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新纪元1912-第3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么多工人来了,一个月的工钱可都要好几十万那!”
在穆湘玥看来,做生意最忌讳的就是树强敌,尤其是那些有特权而且背后有一个国家做为支撑的强敌。
“做生意嘛,和气生财,若是咱们真这么干了,只怕……”
“怕?”
应一声,李子诚的眉头一扫。
“怕他们做什么?说白了,以后,在中国,咱们就是要和日本人竞争,若是说,咱们连日本人都争不过,还不如找个坑把自己埋了算了,还干什么事业!”
“不一样,我说的是……”
见董事长要叉开话题,穆湘玥连忙接过腔,可谁曾想李子诚压跟就没给他说话的机会均等。
“11ooo多名工人,那可都是熟练工,咱们一次挖过来,别说是机车厂,就是造船厂、机械厂,那工人可都够用了。”
“可咱们的机器!”
“咱们的机器不是在路上嘛!”
“闲养着他们?”
“瞧你说的,这南京的前天可来电报了,这一批来的可是一万五千人,再加上前两批的六千三百人,算算就是两万人,这些人来了干啥,都去修铁路?不成,碎石机、压路机可都在路上,来了,也就是和现在这样,盖房子,打地基,你瞧瞧,那几千人打地基就是不一样,这不,昨天老李,”
李子诚这会止不住的一阵得意,人多力量大,这句话绝对不假。
“那边,机车厂的地基可都夯实了,昨个你不还说嘛,这启新水泥到货了,砖头不够,看看用石头修厂房的墙基,等咱们从美国还有德国定的机器到货了,这厂房可就盖好了,到时候,那些工人朝里头一站,咱们哗哗的就造机床了!”
吐出一口烟,李子诚用夹着香烟的手指朝着外间一指。
“到那时,不等这一号码头修好,咱们不单能把铁路铺到霍邱,没准还能让咱们的铁路上,跑咱们自己造的机车,最先进的机车,但……”
声音微微一拉长,李子诚转过身来,盯着穆湘玥说道。
“这些工人,能给咱们带来更多的工人,咱们现在可以先买一些机器,把技工培训学校办起来,别小看那些工人,这一万多人里头,按电报上说,高级技工,对,就是大工匠,至少有七八百,这是啥啊!宝贝!”
就是放到一百年后,这几百号高级技工,那都是宝贝!更何况是在这个时代。
“咱们从南京来的人里,选那些识字的、聪明的,交给这些高级技工,沙河口技工养成所是半年培训一期,按这个规矩,一年的时间,他们能给咱们培训上万名普通工人。至于那些普通工人,咱们可以先办一些厂子,安置下来,嗯,弄个再培训,这样,到明年,**的根基可就打下来了!”
“可,”
穆湘玥苦笑了下。
“唉;董事长,不管你计划再好,即使是他们将来能给咱们带来很多的益处,可有些问题,咱们却不能不考虑。”
他向窗外看了看,听着那越来越远的口号声,然后回过头来。
“致远,这么说吧,那些工人来了,试上了工,咱们公司就要给他们安排工作,而且这些人还有拖家带口的,还要解决他们的住房问题,这可不是像对那些人一样,搭个草棚子,就解决问题,咱先不说一个月要多花的那些银子吧,就是这些拖家带口的技工来了,他们的房子,怎么去解决,他们可不是那些一个人吃饭全家不饿的民军!”
“房子,嗯……”
听着这两字,李子诚倒是真沉默了下来。
房子,看着窗外正在盖着的那几栋三层高的小红楼,连云港这地方,自己规划的是不错,甚至还聘请了几家外国建筑洋行,做好连云港的规划,可事实上,直到现在这里不过就是一片地劣人贫的苏北沿海罢了。
别说是给那些人盖房子,甚至就是那几栋小洋楼用的红砖,都是从上海运过来的,那些德国建筑师拒绝使用附近土窑烧的土砖,强度太差,只当机制砖六成,最后不得已,才能上海买砖,同时计划在连云港建几座轮窑厂。至少在年底之前,连云港就是一个只吃不吐的吞金兽,在这种情况下,有可能给工人建宿舍、盖住宅吗?
