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明另类官商-第14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冥顽不灵!”常智光拿起酒囊,一口气喝了下去,而后站起来道:“保重!”
“保重!”萧甘云举酒囊而喝。
萧甘云吩咐:“命令放火,把他们逼出来,记得,别跑了常智光。”
下面还没回应,州府大门打开,三十几匹马突然奔袭而出朝东门奔去。契丹人明显没想到明人还敢先行进攻,当即一乱。再被明人几个甩手炮攻击,被开出一条路来。
萧甘云大惊:“追!”但马上醒悟:“两百骑追出,其他原地不动。”
这时候,州府后门骑兵齐出,三十人为一队,分了两队取西门和南门。由于突变,萧甘云号令不达,不仅全军有些混乱,而且也没有分出两百骑去追击第一波敌人。同时,州府围墙内飞出百枝箭来,更是进一步打乱了契丹兵的追击脚步。
而后州府步兵齐出,全身甲胃列阵,整齐踏步而出,毫无畏惧的面对骑兵守卫在州府外。他们不能畏惧,做为钦差卫队,如果常智光挂了他们还活着,他们就要全部陪葬。如果私自逃跑,他们的家人就要连坐,这是很森严的规矩。
萧甘云脑袋急速思考,常智光在哪?东、西、南突围?或者是疑兵之计,其本人藏匿在州府之中?目前有两件事必须做的,第一件是避免卫队步兵的拼死纠缠,第二件是调配骑兵应对。常智光如果是突破三门,那卫队中肯定是集中了甩手炮,追兵少的必然大大吃亏,很可能被明人反击吃掉。
温馨提示:亲,金牌催更最有效哦!金牌当月没送完过期作废哦!礼物及红包我都敢收哦!意见和建议我都能接受哦!笔者保证本文不会断更、不会太监!12月26号起每天4…5更,直至结局。跪求分享
最快更新最少错误请到
最新最快章节;请登陆;阅读是一种享受;建议您收藏。
第344章 遭牢狱之灾
第344章 遭牢狱之灾
第二部分是开发长州,虽然是海外,但是在那里契丹人一样可以当官,而且更自由,甚至有一夜暴富的可能,那里暂时还是一个无法无天的地方。
第三部分是鞑靼占领地产业招工,虽然不要离家太远,但是工钱比较少,待遇也不是大明国内比不上的,并且很少有识字和升迁的机会。
最后,都不愿意参加的每人发给一贯的路费。
唯一条件是不准携带武器,虽然武器可以以后制造,但是毕竟杜绝了大规模的携带武器的兵源回流,缓和治安上的矛盾。所有武器由朝廷购买,从箭枝的三文到精铁战刀的两贯各种价格不等。
这是很大规模的安置,涉及面很广,朝廷同意从禁军中提拔士兵进行行政上的工作。常智光由于身份特殊,他对商业协会有很大影响,对朝廷政策也有很大影响,并且和前鞑靼官员们交往密切。他属于各方都给面子的人,他办事效率又快,鞑靼内局势慢慢的稳定下来。
这边安置,但对女真的高压没有结束,马千乘分出三万精兵从黄龙府支援河北军路。河北军路在叶梦熊的带领之下,一处处击溃女真抵抗势力,虽然仍旧没有和女真主力决战,但是稳扎稳打,慢慢的缩小女真人活动空间。
而杭州舰队也在东海女真北部部登陆,对东海女真部形成南北夹击的办法。女真被切成两块,一块是以东海女真部的沿海地区,一部是东海女真以东的五国部这两块地盘。
常智光事情告一段落,和张虎李强回京缴旨。但常智光没想到的是,刚缴完旨,卸任钦差身份,就有新的圣旨拦截住常智光。
圣旨是给常智光的,常智光也接过几十份圣旨,有赏赐的,有差遣的,但没有一份是今天这样。九公公念道:“……蛊惑军心,寻衅边疆,假传圣旨,胆大妄为,着顺天府拿下,交刑部、大理寺、御史台三堂会审。”
张虎喝道:“谁敢?公主竟然卸磨杀驴。我家大人平鞑靼之力,就算是马千乘也不可同比。”
九公公收圣旨道:“这位小哥,是非曲直自然有个说法。你可知道祸从口出的道理?”
