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秦末魏武帝-第2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第八十章 夜袭殷营(上)
           虞子期?
    殷通微微皱起了眉头,虞氏乃吴中大族,名声显赫,地位颇高。对于虞子期的名字早有耳闻,只是此人自视甚高,向来不屑于官宦打交道,怎会投奔自己?难道他有什么企图?
    这便是殷通谨慎的风格,如此性格虽让他避过了诸多麻烦,但也注定了他这一生难以成就大事。
    张彧见殷通低头苦思,好奇问道:“大人,这虞子期来投,大人为何不请他入内一叙?”
    殷通如实道:“先生有所不知,这虞子期为人豪侠,但从不于官宦结交。他来投奔,只怕用心不良!”
    张彧作揖行礼沉声道:“大人,请恕我直言。要想成就大事,首先这性格需要改上一改。大人此刻不比以往,想要永镇江东,必须需要各类人才以及各氏大族、旺族的支持。且不问那虞子期是否有居心,即便是有,那又有如何?他不过区区三百人而已,在大人的军中他能够干些什么?今日,大人若将他拒之门外。相信不日,整个吴中都会传扬此事,说大人坏话。相反,大人若真心以待,虞子期纵然心中有鬼也会为大人感动,若是没鬼,更加会真心为大人效命。如此,吴中便会传出大人有信陵、孟尝之风,各方人才,旺族,岂不争先依附?大人应该听过千金买骨的故事吧?”
    殷通眼中透出了兴奋,直瞪瞪的看着张彧,道:“如此说来,我应该收下虞子期?”
    张彧坚定的点着头,道:“不但要收而且要隆重,并且大势嘉奖,任他为将,让世人都明白大人有信陵、孟尝之风,可成就大事。”
    殷通热情的拉着张彧的手,激动道:“能得先生相助,实乃殷通之福气。”说罢,高叫一声,“来人列队欢迎,本郡守亲自外出迎接。”
    他神情亢奋,丝毫未觉一旁的张彧露出了必胜的微笑。
    不错,三百人确实干不了多大的事情,但是在某种情况之下,足以摧毁一支大军。
    胜负似乎已经定死了。
    半日后,北固山。
    这北固山由前峰、中峰和后峰三部分组成,山壁陡峭,形势险固,实为易守难攻的要地。
    此刻曹操、桓齮、夏侯婴、阎泽赤四人却领着六百五十名兵卒隐藏在了山中。殷通的情报很正确,他们确实见不到曹操的人影。他在张彧的误解之下认为曹操胆小,躲藏了起来。实际上,曹操早已在三天前的夜里悄悄潜伏到了北固山上,做好了充足的给予殷通致命一击的准备。
    人影闪过,朱航谦以来到了曹操的身前,神色平稳,低声道:“丹阳公,正如意料中的一般,先前不久殷寿已经领着三千骑兵绕过了北固山,往丹阳赶去了。”
    “好,干得好。”曹操满意的拍了拍朱航谦的肩膀,眼中尽是赞许,“密切监视殷通大军的动向,他们一到北固山附近立刻回报。”这朱航谦史上无名,但确实是一个人才。
    因为楼烦需要镇守丹阳,所以曹操失去了探测情报的最佳人选。便在这时,朱航谦毛遂自荐,充当了斥候。他身手灵活,箭术高明,尤其是速度很快,一番表现让曹操刮目相看。朱航谦和楼烦相比起来更适合充当着斥候长一职。
    朱航谦受宠若惊,一脸激动,拍着胸口大声道:“是,属下绝不辜负大人的期望……属下去了……”
    “啪”只听得一声巨响,夏侯婴狠狠的给了自己一个巴掌,火光中几乎可以看见他脸上微微浮起一块,不满的嘀咕道:“真是奇怪,这蚊虫怎么只咬我一人?”
    桓齮伸出了手臂,话也不说。只见那手臂上已有了十来个小包,手臂上还有一只蚊子在痛快的吸血,他赶也不赶,收回了手臂,然后才道:“一个战士怎能连蚊虫也忍受不了?你……还差得远呢。”
    夏侯婴也不说话,学着桓齮一般,闭上双眼对蚊虫不闻不问。可过不了一会儿,就又给了自己一个巴掌,苦笑道:“这种罪我是忍受不了了。”他将目光看向曹操,问道:“丹阳公,我们什么时候可以离开这个鬼地方?”