可工人住房的问题,却又不能不能去解决,如果连云港不能给那些工人,一个家的感觉,现在自己可以抬高工价从大连挖人,等到日本人反应过来,撑不了一年,他们就能挖走自己的工人。
在这个时代,在中国最缺少的就是技术人员和技术工人,如果他们只是把这当成挣钱的地方,早晚,他们都会离开连云港,今天自己对日本人用的招,没准明天,明天,就原样落到自己的身上。
过去自己在公司的时候,自己的梦想什么?就是买一套房子,有一个属于自己的窝,有一个家一片瓦,在百年后的中国,是很多人可望不可及的梦想,多少人因为那一片瓦沦为房奴。
房奴!
这个词只让李子诚心头一动,对,没错就是房奴。
房奴!
心底念叼着这个词,李子诚眼前一亮。
“藕初,我想到一个解决的办法!”
接着李子诚把自己的想法说了出来。
“咱们给那些工人,不仅仅只是咱们从大连召的工人,连同在南京招来的遣散民军,每人一个家,咱们要让他们把家安在这里,就是……给每人一个家!”
“什么?”
双目一睁,穆湘玥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给每人一个家,开,开什么玩笑。
“就是给他们一人盖一栋房子!他们把家安在这,自然也就安心了,工资高、住的好、吃的好,还有什么不满意!尤其是那些人,那些人或许会带些麻烦,可咱们要让他们看到希望!”
“希望?”
“没错,就是希望,咱们要让他们看到好日子的希望,一开始,房子只给那些高级技工,然后再挑些优秀的给他们,最后,所有人都会拥有自己的房子,这就是希望,谁不想过老婆孩子热灶头的子,一但他们看到了希望,干活自然就卖力,一但有了家,心思自然也就安定下来了,自然也就起不了乱子。”
这会李子诚自己都佩服自己起来了,面对一个难题的时候,却用一个简单的办法,化解了几个难题。
“当然,房子,房子绝不是平白给他们的,咱们先核算一下房屋的成本,然后再让他们分期付款,嗯,先交一笔付,接着再付租金,几年或者十几年后,他就可以拥有那处房子,到时候,自然也就不愿意走了,而且,你也看到了……”
手朝窗外一指,远处可以看到一些小商贩,那些小商贩都是因为工人在这里聚集来到这里。
“咱们要尽快拉出这座城市的架子,那怕就是临时的简易建筑,不出三个月,咱们这里的工人只会越来越多,人多了就需要商铺,商机无限啊,公司盖起来临时建筑,就租给那些商贩,这样便可以收一笔不匪的租金,可以缓解公司的财政压力。”
感觉有点渴,李子诚便端起茶杯喝了一口。
“可,”
终于有机会反驳的穆湘玥连忙说出了自己的意见。
“咱们现在盖办公楼、盖工厂的砖都需要从上海进,先不说,给他们盖房子,需要多少钱,会占用多少钱,单单就是这建筑材料的问题怎么解决,这个致远你想过没有。”
相比于给工人建房,穆湘玥更愿意把财力、物力用在厂区建设上,这才是正道,而那李子诚说的那些,顶多只是一时的浮想。
“**,未来,我要让所有人都仰望着**,不仅仅只是因为它的工业,更多的是因为……”
沉默良久之后,李子诚一笑。
“向**致敬,是他教会了这个国家去梦想!”
第072章 我能(第一更!)
朗朗晴空有一轮娇阳喷着火焰,连树上的鸟儿都懒得嘶鸣,不知躲到哪里去歇阴了,两侧带着大玻璃窗的红砖屋内,十几个外国人,不时的擦着汗水。
“连云港是贵公司经营铁路的基地,所以市街的规划要规模宏大,要符合当代的趋势和世界潮流!”
当汉森吐出这句话的时候,他的眉头微扬,机会从为是给有准备的人,而自己就是这么一个人,正是在自己的努力下,终于得到了**公司的认可,他们决定建立以铁路为中心的城市而自己的建筑行另外几家建筑行,则同陇海建筑公司共同合作构建立这座城市。
“也正因如此,我们才……”
不等汉森向自己介绍完连云港的初步规划,李子诚便打断他的话。
“我现在有另外一个要求,如果你们谁能完成设计的话,可以得到不少于十万元的奖励!”