李强先回答:“公公,我家大人有丹书铁券,有司不得加责。”
“咱家知道,可惜啊上面还写擅调军队,图谋不轨、谋逆造反、大逆不道等等不在其中。”九公公道:“老实说,如果公主没有很生气的原因,谁敢动常大人?”
“好了,你们先回去吧。”常智光道:“你们让常智平和金娘把我的钱转移了,免得被抄家。”
九公公苦笑:“常大人还有心思玩笑,这事可不是小事。”
“我知道,不就是调动李如松灭蒙古各部,征讨西鞑靼那块地方吗?”常智光在一个月之前就收到了消息,说朝廷派海瑞去查这件事。
但即使这样,李如松带领的永兴军路已经分六队在草原上节节推进,不可能临时撤兵。不可能撤兵只能打下去,打下去就不能裁撤主将,朝廷是知道这道理的,所以常智光身为罪魁祸首,一回到京城卸任钦差身份,就遭到了拘押。
常智光道:“有什么了不起的,这事和李将军没有关系,是我私自调动安排,你们帮我安置下我大哥萧甘云,他如果实在不愿意在安国住,就给他笔钱,让他去吧。”
李强抱拳:“大人放心。我们立刻回安国请刘讼师。”
“不用。”常智光道:“这案子没法打。”这要打下去,把牵扯的人全拉出来,后果可是很严重。首先马千乘就有默许的过失,叶梦熊也有隐瞒不报的过失,李如松罪名就更大了。
因为从本质来说,常智光只是河北军路的监军,并没有调兵的权利,而李如松是永兴军路的主将,清楚明白这一点。而且即使三将来替罪,常智光也有煽动罪名,寻衅边族的罪名是免不了的。
这次常智光就不是上次那待遇了,关押的是顺天府天牢,里面有很多的罪犯。身上官服装成了囚服,单独关押一室。牢房内空气潮湿,味道难闻,干草铺地就为床,除了每天伙食好一些外,其他的和别的罪犯没有区别。
常智光下狱的事很快轰动了大明,光明报客观的报道了事实。最主要罪名就是寻衅边疆,蛊惑军心,擅自调动军队发动战争。
按照前几年的工作,中鞑靼无论是敌烈八部还是蒙古的一些部族,已经在名义上归顺了明朝,成为明朝所藩属的部族,目前朝廷正在开始朝西做工作。但没想到,李如松大军一到,开始对各族进行征讨,掠杀部族酋长,不同意放下武器南迁的,一律扑灭。
李如松每占一地,将麾下士兵封为地王,给予百人禁军驻扎,一来扫荡地内反抗势力,二是稳固后方。这些地王就是这些土地的新主人,他们可以任意放牧,商业协会有商人正在中心地带建设皮革加工地,牲畜交易所。他们生产所得物资将供应前鞑靼国内的居民。
常智光不仅颠覆了朝廷对外族、边族的安抚政策,而且开始抢占他们的土地。光明报的问题是,我们是要完全剪除游牧民族几千年来对中原的威胁?还是继续仁义治国,允许他们的存在?
光明报列举了历史上游牧民族对中原的伤害,从东周时期就开始,从来没有停止对中原的掠夺和侵略。匈奴、东胡、突厥、契丹、鲜卑等民族不断侵略,只要他们的部族和中原接壤,掠夺就会跟随而来。一旦这些游牧民族出现强力领导者,中原就非常受伤害。而一个游牧民族被赶走,就有新的游牧民族占据他们的土地,比如汉驱逐匈奴,唐驱逐突厥,始终没有一劳永逸的解决中原边疆问题。
当然,由于客观性,报纸也描写了游牧民族和中原的和平相处,比如昭君出塞,文成公主她们带去了中原的文化、技术交流等等,而互相和谐制造出百年的和平。于是此事在民间形成了热议。
朱玉一直没见常智光,常智光也没有要求要见她,甚至常智光没有要求见谁。由于案情特殊,和常智光的影响力,任何人没有大内公文或者手谕,都无法见到常智光。海瑞还没有从边疆回来,所以常智光这案子也无法开审。
常智光的命运还多迷惘,大家都很紧张等候海瑞的回来和公主的最终裁决。而就在这时候,吏部的消息出来,朝廷已经给出了一个比较强硬的态度,结束常智光安国知县的差遣,罢免常智光六品官,任命甘信为安国知县。
