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异世明皇-第10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韩鑛看完奏折,咳了一声后道:“陕西巡抚来报,宁夏各卫营屯堡,自正月己巳至今,凡数十余震,大如雷,小如鼓如风,城垣、房屋、边墙、墩台悉圮。到目前为止仍旧没有停下来的迹象,宁夏卫附近的城墙已经出现大片的缺口,当地的边兵衣食无着。陕西已经发粮物前往赈灾,但能力有限,所以发六百里加急请求朝廷调拨。”
宁夏卫是九边之一,周围也修有长城防御北方的蒙古人,这是大明立国两百年的国策。现在连长城都倒了,难怪杨鹤这么着急。何况宁夏有贺虎臣的三万多人马,他们要是温暖不保闹出事来,陕西一省说不定就陷入糜烂的境地。
朝堂上因为这封急奏的到来,迅速改变了话题。因为陕西赈灾涉及到户部,兵部,工部,所有大臣都开始商议起如何调粮调物。崇祯皇帝登基七年,几乎每一年都有地方受灾。赈灾自然是刻不容缓的,所以一旦有什么灾情报上来,大臣们必须放下手头的事情,将赈灾的工作安排妥当。这已经成了崇祯朝的惯例。
宁夏卫一带受灾这么严重,韩鑛虽有心到乾清门求见,但赈灾的事情靠着户兵工三部,而这三部的官员又大多是在自己阵营,求见的事情此时自然不方便再议!韩鑛知道孰轻孰重,马上改变口风主持赈灾的事宜。
因为地震仍旧时有发生,宁夏的赈灾进行得很缓慢,朝廷调拨何处的粮食,由何处人运送,走那条路最少时间,这些都是三部大臣们要考虑的,同时还要核实各处情况。忙忙碌碌的安排好宁夏的救灾工作,时间已经过了三四天。期间韩鑛虽然到乾清门求见陛下,但每次都有太监出来宣布皇后不见的懿旨。
好容易才安排妥当,韩鑛正打算是不是要再次召集群臣,一场变故又打断了他的既定计划。郑三俊将这几天积压的奏折发给了韩鑛,众多奏折上边第一本是刑部递了上来关于郎中谋逆案的结案奏折,奏折中称在湖北没有发现荆厚此人,估计是用了假名。剩下的只有一具尸体,刑部判了陵迟。负责这天字一号大案的是刑部左侍郎钱士升,那日刑部尚书‘意外’的头痛脑热不舒服,钱左侍郎只有担了下来。当然钱士升也有自己的想法,那就是迅速平息这件大案,消除不利的影响。
韩鑛因为前几天的事情忙不过来,现在他才有心思来考虑这件案子。首先他就觉得这个案件判得太快了,虽然案情明确,但这件事不能那么快轻易下定论。这个叫荆厚的郎中敢来行刺,就必然有他的图谋。钱士升太焦急了!韩鑛心中暗想着钱士升同自己志同道合,应该点醒他一下。想到这,韩鑛就将钱士升的奏折收了起来,准备找个时间再同钱士升详说。让他将奏折拿回去,然后慢慢弄清楚来龙去脉再结案!
处理完钱士升的奏折,下一封奏折他刚看了一阵就沉吟起来,他开始推翻了自己原先的打算。这一封奏折是巡城御史吴玉递上来的,他在奏折里边弹劾顺天知府杨延鳞失责,致使刺客堂而皇之的入宫给皇上下毒。他要求对杨延鳞予以处置!
韩鑛又往下翻了几封奏折,结果发现:
右都御史倪元璐也递上了奏折弹劾杨延鳞!
刑部给事中高斗枢也拜奏折弹劾!
