燕国了,秦国灭燕是必然之事了。燕国必然打不过秦国,逃走是必然的,只是什么时间逃的问题。
对于这一问题,燕国君臣争论不休,难有结论,有人说应当立时逃走,也有人说等到秦军进攻时再逃走也来得及。要不然的话,早早赶去辽东这苦寒不毛之地受罪,那也太折磨人。
就这样,双方争执一词,互不相让,一连争了多日,竟然没有结果。
正争论间,只见李牧率领秦军进来,燕王僖眼睛一亮,一拍额头,冲李牧一招手,道:“过来,把你身上的军服盔甲脱了,寡人穿上这一身行头,就算遇到秦军阻拦,也能假扮秦军混过去。”
“君上英明。”一片赞颂声响起,出自群臣之口。
李牧一听这话,差点一头栽倒在地上,翻着白眼道:“见过做白日梦的,就未见过如此做梦的!”
“来啊,向君上报捷,就说活捉了姬僖以及群臣,燕国灭亡了!”李牧把燕王僖那副不解的样儿看在眼里,没有为他解释的打算,立时宣告燕国的灭亡。
燕国是周武王之弟召公的封地,本来并不大,是个小诸侯。到了春秋时期,燕国屡次遭到胡人孤竹国的侵扰,苦不堪言,不得不向齐桓公求援。
齐桓公和管仲一道,率领三万齐军北上,把孤竹国给灭了,得地千里。齐桓公把这千里之地送给了燕国,燕国由是成为一个大诸侯,位列七大战国之列。
纵观七大战国,楚国是最为落后的了,到了战国时期还要使用春秋时的车战之道。燕国,又是七大战国中最为迂腐的,迂腐到何种程度呢?
到了战国时代,列国都在变法图强,燕国还在谨守“祖宗之法”,还在采用周公那一套。要不是燕昭王要报齐,启用乐毅进行了一些改革的话,这个最为迂腐的诸侯还不会什么改变。乐毅离燕后,燕国又回到老路上去了。
奉行“迂政”是燕国灭亡的原委所在。
Ps:写到这里,可以完结了。但有些虎头蛇尾,因为疆域的一统仅仅是开始,还要治理,还要对付异族,本书还有两卷,共计十来万字。预计下月结束,请朋友们接着支持。(未完待续。)
第一章 天下归一
咸阳城,行人熙熙攘攘,秦人却没有象往常那般行色匆匆,道路以目,而是相互见了面就会停下来说了三五句话这才离去。这对于惜时的秦人来说,异常难得了。
“有没有燕国的消息?”
“没有,你有吗?”
“正是因为没有,我这才问你呢。山东六国,已灭五国,就剩下这个燕国了。只要燕国一灭,大秦就能一天下了呀。”
“韩赵魏齐楚五大战国先后被大秦所灭,大秦一天下的日子不远了,燕国也跑不了,大秦一天下是必然之事,你莫要焦虑,耐心等待便是。”
“你说我焦虑,你自个儿就不焦虑了?你的焦虑都写在脸上了,让人一瞧便知。”
“你莫要说我,你还不是一样?你脸上的那个焦虑在南山就能看见呢。”
“这不是大秦快要一天下了吗?越是离一天下近,我心里就如同十五只猫儿挠似的,七上八下,静不下来呢,总是盼着早日成就如此伟业。”
“大秦这次一天下与三王五帝皆不同呀。三王五帝虽是圣明之人,却远未如大秦这般疆域辽阔,城池口众如此之多。这是自盘古开天地以来,华夏的最大一次变革,光是想想就令人激动难已。生逢如此盛事,我倍儿荣幸。”
“可不是嘛!这是盘古开天地以来华夏最大的一次变革,这都亏我们有一位雄材大略,英明过人的君上呀。”
“那是那是,我们这位君上可精明着呢,在为质时就能与赵国斗,斗得平原君信陵君这些名满天下的贤公子没辙。回国的路上还为大秦锐士出主意,中牟一战斩首七十万,我的个天呐,这事虽是过去多年了,眼下想想仍是令人激动难已呢。”
“君上回国之后长策惊宇内,把丞相远交近攻之策补全,真是了得。君上还率军全歼匈奴百万之众,征服河西、西域之地,拓地万里。”
“大修都江堰,郑国渠,提兵扫灭山东之地,一华夏之期不远喽。”
秦人三五成群的聚在一起,大说特说即将完成的一统伟业,一说起来就是滔滔不绝,说着说着就赞扬起秦异人了。
自从周室失德、无力制诸侯时起,就有无数仁人志士在奔走呐喊,要重新一统天下。然而,却是未能成功。如今,秦国即将完成这一伟业,作为秦人,谁能不欢喜?谁能不激动?谁能不振奋?