起因是有草原的一个可汗的女儿,穿过重重封锁线到达京城鸣冤。拿出证据说明自己部族很满意明朝的管理,并且世代尊明为主,但是全族都被永兴军路迁徙到明内,被杀百人不说,所有青壮被充为厢军。
此消息一出,大家都看明白,朝廷要对常智光下狠手了。
第一个民间反应就是物价上涨,变相裁撤员工。这不是商家为了救常智光所干的,而是脱离了常智光的束缚,朝廷缺乏监管制度,因为垄断而导致的局面。
第一批上涨的是陶瓷、名贵药品非生活必须品。第二批上涨的陆运、河运和海运业。他们的上涨导致了各商家成本的上涨,于是带动了全商业价格的上涨。
而后还干扰了米价,米虽然朝廷有定价,但运输成本上涨后,异地购米将无利可图,而本地米如果供应不够的话,只能从异地进,导致出现民间所称的黑米。而本地见黑米价格百姓不买不成,于是两城甚至是数州互相窜通,互相利用运输来制造黑米,哄抬米价。朝廷虽然想管,但是朝廷也明白,一旦打击黑米,会导致一些地方无米可供的尴尬局面。
朱玉约见了苏千,苏千则哭诉自己无奈,他已经以主席名义连续发出信件,要求大家稳定物价。但他自己本身就受到很大的压力。安国钱庄股东要求因为物价上涨,上调贷款利息。
没有最糟糕,只有更糟糕。由于少了常智光这威慑管制,官、商开始公开勾结,暴利驱使下,甚至有军队后勤也敢把军用稂草卖给民间商人。
不过这些事,在安国和东南两大钱庄都稳定的情况下,其后果并不如第一次金融风暴来得严重。不过物价上涨已经是个事实,物价涨了,工钱也有涨,但是跟不上物价的脚步。而且一些地方开始刁难,克扣员工,要求义务加班等等手段。虽然破坏力不算大,但明内经济处在了比较混乱的状态。
最新最快章节;请登陆;阅读是一种享受;建议您收藏。
第345章 三堂齐会审
第345章 三堂齐会审
在这样情况下,苏千在内卫陪同下见到了常智光。
常智光即使在这样的环境,但是还是很干净,气色也很好。两天换一套衣服,一天洗一次澡是顺天府尹特意交代。由于有内卫监视,苏千也不提常智光案子,而把目前的状况说了一遍。
常智光想想道:“其实他们不仅妨碍了经济稳定,而且还妨碍了不少商业协会成员的利益。你比如说王掌柜,出产的就是矿。你粮食成本涨了,运输成本也涨了,但是矿的价格却没有涨,因为大部分都是卖给朝廷,即使卖给商家,也有几年的契约,虽然价格可以上调,但也有一个封顶价,此事对灵活营运的产业影响不大,但大大影响签订了契约等长期产业。”
“恩,大人的意思是?”
“我的意思是,立刻召开商业协会。要求海运、路运、河运所涉及公司减价。如果他们不减,商业协会将联合抵制和制裁,把源头给掐断。”
苏千道:“大人觉这提议的表决是否会通过?”
“肯定会通过。先前大环境良好,商人们都有比较稳定增加的收入。而今部分人为了私利暴利把规则打乱,会引起很多人的不安。”常智光抓了苏千耳朵小声道:“如果他们不同意,你就停止运输业仲裁权。”
停止对行业仲裁是主席的权利,如此就会因为运输业的暴利,而导致新的运输业的出现,而后形成竞争。既然你不听商业协会的,那商业协会也不再保护你垄断的利益。
“谢大人。”苏千拱手:“大人定然吉人自有天相。”
“呵呵!”常智光笑下道:“我无所谓,你去忙吧。”
不知道又过了多少天,九公公又来找常智光:“奉公主手谕,特来问话。”
常智光道:“草民已经不是朝廷官员,按照惯例是顺天府问话。”
“你这话是什么意思?”
常智光道:“公主在三堂会审之前,还不确定我有罪无罪,就将我革去官职,何必还要问话?公公回去吧。”
“这个……”
常智光问:“李将军那边怎样?”
“进展都还顺利。”九公公道:“常大人怎么不上一份认罪书,恳求公主谅解?”