大理寺卿金世俊则不仅弹劾杨延鳞,还将矛头对准了太医院,巡风使傅山,认为都是他们失职才导致皇上遭人下毒。
韩鑛将上边的折子稍微翻了一下,就发现这么多弹劾的奏折。只怕下边还有不少,韩鑛没有再看,他终于明白为什么钱士升想着早早结案了。郑三俊将奏折压了这么久,又是他刑部的事情,只怕他是早有了别样的心思,难怪前几日在朝会上他敢跟自己叫板。
在病好之后,韩鑛第一次感觉到自己的精力大减,若是以前他应该会想到案件中的变数。韩鑛将奏折一放,知道已经是风雨欲来之势,不由得叹了口气,现在事情只怕不是他所能掌握的了!
一切如韩鑛所预料,弹劾奏折上来没有多久,顺天知府杨延鳞就递上了自辩请罪折。按大明刑法,杨延鳞至少都要判死刑,即便法外开恩也要流放三千里。人毕竟是他推荐上去的,出了事情他这个推荐人怎么都跑不了。
杨延鳞的认罪让御史们兴奋了好一阵,接着又再接再厉的弹劾傅山。但傅山被皇后娘娘宣去照顾皇上,弹劾奏折再多,他现在也不用理会,甚至他还不知道自己被大臣们弹劾。御史们对此也无可奈何。
就在御史们陷入僵局的时候,一封新的弹劾奏折又为御史们打开了新的战局。刑部都给事李觉斯弹劾刑部左侍郎钱士升,认为他在谋逆案上过于草率结案,有意偏袒杨延鳞等人。
众人一想也对,若是钱士升心中没鬼,为何要草草结案?!而且案件最后处罚只有郎中一人,其他的失职人员一个没有,肯定是存了私心!太常少卿薛国观也认为结案过于简单,谋逆一案应该重审,要审明白荆厚的郎中为何行刺,又是如何被允许进宫的!要求严惩此案中的失职大臣!
弹劾奏折不断涌现,钱士升迅速成了御史们弹劾的对象。但让所有人都意想不到的是,国子监的一个大胆监生发到通政司的一封弹劾奏折矛头竟然直指首辅韩鑛。韩鑛就算不懂医术,但郎中进宫是他批准的,按照前面几个人的例子,他也应该划入失职人员中去。
仿佛如前几年推倒魏忠贤一般,只要有了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剩下的人就会一拥而上。内阁的案桌上已经堆满了京官递上来的奏折,大部分都是弹劾逆案中他们几个失职的官员。当然也包括首辅韩鑛,甚至弹劾最多就是他。此时的韩鑛已经无法安然坐在内阁大堂理政了,按例他该退位避嫌静待皇上处置。但皇上患病,皇子年幼,他就算要自辩都不知找谁。最后韩鑛不顾亲自同僚的劝阻,将弹劾奏折都交到与乾清宫,然后上奏折回家自省。
短短几日朝中出了这么大的事情,令人目不暇接。宫里的皇后跟慧妃自然不能再沉默,接到韩鑛奏折的第二日,她们让方正华前去宣旨意,要在文华殿召集群臣商议此事。
第六卷 攘外先安内 第一百七十九章 马有失蹄(下)
更新时间:2008…10…14 23:17:44 本章字数:7671
第六卷 攘外先安内 第一百七十九章 马有失蹄(下)
自从弹劾奏折一上,所有大臣都知道后宫肯定会有所举动!阁臣出了问题自然只有皇后娘娘作主裁定,韩鑛能否坐住首辅的位置当然还是要看皇后的态度!原先韩鑛跟后宫的关系不错,可病好之后却又屡屡得罪皇后娘娘,特别是他想限制后宫的权力差点搞得两者处在了对立面!在这个当口上,皇后会乘此除去一个不听话的辅臣,还是不计前嫌继续信任皇上留用的首辅呢?!
