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帝国的荣耀-第4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刘浩然很快就接到了采石矶的情报,都知司在汉军里有细作,陈友谅这么大的动作,当然搞得众人皆知。
“想不到陈友谅倒是狠得下心来。”刘浩然笑呵呵地对冯国用、杨宪、夏煜等人说道。
“陈友谅急了,他现在的处境没法不急。既然他已经剑使偏锋,接下来也好猜了,应该会兵行险招。”冯国用缓缓地说道。
“按照探子汇集过来的情报,我们和枢密院分析过,陈友谅肯定会直接兵犯江宁,所以还请丞相调集水师,以便万一。”杨宪接言道。
刘浩然和冯国用相视一笑,冯国用答道:“杨都司放心,护军早有安排。”调兵遣将是行枢密院的事情,所以杨宪不是很清楚,他只负责收集敌人军情,外加配合分析。
见冯国用胸有成竹,杨宪便放心地点点头,转言其它了:“张士诚和方国珍还还算安分,虽然他们一个聚兵在高邮,一个集船在庆元,但是这些动作都除了通报我方外还做得光明正大,生怕我们不知道起了疑心,至少江宁城没有危险的话,他们不敢轻举妄动。”
“那就好,夏都司,内察司有什么情况通报?”刘浩然转言问夏煜道,大敌当前,他担心担心内部有人会按捺不住。
夏煜有点心不在焉,听到刘浩然问话,恍惚了一下才答道:“回丞相,治内没有什么大的动静,只有两处需要提防,一是江阴的陈保二,现在频频秘密派使者渡江北上,与张士诚接触。二是绍兴有人自称赵宋子孙,正在秘密地纠集人马,并遣人与方国珍接触。我已经通知杭州的冯将军和江阴守将,他们正在部署抓捕。”
陈保二原是江阴民军将领,定远军进军东南便举降,后来因为没有什么战功,只捞到一个不大不小的守备步兵团统领的职位,一直心怀不满,这次陈友谅领兵东征,陈保二便觉得机会来了。陈友谅那边在打仗,不方便联系,陈保二便派人联系张士诚,准备卖个好价钱。而绍兴那两个冒牌赵宋子孙,无非是些野心家而已,和陈保二都被无孔不入的内察司给探知了,随时可以灭掉他们。
而张士诚和方国珍接到这两个内应递过来的信息,心中也拿不到主意,生怕是刘浩然设下的圈套来试探他们,以便借机发飙,但是又不舍放弃这两条线,所以一直若离若合地吊在那里,等待时机成熟再说。
“夏先生,你还有话说吗?”看到夏煜欲言又止,刘浩然便问了一句。
“丞相,我看陈友谅在采石矶之事,可照行于安丰之人。”夏煜一咬牙,把自己的心里话说出来了。
刘浩然的眼睛突然射出精光,死死地盯住了夏煜。杨宪的表情一下子变幻了几下,最后复于平静,而冯国用只是淡淡地看了一眼夏煜,脸上丝毫没有变化。
在刘浩然的目光下,夏煜感觉自己像是被扒光了衣服坐在那里一般,他知道自己这位主上深不可测,而自己虽然执掌内察司,密察文武百官和内政,但是他明白,自己的一举一动都在这位主上的监视之下,除了内察司有刘浩然的细作探子通风报信之外,大内亲军名下还有独立的机构-侍从司,它名义上负责刘浩然和文武百官侍卫的选派和安全护卫,但夏煜知道那才是隐藏最深的特务机构。而且这位主上的心思也越来越难以揣摩。
但是野心颇大的夏煜告诉自己,这些话必须要说。没有那个主公不想像陈友谅那样登上九五之尊,而刘浩然登上九五之尊最大的障碍就是安丰的小明王和刘福通,为了能有拥立之功,夏煜觉得自己必须说出这些话,虽然这些话表面上大逆不道,但是越是这样就越显得自己是真心为主公所想。
就在夏煜汗流浃背时,刘浩然淡淡地说了一句:“夏先生,做好你份内事就好了。”
听到这话,夏煜又是高兴又是沮丧,高兴的是刘浩然没有责怪自己,说明他认同了自己的“忠诚”,沮丧的是夏煜从这话已经判断出,刘浩然对小明王和刘福通应该有了万全之策,可是自己居然一点都不知道,这么大一份功劳会落在谁的头上?冯国用?他应该只是忙于军略,无暇也不屑去干这种事情,难道是杨宪,这事倒是应该归在都知司职权之内。想到这里,夏煜不由对旧友杨宪有了怨恨,好像他夺走了自己这份天大的功劳。
