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秦皇纪-第9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对田单的身体是一种折磨,是摧残。
    “太后,臣也不是要与丞相争什么主将,臣只要能随军出征,为丞相分担一二便成。”后胜很清楚,以他眼下的势力,不可能取代田单。
    再说了,田单善兵,而他却不善用兵,即使他独立统兵,未必有大的战果,还不如跟着田单混混,捞些功劳来得实惠。
    “丞相,你看呢?”君王后有些心动了。
    后胜是她的亲弟弟,她当然盼望后胜能为齐国立功,这是不错的机会。再者,田单身子骨弱,需要一个人为他分担一些重担,是两全齐美的办法。
    “丞相,舅舅忠心为齐,才具不凡,你就带着他,好好教教舅舅用兵之道吧。”齐王建对后胜这个舅舅极为依恋,凡事不会违拗他,自然是要为后胜说话了。
    “既如此,那就这样吧。”田单知道不同意是不行的了,话锋一转道:“军中号令森严,不得有丝毫懈怠。再者,打仗很辛苦,一个不好就会送命……”
    “丞相放心,我一定谨遵号令,绝不会叫苦叫累。”后胜是要捞资本,为当丞相打基础,此时此刻,他绝不会与田单唱对台戏,那对他没有好处。
    以田单的威望,即使把后胜宰了,也没人敢说个不字,就是君王后也不可能为他报仇,后胜才不会蠢到与田单作对。
    “你要记住,在军中以丞相号令行事,你不得有丝毫违背。若是让我知晓你不遵号令,休怪我不认你这个弟弟。”君王后冷着一张脸,沉声道。
    “姐,你放心吧,我不会任何问题。”后胜只求随军出征捞好处,又不是要独揽大功,拍着胸脯保证。
    XXXXXXXX楚国都城,郢,楚国王宫。
    楚考烈王正与春申君在饮宴,一边饮宴,一边商议大事。
    “哦哟,魏王终于沉不住气了,发兵了呀。”楚考烈王一口软糯糯的楚音,对魏王大是讥嘲,道:“他拎勿清?赢稷对邯郸是志在必得,对赵国是志在必得,魏王这时节发兵,这是触赢稷的逆鳞,不管此战的结局如何,魏国都要遭到秦国的攻击。”
    秦昭王来日无多,他已经没几年好活了,他很想在有生之年里灭掉赵国,成就不世奇功,为他的人生划上圆满的句号。他对赵国是志在必得,魏国出兵,不管参不参战,只要出兵了,就会被秦昭王记恨在心,只要秦国腾出手来,必然会报复魏国,魏国就有大麻烦了。
    “哦哟,君上,你这是埋汰魏王呢。”春申君笑着拍马屁,道:“魏国就那么大一点儿地方,还得依靠赵国遮风挡雨,若魏国不出兵的话,赵国被灭了,下一个就轮到魏国了,他能不急吗?”
    “哈哈!”楚考烈王大笑,很是开心。
    “魏国地小民寡,若秦军打来,一战而定,魏国就灭了,不出兵是灭,出兵也是灭,魏王是狗急了跳墙,兔子急了咬人,不得不为呀。”春申君的话越来越损,把魏王和狗、兔子相提并论了。
    “有理!有理!”楚考烈王笑得更加开心了,道:“我大楚五千里之国,占尽天下形胜,幅员是天下之半,口众极多。即使秦国来攻,大楚也是不惧,打不过,还不能逃吗?”
    楚国土地辽阔,有着足够的战略空间,打不过秦国,完全可以进行战略撤退。正是因为如此,在白起攻占了楚国的旧都郢,一把火把楚国的祖坟烧了,楚国虽然气愤难挡,却是逃得远远的,逃出秦国的兵锋,让秦国无可奈何。
    楚国的土地太过广阔,以秦国的雄厚实力,也只能重创楚国,不能给楚国致命一击。
    “君上,依臣之意,大楚要做好出兵的准备,却不急着出兵。”春申君眼里光芒一闪,一抹贪婪掠过。
    “没错,就是要如此。”楚考烈王大是赞成这说法,道:“大楚要等着赵国求上门来,要给够大楚好处,大楚这才发兵。”
    山东六国中,有资格坐收好处的不仅仅是齐国,楚国也在此列。齐国是因为便利的地理位置,可以左右逢源,在秦国和山东之地间大捞好处。楚国是因为地大物丰,口众多,实力雄厚,远非其他战国所能比,可以稳坐钓鱼台,坐等赵国求上门来。
    “正该如此!君上英明!”春申君忙拍楚考烈王的马屁,在心里盘算:“赵国求上门来,我就可以坐收好处,弄上几个县不是问题吧?”