文武百官中不少人都在考虑着自己的立场,保韩鑛还是顺带着也弹劾一把?虽然这只是两个选择,但是结果却是截然相反。从目前突然涌现的弹劾奏折来看,‘倒韩’事件肯定是有人在后边推动。大臣中郑三俊有最大的嫌疑,因为弹劾奏折很多是刑部弄出来的,而监察御史们跟郑三俊又关系不错,只有他们才能捣弄出这么大的动静!当然,韩鑛那边的人也不会坐以待毙,虽然现在声势对韩鑛不利,但内阁中的六位辅臣,至少有四人是站在韩鑛那边的。一旦在朝堂相争起来,还真很难说谁赢谁输,扑朔迷离的局势注定众人今夜难眠!
无论朝臣们怎么抉择,文华殿的朝议如期进行。不过早前告假的成基命仍旧没有出席,理由是老病复发。除此之外其他人都到齐了,象本次朝议的主角杨延麟,傅山,钱士升,韩鑛都成了百官的焦点!待辰时一到,百官按序进了文华殿,韩鑛虽遭弹劾,但仍旧还是首辅,由他率着百官行上朝礼仪。当朝臣们三呼九叩俯身跪着的时候,大殿旁边传来略有点颤音的女声:
“众位大臣平身!”
正中的龙椅上空空荡荡,但在宝座的侧边搭建了卷帘,厚厚实实的遮住了坐在后边听政的监国皇子跟皇后娘娘。
“谢皇上!”
“谢皇后娘娘千岁!”
“谢监国皇子千岁!”
……
因为监国之事久远,此番朝议又极为仓促,鸿胪寺事先没有作安排,搞得朝臣们乱叫一通。众大臣都有些尴尬的站起身,等待有人出来说话!但韩鑛今日被弹劾,钱龙锡一向不喜欢出头,只有郑三俊看了看几个沉默的内阁大臣后出列道:
“禀皇后娘娘及监国殿下,今日文武百官汇集于此,不知娘娘召来所为何事?”
郑三俊是明知故问,他当然不好一上来就说怎么处置韩鑛他们! 这个首辅的位置他也不是想了一天两天,自从他进入内阁后,就认为韩鑛他们太保守,对皇命过于盲从。郑三俊心目中的内阁应该对皇权有一定的限制,皇上如果做得不对,内阁就应该不予通过,这样才能保证朝廷的决策正确。如今皇上病重,皇子年幼登基,如果坐上首辅的位置,就完全可以再现张文忠时代。郑三俊知道机会难得,这一次是韩鑛自己犯错,他当然不会轻易放过。此次弹劾事件,他或多或少的在推波助澜。
郑三俊说完,帘后传来皇后的声音道:“本宫收到首辅韩大人的奏章,近来有御史就皇上遭鸩毒一事弹劾官员。事关阁臣,本宫为了朝政稳定不得不出来过问!”
郑三俊正是要这一句话,他朗声回道:“娘娘所言极是,那就请各位同僚直言!”
话方毕,有一人快步站了出来,众人一看却是太常寺少卿薛国观,郑三俊赞许的微点了一下。
薛国观道:“臣太常寺少卿薛国观有折弹劾,由于顺天府伊杨延鳞,巡抚使傅山,首辅韩鑛的失职,致使有杀手冒充江湖郎中进宫行刺皇上。臣以为,正是由于杨延麟贸然举荐,傅山不辨真假,韩鑛轻易相信才导致出此恶果。古人云‘王子犯法尚与民同罪’,为告诫后来者同样也为让百官引以为鉴,臣请严惩失职官员以正国法。”
薛国观的话让地下百官间响起了一片嗡嗡声,礼部尚书李标出言叱道:“薛大人此言差矣,别的不说,首辅韩大人不熟悉医术,而郎中曾有几名医者验过,皆言其人并非骗子。皇上御前神医傅山傅大人同意郎中为皇上诊治之后,韩大人方允许,试问,韩大人失职于何处?”
贺逢圣也道:“前来给皇上看病的郎中身怀医术,若单从诊脉治病,根本无法判断其人是否包藏祸心。皇上病重,臣子亦求医心切。此时有人揭榜,又却非招摇撞骗之人,请之来诊脉乃人之常情!”