一句话,调动起了所有人的兴趣,十万元,说多不多,说少不少,但却是一个足以诱惑所有人的数字,但会是一个什么要求呢?
李子诚手朝着规划图纸中在铁路公司附属地之外的位置,但却正好与实业区相连接的地方,那里并不属于附属地,不过没有必要让工人的住房去占据宝贵的“用地指示”。
“我要在这里建工人宿舍!”
“嗯,距离上没有问题,距离最远的船厂,不过只是5。6公里!这个问题可以解决。”
汉森点头说着,他明白李先生为什么会选择那里,只是因为那里是铁路用地之外。
“不过,我有一个要求,我要在这里建可以容纳至少一万户人家的住宅!”
一万户!
所有人的眼前顿时放出了光来,如果任何一家建筑行承包这个工程的话,那么……
“不过,我的要求是……”
微微一笑,李子诚看着汉森说道。
“你们用那套一块一块砖的砌法来盖房子,价钱太贵,进度太慢,这此达不到我的要求。所以,我要求你们设计一种新式的房屋,一种可以在工厂内生产的房屋!”
没错,就是可以在工厂内生产的那种房屋,这就是自己所希望的,几乎是在做出给所有人提供一套房屋的念头之后,李子诚的脑海中便浮现出了一个名词。
“莱维特镇!”
莱维特须改变自己的房屋建造指导理念。他的公司分析了房屋建造的整个流程,将其分解为基本组成工序。他们算出,建造一栋房屋需要27道工序。因此,需要训练27个团队,每个团队专注于一项工序。这个方案使普通资质的工人也得以胜任工作,一举解决了因缺乏有经验的木匠而造成的困境,同时也加快了整个房屋建造度。
而莱维特盖房子,就像美国造自由轮一样,是用生产线的流水作业进行的。第一批一下子就是1。75万家,每家都是同一个式样。一声号令,一排接一排的推土机就向前推进,红旗一挥,它们就拐弯。后面接踵而来的就负责铺上混凝土地面,跟着电工就来竖街灯柱,工人就来挂上路牌。接着,就把每个屋子地段划分好。一队队的汽车就在已经凝固的混凝土路面上滚滚而来。上午8时卸下预制的墙板,9时半卸下抽水马桶,1o时卸下水池子和浴盆,1o时3刻卸下灰泥板,11时卸下地板。就是这样流水作业。
别人半个月才能盖好一处房子,而他一天就能建好几十栋房子,无论是在时间上或是成本上,莱维特式建筑都是自己最好的选择。
“我要你们把住房的建造过程分析一下,分解成基本组成工序……”
按照记忆中的莱维特建筑,李子诚不停的是出自己的要求,每一个要求,汉森等人看来,这似乎都是不可能的,像生产机器一样生产房屋,那还是建筑吗?还需要他们这些建筑师吗?
“……这种房屋有四间卧室、一间客厅,一厨一卫,宅地基不过1oo平方米,每1ooo栋房屋就配有一个……社区里要规划有多座学校,并且还要规划好医院、图书馆、嗯,还有电影院!商铺、体育场,当然这只是我的想法,最重要的就是,你们谁能设计出来我需要的这种房子!”
“非常抱歉!”
汉森无可奈何的摇摇头。
“任何一栋建筑,都可以视为建筑设计师的心血,而您所需要却是不可能满足的,建筑从来都是一块一块的沏出来的,不可能像您说的那样从工厂中生产出来!”
对于汉森而言,尽管他觉得也许有可能设计出这样的房间,但建筑工程师的尊严,却使得他无法接受那样不能显现出建筑师智慧的“工厂化”房屋出自自己之手。
“董,董事长先生,”
这时角落里,突然传出一个有些怯意的声音,顺着声一看,映入李子诚眼中的却是一个二十来岁的年青人,是中国人,身材瘦削,全是一副不显眼的模样,在这些洋行里工作的中国建筑师也有不少,想来他也是其中之。
“嗯?”
“先生,如,如果您能同意用木制建筑的话,我想,我能做到!”
