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顺治十四年-第3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能递到他这边的帖子,都不是小打小闹,正经的行商大户,其中有晋商、徽商,也有江南有名的大世家。这种人情,陈旭日非常乐意做。
赶上东家人在京城地不算多。一些拜帖。约地是日后得暇之时。所以他帖子收了不少。眼下倒不须太过忙于此事。
与这等殷富人家打交道。贵重物品做谢礼外。自是少不了银钱上地好处。
陈旭日不玩虚地。一一笑纳。这于他们不过是九牛一毛。送出去无关痛痒。况且商家精明。未必不存着来日结交地心思。一味客气。实在无此必要。
他禀过袁珍珠。一部分交与她做家用。一部分自己攒了起来。
这却是明着攒私房钱地行为。陈旭日知道如此做有些不妥。何况他还有一个弟弟。现下又不是成家立户后分家另过。未免就有些——嗯。好说不好听了。
不过他真是不想过往后时不时跟家人伸手地生活。现如今。他在外边慢慢开始交了些朋友。往后少不了要有些聚餐走礼人情往来方面地开销。终归是手里有些活钱方便。而且。他始终存了一个心思。往后赶上时机合适。说不得也趁机在某个行当插上一脚。这些事要跟父母解释征求他们地同意再取钱花费等等。实在太过麻烦。
许是短短半年,儿子手里经过的钱物实在太多,袁珍珠终究是默许了他的行为。
现在,陈旭日最大的心事,就是袁珍珠提起的,他与沈芸订亲一事。
他在感情上跌过跤,倒不是说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子,只是面对婚姻时,未免就慎重了许多。
凭良心说,他想有个红颜知己,有一个爱着自己,也被自己所爱的女人,不需要很漂亮,关键是两个人在一起,觉得开心快乐,能有一些共同话题。
沈芸吧,怎么说呢,从前还好些,自从知道他的真实身份,沈芸对他就很有几分怒其不争的不屑。因为早些
军在江南的暴行屠杀有切身之痛,这姑娘是一个态度T分子。
设身处地想想,陈旭日不是不能理解。问题是,他现在的情况,种种阴差阳错下,与她的路越走越远,道不同不相为谋,这样的两个人真要成了夫妻,不过是话不投机半句多的怨偶。
自己有多少能耐,有多少份量,陈旭日心知肚明。清廷重视他,重用他,不代表他就真是多么重要的一个人,倘若跟着他们走,就算平平安安到了云贵,到了南明小朝廷那里,他能做什么?哪个人会信任他让他做什么?将来战事失利,头一个杀了他祭旗倒是很有可能。
趋利避害是人的本能,陈旭日不想把自己的命运赌到一场必输的战争中去,连刘文秀都容不下的李定国,也根本不值得他追随。
再者说,生理上是少年,心理上,陈旭日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成年人。要他对年仅十一岁的小丫头生出些别样心思……呃,还是免了吧,他不是恋童的怪叔叔。
可是,这事袁珍珠凭着为人母的立场,却是坚持己见,实在让陈旭日头疼。
唉,便宜儿子不是好当的,做人家的儿子,就得受人家的管。
有些事可以妥协,有些事就不可以。事关终身大事,关乎到自己后关生的幸福,陈旭日头一次顶撞袁珍珠,在这问题上寸步不让。
在陈家,陈浩是顶起门户的一家之主,但实际上,陈家真正做主的人是袁珍珠,陈浩从来没有违逆过妻子的意思。
袁珍珠跟儿子提这茬之前,已经先与沈父探过口风。
沈父和于桐私下里商量,觉得这是个办法,两下里建立起密切关系,日后方便争取陈旭日为己所用,等于在鞑子心脏处埋下一把锐利的尖刀。在他们看来,那个少年除了现在与鞑子皇帝走的太近,让他们不喜,撇开这些,不论从见识谈吐为人来说,都是打着灯笼也难找的一等一的人才,沈芸许配给他,不委屈。
于桐就道:“退一步讲,即便不能争取他为我所用,将来两下里走动久了,怎么都能想法子劝他远离鞑子,不再为鞑子皇帝做事。”
沈父犹有些疑虑:“小芸那边——”
“不碍事。小一小跟着我们几个大男人东奔西走,过着担惊受怕的日子,着实太过辛苦,也当寻思着过几年安定日子。她到底是个姑娘家,往后年纪慢慢大了,这女大当嫁,早晚得有个归宿,咱们可不能耽搁了她。”
女儿没有母亲教导,常年在外面奔走,与时下女儿家相比,倒显得一派男孩子气。沈父对此不是不担心,他如今膝下只得这一个宝贝闺女,当然想她将来过的幸福,“难得陈夫人和她投缘……也罢,等大力他们的伤稳定下来,我跟陈夫人商量,看是不是让小芸跟在她身边调教两年,她也该学些针线女红……”
如此计议已定,便应了袁珍珠这边。
袁珍珠与人家达成共识,欢欢喜喜跟儿子提,却不想在儿子这边扎扎实实碰了钉子。
“娘,我将努力做一个孝顺的好儿子,但是儿子的终身大事,儿子不想随随便便就定下来。我与沈才认识两天,连话都没说过几句,这样子匆匆许亲,实在太草率了……无论您能不能理解,能不能体谅,这件事,恕儿子不能从命!”