郑三俊眉毛一扬反驳道:“此人虽非招摇撞骗,却是另有阴谋!皇上乃大明之主,维护周全是重中之重,现在出了这样的事情难道不是有人失职又是什么?”
贺逢圣虽想给傅山他们脱罪,但郑三俊说得也不错。皇上遇险就是臣下的失职,怎么都要有人来承担责任。韩鑛作为首辅,又参与其事,说他没罪倒很难讲过去。
郑三俊说完,后边的人发言也正是拿住这点不放,使得支持韩鑛的人有心辩解却无从发力。
朝堂上你方唱罢我登场,吵的不可开交。温体仁这边的人却乖觉的很,对于两派的争斗丝毫没有参与的意思。不过反过来想也是,无论郑三俊跟韩鑛两人谁得胜,对于温体仁他们而言都不是一件好事。温体仁暗叹皇上病的不是时候,若能早点入阁,那么自己也有说话的权力而不是现在这般看热闹。
正感叹间,温体仁想起了昨日原本不是很熟的王洽跟他说的一番话。王洽虽在礼部作个郎中,但温体仁一直以为王洽是韩鑛那边的人,谁知他居然来说动自己,要保的不是韩鑛却是英国公张惟贤。当时温体仁虽惊讶但想了想,已然明白王洽的心思。
王洽是因为韩鑛做了首辅,才硬去攀了关系,为了能在京师有一个好位置他放弃了南京六部侍郎的空缺。但在京两年了,韩鑛丝毫没有给王洽机会。恐怕王洽心中早有怨怼,甚至已经在谋划其他的出路。现在韩鑛被弹劾,下台几乎是十拿九稳的事情,王洽自然着急找另外的靠山。不过思来想去,王洽的话也不是没有道理。现在朝堂里只有郑三俊跟韩鑛争首辅,若自己能另外支持一人上位,那么好处是可以预见的。支持韩鑛的官员主要是吏部跟工部,郑三俊的拥护者则是在刑部以及督察院,户部应该是支持次辅钱龙锡的。如果英国公上去竞争,至少有兵部跟世袭的公侯们支持,特别是五军督府的提督们。再加上自己礼部的话,张惟贤任首辅的可能性极大!张惟贤又是自己的老上司,这回该不该冒一次险呢?!
就在温体仁还在权衡利害的时候,朝堂的辩论已经告一段落。杨延鳞,傅山,还有钱士升都已经认罪,毕竟他们的责任太明显,地位也非极为重要,没有多少人帮他们开脱。现在攻击的目标是首辅韩鑛,御史们弹劾韩鑛有罪,但定罪的却轮不到他们。现在他们等的是有人让皇后娘娘说出个定论来,可但垂帘的皇后在整场辩论中都没有说一句话,只是听着朝臣各抒己见。
郑三俊方要起奏请皇后圣裁,又有一人出列道:“臣工部主事李逢申有折奏禀!”
郑三俊心中冷笑,这李逢申是韩鑛的门生,出来无非是为他老师说话。可惜啊,现在已有三人认罪,韩鑛是在劫难逃了!郑三俊这般想着,但接下来的事情却出乎了他的意料,应该说朝堂内的人大多都没有想到。
“微臣以为大明刑律乃太祖之定律文也,历代相承,无敢轻改。今刑部左侍郎钱士升审理谋逆案为国之大案,然不足半月便结案。行刺者何人?有无同党?为何行刺?都未详细查明而匆匆结案!钱士升知刑部已有数年,岂不知律法呼?如此仓促必然是有所维护,逆案中有数名朝臣失职,钱士升一不审问,二不拘押,唯见御史弹劾方自辩认罪,其心不言自明。钱士升与韩鑛相交甚好,他胆敢知法犯法,必是为了维护首辅韩鑛。微臣曾与二人相交,然此乃私情。今日朝议,微臣忠心侍君直言其事。请皇后娘娘圣裁!”
