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三国之我是皇太子-第39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制人。出兵势在必行,不必纵论。”
    说到这里,刘冯的神色非常刚硬,有一种乾纲独断之霸道。
    而后,刘冯环首四顾,谓群臣道:“孙,曹,袁,公孙四人,南北相连,攻曹操则袁绍,孙策救。不可行,当攻其首尾,也就是孙策,袁绍,不知众卿可为孤定计?”
    “这。”
    当务之急,该是先文后武。群臣没料到,刘冯居然也是急于出兵,扫平天下。顿时,有些为难。
    不过,群臣与刘冯也是相处日久,知道这一位大将军任性的性格,若是阻挡怕是不成,还不若顺从,尽量谋划吧。
    于是,迟疑了片刻之后,荀彧举拳说道:“袁绍弱,孙策强。”
    一句话,足矣。柿子先拿软的捏。
    “好,三月一日,即是出兵之日。到时候,孤集结六路精兵,向北攻打并州,入河北。命骠骑大将军董承,镇军将军徐庶,率领甘宁,徐庶,陈本等将,出七路精兵,佯攻东郡,牵制曹操。”
    “命安汉将军法正,率领将军王威,李严,孟达,孟获,吴懿等人,出六路精兵,顺江而下,进兵荆南。镇南大将军鲁肃,率领将军黄忠,黄祖,赵累,出四路精兵,南下公安。牵制孙策。以一天下。”
    刘冯充满了威仪的声音响起。
    “诺。”
    顿时,刚才是还分歧无比的群臣,众将们是如何雄俊,如何的有道理,如何的有战略,但是随着刘冯发话,这德阳殿内,只剩下了一个声音。
    那就是群臣应诺之声。
    应了这声后,群臣苦思,该怎么出策。而众将亢奋,建功立业的时候到了。
    “大战在即,卿等当各司其职,莫要懈怠。退下吧。”随即,刘冯又说道。
    “诺。”
    群臣应诺了一声,告退离开了。
    “父皇,一天下的时候到了。”群臣离开之后,刘冯回过头,笑着对刘协说道。此刻,刘冯的一双眼睛之中,尽是神采,惊艳。
    “嗯。”
    刘协点了点头,眼中也有亢奋流转。
    在一天下面前,父子二人,热血沸腾矣。
第一千二百五十五章天子气(第三更)
    这一日,朝廷分歧很大,文臣求稳,武将求战,但在刘冯的一锤定音之下,终于走向了战争。
    也就是伐不从命,以一天下。这是天下正统的维护战。
    刘冯自起兵以来,涉及最广,诸侯最强的一场战争即将开始了。
    当然,因为是战争,总是要保密的。在德阳殿内的小朝会结束之后,荀彧等人离开了,而尚书令蒋琬则将公文发布了出去。
    密令董承,法正,鲁肃等人做准备。
    但是对外,谁都没有说要出兵,别人问起,只是三缄其口。
    因此,外人不知道朝廷已经决定动兵了,表面上看,仍然是没有反应,因此上至公卿,下至黎民,心中的愤怒,都还在酝酿,爆发。
    直到形成一股滔天的火焰,辅佐汉室席卷天下。
    而就在这过程之中,时间快速的流逝了。很快,就进入了二月下旬。
    二月的天,当然已经很热了,也是农忙的时候。
    这一日,正当中午,天上烈日高挂,挥洒着阳光,使得四周的空气非常闷热。东郡城郊,无数无数的农夫在护理庄家,很是忙碌。
    一块块的农田,一个个的农夫,这一种景况,也非常的壮观。
    就在这时,一支队伍从大道之中由南向北而走。这支队伍非常的庞大,足有三千余人,除了当中的一辆马车以外,其余都是披甲持矛的士卒。