夏煜和杨宪离开后,冯国用忍不住对刘浩然劝言道:“夏煜此人功利心太重了。”
刘浩然淡淡地说道:“君子喻以义,小人喻以利,人尽其才,并无什么大碍。”
冯国用一听,心里明白了,一时也不好劝道,只好另言道:“夏煜此人喜欢揣测护军的心思,以求进阶,此举可不大好。”此话也只有他说得出口,就是如此,话一出口,冯国用就感到后悔了,现在的刘浩然不是定远营那位统领了,而是执掌江南百万军民生死的君主了。
刘浩然不以为然,笑着答道:“揣测我的心思?如果我的头发能知道我的心思,我就立即剃个光头。”
看到冯国用的脸色变了变,刘浩然继续说道:“我与国用你是君子之交,你一直待我以赤诚,我也不会失之赤诚。”
看到冯国用只是笑了笑,并没有答话,刘浩然知道这个话题比较尴尬,便转言道:“邓友德向我推荐道,浙东有四大名士刘基、宋濂、章溢、叶琛,皆是国士之才,宋先生、叶先生、章先生已经应征于地方官学,唯独刘基先生不愿出山。原本我要亲身前往礼聘刘先生,再请至江宁城。然陈友谅大军在前,我需坐镇江宁,所以就请你先代我跑一趟,礼聘刘基先生,以示诚意。”
冯国用当即答应下来,言道明日即可动身。
看到冯国用消失在院子门口的身影,刘浩然不由暗自叹了一口气。
第七十一章 江上血战(一)
龙凤六年四月初一,天气阴沉,在慈湖江面上,有一支舰队在缓缓向西行驶,这支舰队由十六艘二十桨火炮战舰组成,配有四百余艘十六桨、十二桨和十桨战船。尽管火炮战舰耗费巨大,但是面对陈友谅水师巨大的压力,刘浩然再咬牙也要铸炮建船,加上铁体铜芯的铸炮技术发明之后,耗材的压力为之一减,刘浩然一口气就多装备了六艘火炮战舰。
但是这支舰队领头的却是一艘截然不同的船只,三桅多帆,没有船桨,船体浑圆流畅,与此前的勇气号非常相似。这是江阴造船厂最新造出的海军主力战舰-勇敢号。
随着江宁工学院船务学堂的数千工匠毕业,人手已经足够,而且发展海军是刘浩然的重中之重,所以刘浩然于龙凤四年五月在镇江、江阴增设了两个大型造船厂,加上江宁、刘家港,足有四个之多,而江宁、江阴造船厂专注于海船建造,镇江船厂专注于内河船只建造,刘家港则专注于海船修缮维护,分工非常明确。
根据光荣号和勇气号的试航经验,江宁船务学堂在刘浩然的参与下设计出新式的海上战舰,该舰长五十二米,宽十八米,吃水七点六米,设计排水量1600吨,三桅杆,纵蓬帆加多面横帆,顺风设计航速可达20千米,两层火炮甲板,装备六十六门舰载重炮,与光荣、勇气一样,船首斜桅、低艉楼,配置链舵,密封舱等。新式海军战舰做了一些改进,例如船体稍扩大,加上内部结构合理调整,使得舱内空间变大。舱门也变大,船员生活区加以扩建,使得他们在海上生活的空间没有那么恶劣。
还有就是火炮装置方面,滑轮组变成了滑车组滑轮,使得火炮可以向左右做有限度的调整,不必为了获得火力角度而使得整艘船都要转向;滑车组后面加了斜面木块,以便更好吸收后座力,使得炮手不要耗费大量的体力去恢复炮位;根据燧石滑膛枪的技术,舰载炮的点火装置也换上了燧石击发,避免了点火绳的不稳定性和不安全性。
江南冶炼技术已经得到大力发展,通过高炉和回炉等技术,已经获得性能截然不同的生铁和熟铁,在铁体铜芯的技术基础上,用熟铁做内层炮芯,生铁做外层炮身,熟铁柔韧性好,即耐膨胀系数高,不易爆裂,缺点是强作用力下容易变形;生铁坚硬,即定型性能强,缺点是抗膨胀系数低,强力作用下容易破裂。新式铸炮方式是分层铸造,利用抗膨胀的熟铁做直接受力的内层,用不易变形的生铁做间接受力的外层,取长补短,组成了相当于是复合炮管的新式火炮。加上家在钢铁厂的刘浩然知道铸造流程中退火工艺的重要性,虽然他不精通,但是退火的基本原理还是清楚的。在他的指导下,新式复合炮管采用由内向外、由快到慢逐渐冷却的退火方式,配合铁模铸造法等新技术和工艺,使得整个炮管的坚固、耐用性又得到提高。