    XXXXXXXXXX邯郸。
    整个邯郸,有三分之一在秦军手里,只有三分之二还在赵国手里。赵国控制的邯郸,大片房屋被拆,用来构筑防御工事,经过多日的努力,工事已经修了不下十道,这让赵国安全得多了。
    要是没有这些防御工事的话,一旦秦军打来,赵国没有丝毫还手之力。
    廉颇仍是不满足,命令赵军把强弩集中起来,摆成弩阵,若是秦军进攻的话,一定会遭到赵军的迎头痛击,会让秦军付出不小的代价。
    与赵国控制的邯郸正好相反,秦军控制的邯郸还算完好。战火纷飞之际,房屋损毁再所难免,秦军控制的邯郸能有如此多完好的房屋,已经难能可贵了。
    这些房屋,成了秦军的营地,秦军在邯郸城里监视赵军的一举一动。若是赵军敢有异动,必然要遭到秦军的进攻,秦军会对赵军进行无情的打击。
    廉颇非常清楚,眼下的赵军无法与秦军抗衡,需要时间整顿,训练军队,提升其战力。是以,他严令赵军,不得招惹秦军,两军到也相安无事。
    住在城里的秦军,除了监视赵军外,还有一个任务,那就是执行攻心之策。
    何谓攻心?就是宣扬,宣扬秦国为何要攻打赵国,要软化赵人的心防,让赵人认可秦国,不再那么死命的抵抗。
    天刚亮不久,上千高喉咙大嗓子的秦军就从营地里开了出来,冲对面的赵人赵军喊话。
    “赵人听清了:我们大秦锐士!我们是来帮你们的,帮你们脱离刀山火海。”
    “赵国贵族横行,多行不义,欺压国人庶民奴隶,为所欲为,你们做牛做马,为他们提供美食佳酿、美丽的丝绸、精美的器具,你们一年忙到头,累死累活,却不能享用自己的劳动成果!你们吃不饱,穿不暖!”
    “大秦秉天命,承天心,顺天应人,前来邯郸解救你们。你们归顺大秦,你们就有肥沃的田地,强壮的耕牛,你们就能安居乐业,有饭吃,有衣穿,没人敢欺压你们!”
    这些秦军都是千挑万选的,入选的唯一条件,就是嗓门要粗。
    在战国时代,没有高音喇叭这些设备,要喊话只能靠嘴巴了,大嗓门是必须的。
    他们吼得山响,声音如同滚雷似的,远远传了开去,对面的赵人听得清清楚楚。
    秦军所说全是事实,这勾起了赵人的仇恨,眼里闪着仇恨的光芒,在心里诅咒:“该死的贵族,你们横行不法,鱼肉我等,我们一年忙到头,累死累活,为你们做牛做马,我们却吃不饱,穿不暖。”
    想是如此想,赵人却没有归顺秦国的的算,而是扯起嗓子,冲秦军大骂。
    “虎狼秦人,就算你们说得再有理,那也是我们赵人自己的事儿,轮不到你们虎狼秦人来指手划脚!”
    “虎狼秦人巧舌如簧,意在蛊惑我等,我们绝不能上当。”
    “虎狼秦人,你们好不害臊,你们在长平坑我大赵降卒二十万,他们何辜?他们手无寸铁,你们好狠的心肠,竟然把他们全部杀了,一个不留,你们不是人,是畜牲!猪狗不如!”
    “对!长平之耻,赵人绝不能忘!绝不能忘!”
    这些反驳的赵人有些是赵人自发组织起来的,有些是廉颇下令,挑选的粗喉咙大嗓子,与秦军针锋相对。
    秦军主要是发挥秦国先进的封建制度的优势,大说特说秦国不分贵贱,一体同法,秦人富足,吃得饱,穿得暖,安居乐业……这些全是事实,要是在平时,很有吸引力,一定会吸引很多赵人投奔秦国。可惜的是,眼下是灭国之际,赵人忠贞不屈。再者,长平杀降的影响太坏,赵人仇秦之心远甚往昔,一点也不领情,无论秦军如何喊话,他们没有一丝一毫的动摇。
    赵人主要咬定长平杀降一事,对秦军是恨得入骨。
    (未完待续)
第五十一章 取得进展
    长平杀降一事是赵人的痛,他们对秦国恨之入骨,一提起这事,他们就是咬牙切齿,恨不得把秦军撕着吃了。
    有了长平杀降可怕后果的影响,无论秦军怎么喊话,赵人没有丝毫动摇,决心要与秦军作对到底。
    就这般相持了一个多月,仍是没有多大进展,王陵、蒙骜、桓齮他们大为焦虑,召集在一起,商议对策。
    “这样有用吗?”王陵不住搓手,很是焦虑。
    作为这次攻赵的主将,他心里最是急切,恨不得立时把邯郸攻下来。
    “是呀。”桓齮沉声,道:“这都一个月过去了,我们天天向赵人喊,说他们的难处,我们的好处,他们就是不理我们呢。攻心之策,究竟有没有用?”