    曹操看了夏侯婴一眼,微微淡笑,其实心里已经在想如何磨练夏侯婴,激发他的潜力。他明白夏侯婴没有上过战场,此时还是很嫩,在意志、心性上远远比不上桓齮,暂不可真正大用。
    作为一个上位者,用人识人相当重要,但磨砺属下,激发属下真正的潜力更为重要。因为这世上即便再有天赋的人才,也需要经过历练而成长。
    “明天夜里!”他看着面前的火堆,回答了夏侯婴的问题,随即又自个嘀咕道:“是非成败,便看明天夜里的一战了。”
    果然不出曹操所料,殷通自从由张彧那里得到曹操企图逃跑的消息后,虽安排了骑兵阻挠,但还是放心不下,加快了行军的速度,并且改走近路打算由北固山直插丹阳城下。
    奔行了四十余里,殷通大军身心疲乏,就地搭建营寨,休息了起来。
    曹操、桓齮、夏侯婴从远处山腰一棵高达三丈的杉树之巅,居高临下极目瞧去,把敌方形势一览无遗。
    曹操问道:“夏侯,你有什么看法?”
    夏侯婴细细一想道:“止则为营,行则为阵。这个营寨既有水源,又有险可守,达到扼敌和自固的目的。可见我们今次的对手,是个军事经验丰富的战将,绝不可小觑。”
    曹操听得点头赞许,夏侯婴这人表面似乎给人粗枝大叶,容易得意忘形的印象。事实上却是遇事冷静,审慎小心,而且又是勇猛刚强的智勇之将。
    安营是勘查敌将能力的首要条件,也是大将必需懂得的基本道理。一个将军如果连安营都不会,还指望他打胜战?
    现时敌人立寨于丘坡高处,又荡平附近林木,在营防上一丝不苟,在在显示出非是乌合之众,夏侯婴不敢掉以轻心,正具备一个大将的基本条件。
第八十一章 夜袭殷营(下)
           见夏侯婴对答如流,曹操也暗自窃喜随口问道:“若军队由你指挥,你会怎么干?”
    “强攻!”夏侯婴说了两个字,“孙武子有云:‘故为兵之事,在于顺详敌之意,并敌一向,千里杀将,此谓巧能成事者也。’如今敌强我弱,虚实分明。即便是用奇也起不到很好的效果,只要对方一恢复过来,便可在兵力上死死的压制住我们,将我们全部歼灭。所以,我认为此时此刻最好战术便是强攻,集中我军所有实力。由正门杀入,不顾其他,直接杀往敌方中军主帐斩敌将之首,以乱敌军心,从而取胜。”
    他眼中充满了凶狠、嗜杀之色,说道:“丹阳公不招募士卒,不修筑城墙,反而趁夜带我们藏入山中,定是将期望寄托于这一战。”
    曹操一边仔细观察,一边笑道:“很有长进,原先我便是打此主意,来他个擒贼擒王。不过现在计划变了。这擒杀殷通一事,自有人干。现今,我们只需放火烧营,制造混乱便可。”
    夏侯婴听他如此说来,奇道:“是谁?难道是那个神秘人?”他并不知道虞子期的存在,当时虞子期向曹操效忠以后,曹操立时改变了战术,让虞子期潜入殷通的营内,充当内应。因此,他下令封闭了所有知情人的嘴巴,即便是夏侯婴也仅仅知道有一个人和桓齮战成平手,而那个人却被曹操赶出了丹阳。
    他心知曹操并非这种量小之人,因此有了些许怀疑。只因,他学习了兵法,深知战术隐蔽的重要,也就将疑惑藏在腹中,不询问也不对任何人提起。曹操此刻一说,便立刻醒悟了过来。
    桓齮点头笑道:“正是他。”
    曹操阻止了两人继续讨论下去,沉声道:“好了,一切等回营再说。”
    三人回到了他们临时营地。
    曹操立时下达了命令,“桓齮将军……”
    “末将在!”桓齮粗声的接了头令。
    “你领一百五十名骑兵由正面强攻,不顾其他,直冲中军主寨,务必要给他们中军施加压力。”
    “诺。”桓齮一声高叫,目光坚定而有力。
    曹操再道:“夏侯婴、阎泽赤二位将军出列。”
    “在!”夏侯婴、阎泽赤神情激动的站了出来。
    “你们二人分别领兵一百五绕至敌营的左右两翼,袭击敌营两侧,以乱敌为主,虚张声势,左右冲杀不可深入对方腹地。”
    “得令!”两人似乎事先商量过一般,回答的统一一致。
    “余下一干人等随我绕至敌营后方,袭击殷营。”曹操挥舞着手臂高声大喝:“敌虽众,但我以有破敌妙法,只须众将一心,必可凯旋而回,名震天下。此外斩敌多少,便奖赏多少秦半两,杀敌首领者,奖赏翻倍。”
    众将士高声叫好。
    唯有桓齮忧心道:“大人亲自上阵,怕是不妥。”
    曹操高举起了手臂,大喝:“无妨,我与诸位将士甘苦与共,一同杀敌。”
    众将士再度叫喝了起来,士气徒然上升。
    曹操暗地里摇头苦笑,若他真有将可用,又哪会亲自上阵?