因此舰载炮口径提高了,重量却没有随之提高,例如主力舰载炮,类似于历史上的三十二磅加农炮原本重量高达一千八百公斤,但是采用新式工艺后,炮重只有一千三百公斤,折合两千六百斤;十八磅炮由一千四百公斤减轻至九百七十公斤,不到两千斤。
新式海军战舰共装有六十六门火炮,二十八门三十二磅重加农炮装在下层甲板,三十门十八磅装在上层甲板,三门船尾炮和两门船首炮都是九磅炮,还有三门装在桅杆上的小炮,用来居高临下发射散弹,在接舷战中清理敌舰甲板。这种海军战舰被刘浩然划为第四级战舰,称为巡洋舰。
江宁船务学堂正在设计第三级战舰,排水量可能达到近两千吨,大小舰炮可达七十四门以上,这种战舰才是刘浩然所希望的战列舰,当然是最低级别的战列舰,第二级,第一级战列舰可能达到三层甲板,八十到一百多门大小舰炮。
而勇气号这种级别的海船稍做修改后被做为以后江南的海上商船使用,当然是武装商船,在跑商贸的过程中还要肩负着打海盗的责任,顺便也会客串一把海盗的角色。江宁船务学堂还在设计一种小型海军战舰,大约二十六米长,八百吨左右,装载大小舰炮三十门左右,由于该舰船体修长流畅,所以擅长的是速度,用于海战中的巡逻、侦察、传递信息、追击和拖拽伤船。这种船被刘浩然称为护航舰或者是三桅快舰。
勇气号做为江南海军第一舰,稍作修缮后被做为第一艘武装商船在刘家港待命,而江宁造船厂和江阴造船厂还有三艘巡洋舰和四艘武装商船在建造中。勇敢号作为第一艘巡洋舰,刚于龙凤六年二月中下水,由陈孝林任舰长,在他的强烈要求下,而刘浩然也希望自己的水师多上这么一个水上堡垒,于是勇敢号在海上试航了十几日后加入到长江第一舰队的序列中来。
而俞通海就比较郁闷,做为江南海军第一舰队统制的他,重造的旗舰光荣号还在江阴船厂里,于是只好留在江宁水师学堂继续当他的教师。
“书林,火炮准备好了吗?”陈孝林站在艉楼上用单筒望远镜看了一会江面,转过头来问道。
全书林做为他的大副,原本是要到另一艘新巡洋舰-决心号当舰长,但是决心号还在江宁船厂,所以陈孝林经过向行枢密院请命,暂时把他借到自己船上继续当大副。
“舰长,都准备好了。”旁边的全书林答道。
“那就好,可惜我们的速度太慢了。”陈孝林看了看桅杆上的风向标,不由嘀咕道。现在刮得是北风,船向西南方向行驶,所以是偏向风,而且江面上的风与海上的风不能比,所以庞大的勇敢号只能慢悠悠地往前行驶。
“舰长,打起仗来可得悠着点,江面上不比海上,我们转向、风力都不足,可别让汉军水师给包圆了。”全书林在旁边笑着提醒道,“这可是丞相耗费心血造出来的宝贝,有点闪失你就麻烦了。”
这些海船都是刘浩然根据自己制作航模的经验,指导工匠技师们捣鼓出来的,他知道,勇敢号就算是放在另一个世界的十八世纪也不落后。当年西班牙、英国等海上强国花费了两三百年才完善了海上风帆战舰的技术,现在被他一股脑全搬到这里来了,现时能实现的技术全部用上,当然先进了。所以刘浩然一直把这些船当成了心肝宝贝,指望它们给自己当招财童子,喜爱之心全江南水师都知道,连定远军陆师都嫉妒得不行,因此全书林有此一说。
“放心吧,书林,我们的重炮威力大,射程远,这次来是给长江舰队的同僚提供火力掩护的,陈友谅想打我们勇敢号的主意,看他能不能突破十六艘火炮战舰的火力网。再说了,汉军水师来个十艘八艘的我还不放在眼里。”陈孝林一挥手道。现在的他有点鸟枪换大炮的得意,三十二磅炮和十八磅炮可不是吃素的。而且为了提高接舷战能力,刘浩然给勇敢号装备了一百五十枝靖康滑膛枪和一百枝短铳,加上桅杆炮,陈孝林当然底气十足。
说话间,很快隐约看到远方密密麻麻的汉军水师船只,陈孝林用单筒望远镜仔细一看,发现上千艘大小船只密布在江面上,巨舟在前,其余船只在后,旌旗招展,遮天蔽日。不一会,陈孝林发现汉军船只上有人在跑动,看来他们已经发现了自己来袭,开始做战准备了。
“书林,全舰战斗准备,打旗语给廖统制,说我们按原定计划进行。”陈孝林一收望远镜,高声下令道。
“是!”