林保仁在说出这番话的时候,整个人都变得紧张起来,从董事长吐出这个理念之后,他的脑海中就有一团东西炸响开来,甚至先前董事长说话时候,他便已经开始在纸上构思着这种可以在工厂中生产的房屋,可要建这种房间,却需要解决一个问题。
看到那位董事长把视线投给自己,林保仁一阵紧张,毕于美国麻省理工大学建筑与规划学院的他,这还是第一次真正参与到城市规划和承设计建筑事物上,过去在美国时,他也只是曾作为导师的助手,原本回国时他也曾雄心勃勃的想设计中国的现代建筑,但回国一年多之后,他却现,那不过只是自己狂想罢了。
那些外国人根本就不相信一个中国建筑师,可以设计出什么“东方式”的建筑,在洋行的外国建筑师眼中看来,他不过只是一个“拿着文凭的中国人”而已。
而眼下,就是一个机会,如果自己能够抓住这个机会的的话,也许,就可以进入这位董事长的视线之中,从而实现自己的一些梦想。
“你能做到?”
诧异的看着这个人,李子诚的心下一阵疑惑,不过盯视着这个相貌看似不起年青人,到是流露出一丝欣赏之意,但更多的却是好奇。
“我能!”
(不好意思,今天更新晚了,年初迎检,上午准备了半天的材料,下午又在码满江红,一时入神,忘记更新了,还希望大大们能理解!实在是不好意思!不过今天肯定会两更的!谢谢大家一直以来的支持!)
第073章 理想与梦想(第二更)
“不可能!”
一听要用木头建房,汉森立即驳斥道。
“无论是商业区建筑或是家庭住宅,我们都必须要从建成保温、防火、美观的角度考虑,选择不燃物质即永久性建筑材料,木结构的房屋只允许做为临时性建筑!这是连云港最基本的规划!”
“可,汉森先生,不用木头的话,根本就不可能设计出可以在工厂内生产的房屋,如果分解建筑工序的话,一套房子,不过只有几十个工序,这些都可以在工场内完成,只需要将这些部件拉到现场的地基上,十几个人,一天就能盖好一处房屋!”
说罢,林保仁便面朝着拥有决定权的董事长看去,这会他反而没有了行前的紧张。
“董事长先生,如果您想要能够在工厂内生产的房屋,就必须要使用木材,”
在说话的时候,林保仁翻开笔记本展示着自己画出的草图。
“嗯!有点像是外国的房子!”
看着那同电影电视中看到美式建筑有些相近,李子诚在心里嘀咕一句,不过也只是猛一看有点像,和大多数国内住房相比就只是屋顶上多了四个小窗,似乎是阁楼。
“这里、这里,我们使用多根立柱支撑,这样就不需坚实的地基,只需要把木制桩基做好就行,而桩基又是房屋的主梁柱,桩基在工场切成合适的尺寸、规格,墙面、地板、都在工场制造,全部采用电动机器锯木,每一个车间只负责一道程序,总之,就是各司其工,最后组装,这就不需要熟练工人,最后待各个部件加工完成之后,再运往工地安装,考虑到大多数工人都是大家庭,所以我在这里的而且房主可以通过改造阁楼或在屋外增添新房间的方式扩大自己的居住条件。”
听着这话,认真的看着眼前这位侃侃而谈的年青人,眨眨眼睛,听着他的介绍,几乎在一瞬间,李子诚甚至觉得他是不是莱维特“穿越”来的,否则的话他又怎么会……盯视着眼前这位相貌毫不起眼的年青人,认真的看了他一会。
“好,这件事我就交给你,一个星期,一个星期后,我要看到结果,如果你能做到的话,你是那个建筑行的?”
“李先生,林保仁是我们保利洋行的员工,刚刚从美国学习建筑归国,目前是一名见习建筑师。”
在一个外国人接腔的时候,李子诚却笑了起来。
“林先生,如果你能把这件事办好,我出钱,给你办一家建筑事务所!”
在众人的惊讶中,李子诚停了一会,看着林保仁又说道。
“当然,要这样你得要大胆,你得要从大处去想。其它人不过只是营造和出卖房子而已。坦白地说。我想你能建一个无论是你,或是我能以此为荣的市镇,因为……”
微笑中,李子诚认真的看着林保仁,不可否认,这个年青人赢得了自己的好感。
“你将和我一同营造理想!”
