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时光之心-第11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样彻底将联姻当作是合纵连横的工具,但也的确没有北辽、云州、北方部族那些疆域里的旷达民风。在谈玮莳的平静的叙述中,或许的确还存着希望,但更多的则是对于现状的承受,是一种挣扎在绝望的泥潭中,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等来不知道是谁的援助。
从一个女子的角度来说——而这也是包括黄婉在内的诸多世家千金的美好愿望——这样的援助最好来自于叶韬,如果叶韬能够主动地,想方设法给与谈玮莳的感情以回应,那自然是再理想不过。但大家都知道,哪怕有叶韬的表态,最终能够决定这事情的仍然是谈晓培——东平国主。对谈玮莳寄予同情和关切,已经是谈玮莳的众多朋友们能做的最高程度了。
但那些受谈玮莳资助,靠着这些资助才能活下来,才能继续求学,才能获得那些作为自己事业和仕途赴的工作或者官职的学子们来说,可就没有那么冷静和理智了。当消息传到这些自称“绣苑门客”的家伙们那里的时候,他们破天荒地组织了一次气氛阴沉的酒会。
绣苑门客们对于公主的敬慕让他们变成了假如放在叶韬和谈玮馨的标准里完全可以称为“粉丝”的一类人,他们的逻辑变得极为单纯而直接,一点都没有了平时钻研学问的时候那样复杂理智,他们对于叶韬居然面对谈玮莳的一腔情思没有任何回应,在不曾捅破的时候装聋作哑,在事情揭露了之后束手静观,在国主召回谈玮莳的时候除了一般的礼节之外甚至没有任何挽留等等等等的失礼怒不可遏。在他们看来,谈玮莳是不是喜欢叶韬,或者他们之间是不是可能……这些都不是问题,谈玮莳做出这种没理智的事情可以,可叶韬一直保持冷静理智,大大伤害了谈玮莳这样一个天真、尊贵、善良的少女的感情,那可是绝对不参饶恕的!
一帮绣苑门客喝醉了之后居然砸了酒楼里叶氏工坊出口的两台天梭座钟,然后居然举着火把浩浩荡荡地朝着峥园进发……
如果不是有人迅速向有关人等通报此事,然后包括金泽在内的许多人在第一时间就控制住了局面,恐怕这会是东平有史以来第一次示威游行……由于参与的主体都是学子,或许也能勉强算是一次学潮,虽然导致这次事件的原因,实在是不怎么上得了台面。
 ⒈⒈第二百三十五章 不够好
虽然大家都在担心申丹是不是会有什么冒犯叶韬的言行举动,但至少表面上申丹还是很恭敬,在和叶韬寒暄了几句之后就向叶韬介绍起现在的《历史研究》丛书的编撰和发行情况。叶韬虽然现在不必再为自己冒冒失失扔出来的“大历史”观念再做什么研究了,但丛书的出版发行还是他比较有兴趣的地方。其中比较关键一点就是,虽然在这个时空,但宝文堂书局却已经很有些叶韬印象中的商业化的出版公司的腔调。虽然出版的种类不能算多,除了那些关系紧密的书铺、书店之外也很少有其他的销售渠道,对于远在千里之外的几家盗版书局如啃书堂、云霄阁、齐勘堂等等的追索也有心无力——这也自然,这年头在东平尚只有简陋的专利和版权方面的法令,其他几个国家压根没这种东西,跨国官司更是没地方打。有着深厚的内府背景,有诸多方面助力的宝文堂甚至一度考虑过“斩首行动”——但总的来说,宝文堂以学术为主,兼顾大众阅读品味的出版路线,已经十分现代了。尤其是宝文堂的编撰队伍中已经出现了让人十分汗颜的“标题党”,而这位申丹,对于挖空心思寻找让人眼睛一亮的书名更是乐此不疲。
那些对于申丹的品性极为了解的绣苑的众人,十分纳闷地看着叶韬和申丹在客厅里聊得十分愉快,金泽更是随时准备好冲上去一把把申丹拉开拖走。但大家在等待着的尴尬的话题始终没有出现,不得不说,虽然折腾绣苑门客学社,藉此来显示对谈玮莳的忠诚与钦慕的确让申丹分了很大的心,但他的才学仍然无愧于他现在在丹阳和在整个东平享有的颇高的声誉。而他作为《历史研究》丛书总编撰,奉行的只从文章本身质量着手,不以个人好恶作为编撰标准的理念,除了得到叶韬的肯定之外,也让在座的诸位有耳目一新的感觉。
然而,纵然叶韬在人际方面并不敏感,但自己和申丹聊天的这些时间里,周围人的目光里所蕴含的名种丰富的情绪,也足够让在人际方面有些懒得动脑子的叶韬判断出,申丹必然不是为了来和自己进行学术交流,更不是为了求官……
“申编撰,再过一会我就要去王宫赴宴了。这一次在丹阳一共只能停留几天,恐怕再和您见面的机会不会很大,如果才什么话想说,还请尽管说吧。拐弯抹角似乎应该不是你所喜欢的吧?”在一个话题结束,那一瞬间的冷场的时候,叶韬温立尔雅地破开了这个申丹一直在掂量、犹豫的话题。
就在这里?就在这里提出申丹憋在心里好久的质问么?申丹掂量了一下,鼓足勇气问道:“叶经略……为什么您要那样对待绣公主殿下呢?您不觉得,那样……太没有担当了吗?”