陈友谅接到快报说江南水师来袭,微微吃了一惊,看来刘浩然已经猜透自己的意思,居然先下手为强,他依持的是什么?沉吟一会,陈友谅也果断下令,令李明道率前军船队迎战,陈友贵率中军船队迎接,自己率大队在后面压阵。
很快,八十余艘巨舟,两百余艘其它船只驶出了汉军水师,向江南水师气势汹汹扑来。李明道站在前面的巨舟上,一身铠甲,手持长矛,迎风看着远处的江南水师。汉军猛将张定边留守江州,张必先留守汉阳,所以李明道就成了先锋。他看着远处的江南水师,目数之下,船只数量和大小远逊于己方,除了那十几艘大船以及那艘怪模样的船只,应该都不是自己的对手。
“准备好火器!”李明道传令道。
自从大内亲军在当涂城大发神威之后,汉军也意识到火器的威力,虽然他们的火器远远落后于定远军;但是这不妨碍他们学习定远军把火器集中起来使用,而且还让随军的铁匠铸造更多的简易火器,准备以数量取胜。可是火器不是那么好摆弄的,砂眼、模具、火药各种问题接踵而至,要不然以刘浩然大开金手指的能力和江南雄厚的技术基础,折腾了近十年才发展到今天这一步。
但是对于汉军来说,敌人有火器,我们也必须有,拿来壮胆也不错,而李明道差不多也是打着这个算盘的。
两军相距不到三里,李明道看到那艘上面全是蜘蛛网的怪船突然打横,露出右舷。隐约看到船舷两排黑乎乎的孔,李明道心里开始打鼓了,定远军每次出手都不凡,这次他们的水师会拿出什么东西来?
两军相隔大约一里,陈孝林果断地下令开火。由于江宁火器局对火炮内镗用机床进行过加工,内壁非常标准光滑,而炮弹也是用模具标准定制的,还经过打磨和标准测量,所以炮管和炮弹密合度非常高,因此炮弹也打得更远。三十二磅和十八磅重炮的有效射程是五百米,最大射程是两千八百米,既然是火力掩护,就用不着非到有效射程内再开火,打得痛就行了。陈孝林知道汉军水师的巨舟是什么结构,三十二磅和十八磅重的实心炮弹对于己方包有铁皮、经过多种加固的海船来说还能抵挡一下,但是对于一般的内河船只,一打一个准。
下层甲板的重炮最先开火,只见火光一一闪过,巨大的炮声从浓烟中撕裂而出,还有慑人的呼啸尾音,从江面上接踵而至,让李明道的耳朵和全身都一震。
“砰”地一声巨响,两发炮弹打在了最前面巨舟上的船头。为了抵御火器,汉军在一些巨舟的船头上加了一层铁皮。两发十八磅炮弹打在上面,由于铁皮和厚实木板的阻挡,加上距离有那么远,所以没能像预想的那样穿木而过,只是打出两个巨大的凹洞。但是巨大的冲击力把铁皮后面的木板震得碎屑乱飞,这些高速飞溅的木屑就像是散弹一样,立即把密密麻麻站在后面的十几个汉军军士打得满脸都是血,在那里痛呼不已。
而三十二磅炮弹就扎实多了,从巨舟船体侧翼一头扎了进去。那里比较薄弱一点,而且汉军也来不及给船体所有的地方装上铁皮,所以三十二磅炮弹一打一个洞。炮弹穿过船体下层木板,在划桨手人群里飞过,只见木桨把的碎屑和划桨手的碎肉一起翻飞,鲜血溅满了方圆几米的地方。刚才还在拼命埋头划船的桨手们吓坏了,纷纷丢下木桨向上层跑去,巨舟一下子就慢了下来。
还有几发十八磅的炮弹越过船头,从另一艘巨舟站在甲板上的人群中间飞掠而过,只见血肉横飞,现出一条血路来。
而十六艘长江第一舰队的火炮战舰分在勇敢号的两翼,呈“V”字排开,船舷对准了汉军水师。他们装载的十二磅炮虽然威力小,但是射程也不短,分别在四百米和两千米左右。因此十六艘船呈斜线摆开,汉军水师很快就撞到他们的有效射程里来了。
