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秦末魏武帝-第2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治下百姓骁勇善战又是江东门户,落入他人之手,项梁如同芒刺在背。”
    范增点了点头,项梁的坦诚让他很是满意,遂道:“我认为将军大可不必如此,这曹操智勇双全,用兵如神,乃是一位堪比孙武子、范蠡之不世帅才也,若将将之收为己用,可战无不胜,成就大事。”
    “收为己用?”项梁长叹道:“并非在下没有想过,只是那曹操实力比项某还要强上三分,如何收得?”
    范增大笑:“当今世上,人分数类。其中有项梁将军这等英主,亦有项少将军这等惊世霸才,还有子房贤侄的运筹帷幄,当然亦有曹操这类不世帅才。项梁将军,项少将军雄心壮志,都不甘为人后。而子房贤侄和那曹操却无野心,好比姜尚一般,有通天之能,却无称霸之心。他们唯一的目的便是推翻暴秦。若非明主迟迟不出,他未必会在曲阿起义。因此,将军想要收服曹操,并非是不可能之事。”
    项梁眼中闪现出了一丝异彩道:“果真如此?”
    范增肯定的说道:“不假,但才高之人,必有心高之处。将军想要让曹操折服却不是一件轻易之事。”
    “这点我也认同!”在一旁一直没有说话的项羽这时走了出来,“我与曹操有过接触,此人丝毫未有王霸之气。交谈之间,无所禁忌,竟然不顾身份与我兄弟相称。还让侄儿带话,说愿意与我项家军结盟,共抗暴秦。”
    如果范增的话让项梁还有一些怀疑以外,项羽的这番话正好打消了他的疑心。
    范增见项梁已经有了决定,乘胜追击道:“项将军,曹操此人不世帅才,若不能收为己用,必须杀之。然以项将军之能,只须诚心以待,必可让曹操归心。”
    其实,范增陷入了一个误区。正如他所言一般,才高之人,必有心高之处。他范增自视才高,性格刚硬暴烈,相当自负。
    自认为一双眼睛能看透天下之事,可是他却不知,他或许能看透项梁,能看透项羽,更可能看透张良,但他未必就能看透曹操。
    以曹操的城府来言,放眼整个秦末除了年青时的始皇帝外,无人与之媲美,又其是他范增轻易可以看透的了得。
    怪只怪他太过自负了。
    曹操不显吞天下之气乃是因为他至今还没有这个实力,不愿成为众矢之的。就如当年他屈从袁绍一般,虽然心中将其视为自己的劲敌,但依旧不露声色,处处忍让,在兖州这四战之地,暗中储蓄实力。
    当范增真正醒悟过来,明白曹操用意之时,为时已晚。曹操已非如今这般是个弱小可欺的鲤鱼,而是那跃过龙门腾飞在九天之上的巨龙,威势无可抵挡。
    范增之能,让大楚绽放出了耀眼的光辉,但也因为这一失策,使得大楚陷入无力往回的绝地。
    项梁再度向范增求教,问道:“我军以后该如何抉择。”
    范增自言道:“第一、联合曹操,渡江声援陈胜,以此结交天下英豪,增加名望。第二、暗地里找寻楚怀王之后裔,立他为王,令我军出师有名。”
第九十二章 曹操的弱势
           自从得到了陈婴的投效,曹操也是声势大涨,不逊于吴中项梁。陈婴所带来的两万人马,虽然不是兵卒,但好在都是热血壮士。
    曹操择其中勇猛善战之士扩充各部,给予武器、装备,余下在挑选其中精壮者组成苍头军绝大部分装备了武器,余下体弱者安顿在丹阳城中为民,赠予田地,耕牛,稻种而且赋税远低于秦朝。
    他们大多本就是因为活不下去而反秦,曹操重新给予了他们存活的期望,自然乐意,在丹阳城中安顿下来。
    何况,丹阳此刻的县令还是他们敬服的陈婴。因为,陈婴来投,曹操实力剧增,凭借着这两万壮士,陈婴理所当然的被曹操封为了第二把手,职位远在萧何、张彧之上。
    一时间,曹操实战兵力激增到了一万五千之众。
    唯一让曹操失望的是真正有能耐的大将、谋士却无一人来投。
    在起义的这三个月里,各方英豪来了不少,他自当是来者不拒,根据对方能力的不同做出不同的安排。正是人尽其才,物尽其用。只是真正史上有名的人物却是没有。
    只因,他曹操之名起于民间,传于民间,于世家贵胄无缘。以家底来言,远远比不上项氏一族的根深蒂固,因而楚国后裔大多都愿意追随项梁,而不是他曹操。
    对此曹操也是无可奈何,如此情形跟自己原先的那个时代何等的相识似,袁绍依仗四世三公之后,人才皆往其处相投,即便是荀彧、荀攸、郭嘉这等惊世大才也不例外。直到认清了袁绍的真面目以后,才来投奔家族地位只逊色袁绍、袁术的自己。而刘备空有贤明,走南闯北,身旁人才亦不过关张尔,直到献帝承认了他皇室宗亲的身份,才得以逐步发展起来。
    此刻的自己不正是空有贤明,而无人才相投吗?
