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浪荡皇帝秘史-第20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较,仍然是利大于弊,正如当初皇帝所说的,将天下各方面完全恢复过来,税收也会逐步回
    升,也够朝廷用的了。
    他们对新税制持赞成态度,见崔奢要开口说话,也淮备与他在朝堂上据理力争……
    却见许平宗不慌不忙,清了清嗓子,高声道:“各位大人稍安毋躁,下官尚未说完。”
    朝堂上迅速安静下来,所有人的目光都某中在许平宗身上,听他还有什么要奏报的。
    许平宗眼中闪烁着异样的兴奋光芒,冲高高在上的皇帝深深下拜,道:“启奏皇上,今
    年农税虽减少,可商税却大幅度增加,足以弥补农税的不足……”
第九十七章 超前的税收政策
    “启奏皇上,今年农税虽减少,可商税却大幅度增加,足以弥补农税的不足……”
    此言又引起朝堂上一片议论之声,不少大臣都露出不以为然之色。历朝历代农税都占据绝对的大头,甚至有的朝代还采取重农抑商的政策,商税历来较少,处于一种可有可无的状态,再增加也增加得有限,若说能填补农税上的减少,未免让人难以置信。代丞相崔奢当先对昔日的下属发难,皱眉道:“许大人何出此言,你可知近几年朝廷的税收多少?最多的一年甚至有上千万两之巨,区区商税,怎么能弥补农税上的损失?”
    翰林院学士白易鸿出列,针锋相对,道:“崔丞相此言差矣,您怎么不想想,那最高近千万两的税收是怎么来的?那是通过多如牛毛的苛捐杂税,从天下贫苦百姓手里硬生生抢来的!您可知民间多少百姓因此家破人亡,又有多少百姓实在活不下去,只有挺而走险,落草为寇?怎又可知,前几年全天下盗贼蜂起,叛乱越剿越多,究竟是因为什么?”
    白易鸿出身寒门,对民间疾苦再了解不过,说到前几年朝廷的苛政.就忍不住义愤填膺,竟当堂与代理丞相争执起来。
    代速相崔奢顿时哑口无言,找不到话辩驳,最后大袖一挥,气呼呼道:“乳嗅未干的黄口小儿,你懂什么?”
    礼部尚书徐丰卿出来打圆场。道:“许大人,请你继续说完,今年商税究竟有多少?”
    许平宗白了以前地顶头上司崔奢一眼,继续说道:“皇上,今年的商税共计四百六十七万零三百两。”铿锵有力的语音响彻大殿,掷地有声。
    此言一出,大殿上顿时炸开了锅。
    “四百多万两?这……这怎么可能?”
    “商税怎么可能有这么多?都快赶上农税了。”
    “这个真叫人难以置信!许大人,你们户部该不会弄错了吧?”
    只有皇帝高高端坐龙椅上。全无惊讶之色,似乎一切都在意料之中。
    许平宗也不争辩,待大殿上群臣的喧哗声渐渐低落下去,才环顾丛人人一遍,扬起手中的奏折。缓援道:“今年商税的详细条目都在这里。一条一条记录得清清楚楚,诸位大人可想一阅?”
    文武百官听他这么说,这才相信确实没有弄错,不过仍然有不少人觉得难以置信。毕竟自华朝天国以来,都是从来没有的事。
    许平宗缓缓道:“因为今年上半年与西域的贸易开拓,下半年与极西地大食国贸易又大量展开,由于皇上英明,高瞻远瞩,降低商税,极大的促进了贸易往来。使内地与西域及大食的贸易的于短时间内蓬勃发展起来,这里面的滚滚财源大到你们难以想象,而且得益于丝绸之路地重新开启。也为朝廷带来了大量赋税。”
    “而另一方面,由于皇上一改本朝对商品交易征收重税地做法,大幅降低交易税,大力鼓励商业,我们内地的商业交易也呈一片繁荣之势,商税反而成倍增长。此外.还有海洋贸易带来的关税收入。这三方面相加,才有今年商税四百多万两的惊人规模。依下官看.这里面还有巨大地增长空间,三年之内。商税超过农税,也并非全无可能。”许平宗的话语中气十足。显得极有把握。
    这番话说完,殿上文武百官先是惊讶不已.随后哗啦啦相继跪倒,大呼吾皇圣明,高瞻远瞩,虽古之圣君.亦有所不及。