袁珍珠这一气非同小可。
她已经与人家说好的事,到现在儿子一个不愿意,倒让她如何向人家父女交代?“儿女婚事,向来由父母做主,哪里轮到你自己拿主意?小自幼没了母亲,往后要在咱家住两年,感情都是培养出来的……这事你得听我的!”
陈旭日自然不愿意,母子俩为此陷入僵持的冷战中。
这事尚未有结果,陈浩匆匆赶回来,带来另一个与他切身相关的大事件。
“昨天晚上,皇贵妃突然生病,病势沉重,御医诊脉,娘娘得的是弱症……”
弱症这个说法其实很笼统,贫寒之家有人得了弱症,其实就是营养不好劳累过度,只要有条件将养,终究是能治好的。皇宫里那样的富贵,因为营养不好而得这个病的几乎没有,只能是因为长期压抑、情绪低落而积忧成疾。
“今儿个早朝上,皇帝交待礼部,择吉日立四阿哥为太子。简亲王立即上奏,请立三阿哥为太子……”
父亲进门不久,宫里来人宣旨,着他即刻回宫。
虽然不放心家里这头,可是还得回宫应差,陈旭日怀着忐忑的心情,去面对另一场诡异莫测之局……
正文 第五十六章
更新时间:2009…9…19 0:19:30 本章字数:3667
旭日回到承乾宫,知书和小德子早得了信儿,都眼巴T3着。
先是养病,再是应差,一走就是半个多月,陈旭日在宫外边经的人和事多,不愁时间如何打发,反觉得时间过的真叫一个快,每日里没怎么着呢,一天时光悄不声的就没了。宫里边的人,却是度日如年。
小德子自跟了他,别人即把其自动划为皇贵妃和四皇子的派系中去,他的生死荣辱,自然也就与这两个关键人物息息相关。
水往低处流,人往高处走。小德子净身入宫,已经吃尽人生最大苦头,虽是侍候人的下贱差使,其中却也分了三六九等。皇贵妃在皇上的心里是头一个喜欢的,可在这偌大的后宫里头,却是最不受待见的一个,身边侍候的,看着是个不错差使,其实也最容易被孤立,甚至被各宫主子迁怒,而想着法子刁难。
从前他在御前听差那会儿,各宫的太监宫女,见了他都是一副笑模样,说话好声好气的。现在不行了,视而不见的,说话不阴不阳明嘲暗讽的,旁敲侧击打听消息的……
上午那会儿,前面传来皇上宣布册立四阿哥为皇太子的消息,又说简亲王等大臣联明上奏,保荐三阿哥为太子,联系到三阿哥被认养到坤宁宫皇后名下、最近宫里暗地里流传的各种小道消息、皇贵妃的突然病倒……小德子心里一个劲犯嘀咕。
一时间仿佛没了主心骨,殷切切盼着陈旭日早日回宫。
知书忧心只比他更多。甫一见了陈旭日的面,不及说别的,一扯他的袖子就道:“快,随我去给贵妃娘娘请安。这些日子娘娘一直惦记着你,呆会儿多说几句让她宽心的话。”
薰鄂妃卧床休息,因为在寝宫,陈旭日虽年少,还是要谨守男女之防,隔着一道纱质屏风请安问好。
屋里弥漫着淡淡的中草药的苦香味,刚吃了药的董鄂妃在知书的扶持下,半靠起身,声音嘶哑道:“回来了就好。我这一病,四阿哥那边,就请你多费心了,”她低低咳嗽几声,喘了一会儿,声音愈见几分虚弱,“我不要紧,有御医在,按时吃药,用不了几天就能调养过来。四阿哥可千万不能病倒……”
陈旭日赶紧答应下来。
薰鄂妃自进宫后。在这后宫中事事小心。步步仔细。因着孝惠皇后不管事。诸般事物都由她操心。原就耗费心血。不过是强自支撑。去年。接连失去父亲兄长两位至亲。生育后又失于调养。终于伤了元气。