    六百五十人趁夜分四批下山而去。
    ****************
    曹操以潜伏到了殷营后方,过不多时夏侯婴、阎泽赤已经对殷营左右两翼发动了奇袭。
    曹操一声令下,左手掣起盾牌,右手拿着长剑全速往敌人后营杀去。
    对方远来疲乏,又是一阵急行,大多士卒睡的很沉。巡夜的士卒虽然尽责,但殷通已经认定了曹操是一个无胆的鼠辈,为了让更多的士卒得到休息,让军队更早的抵达丹阳,他布置的巡夜兵卒仅仅只是少数,远远无法因对突如其来的“奇袭大军”。
    金锣声、战鼓声杂乱响起。
    偌大而安静的营寨,刹那之间人声鼎沸。
    由于曹操等奇袭部队都是身着秦国铠甲的,双方已混淆,对方又是刚刚清醒,茫然无措间又如何准确的分辨敌我双方?
    一个个的营帐相继被曹军点燃,照亮了夜空,浓烟滚滚,人口杂乱对方更难分辨的清谁敌谁友。
    曹操、夏侯婴、阎泽赤都是身先士卒,所到之处熊熊火光不断增加,确是声势骇人,似模似样。
    曹操长剑挑剌挥打,所到处敌人纷纷倒地,杀的不亦乐乎。
    骤然间,压力突然大增,未经攻打的前营以分兵来救。他不忧反喜,且战且退。
    桓齮单骑立在小坡之上,看着敌营左右后接连陷入火海,前营已有部队分批支援,深吸一口气道:“是时候了!”
    说罢手往上扬,长戈挥舞,桓齮的身后驰出一百五十余骑。这些是曹操所有的骑兵家底,他用尽了丹阳所有战马,所有骑士全由丹阳、广陵百姓中骑术最好,武功最高明的武士组成。
    桓齮一夹马腹,领一百五十名骑兵依照早拟定好的路线,穿林越野,由正面先前推进。由于正面敌军以分三批支援,所以前营反而最为虚弱。
    桓齮的骑兵队很快破入敌阵里,一支长戈有若闹海蛟龙,夹杂着勇往无前的气势,撕开重重拦截。
    殷通的骑兵队早已调离,这队大军乃清一色步兵,且早被先前三面虚张声势的前后夹击而骇寒了胆,主力以派出去支援,留守的人数本就不足。此时骤见敌骑冲杀而至,又是气势如虹,一时亡魂失魄,更那想得到对方只有一百多骑,竟不战而溃,四散奔逃。
    众人大喜,在桓齮指示下不理会一切,直冲地方中军而去,四方震动。
第八十二章 霸王……项羽
           殷通经过多年的享乐,早已非当年那跟随王翦身经百战的大将了,身上累积了一身的肥肉。这一番连续赶路,令他身心俱疲,睡得特别的沉。
    待惊觉过来以后,营内已经乱成了一锅粥。
    诸多将士都是由睡梦中醒来,随手抄起武器,露着身子便冲杀了上去。虽然勇悍,但却各自为战,只有极少部分的人能够组织在一起,发挥团体的力量。
    他根本无暇披甲,拿起兵器就出了营帐指挥。
    四周乱糟糟的一片,随手逮了一个兵卒询问情况。
    兵卒苦笑道:“大人,我与你一般,才刚刚醒来,哪里知道详情?只是,左营、右营和后营火光最大,因此,我们队打算去左营支援。”
    “什么?”殷通疑云渐生,三营战事惨烈,为何前营却毫无动静?
    “对方究竟有多少人马?”殷通问向他人。
    不知!
    得到的答案无不一至,曹操奇袭的部队都是身着秦军衣甲。火光,混乱中他们谁是敌,谁是友都很难分辨,如何能够看清对方的人数?