    蒙骜打量一眼秦异人,没有说话,其实,他的信心也动摇了。
    努力一个月没有丝毫用处,谁都会有所怀疑。要是能有点儿进展,不需要太多,只需要一点点的话,他们也不会如此焦虑了。
    “你们莫要急,这事急不来。”秦异人开口开导他们,道:“想想乐毅化齐,费时数载,亦未成功,我们这才费时一月有余,你们就等不起了?”
    “哎!”王陵叹息一声,不住摇头。
    攻心之策,和乐毅“化齐”之策有异曲同工之妙,都是要化掉敌人的心防,让敌人接受自己,这实在是难。不过,一旦成功,收效也不错,这是眼下秦国采取的最好对策。
    “呼呼!”一阵狂风吹来,卷得营地旗帜飞舞。
    这风很冷,吹在身上,如同刀刮似的,秦异人他们在中军帐中,亦是感到一阵阵寒冷。
    “变天了!”黄石公眉头一挑,道:“看样子,是要下雪了。”
    时至眼下,已经入冬了,已到下雪的时候了。
    众人出了中军帐,抬头望天,只见天空满布乌云,黑沉沉的,看样子会有一场大雪。
    “下雪了,又该窝冬了,今岁灭赵不太可能了。”王陵很是惋惜,又很无奈。
    自古就有“冬不用兵”的古训,只要冬天一到,军队就会窝在营地里过冬,不会再有战事发生,战国时代依然在遵行这一古训。
    当然,这一古训已经被白起在河内之战打破了。河内之战,白起率领秦军,在冰天雪地里进攻魏国,夺取了大片的魏国土地城池,令魏国来不及反应。
    虽有白起打破这一古训的战例在前,大多数时候到了冬天,就会窝冬。
    “要下雪了,这是好事,或许,机会来了!”秦异人眉头紧拧着,望着天空,沉吟道。
    “机会?什么机会?”心直嘴快的桓齮忙问道。
    “你们不是在愁无法获得赵人的好感吗?或许这场大雪会让我们取得不错的进展。”秦异人笑着为他解释。
    “这话怎讲?”王陵忙问道。
    他千盼万盼,都在盼望打开赵人的心防,取得赵人的好感,让赵人不再那么坚贞不屈,那样的话,他就可以下令攻城了。
    秦异人并没有为王陵解释,和黄石公、尉缭对视一眼,相视而笑。
    果如所料,当天晚上就下起了大雪。这场大雪下得很大,一连持续了七天,积雪近尺,整个邯郸白茫茫一片,成了冰雪的世界。
    秦异人坐在燎炉旁,拥着赵姬,抚着赵姬挺起的肚腹,大是欣慰,问道:“时间要到了,快生了吧?”
    “已经九月多了,再有几日就足足十个月了,是该生了。”赵姬螓首靠在秦异人肩头上,一脸的幸福。
    秦异人一脸的幸福,笑得嘴都合不拢了:“我要当爹了!我要当爹了!”
    两世为人,秦异人还没有当过爹,即将为人父,心里很是激动,很是欢喜,屁眼儿都是欢喜的,说话都有些打颤。
    “我要当娘了呢。”赵姬一脸的幸福,抬起头,打量着秦异人,问道:“夫君,你说生个男孩儿好,还是女孩儿好?”