咸阳城北门,出入的行人很多,也是议论最为集中之地,因为燕国地处北方,若是燕国灭亡的消息传来的话,必然是从这里传入咸阳。
“燕国灭亡!”
“活捉燕君!”
“天下归一!”
就在这时,一个沙哑的声音隐隐约约的传来。
“什么?燕国灭亡了?”
“活捉燕君了?”
出入的秦人猛的驻足,眼睛瞪得滚圆,一脸的惊疑。
他们时时刻刻在盼着这一好消息,然而,当这一消息传来时,他们又有些难以置信。
“燕国灭亡了!”
“活捉燕王!”
“天下归一!”
陡然间,秦人挥着胳膊,晃着拳头,扯起嗓子,使出吃奶的力气大吼,吼得那叫一个卖力,额头上、脖子上、手背上的青筋如同老树虬枝似的。
“大秦万岁!”
“大秦万岁!”
此时此刻,秦人的激动之情难以抑止,振臂高呼,人人激动难已,身子都在打颤。
重新一统天下,这是数百载来无数仁人志士的夙愿,成于秦国,谁能不激动?
这吼声如同惊雷般,远远传了开去,咸阳城里的秦人听在耳里,没有任何怀疑,跟着大吼欢呼,只一会儿功夫,整个咸阳城沸腾了,到处都是欢呼的秦人,到处都是喜气洋洋。
王宫中,上书房,秦异人头戴帝冠,身着帝冠,跪坐在矮几上,正与范睢、尉缭、蒙武、蔡泽这些重臣议事。
“山东六国只剩燕国了,燕国之灭只是时间问题,我们是该合计合计如何治理了。”秦异人眼中光芒闪烁,异常振奋。
一统华夏是何等的伟业,这一切的一切都是出自己手,是由自己一手推动与完成,秦异人能不激动吗?
换作任何一个人,都会激动难已。
“是呀,天下即将一统,如何治理将是重中之重了,大秦是该先行筹划。”范睢红光满面,眼中精光闪烁。
自从周室失德后,天下大乱,列国力征,难以一统。秦国即将完成一统伟业,而范睢这个丞相是这一伟业的亲历亲为者,他出力不少,在这即将完成一统伟业之际,他能不振奋吗?
尉缭、蒙武、蔡泽三人更是紧握拳头,使劲晃着拳头,以此来表达他们的欢喜之情。
“咦。”突然,秦异人他们的耳朵竖起来了,眼睛瞪圆,一脸的惊疑。
“燕国灭了?”秦异人的眼睛瞪得滚圆。
“好象是说燕国灭了,虽然隐隐约约,却是还能辨别。”范睢重重点头。
“应该没错。”尉缭、蒙武、蔡泽三人附和一句。
“燕国灭亡!”
“活捉燕王!”
“天下归一!”
清晰的吼声传来,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秦异人他们再无疑问,无不是一蹦老高,大吼一声:“大秦万岁!”
