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新纪元1912-第27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那些黑影从党部设立于此,就每天存在于这里,那是山西的同武将军派来的暗探。
盯着吧!有一天,所有的一切都将改变……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第98章 私与公
(请牢记)(请牢记)回到办公室后,好友说话声仍在耳际回荡着,想着那件事李光臣意识到,如果能参与其中的这对于他来说,或许将是他这一生中办的最重要的一件事,除去可为那部千年良法进言之外,更为重要的是,对于个人而言,能参与其中,亦是其人生荣誉的顶点,可谓是光宗耀祖至极。“莫非梁基亦有所举措?”
想到好友的举动,李光臣心里一振。
“一定是了。在这个时候,谁又能真正无视呢?若是梁基能入其中,想来……我要是能……”
他沿着这条思路想呀想的,愈想愈远,想得甚至如醉如痴,甚至达到物我两忘的地步,所幸,现在他手头并没有积压的案子,否则,他恐怕真没有心思为顾客辩护。
下班的时间早过,他思想的翅膀还在高深玄妙处邀游正酣。
冯国璋的关键在哪儿?这位将军大人听谁的?
……他是袁世凯的人,有名的北洋三杰……如有法接近他就好了……对,好好琢磨琢磨,把这堡垒攻下……送礼对这位将军大人不灵,虽说众所周知,商贩出身的冯国璋极是贪财,但是据说他在这方面却有一些怪脾气,他好“生意”之道,而不好他人相送,在外界已经有名。为保住名声,他不可能为谁破例。
传闻,曾有人想巴结他而大搞感情投资,送了十次礼品十次被退回,次次原封不动,弄得送礼者很是尴尬,同时也很纳闷儿:这位冯老爷子究竟喜欢什么?十次礼品次次不重样儿。金银宝石稀世奇珍无价古玩儿无不囊括其中,他居然一样也没看中。
他冯国璋绝非至圣贤人,为什么不喜欢别人送东西?常言道,“当官的不打送礼的”,当今社会无官不贪。无吏不污。他冯国璋偏偏怪癖如此……
他冯国璋唯一的爱好就是生意,这别说河北,就是天津大港经济开发区内,但凡是能数得着的工厂、企业,甚至就是连陇海铁路沿线的工厂、矿场。大都有他冯国璋的股份,而他冯国璋入股,从来都是真金白银的,绝不做什么“参干股”之事,用他自己的话说,他是生意人,做生意。就要公平……
想着关于这位冯将军的种种传闻,他知道像这样资深年老的高官儿,倘若送礼不灵,便很难结识。自己与其相比,地位悬殊。即便走通路子得以相识,也难相知。求人办大事只有两种关系靠得住,一金钱,二情谊。第一种关系能见速效,第二种则不然,非情投意合知心换命不可。
可偏生。现在他压根就没有时间和他联络什么感情,更何况,冯国璋也没有必要和他这个小律师联络什么感情。
倒在床上。只要一起到那制宪代表的事,虽是一夜未睡,但是李光臣却没有一丝困意,这会他可谓是绞尽脑汁,可却是百思不得其法,就在这时突然他想到了徐渭川。
徐渭川。这个人并不是官员,而是一个商人。而且在这河北这晋商通行之地,他却能以陕商之身,他先后做过木材、粮食、食盐、军装、军火等生意,样样顺手,财路通达,短短十几年就积存了丰厚资财,在商界站稳了脚跟,显露了头角……
而其最成功的地方却是为冯国璋打点生意,而冯国璋这个布贩出身的将军,更是将大半生意都交给他,而其在生意上凡有重大举措都与他有关,或约他建议,亦或由他授意行事,又或出于他的手笔,故有“冯家财神”的美称,被河北一带的达官贵人们视为冯将军的亲信,也正因如此,其在河北可谓是炙手可热!所以,巴结他的军政大员极多,终日门庭若市,宾客如云。
徐渭川……
想着这个名字,李光臣顿时没有了任何困境之感,听说徐渭川并记住其姓名有三四年了。那时,李光臣刚开了一家律师所。他第一次听说他的名字就记住了,而且记得很牢,其因由不是李光臣的记忆力太强,而是他和徐渭川有过“生意上的往来”,准确的来说,他曾当过徐渭川的律师,曾帮他在天津租界的法庭同外国洋行打过官司。