“放肆!”金泽首先喊了出来,直接就冲上来准备把申丹拖走。
叶韬倒是不怎么在乎申丹的这样的问题。实际上,叶韬身边的那些人经常都会质疑叶韬的一些决定,在工坊里研发技术的时候如此,在经略府讨论云州政略的时候如此,至于在家庭内部讨论一些严肃或者轻松的话题的时候就更是那样了。叶韬挥了挥手,阻止了金泽。他转向申丹,饶有兴趣地问道:“那么,你觉得什么才是有担当呢?”
申丹哑口无言。如果是一个未婚的青年,无论贫穷或者富贵,如果能获得谈玮莳的垂青,那自然是没什么阻碍的;如果是平常人家的青年,或许娶回谈玮莳问题也不会很大;但叶韬已经娶了一个公主,而且那个公主还是谈玮莳的姐姐。
叶韬微笑着,极为体谅地说:“我认识公主殿下的时候,她年纪还小。对我来说,她首先是个很有趣的小妹妹,其次才是公主。这一点,这些年来并不曾改变过。如果她觉得,想要和我在一起,并且认定这是个好主意的话,那是我的荣幸。但是,无论如何,这样的事情应该在得到父母祝福的情况下发生,而不是发生些什么来迫使事情走到唯有那一步的境地。谁也不会讨厌公主殿下那样的一个女子,但是,无论你我,无论是谁,都有许许多多我们世界里的事情需要考量,不是么?……正如陛下对此不置一词,也是这个道理。作为国主该做的事情和作为父亲该做的事情并不是那么简单就能结合起来的。”叶韬的体谅是因为,从申丹的关注,或者是他所提到的所有绣苑门客对谈玮莳的敬慕中,至少有一部分的情绪是转化了的,这些贫寒士子们至少有一部分对于谈玮莳已经不仅仅是敬慕而已了,但他们知道那更不可能,也就唯有寄望于谈玮莳能够平安喜乐,能够在所有的事情上都顺遂如意……即使是如此不可思议的事情。
为了不让话题继续下去,文书官连忙提醒道时辰差不多了,让叶韬准备启程赴宴。叶韬耸了耸肩,向申丹和客厅中的诸人颔首示意,准备走开的时候,申丹挺直了背脊又问道:“是绣公主殿下不够好么?比不上昭华公主殿下么?”
叶韬微笑着,认真地回答道:“不,是我不够好。”
叶韬没有再说什么,他冲着申丹说:“这个话题不要再提了吧。其他有趣的事情,你倒是可以来找我,不过,这几天看起来是不行了。等之后,欢迎你来云州。也同样欢迎你们这些绣苑门客。”
叶韬和风细雨的态度让申丹原本准备好的一番质问无从发挥,也让他原本的愤懑渐渐冷却了下来。叶韬并不争辩什么,但简简单单地就封住了他所有的话,他那种温和而泰然的态度,和他在丹阳流传的各种传闻中的形象重合了起来,让人觉得叶韬的确是个从容的人。这种从容有对人的对事情的,更有对待自己的。那自称不够好的话,恐怕就没有多少人敢于在大庭广众之下说出来。哪怕,现在全天下谁都不会觉得叶韬还不够好了。
申丹的确没才机会在丹阳和叶韬见面。叶韬只在丹阳停留短短两大半而已,其中还有诸多事务需要处理。但申丹在叶韬面前的这番表现,却让他赢得了谈晓培的注意。谈晓培居然为了这件事情单独将他叫去御书房,没有任何事情,就是骂了他一顿。但申丹却从谈晓培的语气中听出了国主陛下心里已经有了主意,那层惯例的坚冰已经有了松动。
申丹并不知道为什么陛下会召来自己就为了用臭骂的方式透露这样的信息,但申丹却从此得到一个明悟。的确,东平王室谈家的确像是不少人所说的,完个没有一个要成为天下之王的家族的威仪,颇多事情上在别人看来都有些胡来。
申丹对公主殿下的一分忧思则算是彻底放下了。而在这个时候,叶韬对他的那种似乎并不是敷衍的邀请就越发让他感觉到了吸引力。云州,是的,云州!