理想!
看着眼前的董事长,林保仁只感觉一阵心热,内中顿时涌起一阵激动。
营造理想!
在吐出这几个字的时候,李子诚只是在心下一乐,这就是自己的目标,或者说是一种理念,**是在营造理想、陇海也是、连云港同样也是,这里将会成为一个筑梦之地。
“我们要在这里营造一个属于全体中国人的理想和梦想!”
望着桌上的规划图,李子诚在沉思片刻之后,又把视线投给神情似乎有些激动的林保仁。
“每一人,来到连云港的时候,他可以一文不明,可以一穷二白,但是在这里,只要他去努力,他就可以获得成功,这就是连云港的中国梦!”
中国梦!
此时房间内的众人,但凡是能听懂中文的无论是外国人或是中国人,他们的神情都在瞬间生了变化。
“在这里,不在过问他们的背景,过去,有的只是平等而公正的,每个人都有的成功的机会,嗯!个人的奋斗和努力,这是实现连云港的中国梦的根本,而我们呢?”
反问的同时,李子诚用手指点了一下规划图。
“作为连云港的缔造者、规划者、建筑师,我们的所需要的,就是像在那些在这里努力奋斗的个人,提供最为理想化的外部环境,而生活环境亦是其中之一……”
当提着大道理的时候,李子诚却在心里想着另一个问题,就是这一万户工人的入住,会给连云港带来什么样的变化,一万户人家、五万人口、他们的消费、他们的……在一定程度上,人口将是缔造一座城市的开始。
在思索的时候,李子诚却在无意之中,看着桌面上有一份报纸,余光一扫,先是一愣,然后又仔细看了一眼。
“董事长……”
就在林保仁准备说些什么的时候,却看着董事长从桌边拿起一份报纸,这会他注意力似乎放在了报纸上。
“冯如……”
猛的看到这个名字,李子诚只是一愣,连忙拿起了报纸,这是《时报》对冯如飞行表演的转载报道,写的是三个月前在台山县城南门桥的飞行表演,这是中国人自制的飞机在中国的次飞行。
“冯如……”
念叨着这名字,李子诚只觉眼前一亮。
“藕初,咱们在广州有办事处吗?”
“少爷,为什么您要让穆经理安排广州那边请冯如来连云港?”
走在路上,跟在少爷身边的阿四有些不解的问道。
“阿四,知道什么是飞机吗?”
李子诚只是反问道,对于阿四,自己总有一种期待,期待着他有朝一日能够成为自己的左膀右臂,所以自己才会让他去泰勒的培训班上课,也许再过几年,他也能独挡一面。
“少爷,我知道冯如!在唐人街的时候,我听人提到过他,他是中国造飞行器第一人!”
“这飞机,就是飞行器,**并不仅仅只是造机车,造轮船,将来,咱们还要造飞机!人才难得啊!”
李子诚缓和地说道,声音显得有些激动。
“以后……”
手指着蓝天,看着天空中那蓝天白云,李子诚的目中尽显无尽的憧憬。
“这蓝天,就是咱们中国人的!”
第074章 冯如(第一更)
在白云山的南麓,瘦狗岭状如一只趴伏着的巨大瘦狗,名符其实地守望着广州城。殊不知,这片古老的余脉不仅阅尽了脚下大地的兴与衰,还见证了岭南人搏击长空的豪情。
民国时期,从瘦狗岭到燕塘一带是广州飞机表演的地方。从这里开始,广州与中国近代的航空事业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两年前,冯如率助手朱竹泉、司徒壁如和朱兆槐,携带2架份的飞机散件和设备乘轮船回国。途径日本,遭到仰慕者的欢迎;途径上海,恰逢飞行家环龙在江湾表演飞行,媒体盛邀冯留沪飞行,以壮国威,未获应允。3月22日抵香港,两广总督派“宝壁”号军舰前往隆重迎接冯如一行入广州,并在燕塘为他圈出飞机制造厂厂址和飞行场地。
在广州光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