李逢申的奏称让满朝皆哗,郑三俊虽想有人扳倒韩鑛,但这李逢申乃韩鑛的门生,如此忘恩负义让郑三俊不禁流露出一股厌恶的神色。钱士升更是愤怒异常,怎么也想不到平日相交不错的同僚居然落井下石。他站出来指着李逢申厉声道:
“你这无耻小人,往日我钱某人瞎了眼方与你相交!”
他转而面向朝堂道:“臣审理逆案草率,未能尽查案中细节,罪在微臣!然臣之心天地可鉴,绝非为了一人而蔑视律法。皇上病重,又出滔天逆案,臣是恐有动荡才尽快结案。若有人借逆案党同伐异,排斥异己,祸害则深已!人心浮动于朝廷,大明不利,请皇后娘娘明鉴!”
此话说得声嘶力竭,一些朝臣不禁动容。但是犯了罪就是犯了罪,除了天子开恩,大臣们说什么都是假的,一不小心还会扯上同党的嫌疑。
刚好又有一人出来道:“钱大人此言差矣,若每人都以此为借口,又有何人有罪!”
出言的是左庶子丁进和,这无异于在朝堂中丢下一颗火雷弹。因为这丁进和也是韩鑛的门生,平日几人走得甚近。不想今日韩鑛的两个得意门生在危机时刻反噬,这让众人感叹不已。钱士升,韩鑛此刻已经心如死灰,低着头不再言语。丁进和兀自在那洋洋洒洒‘揭露’韩鑛的罪证。
“昔日刘首辅在位之时,韩鑛居于其下。韩曾言刘首辅不过竖子,自己登科早二十年,羞于作其副手!又言‘皇上年幼,主事多有荒唐,朝野内外皆靠内阁!’如此等语!今韩鑛失责,皇上遇险此乃其一贯轻视之心所然,方给刺客有乘之机!臣这里亦有中书原抱奇弹劾韩鑛居家不法的折子,此折已递交内阁!微臣以为韩鑛已不适再作首辅,请娘娘圣裁!”
丁进和更加直接了当,面对这样的指控,韩鑛颤巍巍的站出班来。他带着一脸的愤懑跪下道:
“老臣韩鑛识人不明,又犯失察之罪,老臣无颜再对各位同僚,恳请皇后娘娘准臣致休!”
谁也没有想到事情会演变成这个局面,韩鑛的支持者们都怒视着郑三俊为首的‘倒韩派’。在他们看来,今日的局面便是郑三俊的‘杰作’。现在韩鑛自己出面认罪致休,他们想出言论救都没机会了。
皇后终于道:“韩大人先起来,你乃内阁首辅,本宫需听下三法司的意见!左都御史房可壮,刑部尚书张致发,大理寺卿曹于汴你等以为如何?”
左都御史房可壮道:“首辅韩大人在逆案中曾允许行刺郎中入内为皇上诊病,虽韩大人不通医术,然轻易放逆犯进宫确有失察之责!”
房可壮说得算是实情,刑部尚书张至发自然不会逆流而上,他道:“老臣与房大人意思一致!”
曹于汴原本想着辩驳两句,但事已至此,他也只得道:“臣无其他意见!”
三司这么一说,已经是将此案定了性,韩鑛,钱士升瞬时变成了待罪之身。帘后的婉琴似乎并不急于发落他们,而是引出了另外一个话题:
“既然三法司如此审定,那么他们四人就不便再任官职,如何处置待有司写好奏折递交上来再议!只是如今出现空缺,日子久了必不利于朝政。各位有何建议?”
郑三俊按捺住心中的激动道:“皇后娘娘明鉴,老臣以为可以由朝臣共举!”