    以崔奢为首的保守派,顿时打消了劝皇帝恢复苛捐杂税的念头。白易鸿等人则眉飞色舞,振奋不己.对皇帝更是佩服得五体投地。
    而对于萧若来说,却是意料之中的事。中国数千年来都是农业大国,农业产出对历朝历代都举足轻重,社会上受儒家重农轻商的思想影响,普遍重视农业,轻视商品交易。在这种社会风气下,历朝历代的施政,普遍都是重农轻商,有的甚至有意的压制商业。
    人们普遍认为.农业生产是国家忧关生死地根本大计,应该大力扶持,而商人只会囤积居奇,从中谋取暴利……而忽视了商业交易能互通有无、促进社会发展的有利方面。
    整个社会普遍都瞧不起商人,商人在社会上的地位也非常低下,正所谓“士农工商”.商人乃是四民之末,倍受歧视,即便是非常有钱的商人.也没什么社会地位,甚至不如一个贫寒的读书人。
    而萧若却不一样,他来自商业贸易极其繁荣的21世纪,深受自由贸易主义思想的影响.对商品交易的益处认识之深刻,远远超出这个时代的任何人。所以他能摆脱时代的局限,以高赡远瞩地眼光,和超前性的政策,一改历朝历代压制商品,打击交易地做法,取消对商业交易的压制,大力鼓励推动商业贸易的发展。
    致使一方面国内贸易于短时间内崛起,空前繁荣起来,而且开拓了天朝与外邦他国的跨国贸易,尤其是丝绸之路的重新开启,更是意义重大。这些都为天朝的财政带来了滚滚收入。
    商税超过农税,这在殿上文武大臣们看来,简直是匪夷所思和不可理解的,因为毕竞是开天辟地以来前所未有之事。
    而萧若却觉得很正常,农业上的税收其实十分有限,所以这么庞大的天朝,一年的税收才五百多万两;而商业贸易的潜力却是不可限量的,等以后商业贸易完全发展起来。超过农税再正常也没有了。
    这还是在目前科技仍然不发达地情况下,若是科技发展下去,等到日后交易繁荣、物流通畅的时候,农税收不收都无所谓了,光靠商税,朝廷就可以过得很滋润。正如21世纪的国家,不但不收农税,反而给种田的农民金钱开始一样。这在古代人看来。当然是不可思议的,他们说什么也想不通。
    还有一点,许平宗的奏报里没有,萧若却微服深入民间时却已经敏锐地觉察到了,那就是在朝廷鼓励商业。大幅度降低商税的政策出台后。民间手工艺小作坊也迅速繁荣起来。
    因天朝已有足够的技术积累,一旦朝廷放松勒在工商业脖子上地枷锁,工商业就会迅速发展,在几年之内出现费本主义萌芽。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这一切,朝廷大臣们似懂非懂,反正对高深莫渊英明神武的皇帝,那是佩服得五体投地,似乎当个少年天子真的是天神的化身,他决定地事情,就算是再不可思议,日后也一定会证明是对地。金銮殿上欢呼万岁之岁之声久久不绝。
    时至今日,柳长风所率的西域大军正处在班师途中。已过了潼关,还要一段时间才能回到京城。
    另一路,十万征东铁骑入高丽作战,战事颇为顺利,节节胜利。扶桑倭人打起仗来虽疯枉不要命,可是在野战中也不是天朝铁骑的对手,吃足了苦头,在几场小规模战斗中连遭惨败。
    后来,倭人也学精了,既然明知野战打不赢。就索性放弃野战。入朝扶桑大军全面收缩,龟缩在坚固的城池内死守。准备抢得天朝大军钝兵挫锐,再侍机反击。
    天朝大军全部由骑兵组成,野战中固然拥有压倒性地优势,所向无敌,然而弱点也同样明显,便是攻城能力非常薄弱,用精锐骑兵强攻防守坚固的城池,乃是兵家大忌。
    天朝大军由刘破虏指挥,他是由普通士兵一步步提升上来的,打了半辈子仗,打仗径验极为丰富。他兵分几路,将倭人几个重兵盘踞的大城团团包围,随后遣偏师长驱直入。
    高丽人对灭绝人性的倭人侵略者恨之入骨,日夜盼望天朝的救兵早日到来,如久旱盼雨露。这时天朝士兵一到,无不箪食壶浆,以迎王师,加上倭人已放弃城外,顿时天朝旖旗所指,农村乡镇纷纷收复,于短短数日之间,便光复了半个高丽。