原本的云州一直是戴家为首的地方大宗族代行地方治理事务,虽然戴家为首的云州在政治执行上并没有什么问题。家族之间的利益和领地观念也很少影响云州的政务军务的执行,但族权凌驾于政权之上却不是一个理想的局面,更不是一个在云州归入东平之后,东平的有识之士们愿意看到的局面。意识到这一点的云州各大家族,在戴氏的倡议和首先行动之下,各大家族都纷纷配合经略府改变这一局面。但到现在为止还是有相当多的村镇官府的任事者仍然是原来那些人,原因无他:云州太缺乏基层官员了。过去的一年里,东平总共向云州选送了有不同专长,有不同任事经历的各级官员总计三百九十余人,但按照云州的反馈,这还刚刚只是搭起了专业性极强的农牧局、商贸局的基本行政框架而已,反而是云州经略府的这个中心枢纽机构还是个空落落的架子而已,只能维持基本的统计和协调工作,而云州的大略方针,几乎所有的战略性决策,都需要叶韬在他的那个伟大的家庭内部一遍遍检讨之后才能直接部署下去。缺乏一个专业的,能够将大略方针变成有可行性的政令,来让叶韬、谈玮馨和戴云等人的精力能够集中在更有创造性的思考上的高级幕僚咨议团队,已经成为云州治理机构建设的当务之急。
而申丹又如何看不出来,那个刚刚有了决议,开始一边执行一边摸索的民政司,有着怎么样的意义。这的确是个事务繁杂,需要大批能够做事情,能吃苦耐劳,敢于为老百姓说话的基层官员的机构,但只要真的能够有这样的品性,能够兢兢业业地做事情,在民政司的三个处里,都是非常容易出成绩的。   
 ⒈⒈第二百三十六章 不耐
想到这里,申丹脑子一热,回头就去召集了绣苑的众多门徒,将自己和叶韬见面的时候所发生的事情一一道来,将自己被陛下召见时候被训斥的话毫不掩饰地说出,然后,他提议那些认为自己能够胜任的人,和他一起去云州,去云州从基层的官吏做起。其实,在他隐晦地透露出谈玮莳有希望如愿进入叶韬的那个家庭的时候,不少人就暗暗做出了决定了。对于他们来说,谈玮莳远远超过衣食父母的地位,那是他们心中的女神。他们的确没有希望和公主殿下在一起,但这毫不影响他们愿意为公主效死,愿意远远地,默默地守护着他们的女神的心意。而从这一刻开始,实际上以后会被称为绣苑系的官员团体就已经形成了……
叶韬并不知道这些,其实,哪怕是知道了他也不会在乎。在云州,各种派系的官员太多了。云州本地各大家族的年轻子弟是一派,叶韬要求的是政权和族权分离,族刑必须给官府正规的司法裁决让位,各大世家不得享有特权,而他并没有否定那些在各地任事多年的大氏族出身,或者是和大氏族关系密切的官员们的执政能力;在农牧局里,原本云州的那些做着这类事情,很少有机会出仕的专业人士组成的技术型官员又是一派,在云州的环境里,这些技术官员的话语权可是很强的;来自奔狼原的那些部族子弟,现在也有不少在云州出仕,这些人有的是在农牧局发挥他们原本的专长,却也有少部分从小就接触和那些世家子弟一样的教育的人,实际上,由于他们的视野更开阔,性格更爽辣直率,这些人的成绩着实让人刮目相看;再有就是从东平原有疆域中不断被选送来云州的官员。这些人中间甚至还有不少情报局的人。
军队里的情况也差相仿佛,云州本土系,血麒军系。部族系,禁军系,江湖系……如果是任何其他人出任云州经略使,恐怕都会为此头痛不已,但叶韬各方都有良好地关系,而且他向来不在乎派系问题,只管能不能做好事情。而且,叶韬也曾经放出话来,等到官员数量达到一定限度,将云州的统治和治理机构框架填充到一定限度之后,一套全新的官员考绩体系就会开始部署执行。谁是哪个派系不重要,重要的是每个人都要积极地为建设云州做出贡献……