    曹操苦笑一番,随即又打起了精神,如果连这一点挫折都无法克服,还谈什么坐拥天下,成就不世霸业呢?
    既然人才不来相投,自己难道不能前去寻找吗?
    萧何、桓齮、张彧、夏侯婴哪个不是自己找来的?唯一的例外便是虞子期,至今曹操还不明白家世地位显赫的他,怎么会选择追随自己。
    从初次见面的表现来看,分明是他上门挑衅,借故帮助自己对敌的。不过,经过了北固山的那一战,似乎对自己已经完全的信服了,望向自己的眼神充满了敬重和满意。
    满意?
    不错,确实是满意。
    曹操也觉得有些奇怪,在虞子期的眼神里似乎有更深的一层意思。
    无暇多想,曹操招集了自己的心腹部下陈婴、萧何、张彧、桓齮、夏侯婴、虞子期,对他们道:“欲灭暴秦,成就大业,军备、粮饷、人才,三者必不可少。我军因得奸商张贵巨资,现今粮草齐备,兵器衣甲也从各地购来,暂时无忧。惟独人才不足,为我军当前第一大事。诸位不知有中意人选,以解我军之急。”
    萧何见曹操如此重视人才,心中自然欣喜说道:“在下再修书一封于沛县诸人,阿邦已在沛县起义,他人脉足,乡里定当依附。他人不敢断言,但曹参必来。”
    曹参不比樊哙、周勃、张敖、卢绾他们,他们一行人跟刘邦乃是狐朋狗友,穿着同一条内裤长大的兄弟。然曹参是当地的大户与萧何共同为沛县县令的左膀右臂。萧何见刘邦器宇轩昂,风骨不凡,谈吐也有别于众人,是位了不起的人物。所以多次利用职权暗中袒护他。也因此曹参结识了刘邦,两人遂成了莫逆之交。
    从感情上来说曹参跟萧何之间的关系更为要好一些。在萧何修书给曹参的时候,曹参当时便回了封信,说刘邦有难,事后必来。
    可曹参至今未到,以萧何对曹参、刘邦的了解哪能不知是怎么回事情?曹参不会言而无信,定是刘邦以无赖的手段强留住了他。
    萧何公私分明,既以投了曹操,自然不会在因与刘邦之间的情义而误了曹操的大事,暗地里已经决定派自己的儿子亲自走上一遭。
    陈婴这时出班说道:“在下在东阳为官时曾听闻一人,此人姓季名布,乃泾县人氏,为人勇猛侠义是个好汉。”
    曹操神色先是一怔,随即大喜,“季布,季布。我听说过此人,据说此人的武艺高强,深通阵战之术,乃前楚名将之后。若得此人相助,远胜一支强兵。”
    他站起身来:“曹某决定,午时过后,立刻前往泾县请此人出山相助。”
    虞子期皱眉道:“若要求才,只须派一人前往。或修书一封即可,丹阳公何必冒险亲往?”
    曹操笑答:“不亲往怎能体现诚意?”
    萧何、张彧均明白曹操心意,没有任何的家世地位,乃是曹操最不利的因素之一。
    萧何点头道:“此行需多带人手。”
    曹操摇头笑道:“人多反而引人注意,将只带夏侯婴与楼烦,兵在带上十人就可。路上扮成富家子弟,只要不遇上大批盗贼,应该无恙。即便遇上,打不过,难道还逃不了吗?”