“你意思是公主是为了自己面子,所以将我治罪?”常智光笑道:“恐怕不是吧。再说,我并没有不认罪,公公圣旨说的罪名,我都认。”
“征伐蒙古、西鞑靼,对大人一点好处也没有,为什么大人明知道有身家性命之忧,还一力怂恿?”
“这事我之前和公主说过,可惜公主并不理会。”常智光道:“至于理由,那时候都和公主说过了。”
“难道大人认为公主这次是开玩笑吗?”
“不是,但也不会杀我不是吗?”前脚给丹书铁券,后脚动刀,朱玉心可能有那么狠,但脸皮没那么厚。
“……”九公公道:“海瑞大人已经回到京城。后天就要三堂会审,大人好自为之,咱家告辞。”
海瑞的调查报告只是一个过场,根本就无法完全呈递。朱玉看报告,上面说,马千乘、叶梦熊都是知道这事,但是他们并没有提出异议,事后也没有上报朝廷。
按照海瑞问话,他们认为这是一劳用逸解决北方游牧民族对中原侵害的一个很好的办法。李如松等涉案人员都没有利益之争,都本着报国为民的态度而私自做或者是隐瞒这件事。
马千乘还由海瑞带来书信,表示自己身为四军大帅,知情不报,还纵容他们所为,愿意为此事负责。叶梦熊则表示,认同常智光所说,特别是蒙古就如同悬挂在中原头上的利剑,随时可能落下。叶梦熊还说,他们虽然是百多部落分裂成多个联盟,但是他们语言、习惯等都是互通的,一旦有强力之人凝聚在一起,必然是大明将来的祸患。
朱玉怒道:“祸患?但人家毕竟现在没有。你问问史官,中原拓展版图,哪次不是因为有外敌侵袭,而后反击取得的地盘?有哪次是主动对部族进行攻击灭绝争夺土地的?”
海瑞不惊不怒不纠正朱玉历史问题的错误,道:“公主,臣只是调查事实。据臣看,几位将军所说并非没有一定道理。”
“有道理就可以擅自调动军队?今天调的是永兴军路,明天调的就是京城禁军。”朱玉道:“无法无天,他们怎么就知道本宫没有打算?李德本被囚禁的账,本宫是还没有找他们算,并不是不打算找他们算。”
“公主,不知要对常大人如何处置?”
“哦?”朱玉看了海瑞一眼问:“你也是来求情的?”
“不是,臣认为,如果公主将常大人定为乱臣贼子,就要问斩。如果公主将常大人定为失职,那是吏部之事。如果公主将常大人定为擅自调兵,那是枢密院和兵部的事。公主所说的三堂会审,只适用刑狱、通敌、谋逆等官员。”
“原来你是来探消息的。”朱玉悠悠问:“很多人都很想知道是吧?常智光是不是要倒台了?公主又在想什么?大家的心思都活络起来了是不是?”
海瑞回答:“公主说的是别人,臣没有这等心思,既然不该问,臣就不问。既然不该说,臣就不说。”
“常智光自己都明白,本宫刚赐丹书铁券,回头就把他杀了。这种事本宫绝对不会干的。”朱玉道:“但也不能不惩戒,否则将来个个打着为国为民的旗帜,视本宫为无物,迟早要天下大乱,这事你就别管了,下去吧。”
“常智光,你可知罪?”三堂会审开始,刑部尚书一拍惊堂木喝问。
“知罪。”下面站的常智光回答。
“知什么罪?”
“……”常智光叹口气:“你都不知道我什么罪,那你提审我干什么。”
“常智光,不要太嚣张。”
“我不嚣张,你说什么罪,我应就是。”
刑部尚书无奈问:“你可承认假传圣旨?”
“承认。”
“你擅自调动永兴军路。”
“承认。”
刑部尚书话一转:“你一个河北军路的监军,怎么调动得动永兴军路?”