对于叶韬来说,多一个绝大部分人都是贫寒士子出身,有吃苦求学经验,品性积极向上的绣苑系官员加入,恐怕他都不会感觉到什么。
叶韬对于莲妃的省亲的大部分活动一点兴趣都没有,尤其是最初那段在余杭拜祭家宗祠的活动。最不能忍耐的是莲妃一行从丹阳出发居然要花上一个月还多才抵达余杭。而最耽搁时间地,就是那些步行开道。决定着整个一行人速度的来自春南的仪仗。春南从来就不是一个有着良好骑兵传统的国家,一直遵循古礼的春南在仪仗方面也只能如此。这可把叶韬郁闷坏了。由于道路工程的推进,由于四轮马车技术日渐成熟,机械的甚至第一代液压独立悬架都已经诞生,还有大量的马匹资源,作为云州经略使的叶韬虽然要经常往返于叶氏工坊、宁远城、绥远城、雷霆崖,但云州上下都知道,在能保持还算是舒适地情况下,叶韬一行的标准速度是每天两百里到两百六十里之间。而这种速度甚至还包换了中午休息的大半个时辰。
原本就觉得去春南纯属无聊的叶韬对这样的行程极为不耐,当着常洪泉的面就发牢骚说余杭值得看的也就是那个正在修建的钟楼工程。而莲妃车驾从丹阳到余杭的这点时间,就算沿途风物再好,按着他地行程速度,看个十遍八遍都不是问题。
莲妃和春南使臣自然是怒不可遏。尤其是莲妃常菱,她早就觉得这次省亲的行程可能有些问题。原本自己的衣锦还乡,显示她的威仪。同时通过春南王室的动作来再次提升她在东平王宫以及朝局上的影响力的安排,很有可能被一大帮人搅局。名义上“伴驾”随行的叶韬丝毫没有要伴驾的意思,而和省亲团一同出发的由池云领衔的军官团,由谈玮莳亲自率领的东平年轻士子和“文化访问团”压根不怎么搭理莲妃,对她的许多要求彻底无视。
其实,叶韬、谈玮馨、谈玮莳所有折腾出来的东西里,唯有弈战楼的讲解大厅里不断上演的各种剧目让莲妃十分喜爱。这一次常菱特意要求刘湘沅组织了一个剧团随同去春南,差点因为刘湘沅提出地一个严峻的问题而搁浅:没有合适地场地。
讲解大厅这种典型的舞台结构在春南完全没有现场的类似的场所。谈玮莳组织并资助,现在由刘湘沅负责剧团带起的种类剧目和剧团。已经无数次抱怨讲解大厅里容量不够大,而仅仅只有这个标准的舞台。也让档期完全排不过来。就在上个月,刘湘沅的剧团精心准备了三个月的歌剧,也仅仅只能上演了四天一共七场就不得不为又一次的行军棋公开赛让道,让大家怨声载道。讲解大厅的这种超级紧张的档期安排,恐怕要一直到明年开春,正在紧锣密鼓地施工的兰心大剧院完工之后才能有所改变了。
而兰心大剧院,作为叶韬百忙之中进行基本建筑结构和声学特征设计的建筑,最大的剧场大厅可以容纳一千四百名观众,有着这个时代最理想的声学特征,也为若干年后进一步安装其他类型的设备留下了余量。另外还有六个小型的,可以容纳一百人至三百人不等的小剧场,来适应不同类型的需要。在建造完成兰心大剧院之后,负责施工的叶氏营建行所有的施工队就将全部去去州,开始大家期待着,憧憬着,想象着的东平北方最新一座城市的建造工程,可能今后几年里都不会再回到丹阳,让胃口已经随着这些年来不断的惊奇而口味越来越大的丹阳人再次惊奇了。
但丹阳人并不着急。相比于北方那座还没有定名的城市的诸多先进理念,丹阳的确有些老迈了。在北方那座城市建成之后,丹阳的全面翻新工程就将启动,而那个新的丹阳执行的设计和建造标准是:未来整个中土大陆统一国家的国都。
相比于东平人昂扬向上,不断求新求变的态度,春南,尤其是春南的国都余杭,的确显得底气不足。如果不是戴越阁在谈玮莳的要求下带着两支施工队奔赴余杭,在短短一个月之间将一座空置很久的宗庙建筑彻底翻修改建,莲妃常菱邀请刘湘沅的剧团在余杭演出的想法就只能落空了。但常菱,却一点都不想为了这事情承叶韬或者和叶韬有关的人的人情。她将这些事情当作是另一种耀武扬威。