这一声吼如同惊雷闪电般,震人耳膜,蕴含着无限欢喜。
秦异人他们相互望着,你望着我,我望着你,谁也没有说话。
“呜呜!”突然之间,秦异人他们好象商量好似的,捂着脸呜呜的哭了起来。他们的哭声好不响亮,如同雷霆似的,远远传了开去,惹得守在上书房外的秦军锐士莫名其妙。
秦异人他们虽是在哭,脸上却是洋溢着幸福的笑容,无比的幸福。
更让人惊奇的是,他们突然伸出手,你搂着我,我搂着你,使劲的拍着对方的背,以此来表达他们的激动之情。
在这一刻,没有君臣之别,有的只是欢喜。
“砰砰砰!”他们使劲的拍着对方的背,发出砰砰的响声,好象那不是肉长的,而是石板似的,压根儿就不知道疼。
天下归一,这是何等的伟业!这一切的一切,都是他们亲历亲为,是他们一手推动的,他们为了一统伟业殚精竭虑,呕心沥血,在这功成之际,他们为一股巨大的欢喜包围,除了欢喜还是欢喜。
“君上,君上。”也不知道过了多久,孟昭的叫嚷声响起,这才把秦异人他们惊醒。
秦异人扭头一瞧,只见孟昭眼睛红通通的,虎目中还挂着泪水,却是红光满面,幸福得快要晕死过去了。
秦国成就一统传业,但凡秦人都会欢喜无已,孟昭这个在秦异人最为落魄时就追随秦异人的人,当然会倍儿欢喜,他与有荣焉。
“孟昭,你知道吗?大秦一统天下了!大秦一统天下了!”秦异人欢喜难言,上前一步,在孟昭肩头拍拍,道:“当年,我们在邯郸为质时,想都不敢想的事呀。”
秦异人质赵时,适逢秦赵长平大战,秦异人成了赵国的出气筒,没有饭吃,没有衣窗,朝不保夕,那时节,就是做梦也不会梦到秦异人会一天下。即使秦异人这个现代人,也是没有丝毫成算。
在这功成之际,回想这一切,如同在做梦,很不真实。
“嗯。”孟昭重重点头,大为赞成秦异人的话。
“君上,国人庶民,已经聚在王宫前,说是要见君上呢。”孟昭扯起嗓子,几乎是唱出来的,为秦异人出主意,道:“君上,大秦一统天下,这是自盘古开天地以来,从未有过之盛事,君上应当去见见为宜。”
孟昭历来是只禀报事情,从不说自己的看法,今儿却是破例了,实在是他太欢喜了。
“没错,寡人是该去见见国人庶民了。”秦异人重重点头,右手一挥,道:“走!”
大步一迈,如同风一般飘走了。
“呵呵!”范睢、尉缭、蒙武、蔡泽他们畅笑着,快步跟上。
他们走得那叫一个轻快,如同踩着风火轮似的。
秦异人浑身轻松,仿佛浑身不过四两重,走路是在飘,一路飘到宫墙上,放眼一望,好家伙,只见人山人海,到处都是人,一眼望不到头。
这些赶来王宫前的国人庶民,个个瞪圆了眼睛,踮起脚尖,满脸的期盼之色。
“君上万岁!”
秦异人一露面,秦人就是爆发出了山呼海啸般的欢呼声,无不是挥着胳膊,晃着拳头,尽情的欢呼。
秦异人从一个不铭一文的公子哥成为秦国的国君,不是靠祖辈的福荫,而是靠自己的本领一步一个脚印登上秦帝宝座的。他在为质时就成了天下第一名士,他的很多言论,至今还为人赞颂。
在回国的途中,为秦军出计,中牟一战斩首七十万,更是灭了赵国,建立了奇功。
回国之后,多有奇谋妙策,更是全歼百万匈奴,为秦国拓地万里。
秦异人当上秦帝后,修都江堰、郑国渠,秦国的国力远胜秦昭王之时。
秦军在秦异人的部署下,大举东进,扫灭韩魏齐楚燕五国,一统天下,成就不世伟业。
这一桩桩,一件件,都是实实在的功业,要是有人能成就一件的话,就足慰平生了,秦异人竟然全做成了,如此明君,谁能不爱戴呢?
对于秦人来说,秦异人就是他们的天,就是他们的地,乍见秦异人,比起见到老祖宗还要欢喜。
望着一张张激动的脸,秦异人激动不已,右臂猛的上举,大吼一声:“天下归一!”
“天下归一!”秦人爆发出惊天动地的欢呼声。(未完待续。)
第二章 仅仅是开始
“天下归一!”