那时徐渭川的商行为外国洋行收购羊毛,而洋行后来拒绝支付尾款,当时李光臣作为他的律师的在天津帮他打了这场官司,打赢官司后帮其索回多达数十万元巨款,后来徐渭川虽有意招揽,但却因李光臣心怀着要“打出一片蓝天”的信念,而最终做罢。
事到如今,想到当时自己的那一番梦想和最近几年的遭遇,李光臣的心下却是感叹着说道:
“有些时候,人总得迫不得已做一些事情。”
心下如此思索着,看一下时间,不过才晚上七点,于是有些急不可耐的李光臣,便来到徐渭川住处。
一见到李光臣,这个曾想招揽的知名律师的到来,徐渭川可谓是高兴得无以复加。两人寒暄间,徐渭川就抽空吩咐家人安排酒菜。烟茶方罢,未及说话,徐渭川便拉起李光臣往外走,说是。
“今天个我可要陪老弟好好的喝上两杯,老弟是咱河北的知名律师,终日事务缠身,案牍劳烦,好不容易忙里偷闲出来,应该彻底轻松,今天一定要喝个痛快才是。”
话时徐渭川压根就不征询李光臣的意见,一凭自己意愿行事,言谈举止倒有几分见面熟的雍容气度和江湖侠客的倜傥雅量。
徐渭川引着李光臣走进一个大院套小院的去处。屋宇富丽堂皇,室内陈设豪华,而在室内一张圆桌上摆放着各色精美菜肴,四张精致的红木椅围桌而设,在美丽的侍女则在一旁陪侍。
“老弟,稍等,今个。我又叫了两个朋友,想来就到了!来,请坐!”
说着,徐渭川便硬拉着将李光臣按于主宾席,可谓是给尽了李光臣面子。对于这个三十几岁的青年,徐渭川可谓是极为欣赏,当年和那日本洋行打那官司时,就是天津也没有几个律师敢接,到不是因为那家日本洋行有什么背景。而是因为那家日本洋行的社长,从来就不知讲理是什么,多年前,在一场商业官司中,其甚至请人杀死对方雇佣的律师,也正因如此,在天津。才没有几个律师愿接与其相关的案子,最后徐渭川还是接了下来。
而且还打赢了官司,赢了官司不说,最后他还游说日本领事以“维持日本商社声誉”为名插手其中,最终成功索回了三十万的款子。款不多,但却显出他的勇气来。
不一会儿,进来两个衣冠楚楚的中年人,一看那两位,李光臣当即反应出即将发生的事,他不由暗中叫苦。此时此刻。他哪里有什么闲情逸致喝什么酒呢?对于喝酒,李光臣他曾向友人戏言夸口:
“在酒桌上,从未得一醉!”
虽说话是如此。可是,他找徐渭川旨在寻觅成就大事之路径,而且希望速成,时间不允许他运用“迂回战术”,他只能开门见山“直取中军”。他早已分析过了,只看这会徐渭川对他的态度。“直取中军”已有八成成功把握。谁知这人却在见面之后竟不给他说话的机会!
李光臣心里有事儿,哪有心思与这些人寒暄。可现在已经到了酒桌上,还能有其它什么办法?于是他只有点点头。
“那就多谢徐先生了!”
而这时徐渭川却是指着桌上的酒菜悄悄对他说:
“今个,不说它事,咱们两人一定要喝个痛快。”
说罢徐渭川不待李光臣说话,便将他生拉硬拽到酒桌前。李光臣再次被摁到坐椅上。他腾地站起,抱拳施礼说:
“真不好意思,第一次见面就扫你们的兴。光臣今日拜访徐先生,原有要事相商,未曾想一路急来,还不及向徐先生陈明原委就……”
“噢,明白了。好,改日再玩,只下回不失约就行。”
中年人站起来,说罢悻然而去。
李光臣又连连向徐渭川致歉,说:
“我实出无奈,请仁兄多多包涵才是。我拜谒仁兄,是有……”
没等李光臣说完,徐渭川便打断他的话说:
“这里不是谈正经事的去处,我们去前厅吧。”
见徐渭川似有些不快,李光臣只好跟他上路。心想:
“有求于人的事儿无论多么着急都得耐着性子,客随主便嘛。身居客位,只好任凭主人安排。”
到到了前厅,徐渭川看一眼李光臣,实际上从下人通报李光臣登门拜访,他便能猜出他的来意,从报纸上报道那个消息之后,他便知道,迟早会有人来拜访他。
“明新,说吧,有什么紧要之事,让你连酒饭也思了!”