“……秘密”常智光一摊手:“除非你对我用刑,否则我是不会招的。”
“哼!规矩本官还是懂的。”刑部尚书道:“你看一下,左右没错就画个押。”对常智光是不能用刑,甚至还不能上刑具。
于是,三堂会审花费了几分钟后,宣告结束。三堂把情况反应到公主那,就等候公主给常智光定罪名。
虽然朱玉的意思是要严处常智光,但是朝廷内和民间都有很大的反对声音。连续三次朝会都有官员提出赦免常智光的议案。军中也有常智光的众多学生上表求情,民间百姓大都认为常智光并没有什么做错的地方。特别是了解的游牧民族的侵略史后,很多人认为常智光做法是非常正确的。
朱玉的压力很大,很少有人支持她,这是篡位以来,她面临群臣和民间最不信任的一次疑问。目前主流意见是,常智光虽然做的不得当,但其出发点不是为了自己的利益,而是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利益。可以考虑不处罚,或者轻罚。商议大夫苏千更是提议,由群臣来表决此事。
这时候陈东上书,直称常智光是乱臣贼子,其心中没有君父,是为大逆。这说法是有根据的,古代人思想把国家和君主混合在一起,君主也认为国家是自己的国家,比如李唐天下,朱家天下等等。
忠君就是其中衡量是不是一个好臣子的一个标准,而常智光不仅在这事,还在很多事上并不考虑朱玉的地位,而是认为对的就做了,这在当时是不行的。
对的事和该做的事,两者之间是没有必然的联系。相反,你做了错事,但是得到了君主的认可,那你就是良臣。比如说秦桧,他做的很多错事,但是那些事是符合君主或者说统治者的利益。
陈东朝上上表让很多人不满,但是却对了朱玉的胃口。但如果真按乱臣贼子来办,她又舍不得。
而这时候发生了一件不大不小的事,太学六百名学生上书中书省,要求罢免陈东清议大夫之职,理由就是陈东上表常智光乱臣贼子一说,没有经过太学清议,是陈东的一家片面之言,不能代表太学清议的意见。
温馨提示:亲,金牌催更最有效哦!金牌当月没送完过期作废哦!礼物及红包我都敢收哦!意见和建议我都能接受哦!笔者保证本文不会断更、不会太监!12月26号起每天4…5更,直至结局。跪求分享
最快更新最少错误请到
最新最快章节;请登陆;阅读是一种享受;建议您收藏。
第346章 纠结的公主
第346章 纠结的公主
设立清议大夫和商议大夫的职位,当时确实有这样的规定。王锡爵按照规则,把太学生另选的清议大夫名字,和罢免陈东职位的表章一起送到朱玉的面前。但大家都没想到,朱玉很无理的驳斥了太学生,这让太学生很不满,集体围了宫门,要求按照规矩撤换清议大夫。
陈东是目前唯一最有力支持朱玉的人,朱玉当然不想看到其被免官这么尴尬的事,但是现在事更尴尬,不撤换就代表自己言而无信。
最后事情被闹开,几天后朱玉只能是罢免陈东清议大夫之职。
新任清议大夫在他参加 第 356 章 体反对陈东个人的意见,所以陈东才是让他们生气的原因。”
“陈东?”朱玉想想道:“他可是名直臣和忠臣。”
“公主,陈东是清议大夫,无论他是不是忠直,但他这行为就是犯了众怒。公主也知道,清议不仅代表太学生,而且还代表诸多官员的意见。”九公公道:“陈东确实是想帮公主,但是反倒是帮了倒忙。当然,新任清议大夫之死,是群臣对公主的一种不满。如果不是公主威信够,恐怕当场就有大臣要求公主交出几个在附近出现的内卫。”
朱玉皱眉头问:“听你这意思也相信有锦衣卫出现在那附近?”
“公主,京中内卫数千人,出现在那又有什么可奇怪的?”九公公道:“不过这样的事,说不清道不明。公主即使现在抓住了凶手,公主也不能交出去,否则大家就会认为公主是在欲盖弥彰。”
朱玉想想问:“你觉这事会是谁干的?常智光吗?”
“回公主,那基本不可能。常大人在牢中被看得很紧,而且还有内卫在左右巡逻。这些天下来,也只见了苏千一人,根本就没说几句话。”九公公苦笑:“其实可能很多,有可能就是清议大夫的仇家,也有可能寻仇认错人了,谁知道呢。”
朱玉点头:“本宫暗杀大臣,这就是昏君。这个名头本宫不想背。你去把常智光带来。”
朱玉看一身囚服的常智光,不禁深深叹了口气问:“你还好吗?”
“还好。”常智光回答。
这么一问一答,朱玉感觉到气氛的尴尬。常智光很淡漠的语气和其以前根本是判若两人。朱玉算算,已经把常智光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