    便在此时,中军动荡。一队骑兵竟然突破了前营,凶狠狠的杀进了中军深处,完全视中军数千人如同无物。
    殷通气得大叫:“挡住他们,挡住他们!”他火速来到附近的战鼓前,亲自敲打了起来。鼓声阵阵,由中军传播开来。
    营内士卒仿佛吃了定心剂一般,逐渐稳定了下来。
    随着鼓声节奏的不同,将士分别作出不同的应对方案,八百名亲卫列队以长戈引上了桓齮的骑兵大队。
    桓齮的骑兵突破了前营,但因人数稀少,冲力不足,锐气以失。
    殷通以三百亲卫的代价挡住了骑兵队的攻势。
    他得意的大笑:“区区百人也敢猖狂?”围杀的指令从他的战鼓中传达了出来,中军又有千人在战鼓声的指引下恢复过来,对桓齮队展开了包围。
    殷通鼓声敲得正急,丝毫不觉虞子期以向他走来。
    殷通身旁的卫兵见了虞子期也不阻挡,在这种时刻危机时刻谁又会在意“自己人”呢?
    虞子期来到殷通身旁。
    殷通回望一眼,见是虞子期不以为意,问道:“左营情况如何?”
    虞子期所安营的地方正是左营。
    虞子期近前一步,笑道:“回大人,左营敌人已被末将杀退,见中军异常特来支援。”
    殷通正待嘉奖,虞子期以一剑劈下了殷通的脑袋。
    皮球般大小的脑袋滚落在地,那双眼睛是睁着的,似乎充满了疑惑,他是再问他是怎么死的。
    随着一声惨叫,在场的二十几名殷通的亲兵大惊之下,拔剑上前。
    但还未等他们动手,跟随虞子期一同前来的家将数十条马槊一齐探出:秦卒只发出几声微弱的惨呼,就已人瘫倒在地,变成了肉泥。
    虞子期斩断了旌旗,捡起殷通的头颅高声大喝:“殷通授首,降者不杀。”
    虞子期领兵破了桓齮的包围圈,两人合并,由内部杀将出去,挡者披靡。
    将乃军中之胆,帅乃军中之魂,魂以失,军安在!
    一边本是是疲惫之师,更是混乱之旅;另一方却是养精蓄锐,士气如虹,将士用命,相去实不可以道里计。几乎是甫一接触,殷军便只懂四散窜逃,不敢应战。
    ***************
    曹操身旁兵将以不过一百,虽指挥得当,却压不住人众,压力接连传来,心中焦急却不断的指挥打气,时不时亲自冲在前头,稳住战局。
    蓦地前方里许外敌方中营处喊杀连天,火光熊熊,冲天而起,蹄声更响个不停。
    接连不断的喊杀声传来,对方攻势凌乱,曹操压力大减,看来他的破敌战术已然奏效。
    此时虞子期如飞掠至,大喜报告道:“丹阳公,我以擒贼首,敌方乱做一团,已呈溃败之势。”
    曹操抹汗大叫:“将士们,殷通已死,我军胜局已定,给予贼人最后一击。”
    近百余名兵将齐声高喝,所有疲乏一扫而空,举兵器致敬,欢声雷动,继续奋勇厮杀。
    “敌人撤走了!逃跑了!”曹操麾下兵将齐声高呼,直上霄汉。
    曹操将兵聚集一处,调离重伤将士,继续追击,显然没有轻易放过他们的打算,他亲率精骑追杀五里,将对方彻底打散这才放心下来。
    准备后撤,朱航谦飘然来到,高声道:“大人,西方有一小村,有两百余秦卒藏入村中。”
    “杀!”曹操身上透露着凌厉的杀气,这一战他们几乎拼尽了老本,绝对不能允许任何威胁到他的存在。
    三百人转道往西,果真见一小村出现眼中。村里喊杀连连,惨叫连连。
    曹操见四周无险可守,冲杀了进去。
    一股刺鼻的腥气扑鼻而来,当看清了眼前的景象后,即便是曹操也不禁倒吸了一口凉气。村里到处都是尸体,依稀可以分辨都是殷军残兵的尸体。
    鲜血侵入了每一寸土地,一人一马屹立在血海之间,身旁密集排列着一队尸体,没有一个的完整的。
    黑色的马,黑色的戟,他背对着自己,黑色的锦袍猎猎作响。他的戟正刺入最后一人的胸口,单手将之挑起,手臂仅仅只是微微一震,那具尸体由胸口至下阴处,分为两段,碎肉,肚肠嗞嗞流出。
    看不见他的容貌,但却能感受到一股难以言语的恐惧,仿佛对方是那地狱中的杀神。曹操心中已然猜到对方的身份……他是天下无敌的霸王……项羽。
    此刻,曹操在心底问自己,如果他想杀自己,就凭自己身旁的这三百人保护的了自己的命吗?