    大伙儿一阵轻笑,惟独夏侯婴露出了痛苦的表情,嘀咕道:“完了,丹阳公又要让我学什么阵法、战术了。”
    离正午还有一个时辰,曹操安排了所有琐事。
    政务由陈婴、萧何一同处理。军务以桓齮为主,虞子期、阎泽赤从旁协助,张彧为谋士闲在一旁,以应付突发事件。
    处理好了一切,一行十三人乔装打扮策马离开了丹阳,往泾县而去。
第九十三章 季布一诺
           秦二世二年,二月五日。
    曹操一行人径向西南行,不一日已到季布所在的泾县。
    四人到得西城,找到了一家客店投宿。曹操出手阔绰,装作是富商大贾模样,包下了整间客房。店小二奔走趋奉,服侍殷勤。
    曹操漫不经心的问起了这附近安部安全。
    那店小二开口道:“泾县安全,但出了泾县便不安全了。”
    曹操好奇询问。
    店小二道:“因为泾县有季大英雄和他的一干好友在,这附近山上的贼人不敢来惹麻烦。但要是出了泾县,很可能会被山上的贼人盯上。他们凶残的很,个个都跟野兽一般,杀人不眨眼的,小的劝客官还是绕路走的好。”
    曹操趁着话题,再三问了一些季布的事情。
    店小二知无不言,曹操很快便得到了想要知道的一切消息,当下也不跟那店小二多说。
    吃饱喝足,曹操带上夏侯婴、楼烦往季布家中走去。
    季布居住在城东,那是一间较为简陋的茅房。屋门大开,一行人刚刚一走近遍听见“呼呼呼”的练武声。
    曹操等人直接进入前院,入眼就见一位面如重枣,目若朗星的壮士在院中挥舞着长柄大砍刀。他的打扮跟项羽、项庄一般奇特,披头散发,破旧的衣裳扎在了腰间,露出了一身彪悍的肌肉,前胸有着猛虎咆哮的纹身。
    曹操脑中突然出现了一句话,“纹身断发、尚武好勇、好剑轻死,此乃蛮夷之国也!”楚国本是蛮夷之国,这纹身断发、尚武好勇、好剑轻死正是当年吴楚两国臣民的特点。再度想起项羽的短发,项庄的散发纹身,心下明白,楚国虽灭,但他们依旧以此来祭悼故国。
    已知对方身份,曹操回头对夏侯婴笑道:“你上去试试这位勇士的武艺?”
    同样作为猛将,夏侯婴也希望不断的他人交手,增长经验,提升武艺。所以能跟季布这样的猛将交手,他也觉得很兴奋,拿出长矛,叫喝了一声,提醒对方攻了过去。
    正在全神贯注练武的季布,听得一声大喝,又见一人挺长矛杀来,急忙舞动大砍刀迎击上去。
    两位虎将双手均是一麻,一时间都知道对方是个难以对方的人物,都屏住呼吸,准备接敌。
    曹操看的清楚,那一击夏侯婴小退了半步,在力气上显然季布占了上风。
    季布眼中露出兴奋之色,暂且不管对方有何用意,但在这泾县中无一人武艺可以与其相比,任何人都难以激发他的斗志,此刻他觉得久违的热血再次沸腾。
    几乎在同一时间,两人都向对方杀去。随即就是刀光剑影的交错,夹杂着飞散开来的汗水与大声的呼叫。
    两人大战五十回合,不分胜负,两人齐声大喝,来往招式更为精妙。又过三十回合,季布以攻多守少,胜负立见。
    曹操心知目的已经达到,以鼓掌的方式结束了这场战斗。
    夏侯婴后退三步,收回了长矛,笑道:“壮士武艺高强,在下输了。”
    季布也跟着收回了兵器,摇头道:“你不善步战,而我善步战,如此输赢毫无意义。”
    季布说的不错,夏侯婴擅长的是车战,他驾惯了马车,对于车战别有心得,曹操还特地为他招募了两百乘战车,供他指挥。
    这战车在汉末虽以淘汰,但毕竟存在了千年,威力不可小觑。机动力虽不及骑兵,但那冲击力却远非骑兵可以比拟得了的,即便是自己的虎豹骑也及不上。
    倘若配合着骑兵一同运用,那便是无可匹敌的杀人利器。记得,赵将李牧便是一个能将战车与骑兵的力量发挥极限的不世将才,曾以战骑大破异族大军。唯一的弱点便是造价高了一些,不过曹操现在有的是钱,并不介意花这个价钱装备一支战场利器。
    季布警惕的望了众人一眼,问道:“你们是何人?”
    曹操上前道:“在下曹操,见过季壮士!”