惊天动地的欢呼声响彻九霄,震得地皮都在颤抖。只见秦人挥着胳膊,晃着拳头,扯起嗓子,使出吃发的力气呐喊。
他们个个激动难已,眼里噙着泪水,更有人一边欢呼,一边呜呜的放声痛哭。
自从周天子失德,不能制诸侯时起,无数仁人志士就在奔走呼喊,要求重新统一天下,然而历经数百载征战却是不可得。如今,天下终于归一,这一切的一切,都是秦人前赴后继,抛头颅、洒热血拼杀的结果,在这功成之际,作为秦人特别自豪,格外激动。
“呜呜!”秦异人望着激动难已的秦人,激动之情再也难以抑止,忍不住双泪直流,呜呜的哭了起来,激动得浑身打颤。
自盘古开天地以来,中国有着数次大的变革,确立奴隶制的夏朝是其中之一,然而,这些变革与秦国这次一统天下比起来就逊色多了。秦国进行的重新统一,不仅仅是疆域的统一,还在于要进行巨大的社会变革。
不说别的,光是疆域,如今华夏的幅员是黄帝之时的两千倍,是周朝开国时的十几二十倍,华夏从未有过如此广阔的疆域。就凭这一点,秦国完成的统一就足以傲视千古。
更别说,这次的统一人口比起黄帝时多了近两千倍,物产之丰饶远非夏商周三代所能比。
更重要的是,这次的统一是一次巨大的社会变革,要由夏商周三代的奴隶制转向封建制,要打造统一的华夏文明,要让所有华夏人都要认可这个文明,这才能把中华民族凝聚在一起,自此以后,中国才真正意义上成为一个大一统的国度。
这意义之巨大,作为现代人,秦异人不会不知道。
这一切的一切,是由自己一手谋划,一手推动,一手完成,在这功成之际,秦异人格外激动,为一股巨大的成就感所包围,只觉人生若此,死亦何憾?
“呜呜!”范睢、尉缭、蒙武、蔡泽这些文武大臣,也是掩面而泣,哭得异常开心,个个脸上泛着笑容,整张脸快成一朵花儿了。
男儿有泪不轻弹,只是未到激动时!
有了秦异人他们带头哭泣,秦人再也不管形象了,无不是放开了哭,一时间哭声大作,如同雷鸣似的,哭得那叫一个欢喜,人人脸孔绽放出了鲜花。
时间在秦人的哭泣中流逝,也不知道过了几多时间,心中的欢喜之情稍泄,秦异人抹抹眼睛,止住泪水,双手下压,示意秦人收声,不要再哭泣了。
此时的秦人哭得正欢呢,难止泪水,仍是接着哭。
在秦异人数次三番的努力下,秦人好不容易收住泪水,瞪圆眼睛,死盯着秦异人,他们知道秦异人必然是要训话了。
秦异人很得秦人爱戴,能听到他的训话,那是荣幸终生之事。更别说,在这功成之际,秦人无不是盼望秦异人训话,无不是竖起耳朵,生怕错过一个字。
“大秦的子民们:寡人放眼一瞧,就知道你们脸上绽放出了鲜花,你们很欢喜……”秦异人的训话风趣幽默。
“哈哈!”秦人爆发出一阵畅笑声,惊天动地。
“……寡人也是欢喜。”秦异人接着训话,道:“五百年前,我们的祖先,秦部族在陇西河谷,披头散发,背负弓箭,腰挎弯刀,与周边的游牧民族冲杀之时,绝不会想到,大秦有一天竟然一统天下……”
“大秦万岁!”一片惊天动地的欢呼声响起,秦人一脸的自豪。
“……今日,我们相聚在这里,欢庆自盘古开天地以来最为盛大之事,然而,我们也不能忘了我们祖先创业的艰难。”秦异人脸上的笑容消失,代之而起的是严肃,声调有些低沉,以告诫的口吻道:“若无我们祖先抛头颅、洒热血,冲杀数百载,断不会有今日之成功,是以,寡人决定,大秦欢庆三日。记住,只有三日时间欢庆!”
“欢庆三日!”秦人大吼。
秦人惜时,甚少有欢庆之事,就是长平大战,秦人虽然欢喜,却没有欢庆过,秦异人开恩,让他们欢庆三日,他们已经是万分欢喜了。
“三日后,当各归其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