    随着这支队伍的走过,一股肃杀之气蔓延了开来,感觉到这股肃杀之气的农夫们,都纷纷的停下了农活,敬畏的看着这支队伍。
    乱世之中,军队总是让人敬畏的啊。
    “虽然江东靖平,但论富足,却总是比不上中原啊。”就在这时,马车的车帘被掀开,露出了一张脸。
    这张脸英俊,但略显苍白,看起来似乎没什么出奇的地方,但是他头上带着的冠,却足以让天下许多人都惊悚。
    因为他所带的冠,用的乃是九旒。
    天下上至天子,中至太子,诸侯王,下至诸侯,公卿都可以戴旒。但是其中却有定制,而且非常的森严。
    天子用十二旒,太子用十旒,诸侯王用九旒。而今天下,汉室诸侯王凋零,剩下的就只有几个反对汉室的人了。
    而这支队伍从南往北,到达了东郡城郊,这张脸主人的身份,已经呼之欲出了。正是被曹操册封为吴王的江东小霸王孙策。
    自从江州一战后,辅佐了孙策的三位老将,就死了个精光了。孙策自己也因为恼怒,悔恨,而吐了一口鲜血。
    那一口鲜血,当真是元气大伤。让向来精力充沛的孙策,不得不坐下来好好的修养,养精蓄锐。
    这一养就养了数月,现在还有留下一些后患。
    不过,即使是如此,孙策还是来了,不负幸苦,而来到了东郡。因为这是诸侯相王啊,这是标志着诸侯王的势力,形成了。
    同样,诸侯们也可以坐下来,好好的谈谈接下来的出路了。
    “那是当然,毕竟北方才是华夏发展之地。”这时,有人出言道。这人身披金甲,手中持枪,跨坐战马。
    年才二三十,但是一股凶锐之气,却是直冲云霄,显示出此人乃人中龙凤,非等闲之辈。此刻,此人正策马缓缓的与马车一起走着。
    此人乃是吕蒙。这一次,孙策北上谁也没带,只带来了吕蒙。
    “唉,发展之地。寡人的江东,即使再发展五十年,也比不上中原的繁荣。”孙策闻言叹息了一声。
    今日之孙策,已经不是当日的孙策了。孙策知道了粮食,人口,繁荣的重要,但越是知道,就越是觉得虚弱。
    与中原相比,江东当真是边荒之地了。唯一让人安慰的是,目前江东兵还是很勇悍的,而粮草也能自给自足。
    “那就发展一百年,以大王之雄姿,以江东之人杰地灵,迟早会比上中原的。”见孙策叹息了一声,吕蒙张口说道。
    吕蒙说的很雄壮,不仅是安慰了,还有浓浓的自信。
    吕蒙在后世名声当然很大,但此刻却是只是一小将尔。所谓,初出茅庐,而锐气正盛。而此言,也堪称是稚子之言,非常的冲击力。
    宛若一颗强心丸,让孙策将颓废一扫而光。
    “哈哈哈,皆卿吉言。孙氏就用百年时间,发展江东,直追中原。”孙策大笑道。
    百余年。
    此刻,孙策的一颗心其实还是很自信的,诸侯相王,乃是周瑜所献上的计策,团结更多的诸侯,一同抗衡汉室。
    只要声势形成,孙策相信足以与汉室分割天下。到时候,群雄征讨,吴国国祚,百余年不是问题。
    若是后世子孙争气,没准能并灭诸国,成就天子大业。
    见孙策哈哈大笑,笑的爽朗,霸气。吕蒙心下也是很高兴,吴王回来后,当真是颓废了很久啊。
    希望借着这一次诸王相会,再聚昔日霸气。
    随着二人的交谈,队伍慢慢的向北而去,不久后,终于到达了东郡城外了。而曹操早就接到了消息,派遣了麾下重臣陈群前来迎接。
    “外臣陈群,奉天子之命,前来迎接大王。”见到孙策队伍到达,陈群上前了几步,来到了行礼道。
    “原来是陈文长,久仰。”孙策此刻也下了马车,听见陈群自报姓名,笑着上前见礼道。
    不过,随即孙策就不在意了,转而问道:“寡人是来了,不知燕王,赵王可到了?”