    “既生男又生女,龙凤胎。”秦异人一脸的企望之色。
    两人正说着悄悄话,却给人打扰了,只见蒙武快步进来,道:“公子,王将军请你过去。”
    秦异人冲赵姬欠意的一笑,道:“又不能陪你了。”
    “人家有那么小心眼吗?”赵姬娇嗔一句,美不胜收,道:“正事要紧嘛,你去忙,去忙,我没事。”
    “茉儿,你好生照看着。”秦异人有些不放心,叮嘱一句。
    “公子请放心,我理会得。”茉儿应道。
    秦异人别了赵姬,和蒙武一道,赶去中军帐。到了中军帐,只见王陵、蒙骜、桓齮和一众将领都在,个个紧拧着眉头,不言不语,气氛颇为压抑。
    “出什么事了?”秦异人有些不解。
    “公子,这场雪下得太大,邯郸城里的赵人饥寒交迫,日子过得艰难,我们该怎生办?”王陵眉头紧拧着,如同出鞘的利剑,道:“我意,趁这难得的良机,发起进攻,一举攻占邯郸。”
    “不可!”秦异人忙阻止,道:“眼下进攻和以往进攻没有差别,仍是会遭到赵人顽强的抵抗,会有很大的伤亡。”
    一场大雪虽然让赵人的日子过得艰难,却未瓦解他们的抵抗之心,此时进攻,必然是一场屠杀,会酿成惨祸。
    “那怎生办?总不能让我们给赵人送吃送喝吧?”性情耿直的桓齮双手一摊,叫嚷起来了。
    “你说对了,是该我们给赵人送吃送喝,送冬衣,送医药。”秦异人点头道。
    “这……”王陵他们大是惊讶,一脸的难以置信。
    “公子,我说的是反话。”桓齮忙提醒一句。
    “我是认真的!”秦异人点点头,很是笃定道:“你们不是一直以不能获得赵人的好感而焦虑吗?眼下就是良机,只要我们做好这件事,就能获得赵人的好感。”
    王陵他们你瞧瞧我,我瞧瞧你,不住摇头,不赞成。
    “公子,我们的粮草也不多,若是我们给赵人送吃送喝,我们难以持久呀。”王陵诉苦了。
    一场有力的宣传,其效果不比一场大战小,这是上天赐给秦国的机会,秦异人当然不会错过,道:“你们都知道,乐毅化齐时,命燕军为齐人送吃送喝,送医药,甚至还要燕军为齐人耕种。一开始,齐人很是厌恶,久而久之,齐人就接受了。有些地方,齐人与燕人同居同乐,一同耕作,一同收获,亲如兄弟。”
    乐毅的化齐之策已经取得了不错的进展,只需要再有三五年时间,就能把齐国化入燕国,让齐国真正成为燕国的领土。然而,在这紧要关头,燕昭王病死,继任者罢了乐毅兵权,导致燕国惨败,田单复齐。
    “公子所言极是有理。”黄石公大声附和,道:“这是上天赐予秦国的机会,可以趁这机会化解赵人的仇恨,得到赵人的好感。只要得到赵人的好感,天下人就会赞扬秦国,秦国以后的征战就会少很多阻力,会少付出很多代价,还请王将军三思。”
    “我也是这意思。”尉缭也是赞成,道:“乐毅化齐虽然以失败而告终,其错不在乐毅,而在于燕王。若燕王不罢乐毅兵权,乐毅化齐一定会成功。若秦国行此之策,得到赵人好感,功莫大焉,还请王将军不要拘泥粮草之事。”
    黄石公和尉缭不仅仅是兵家,还具有非凡的政治眼光,这点,远非王陵他们这些武人所能比,他们当然看得明白,得到赵人好感的天大好处。
    “那就试试吧!”王陵也没有信心,抱着试试的态度。
    秦异人他们登上城头,放眼一瞧,只见邯郸一片白茫茫,有不少房屋已经被大雪压塌了。邯郸的房屋原本很结实,只是因为这场战争爆发,有不少房屋损毁严重,不再那么结实,一场暴雪压塌也不稀奇。
    “呜呜!”赵人哭声震天,天愁地惨。
    “他们这是何苦?”王陵叹息一声,道:“若他们不抵抗的话,大秦早就占领了邯郸,他们也就不会过得如此艰辛了。”
    “他们是自找的。”桓齮也来鄙视一句。
    “要不如此,他们就不是赵人了!”秦异人摇摇头,道:“开始吧。”
    一众大嗓门秦军士卒扯起嗓子喊道:“赵人听着,我们这里有热烘烘的锅盔,还有热气腾腾的肥羊炖,可口的苦菜、蒜泥,包你吃得心里暖和,快来领吧。”
    “可恶的秦人又在诳我们了!你们莫要听信!”赵人齐声指斥,极是愤怒。
    “打开!打开!”王陵一挥手,秦军士卒动手,把炖羊肉的鼎盖揭起,一阵风吹来,香气四溢,令人直流口水。
    “看见没?这是肥羊炖,这是锅灰。”桓齮挥着右手,朝大堆大堆金黄的锅盔一指,吼得山响:“赵人,你们很久没见过如此美味了吧?”拿起一张锅盔,大口大口吃起来,一脸的满足。
    “咕咕!”赵人睁大眼睛,死命的打量着肥羊炖和锅盔,直流口水,却是没人过来。
    “这是虎狼秦人的诡计,你们切莫上当。”一个老者,抱着一个三四岁的童子,愤怒的斥骂:“虎狼秦人没安好心!”