    起初打得顺风顺水,横扫千里如卷席,好似秋风扫落叶一般.可是,接下来的战事,便有些麻烦了。
    扶桑倭人主力未损,龟缩于一些易守难攻的坚城内,对于适合野战,不利攻城的天朝铁骑来说,就有些吃不下了,只能围城,设法诱敌军出城。
    无奈倭人铁了心了,就是一味死守,死活不出战。围便由你围,要攻城就尽管来。
    由于倭人退缩城内时,采取了坚壁清野地残暴做法,各地乡村集镇的的粮食都被抢掠一空,实在带不走的,便一把火烧掉。故而他们城内囤积了极多粮草,一两年都不会缺粮。
    而城外天朝大军远道而来,补给困难,高丽人的粮食也被搜刮殆尽,天朝军要是解决不了粮草问题,早晚都得退兵,那时候,就轮到他们穷追猛打了。
    倭人如意算盘打得响,却万万想不到,天朝军队与他们倭人不同。倭人是异族侵略者.在高丽各地无恶不作,丧尽天良,激起高丽民众止此起彼伏的反抗;而天朝大军却是救援军,而且军纪严明,是仁义之师,深得高丽民众拥戴.高丽国上下视天朝军为救星。
    只因天朝铁骑推进太快.补拾输送跟不上,在最困难的时候,高丽人自发地将最后一点点幸存的粮食献拾天朝军队,自己没吃的,就以糠稗野菜果腹,万众一心,哪怕饿死也要支持天朝军队打万恶的倭人。
    后来,随着战线趋于稳定,天朝在皇帝调度下,充分发样强大到极点的经济实力,粮草和军用物资源源不断输入高丽,运抵前线,不但围城军队够用了,还有多余粮食按济饥寒交迫地高丽人。
    高丽民众分得天朝送来的粮食,无不潸然泪下,面朝西边天朝京城方面跪拜,含泪大呼万岁不己。只可惜,远在京城地圣天子听不见。
    随着天朝大军的补拾状况全面好转,扶桑倭人的奸计彻底破产。城内倭人看见城外天朝高丽两国军民亲密无间的情形,有些诧异,有些惊心。
    倭人军中几个较为理智的将领突然间意识到,这场战争打不赢了。不过,他们的意见在一惯疯狂盲目的扶桑军中,显得微不足道,毫无影响。
    在人人皆失去理智的环境中,若有清醒的人,只会被周围人视为懦夫,甚至会被忠于幕府将军的爱国热血青年干掉,而众人则会为此欢呼赞扬,只恨动手的不是自己……于是,疯狂的气氛进一步升级。
    东洋扶桑人与中土天朝人都是农耕民族,在战场上,都有不擅长野战,而长于城池攻防战的特点,现如今倭人待在坚固的城池内,一心一意打守城战,确实不易对付。
    天朝军今回全是骑兵,而且为了不拖累行军速度,没有携带任何攻城器械,几乎没什么攻坚能力。面对高耸坚固的城墙,只能望而兴叹。
    主帅刘破虏沉着冷静,下令全军在城下扎下坚固的营寨,做好长期围城的打算,一面写奏报,派快骑火速传递回国,奏报皇帝。
    不过他自己心理也很清楚,攻城器械一一尤其是结构复杂的大型攻城器械,行动极为缓慢,纵使皇帝一接到他的奏报,就派步兵运攻城器械出发,至少也要几个月才能到高丽前线。正所谓远水解不了近渴,可是也没有其他的办法。
第九十八章 高丽军情
    左副元帅秦义不甘心,想挟新胜之兵威硬攻城池看看。他命士兵大肆伐木,临时打造云梯。两日的工夫下来,云梯造好了上百架。
    秦义布置妥当,一声令下,命骑兵下马步行,携云梯硬攻城池,他本人亲自擂鼓助战,以壮军威。
    结果,不到半个时辰就不得不下令停止,因为伤亡实在太大,在缺乏强有力的攻城器械时,以简陋的云梯硬攻坚固的城池,无疑是不明智的。
    就像当年两万契丹铁骑打到京城城下时,只要城内自己不乱,强行攻城就是进攻方的恶梦。当日契丹不少身经百战的精锐铁骑,被头一回上战场的百姓轻易消磨掉,在城下流尽了鲜血。
    天朝大军明明占上风,却偏偏在坚城之下一筹莫展,委实今人不甘心。
    右副元帅南昱灵机一动,想出一个有些阴损的法子。他派人收编了大批高丽壮丁,分发给他们兵器,驱使他们爬云梯去攻城。只许前进,不许后退,有一队弓箭手在阵后监督,后退就乱箭射杀……