    “你是反秦第一义士曹操?”季布神情激动,以一种惊讶的眼神看着曹操。显然反秦第一义士这个称呼在他的眼中有着一定的份量。
    “我便是曹操,但反秦第一义士却不敢担。在曹某人眼中,只要反秦,便是义士,绝无第一、第二之分。”曹操有些“谦虚”的说道。
    “失敬,失敬!”季布堤防的神色立时消去,登时变得热情的起来,“我听过您的大名,不久前,破殷通一役实在大快人心。只是……”他双眼露出了疑惑之色,“不知大人来这偏远小县有何要事?”
    “为你而来。”曹操双目期盼的看着季布,“实不相瞒,曹某出身低下,无任何家世可言。然,曹某却认为英雄不问出处,自幼立誓诛灭暴秦。奈何时人皆以世家为尊,曹某起义至今,聚兵已过两万,只可惜良将稀少。听闻泾县季布勇武过人是位大将,特亲自前来求将。”说着对季布一揖到地。
    季布诚惶诚恐忙将曹操扶起,心中生出一丝愧疚,他也是一般,如果不是山中有盗贼在,他早就前往吴中投奔项梁去了。
    虽然他敬重曹操,但却从来没有想过要在曹操麾下效命。原因很简单,项梁乃是楚国大将项燕的后人,地位显赫。
    但此刻情况不同,曹操为了他竟然不辞辛苦,放下军务由千里而来,这份器重,这份知遇之恩让他如何报答?
    正如丹阳公所说的,反正都是诛灭暴秦,何必在意对方是什么身份?
    念极此处,季布沉声道:“得丹阳公如此器重,我季布虽死无憾。待布剿灭了附近山贼,确保县里无忧后,便前往丹阳投军。”
    曹操大喜,古语云: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如此诚信之人宣布效忠,自然不会改投他人。
第九十四章 季布归心
           在来的时候,曹操对于季布为何不去投军的事情了解了大概。江东有两支义军,而且两支义军的首领都是精通阵战的善战之士。
    所谓光棍的眼里不揉沙子,曹操、项梁又怎会坐视境内的盗匪不问,放弃这练兵的大好机会。
    因此,两军在起义后的一个月里,将境内的盗匪扫劫一空。唯有个别逃过一劫,逃向了偏远之地。
    大胡子即为其中一个,这大胡子个性凶残,而且贪财好色,被他奸杀过的女子已过了半百。在会稽一代,杀人越货,无恶不作。
    在面对项梁军的围剿中,凭借着对山道的熟悉,避过了一劫,领着百人来到了泾县。原本以为泾县县小可欺,打算强抢掠夺一番。
    可是,那一天季布正招集了县里的五十名壮士打算前往吴中投奔项梁,正好遇上大胡子的抢掠。
    当时,大胡子高坐马上指挥抢掠,怀里还抱着一个姑娘,正是他们村里的女子,而且还是他朋友的女人。
    季布怒不可遏,一声令下,对杀了过去。
    他是何等神勇连杀数人冲到了大胡子面前,大胡子哪里是季布的对手,被一刀砍中了脸颊。若非大胡子以怀中的女人为盾,季布这一刀非将大胡子的脑袋劈成两半不可。
    饶是如此,大胡子也不好过。那一刀劈中了他的左脸颊,留下了一道从眉毛至嘴角的伤疤,深可见骨。至于左眼早就因那一刀而废了,成了一个独眼龙。
    自从面容被季布所毁,这厮更是变本加厉地凶残恶毒,对于季布更是恨之入骨,无时无刻不想这报仇。只是季布武艺实在太高,大胡子根本奈何不得他,只能将恨意转移到泾县的乡里乡亲。
    季布也只能暂时放下从军之意,将县里要好的弟兄组织起来,齐心对付大胡子一干劫匪。
    “其实,要想对付大胡子那干盗匪并不困难。”曹操自信满满的说道,在来以前,他已经想好了计谋以对。
    季布大喜,曹操用兵之能早已传遍四海,有他出谋,区区大胡子还不是手到擒来,当下抱拳道:“丹阳公若能为泾县除害,季布此身愿意听从丹阳公任何差遣。”
    “不必如此。”曹操说道:“国恨家仇未报,这些匪类残害民众人人得以诛之。可惜曹某不知泾县之事,不然早就派兵前来了。”
    他说的大义凛然,只是这其中有几分真几分假,那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反正季布听了,是一脸的振奋,激动。
    曹操道:“大胡子并不难对付,只是他藏入山中,我等不见其影,才能将季兄困在这泾县。”
    季布连连点头,真正斗起来,那大胡子绝非他的十合之敌。
    “因此,对付大胡子须将他引下山来,然后在聚众除之。”曹操看着季布:“首先,季兄可让村里的百姓扮成一支大商队,吸引大胡子,诱他上当。”
    季布有些失望,摇头道:“大胡子狡诈,恐不会上当。”
    “我知道。”曹操自顾笑着点了点头,“季兄此去只为暴露身份,让大胡子知道你在商队中,打算以此诱他上当。大胡子得知后,以他的性格必会回攻泾县,曹某便可让他有来无回。”
    季布细细琢磨,眼中出现无穷的兴奋,“好计,果真是好计。那大胡子见我不在县中,必然认定泾县不足为惧,他怎料丹阳公会亲自来此?”