徐渭川的脸上带着笑,喝着茶时,语气间的亲近却是他俩如同有数十年交情的挚友一般亲密。
“这……”
虽说是来求助于他,可是这会当面求人,一时间李光臣却全没有原本在法庭上的伶牙俐齿,一时尽然语措。
“别这什么这的,明新,你不是外人,有什么事就直说吧!”
说着,徐渭川便点起一支雪茄烟,做了这么多年的生意,他自然知道如何是做“生意”,做任何生意都需要投资,就像当年冯将军还在新军时,两人即已结识,而他即与其身投资一样,而现在,瞧着眼前的李光臣,他到是觉得这或许也算是一个生意。
对于李光臣之才,徐渭川自然了解,一直以来欲拉其为已用,而现在正是一个机会。
“不知,先生可知制宪会议将开……”
五月的昆明,早已是一派初夏之色,这座四季如春的西南边陲重镇,在中国的省会城市中,远谈不上什么繁华,甚至在这个国内实业迅速发展之际,这座边陲重镇,几乎见不到太多的实业之业,虽已是民国六年。但这里的一切和宣统年间似乎没有多大的区别,顶多也就是男人脑后的辫子剪掉了,巡抚变成了将军,这或许是这座边陲重镇最大的变化。
辛亥革命后,云南省最高军政机关是云南军都督府。而此时则为开武将军巡按使署,与他它不同,无论是云南都督府还是现在的开武将军巡按使署都是一个军民合治的机构;都督兼管一省军事和民政;不另设民政长或省长之类的行政首领。而这正是西南诸省与他省之不同,甚至在内务部队进入四川等省的情况下,云南、贵州、广西三省。依然为内务部队止部,更不要提内务部任命民政长或于三省推行民政长选举了。
可以说,在某种程度上,西南三省才是中国真正的地方实力派,而对此,即便是中央亦对这边陲之地无能为力,而三省之中。又以云南为领袖,在云南军队中不少人是辛亥革命的参与者,同盟会会员亦有相当数量,不过,得益于袁世凯的威慑和中央政府的些许权威。现在三省远未能发展为地方军阀。
在开武将军巡按使署会议室内,一个声音不时响起来。
“……各省必须派出制宪代表参与制宪会议,如某省因个人私利废公,国会将授权其省两院议员另行选举……”
唐继尧这位开武将军听着秘书官在那念着公文,眉头却是紧锁着,终于。在秘书官把公文念完后,他看着会议室内的一众军官们,半晌却是没能说出一句话来。
从蔡松坡北上任职。他唐继尧便成为云南的最高统治者,在这边陲之地便当起了土皇帝的角色,而其更是越发迷恋着这几乎无人约束的权力,虽说还有省议会的约束,可对于省议会,他却有着自己的办法。只要“盯死”了国社党,省议会也成不了大气候。
为了对抗国社党。他差人在报纸上发布“滇人治滇”的口号,随后又组织人弄“本地进步党”,实际上就是旨在利用他党挤压国社党,同时云南边陲与他省不同,各地土司皆在省议会有固定席位,而土司亦听命与其,双重挤压之下,国社党在云南不过只有不过三十议席,远发挥不了什么影响力。
而现在,这制宪会议却让他看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一但制宪完成,那国家势必将行以宪政,而宪政之后,他这集军政大权于一身的开武将军势必需交权,袁世凯任命这开武将军,可不就是为了夺他民权的那一天!
宪政,
过去在前清那会,在他看来,或许这宪政是个好东西,但是现在看来,这宪政绝不什么好东西,可他偏偏不能拒绝,因为云南的中下层军官和署内的那些文官,大都支持制宪,离开他们的支持,他唐继尧这开武将军还是将军吗?