    结果打了一个下午,攻城高丽人死了数千,城内倭人死了数百。交换起来似乎十分吃亏。不过南昱不心疼,反正不是自己本国人,高丽人多,让他们去消耗好了。
    城内防守的倭人大惊失色,闻到了死亡的气息,绝望的气氛在城内迅速蔓延开来。这种不拿高丽人当人的做法,虽说无比的残忍血腥,可是也非常有效,如果天朝军队铁了心这么打下去的话.他们倭人除了硬着头皮消耗下去之外,还真没有别的办法。
    高丽人口也不少,除了这回倭人大举入侵。整个高丽惨遭蹂躏践踏。大片人口死于战乱中之外。年青壮丁仍然有一百多万人。
    只消天朝统帅硬得下心肠,驱使高丽人不断来攻城消耗,不考虑伤亡。今天死一万高丽人,拼掉城内一千倭人;明日又死一万高丽人,又消耗掉城内一千倭人……如此下去。用不了多少天,城内倭人非死绝不可。
    这种战法极为残忍,但也往往十分有效。反正不管高丽人与倭人消耗成怎样,天朝军队都没有任何损失,立于不败之地。这是野蛮的游牧民族攻城时地常用战法,倭人打仗也经常这么干。
    然而,天朝毕竟不同于野蛮民族,此等残忍做法没有在高丽人中引起反弹,却在天朝自己军中引发激烈争执,有叫好的,也有大骂的。
    天朝三员领兵大将对此争许不休。刘破虏坚决反对。说这种做法很没有人性。高丽人虽不是我们同族人,可也是人生父母养的,不是蝼蚁,是活生生的人,也有父母妻儿,怎能忍得下心驱使他们前赴后继的去送死?何况天朝大军乃堂堂正正之师,救亡伐罪。师出仁义,那等作为.岂不令属国民众寒心,损及天朝威严?
    南昱也坚持己见,针锋相对,争辩道打仗哪有不死人的,尤其是攻城的时候,死人更是比什么都快,既然必须强攻倭人的城池。那么与其死天朝将士,就不如死高丽人。反正这场战争原本就是高丽人的。他们为了保卫自己地国家而流血,也是理所应当。对高丽人来说,与其亡国之后被倭人屠杀,就不如在天朝军队帮助下与倭人拼个你死我活……
    两人各执一词,谁也说服不了谁。而秦义也拿不定主意,觉得两人说得似乎都有其道理。这做驱使高丽人攻城的做法,确实有够冷血,不过南昱说得也有道理,战场上哪有不死人的,若是能因此攻下城池,全歼城内倭人,那高丽人的死伤也是值得的,可是打的过程又似乎太难看了点,有损天朝的形象……
    而争论中的主角高丽人,则没审发表任何意见的权利.静静地等待争论地结果。他们既打不过扶桑倭人,又不敢违抗天朝的意志,如同一群待宰的羔羊,无力主宰自己的命运。假如天朝将领最终决定继续驱使他们攻城,那么他们也不会反抗——也不可能反抗的了。
    他们攻城.那么他们也不会反抗一一也不可能反抗得了。
    三员大将的争论没有结果,最后,一齐写奏章呈报皇帝,请皇帝裁夺。暂且停止攻城。
    半个月之后,钦差大臣火速赶来前线,传达皇帝旨意,命今全军将士不得再采用驱使高丽人攻城的血腥战法,大军暂且围困敌城,新式攻城器械不日就将用到,届时再行大举攻城。
    争论有了结果。三员大将谨遵圣旨,各自指挥所部做好长期围城的打算。
    消息很快传遍高丽地乡村市镇,高丽民众无不欢呼庆幸,大呼万岁不绝,听说钦差传来的圣旨中有“高丽百姓矣联子民,联不忍见其伏尸城下”之语,无数高丽人感动得泣涕交流,一片呜咽失声。
    高丽战局至此陷入胶着状态,倭人不敢出城,天朝骑兵也攻不进去就这么对峙着。
    天朝京城汴梁,皇宫内。
    萧若看着近日来自高丽的战报,静静的沉恩。周围侍候的美人们轻手轻脚.不敢弄出声响打扰他。
    面对高丽的天朝大军有力难施的情况,萧若时至今日,还没有派出援兵送攻城械器去。因为柳长风的救援西域大军就快回来了,一百门新式大炮“武威大将军”都在回京的五万兵马中,到时候,这批大炮连带新铸好地一些大炮,一并调去高丽前线就好。
    在萧若看来,拥有了如此强力的大炮。别地攻城器械都属多余了,没有必要再调派那些苯重的攻城器械去高丽,因为即便有攻城器械,只要城内守军战斗意志坚决,攻城仍然得付出不小的伤亡。