陈旭日如何不明白这些?他一直以来很是忧心她地身体。生怕她像历史上一样。于两年后去世。现如今双方地命运已经是息息相关。她若去世。纵使四阿哥现在如愿以偿被立为太子。因其不得孝庄欢心。再有一定会崭露头角地玄在旁。将来如何。殊难预料。
他是想历史得以改变。而且历史也确实发生了改变。但是。他可不想成为别人地眼中钉。只要她活着。怎么说都是一把必不可少地保护伞。
“娘娘。这次您一定得听御医地话。配合御医地叮嘱仔细将养身体。四阿哥那边。我们大家一定尽心尽力照顾……前几天。我在宫外边见到了您地弟弟。他很挂念您。他说已经接到旨意。圣驾六月初幸南苑。他有幸得以伴驾同往……现在已经是五月末了。您养好身体。才能一起移驾南苑。到时候方便与费扬古见面……”
突然听闻弟弟费扬古地消息。董鄂妃精神一振。知书跟着劝道:“是啊娘娘。你这几天专心养病。那些乱七八糟地事情都不要想。一切有皇上呢。皇上不是许诺说。无论如何不会把四阿哥从您身边送走吗?您就放心吧。”
服侍董鄂妃睡下。交代宫人仔细照顾着。知书和陈旭日放轻脚步出了门。往后院去看四阿哥。
“太后一点都不掩饰对三阿哥的喜欢,一边把三阿哥从阿哥所迁出,一边就要把四阿哥送进去。偏偏一顶祖宗礼法的大帽子压下来,娘娘根本反对无由。”
知书低声跟他讲了最近发生在宫里的事。
薰鄂妃那天从慈宁宫白着一张脸回来,第二天傍晚太后就派了苏苿尔过来,道是阿哥所那边已经精心做好了布置,这就要把四阿哥从承乾宫迁走。小阿哥本来在地上爬的高兴,突然被抱着要离开屋子,竟哇的一声哭起来,直哭的嘶心裂肺般,谁哄都哄不住。一夜没合眼的董鄂妃受不住,在儿子的哭声里昏了过去。
最后是闻讯赶来的皇上阻止了这一切,称隆兴是未来
,他要带在身边亲自教养,并且隔天就在朝堂上,当))立四阿哥做太子。
知书心里欢喜,但忧心亦占了十分。
“如今有抚养在坤宁宫的三阿哥与四阿哥分庭抗礼,虽则皇上那边主意是打定了的,可太后的力量不可小觑——”真要母子俩认真较劲,很多事情上,太后总是有办法让事情最后按她的想法来办。
陈旭日对此倒不是特别悲观。
只要顺治活着,活过顺治十八年,活到隆兴长大,一切就都不是大问题。
顺治对三阿哥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好感,说的冷酷一点,他根本就没有把这个儿子放在心上,现在简亲王等人把三阿哥推到台前,只能是格外增加了顺治对这个儿子的厌恶。而且,若他没有记错的话,历史上简亲王济度过世还在顺治之前,也就是这一两年的光景。嗯,总不致于因为他的到来,让济度也延长了寿命吧?
“太后向来都认为,后宫不得干政。这事只要皇上态度强硬,坚持到底,太后那边顺了皇上的意思,不过早晚的事。”
陈旭日在心里合计:为了自己的安危,四阿哥必须上位。四阿哥若想成为皇太子,顺治就必须在朝中有一言九鼎的影响力。而想要达成这种效果,顺治就必须要在政治上有所作为,强硬的话语权,可是要用真正的实力说话!
但是,顺治的政治能力,说实话,实在是很一般。那么,他能在中间做些什么呢?