就像是上个月,陆军部电令云南派出一旅士兵前往江苏编练远征军,原本他想拒绝,可是消息却经报纸传来了,未等他拒绝,昆明商界便组织起来,弄什么欢送宴,而中下层军官更是纷纷请愿要求参战,虽说他百般不愿派兵,但面对这种情况最后也只能选择妥协。
在抵制内务部时,他还能用“别让人家看不起滇人”的话语,说服众人为了云南人的脸面自行剿匪,从而拒绝内务部队进滇,可现在……
“好了,现在,咱们中国到底还是走向了正轨了,我辈当年投身革命之举,总算未曾白费!”
他的声音一落,室内顿时响起一片议论声,大都是和他一样显得很是乐观。
“……有国…务…院小李…总…理在那里撑着,袁世凯即便是百般不愿,恐怕也只能同意立宪了!”
“可不是嘛,这就叫做恶人自己有恶人磨……”
“小李…总…理是恶人嘛……”
“瞧我,这话说的……”
在这一派乐观声中,唐继尧的心下却是不停的抽动着,眼前这些人的乐观,却是让他的心思一沉,顿时感叹这些人的短视,难道他们就不知道……
“诸位也不要如此乐观!”
就在这时,一个声音传了过来,说话的是由夔举,他是开武将军巡按使署的秘书长,也是唐继尧最为信任的幕僚之一,这会他这么一说,众人立即静了下来,都将视线投向他。
“诸位需知一点,虽说现在府院分治,到也使中央政局显出几分平稳,可诸位需知一点,他袁世凯又岂会真心制宪,民二年天坛宪法草案因何草而不行?即有前车之鉴,今日制宪,又岂能抱以太大希望?”
随之,由夔举的脸色一正,将视线转向唐继尧说道,
“将军,如是袁氏真心制宪,想来以将军之心,必定全力配合,可若是袁氏企图以制宪为名,夺我地方之权,这就不得不防啊!”
由夔举如此一说,众人顿时沉默了下来,由夔举是唐继尧最为信任的亲信,他现在这么说,虽看似是向开武将军进言,可实际上,根本就是唐继尧借由夔举之口挑明他的心机,不信任袁世凯?
不,他是……
“难道,就不派人参加制宪会议不成!”——
文字首发,欢迎读者登录阅读全文最新章节。
★★★可将您看到的最新章节或
,方便下次接着看★★★
第99章 更应关注之事
(请牢记)(请牢记)北京//
民国五年5月12日6点40分。
这一天的清晨显得特别冷,比往年的今天的天气似乎冷的时间更长。
不过,对于某些特殊的地方、某些特殊的人来说,今天的温度或许会显得更低,尤其当一个人即将被行刑队枪决的时候,似乎天气显得更加寒冷了。
在北京郊区军法执行处的大院里,一排沙袋依着厚实的石墙垒放着,有一位中年人被反绑着双手,被捆立在冰冷的木桩前面。此刻,他那双眼睛不时地闪现出冷漠甚至轻蔑的目光,凝视着站在20米以外的一队士兵。
似乎没有人会在他的一切,这是一位由新近被军法执行处逮捕的中华革命党党员,在过去的两年间,中华革命党对政敌肆行暗杀;甚至不服从的革命同志,亦是如此,不过虽是如此,中华革命党依然是中国“力量最雄厚的**势力”,几乎每个月,都会有数起暗杀事件,提醒着人们,中华革命党,这个党首流亡海外的革命党的存在。
此时被执行人似乎为了稍微松弛一下紧张的情绪,他用脚尖踢着地上的沙砾,在这种院落里通常见不到沙砾,这些沙砾是清扫砖地上的血迹时残留下来的。
这时有一名少尉军官走过来。
“……根据军事法庭死刑判决,现在执行!”
“我不承认这个独裁政权的判决!”
在那人说完后。那名少尉军官拿起一块半个手帕大小的白布用针别在他的左胸心脏位置。随后又用黑布蒙上了他的眼睛。在死亡即将降临之时,被判处死刑的革命党人脸上似乎没有任何恐惧。
“举枪!”
随着军官的口令,站在他前方的二十位士兵将步枪举起。
“上膛!”
随之伴着一阵“哗啦”声,士兵们拉开枪栓,推上子弹。在一阵子弹上膛的咔拉声中,原本看似没有任何恐惧之意的革命党人的双腿明显显得有些软弱无力。
从高墙外面,传来了一辆向市区飞驰的汽车的喇叭声,正好掩盖了行刑队长发出的“瞄准”的口令声。
随着口令的下达,士兵们瞄准了革命党人的胸前的那块白布条,世界此刻一片寂静。
“放!”