    “回禀大王,燕王,赵王于前日到达,只待大王了。”陈群回答道。
    “好,先去见见。”
    孙策笑着点头说道,有一些期待,袁绍,公孙度,曹操,他都还没见过呢。这一次诸王会,当真让人期待。
    “诺。”
    陈群应诺了一声,在前带路。
    而孙策留下了兵马,只带着吕蒙等数十人入城。
    而今天下局势,汉室强悍,而诸侯合力才能与之抗衡。不可能有什么分歧的,因此,赵王袁绍,燕王公孙度,吴王孙策,都是轻兵而来。
    对自己的安全,根本不在意。
    曹操是不会动他们的。
    而随着孙策的到达,群王会的日子,已经迫在眉睫了。
    东郡内外,充满了一股气息,惊人的气息。仿佛聚敛了天子气,支持云霄,震慑天下。
    【作者题外话】:嗯,年末事忙啊,今天又要出门,怕是只有三章了。
第一千二百五十六章论刘冯(第一更)
    孙策来时,曹操不仅派遣了陈群前往迎接,自己与赵王袁绍,燕王公孙度于魏王宫正殿内等待。
    曹操自立天子,建造宫室。魏宫正殿本就雄壮,宏大。此刻,正殿内,东南西北,各设王座,王座后方,立着许多小座。
    此刻,曹操与公孙度,袁绍,以及麾下臣将分别列座。
    北方为曹操御座,此刻曹操身披天子冕服,头戴十二旒冕冠,气势雄雄,有威仪。
    东方为袁绍王座,此刻袁绍身着诸侯王冕服,头戴九旒冕冠,再加上袁绍相貌雄伟,气质出众,此刻,王者之风大盛。
    西方为公孙度王座,此间以公孙度最老,但公孙度雄将之气凛冽,此刻也身披诸侯王冕服,头戴九旒,因此,气势不下袁绍。
    三人后方,则是各自的臣属,曹操身后有十余人,而袁绍身后有数人,公孙度身后有数人。
    “此刻三王已聚,只差吴王。寡人曾听人说,吴王雄壮,有项羽之勇,早就仰慕已久了。“
    等待了片刻,还不见孙策到达,气氛有些沉默,公孙度微微一笑,开口说道。
    虽然说是仰慕,但是其眉目之间,却颇为跃跃欲试,有一种见猎心喜的兴奋。
    “吴王确实骁勇,否则岂能数年之间,据有江东?生儿若此,孙文台当真是可含笑九泉了。”袁绍则是略微感慨道。
    当初,诸侯讨伐董卓,袁绍,曹操,公孙度都是那一辈的,而今孙坚的儿子却与他们一样称雄,各据一方,称寡人。
    这如何不让袁绍感慨。
    “而今四王相会,共抗汉室。互相之间,乃是唇亡齿寒的盟友。二位还是收敛一些,莫要轻吴王年少。”
    曹操闻言稍稍的皱了皱眉头,说道。
    “天子所言甚是。”
    公孙度,袁绍本是心血来潮,此刻听了曹操郑重之言,也都收起了异色,郑重举拳说道。
    不管是曹操,袁绍,公孙度都很清楚,互相之间的关系,若不紧密,怕是要为汉军逐一击破啊。
    如此,正殿内的气氛,又恢复了沉默。
    “吴王到。”
    就在片刻之后,门外响起了大叫之声。不久后,孙策,吕蒙,陈群等人踏入了正殿。
    “天子。”
    陈群先是对着曹操一拜。
    曹操对着陈群轻点头,陈群会意,上得殿来,与郭嘉,程昱等魏国将臣们一起跪坐在了曹操的后方。
    孙策进入殿内后,环视了一下四方,而后当仁不让的领着吕蒙,跪坐在了南方的座位上。
    如此,四王各跪坐在了东南西北,算是归位了。
    “天子,赵王,燕王。”
    跪坐下来之后,孙策才举起了拳头,对着曹操,袁绍,公孙度三人行了一礼。孙策当然也没见过三人,但曹操坐在北方,肯定是魏天子无疑。
    袁绍相貌出众,公孙度有雄将之气。孙策逐一分辨了出来。
    “吴王。”
    曹操,袁绍,公孙度三人在孙策跪坐下来的时候,也细细的打量了一下孙策,皆在心中赞叹了一声,雄壮。
    待孙策见礼,三人又对着孙策还礼,口称“吴王。”
    “吴王即到,也是时候开始论计了。”此间,虽然都是王者,但曹操以魏王为天子,也是此地主人,因此,主持这一次会面。曹操先是环视了一下三王,而后说道。顿了顿,曹操又说道:“我等聚集,各称王。乃是为了抵抗汉室,而今诸王相会,声势已成,诸位有何计较?”
    “汉室庞大,树大根深。不宜与之僵持,而宜速速除之。”孙策率先开口,铿锵有声,开口就是速速除掉汉室,杀气必现。
    “正是,汉室根深,若是相持日久,怕是迟早要为汉室所灭。”袁绍也点头赞同道。
    “而今局势,汉室虽然树大根深,但凉州,雍州残破,巴蜀,交州新近归附,还未处在巅峰,宜乘机翦除。”
    公孙度也是欣然应和。
    曹操闻言心下点头,与汉室耗费时间,没有好处。因为汉室处在上升期,若是给汉室三五年时间,怕是到时候就不用打了。
    大家都知道这个道理,那就好办了。想着,曹操点头说道:“正是这个道理,然汉室坐拥山川险要,若是强兵攻打之,必定血流成河,得不偿失。又如何速除?”