    当下,诸人商议细节。
    翌日,天明,季布领着由村中百姓所组成的大商队,驶出了泾县。
    而曹操等人埋伏县内伺机而动。
    一连三日,毫无动静。
    季布留下来的那些兄弟个个都有些不耐烦。曹操反而更加坚定了自己的计策,因为这这个时刻越是平静,越显得不自然。
    果然,在第四日,泾县的西方出现了一伙人,他们正是以大胡子为首的盗贼团伙,人数不多,只有八十余人,大胡子正骑在唯一的一匹马背上。
    他们发疯似的向泾县冲杀进来,百姓仓皇逃窜。
    斜刺里飞来一箭,正中大胡子胸口,将他射倒在地。
    楼烦的箭术实在精妙,历史上项羽麾下身经百战的大将也被他从正面一箭一个毫无坏手之力,何况此刻还是偷袭?
    大胡子根本来不及反应就以魂归地府。
    群盗大震。
    季布的那伙兄弟在夏侯婴的率领下从四周小巷杀出,勇不可挡。
    山贼逃跑不是罪,在夏侯婴等人的猛冲恨杀下,他们撒腿西逃。
    只可惜,人毕竟是两条腿的生物。曹操一行十三人个个都是骑马而来,而且是弓马娴熟的勇士。
    在他们的追击之下,山贼们还没有逃出半里,便以尽数被他们以弓箭射杀,凯旋而归。
    曹操砍下大胡子的人头,等候季布。
    又过三日,季布见到了大胡子的人头,当场单膝跪倒,高声道:“季布今后愿意为丹阳公效犬马之劳,征战疆场。”
    季布的一干朋友也一同跪地,宣布效忠。那一战的表现,曹操已经征服了他们所有人的心。
    他大笑着接纳了所有的人,兴高采烈的返回丹阳。
    同一时间,丹阳城外,萧何见到了一位久违了的故友,“敬伯,你让为兄等的好苦。”
    敬伯即是曹参的表字,曹参上前给了萧何一个拥抱道:“萧功曹相召,曹参怎敢不来。若非刘大哥强留,让我帮他夺取沛县,早就来了。”
    他细语道:“那丹阳公是什么样的人物,比之刘大哥如何?”
    萧何眼中闪过一丝敬重,“丹阳公与阿邦各有所长,两人都有大智慧均是当世少见的英豪。不过,阿邦在文治武功上可比丹阳公差多了。你应该听说丹阳公大破殷军一事吧?所有的战术皆是由丹阳公一人设计的。”
第九十五章 曹参来投
           曹操、夏侯婴、楼烦、季布一行人回到了丹阳。
    萧何立刻给曹操引荐了曹参。
    曹参年不过三十,长得年青平庸,比他本人要矮上半个头,咋以看去并无任何出众的地方,但曹操却清楚。此人才智不俗,打起战场勇不惧死,即便樊哙、灌婴也比不上他。史书曾载“身被七十创,攻城略地,功最多,宜第一”,更难得的是此人稳重,可当大用。
    曹操还记得自己这曹姓,还是跟面前这大汉曹丞相姓的呢?
    他自顾的笑了笑,对众人道:“前日曹某得到季布,季壮士的效忠,今人又得曹参兄弟的投效,可谓双喜临门。今夜曹某大宴宾客,为两位豪杰接风洗尘。”
    安顿好了季布、曹参,曹操请来萧何、张彧,询问他们在自己走后有什么事情发生。
    萧何汇报了这些日子的政务,曹操听得直点着头,让萧何这相国之才管理一小小的县衙,实在是大材小用。
    在萧何汇报完后,张彧说了一个有用的消息道:“在大王走后不久,广陵召平来了。”
    “在哪?”曹操神色微动,这召平乃陈胜的麾下将军之一。在历史上召平奉命为陈胜攻打广陵,因才能不足攻广陵不克,又听闻陈胜兵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3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