突然响起的枪声。并没有引起这座正在苏醒的城市的丝毫反应,只惊动了一群鸽子,它们被吓得扑棱棱地向寒冷的天空飞去。枪声的余音,也消散在墙外车辆往来的噪音之中了。
被处决的这个人。是中华革命党“革命铁血队”北京地区的领导人,他一直在寻找机会谋刺大总统或者总理,事实上,在中华革命党的计划之中,两人只面要杀掉其中任意一人,都有可能导致中国的重新陷入动荡,对于他们来说这也就足够。
而随着这一阵枪响以及此时他的死亡,应该说谋刺大总统或总理的活动也就结束了,至少在北京地区也就结束了。
但是,事实并非如此。由于命运的拨弄。有时历史总会发生一些微妙的变化。
当天,当夕阳沉落到紫禁城宫墙的后面,在**前的小广场上上投下了长长的影子的时候,人们这时便感受到了一丝晚春的凉意,现在,当人们走过这里时,除去那些“在旗”的,没有任何人还会对紫禁城这座皇城心存太多敬意,现在,北京的政治心脏并不是紫禁城。而是另两个位置,一是总统府所在的中南海,另一处则是“总理巷的”国…务总理官邸。
当这座城市进入晚春的时候,此时城市中的居民们有很多人都正打算到郊区的芦沟桥,那里的永定河畔刚刚经过一番整治。已经全然是一个河滨公园,当一些人们计划着去那里享受明媚的春光时。而在“总理巷”的国…务总理官邸内的内阁会议仍在紧张地进行着。
在“总理巷”大门前的树荫下,停放着6辆黑色的中华326型高极轿车,这种高档轿车是仅次中华770型轿车的高档轿车,和770轿车一样,刚刚投产既受到各界的追捧,成为部长级官员、各省将军以及许多大发“战争利市”的富绅们的首选,这六辆首尾相接,连成一圈,占去了街道上近一半的空地。
而汽车司机们都在树荫下乘凉,这些大都曾是军人的司机们连续不断地开着无伤大雅的玩笑,等待着主人们的到来,等待总是乏味的,难免会有人更是抱怨今天的内阁会议时间特别长。
直到快7点30分时,一位身穿内务部队军装、胸挂勋章的侍从官,在总理官邸大门台阶顶上的厚玻璃门后出现了,他朝警卫打了个手势,司机就即刻行动起来了。有的司机把吸了一半的牡丹牌香烟扔在地上,踩进了砾石缝里。大门两边,岗亭里的保卫人员和警卫都站得笔直。巨大的铁栅栏门打开了。当第一批部长们在厚玻璃门后出现时,司机们已经坐在轿车的驾驶座上。
侍从官把门打开,国…务…院所属的内阁部长们乱哄哄地走下了台阶,临别时互相祝愿能度过一个安静的周末。轿车依次开到台阶下面,侍从官躬身打开后座车门,部长们各自登上座车,在举手敬礼的卫队面前疾驰而过,驶离了总理苍,不过10分钟,他们都已走光。
但是两辆长长的黑色326型轿车仍然停在院子里,它们缓慢地从院外开到院内官邸前台阶下面。熟悉京城各部的那些灵通人士只需要看一眼牌照便会知道,这两辆汽车,一辆属于司法部长、一辆属于特勤局局长,这两位在国…务…院的几个部长中。可以基本被看成“强力机关的主持者”。不同于拥有一支“军队”的内务部,他们在京城拥有的近六千名持有武器的“雇员”,可以说,是国…务…院直接拥有的“军事力量”,也正因如此。对于那些北京的各国使节和观察家们而言,在国…务…院这些机关之中,他们更为关注的是这两个部门的一举一动,毕竟他们的举动在很多时候,都有可能直接影响到这个国家的政局稳定。
站在窗边,看着花园沉思良久之后。李子诚点点头说:
“也许你是对的。但是还有——”
“不是也许,事实就是这样。”
李四勤打断总理的话,语气显得很是严肃,在打断总理的话时。他又特意强调道。
“我们现在必须要考虑到这一点,毕竟,对于那些人来说,相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