    “这。”
    问题到了点子上了,汉室之所以强大,除了刘冯之兵锐利如刃,人口众多,富足之外,还有险要。
    巴蜀之险不必说了,刘冯坐江州,可保全巴蜀。而江陵坚固,难以突破。虎牢关就更不用说了。
    曹操,袁绍在虎牢关前,损兵折将无数。
    他们因此,而结成联盟,共抗汉室。都是知道,要迅速把汉室除掉,否则难以为继。但是怎么除掉,却是没有什么策略。
    太难攻克了。
    “天子麾下谋臣如雨,又数与刘冯厮杀,对刘冯之行事也当是多有了解才是。不知天子心中,可有计较?”
    三王沉吟了片刻之后,好无所得,于是孙策举拳对着曹操,反而询问道。
    袁绍,公孙度二人闻言心中精神一振,也抬头看向曹操。谁也不能否认,在座的都是一方雄峻。
    但是更有能力的,却是曹操啊。即使雄壮如孙策,怕是也要逊色几分。
    曹操当然有了准备,否则如何能做这个盟主?
    在孙策的询问一下,曹操深呼吸了一口气,点头说道:“自然。”
    “请天子解惑。”
    孙策,袁绍,公孙度三人更是心中大振,举拳说道。
    “没错,刘冯起兵于荆楚,而称霸于许县,中兴于司隶。终于今日,天下据有其半数,雄壮无匹。但其人用兵,却是并不是毫无破绽。”
    说到这里,曹操的眼中精芒闪闪,冷意冲天。说到这里,曹操环视了一下孙策等人,只见孙策等人露出了聚精会神之色,聆听下文。
    曹操露出了一抹笑容,说道:“诸位可曾听说过,刘冯有一句妄言?”
    “不曾。”
    孙策,公孙度,袁绍果断的摇了摇头,刘冯生性狂妄,妄言多了。他们又怎么会知道,曹操说的是哪一句。
    “哼,刘冯曾说,四十岁而定天下,四十岁后及时行乐。而最近,又改成了三十岁前定天下,三十岁后及时行乐。”
    曹操眼中的冷意更甚了,冷笑了一声,说道。
第一千二百五十七章曹操动兵(第二更)
    “竖子,一贯张狂。”
    袁绍冷哼了一声,说道。
    “即使高祖再生,怕也是不敢如此狂言。更何况,此辈只是高祖子孙罢了。”公孙度冷笑了一声,充满了不屑。
    “而今汉室虽强,英杰众多,人民数百万,披甲数十万。然关东我等,甲兵更多,麾下英杰更多,厮杀起来,半径八两。此辈,焉敢如此张狂。”
    孙策怒哼了一声,说道。
    在座何人?孙策,袁绍,曹操,公孙度。皆一方雄杰,麾下猛将如云,谋臣如雨,披甲无数。
    没错,刘冯虽强,曾经打的孙策,袁绍,曹操等人抬不起头来,但是他们现在乃是四人联合。
    形势又是不一样了。
    刘冯居然张狂说,三十岁前荡平天下。现在刘冯才几岁?二十岁而已。也就是说,十年之内,他们就要成为冢中枯骨了。
    被人如此的轻视,焉能不让他们愤怒。
    不仅是孙策,袁绍,曹操,公孙度等人愤怒,连这一次与他们同样列作的众多文臣武将们,也都觉得愤怒。
    大王有大王的雄才,英杰也有英杰的傲气。刘冯欲十年内扫平天下,这不是看不起他们这些英杰吗?
    因此,当曹操的一番话说完的时候,整个正殿内顿时充斥了浓郁的杀气,还有一种同仇敌忾的气息。
    在座之敌,何也?刘冯也。
    不灭汉室,必不干休。
    “说的好,刘冯张狂,比之项羽更甚。说好听点那是气盖世,说不好听点,那就是狂妄。张狂可比项羽,才干却不比高祖。这就是刘冯之弱点。”
    终于,曹操拍案而起,喝声说道。
    冷笑,不屑之气溢于言表。
    其实曹操心中未必轻视刘冯,但是曹操就是要在战略上蔑视刘冯,把刘冯说成是那种弱不禁风的,一捅既破的纸老虎。
    这样一来,可以极大的强健我方的人心。
    何乐而不为?