原先的历史轨迹,并不是那么让陈旭日觉得满意,眼下,除了关心自己的身家性命,他最大的兴趣,就是改变历史。
亲身参与其中,透过个人施加的影响来改变历史,陈旭日光是想想,就有种发自内心的兴奋感。
不管哪个朝代,不管谁做国家的主人,国富民强才是硬道理……国富、民强……
就在他苦动脑筋之时,陈浩也在大伤脑筋。
盖因儿子临出门前,特意把他拉到僻静处,郑重表明态度:他现在还小,无意于婚娶事宜。
言词虽是委婉,却明白流露出,儿子对妻子擅自作主张罗给他订亲的事很有意见,并且绝对不想妥协配合。
撇开别的顾虑不谈,单单就沈芸个人来说,陈浩觉得这小姑娘人实在是不错,模样好,言谈举止落落大方,俱让人挑不出错来,他不明白儿子为什么生出那么大的抵触情绪。
他并不知道,陈旭日因为个人原因,一方面对盲婚哑嫁的包办婚姻实在没有兴趣,一方面觉得自己跟沈芸俩个,怎么说呢,反正他无论如何对她都生不出一点男女之情,更无意娶一个生活理念截然相反的妻子。
虽然不清楚这些,但是在这件事上,陈浩站在儿子这边,他也不赞成儿子和沈芸的婚事。
这些天冷眼观察,陈浩对于桐和沈氏父女等人的来路有些许疑虑。
有一次他准备给伤者换药时,无意中听到那两个伤病员的谈话,虽然只听得零星半点,但是有几个关键词,却引起他的警觉:他们提到了“义军”、“孙可望”、“李定国”……
陈家是中医世家,世代以行医为生,父亲虽是宫廷御医,但一早就嘱咐过他:他们只是医者,治病救人,拿取报酬,一定要明白自己的立场。
陈浩对朝政上的事本来不怎么上心,他是个没有多大野心的男人,自问能力有限,谈不上济世救民之伟大理想,只想尽已所能,让老婆孩子过上相对舒心一点的生活。
但是,儿子跟他不一样,现在儿子的位置极其敏感,说不得就有许多人暗中留意他们一家人,若是与南明小朝廷扯上关系,那可不是闹着玩的。
想来想去,他决定想办法阻止这场突如其来的婚事,打消妻子的想法。
他在外面也不容易,小小年纪就得当差,身边环境复杂,说话做事时时得加上十二分的小心,咱们做父母的不疼他,谁还会疼他?多体谅体谅孩子吧,儿子帮咱们做了那么多,现在就得儿子济的,,,有些事,就依了孩子吧。
他在外面也不容易,小小年纪就得当差,身边环境复杂,说话做事时时得加上十二分的小心,咱们做父母的不疼他,谁还会疼他?多体谅体谅孩子吧,儿子帮咱们做了那么多,现在就得儿子济的,,,有些事,就依了孩子吧。
PS:我慢慢改(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www**com,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正文 第五十七章 多事
更新时间:2009…9…20 0:23:40 本章字数:3761
气真是越来越热了。
一大早起来,简单梳洗毕,到院子里抬头看看,今儿又是一个万里无云的大晴天,树不摇叶不动,一丝风也没有,大清早的阳光照到身上,都能觉出热来。
陈旭日有些不自在的扯扯衣角。
阴历这就要进六月了,依着阳历算,就是七月头,一年中最热的季节开始了。可他身上的衣服——
虽是董鄂妃提前着人备好的夏衣,用的也是轻薄透气的好料子,可架不住它有衣有衫的款式啊,这包的也太严实了点。
小德子收拾好陈旭日的书本笔墨等物,拣出要带到翰林院庶常馆的部分,另一边,知书指挥着送餐的小太监,把早餐一样样摆好。待要出去唤人回来,小德子赶紧道:“我去吧。”
“不用,我还要去前边侍候娘娘,顺便喊均衡吃饭。”
隆兴吃过奶,正被乳母抱着在门口耍,知书经过时,蹲下身握握他的小手,哄着他露出一个无邪的笑脸。往前走了两步,忽然又回过头,叮嘱道:“这会儿地上凉,四阿哥若是下地活动,别忘了铺上毡子。”
陈旭日在院子里转了两圈,简单活动过身体,同迎面走来的知书打招呼问好,有些不好意思的笑笑,“今儿起太晚了。姐姐也不早点喊我,大家都早早起床,太阳都升的老高,偏我一个人在屋里睡懒觉。”
“你昨儿熬的太晚,多睡会儿好,省得白天困恹恹的没精神。快回屋吃饭去,我让人准备了冰镇的酸梅汤。中午回来用饭不?”