“那好吧,顺天知府,诸位大臣以为何人可任?”【歪歪书屋论坛 bbs。fsktxt。com】
大臣们对望一阵后,中军府提督郑其心出列道:“臣以为巡城御史吴玉可任!”
郑三俊有些疑惑的扫了眼郑其心,他举荐吴玉,难道他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嘛?!不过中军督府管着京畿一带,跟顺天府也会有些关连。这吴玉是第一个炮轰杨延鳞打开局面,给他个顺水人情也不为过!想罢,郑三俊道:
“老臣也以为吴御史可任!”
其他人都没有作声,他们想得更多的是待会举荐首辅会是怎样。吴玉为人还算正直,又是巡城御史,自然没必要挡人仕途。
“那就是吴玉吧!”皇后见没人反对一锤定音。
“微臣吴玉谢恩!”现在是顺天知府的吴玉慌忙站了出来,虽然举止还算从容,但旁人都看得出他内心的激动。有人下自然就有人上,也原本就没什么好说的。
皇后又道:“傅山的巡风使乃皇上设立,原非定制,今儿就不议了!刑部左侍郎的空缺,又该何人补上?”
这一次郑三俊率先发话了:“老臣以为太常寺少卿薛国观可担当此任,薛大人乃万历四十七年进士,曾任刑科都给事中熟悉律法,为人甚正,用为刑部左侍郎可让人放心!”
郑三俊提薛国观,不仅是因为他在这次‘倒韩’中出力,更多的是因为薛国观一直就跟在郑三俊的后边。自从他入内阁,一些奏章建议薛国观的论调跟他基本一致;上次皇上让群臣自省,大多数人都向皇上写了谢罪折子,只有薛国观一直跟着自己坚持到了最后。现在有机会,他当然要将提上来引为助臂。
张惟贤出言道:“老臣也举一人供皇后娘娘参考,现任礼部郎中王洽,万历三十二年进士,阉乱时以右佥都御史遭罢,崇祯元年起用,能治廉一方。资格,能力,操守都足以任!”
他们两位内阁大臣提完,吏部尚书李长庚则提了刘之凤作为候选;温体仁似凑热闹般的提了王应雄的名字。不过朝堂上呼声最高的还是薛国观,因为一来他本身为官还算过得去,二来他是由郑三俊提名,不少献媚的人自然会摇旗呐喊;张惟贤虽提了王洽的名,却并没有真的跟郑三俊唱对台戏,提名之后就再未言语;韩鑛那边的人虽然想要反对,奈何缺乏了领头人物,声势远远不及他们。最后自然是以薛国观任命为刑部左侍郎而结束。
不过相对于首辅而言,其他的都算不得什么!皇后一说开始推举首辅,下边的各派朝臣都竞相举荐,当然能被报上名的自然只有现任内阁成员。否则连辅臣都还不是,就想一越成首辅,那是痴人说梦。内阁中,户部推举了次辅钱龙锡;兵部原有人想举荐孙承宗的,但考虑身体问题,最后推举了英国公张惟贤;虽然成基命不在,但吏部仍旧推选了他;刑部的人早早就报上了郑三俊的名号,剩下的贺逢圣因为资格尚浅,他带着工部转而支持次辅钱龙锡。
向来廷推是由九卿及各地方到京督抚参与,当今圣上登基后,觉得廷推人数过少,便改由到场的内阁大臣、六部尚书侍郎、督察院四位左右都御史、五军督府的五位都督、六位各科都给事、通政司正副使、大理寺正少卿参与廷推,人数可达四十三之多。
从开始的推举来看,次辅占据着优势。但原支持韩鑛的人都知道,钱龙锡作次辅可以,要他做为首辅领着内阁辅佐年幼的皇上恐怕缺乏魄力。成基命原本不错,可惜告病在家,今日朝中能跟郑三俊抗衡的只有英国公张惟贤。方才堂上的倒韩行为,大多数人都知道是郑三俊从中捣鬼,特别是他居然买通韩鑛的门生,这让人多少有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