廖永安当即下令开火。十六艘战舰的三百八十四门十二磅舰炮相继开火,整个江面上只听到接二连三响起的炮声以及炮弹的呼啸声,浓烟在不停喷出,然后在江面上翻滚,随即被风吹向南岸。
近四百发铁弹就像暴雨一样洗礼了冲在最前面的汉军水师巨舟,有铁皮挡前的巨舟则一下子冒出一个个凹洞,而舱内和甲板上却飞溅着无数的木屑,杀伤着站在后面的汉军军士,数以百计的汉军军士们捂住自己的脸和伤口,在那里嚎叫着。
手持火器的汉军军士们在炮声中忍不住了,点燃火折,再点燃引线。汉军施放的火器声明显底气不足,相比江南水师那震耳欲聋的炮声,显得有气无力,射出的石弹和铁弹更是纷纷打在了水面上,溅出了无数的水花。
“打横,靠过去,接舷战!”李明道跳着脚传令道。现在只能靠接舷战来解决这些江南水师的火炮战舰,而光靠船头接舷,输送的兵力不足,当然会吃亏,所以打横让船舷相接是最好的办法,可以充分发挥汉军水师人多势众的优势。
看到汉军巨舟打横靠了过来,江南水师也开始改变策略。
第七十二章 江上血战(二)
汉军的巨舟打横了,刚好与江南水师的火炮战舰平行,而且汉军巨舟依靠惯性向江南水师船只挤了过去,最先是双方的木桨噼里啪啦地靠在了一起,巨大的冲击力一下子让双方的木桨折断了十几根。
汉军水师的军士有的在丢带爪的绳索,有的在搬运木板往对方架过去,数以百计的军士在后面挥舞着刀枪,嗷嗷直叫,准备沿着木板杀过去。
而江南水师也做好准备,除炮手以外的水手全部涌上了甲板,最前面的是一百枝靖康滑膛枪手,后面的是短铳手站在手持水手刀和长矛的水手中间。但是最先发言的是上层甲板的火炮,它们接连开火,无情地向汉军巨舟甲板上倾泻数以千计的铅弹,像暴雨一样横扫一切。而下层甲板火炮则调低了炮口,对准汉军巨舟的木桨口射击,那里可没有什么铁皮保护,十六磅的炮弹抵近轰击,只见一个又一个的破洞接连出现,不一会就流出黑红色的血水来。这么近距离的炮击,实心铁弹可不会只是打个破洞而已,它们把巨舟舱内打得稀烂,划桨手无处可逃,只能被炮弹撕成碎片。
浓烟很快被吹散,巨舟甲板上已经倒下去一半的人,到处可见躺在甲板上呻吟的伤员,幸运的生还者站在那里,头脑全懵了,他们一时也想不明白,江南水师还能打出这样凶残密集的弹雨来。
桅杆上炮手看清楚了对方甲板的情景,调整手里的小炮,对着人多的地方就是一炮,轰鸣声打破了沉寂,滑膛枪手齐步上前,对准十几米外的幸存汉军军士,“砰”地又是一阵齐射。在飞溅的血花中,又有数十名汉军军士倒下。
枪声惊醒了发懵的汉军军士,有骁勇者被眼前的惨象激怒了,他们提着刀枪就往木板上跑,咬着牙冲向江南水师的战舰,可是迎接他们的是短铳的齐射。一阵枪响之后,这二十几人纷纷翻身落水。
由于几个大破洞,江水正汹涌地从那里涌入巨舟船舱,使得它慢慢地往下沉,感觉到不对的汉军军士们惊慌起来,开始四处逃散,他们纷纷跳下水去,只求保住小命。
李明道指挥座舰向勇敢号直冲过来,他把勇敢号视为江南水师的旗舰,本着擒贼先擒王的原则,李明道发誓要拿下这艘怪船。他知道,在江南水师的猛烈炮火下,不找到一个突破口,自己的前军船队可能会溃败。而此时猛将标准就是亲临第一线,以自己的勇武率领部属直冲敌军。
看到一艘巨大的船只越过其它船只向自己直冲过来,陈孝林并不惊慌。他看出李明道是想先用船头狠狠撞击勇敢号,然后再发起接舷战。于是陈孝林下令,立即升起尾桅的纵帆,再向右转舵,利用北风向西南方向驶动。
勇敢号水手都是勇气号的老水手了,动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