但春南方面,尤其是常洪泉却不能强迫叶韬接受他们的安排。叶韬承诺向春南销售的大量优质军马,以及叶韬私下里和他达成的,一搅子让他在春南内部无论发生什么都足以自保的合作协议,再加上他本身就不怎么看莲妃常菱顺眼,常洪泉最终提出了一个让叶韬觉得可以接受的方案。叶韬将不和省亲的队伍一起行动,他将首先进入春南,连续走访包括常洪泉的封地金州在内的几个地方,然后在莲妃到达余杭之前抢先抵达春南,配合一系列的活动。然后,他就将在余杭港搭乘东平水师或者是七海商社的船,回宜城,然后从宜城到丹阳,再回云州。
这样一来,叶韬可以达到谈晓培要求进行的对春南的技术潜力的战争生产潜力的评估的目标,却又将行程压缩在了略多余多于两个月的时间里。加上前后往返云州和丹阳之间的时间,也就是四个月,比起先前预计的要增年时间缩短了很多。至于这样的安排会让莲妃越发恼怒,会让春南的诸多官员世族觉得他无礼至极……说起来这些叶韬还真不在乎。谈晓培要求他进行的考察已经充分说了国主的态度。
让叶韬这样的方面大员进入春南考察,自然不能由着他和在云州一样,随时有近千人名各种侍卫和近卫部队随行。随行的安全保障是要交给春南军方的。叶韬对此毫无意见,甚至刘勇、关欢和柳青也都没什么意见,他们亲自挑选出了一支仅仅只有五十五人的侍卫部队。加上叶韬一行包括女、近侍和文员在内,总共也就八十二人。但刘勇对春南方面提供的护卫力量的要求却让春南方面近乎崩溃,他简单地说,人数无所谓,不要花里胡哨的仪仗,但绝不能拖延叶韬的行程速度。而这个速度,刘勇很客气地说是日均一百六十里以上。常洪泉倒是很慷慨地协助解决了这个问题,他让自己的亲兵和春南禁军一同,组成了精锐骑兵分队,来担负这一次的保卫任务。如果不是将自己的全部侍卫都派出去不太好,他甚至想自己独立出了这支部队。这是孙晋的建议,他知道叶韬这一行里随行的几名军官和侍卫对于骑兵技术和战术的精擅。不用他们开口指点,只要跟着叶韬一行来回跑,带着眼睛去看,带着脑袋去学,哪怕只能学个形似,也是很不错的事情了。要知道,叶韬身边的这些人,在骑兵技战术方面的造诣,远远高于血麒军的骑兵部队。   
 ⒈⒈第二百三十七章 梡岱山
就在这种各方都能接受,但却不太和谐的气氛里,叶韬启程了。在和莲妃一行的仪仗一同离开丹阳的第二天,他就离开了从丹阳直走去余杭的道路,折向西南方,首先朝着金州而去。不论是东平还是云州方面,都不会那么简单地将叶韬的安全真的交给春南方面去负责。在叶韬一行身后,最多几个时辰的路程里,两支小规膜的军队悄悄缀在他们身后。其中一支是特种营的甲队,目前也就一百五十人的规模,在基础训练完成之后,执行这种似乎不会发生什么的潜行行军任务对他们来说是个调剂;另一支则是从铁云骑、景云骑、霜狼银翼两军、近卫骑兵营、血麟军、禁军中抽调精锐组成的一百二十九名骑兵,这几支部队无一不是战斗力强悍的主战部队,由于名额竞争激烈,这支悄悄组成的临时骑兵队里几乎每个士兵都有绝活。
而这两支部队的任务非常简单,跟着叶稻进入春南,在不被春南方面发现的情况下让叶韬维持在他们一个时辰左右能够赶到的距离内,一直到叶韬在余杭上船。这个任务可是非常有挑战性的。相比于东平,可能春南的军队训练和战力都比较稀松,但那可是在春南境内,在没有补给的情况下,潜行几个月的时间谈何容易。可这两支小小的部队都极为愉快地接受了这个挑战,正是因为有这样那样的难度,才让这种行军类型的任务显得十分有趣。实际上,特种营甲队在接到任务的同时就开始刻意误解这个任务,他们的理解是,他们可以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