    而集中使用大炮攻城的话,几轮下去,便能将城墙轰出缺口,再坚固的城墙都没用。在这个时代的攻城战中,大炮才是王道。
    高丽战局在萧若掌握之中,他唯一顾虑的,便是假如魔教真是参与倭人当中,只怕事情就不那么简单了。
    转眼接近年关,京城里四处张灯结彩,喜气洋洋,淮备过大年。
    过了年就是中兴二年了,天朝国势蒸蒸日上,平民老百姓的日子也越来越好,民间一片喜庆之气。
    这一日.早朝朝议上,也受喜庆气氛影响,人人面带微笑。皇帝心情也不错,宣布给朝廷三十多万官吏发年银,相当于后世俗称的年奖.人人有份。
    文武百官大喜,一齐叩头谢恩。
    商议完一些国事,正要退朝,这时,吏部尚书张汉则出列,躬身上奏道:“启奏皇上,微臣还有一事。”
    “讲。”萧若道。
    张汉则说道:“当年四大王族联合谋逆作乱,幸奈吾皇英明神武,亲统大军,弹指间削平叛乱,安定社稷……
    他兀自絮絮叼叼说个没完,萧若听得不耐烦,一摆手打断:“张爱卿直接说重点。”隐隐猜到了几分他的意图。
    “是,皇上。”张汉则又一躬身.不再罗里罗嗦,“叛乱平定后,四大王族都为他们的罪行付出了代价,几乎举族不保,这是他们罪有应得,没人同情。其中却有一王家族,困及时弃暗投明,事后将功折罪,所受的处罪较轻,那便是宋王赵牧,及其一族。”
    说到这里,礼部尚书徐丰卿也站出来,恭声接口道:“当时皇上罢免了赵氏一门的官职,令其合族闭门思过,待半年期满之后,再量才授以官职。而今已有一载有余,皇上是否要重新起用赵家?”
    萧若静静听完,心里头跟明镜也似的。其实这里面主要还是自己原因。都是因为自己宠爱皇后赵氏姐妹,才有人这么说。
    要不然,以前根本就没人敢为四大王族求情,满朝文武都怕跟四族扯上关系,被人怀疑是他们的同党。避之惟恐不及。宋王赵牧的情形要好些。可也仍然没人为他说话。否则半年闭门思过之期早过了,也不会等到今天才开口。
    因为近期皇帝宠爱皇后赵氏姐妹,有一段日子,甚至三晚中有两晚在中宫过夜,朝中大臣们无不看在眼里。
    久居官场的人,最擅于察言观色,揣摩上意,很自然会以为皇帝爱屋及乌,既然宠着赵氏姐妹,自然会善待赵家。故而有人站出来为赵家说话。一来免得皇帝自己开口,皇帝想做的先做好,皇帝想说的先说出来。才能获得皇帝欢心;同时,也送一个老大的人情给赵牧那国丈,日后自有回报。
    却不料.萧若对公事与私事分得极清,二者绝不相干。宠赵氏姐妹是后宫的事,与朝廷不相干,国家大事岂同儿戏!他冷笑一声,道:“哦?那你们说说看,赵氏一门谁有出色的才干,能居何职?”
……(本卷结束) ……
作品相关
本书即将出版的小公告
    本书即将出版的小公告
    这部书即将由信昌出版社出版。以下是信昌那边反馈回起点的编辑原话:
    “《浪荡皇帝秘史》评:
    语言很好,描写极佳。作者文学功底相当不错。
    故事编排得很有条理,只是范围有些狭窄,一直困在宫中,使背景无法真正打开。且,常提到宫庭斗争,如在这方面用过多笔墨,会影响故事发展。总的一句话,就是故事发展有些慢了。
    武功体系有些薄,要加强此方面的宣传,及多元化的介绍。这是目前貌似最大问题。
    主配角有些少。故事主角可以再多些主要朋友,以壮大故事场面,及构造立体庞大的社会面貌。”
    “很不错,不用修改了,但评语一定要给作者看,叫他细看深思。”
    要出书了,所以,应出版社的要求,公众版不能再更新,起点VIP与繁体版实体书没有冲突,受影响不大,可以继续上传。
……(本卷结束) ……
第十一卷 东瀛风云
第一章 左右丞相
    “这个……”张汉则与徐丰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