陈旭日想了想,点头道:“还是回来吃好了。我到书院挑几本书,略坐一下,应该不用耽搁太长时间。”
薰鄂妃仍然卧床休息。为防把病气过给小孩子。这几天都不能到后院来。陈旭日陪隆兴地时间因而大大增加。翰林院那边呆地时间就大大缩水。
顺治特旨点他为庶吉士。颁下上喻令他以自学为主。因此时间尚算灵活。不必每日里按时按点去翰林院应卯。陈旭日也便得了个福利。用不着像别人似地天不亮即起读书。
白天太热。时不时得把精神放到隆兴身上。书看地断断续续。只在晚上。别人都睡了后点灯夜读书。如此倒可以稍微睡个懒觉。只不过。今天早上醒地比平常更晚一些。
用过早饭。陈旭日带着小德子去了翰林院。
阿木尔和陈邦元正在同院里地学士请教问题。一方认真地讲。一方认真地听。时不时提出问题。互相讨论印证。
陈旭日在门外探个头瞧清楚情况。也不去打扰。悄悄走开。吩咐小德子在外面候着。自行去书库找书看。
“恩和公公?”真巧,又撞见长春宫的人。看见他,陈旭日心里一动,不禁想起布日固德的请托,出声招呼道:“公公又来给娘娘挑书了?娘娘看书真快。”
恩和同他点点头,似是叹了口气,低声道:“不然怎么办呢?总要找点事做打发时间……”
陈旭日看看左右,书库门口一左一右侍立着两个内侍,靠门处摆了桌椅,今日应值的是翰林院一位胡子花白上了年纪的老先生,手里拿了本书,看的非常入神。
他轻轻一扯恩和的袖子,往里走了走,借着书架掩护,轻声道:“我有件事想请教公公,嗯,我可以去长春宫求见静妃娘娘吗?”
后宫的女人,整天里除了打扮,也寻不出太多的花样。有些人弄几盆花花草草打发时间,有人做做女红读读书,最常做的是串门子说话。毕竟大伙能活动的也就这么大地儿,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日子,连想喝口水都有人伺候到跟前,生活实是无聊复无趣,不打听点闲事说点子闲话,日子真是没法儿过,岂不是要把人活活闷死?
但是,妃嫔间如此尚可,陈旭日却是外人,又是男身,年纪虽小,到底男女有别,他自己也防着多做多错,无事从不在宫里乱走,不奉召,亦从不去到各宫请安说话。
恩和有些诧异,他到宫里这么长时间了,还是头一次听到有人这么问他。
顶着废后的名号,静妃的日子比别的妃嫔更难,如今虽说升做一宫主位,平日里却没有哪位娘娘主动登门拜访。“这我得回去问问娘娘。
怎么,你有话要同静妃娘娘说?”
陈旭日稍做犹豫,没有点头,只道:“也没什么要紧的话。您跟静妃娘娘提一下,如果她想见我,就差人去承乾宫说一声。”
陈旭日看得明白,因着三阿哥玄成为孝惠皇后的养子,科尔沁蒙古是支持玄做太子的。
隆兴
小,比起已经崭露头角的玄,未免有些吃亏。私T也有些忐忑,不知道这位四皇子将来表现如何。历来皇家争储都是一场尔虞我诈的明争暗斗,皇子幼龄定下名份,不见得就是一件好事,康熙二废太子就是前车之鉴,反不如皇子成年后再行册立来的稳妥。
然而在陈旭日的立场来说,这却是一条没有回头路的单行道,他只能向前走,做四阿哥坚定的支持者。
人说狡兔三窟,陈旭日并不想同科尔沁蒙古交恶,敌人当然是越少越好。布日固德,只凭他敢数次推拒清廷指婚,清廷不但不予赐罪,仍以拉拢为主,这个人就值得交。
有时候做事要凭理性,有时候也要凭直觉。直觉告诉他,结交布日固德利大于弊。这个时代一切靠权势说话,没有人同你讲人权。如果条件允许的话,尽可能广结善缘,多个朋友多条路,将来备不住什么时候就能用上。
长春宫的回信来的很快。
下半晌,陈旭日抱着隆兴在树下纳凉,正配合着小小的人儿咿咿呀呀有一句没一句的说话,有些昏昏欲睡呢,知书引着一位宫女进来,“均衡,长春宫静妃娘娘派人找你来了。”
她旁边的宫女上前一步,微微一笑,道:“奴婢奉静妃娘娘命,请小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