    答案是否定的,曹操甚至在怀疑,自己麾下的这三百人是不是够他一个人杀的。
第八十三章 项羽之勇
           风夹杂着血腥味在村落里蔓延,耳边裂缝呼啸,刮面如刀。
    曹操望着他,而他也转过了身躯。
    他一头短发,别于秦朝独特的各种发型,古铜色的英俊脸庞菱角分明,年纪不大,但却一脸虬髯,虎背熊腰,尤其那对环眼天生异相,竟是双瞳仁。
    他的戟很奇特,硕大无朋,柄比一般的戟要长出一半,碗口粗细,戟头锋刃足常四尺有余,较之后世吕布的方天画戟更加大上一倍有余,看上去异常沉重。
    此人没有披甲,一身华丽的劲服,以金线为底,上面绣着各式各样的花纹,更加古怪的是他身上丝毫不见任何血迹。
    可就是他一人将村里的殷军杀的一干二净。
    也就是说,他连杀上百人,而这些号称精锐的秦卒,没有一人能够靠近他的马前丈余,这是何等的神威?即便那吕布、关羽也难以与之相提并论。
    他端坐马上,身姿挺拔,看似随意而放松,然而却给了曹操一种感觉,他的每块肌肉都已做好了战斗的准备。他的整个人似乎就是一柄出鞘的利剑,光芒万丈,散发出冷冷的杀气,眼神中充满了一往无前的决然。
    “你是曹操?”他说话了,语气有些冷淡,双瞳仁似乎颇有兴趣的看这曹操。
    四周的空气似乎都有了生命,在他眼神的凝视下,曹操似乎觉得周边的空气开始凝固,接着又是无形的绞索,竟让他有一种无法呼吸的感觉,甚至让他有了一种错觉,眼前这人是一尊无可攀越的高峰。
    桓齮策马上前了一步,挺戈阻挡在了曹操的身前。
    “不错。”曹操毕竟是曹操,奋战了一夜,心力憔悴的他在项羽的威势下,竟然生出了一丝胆怯,定了定神,已然恢复了过来,面带笑容说道:“你是项羽?我听说过你。”他自顾的点了点头,炯炯有神的眼光上下打量着他,点头赞许:“果然如传言的一般,力拔山河气盖世。”
    “你也不差!”项羽也微笑了起来,他那高傲的头颅竟也赞许的点了点头。
    随后又淡淡的看了桓齮一眼,笑道:“桓将军无需如此,我若是想杀他,此刻他已经是一具死尸了。莫说是你一人,即便你们三百人合力也阻挡不了我。”
    项羽的话充满了自负,听在桓齮耳中却是**裸的挑衅,他性子本就有些高傲,被项羽如此藐视,哪受得了,怒叱道:“小子,口气颇大,可敢与我一战?”
    曹操暗叫不好,正待反对,项羽亦然笑道:“好,只是不知,桓将军能够接下项某几合?”
    桓齮更加恼怒,已经策马上前。
    曹操摇头而叹,事已至此,也非他个人能够阻止的了得了。桓齮智勇兼备,但这性子却是一大弱点,也该让他吃吃苦头了。
    没有等曹操多想,项羽已然发起了进攻。他策马前冲,大戟以化做一到美丽的弧线,没有带起任何气流,无声无息的滑向了桓齮的胸前。
    曹操看不出此招之利害。
    但身旁的虞子期已然色变,叫了一声不妙。
    项羽这寻常的一戟看似简单,实则却笼罩了桓齮身上的八处要害,处处置人于死地,让人避无可避,躲无可躲,只能与之硬抗。
    这行家一出手,桓齮面色也逐渐沉重,挺起长戈策马迎上。
    “叮”得一声,兵器交错。接下来的一幕让曹操目瞪口呆。暂为军中第一勇将的桓齮,只是在一个照面就被打下了马背,震飞出了一丈远。
    虞子期高叫一声,迎击了上去,由侧面挑刺而去。
    项羽头也不回,挥手一击。
    项羽的一击岂是等闲,他那一戟来势之快,前所未见,看似轻灵飘逸,实质有如雷轰电闪,根本来不及躲闪格挡。
    虞子期无可奈何之下,奋起两败俱伤之念,右手催动马槊****刺向了他的胸前。
    “咦!”项羽略微有些惊讶,眼中出现了一丝赞许,“好个勇士!”说罢,将戟锋转动下沉,先以月牙磕偏虞子期的马槊,然后刺向虞子期空门咽喉处。
    这一击如羚羊挂角,无迹可寻,紧紧的贴在了虞子期的喉咙处。
    三招败两将。
    随行三百人震惊非常,均以敬畏的眼神看着项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3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