    所以,现在曹操就要尽量的蔑视刘冯,将刘冯的弱点扩大化,当作是一种激励。
    曹操拍案而起后,更见激动了。只见他跨步来到了中央位置,冷笑不屑的顾四周道:“刘冯性刚烈,世所罕见。刚烈则急,这从刘冯扬言花费十年的时间,平定天下一样。要知,天下**已然数十年。群雄兼并,也才到达如今的局面而已。即使刘冯强,焉能十年内破我等?所以,刘冯性急。而今汉室,凉州,雍州残破,而巴蜀,交州新得,人心未附。若给汉室三五年之间,可使得凉州,雍州富足,而产钱粮。使巴蜀之百万户口,筛选精兵,择良将。如此,粮草充足,将兵雄壮,可一天下。然,刘冯性急,寡人料定,刘冯在我等称王之际,已然磨刀霍霍,迫不及待的想要一天下了。”
    不得不说啊,曹操之智力,世所罕见。将刘冯的性格也都摸清楚了,猜测刘冯性急,意图一统天下。
    更是一针见血。
    说到这里,曹操脸上的冷笑更足了,继而说道:“刘冯既然性急,迫不及待。则顺势出兵。出兵则不是最佳,因为以如今汉室之力,仰仗者,不过汉中,荆楚之粮,昔日所成之精兵尔。与此等汉室为敌,我等胜算大增。”
    “诸位以为如何?”说到最后,曹操更是环视了一眼孙策,袁绍,公孙度,问道。
    “若是如此,确实胜算大增。”
    曹操的一番分析,颇为喜人。袁绍沉吟了片刻之后,脸上露出了喜色,连连点头说道。
    “若是刘冯主动出兵,则虎牢关之险要,巴蜀之险阻,不告而破了。再将其精兵,截而破之,则天下震动,汉室崩溃。”
    公孙度精芒闪耀,略显亢奋的说道。
    “何不将计就计?”孙策沉吟了片刻后,却是说道。紧接着,孙策抬起头来,对着曹操举拳说道:“既然天子已经料定刘冯会出兵,不知天子以为,刘冯会如何进兵?若是猜测得出,即可将计就计也。”
    “正是,天子以为刘冯会如何进兵?”
    袁绍,公孙度二人也是精神一阵,齐齐举拳问道。
    “我等南北相连,宛若一条大龙。刘冯出兵,必出首尾。”曹操对此也早就有了准备,断然道。
    “首尾?就是有两个选择。”
    孙策闻言皱起了眉头,说道。
    公孙度,袁绍也是如此。
    这将计就计,也要知道敌人的具体兴兵路线,这现在刘冯即可能出兵攻打袁绍,又可能出兵攻打江东。
    这就是难以捉摸了,也难以将计就计。
    “以寡人观之,刘冯不出则已,必出并州。”曹操见此,断然道。气魄很足,自信很强。
    “为何?”
    袁绍皱起了眉头,说道。
    这虽然是同盟,但毕竟自己的地盘要重要一些。若是刘冯出兵并州,不管成败,并州就要经历兵灾。
    势必要衰弱。
    袁绍当然要皱眉了。
    “刘冯之精兵,皆在司隶。赵云,张辽,阎行,马超,庞德,董盖,虎将也。并州又无险可守,只要渡过黄河,就能直入河内,逼晋阳。此,唾手可得。反之,江东吴兵擅长水战,不易攻破。若是寡人,则精兵必出黄河,而入并州。”
    曹操立即说道。
    “这,有些道理。”
    曹操说的有点不客气,就差说并州弱,而江东强了。但是袁绍不得不承认,有些道理,沉吟了片刻后,点头说道。
    “既然如此,我等可尽屯精兵于并州。等刘冯入瓮,可大破之。”公孙度神色大振,说道。
    “不然。”
    孙策却是摇了摇头,说道。
    “为何?”公孙度不解道,袁绍也转而看向了孙策,也是不解,只有曹操神色含笑。
    “刘冯之精兵,除了司隶的六路以外,尚有巴蜀江州的六路精兵,荆楚江陵的四路精兵,豫州许县的七路精兵。刘冯动,则这些精兵极有可能进攻。若是我等尽屯精兵于并州,又如何能防守住这其余的精兵呢?”孙策深呼吸了一口气,凝重道。
    “没错,我们只能选择最精锐的精兵,去并州,以逸待劳,迎击刘冯。”曹操闻言含笑点头,说道。
    “请天子下令。”
    孙策率先举拳说道。
    “请天子下令。”
    袁绍,公孙度也是顺势说道。
    “好。”曹操闻言点了点头,而后回坐了御座上,先是对袁绍说道:“即是将计就计,那么就要尽量销声匿迹。赵王暗中布置十万精兵于并州,待刘冯来战。”
    “诺。”
    袁绍应诺道。
    “燕王命精兵三万助阵。”随即,曹操对公孙度下令道。
    “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