    “老东西,你不怕饿,难道你就忍心你孙子挨饿?”王陵怒了,扯起嗓子吼得山响。
    “我……”老者哑口无言,把怀里的童子瞧瞧,老泪纵横。
    “祖父,我饿!我好饿!”这个童子稚声稚气的说,有气无力。
    “呜呜!”老者放声痛哭,一个劲的道:“好孙儿,都是祖父无能。”
    “送过去!”秦异人一挥手,道:“你们可以不吃,切莫饿着童子。”
    秦军士卒把吃食送过去,赵人迟疑一阵,有人过来,拿起锅盔,递给童子。
    (未完待续)
第五十二章 荆轲
    这些赵人很是坚决,虽然不住抽动喉结,却是强忍着不吃,只是看着童子狼吞虎咽的吃喝,眼中泪水滚来滚去。
    “终于成了!终于成了!”王陵他们大是欢喜。
    费时一个多月,无论他们怎么说,赵人总是与他们唱对台戏,不理不睬,这让他们很是失望。眼下,赵人已经接受秦军的食物,虽然只是给童子吃,这也是一个不小的进展,这是良好的开端,由不得王陵他们不欢喜。
    然而,他们的欢喜之情刚刚升起,就被赵人打击得无影无踪了。
    “虎狼秦人,你们杀大赵二十万降卒,害得我们家破人亡,你们送吃食是应该的!”赵人眼里如欲喷出火来,丝毫没有因为秦军给他们送吃食而心存感激,反倒是怒火更炽了。
    “你……”秦军送吃喝,不仅没有得到感激,反倒是成了理所应当,秦军士卒大为恼怒,就要喝斥。
    “闭嘴!”秦异人沉声喝斥,阻止他们喝斥。
    “公子,这可不行啊。”秦军粗声大气,怒气不小:“我们看他们快活不下去了,大动恻癮之心,他们仅不记好不说,反要骂我们,不能忍。”
    “这是好事。”秦异人不仅不恼,反而笑着为他们解释,道:“你们想想,以赵人对我们之恨,如同滔滔大河,连绵不绝,仅仅凭一餐饭就要他们感激,你们也太想当然而当了。赵人恨我们入骨,他们很不想接受我们的馈赠,可是,情势处此,他们不得不接受,他们总得给自己找个籍口。”
    秦异人这话很有道理,以赵人对秦人之恨,赵人绝不会接受秦人的馈赠。但是,情势所逼,他们不能不接受,心里很不好受,总得找个借口,以此来安慰自己。
    “公子说得不错。”黄石公赞成,道:“只要坚持,就能得到赵人的好感。”
    赵人迟疑一阵,不断有人过来,拿些食物,给童子吃。直到今天的食物发完,赵人都没有吃一口,全给童子吃光了。
    第二天,第三天,秦军接着派送食物,赵人仍是坚持给童子吃,自己不吃一口。
    不过,有一个不错的迹象,那就是三天以后,一到秦军发食物的时间,赵人就在等着了,眼巴巴的望着秦军。秦军刚把食物放好,赵人就来拿食物,很快就把食物拿光了。
    “瞧。”一个眼尖的秦军士卒用手肘一碰另一个秦军士卒,朝一个赵人一指。
    这个秦军士卒一瞧之下,只见有赵人在偷偷吃食物,一边吃一边打量,很是警惕,如临大敌似的。
    “我以为赵人他能忍着,直到饿死呢,原来是忍不住了,还是要吃。”秦军士卒得意的道。
    当这消息禀报到王陵那么时,王陵笑了:“赵人忍不住了!忍不住了!”
    秦军坚持送,赵人拿的食物越来越多了。已经有更多的赵人在吃秦军食物,这进展很不错。再过几天,赵人不再偷偷摸摸的偷吃,而是正大光明的吃了。
    不过,赵人仍是没有感激的话,拿食物时闭口不言,拿完食物快速离开。
    很快的,又发生了一件事,赵人开始感激秦军了。
    一个妇人带着三个童子,这三个童子病了,奄奄一息。这个妇人实在是没办法,只得求助于秦军。这消息很快报到王陵这里,王陵二话不说,亲自带着秦军中最好的大夫前来为三个童子看病。
    大夫的医术不错,把这三个童子治好了,这让这个妇人对秦军大是感激,一个劲的说:“谢谢秦军!谢谢秦军!”
    这是赵人第一次感谢秦军,这让王陵他们大是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